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精品合集

[文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资料精品合集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法:法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人们权利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新闻侵权行为:在新闻采集和传播中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

3、新闻检查:国家权力机构或其他权力主体对新闻采访、报道、传递和发布所做的限制和删除。

4、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

5、“深喉”:一般是指事件背后所发出的更深层次的声音。为了公众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作证,新闻调查的新

闻工作者通常称他们为“深喉”。

6、隐性采访:记者不将身份告诉采访对象,或虽告知真实身份但不告知采访意图的采访。

7、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8、媒介审判:指大众传媒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还未做出相应的判决前,

就对该案件进行大量的报道而在报道过程中为感情因素或利益驱使,报道者往往会参杂个人的主观好恶因素,用一些感情色彩很浓的褒贬词语进行报道,从而担当起“民间审判”的角色。

9、新闻自由: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出版言论自由,即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二、简答:

1、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所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强调法律的至上权威。而法制所表达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仅仅表明特定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立于其他各种制度的法律制度,有时甚至是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它强调法律的工具作用,人依靠法律统治。

2、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4)受贿无闻(5)假新闻(6)制造“传媒假事件”(7)免费接受采访方的各种好处(8)侵犯隐私权(9)侵犯著作权(10)媒介审判(11)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12)拒绝更正与答辩(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3、世界上的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4、法的渊源

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融宪法、主要法律、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法规、国际公约为一体的新闻法制渊源。

5、新闻法的“四权”理念

(1)公众对权利组织的知晓权

(2)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3)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

(4)更正与答辩权

6、新闻自由的三个表现形式

依法保障新闻自由依法限制滥用新闻自由新闻界本身的自律

7、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

言论自由的主体可以使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新闻出版机构。但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是新闻出版机构。

8、新闻侵权的特点

(1)主体的复杂性(2)客体的多样性(3)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4)新闻侵权后果的严重性(5)有些情况下,由于打官司这种社会新闻本身的效应,会给做为当事人的新闻媒体以及被侵权的人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9、新闻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

(1)停止侵害(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3)损害赔偿

10、判断诽谤行为必须具备的几方面特点

公开陈述虚假事实针对特定人有损特定人的名誉

11、英国“D”通知

由政府官员和新闻界代表组成“防务、新闻和广播委员会”,由一位已退休的高级军官作为干事长,把属于秘密的不能发表的材料列出单字来,以“D”通知(defence notice)的形式发给大家,新闻界如有不同意见可提出由该委员会讨论。

12、肖像权人对自己肖像享有的权利

肖像拥有权肖像制作权肖像使用权肖像维护权

13、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受害人确有名誉权被损害的事实(2)行为人的行为违法——侮辱、诽谤、不当披露隐私(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程的确定

14、新闻报道中的公众人物包括哪些

政治公众人物社会公众人物偶然性公众人物附属性公众人物

15、隐形采访的特征

(1)出发的自觉性与出发点的积极性(2)隐瞒身份(3)隐藏目的(4)隐蔽手段

16、隐形采访的优势

(1)新闻的真实(2)对受众期待心理的满足(3)提升媒体竞争力(4)促进政府作为,维护社会秩序17、隐性采访的负面效果

(1)隐性采访泛滥引起社会、受众的不良反应(2)隐性采访使新闻侵权案例增多(3)记者容易受到伤害(4)加深了诚信危机(5)隐性采访时会运用预设陷阱、记者过度介入、有悖于社会道德等不当手段(6)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三、辨析题:

1、媒介审判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的话语空间,而且促进了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媒介审判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效果。

媒介审判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是它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的话语空间,而且促进了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负面影响在于它不仅严重干扰了司法公正和进程,同时也折射出媒体道德的丧失,会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造成群众实行混乱。因此,要坚决杜绝媒介审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避免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应当做到:(1)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2)信守客观公正原则。排除任何意见、议论和感情因素的影响。(3)加强媒介自律。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做定性、定罪和案情的报道。

2、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

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新闻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自由是相对于纪律的,权利是相对于义务的,一个人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我国宪法和法律对言论出版自语做了必要的限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语和权利。”《出版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也都明确规定出版物和广播电视媒体不得刊播危害国家统一,煽动民族分裂,侮辱或诽谤他人等内容。因此,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我们在享受言论出版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3、侵害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侵害一般群众的名誉权会受到一样的法律保护。

新闻媒体经常混淆普通人名誉权与公众人物名誉权在保护上的区别。就名誉权诉讼而言,分为对公众人物的侵权和对非公众人物或称所谓普通人的侵权。一般而言,个人相对于新闻媒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于公众人物而言,其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多包括法律咨询与优质的律师代理,而且公众人物因其身份或职责对媒体有一定的容忍义务,因此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在和新闻自由相冲突时,可以作一定克减;但普通人与公众事件的联系则是偶然的和被动的,一旦被曝光其对抗能力也极为弱小,因此对于普通人物的名誉权的保护力度应大于对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保护,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规则。因此,侵害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侵害一般群众的名誉权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法律保护。

4、艺名不属于姓名权保护的范围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公民的姓名不仅包括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姓名,也包括自己的艺名、笔名、化名、别名、曾用名等。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害,因此艺名也属于姓名权的保护范围。

5、“传媒假事件”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新闻”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传媒假事件是指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强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的事实。时间本来很小,新闻价值不大,但在传媒的推动下,事实不再是自然生长,而成为传媒自导自演的假事件。假新闻是经过人为处理毫无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报道。假新闻和传媒假事件的区别在于假新闻没有事实依据,是作者凭空捏造的,而传媒假事件有事实依据,具有一定的新闻性,但作者为了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又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因此,传媒假事件不是我们常说的假新闻。

四、问答题

1、对新闻自由的理解

(1)从含义上看,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出版言论自由,即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2)从新闻自由的发展史上看,约翰弥尔顿发表了第一个有关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18世纪,出台了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件,分别是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和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9世纪有了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3)对新闻自由的保障和约束表现为:依法保障新闻自由、依法限制滥用新闻自由、新闻界本身的自律(4)新闻出版自由应受到一下四方面限制: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5)言论自由的主体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新闻出版机构。但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是新闻出版机构。(6)新闻自由的意义:便于更多的领导听到群众和舆论的声音;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进行舆论监督;有利于维护受众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媒体的开放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2、对新闻道德的理解

(1)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职业规范,即媒介的内部规则,另一部分是职业道德标准,即社会公德要求所确定的或“不能做”的道德责任。(2)我国一般的新闻职业道德标准有:坚守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发扬优良作风、加强交流合作。(3)新闻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性: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营造社会公信力,提高传播效率;对社会道德具有提升和示范作用。

(4)由于体制问题、商业利益的诱导、行业内混岗、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等原因,目前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存在以下缺失:①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②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③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④受贿无闻⑤假新闻⑥制造“传媒假事件”⑦免费接受采访方的各种好处⑧侵犯隐私权⑨侵犯著作权(⑩媒介审判(11)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12)拒绝更正与答辩(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