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内容:教科书第53页,54页例4,和练习十二的习题。

目标确定依据:

i.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梳理学生已有的有关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教材上提供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调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从而达到梳理的目的。

3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 在色条图的帮助下,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问题简明,直观,

便于分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 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

步解决的问题。

3 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

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搜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

评价任务:

1 学生在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补充色条图。

2 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借助色条图,列式计算。

3 通过习题补充问题,寻找有效条件,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

方法。

学习难点:

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

72÷(18-9)=

65-8×5 =

两名板演,其余写在纸上

问题:你遵循的是哪一条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根据学生描述,教师补充色条图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请会回答的同学给旁边的同学小声交流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90-36)÷9 =

54÷9 = 6(次)

54÷9=6(次)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问题: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 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 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

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

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

2. 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

(25+15)÷8 =40÷8 =5(只)

3.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

4. 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 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题:跳绳和拔河一共多少人?

i.根据问题选信息,列式

ii.还能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将会拥有更多的聪明才智。

.反思:

新课改后,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学生自己寻找有效条件,通过色条图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件上出现瑕疵,明明让学生笔算的习题,结果课件显示口算;另外对于学生放手讨论还不过,在以后的课堂上学生能在组里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尽量不讲,相信学生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

一、口算 (1)15×3= (2)42÷7= (3)9×5= (4)28÷4= (5)12×3= (6)35÷7= (7)19×2= (8)18×3= (9)21+32= (10)19+17= (11)28+9= (12)36+5= (13)28+3= (14)16+30= (15)28-6= (16)13×3+20= (17)45÷9+37= (18)100-9×3= (19)80+5×4= (20)30-36÷4= 二、计算 (1)9×8+12= (2)20+24×2= (3)72÷8+30= (4)56-8×3= (5)21+6×3= (6)15-4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8+16÷8 =24÷8 =3 改正 (2)40-15×2 =25×2 =50 改正 四、脱式计算 (1)63-40+25= (2)35+4×8= (3)27+81÷9= (4)6×8-24= (5)36÷6×4= (6)49÷7+63=

五、在〇填上>、<或= (1)5×4+5〇5×4-5 (2)6+7×2〇7+7×2 (3)5×2×3〇5×(2×3) (4)42÷6+7〇42÷7+6 (5)40-8×5〇40-8×4 (6)30-49÷7〇20-49÷7 六、列式计算 (1)7与8的积是多少? (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 (4)78比36大多少? 七、应用题 (1)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下午进12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3)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6)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7)小红家原来有22只鸽子,又买了18只,平均放到8个笼子里,请问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鸽子?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 ◆教学提示 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 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 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一共的”。“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100道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100道 98+1-90=9+23-49=5+63-75=8-41+23=9+9-40=3+35+37=5+35-25=6-25+19= 10+30+60=4-23+49= 15+57+21= 10+78-31= 17+48-37= 26+23+11= 12+15+19=9-32-17=5+20-9=15-5+21= 18-10+2=2-23+56=0+30-12=4+25+11=3+23+17=1+13+23=9+11+42= 20+30-45= 36-32+18=1-15+40=3-13+8=4+7+89=6+9-36=9+11-45=8-45+21=5+25-39=0-25-2=7-89-36=6+32-36=5+24+11= 21+56-15= 23+62-38= 91-45+12= 36+24-30= 35-15-20= 67-34-22= 14-12-21= 2+13+25= 2-18-10= 89-56-23=

39+35-40= 22+32-20= 82-60+78= 10+36-52=6+4-30=4+26+15=0-58-24=+59+20=2-6-40=5-68+9=1-70-14=3-4+26= 100-17-23=93-22+34= 56+15+18= 92-13-54=7+23+16=+0+50=+8+61=4-6+8=2-19+26=7+5+38=6+42-18=2+40+26=1+65+11=+31+81= 11+86-1=2-48-13= 35+45-52=6-42-8=6+43+26=3+65+10=8-76-14=3-48+26=3+17-28= 100-70-23=50-13-17=0-23-27=5-48+69=5+9+3= 9+1+0= 97-89+33=28+5+1= 9+18+68= 35+21+23=13+40+87=83-13-3= 46-3+20= 3+6-5= 27-3+2= 3+7+68=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 77-46+3265-38+2679+19-56===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试题新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 合运算试题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 (二)一、口算(三)15×3=42÷7=9×5= 28÷4=12×3= 35÷7= 9×2=8×3= 21+32= 19+17= 28+9= 36+5=28+3=16+30=28-6=(四)3×3+20= 45÷9+37= 100-9×3=80+5×4=30-36÷4=81÷9×7=(五)二、脱式计算(1)9×8+12 (2)20+24×2 (3)72÷8+30 (4)56-8×3 (5)21+6×3 (6)15-4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8+16÷8 改正 (2)40-15×2 改正 =24÷8 =25×2 =3 =50 四、脱式计算 (1)63-40+25 (2)35+4×8 (3)27+81÷9

(4)6×8-24 (5)36÷6×4 (6)49÷7+63 (二) 一、口算 24÷3= 4×6= 26+9= 75-25= 64÷8 = 2×9= 43-23= 51+8= 18-8= 30÷6= 16÷4= 62+8= 6×3= 30+21= 35÷7= 9÷3= 8×6= 40-17= 61+30= 84-60= 二、脱式计算 (1)32+6×4 (2)90-64÷8 (3)58+34-45 (4)59-4×7 (5)6×(35÷5)(6)42÷(18÷ 3) (7)(24+6)÷5 (8)3×7+50 (9)84-(45+ 5) 三、在〇填上>、<或= (1)5×4+5〇5×4-5 (2)6+7×2〇7+7×2 (3)5×2×3〇5×(2×3)(4)42÷6+7〇42÷7+6 (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课时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教案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例4,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应用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 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尺子、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1.45-40=5 5×4=20 2.35-28=7 14÷7=2 3.87-63=24 24÷6=4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好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列式,说说烈士的方法,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4。 屏幕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讲了什么事?让学生说,从屏幕上获得的信息。 (2)思考怎样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先要知道剩下多少。) 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一共要烤90个面包,包括已经考了的36个,和没有烤的部分,每次能烤9个,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剩下的) 所以这道题,我们要先求什么?(剩下的是多少。) 然后再把剩下的,分成9份,就能求出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每次烤9个,烤几次? (3)独立尝试解答例4. 学生列式解答。 指名汇报。 90-36=54(个) 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没烤好的面包有多少个?) 54÷9=6(次) 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 (4)谈话:刚才我们解决这道题用的是分步解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90-36)÷9 =54÷9 =6(次) 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种解法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从而弄清这样列式是错误的。第二种解法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小括号在算式中起了什么作用? 让学生齐读两遍。 想一想,用综合算式解答时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 (5)检验。 学生交流检验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题。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一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 习题一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一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 1.看下面各题,把它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6×7=42 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24 24÷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或只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减去13的差是再除以9,列综合式:()。 5.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再算( )。 个6是(),再加上25的和列综合算式:()。 7.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8.二年级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共有学生()人。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组。 二、计算题(脱式计算) 75+1536 6040÷8 50(30+12) (2118)×8 45÷(3×3) 8+8×9 5×824 18+12÷4 42÷6×9 6×(4940) 7×2+4 8+16÷4 12+4×3 81÷9÷3 7×(5+2) 56÷(5042) 7299 72308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算式,然后脱式计算) (1) 45减去21与15的和得多少 (2)8乘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3)82与18的差除以8,商是多少 (4)18加5与7的积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 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桃 2. 每个人做9只千纸鹤,黄子轩和他的3个好朋友一共做了多少只把这些千纸鹤每6只串成一串,可以串几串 3. 图书馆《科技画报》上午借出有19本,上午比下午多8本,一共借出多少本(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4. 方天岳买3盒酸奶用9元,他带15元买同样的酸奶能买几盒 5. 姚老师用20元买了2支同样的钢笔后,还剩下2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6. 《红蜻蜓》每本3元,第一天卖出了9本,第二天卖出了5本,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答)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1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 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 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 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 (出示面包店的图片)去买过面包吗?你们喜欢吃面包吗? 预设学生:喜欢! (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面包店里体验一下面包 师的生活。(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问题:1.看图说一说图中的情景。 (预设:两个叔叔在烤面包) 2.再看图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要求: 1、画图理解题意。(请在图上将知道的信息表示出来) 2、探究解题思路。(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要求“剩下的还要考几次?”,应知道哪些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应知道哪些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出分步算式:没烤的面包:_________________ 还要烤几次:_________________ 4、试试列出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问题: 1.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预设:先算减法,求出的是图上粉色的部分。 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剩下的和每次能烤几个。 3. 这两个信息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预设:每次烤几个是告诉我们的,剩下的是没有告诉我们的。 4.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预设:一共要烤的面包个数和已经烤好的面包的个数。 (90-36)÷9 = 54÷9 = 6(次) 90个 36个 每次烤9个,烤几次? 已烤的 剩下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 (2)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页例1,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十二第1~6题。 【教学目标】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分析分率句。 小黑板出示: (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4/5。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6/7。 教师提问:这两句话中,分别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从分率句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从分数、比、份数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三峡工程的很多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三峡工程的哪些信息? 抽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引入课题:三峡工程中也有我们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将要解决三峡工程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引入:这是我搜集到的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个信息。出示例1及条形图。学生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表述完整清晰的给予表扬,并强调:弄清信息,就是要善于把题中的文字与图表信息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分析、理解题中的这些信息。 (2)分析信息,理解关键句。 教师提问: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你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7/52”、“比2006年提高19/156”怎样理解的?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和同桌间说说它们的意思。 同桌互说,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7/52”的理解。 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这句话,教师适时引导:“比2006年的水位低7/52”,是把谁看作单位“1”? (3)解决问题,交流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求出2003年的水位是多少米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抽不同学生的方法上黑板展示。主要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 ①156-156×7/52 =156-21 =135(米)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写出综合算式(幻灯出示) ⑴145÷5=29 179 - 29 = 150 综合式: 2、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可以同时计算,为什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 65-345÷23 56×(33-21)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页第2题的3、4两小题。第3 题共6小题。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347+45×2-4160÷52 (58+37)÷(69-9×5) =347+90-8 =95÷(64-45) =437-8 =95÷19 =429 =5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混合运算

小学二年级下数学混合 运算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31-21+36= 4×8+48= 75-35-18= 6×9+14= 54+28-22= 8×7+13= 9×6+21 = 67+18-33= 3×8÷4= 90-35-19= 3×6+54= 74-26-17= 59+12+13= 94-26-33= 12+19+57= 90-54-37= 95-42-27 = 100-64+26= 18+71-49= 5×6+34= 53-17+41= 25+75-66= 8+78-47= 83-29-32= 3×9+58= 36+47- 6= 5×9+26= 6×7+42= 8×5+51= 6×9+38= 52-29+37= 73-16+40= 28+37+31= 53-35+64= 43-29+71= 6×7+18= 5×6-12= 6×3+15= 7×2 +26= 6×2-12= 3×4+46= 5×4-17= 7×6-15= 4×5-9= 3×9- 18= 3×8+19= 6×9+16= 6×8+25= 85-3×9= 79-25+12= 7×5+16= 9×7-39= 4×8-13= 8×9-24= 9×9-36= 7×6+40= 4×9-18= 40+11+24= 95-82+22= 48÷8×2= 56+24÷3= 2×6÷4= 4×8-24= 7×8-55= 64÷8×2= 65+6×3= 60-8×6= 4×8+48= 75-35-18= 6×9+14 = 54÷6÷3= 8×7+13= 9×6-21= 9×8÷4= 3×8÷4= 90-8×9= 3×6+54= 72÷8÷3= 59+12+13= 19÷1-18= 12÷3×9= 90-8×9= 5×4÷4

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1

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页例1,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十二第1~6题。 【教学目标】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分析分率句。 小黑板出示: (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4/5。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6/7。 教师提问:这两句话中,分别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从分率句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从分数、比、份数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三峡工程的很多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三峡工程的哪些信息? 抽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引入课题:三峡工程中也有我们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将要解决三峡工程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引入:这是我搜集到的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个信息。出示例1及条形图。学生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表述完整清晰的给予表扬,并强调:弄清信息,就是要善于把题中的文字与图表信息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分析、理解题中的这些信息。 (2)分析信息,理解关键句。 教师提问: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你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7/52”、“比2006年提高19/156”怎样理解的?用分析分率句的方法和同桌间说说它们的意思。 同桌互说,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比2006年的水位低7/52”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一) 一、口算 15÷3= 42÷7= 9×5= 28÷4= 12+3= 35÷7 19+2= 18÷3= 21+32= 19+17= 28+9= 36+5= 28+3 = 16+30= 13 ×3+20 = 45÷9+37= 100-9×3= 80+5×4= 30 -36÷4= 5×9= 35-14= 6×4= 42÷6= 15+32= 100-92= 8×7= 63÷7= 25÷5= 48÷6= 56÷8= 125+25= 6×9-24= 32÷8+12= 25-3÷3= 12+3×8= 4×4÷2= 9×(15-8)= (9+9)÷2= 5×6+9= 5-8÷4= 4+24÷8= 二、脱式计算 (1) 9×7+12 (2) (20+22)÷7 (3) 64÷8+30 (4) 56-8×4 (5) 21+9×3 (6) 15-40÷5 (7) 73-40+25 (8) 35+5×8 (9) 27+87÷9 (10) 7×8-24 (11) 45÷6×4 (12) 49÷7+63 24+12÷6 35-63÷7 5×8-39 (23+49)÷8 48-18÷3 (52-45)×6 23+5×8 2×6+37 90-3×9 8×7-34 7×5+18 32÷4+2572÷(24-16) (34+47)÷9 56-2×6

三、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加数6×5 12-8 24 35 另一个加数25 30 24÷6 5+20 因数16÷4 2+5 4 9 另一个因数 5 8 3×2 18-12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8+16÷8 改正 (2) 40-35÷7 改正 =24÷8 =5÷7 =3 =35 五、在〇填上>、<或= (1) 5×4+5〇5×4-5 (2) 6+7×2〇7+7×2 (3) 4×2×3〇4×(2×3) (4) 42÷6+7〇42÷7-6 (5) 40-8×3〇40-8×4 (6) 30-49÷7〇20-49÷7 六、列式计算 (1) 7与8的积是多少? (2) 42除以6得多少? (3) 45与32的和是多少? (4) 78比36大多少? 5.78减去12除以6的商,结果是多少? 6.把36平均分成6份,再加上29,和是多少?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律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板演:5/8×18 1—3/4 4/5÷3/4 2/3+4/7 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2、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将数据改为例1的场景图,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最新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1)

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练习题99-36+2999-29+9630-(23+29) 23+23+9493-(39-23)99-(99-29) 55-46+22 58-26+25 82+22+84 93-23+94 99-96+32 77-46+32 58-36+2765-28+26 84-25+16= 68-(28-22) 33-(39-23) 69-39+26 65-38+26 84-27+16=58+18-56 4+25-16 88+(25-24) 99-(23-24) 99+99-96 79+19-56

4+27-16 93+23+9469-(39-23)99+(25-24) 2、脱式计算 24+12÷635-63÷75×8-39(23+49)÷848-18÷3(52-45)×623+5×82×6+3790-3×98×7-347×5+1832÷4+2572÷(24-16)(34+47)÷9 56-2×6 能力知识: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或=。 6×5+6○35(3+5)×1○820-4÷4○45×(10-8)○1038○6×7-363○7×8+9 2、看下面各题,按要求写出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1)6×7=4242- 15=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9=2424÷4=6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枝,送给妹妹12枝,还剩多少枝?这道题先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再算()。 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再算()。 6、7个6是(),再加上25的和是()。 7、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8、在52+8×7这道题中,既有()法,又有(),要先算()法,再算()法。

西师大四下数学教案-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3 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知识点: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材第4~6页,例3,课堂活动1,2,练习一,1,2,5,思考题。 ◆教学提示 例3是有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时,重点防在引导学生列出混合运算算式后讨论运算顺序。首先得出“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数”,从而列出“(147-27)÷(12+18)”。再讨论“为什么要用两个括号”、“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完成例3的计算后,可引导学生对照计算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难点 掌握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多媒体出示工厂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很多制造工厂,因此,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怎样才能培养技术高超的工人呢?其中,由有经验的工人担当师傅,新工人作为徒弟,经过几年的学习,就会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间加工零件的工厂,看看里面的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体会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 (二)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课本第4页例3情境图。 ①让学生仔细读题,提问:用你们现有的知识能做出这道题吗? ②你们能用自己话概括这道题的思路吗? ③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 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数。 ④让学生在刚才总结的文字的基础上列出式子:(147-27)÷(12+18) ⑤讨论为什么这个式子要有两个括号? ⑥讨论有两种括号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做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口算题(可直接打印)

60+6×4= 8×9-63= 83-48÷8=75-3×7= 81-35÷7=47+45÷5= 75+9×3= 35-42÷6=72-28÷7=93-4×2= 35÷5+53= 39-14÷7=53-6×6= 60+8×2= 96-4×5= 45-40÷5=27+27÷9= 16+72÷8= 27+72÷8= 37-32÷8=6×5-24= 4×9+21= 10÷2+59= 4×6+38= 63÷9+63= 81-8×4= 4×3+44= 21÷3-4= 2×2+46= 8×9+18= 8×6+50= 99+2×3= 53-32÷8= 40÷8+85= 58+6×4= 35-20÷4= 88-12÷2= 9×8+30= 65-14÷7= 88+8×6= 63+3×8= 25-42÷6= 45+16÷8= 4×8+35= 46-8×5= 92+7×9= 83-32÷8= 99-16÷4= 46+15÷5= 42÷6+64= 8×3+42= 18+72÷8= 53+5×4= 69-45÷5= 56-4×8= 21÷7+95= 24+54÷6= 47-32÷8= 29+27÷3= 35÷5+80= 35÷7+80= 19+12÷2= 88-7×4= 88-4×4= 66-3×6= 82+3×4= 40+35÷5= 45-64÷8= 98+9×8=

12÷2+77= 31-27÷3=85+7×6= 54÷6-7= 50-15÷5=5×7+28= 40÷8+94= 58+2×8= 30-4×3= 98-9×4= 90-10÷2=72÷8+70= 23+48÷8= 12÷4+83= 83-9×4= 31-63÷7=57+3×2= 26-40÷8=89-6×8= 76+4×7= 5×5-19= 51+2×8= 49+12÷4= 84-30÷6= 66-14÷2= 42-4×7= 96+7×5= 18-45÷9= 79-7×8= 18÷9+95= 10-45÷9= 41-21÷7= 47+24÷4= 9×4-15= 8×9+37= 41+35÷7= 42+18÷2= 4×5+43= 37+36÷6= 17-49÷7= 95-9×4= 72-20÷5= 15-35÷5= 6×3+35= 48÷6+83= 31-56÷8= 5×8-22= 87+4×7= 52+7×2= 17-21÷7= 59-6×4= 6×7+27= 63÷7+54= 9×7-16= 36-45÷9= 61+7×7= 26+54÷6= 20÷4+75= 30+10÷5= 61-15÷5= 28+16÷8= 20-24÷8= 94-12÷6= 3×9+25= 9×4+28= 63÷9+75= 5×7+21= 2×4+42= 87-7×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