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xy机械设计课件第12章

xy机械设计课件第12章

xy机械设计课件第12章
xy机械设计课件第12章

12-1解:从例12-1已知的数据有:,,,,

,中心距,因此可以求得有关的几何尺寸如下:

蜗轮的分度圆直径:

蜗轮和蜗杆的齿顶高:

蜗轮和蜗杆的齿根高:

蜗杆齿顶圆直径:

蜗轮喉圆直径:

蜗杆齿根圆直径:

蜗轮齿根圆直径:

蜗杆轴向齿距和蜗轮端面齿距:

径向间隙:

12-2

图12.3

解:(1)从图示看,这是一个左旋蜗杆,因此用右手握杆,四指,

大拇指,可以

得到从主视图上看,蜗轮顺时针旋转。(见图12.3)

(2)由题意,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到蜗轮上的转矩为

蜗杆的圆周力与蜗轮的轴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蜗杆的轴向力与蜗轮的圆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蜗杆的径向力与蜗轮的径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各力的方向如图12-3所示。

12-3

图12.4

解:(1)先用箭头法标志出各轮的转向,如图12.5所示。由于锥齿轮轴向力指向大端,因此可以判

断出蜗轮轴向力水平向右,从而判断出蜗杆的转向为顺时针,如图12.5所示。因此根据蜗轮和蜗杆的转

向,用手握法可以判定蜗杆螺旋线为右旋。

(2)各轮轴轴向力方向如图12.5所示。

12-4解:(1)根据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于蜗杆选用,表面淬火,可估计蜗杆表面硬度。根据表

12-4,

(2)选择蜗杆头数。

传动比,查表12-2,选取,则

( 3 )确定蜗轮轴的转矩

取,传动效率

(4)确定模数和蜗杆分度圆直径

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由表12-1 查得,,,,。

(5)确定中心距

(6)确定几何尺寸

蜗轮的分度圆直径:

蜗轮和蜗杆的齿顶高:

蜗轮和蜗杆的齿根高:

蜗杆齿顶圆直径:

蜗轮喉圆直径:

蜗杆齿根圆直径:

蜗轮齿根圆直径:

蜗杆轴向齿距和蜗轮端面齿距:径向间隙:

(7 )计算滑动速度。

符合表12-4给出的使用滑动速度

(说明: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是按基本设计步骤,满足设计条件的答案,均算正确。)

12-5解:一年按照300天计算,设每千瓦小时电价为元。依题意损耗效率为,因此

用于损耗的费用为:

12-6解(1)重物上升,卷筒转的圈数为:转;

由于卷筒和蜗轮相联,也即蜗轮转的圈数为圈;因此蜗杆转的转数为:

转。

(2)该蜗杆传动的蜗杆的导程角为:

而当量摩擦角为

比较可见,因此该机构能自锁。

(3)手摇转臂做了输入功,等于输出功和摩擦损耗功二者之和。

输出功焦耳;

依题意本题摩擦损耗就是蜗轮蜗杆啮合损耗,因此啮合时的传动效率

则输入功应为焦耳。

由于蜗杆转了转,因此应有:

即:

可得:

图12.6

12-7解蜗轮的分度圆直径:

蜗轮和蜗杆的齿顶高:

蜗轮和蜗杆的齿根高:

蜗杆齿顶圆直径:

蜗轮喉圆直径:

蜗杆齿根圆直径:

蜗轮齿根圆直径:

蜗杆轴向齿距和蜗轮端面齿距:

径向间隙:

图12.7

12-8解,取,,则

则油温,小于,满足使用要求。

机械设计第九版公式大全

第五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受拉螺栓连接 1、受轴向力F Σ 每个螺栓所受轴向工作载荷:z F F /∑= z :螺栓数目; F :每个螺栓所受工作载荷 2、受横向力F Σ 每个螺栓预紧力:fiz F K F s ∑> f :接合面摩擦系数;i :接合面对数;s K :防滑系数; z :螺栓数目 3、受旋转力矩T 每个螺栓所受预紧力:∑=≥ n i i s r f T K F 10 s K :防滑系数; f :摩擦系数; 4、受翻转力矩M 螺栓受最大工作载荷:∑=≥ z i i L ML F 1 2max max m ax L :最远螺栓距离 受剪螺栓连接 5、受横向力F Σ(铰制孔用螺栓) 每个螺栓所受工作剪力:z F F /∑= z :螺栓数目; 6、受旋转力矩T (铰制孔用螺栓) 受力最大螺栓所受工作剪力:∑=≥ z i i r Tr F 1 2 max max m ax r :最远螺栓距离 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松螺栓连接:[]σπσ ≤= 4 21d F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σπσ≤= 4 3.1210 d F 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受轴向静载荷:[]σπσ ≤= 4 3.12 12 d F 受轴向动载荷:[]p m b b a d F C C C σπσ≤?+= 21 2 受剪力的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剪力: 螺栓的剪切强度条件:[]σπτ ≤= 4 /20 d F 螺栓与孔壁挤压强度:[]p p L d F σσ≤= min 螺纹连接的许用应力 许用拉应力: []S S σσ= 许用切应力: []τ στS S =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9章链传动

第 9 章链传动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套筒滚子链结构、掌握链运动的不均匀性 2、掌握链传动失效形式 3、了解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2、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3、链传动的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 9.1概述 链传动工作原理与特点 1、工作原理:(至少)两轮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但非共轭曲线啮合,靠三段圆弧和一直线啮合。其磨损、接触应力冲击均小,且易加工。 2、组成;主、从动链轮、链条、封闭装置、润滑系统和张紧装置等。 3、特点(与带、齿轮传动比较) 优点:①平均速比i m准确,无滑动;②结构紧凑,轴上压力Q小;③传动效率高η=98%; ④承载能力高P=100KW ;⑤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 max=8mm ;⑥成本低。 缺点:①瞬时传动比不恒定i;②传动不平衡;③传动时有噪音、冲击;④对安装粗度要求较高。 4、应用: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恶劣等,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采矿、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中低速传动:i≤8(I=2~4),P≤100KW, V≤12-15m/s,无声链V max=40m/s。(不适于在冲击与急促反向等情况下采用) 9.2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链传动的主要类型 1)按工作特性分:

起重链——用于提升重物——V ≤0.25m/s;牵(线)引链——运输机械——V ≤ 2~4m/s; 传动链——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V ≤12~15m/s。 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价廉、适于低速、寿命长、噪音小、应用广。 2)传动链接形式分:套筒链; (套筒)滚子链—属标准件选用、合理确定链轮与链条尺寸,—短节距精密滚子链; 齿形链;成型链四种。 ①套筒滚子链(结构与特点)动配合,可 相对运动,相当于活动铰链,承压面积A(投影)——宽×长投影组成: 5 滚子;4 套筒;3 销轴;2 外链板;1 内链板动配合。当链节进入、退出啮合时,滚子沿 齿滚动,实现滚动摩擦,减小磨损。套筒与内链板、销轴与外链板分别用过盈配合(压配)固联,使内、外链板可相对回 转。 为减轻重量、制成“ 8”字形,亦有弯板。这样质量小,惯性小,具有等强度。磨损:——主 要指滚子与销轴截面之间磨损。而内、外板之间留有间隙,保证润滑油进入,此润滑降低磨损。 表9-1,P 越大,承载能力越高。 参数:P—节距,b1—内链板间距,C—板厚,d1—滚子直径,d2—销轴直径,P—排距当低速时也可以不用滚子——称套筒链多排链——单排链用销轴并联——称多排链(或双排链)排数↑→承载能力↑ 但排↑→制造误差↑→受力不均↑一般不超过3~4 列为宜 链接头型式:链节数为偶数(常用)——内链板与外链板相接——弹性锁片(称弹簧卡)或大节距(称开口销)——受力较好 弹性锁片——端外链板与错轴为间隙配合链节数为奇数——用过渡链节固联——(如图9-4b)产生附加弯矩——受力不利, 尽量不用。 固联——内(外)链板与内(外)链板相接 图9-4c —是板链—弹性好、缓冲、吸振在低速、重载、冲击和经常正反转工作情况。安全过渡链节(图9-4c)——弯板与销滚子链标记:链号—排数×链节数标准号套筒滚子链规格与主要参数——表9-1 2、齿形链——如图9-5 各组齿形链板要错排列,通过销轴联接而成。链板两工作侧边为直边, 夹角为60°或70°,由链板工作边与链轮齿啮合实现传动。齿形链轴可以是圆柱销轴,也可以是其它形式(滚 柱式)——图9-6,b——两个链片、c 图为连接两链片的一对棱柱销轴,链节相对转动时,两棱柱可相互滚动。使铰链磨损减少。 齿形链设导板,以防链条轴向窜动:内导板—导向性好;外导板铰链形式:圆销式;轴互式;滚柱式齿形链的齿形特点:传动平稳、承受冲击好、齿多受力均匀、噪音较小、故称无声链。 允许速度V 高,特殊设计齿形链V=40m/s ,但结构较复杂、价格贵、制造较困难、也较重。摩 托车用链应用于高速机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故目前应用较少。 0.95 ~ 0.98 一般 0.98 ~ 0.99 润滑良好 9.3滚子链链轮的结构与材料(套筒滚子链) 要求掌握:1)链轮齿形的设计要求;2)链轮齿形特点;3)链轮的主要参数; 4)链轮的结构型式有哪些;5)对链轮的材料要求及适用情况

机械设计第九版公式大全

? 第五章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受拉螺栓连接 1、受轴向力F Σ 每个螺栓所受轴向工作载荷:z F F /∑= z :螺栓数目; F :每个螺栓所受工作载荷 2、受横向力F Σ 每个螺栓预紧力:fiz F K F s ∑> f :接合面摩擦系数;i :接合面对数;s K :防滑系数; z :螺栓数目 3、受旋转力矩T 每个螺栓所受预紧力:∑=≥ n i i s r f T K F 10 s K :防滑系数; f :摩擦系数; — 4、受翻转力矩M 螺栓受最大工作载荷:∑=≥ z i i L ML F 1 2max max m ax L :最远螺栓距离 受剪螺栓连接 5、受横向力F Σ(铰制孔用螺栓) 每个螺栓所受工作剪力:z F F /∑= z :螺栓数目; 6、受旋转力矩T (铰制孔用螺栓) 受力最大螺栓所受工作剪力:∑=≥ z i i r Tr F 1 2 max max m ax r :最远螺栓距离 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 松螺栓连接:[]σπσ≤= 4 2 1d F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σπσ≤= 4 3.1210 d F 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 受轴向静载荷:[]σπσ ≤= 4 3.1212 d F 受轴向动载荷:[]p m b b a d F C C C σπσ≤?+= 21 2 受剪力的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剪力: 螺栓的剪切强度条件:[]σπτ ≤= 4 /20d F 螺栓与孔壁挤压强度:[]p p L d F σσ≤= min 螺纹连接的许用应力 许用拉应力: []S S σσ= 许用切应力: []τ στS S =

第九版机械设计濮良贵课后习习题答案

欢迎阅读 第三章 机械 零件的强度p45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 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 0105?=N ,9=m ,试求循环次数 N 分别 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 710 5180936 9 10111=???==--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 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 得 3-4 , [解] 3-5 C ,求出该截 [解] ( (2)C σ=m 工作应力点在疲劳强度区,根据变应力 的平均应力不变公式,其计算安全系数 第五章 螺纹连 接和螺旋传动p101 习题答案

解: [ (2)螺栓组受到剪力F 和力矩(FL T =),设剪力F 分在各个螺栓上的力为i F ,转矩T 分在各个螺栓上的分力为j F ,各螺栓轴线到螺栓组对称中心的距离为r ,即mm 27545cos 2150 =? = r 由图可知,螺栓最大受力 故M 6×40的剪切强度不满足要求,不可靠。 5-6 已知一个托架的边板用6个螺栓与相邻的机架相连接。托架受一与边板螺栓组的垂直对称轴线相平行、距离为250mm 、大小为60kN 的载荷作用。现有如图5-50所示的两种螺栓布置形式,设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接,试问哪一种布置形式所用的螺栓直径最小?为什么? [解] 螺栓组受到剪力F 和转矩,设剪力F 分在各个螺栓上的力为i F ,转矩T 分在各个螺栓上的分力为j F

(a )中各螺栓轴线到螺栓组中心的距离为r ,即r =125mm 由(a )图可知,最左的螺栓受力最大kN 302010max =+=+=j i F F F (b )方案中 由(b )图可知,螺栓受力最大为 5-7 图5-52所示为一拉杆螺纹联接。已知拉丁所受的载荷F=56KN,载荷稳定,拉丁材料为Q235钢,试设计此联接。 5-8 两块金属板用两个M12的普通螺栓联接。若接合面的摩擦系数f=0.3,螺栓预紧力控制在其屈服极限的70%。螺栓用性能等级为4.8的中碳钢制造,求此联接所能传递的横向载荷。 5-9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被联接钢板间采用橡胶垫片。已知螺栓预紧力Fo=15000N,当受轴向工作载荷F =10 000N 时,求螺栓所受的总拉力及被联接件之间的残余预紧力。 5-10图5-11 材料自选。 (1) (2)(3)按耐磨性计算初选螺纹的中径。因选用梯形螺纹且螺母兼作支承,故取 ,根据教材式()得 ? 但对中小尺寸的螺杆,可认为 ,所以上式可简化为 式中,A 为螺杆螺纹段的危险截面面积,对 (5)综合考虑,确定螺杆直径。比较耐磨性计算和抗压强度计算的结果,可知本题螺杆直径的选定应以抗压强度计算的结果为准,按国家标准GB/T5796-1986选定螺杆尺寸参数:螺纹外径d=44mm,螺纹内径d1=36mm,螺纹中径d2=40.5mm,螺纹线数n=1,螺距P=7mm. (6)校核螺旋的自锁能力。对传力螺旋传动来说,一般应确保自锁性要求,以避免事故。本题螺杆的材料为钢, 螺母的材料为青铜,钢对青铜的摩擦系数f=0.09(查《机械设计手册》)。因梯形螺纹牙型角, 所以

机械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1.教材基本信息 教材名称:机械设计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濮良贵 出版时间:2013年5月第9版 2.章节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 第五章螺纹连接机螺旋传动 第六章键、花键、物件连接和销联结 第七章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 第八章带传动 第九章链传动 第十章齿轮传动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 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第十五章轴 第十六章弹簧 第十七章机座和箱体

第十八章减速器和变速器 3.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4.实训教学环节 实训一:连接件认知(螺栓、键、销) 实训二:传动部件认知(带、齿轮、蜗杆、链传动) 实训三:轴系部件认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5.教材优缺点分析 优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第9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 械零件教研室编著,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八版)的基础上,根据 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考虑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结合拓宽专业面后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机 械工业发展的需要修订而成的。内容上能够反映现代机械设计的最新技术,具有较 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书后附录有常用量的名称、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教材覆 盖面广,较为权威。 缺点:配套习题略少,没有配套的实验指导类教材 6.参考教材 机械设计指导手册(图书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

11-1 解1)由公式可知: 轮齿的工作应力不变,则则,若,该齿轮传动能传递的功率 11-2解由公式 可知,由抗疲劳点蚀允许的最大扭矩有关系: 设提高后的转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 当转速不变时,转矩和功率可提高 69%。 11-3解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验算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1)许用应力查教材表 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ZG270-500正火硬度:140~170HBS,取155HBS。 查教材图 11-7, 查教材图 11-10 , 查教材表 11-4取, 故: ( 2)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为: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齿宽 中心距齿数比 则: 、,能满足接触强度。 ( 3)验算弯曲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齿形系数:查教材图 11-9得、 则: 满足弯曲强度。 11-4解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 45钢正火硬度:170~210HBS,取190HBS。查教材图11-10得 ,

查教材表 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30% ( 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 齿数,取齿数比 齿形系数查教材图 11-9得、 因 故将代入设计公式 因此 取模数中心距 齿宽 11-5解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折断,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验算其齿面接触强度。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 习 题 解 答 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第0章绪论-------------------------------------------------------------------1 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2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4 第三章凸轮机构-------------------------------------------------------------6 第四章齿轮机构------------------------------------------------------- -----8 第五章轮系及其设计------------------------------------------------------19 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26 第七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29 第八章带传动---------------------------------------------------------------34 第九章链传动---------------------------------------------------------------38 第十章联接------------------------------------------------------------------42 第十一章轴------------------------------------------------------------------46 第十二章滚动轴承---------------------------------------------------------50 第十三章滑动轴承-------------------------------------------- ------------ 56 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59 第十五章弹簧------------------------------------------62 第十六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65

陈国定濮良贵《机械设计第九版》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0105?=N ,9=m ,试求循环次数N 分别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710 5180936 9 10111 =???==--N N σσN MPa 3.324105.210 51809469 20112 =???==--N N σσN MPa 0.227102.610 518095 69 30113 =???==--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 )170,0('A )0,260(C 0 12σσσΦσ-=-Θ σ Φσσ+=∴-121 0 MPa 33.2832 .01170 21210=+?=+= ∴-σΦσσ 得)233.283,233.283(D ',即)67.141,67.141(D ' 根据点)170,0('A ,)0,260(C ,)67.141,67.141(D '按比例绘制该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3-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72mm ,d =62mm ,r =3mm 。如用题3-2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σB =420MPa ,精车,弯曲,βq =1,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等寿命疲 劳曲线。 [解] 因 2.14554 ==d D ,067.045 3==d r ,查附表3-2,插值得88.1=ασ,查附图3-1得78.0≈σq ,将所查值代入公式,即 ()()69.1188.178.0111k =-?+=-α+=σσσq 查附图3-2,得75.0=σε;按精车加工工艺,查附图3-4,得91.0=σβ,已知1=q β,则 35.211191.0175.069.1111k =???? ??-+=???? ??-+=q σσσσββεK ( )()()35 .267.141,67.141,0,260,35.2170 ,0D C A ∴ 根据()()()29.60,67.141,0,260,34.72,0D C A 按比例绘出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下图 3-5 如题3-4中危险截面上的平均应力MPa 20m =σ,应力幅MPa 20a =σ,试分别按①C r =②C σ=m ,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ca S 。

机械设计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p45 习题答案 3-1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 1801=-σ,取循环基数60105?=N ,9=m ,试求循环次数N 分别为7 000、25 000、620 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 [解] MPa 6.37310710518093 6910111=???==--N N σσN MPa 3.32410 5.2105180946920112=???==--N N σσN MPa 0.227102.61051809569 30113=???==--N N σσN 3-2已知材料的力学性能为MPa 260=s σ,MPa 1701=-σ,2.0=σΦ,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的等寿命寿命曲线。 [解])170,0(' A )0,260(C 0 012σσσΦσ-=- σ Φσσ+=∴-1210 MPa 33.2832 .0117021210=+?=+=∴-σΦσσ 得)233.283,233.283(D ',即)67.141,67.141(D ' 根据点)170,0('A ,)0,260(C ,)67.141,67.141(D ' 按比例绘制该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下图所示

3-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 =72mm ,d =62mm ,r =3mm 。如用题3-2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σB =420MPa ,精车,弯曲,βq =1,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等寿命疲劳曲线。 [解]因2.14554==d D ,067.045 3==d r ,查附表3-2,插值得88.1=ασ,查附图3-1得78.0≈σq ,将所查值代入公式,即 ()()69.1188.178.0111k =-?+=-α+=σσσq 查附图3-2,得75.0=σε;按精车加工工艺,查附图3-4,得91.0=σβ,已知1=q β,则 35.21 1191.0175.069.1111k =???? ??-+=???? ??-+=q σσσσββεK ()()()35.267.141,67.141,0,260,35.2170,0D C A ∴ 根据()()()29.60,67.141,0,260,34.72,0D C A 按比例绘出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下图 3-5如题3-4中危险截面上的平均应力MPa 20m =σ,应力幅MPa 20a =σ,试分别按①C r =②C σ=m ,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ca S 。 [解]由题3-4可知35.2,2.0MPa,260MPa,170s 1-====σσK Φσσ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构件是机械中独立制造的单元。 2. 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又能做有用功或完成能量形式转换的机械称为机器。 3. 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是机构中每个作整体相对运动的单元体。 4. 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内燃机连杆中的连杆体1是()。 A机构B零件C部件D构件 2. 一部机器一般由原动机、传动部分、工作机及控制部分组成, 本课程主要研究()。 A原动机B传动部分 C工作机D控制部分 三、填空题 1.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械的________ 单元体。 2. 机械是______ 和______ 的总称。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F 2. T 3. T 4. F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三、填空题 1. 制造 2.机构机器( ( ( ( ) ) ) ) I连和饰 J—辅瓦 6—阵口常 7—■舟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判断题(正确 T ,错误F ) 1.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低副。 () 2. 机械运动简图是用来表示机械结构的简单图形。 () 3. 两构件用平面低副联接时相对自由度为 1。 () 4. 将构件用运动副联接成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的条件是自由度数为 1。 () 5. 运动副是两构件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联接。 () 6. 对独立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 7. 由于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将其去掉,故设计机构时应尽量避免岀现虚约束 () 8. 在一个确定运动的机构中,计算自由度时主动件只能有一个。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两构件通过( )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A 面 B 点或线 C 点或面 2. 一般情况下,门与门框之间存在两个铰链,这属于( A 复合铰链 B 局部自由度 C 虚约束 3.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数等于( A 1 B 从动件 C 主动件 D 0 4. 所谓机架是指( )的构件 5.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 ) 三、填空题 1. 机构是由若干构件以 ________________ 相联接,并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组合体 2. 两构件通过 ______ 或 ______ 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高副。 3. m 个构件组成同轴复合铰链时具有 _______ 个回转副 四、简答题 1. 何为平面机构? 2. 试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含义?为什么在实际机构中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常会岀现? 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1) (2) D 面或线 )) D 机构自由度 )数。 A 相对地面固定 B 运动规律确定 C 绝对运动为零 D 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点 A 相对转动或相对移动 B 都是运动副 C 相对运动恒定不变 D 直接接触且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机械设计基础

第一章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结构工艺性 Q235:Q :“屈”,235:屈服点值 50号钢: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万分之50的钢 第二章: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的理论基础 (必考或者二选一)+计算 1, 在零件的强度计算中,为什么要提出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因为要确定零件的强度条件 内力:外力引起的零件内部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应力为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 2, 零件的受力和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试各列出1~2个实例加以说明。 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和挤压;扭矩;弯曲 △ 第四章 螺旋机构 P68四选一 1、试比较普通螺纹与梯形螺纹有哪些主要区别?为什么普通螺纹用于连接而梯形螺纹用于传动? 普通螺纹的牙型斜角β较大,β越大,越容易发生自锁,所以普通螺纹用于连接。β越小,传动效率越高,固梯形螺纹用于传动。 2、在螺旋机构中,将转动转变为移动及把移动转变为转动有什么条件限制?请用实例来说明螺母与螺杆的相对运动关系。 转动变移动升角要小,保证可以自锁;而升角大的情况下,移动可转为转动 3、具有自锁性的机构与不能动的机构有何本质区别? 自锁行的机构自由度不为0,而不能动的机构自由度为0 4、若要提高螺旋的机械效率,有哪些途径可以考虑? 降低摩擦,一定范围内加大升角,降低牙型斜角;采用多线螺旋结构 EA L F L N =?

第五章平面连杆 1、为什么连杆机构又称为低副机构?它有那些特点? 因为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连接而成的 特点是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 2、铰链四连杆机构有哪几种重要形式?它们之间只要区别在哪里? 1,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区别:是否存在曲柄,曲柄的数目,以及最短杆的位置不同。 3、何谓“整转副”、“摆转副”?铰链四杆机构中整转副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整转副:如果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作整周相对转动,则该转动副称为整转副 摆转副:如果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不能作整周相对转动…… 条件:1,最长杆长度+最短杆长度≤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2,组成整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个杆为四杆中的最短杆。 4、何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条件是什么? 曲柄是相对机架能作360°整周回转的连架杆 条件:1,最长杆长度+最短杆长度≤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2,最短杆必须为连架杆或机架 5、何谓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极位夹角: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摇杆位于两个极限位置,在这两个极位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极位夹角。 行程速比系数K:设极为夹角为θ,当从一个极为出发,经过180°+θ到另一个极位的速度V1,在接着转180°+θ到回到原来极位的速度V2,那么K=V2/V1=(180°+θ)/(180°-θ) 极位夹角越大,K越大,表明急回性质越明显 6、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其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在四杆机构中最小的传动角出现在何位置?为什么? 压力角:从动件所受的力F与受力点速度Vc所夹的锐角α。α越小,机构传动性能愈好。传动角:连杆与从动件所夹的锐角γ。γ=90?-α。γ越大,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设计时一般使γmin≥40?。 对于曲柄摇杆,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摇杆与机架两次共线其中之一的位置,即AB,AD共线。 △另:满足杆长条件下:曲柄摇杆机构:最短杆为连架杆 双曲柄机构:最短杆为机架 双摇杆机构:最短杆既不是连架杆又不是机架,是连杆时

机械设计基础第11章 键连接习题解答

11-1一齿轮装在轴上,采用A 型普通平键连接,齿轮、轴、键均用45号钢,轴径d =80mm ,轮毂长度L =150mm ,传递转矩T =2000N.m ,工作中有轻微冲击,试确定平键尺寸和标记并验算连接的强度。 解答: 1)确定平键尺寸 由轴径d=80mm 查得A 型平键剖面尺寸b=22mm ,h=14mm 。 参照毂长L '=150mm 及键长度系列选取键长L=140mm 。 2)挤压强度校核计算 Mpa hld T p 53.6080 11814102000443=????==σl ——键与毂接触长度mm b L l 11822140=-=-=查得[]100=p σ~120pa ,故[] p p σσ≤,安全。[]MPa 140~100=P σ,取[]P σ=120Mpa 11-3图所示凸缘半联轴器及圆柱齿轮,分别用键与减速器的低速轴相连接。试选择两处键的类型及尺寸,并校核其连接强度。已知轴的材料为45钢,传递的转矩T =1000N.m ,齿轮用锻钢制造,半联轴器用灰铸铁制成,工作时有轻微冲击。 题11-3图 解:1、联轴器处 ①键的类型和尺寸 选A (或C )型普通平键,根据轴径d =70mm ,

查表11.1得键的截面尺寸为:b =20mm ,h =12mm , 根据轮毂的长度130mm ,取键长L=110mm , 键的标记:键20×110GB/T1096—1979 (键C 20×110GB/T1096—1979) ②校核联接强度 联轴器的材料为铸铁,查表11.2,取[σP ]=55MP a , k =0.5h =6mm ,l=L -b =90mm (或l=L -b/2=100mm ) 满足强度条件 2、齿轮处 ①键的类型和尺寸 选A 型平键,根据轴径d =90mm ,查表11.1得键的截面尺寸为:b =25mm ,h =14mm ,根据轮毂的宽度90mm ,取键长L =80mm ,键的标记:键25×80GB/T1096—1979②校核联接强度 齿轮和轴的材料均为钢,查表11.2,取[σP ]=110MP a ,k =0.5h =7mm ,l=L -25=55mm []p a p σMP kld T σ≤=????=?=725790557101000210233.满足强度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