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树立现代地理教育思想,长期以来由于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规律;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素质教育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因此,树立牢固的素质教育观念,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方向,亦是目的。

二,要根据地理学科特点,把握地理学科综合性的整体特征。

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教学动态中去研究,寻求地理教育发展中教育规律,重新认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两个显著特点。

地理学科综合性的整体特征,即指地理学科基础性和工具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技能性、广泛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这种整体特征,不仅是地理学科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教学程序的多层次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地理学科所理应呈现的合理状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以掌握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地理学科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主要的是一种能力构建。地理综合能力,是指在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的知识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必须准确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必须具备开拓和创新意识,必须领会各学科中蕴含的基本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以系统全面、综合深入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它不反映出当今世界知识和科学由高度分化到高度统一的新趋势,而且也体现出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正确认识

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把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地理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富有实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地理环境在物质组成与运动过程的复杂多样,使地理教材包括的内容范围广、种类多,因此构成地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地理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因而形成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深入了解和认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自然、人文现象,并能与其它众多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阐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时候,必须以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特征为目的,使地理教学过程成为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力过程,构成地理学科思维上的综合性特征。通过综合-分析-综合的认识过程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对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出发,强化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三、要树立大地理教育观,把学校地理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地理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

大地理教育观认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发展,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地理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地理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地理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地理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地理教学作为大地理教学环境中的关键一环,把课堂作为地理教学的主阵地。以地理课堂为轴心,辐射关涉地理的全部活动领域,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块的语言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这不仅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而且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素质教育“全方位”育人,培养“全人”的教育宗旨。可以说,大地理教育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尤为重要的途径。大地理教育观,使地理素质教育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突破口,是地理素质教育的外化

和体现,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较为具体化的渠道。为了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树立牢固的大地理教育观,增大教学容量和信息量,加强综合训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就必须要求我们把地理科学习——地理课堂教学——与普遍的广泛的无所不在的地理学习协调统一起来,做到课内与课外互动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要明确地理学科必须走科学化和人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力求造就科学与人文双重品质兼具的现代人。

在地理新课改教学中把科学与人文融合起来是可行的。首先,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具有在学科内部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和优势。其次,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是地理学科最具人文精神的部分。地理学科具有人文精神的特性。其中“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全球意识、尊重“多元文化”、“地理美感”等是地理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学地理,不仅是学地理知识,学地理能力,同时也是学习修养、气质、胸怀和境界。地理新课程就是带着文明的修养、高雅的气质、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等色彩走到师生中来的。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重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教育。如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地理过程的预测和想象能力,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同时关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联系,阐述其地理背景;关注地理与生产的联系,阐述地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阐述地理概念、地理事象、地理特征等知识,使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并且是鲜活而有趣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地理探究活动等等。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包括怀疑的意识、批判的理性、谦恭的心态等;及其地理科学之美的熏陶,帮助学生寻找地理规律时体验到的一种秩序的和逻辑的美,以及探索地理未知世界时体验到的那种愉悦的激动和欲望的激情。培养地理美感意识,包括地理学习内容的逻辑美、地理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地理景观图象的艺术美和地理规律的科学美等。而且更要注重地理意识的形成。如人地协调观点(生态观点),空间观点(区域观点、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点),因地制宜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并且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知识、国际和平、国际关系、国际正

义感和国际责任感等;地球道德意识,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尊重于善待自然、人口道德、资源道德、环境道德等;使学生认识到要珍爱地球这个人类目前唯一的共同的家园。俗话说,台上一出好戏,台下十年工夫。要搞好地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不能把眼光仅仅拘囿于课堂,还必须要在课堂之外下功夫,才能把地理课上的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游刃有余,才能真正体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地理学科既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也要善于营造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一方面要从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等侧面确定学生所应具备的地理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明确地理学科在人文精神熏陶中的作用,在教学资源开发上要合理选择具有人文精神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二者融合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地理学科在知识构成上文理兼备相互交融,特别擅长从空间的角度对人文科学知识进行阐述,同时也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有效的方法。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治学准则,文史哲和天文地理有机融合,才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典地理教学文化。

浅谈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浅谈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青县一中李红城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目的看,对学生的培养由“知识型”人才,逐渐转变为“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注重专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加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地理教师在如何挖掘教材、拓展新知识、开发课程资源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那些内容?以及如何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地理教师专业素养 一、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 1.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 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初高中地理的全部教材。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科学发展迅速,分支学科日益增多,地理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地理美学、地理心理学、地理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地理和讲授地

理。这样,才能居高临下,从多角度分析与处理教材。2.学习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就是生命,如何科学合理并且十分有效的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地理教师而言也是一项必备的素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与教育理论对照,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升华。 3.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 地理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应该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向学生进行生动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地理教育的责任。地理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涵,在国情国策教育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地理教师应首先具有这方面的品德修养因此应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艺术。并将知识、思想、行为三者有机结合。 4.其他知识 地理教学内容中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品德素质。例如,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塑造地表形态与外力,板块的张裂与碰撞,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资源的开发与限制,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等等,都体现了对立统一关系。

浅谈教师的基本素质

浅谈教师的基本素质 发表时间:2020-01-07T15:26:39.0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29期作者:赵建民 [导读] 高素质教师的首要条件是师德风范高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刘井小学26252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当今时代,根据教师角色特征和职业特点以及教师的劳动特点,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高素质教师的首要条件是师德风范高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社会的发展给师德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结合新形势,有序、有效地开展自我师德教育。布鲁纳认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师之师”的敬业精神、师德修养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学生。面对新课改的大潮,教师要怀抱“传道敬业心之诚,教书育人身之范”的历史责任感,成为教育学生的生动形象的活教材。 二、教师要有基本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较强的基本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课前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布置和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及辅导的能力等。一般来说,教师的潜在能力,当其接合有关知识,再通过教学实验,则可能转化为教学能力。当然,其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具备上面的基本教学能力,还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少教师经历长期而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经验,通过不断揣摩,逐渐形成特殊的教学艺术和风格。他们的讲课具有一种感染力,催人奋进,让人入迷,学生上课感到是一种享受,教学效果也很好,这就是特殊的教学能力,即教学艺术。 三、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其中包括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科普知识等。另外,教师还要有必备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文学、艺术等。除此之外,还应学习所教学科与环境、生产、生活、社会等多种方面的知识。总而言之,知识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渗透的趋势,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挑战。 四、教师要有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现代优秀的教师还必须具有科研意识及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采用新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培养智能型、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教学过程是能动的过程,教师主观能动性能否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深入钻研,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并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理论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要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教学实验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并将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实践。教师这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科研过程。新形势下的教育需要的不再是仅仅能教书的教师,而是集教书、科研、管理等多种才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教师。教师不仅要会分析、钻研和思考,还要会实验、会写论文。不懂科研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五、要有现代教育的新教色 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发展。广大教师要认识到新课改中教师中心角色已被消解,教师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一方面民主意识,即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这样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盛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即如新课标所强调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就广度而言,个体的精神境界、个体品德和知识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教育教学条件、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许多先进仪器设备和教育技术已深入课堂,如计算机、录放机、幻灯机、多媒体等设备会更加普遍;新世纪教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等日趋完善,且快速向前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革命化,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技术含量大幅度增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科技意识,增强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辅助教学,并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具备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服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综合各种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这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七、教师要有合作态度和组织协调能力 教师渠道在不断扩大和延伸,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其成败也不单纯取决于学校教育本身,在很大成度上取决于学校与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资源和渠道的配合和利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承担者,不仅要在课堂内教好书,而且要有走出课堂和校园的能力,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组织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服务,以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这也是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教师素质是多方面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素质的构成 教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外在素质等七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教师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等方面基本情况的总和。它影响着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节操观、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思想观念的内在基础,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和态度,对其他素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素质结构中带有定向意义、动力意义的核心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就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它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现出鲜明的政治责任感;就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而论,是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自觉地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和把握未来。 (2)xx。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的特征。教师的道德素质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确立积极的人生观最为关键。教师有了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把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有了这种价值取向,教师就会把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对象,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锐意进取。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主导性的重大影响。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和素质

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和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素养、才智和能力。一位合格的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 思想素质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包括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业务素质包括: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和动手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我个人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养和素质: 一、端正的工作态度 记得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我认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做教育教学工作,它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的。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全心全意做都未必做得好,另外一个我对教师工作的理解,教师他不仅是一个职业,他更是一个事业,更是一种信仰。 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我认为我们教书,不仅仅只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考试得高分就行了。而且还应教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如何与家长、同学、教师相处。如何有礼貌。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生活小事等。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符合我们本地习俗,打扮得要得体,凡是叫学生不违背的自己先做到,如叫学生不留长发怪发,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不说谎话,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好。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的美好希望,都寄托给了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教师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如果一个班考试试卷成绩不错,纪律也很好,就是学生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能力差,回答问题换一种说法就做不来,这样的教育观行不行?)第三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师的行为观: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如上课学生说出老师的缺点,指出教师的不足,老师就认为没面子,就要狠狠批评学生,一切行为必须服从老师的行吗?);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行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第五要树立正确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四棚小学王秀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等神圣职责,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教师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那么,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使命。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学习他人并超越他人,同时不断超越、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心理成熟度、敏锐的思维力、广阔的视野、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信息,不保守、不武断;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崇高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用自己的充沛的精力和热情,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 2、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 教师参与的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有一定的教育科学方法,还要有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教师要有较高的本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结构,精通所教学科,掌握它的基本理论、历史和现状、社会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准确掌握重点难点,做到学有所长,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高屋建瓴,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再次,教师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也就是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和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展知识领域,做到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教师的知识越渊博,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付出的脑力劳动强度和时间就越少。教学不是孤立进行,是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应该有较广博的知识,去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教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科的问题,但是知识渊博的教师,在讲课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如全国模范教师孙维刚,在教学中常常把数学课讲成地理课、历史课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思维大大开阔。由此可见,教师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会给他们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教师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的科研意识 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而当代青年人思想活跃,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因此,教师应该发奋学习,随时汲取适应教育发展的营养。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创新教育理论,自觉提高科研意识。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实效性商多思考、多探讨、多实践、不怕失败,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摸索自己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综合现代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探索教与学的规律,力争在创新教育过

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

浅谈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想,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个性即特色.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与创新能力和事业成功关系密切。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位师德上失衡的教师远比一个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可怕。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 三、育人为本,良好的职业操守。 “育人为本”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就是说“育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职责所在。 在教育中,要做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的统一、学高与身正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就是教师的职业操守。 四、学高身正,高尚的品德言行。 品德内在,言行外显。个体品德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言语和行动的优与劣来体现。“学高为师,

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分析

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分析 现代教育的改革需要我们地理教师也要随之改变,去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目前的地理教育是为了让下一代成为全能型的人才,重应用型的人才,而不是死记硬背型的人才,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需要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的转变才能得以实现,为了让学生全面化、综合化以及素质化,我们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知识拓展以及能力的锻炼。 标签: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新课程 目前新课程正在进行大的改变,地理教师不再是只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的了,教学理念、教学思想、自身素质都成为了评判一名地理教师是否合格的指标。地理教学从内容上看,更多的是倾向于实践和人文。所以地理教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再提高,不仅要重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思想运用到先到教学当中。教材的编写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和简单的图标展示,结构更加清晰合理、图片更加丰富多样,以图代字,用图说话都是主要的转变。所以地理教师怎么样去编写教案,怎么样去扩展知识面,都是我们需要去琢磨的问题。为适应新课程对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教师的现代专业信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等多方面。 1 坚定的专业信念 地理教师的信念是指地理教师在自己一生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地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观点,如地理观、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其范围涵盖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地理教师的思维与行为。拥有坚定信念的地理教师,能够把地理教育教学看做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并为之而奋斗。其中不论经历多少困难和挫折都将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2 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与时俱进、革新教育观念,也就是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总的说来,就是包含在下面几点之中: 2.1 新的地理教育目标观 新课程和过去的要求不同,不再局限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更多的是倾向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和情感、合作、交流等等综合的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2.2 新的地理教师观

浅析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育的根本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同样,一个学生有幸得到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悉心指导,就会张开智慧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翱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提出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我们每个青年教师,从踏上教学岗位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可以称得上优秀呢?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要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表现在依法执教,热爱、关心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不是把教师这个工作作为跳板、临时的落脚地。选择了教师,终生无怨无悔。教师对教育、对

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师,最大的问题,是不热爱自己的岗位;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心;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尊敬与热爱。教师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工作态度、治学风格,让学生在师生学、教互动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师惟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人格魅力,方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对他们高尚道德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师德,首先体现在忠于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当前,在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良好风气日渐败坏的环境中,应带头学习、执行胡总书记倡导的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仪荣辱观。我们作为教师更应具有诚实守信,正直、热情的品格,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见异思迁,不见利忘义,随时保持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的品质形象。用自己的人格素质、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起到榜样的作用。 人的培养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学习理论文字方面,一条是人格魅力影响方面。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无人(忘我无私)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自然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就少一些,进入无人境界的则更少。我们作为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示范性特点。一位教育家讲:“

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高中地理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师德(20分) 1、热爱本职工作。...........................................................................................(5分) 2、有主人翁精神,齐心协力,主动乐观。...................................................(5分) 3、恪尽职守。...................................................................................................(5分) 4、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5分) 二、形象(10分) 1、穿着得体,大方整洁,与为人师表相适合。..............................................(5分) 2、精神饱满,态度和蔼可亲。..........................................................................(5分) 三、业务水平(60分) 1、课前准备: a: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目标、过程清晰。.............................................(6分)b:重难点突出。..............................................................................................(4分)2、授课过程: a:对内容的熟练程度。.................................................................................(10分)b: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师生互动的情况。........................................(5分)c: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能否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而改善教法。.................................................................................................................(2分)d:对学生的掌控能力。包括课内、课后和在晚自习时候的掌控。........(3分)3、课后反馈 a:教学成果的考核:测评(章节小测、单元大测,每月至少一次)、所学内容的抽查。...............................................................................................................(5分)b:教学效果分析:(教的好的原因、不好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方法。(10分)4、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定期回访,每月最少一次) a:沟通方法可通过电话交流、面对面交流...................................................(5分)b:掌握信息:(1)学生:个性、习惯、爱好、特点等 (2)家长:了解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以及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5分) 5、学生评价:优良中差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6、同事评价:优良中差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自我评价:优良中差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教研小组评价:优良中差其他:_________________..(3分) 海誓教育 二0一三年三月七日

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的十大教学能力

中学地理老师应该具备的十大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之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特别是当教师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后,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趋重要和明显。从地理教学的实践看,地理教师应具备如下十个方面的能力。 1.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主要手段。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能否顺利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关键条件之一。 教学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导语、提示语、承转语、分析语等;教学语言还有不同的说明类型,如叙述性说明、描绘性说明、论证性说明、解释性说明等。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恰当的语言说明类型,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重要方面。其总的要求是:组织严密、条理清楚、节奏明快、清晰流畅、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富于逻辑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具有感染力和美感。 2. 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于地理教学实践的能力 地理教学不能离开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做到应用过程中的及时提取和及时应用;善于按地理学科的逻辑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定律、原理等进行有意义的改造,并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应有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善于捕捉最新的理论信息,应用新理论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将自己的教学体验和经验用理论进行加工,使之能上升为理论。 3. 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 地理教材的分析与组织包括深刻的教材阐释与有效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是一种研究性的教学行为。要求地理教师能够依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能够准确区分地理教学课题的知识构成与层次,深刻分析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材内容特点,灵活地处理教材,注意弥合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能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修正。 4. 优选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地理教师在对教材、学生、教师自身条件、教学设备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选择适宜这些要素本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所选择的地理教学方法(或方法的优化组合) 的结构、适应范围、运用步骤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地理教学课题的特点,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水平,教学设备状况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设计所选择方法的运用程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5. 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是指地理教师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顺利地制订地理教学方案与进行决策的活动方式。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是指地理教师根据地理教学方案及教学实际,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方式与课堂管理方式,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秩序与效率的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能够准确、科学地制定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掌握导入、提问、板书、作业等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②能够根据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的顺序与课堂教学结构。③能够创设积极的地理课堂气氛,控制地理教学过程的节奏,采用恰当的课堂管理手段,使地理教学富于效率与秩序。 6.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要求地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掌握规范的指图技巧,熟悉各种类型地图的识读方法;能够用地图灵活地讲解和提出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获得地理知识,形成读图能力;掌握编绘常见的地理示意图和教学挂图的方法。

浅谈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河北省曲阳县砂道小学——杨建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神圣职责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为此,对教师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和家长所期望的,更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人才,才能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同时也有幸为“高师”指点了莘莘学子,并且还会终身受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因此,可以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成败。 那么,教师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既要敬业又要有爱心 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热爱自己的事业的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无法想象一个品行不端,对待学生冷淡粗暴的人从事教育行业会是什么样子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对待学生。因此,爱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度,师者父母心,便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关爱之心,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爱。学生“亲其师,尊其师,信其师”是为师者爱岗敬业人格魅力的折射,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每个做教师的人都应躬行不背。 二、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21世纪是新知识、高科技、新信息时代。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不断学习,可以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也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完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结构,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更新、趋于合理,使自己更加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圆满完成教师使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教学工作中的新颖性和求异性,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在教学中要有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意识。俗话说“打铁须得本身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打破墨守成规的旧思维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培养自身良好的自学能力。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还需勇于实践和探究,不要充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要做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有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从而达到自身融学于教,经使教学活动向灵活、多变、有声有色、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四、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并具有宽广的胸怀,从而全面树立自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宽仁博爱的良好形象。此外,教师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角色转换,不断“充电”以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使自己能成为知识时代的成功者。 五、教师要团结协作、关心集体 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和信任,分工不同的教师要互通信息,相互合作,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在教师集体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凡事要充分体现出大多数教师的意志,个人也要尊重集体的意见,当个人意见与集体决定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按集体决定行动,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一名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一名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发言人:抚顺市第一中学窦人镜 曾经年少追梦,如今年过不惑!回首来时路,迷茫、担心、努力、失望、思考、调整、再出发、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这种种情绪和经历萦绕脑海。作为过来人,今天我要把我的几点心得和体会与年轻的老师分享! 一、做好角色转换 1、身份的转换: 新教师从大学校门出来便迈进了中学的大门,身份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新教师在家里还是孩子,曾经是学生,现在是教师,而每天面对的是孩子、是学生,有时还要和学生家长过招。不同的场合,我们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的心态、言语、行为等等都要适合教师的身份,甚至可以小到像衣着都要做很大的调整。教师在自己的外表打扮上,服装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在语言谈吐方面,要做到文明亲切,生动易懂;在举手投足间,要端庄、自然、有礼貌。这对学生的审美、言行举止模仿,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2、职业定位的转换 社会对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为此,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想到我们是一名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教给学生知识。身教重于言教,当一名新教师真正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那么他就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加强业务能力 俗话说:“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信息数据出现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们所需的知识点,从网络中去学习,那么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性就受到了挑战。为了使每一节课都上得有意义,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胸有成竹。专业的知识结构如何,学科的特点是什么,都应该明晰,更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探索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确保课堂效益最大化。此外,还要注意到,知识是不断深入发展的,所以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科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精通本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顺手拈来。 1、精心准备,深挖教材 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一定准确到位,所以更要通览教材,理清思路。新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急于求成,各种教辅资料往往会左右教师的思路,教师自己的教学节奏不明朗,容易让学生吃夹生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授课也得层层深入。比如对摩擦力的教学:概念→平衡状态→有加速度的相对静止状态等。 2、虚心学习,博采众长 听课是一名新教师成长最有利的方式。不同的教师身上具备的教学特点是不同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新教师最好多听老教师的课,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妨也去学习学习。新教师听课听什么?不光是听老教师讲什么,更要学习的是如何讲清楚,对教材和教法的掌控,对教学节奏的掌控,对学生的学习程度的掌控。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许多教师十分重视自身科研综合素养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并积极投身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努力做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他们不仅采取鼓励和支持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而且亲自带头做研究,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科研热情和浓厚的科研兴趣.然而,教育教学研究是一项富有创造与创新性的工作,仅有较高的认识和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包括校长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综合素质,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收集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等。 2.特质 教育科研素养一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内隐性;2综合性;3积淀性;4敏锐性;5实践性 二、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构成 1.思想素养 (1)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科学的价值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在于以繁荣发展教育科学、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以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推动教育实践服务、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为根本目的。与此同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形成学术梯队,特别是促进中青年科研骨干的快速成长。在这样的价值观下,要求我们教师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探究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2)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良好的科研动机。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科研冲动和欲望,这种冲动和欲望即科研的意识与动机,是建立在教师的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教师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必需的。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育科研的公益性而忽视自我性,只看到教育科研为宏观决策、为教育实践服务的一面,看不到为教师个人成长服务的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挫伤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与积极的科研动机.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发展则学校发展”的理念,使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获得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要有浓厚的理论研究兴趣。从一定意义上说,做理论研究就是做学问,而做学问首先要对这门学问感兴趣,不感兴趣是做不成好学问的.中小学教师平时在教育实践方面非常重视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理论性、学术性不强,缺少理论的归纳与思考,重视做忽视写,因而大大地影响了科研成果的理论品位与价值,也不利于教师的科研素养的培养。 (4)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育科研追求的是真善美,需要我们教师严谨治学,脚踏实地。求“真”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其研究成果能够得到重复与再现;求“善”就是力求完善,包括完善我们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完善具体的研究计划与行动,完善预期的研究成果设计,不要有明显的研究“硬伤”和缺失;求“美”就是指我们的研究成果应尽可能完美,成果的内容富有创新和特色,外在表现形式新颖独特,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文字表达严谨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5)遵循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科学是研究人的培养、人的发展的科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这里所指的“德”就是要讲学术道德.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遵守学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