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清代早中期

1、文如璧:广东顺德人,清代康熙年间石湾陶艺名家。由于技艺精湛,便以店主之名为店号,生产经营艺术陶器,民国初年分为两店,一为如璧生记,一为如璧。文如璧店早期精制日常用具,后期精制各式的瓦脊。作品以小见大,立体感强、层次分明、互相呼应,把石湾陶艺与建筑装饰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在石湾陶艺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2、黄炳(约1815-1894):广东石湾魁岗堡人,清代中后期陶瓷名家。黄炳字云渠,号云屿,别号湾海居士,出生于制陶世家。黄炳擅长制作动物和人物,其中以“黄炳鸭”及“黄炳猫”最为人津津乐道,两者皆以“胎毛”技法塑造。所塑的动物双目炯炯有神,独特的创作手法,奠定了其成为享名久远的石湾陶瓷宗师。

3、陈祖:清代后期陶塑艺人,绰号“大难祖”。少年时师从黄炳,善于创作人物。作品注重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手法豪放但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娴熟,肌肉神态须眉,不刻意经营,但自然有生气。

4、黄古珍: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陶艺名家。字鉴荣,又名黄荣,号樵谷山人。精于制作器皿,也塑人物、鸟兽,还擅长山水和金石文字。传世作品多为花瓶、笔筒、壁挂等。装饰喜作浮雕,常绘有山水并配以诗文,施五色彩釉,诗书陶艺并茂,成为其作品风格之

一大特色。

5、冯秩来:清道光年间名家,善制器皿,传世有两格洗、秋叶洗、高足菜盘。他时有造鸟兽作品,传世品很少。

清代后期

1、刘辉胜(1864——1939):清同治三年出生,善造公仔,作品骨骼劲健、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将石湾山公仔技术推上一个高峰,在业界内享有“山公王”的美誉。当造到满意的山公时便在底部加盖圆圈,圆圈越多,表示对作品越满意。

2、陈渭岩(清光绪年间—1926年):清代光绪年至民国年间陶瓷名家。原名胜,号养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又名惠南。原藉石湾沙岗魁龙里,约生于光绪末年,一九二六年逝世。作品极工整,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著,别具风格,颇善于仿制宋代名窑的颜色釉。《松树头书画筒》、《笔筒》等为其典型的代表作品。曾偕艺徒潘玉书到江西景德镇交流技术经验,用瓷土塑造了一批作品,施绘粉彩釉,融汇两地工艺特色,别树新样。

3、梁福(1880-1942):广东石湾人。字东海,晚年号壶隐老人、梁醉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办“醉石轩”(亦称“醉石草堂”),以制作人物居多。所塑的人物形态各异,衣纹流畅,相貌和善,古拙浑厚,独成一格。

4、潘玉书(1889-1936):南海九江人。名麟,字玉书,陈渭岩入室弟子。精于人物塑造,尤以仕女见长。他有着石湾传统雕塑的

深厚基础,又善于借鉴中国绘画,所塑人物比例适宜,衣纹流畅,神采毕现。他的人物塑造技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石湾人物陶塑的一代宗师。

5、刘佐潮(1890-1933):原籍广东顺德人,清末石湾陶塑名家刘辉胜之子。少时即随父学艺,善于创作社会市井小民。他观察社会生活细致入微,能抓住典型的个性,刻画神态入木三分,作品《拍蚊公》曾轰动一时。他的人物造型高度概括,线条收放自有分寸,细微处较为紧密,行家们把这一造型特点称为“擒缩”。其作品多施以自制的乳浊釉,别具特色。

6、潘铁逵:清代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瓷艺人,潘玉书之弟。其陶塑人物面部及衣褶不及潘玉书的手法高明,但所塑造的人物很精美,他注重写实,线条刻划细腻,作品大多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整体苍劲有力。

7、廖坚(1898-1976):广东石湾人。善塑山公亭宇,为石湾窑的石山盆景名家,还擅长于螃蟹、青蛙等小品的制作。少年时随父廖耀学陶艺,曾与陈渭岩在广州合营陶业。解放前所作石山、人物等偶有钤章,为“廖坚出品”四字阳文,其下还有“CHINA”字样,是供外销的作品。解放后创作的《石湾全景》、《百鸟图》是他的代表作。

8、陈赤:绰号“老猪赤”,与潘玉书同时代的著名艺人。曾随潘玉书、陈渭岩到香港利希家塑灰泥像,到景德镇学习陶瓷艺术。他本人体奇瘦,擅制瘦骨仙,常对镜裸体自为模特儿。又善制福禄

寿三星,虽略俗气,但极生动,人物衣纹多用平行线,袖口均用双层,以示重衣。陈赤的作品多无款识,因此只有根据潘玉书袖口衣纹较为复杂、陈赤只用双层的特点来鉴别是谁的作品。

陶瓷器上的款识

陶瓷器上的款识 陶瓷器上的款识,是指在器物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刻、划、印或书写表明年代、产地、堂名、人名、用途及吉祥语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在器底或器身有某种图案款识。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陶瓷器的断代、断定窑口和辨别真伪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鉴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款识的类别陶瓷器上的款识大致可分为六大类: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图案款及其它特殊类款。纪年款:纪年款是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一种款识。纪年款可分为两类:一种用当时帝王年号,称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等。另一种用天干与地支组合的,称干支纪年款,如“皇明天启年丙寅吉旦”、“乾隆丙午”等等。纪年款以官窑瓷器为多,但部分民窑亦有书写年款的。民窑纪年款字体较草率,远不及官窑规整。瓷器上用干支纪年款的以明清时期较多。堂名款:指私人定烧瓷器的所刻、印、书写的自家堂号。内容包括堂名、斋名、轩名、府名、室名、殿名、楼名、阁名等等。堂名款明嘉靖时已见有,如“滋树堂”、“东书堂”等堂号,明代后期流行。入清以岳各朝皆有,尤以康熙时盛行,如“中和堂”、“慎德堂”、“拙存斋”、“复香轩”等等。人名款:指工匠或私人定烧陶瓷上所刻、印、书写的名字或别名。如三国时越窑青瓷上的“师袁宜作”,唐代长沙窑“郑家小口天下第一”,宋代磁州窑“张家造”瓷枕等等。明清时期多见,如“陈守贵造”、“天启元年米石隐造”、“春育主人珍藏”等等。吉语款:指陶瓷器上所刻、印、书写的吉祥语,表示赞颂、祝福。晚明至清代最为流行,如“万福修同”、“富贵佳器”、“天下太平”、“福寿康宁”等等。也有只题一个字的,如“福”、“寿”等。图

从美术陶瓷厂看佛山艺术陶瓷的现状及其思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工商管理专题》课程论文 从美术陶瓷厂看佛山艺术陶瓷的现状及其思考 一、引言 十月里,在老师的陪伴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佛山美术陶瓷厂,从中感受良多。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石湾美术陶瓷厂,50多年来,已由一家单纯生产美术陶瓷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位国家级陶艺大师和13位省级陶艺大师,专业生产陈设艺术陶、建筑艺术陶、装饰艺术陶、日用艺术陶等多个系列产品的企业。并经过这一系列的石湾陶艺资源的发掘与整合,新美陶公司已成为一个以生产为主,集旅游、馆藏展示、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陶艺基地,是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承单位、中华老字号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本文中,将会通过对美术陶瓷厂的参观,从而引发出对艺术陶瓷的发展的历程的研究,其次,分析佛山美术陶瓷产业的现状,包括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后,展望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前景。 二、石湾美术陶瓷的简述 美术陶瓷是手工制作的、工艺精巧和复杂的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陶瓷工艺品。美术陶瓷主要包括陶瓷雕塑、颜色釉瓷器、薄胎瓷器、彩绘瓷器以及其他各种装饰陶瓷等。陶塑以广东石湾、河南洛阳产的为主。石湾陶塑的题材有人物、动物等,尤其以罗汉、钟馗等神佛和古代人物见长,神态生动,釉彩丰富而多变。 (一) “石湾瓦,甲天下”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石湾艺术陶器属以出口为主的地方性工艺品,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在日用陶瓷的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二)“石湾公仔”的发展历程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图样)

大清各朝官(民)窑瓷器年制款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 大清光绪年制 d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光绪年制民窑款 大清乾隆年制官窑款式 款识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所以,乾隆官窑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布局与雍正官窑相同;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乾隆早期篆书款,多作四字两行或六字三行排列,运笔转折处圆滑,“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9款图。还有一种“乾”字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字形,中间的“日”字写成“由”字,这种少见的乾隆官窑款写法属于乾隆初期唐英任督窑官时使用的字体。 中晚期流行的格式,大都作六字三行排列,多数不加圈框,篆书款的字体工整,“制”字左上部分写法如第1款图。 乾隆官窑款总的特征是:大字上方一点居中且很小,四竖基本平行,最后一笔稍有弧度;“清”字左边三点水写成“米”字形;右下边的“月”字多为长四框,中间加一小竖;“乾”字下部为硬直的“S”形,“S”上部开口多向右;“隆”字的右下部左右对称;“年”字的顶上方通常有一小缺口;“衣”字常见有三种写法:款图1和款图9两种,还有一种写法如款图1,只是笔画圆滑,“衣”字下部一笔合成。 乾隆官窑款以青花款为主,色调深沉,也有抹红和珐琅料,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总之,乾隆青花款大都字体工整,青花深沉,个别有字体偏斜草率、连笔书写和青花深浅不一的极少现象。

关于佛山石湾公仔

佛山风俗民情石湾公仔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卓越代表。石湾窑在绚丽多彩的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大量刻有丰富几何印纹的陶片,见证了石湾制陶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石湾一带的战国和汉墓出土的陶鸡、陶犬、陶屋、陶船等器物,显示了先民的聪明才智;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唐宋窑址的发掘,证实了石湾自唐宋以来,就已成为中国南方颇具规模的陶器生产基地。 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 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烧制“石湾公仔”的石湾窑,历史上是民窑。石湾窑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 “石湾公仔”,以独特的砂质陶土为制作原料,作品具有典雅朴拙、浑厚凝重、刚健豪放、生动传神、釉色丰富、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等特色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的石湾琉璃人物瓦脊成为许多古代建筑重要装饰部分,在佛山祖庙、胥江祖庙、广州陈家祠、香港大屿山以及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古建筑中广为使用。 石湾公仔历史来由 石湾公仔,即石湾艺术陶瓷,产于“中国陶瓷名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附注: 1.郭葆昌介绍: 郭葆昌字世五,号觯斋,河北定兴人。曾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于瓷器之道尤为擅长。特别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他为袁世凯“登基”烧 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并作为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的礼品。这些御瓷极为精美,并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郭葆昌为

了烧制“洪宪御瓷”,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但可惜随着袁世凯的“驾崩”,“御瓷”也风云流散,终成稀世珍宝,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追逐的宝物。郭葆昌不仅是烧制瓷器的名家,也是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斋名之所以号“觯斋”,是因其收藏了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古时酒器)。郭葆昌在烧制“洪宪御瓷”时,也连带烧制了一批自用瓷器,署“觯斋”款,另仿制了一批康、雍、乾三朝“官窑”,均为难得精品,今天亦是凤毛麟角。他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他不仅收藏、制作瓷器,也收藏字画碑帖。当年故宫大内的“三希贴”中王献之的《中秋贴》、王殉的《伯远贴》,竟归郭葆昌所收。郭保昌曾任故博瓷器鉴定委员,中外宾客请其额定、购买古玩者车水马龙于其寓所之前。世人多以其为袁氏宠臣,殊不知此人颇有爱国之心,从不将真品卖与外国人。1946年郭氏后人遵从遗愿,将瓷器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当时“郭瓷”与“杨铜”(天津杨宁史所藏的青铜器)为故宫所购重要文物。“郭瓷”中不仅有罕见的宋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后均运抵台湾。郭葆昌逝于1942年,著述甚多,应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领军人物。尤以“洪宪”、“觯斋”瓷,于今更为举世珍品。据郭氏外孙马常先生见告,国内真正的“洪宪”、“觯斋”瓷极为罕见。 2.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堂名款: 堂名款系指瓷器上书写或刻划私人住所或书房名称,作为私家用瓷或收藏标志的款识,内容包括堂名、斋名、轩名、室名、书房名、楼名,阁名等。堂名款最早出现于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风尚,清代则更为流行,民国时期继续出现,但已不及清代丰富。民国堂名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一些达官贵人用瓷多有堂名,如袁世凯的“居仁堂制”、徐世昌的“静远堂制”、曹锟的“延庆楼制”等。这些瓷器均为当时名家所造,史载,1923年军阀曹锟曾出重金聘潘旬宇彩绘文具,但是否所有署“廷庆楼制”款识的皆为曹锟用瓷,或皆为潘氏所绘尚需考证。这部分堂名款均以印章形式出现在作品的底部。其次是文人雅士多有堂名,尤其是彩瓷名家,如潘甸宇之“古欢”、王琦之“甸甸斋”、程意亭之“佩古斋”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款识应称为艺人画室款识为妥。这部分款识见有印章形式,书写在器物的外底,亦有与书法款识相结合书在器物的外壁,而以后者居多。更为常见的是以书法形式的综合性堂名款识,如张志汤的“星江张志汤写于珠山亦陶斋西窗”。既有籍贯、姓名,也有斋名。由于这类款识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不再赘述。民国时期瓷器上署以堂名的器物较为多见,情况亦较为复杂,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款识中是否有“斋”、“轩”等字样便定性为堂名款。因民国时期瓷器生产厂商号之名亦多见“轩”、“堂”、“斋”等字样。貌似堂名,实则为商号,与主人的关系不大。如活跃于1920-1937年的彩瓷名家梁兑石,民国初年毕业于饶州窑业学堂,回南昌后开丽泽轩瓷店,请艺人按顾客要求绘制瓷器,由于忙于经营,无暇自己彩绘。当时的南昌名家刘希任作品多被丽泽轩购买,而邹文侯、万云岩均曾受聘于丽泽轩瓷店彩绘。 民国时期的堂名款见有大德堂、古松斋,古月轩、乐陶斋、乐古堂、乐善堂、如意馆、竹清山房、竹萧山房、怀仁堂、廷庆楼、居仁堂、昭德堂、退思堂、惟一斋、慎德堂、静远堂、碧云山房、澄怀园、觯斋、藏经山房等。除居仁堂为袁世凯所用堂号、静远堂为徐世昌所用堂号、延庆楼为曹锟所用堂号、觯斋为郭葆昌所用堂号外多不可考。常见的艺人斋堂画室之名有甸甸斋(王琦)、希平草庐(王大凡)、愿闻吾过之斋(王步)、古石斋(田鹤仙)、平山草堂(汪野亭)、彤云山房(汪晓棠)、晴窗读书楼(邓碧珊)、饮冰斋、觉庵(刘雨岑)、再思轩、永华堂(刘希任)、石庐(梁兑石)、栖碧山馆(徐仲南)等。为使读者查阅方便,将目前所见私人堂名及艺人斋室名款识,按笔画加以介绍,由于艺人的书法款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绍,故此仅为印章款。 大德堂制大德堂款识最早见于清康熙时期,其意取《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谓品德高尚。民国时期署此款的器物较为常见,多为高档的陈设用瓷。 图8l为粉彩鸳鸯花卉纹瓶底款,款外没有边栏,款字书写工整,“德”字“心”上无横,“制”字“衣”上无点。书写规范工整,运笔顿挫有力。惜不知主人姓氏。双照楼制双照楼为汪精卫堂名,署此款的器物甚为罕见。 图82为白釉碗底款,青花楷书“双照楼制”,款外不见有外框,字较为肥腴。“双”字上紧下松,“照”字右上起笔为二点,“楼”字左小右大,“制”字上密下疏,运笔流畅自如,青花色泽浓艳,为民国瓷器中的精品。 乐善堂制乐善堂款识最早见于清乾隆时器物,其意取《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谓乐于施善。书此款的器物多为高档陈设瓷。

捏塑 陶艺基本技法

捏塑陶艺基本技法 泥塑制作方法陶艺技法:捏塑法之小泥片叠加法 2月10日起,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琳山回顾展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展出,共有郭琳山大师生前创作的陶瓷作品75件,绘画作品13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9年,较完整地展现了其从艺几十年的创作风貌。展厅内貌郭琳山(1939—201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毕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佳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陶瓷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擅长陶瓷艺术雕塑,作品以材质与釉色的运用见长,尤其是人物和动物的创作。他将南宋官窑釉和越窑釉与瓷塑结合,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风格的陶瓷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及陶瓷艺术展览并屡获大奖。《花釉卧虎》获陶瓷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作品《婴戏》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弘一法师——李叔同》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唐女系列》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鹅韵》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展出作品:《李时珍》白瓷1975年作《唐女舞(之二)》青花斗彩2002年作《妞妞》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佛缘》越窑青瓷捏塑

2005年作《禅》陶捏塑2001年作《弹琵琶少女》南宋官窑釉瓷雕1998年作《唐女舞》陶塑1996年作《捧桃女娃》越窑青瓷捏塑2004年作《梳妆少女》高温白瓷雕1983年作《躲》(之十)青花斗彩婴戏瓷雕2006年作《论剑》陶捏塑2005年作《卧虎》高温花釉1980年作《回头豹》陶花釉1986年作《向往》陶捏塑2005年作《鹅韵》陶捏塑2005年作《卧猫》南宋官窑釉瓷雕2000年作《游鱼》青釉捏塑2001 年作《放牧》高温釉装饰瓷雕1979年作《伏虎罗汉》南宋官窑釉瓷雕1997年作《斗牛》黑釉陶塑2001年作《白天鹅》白釉瓷雕1990年作《豹》(之一)高温兰花釉瓷雕2004年作《卧虎》陶塑1994年作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泥球捻捏法步骤1、将泥块搓成泥球;2、湿润拇指按入泥球,压出凹形;3、边转边向外向上捻捏;4、继续向外向上扩展捏薄;5、整理完成。捏塑法是指徒手捏塑作品的方法,可以把泥球用手指捻捏的方法成形,也可以用叠加小泥片的方法成形。捏塑法制作的作品有时可以形成特别的自然肌理。提醒你应特别注意两手间的配合以及壁的厚薄要均匀。小泥片叠加法步骤1、用手指捏出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康熙青花前赤壁赋碗清高9、口径19厘米1960年丁淑贞先生捐赠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内壁近口沿处,青花绘绵地梅花纹,碗内底绘山水、树木、亭台,外腹绘赤壁夜游图,并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笔法工整流畅,色彩柔和,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代表了康熙时期的陶瓷绘画特色。五彩花鸟纹盘清康熙高2.7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16.2厘米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赠盘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外壁红彩绘五只蝙蝠纹,寓有“洪福齐天”之意,内口沿红彩龟背锦地四开光,分别篆书有“万寿无疆”四字。盘内五彩绘一瑞鸟栖于花果枝干上,身体丰硕,羽毛鲜丽,动态十足,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为康熙官窑制品。 “万寿无疆”为古时祝愿皇帝长寿之意,《诗经》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此类铭有“万寿无疆”、“洪福齐天”的康熙五彩器是为康熙六十寿辰而烧制的。陈浏《陶雅》记:“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且贤于雍窑彩盆也。”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笔筒清高15、口径17.6厘米1959

年崔耀亭先生捐赠敞口,筒状,玉璧式底,内壁施白釉,器身通体以黑釉作地,釉色晶莹,纯黑色,称为乌金釉。釉面用金彩绘山水人物图。由于年长日久,金彩大部分脱落。底无款。为康熙时烧造。此笔筒造型规整,稳重大方,质地坚细,釉面光滑滋润,是乌金釉的代表作品。 素三彩海水龙纹笔筒清高15.2、口径19.9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笔筒直壁,矮圈足,内壁无釉,底部无款。胎体厚重,腹部施有三彩釉,由于色彩中不用红色为主色,通称素三彩。外壁刻画双龙戏珠、海水、彩云纹饰,生动绘出两条雄健有力的四爪行龙,昂首,张嘴,头顶白、绿、黄三色彩云,飞跃在波浪涛涛的海水上,作戏珠状,显得气势磅礴,别有情趣。纹饰精美,线条活泼流畅,为康熙素三彩瓷中佳品。这种彩瓷的烧制方法为:先在坯胎上用黑线刻划出云、龙、海水等纹饰,入窑烧成素瓷,然后施以所需釉色,用低温烧成。 洒蓝釉地五彩四鱼纹盖罐清通高47、口径12.7厘米1959年杨德樊先生捐赠直口,圆肩,深腹,下腹内敛,底沿外撇,圈足。通体施洒蓝釉,此釉明代宣德创烧,制作方法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再经二次高温火烧成。胎体厚重。罐盖隆起,顶附一宝珠纽,绘二条小鱼,器身绘四条游动的大鱼,分别绘为红、绿、黄、褐色,鱼体丰肥,鱼身刻出细部及腮、翅,神态活泼,栩栩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石湾清代陶艺名家 清代早中期 1、文如璧:广东顺德人,清代康熙年间石湾陶艺名家。由于技艺精湛,便以店主之名为店号,生产经营艺术陶器,民国初年分为两店,一为如璧生记,一为如璧。文如璧店早期精制日常用具,后期精制各式的瓦脊。作品以小见大,立体感强、层次分明、互相呼应,把石湾陶艺与建筑装饰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在石湾陶艺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2、黄炳(约1815-1894):广东石湾魁岗堡人,清代中后期陶瓷名家。黄炳字云渠,号云屿,别号湾海居士,出生于制陶世家。黄炳擅长制作动物和人物,其中以“黄炳鸭”及“黄炳猫”最为人津津乐道,两者皆以“胎毛”技法塑造。所塑的动物双目炯炯有神,独特的创作手法,奠定了其成为享名久远的石湾陶瓷宗师。 3、陈祖:清代后期陶塑艺人,绰号“大难祖”。少年时师从黄炳,善于创作人物。作品注重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手法豪放但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娴熟,肌肉神态须眉,不刻意经营,但自然有生气。 4、黄古珍:清道光至光绪年间陶艺名家。字鉴荣,又名黄荣,号樵谷山人。精于制作器皿,也塑人物、鸟兽,还擅长山水和金石文字。传世作品多为花瓶、笔筒、壁挂等。装饰喜作浮雕,常绘有山水并配以诗文,施五色彩釉,诗书陶艺并茂,成为其作品风格之

一大特色。 5、冯秩来:清道光年间名家,善制器皿,传世有两格洗、秋叶洗、高足菜盘。他时有造鸟兽作品,传世品很少。 清代后期 1、刘辉胜(1864——1939):清同治三年出生,善造公仔,作品骨骼劲健、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将石湾山公仔技术推上一个高峰,在业界内享有“山公王”的美誉。当造到满意的山公时便在底部加盖圆圈,圆圈越多,表示对作品越满意。 2、陈渭岩(清光绪年间—1926年):清代光绪年至民国年间陶瓷名家。原名胜,号养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又名惠南。原藉石湾沙岗魁龙里,约生于光绪末年,一九二六年逝世。作品极工整,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著,别具风格,颇善于仿制宋代名窑的颜色釉。《松树头书画筒》、《笔筒》等为其典型的代表作品。曾偕艺徒潘玉书到江西景德镇交流技术经验,用瓷土塑造了一批作品,施绘粉彩釉,融汇两地工艺特色,别树新样。 3、梁福(1880-1942):广东石湾人。字东海,晚年号壶隐老人、梁醉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办“醉石轩”(亦称“醉石草堂”),以制作人物居多。所塑的人物形态各异,衣纹流畅,相貌和善,古拙浑厚,独成一格。 4、潘玉书(1889-1936):南海九江人。名麟,字玉书,陈渭岩入室弟子。精于人物塑造,尤以仕女见长。他有着石湾传统雕塑的

石湾陶艺的发展

石湾陶瓷艺术传统渊源与现代的发展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精髓部分。广东佛山陶瓷艺术源远流长。佛山澜石镇河宕曾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彩陶杯、蓝纹红陶釜,证明了中国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广东佛山的石湾陶瓷艺术在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历尽数千年的沧桑,至今依然绽放出灿烂的异彩,显示其特有的魅力。 唐宋两代是佛山制陶业的重要发展时期。1957年以及1972年先后在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发现了唐宋窑址。陶瓷的大批量生产,使佛山成为岭南地区重要的陶瓷基地,产品除供应国内所需,更外销到海外。当时佛山艺术陶瓷制作已具相当高超水平。 佛山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则始于明代。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佛山陶瓷业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使石湾成为陶瓷的中心基地。在广州当时的出口商品中,陶瓷出口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丝织品。当地的陶艺家利用本地丰富的陶土资源,研发出数十种颜色各异的色釉,并因势利导,塑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的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而器皿处理上则以浓厚多姿的釉彩掩盖陶胎的粗糙,同时吸纳各大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生产观赏价值和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器皿。尤其是仿钧窑产品取得了很大成功。 进入清代,佛山陶瓷业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乾隆年间,陶瓷制造业分为大盆行、白釉行等23行。其中白釉行生产中小型产品,在240个品种中,绝大部分是艺术陶瓷。而专产大件器皿的花盆行品种之繁多为23行之冠。其中尤以艺术韵味独特的花脊称著。而举世闻名的“石湾公仔”(石湾人物雕塑)更是取得辉煌的成就。石湾公仔吸纳、仿造当时各大名窑精华,如仿钧窑冰裂纹釉、乳浊釉,仿建窑鹧鸪黑釉,使石湾公仔增加了缤纷多彩、高雅古朴的釉色。而仿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丰富了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借鉴江西吉州窑中舒窑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韵味,更奠定了石湾公仔在当时陶艺界的坚实地位。 清代产生了以黄炳、黄古珍、陈祖等一批陶塑名家,代表着当时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黄炳,出生于制陶世家,擅长捏制鸟兽和人物,尤精于塑造鸭、猫等动物。其动物多以胎骨泥为胚,不施釉彩,借鉴工笔国画手法刻画体毛,并以时钟发条勾勒胎毛,形神逼真,开创了石湾陶塑“胎毛技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古珍精于制作器皿,他借鉴宋代吉州舒窑的彩绘风格,结合石湾的各种彩釉,以“仿舒加彩”的独特手法拓展了石湾陶艺的广阔领域。而陈祖则擅长瓦脊人物,他不着重于人物的小节刻画而注重于通过塑造人物的面目表情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绪,为“意塑派”的先驱。 民国是石湾陶塑艺术的巅峰,以陈渭岩、潘玉书的崛起为标志。陈渭岩制作的作品工整雅致,无论人物、动物和器皿都以精细见长,又善于仿制古代名窑的颜色釉,开拓了清末至民国年间石湾陶瓷仿古作品的广阔途径。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结构比例准确的长处,引领一代陶艺新风。如果说陈渭岩融会中西,引领一代新风,那么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成熟

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基本上包括明代--清代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洪武 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 福、寿 永乐 永乐年制 福、禄、寿、辰 内府 宣德 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 福、寿 敬权、坛、大德吉详场 正统 正统元年正统捌年 天顺 天顺年造天顺年 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 成化 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 天、图案、银锭、 盘肠等 弘治 弘治年制大明弘治年制 金玉满堂、玉堂金马长命富贵 金、上用、正 正德 正德年制、正德年造 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 何玉清造 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

嘉靖 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 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秦府、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 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 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 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 隆庆 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年制 万古长春 万历 万历年制、大明年制、 大明万历年制 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 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 紫芝主人监制 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 福 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 天启 天启年制 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 天启元年米石隐造 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 图案、兔、灵芝、方胜等 崇祯 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 翔风堂、丛菊斋、雨香斋、白玉斋、仿古斋、博古斋、绿阴堂、聚贤堂、吾斋、玉兰斋、松 石居、可竹斋 王远监造、王远监制甲戌春孟、赵府造用、崇祯年冬日置茂卿用、

“石湾公仔”标志设计要素分析

59 第14卷 第3期2014年9月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Vol.14 NO.3Sept. 2014 “石湾公仔”标志设计要素分析 高文翔 1,骆顺婷2,李婕颖3 (1.广东培正学院办公室,广东广州510830;2、3.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广东广州510830)摘 要:“石湾公仔”标志的设计意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寻求传统与现代生活同现代艺术的融合。在具体造型的选择上,设计者撷取陶泥与印章等要素,巧妙妥贴地完成了标志的核心构成。“石湾公仔”四个汉字分为两组不同的设计概念,并具有各自不同的处理手段及阐释方向。“石湾公仔”中的“公仔”一词,是佛山及粤港民间长期沿袭下来的对石湾陶塑人物民间的、草根的一个描述。 关键词:石湾公仔;设计意念;治印;公仔;石湾公仔品牌 中图分类号:J5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O-10267(2014)03-0059-04收稿日期:2014-08-22 作者简介:高文翔(1960-),男,广东培正学院助理校长,副编审,研究方向:现代诗歌研究、广告学研究等。 骆顺婷(1986-),女,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教师,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研究、广告学研究。李婕颖(1987-),女,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教师,研究方向:广告学研究、后现代戏剧研究。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制陶历史悠久,据考证,五千多年前在此地就有居民开始制陶。唐宋时期,石湾陶业得到发展,至明清时期迎来全盛。据《石湾陶业考》[1]记载,当时的石湾共有陶窑107座,容纳工人达6万人之众。《明诗综》有诗言:“石湾瓦,甲天下”[2];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3]。 清代石湾出产的制陶作品主要是各式日用陶瓷品,包括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园林用品,以及艺术人物、花鸟虫鱼等。其中的“艺术陶瓷”作品,被统称为“石湾公仔”, 其种类包括人物、动物、山公盆景、器皿造型和瓦脊壁画等。 “石湾公仔”具有鲜明的产地属性,但长期以来该称谓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许多非石湾产的艺术陶瓷也都称自己为“石湾公仔”,导致人们无法准确地分辨“石湾公仔”的真伪。2003年,石湾公仔完成了品牌标志的设计;2010年,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公告,“石湾公仔”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陶瓷协会推出 行业标准,规定凡使用“石湾公仔”名称的陶艺作品均应体现石湾陶艺的传统制作手法以及艺术的原创性,并在每件作品背后印制“中国地理标志”、 “石湾公仔”等标识。在经历长期的自然发展之后,石湾公仔披上了产地化、品牌化的外衣。本文拟对石湾公仔品牌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品牌标志“石 湾公仔”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 一、设计意念 “石湾公仔”标志设计完成于2003年,由佛山本地有影响的设计师何国辉完成。作为佛山本地人,土生土长的经历使设计者对石湾公仔有比较深 入的了解。历史上,石湾公仔是民窑生产,这与江西景德镇等地历来属官窑生产有很大不同,即石湾的陶艺制品在审美取向上并非趋向于华丽精致的官窑路线,而是取法于自然、随性、写意的民间路线。石湾公仔的创作体现出浓郁的民间性、草根性、生活化的特征,是植根民间的艺术;石湾公仔取材广泛,作品风格多浑厚粗犷、率真质朴,在构思上不拘一格;它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具有浓

大清乾隆--款识分析

款识分析——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大清乾隆年制”的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现在非常多见,乾隆朝历时达60年之久,烧造量大,写款者几经易手,人数估计不少,款式变化较多。楷书与篆书也同时并用,以篆书款为主,有的作六字三行横排,有的作六字双行竖写,字体介于楷书与隶书之间。 由于款的比画比较多,所以,常常先印上痕迹,再进行描写。 字料发色的变化比较大,色料的发色一般不理想,有红料。 每笔的首尾色重。 一,“大”字: 1,(1)一行、(2)四竖、(3),头是有一明显小点,居中、(4),最后一竖往往有点外撇。 2,一般下面是平行如图1,图2,图3,也有不整齐的如图4; 3,还有把中间两笔写成儿形的如图5; 4,右溜肩(图2)少见。 二,“清”字第一图最为标准

1,三点水:(1)一般写成五笔,上两笔在2/3的位置。 也有更上的如图2,更下点的如图4; (2)右上一笔都横连中间一长笔。 也有左下一笔上部也连中间,甚至四笔都连的如图8的珐琅彩款。2,“主” (1)主上第一横两边直立,U最后一横与下面“月”有明显空隙。少见最后一横点在“月”上如图8。 3,“月” (1)为一个独立方框中间一竖上下都不连。 也有连上横的如图4与连下横的如图8; 中间也用点的如图7,也有用丫形的如图5; 口的上下两竖也有上出头如图6图7, 口也有下出头的如图7图8。 三、乾字的变化比较少

1,左边顶部是个鱼叉形,中间是个日字,下面像是个阿拉伯数字“5”。也有把“5”写成“亏”字少最上一横如图3,图4 2,右边顶上一“点”,下面是个横竖的“弓”形。四横位置均衡。 也有第一横第二横间隔小的如图2; 早期的形入图4。 四、隆字看上去复杂,其实变化也少。

中国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京珠高铁漯河站的西侧——舞阳贾湖文化遗址旁的北舞渡古镇。由九三学社社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大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陶艺家王亚东先生于2003年创办。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是一个开始由小陶艺作坊逐步发展起来的集陶瓷 艺术研讨、交流和休闲旅游的场所,也是河南贾湖古文化国际交流的窗口之一,内设贾湖陶瓷艺术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贾湖陶瓷研究所筹备处。 舞阳北舞渡镇中山路两侧以及西南五里之间,有一片以河为伴,以湖为邻的老式农宅、当铺、山陕会馆彩牌楼、马王庙、天王庙、8000年前贾湖遗址和陶瓷作坊,叫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具有典型中原建筑风格和现代的人文艺术元素,整个村子看似普通的很旧的农家小院,进入院落是一个古陶标志墙,彰显着8000年前贾湖的文明。院内摆放着横七竖八的陶器、瓷器和很多陶片、瓷片,院内的池塘清澈见底,青莲碧绿,鱼儿游赏,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彰显着清净、高雅、人文、智趣、幽闲、理性。 贾湖国际陶艺村有着淳朴农家生活情景、情节,屋舍是从村民手中租借,屋内摆放着8000年前的陶片、以及历代的陶片、瓷片、陶器、瓷器等。从

2003年正式运作以来,已有近千名国内外学者、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8000年的贾湖文明魅力,吸引着众多人士前来探秘寻宝,从而使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在业内众所周知,被称为中国六大陶艺村(北京神笛陶艺村、台湾莺歌陶艺村、陕西福平陶艺村、舞阳贾湖陶艺村、景德镇三宝陶艺村、神垕镇钧瓷陶艺村)之一。 中国工艺美术家王亚东是“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的创办人。先后学习于漯河技师学院、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作品先后荣获中原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铜奖,河南省人民政府民间工艺美术银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

关于佛山石湾公仔

关于佛山石湾公仔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佛山风俗民情石湾公仔 陶瓷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卓越代表。石湾窑在绚丽多彩的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大量刻有丰富几何印纹的陶片,见证了石湾制陶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石湾一带的战国和汉墓出土的陶鸡、陶犬、陶屋、陶船等器物,显示了先民的聪明才智;石湾大帽岗和南海奇石村唐宋窑址的发掘,证实了石湾自唐宋以来,就已成为中国南方颇具规模的陶器生产基地。 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烧制“石湾公仔”的石湾窑,历史上是民窑。石湾窑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形成鲜明的地方风格。

“石湾公仔”,以独特的砂质陶土为制作原料,作品具有典雅朴拙、浑厚凝重、刚健豪放、生动传神、釉色丰富、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等特色和艺术风格。闻名于世的石湾琉璃人物瓦脊成为许多古代建筑重要装饰部分,在佛山祖庙、胥江祖庙、广州陈家祠、香港大屿山以及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古建筑中广为使用。 石湾公仔历史来由 石湾公仔,即石湾艺术陶瓷,产于“中国陶瓷名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石湾公仔”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石湾民国陶艺名家

石湾民国陶艺名家 1、霍津:民国年间陶塑名家。驼背,人称“驼津”。擅塑仙佛人物和动物,尤以塑牛闻名于世。传世的牛作品多为素胎,能逼真地再现牛的神韵、形态以及纤细的牛毛,世称“霍津牛”。 2、霍子厚:又名文厚,因其跛,人称“跛厚”,民国年间艺人。擅长制作人物,代表作品有《关羽》、《太白醉酒》等,他熟悉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善于抓住历史人手的典型性格,塑造得细腻、生动,颇具写实风格。常在作品上钤用篆书阴文方形印章“霍子厚制”。后开设店号“霍厚记”,又改钤用篆书阴文方形印章“霍厚记造”。 3、温颂龄:名奇,号颂龄,因其跛足,人称“跛奇”。民国时期颇具艺术个性的陶艺家,擅长塑造人物,耻于模仿,喜创新,纯以个人的观察体会创塑人像,在刻画人物性格上有独到之处。作品形象古拙,衣纹线条流畅,釉色凝重大方。抗战时期,广州沦陷(1938年10月中旬),他与儿子和徒弟在香港开了“复兴工业社”,香港沦陷后(1941年),温颂龄饿死于荃湾。 4、林堂煜:初在刘佐潮处当学徒,学习塑造亭宇小品,后改为学习塑造人物,题材较为丰富,具有刘佐朝的作风,其代表作有“杨五郎”,形貌古朴,衣纹简洁有力。其作品常印有“林堂煜造”篆书阳文方章,或“林堂煜作”阴文楷书长条印章。 5、吴灶生(1902-1981):又名吴炳南,广东石湾人。工艺美术师。自小学习拉坯成型工艺,熟习釉料的配制。民国期间曾自营陶

业,1953年任石湾工艺四分社经理,1959年从工业陶瓷厂调到美术陶瓷厂从事釉料研制。长期致力于石湾传统釉色的继承发展,特别对红钧釉和结晶釉的配制和批量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湾上世纪中叶的配釉名师。 6、廖作民(1904-1957):广东石湾人,原名廖源新,又称廖新。出生于陶艺世家,在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好学上进,酷爱陶艺。少年起到多家陶艺作坊学习陶塑技艺和制陶技术,后随堂兄廖坚学习山公、盆景和器物造型。时廖坚与陈渭岩、潘玉书等名家多有往来,探索切磋,从中获益良多。20世纪30年代与弟廖沧创办“利生”陶艺店。作品以人物陶塑为主,兼作山公盆景、器物。建国后加入石湾工艺生产社。早期风格粗犷写意,后期逐渐吸收潘玉书细致典雅之长。 7、梁华甫(1905-2005):广东石湾人。年轻时随父梁福学艺,谙熟泥、釉、火的运用,协助父亲经营“醉石轩”。1956年起在美术陶瓷厂创作室研究釉料配制及进行陶艺创作,擅塑人物、鹤、瑞兽等。作品以古雅、朴拙、浑厚出名,并配以变化无穷的釉彩。 8、陈红:生于1906年,又名陈雄,女,擅长山公创作,一直被误认为男性,被称作“男工红”。解放后在石湾工艺美术陶瓷厂做山公人物,著名作品有《取经》等。 9、区乾(1907-1958):广东新会人。父区大为清末民初擅塑鸟兽的著名陶艺名家,区乾自幼随父学艺,继承家传,1952年加入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工场(后转为石湾美术陶瓷厂)。他注重写生体验生活,作品风格写实逼真,讲究神韵和意境。他是石湾当代动物陶

款识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