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训练监控2(20200920091157)

训练监控2(20200920091157)

运动训练监控

运动训练监控的方法 (一)动物运动实验: 跑台、游泳、爬杆 (二)人体运动实验:实时训练、比赛、实验室(功率自行车、跑台、台阶) 三、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常用指标及方法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主要包括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和对训练方法的临控,而对训练负荷的监控又分为对负荷 强度的监控和对负荷强度的监控。 ?训练负荷强度和训练负荷量对有机体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

有人发现训练后以70%左右的强度进行放松性活动,可达到加速清除乳酸和加快恢复的最好效果。 第一章运动训练的科学性 一、运动训练的本质 1、运动负荷的本质 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 应激性: 生物体对任何内外刺激发生应答性反应。 运动负荷的本质: 刺激→反应→适应 运动负荷越大,刺激强度则越大,所引起起的机体反应也相应越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也越明显。 2、运动训练对机体的影响 结构与机能的破坏→重建过程 ⑴训练→机能变化方面,肝糖原和肌糖原耗竭以及相关酶的消耗及酶活性的下降,身体工作能力明显下降;(超量恢复) ⑵训练→结构变化方面,肌纤维的微细结构会发生程度不等的损伤,受力骨骼的微细结构发生某些变化.(骨骼肌重建) 3、运动训练的本质 ⑴功能重建。生理结构、功能不断破坏、重建。 ⑵长期训练,就是不断地、反复地刺激,不断地适应的过程。一旦机体完全适应了,必须增加负荷。通过循环过程,运动强度不断上升,运动能力不断上升。 ⑶进行不适宜的刺激时,也会发生功能重建、适应。连续大强度训练,机体不到足够恢复,能量恢复水平是逐渐下降 的。见前图

1、耐受阶段 概念:人体在进行运动或锻炼时,身体机能总是表现出对运动负荷的一定承受能力,称为耐受性。 影响因素: ①身体机能在训练后的恢复情况。恢复越充分,耐受阶段相应越长。 ②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运动强度越大,密度越大,耐受时间相应越短,反之亦然。 ③训练过程中的恢复程度。 2、疲劳阶段 疲劳程度越大,恢复时间越长,补偿现象越明显。 影响因素: ①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 恢复越充分,完成同等负荷,疲劳出现得相对较晚,程度也相对较轻。反之亦然。 ②训练课的强度与密度; 负荷强度越大,密度越大,疲劳出现得越早,疲劳程度越深。反之亦然。 ③训练课的负荷总量以及负荷类型等。 负荷总量一般与疲劳程度呈正比例,复杂活动负荷较之简单活动负荷疲劳程度一般相对较深。 3、超量恢复 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 疲劳越深,恢复时间越长,超量恢复越慢; 频度越短,疲劳越快;疲劳越深,超量恢复越慢,保持时间越长,消退越慢。 4、恢复阶段 ?恢复至少和训练同等重要。 ?运动训练后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恢复,就根本不可能产生训练效果。 ?运动员在训练后的恢复速率,决定着整个训练计划的执行。 ?连续训练后,恢复不足会造出过度训练与过度疲劳。 三、运动训练中的原则 超负荷原则 又称过负荷原则,是指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这个超过原有负荷的负荷就是“超负荷”。 要理解超负荷原则,必须把握①每节课的设计,包括负荷强度、运动量和运动方式,精心设计。②每个小周期(一周)的安排思路,这个小周期各级负荷的变化,是大中小还是大小大小大小。③减荷时间的安排;④对增加负荷适用状态的评价;⑤对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改进的训练安排。 怎样超负荷: 增加负荷强度;增加练习次数增加练习密度;增加运动总量

运动训练监控

足球运动训练监控 随着当下足球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对于足球比赛与训练中的控制和监控也愈加要求专业化与精细化,其中既包括对于足球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与监控,也包含对于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与训练过程中对于球员安全的保护。 而对于运动训练的监控,落实到一个宏观的运动周期过程中,最早对于运动运动训练监控的理解就包括“训练过程控制”,根据田麦久教授在其《运动训练学词解》中,对“训练过程控制”解释为:“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手段,按既定的方向和目的,以及预先确定的工作方式,对运动训练活动进行把握和调节的行为。”而随着运动训练中的监控越来越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其“运动训练控制”的核心就在于它必须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的训练过程,而无目的无方向或者目的、方向不明确、计划不完善的训练控制过程不能称之为运动训练控制。其中对于运动训练的监控与控制就包括科学的制定计划;有效的训练及生活管理组织训练;有针对性的调节;科学选材;竞赛的准备、训练控制的科学支持组织与调控;训练竞赛的后勤保障和医务监督等。 而在实际的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训练监控的本质就在于从实际条件出发,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提高竞技能力水平和调控运动员伤病情况从而取得在比赛中的胜利。而从中用到的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并对整个训练过程所实施的科学有效的训练控制过程。 训练监测和训练控制这两个过程是贯穿整个运动训练监控过程的: 1)训练监测是通过对运动员的训练实施情况的检查评定,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通过对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可对运动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的状况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诊断。 2)训练控制是对训练过程中不符合运动员实际情况的部分及时加以修正和调节,保证足球运动员能够顺利进入目标状态。 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监控时,教练员、运动员都是施控者,控制对象则是训练的本身。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必须及时收集反映训练过程运动情况的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控制行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修正,最后实现监控的目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设备和大数据技术将反馈于运动训练监控当中,目前有方法上的在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提出的TRIMP公式运用于运动训练监控,还有技术上包括zigbee和GPS技术运动于比赛中和训练中,运动员的跑位,运动距离,战术执行等监控。还有目前足球运动训练中广泛运用的“短背心”,其实这是由“GPSPORTS”的高科技检测装备,由澳大利亚一公司研制,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跑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

常用训练监控与评价的指标 一、生理学指标: 1)心率(HR):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评价。 ①基础心率(晨脉):基础心率是基础状态下的心率,即清晨、清醒、起床前、静 卧时的心率,一般用脉搏表示,机体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大运动负荷训练后,若经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若续几天持续增加,则应调整运动负荷。在选用基础心率作为评定疲劳指标时,应排除惊吓、恶梦、睡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②运动中心率: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 率代替运动中的心率。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运动中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若一段时期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③运动后心率恢复:运动后心率包括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恢复期心率 下降越快,恢复时间越短,心血管机能越好·相同运动负荷后,运动员心率恢复加快,提示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适应或机能状况良好。运动后心率的恢复速度和程度,可衡量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水平或者身体机能状况。运动后心率一般从第2分钟开始测6s、10s或30s的心率,用于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和训练强度的反应和恢复情况。通过对运动后心率的观测运用,以探求运动员取得最大化训练效果的适宜运动负荷。 2)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指标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背肌力与握 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力 呼吸肌耐力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3)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①膝跳反射阈值:随着疲劳的增加,膝跳反射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引起膝跳反射 所需的叩击力量增加。因此,可根据运动前后膝跳反射的敏感性评价疲劳。 ②反应时:反应时是指刺激信号(光、声音等)出现后机体迅速做出反应的最短 时间,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明显延长,特别是选择反应时延长更明显,表明大脑皮层分析机能下降。 ③血压体位反射:测定心血管系统调节机能(植物神经)。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 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4)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①皮肤空间阈: 皮肤空间阈,也称两点阈,是指能引起皮肤产生两点感觉的两刺 激间的最小距离。运动后皮肤空间阈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 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②闪光融合频率: 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 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轻度疲劳时约减少 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5)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现代运动训练监控概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9640238.html, 现代运动训练监控概况 作者:王少勇高庆花 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6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有关现代运动训练监控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探讨了现代运动训练监控的定义、监控的指标以及当前教练员与有关工作人员在训练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将训练监控与运动训练合理的结合起来还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努力,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运动训练工作。 关键词监控训练结合教练员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科学合理地运动训练监控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一环,是实施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外优秀运动员改进训练计划,获取更高地运动成绩。同时也发现了某些教练员在对训练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到国内外广大学者通过运用某种指标的运动训练监控,帮助指导国内控指标的测量与指导训练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去更正,进而为运动员改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训练效率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从而创造更加优异的运动成绩。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运动训练监控的概念和内容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并对如何合理运用监控指标指导运动训练做了简单地论述。希望能为今后的运动训练工作提供简单地理论支持。 二、现代运动训练监控常用指标 (一)身体形态的监控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运动员的外部身体形态在运动员的体能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一定的身体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需求是不同的。本人认为,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监控,可以帮助教练员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材,根据身体形态的不同优势发展适宜的运动项目,一方面可以避免因选材的不合理而造成的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把握好各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后期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监控 心血管系统在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确保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与营养物质的供应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心脏泵血功能对运动员而言尤其重要。目前,对心血管系统机能进行评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