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_王力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_王力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_王力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_王力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税收是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税收及其管理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国际税收管理伴随着对外开放而产生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改革完善、深化发展等阶段。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企业所得税法以及相关法规规章的出台,我国的国际税收管理进入了一个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国际税收管理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作出了按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在加强国内税收管理的同时,着力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总体部署,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指明了工作方向。二是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及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3年6月,我国已对外签署99个税收协定、两个税收安排及9个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协定;以企业所得税法为基本依据,先后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等一系列规章政策和制度规定。三是国际税收管理的机制建设初见成效。反避税工作、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国际税收征管协作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2012年反避税对税收增收贡献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

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

王 力

* 本文为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在7月25-26日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本刊发表时略 有删节。

346亿元,是2008年的27.9倍;非居民企业税收由2008年的38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90亿元;此外,五年来通过转让定价相互磋商为跨境纳税人消除国际双重征税195亿元。四是我国在世界税收领域的影响力逐步增强。顺利通过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导的税收透明度与情报交换全球论坛同行审议;在《联合国发展中国家转让定价手册》中提出了成本节约和市场溢价等维护发展中国家税收利益的反避税理念和操作方法;首次向国际联合反避税信息中心派驻税务官员,我国税收工作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五是

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初具规模。涵盖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等专业类别200人的国际税收管理专业人才库已经建立,为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提供了人才支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部分地区对

国际税收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地区工作差距还比较大;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尤其是国内法还存在国际税收方面的空白和漏洞,国内与国际、企业与个人两个层面的有关税制尚不完全协调;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有待进一步落实,管理碎片化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地存在;跨境税源数据信息缺乏、分散,处理应用能力不强;国际税收管理机构不够规范、高端人才短缺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我们要

拓宽视野,跳出税务机关工作局限,从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开放大局出发看待国际税收管理;跳出单项税收业务局限,从税收工作全局出发看待国际税收管理,增强做好国际税收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总结我国30多年对外开放实践,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多边事务,等等。国际税收管理在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新变化,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尽快转变理念,调整思路、目标和任务,既要继续做好引进投资的税收服务与管理,更要进一步强化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和管理,积极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促进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高。

第二,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本质要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跨境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如何征税和税收管辖权如何确定,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国家(地区)的税收权益,受到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关注,也是国际税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缓解国内财政困难和社会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眼光投向跨境税源,通过税收立法、改变税制、加强征管、强化组织保障、主导国际组织强化国际税收征管协作等措施,掌握境外税源尤其是境外金融资产及账户的信息,减少“税源盲区”,积极争取税收利益。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势必会造成我国的税基侵蚀与税源的大量流失,严重损害国家税收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不仅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而且具有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重要职能。

第三,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遏制和打击跨国公司日益严重的逃避税行为的迫切需要。当前,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和价值链优势,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外国企业、在避税地设立空壳公司等手段,多方位进行避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他们善于将税收筹划与商务规划相结合,从而使税收筹划和避税安排更加复杂、更加系统、更加隐蔽,对税务机关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为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受二十国集团的委托正在研究出台应对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行动计划,各主要经济体国家纷纷在这一领域投入精兵强将。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际社会新动向,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增强跨境税源管理与反避税能力,在逃避税与反逃避税的博弈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第四,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彰显我国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税收领域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力争在国际税收舞台上有所作为,为我国经济外交作出应有贡献。一方面要牢记国际税收管理受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双重规制,信守国际承诺,优先适用国际法,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透明度和确定性,以保证在国家层面依法履行自身的国际义务;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国际税收规则制定、双多边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展示我国治税能力和税收环境,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国家间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在世界税收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不断增强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

第五,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提高税收管理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国际税收与国内税收密不可分,都是我国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统筹国内税收与国际税收,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税收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同时应当看到,与国内税收管理相比,国际税收管理的专业性强,复杂程度及税源流失风险高,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国际税收管理的法制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要求大大提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总体来看,我们的国际税收管理水平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尽快把国际税收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税收管理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二、准确把握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总体思路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提出,深入研究国际资源流动与跨国公司运营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管理体系,积极应对各国之间的跨境税源争夺,切实维护

我国税收权益。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听取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汇报时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反避税、非居民税收、“走出去”税收管理与服务等重点,努力提升站位,切实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水平。根据上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为主线,以风险管理和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完善反避税工作、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强化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保障、信息保障和人才保障,全面推进国际税收管理,不断提升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的水平。

明确一条主线,即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税收的又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国际税收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确立两个导向,即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强化跨境税源管理,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跨境纳税服务,这是遵循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总体要求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国际税收管理与服

务质效。完善四项机制,即反避税工作、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税收管理、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这是国际税收管理的重点任务,必须集中力量、常抓不懈。强化三个保障,即税收法律制度保障、信息保障和人才保障,这是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依托,必须统筹各方面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要注意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服从服务于对外开放大局。更加重视加强“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国际税收在维护我国税收权益方面的职能作用,为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国际税收法律制度,规范完善国际税收管理程序,提高执法透明度,确保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得到有效遵从,为跨境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坚持改革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国际税

收管理内在规律,破解影响国际税收管理科学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创新管理理念、工作方法,提升国际税收管理效能、服务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国内税收与国际税收,统筹组织税收收入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统筹对内协调与对外合作,提高国际税收合作水平。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要妥善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加强管理与促进开放的关系。建立规范的法治环境和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一方面,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制定的重要参与部门和执法部门,在促进开放型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要通过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使跨境纳税人有法可依,为其提供税收上的透明度和确定性,又要通过依法行政,规范国际税收管理程序,对跨境税源实施专业化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跨境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和高效的税收环境。另一方面,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开放的又是统一的,国际经济活动与国民经济活动并无明显界限,税基日益突破主权经济体边界,税源国际化趋势凸显,各类经济活动既受制于本国的税收政策,又受制于国际税收的协调。因此要打破传统思维,认识和发挥国际税收协调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自由化与便利化,在推动形成开放有序的全球市场体系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二是国内税收与国际税收的关系。国内税收管理的对象是国内税源,依据的是国内税法,协调的是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国际税收管理的对象是跨境税源,依据的是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协调的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内税收与国际税收的管理对象已日益重合或高度相关。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国内税收与国际税收统筹发展的观念,加强管理手段融合和资源共享。一方面,主动把国际税收管理融入税收征管整体工作之中,坚持税收征管的基本原则,善于在国内税收管理中发现跨境税源和对外交换的税收信息;另一方面,主动为国内税收管理提供制度借鉴和税源信息,促进国内税收管理制度优化,防范国内税基遭到侵蚀。

三是维护权益与组织收入的关系。与国内税收相比,国际税收目前仅从收入规模来看相对较小,且国际税源地区间分布不均。如果仅以税收收入规模考量工作,就会出现部分地区对国际税收工作重视不够、跨境税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核心职责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交易日益便利和频繁,如果对国际税收放松管理,不仅会导致税收收入流失,更是国家税收主权的丧失和我国在世界税收领域地位的削弱,可以说是“既丢钱又丢人”。同时更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迅速发展,“走出去”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跨国企业远不是过去涉外企业的概念,已经涵盖广大跨境投资、经营与合作的中国企业,国际税收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大大延伸,跨境税源管理的工作量和收入增长的潜力也将不断增大,对此一定要有战略的思维和长远的眼光。

根据构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两提高、两降低”的总体目标,结合国际税收管理特点,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国际税收管理要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国家税收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对非居民企业及个人准确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走出去”企业及个人完整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反避税管理得到加强,我国税源及税基的安全性可控。

——国际税收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实行风险管理和分类分级管理,针对各类跨境税源的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并有效运行,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遵从度明显提高,税收收入流失率和征纳成本明显降低。

——服务跨境纳税人的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的透明度和税收管理的确定性增强,国际重复征税有效避免和消除,跨境纳税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在世界税收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的水平和在世界税收领域的话语权与我国整体国际地位相匹配,我国税收工作的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

三、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强化跨境税源风险管理

建立跨境税源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管理贯穿跨境税源管理的全过程,按照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任务推送、风险应对、监控评价的流程,实行风险闭环管理,根据风险类别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跨境税源风险分析监控。重点开展反避税、协定执行、非居民、中国居民境外所得等高风险分析监控。各地根据跨境税源规模,配备专职或兼职分析监控人员,强

化分析职能。建立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机制,增强分析监控合力。注重自动识别和专业判断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跨境税源风险特征指标体系。

强化跨境税源风险应对。结合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库建设,针对反避税、非居民、“走出去”等专业领域特点,应对跨境税源风险。视情况组建风险应对团队,注重团队成员不同专业背景的优化组合,放大集合效应,发挥团队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重点行业风险应对。国家税务总局在直接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开展预约定价和双(多)边磋商等重大风险应对的同时,要加强对各地应对工作的统筹指导,强化规定执行的统一规范,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积极应对恶意税收筹划,增强对跨境涉税违法行为的敏感性和主动性,加大打击力度。(二)优化跨境纳税服务

建立跨境纳税服务机制。拓展跨境纳税人的需求获取渠道,加强需求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共享。建立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跨境纳税服务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纳税人需求,研究落实响应对策。充实完善纳税人满意度评价内容,落实跨境纳税服务的相关要求。要适应我国企业和个人加快“走出去”步伐的新形势,围绕投资东道国税收制度、境外所得申报、避免双重征税、跨境纳税争议等纳税人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完善政策服务。结合税制改革,研究完善与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的税收政策。加强预约定价安排谈签。积极推进事前裁定。利用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平台,帮助“走出去”企业和个人了解投资东道国的税收制度。依据税收协定,协助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享受应有的优惠待遇。

优化办税服务。改进咨询辅导,提高国际税收业务应答能力。优化办税程序,建立有效的国际税收事项办理和反馈机制。改进非居民纳税人税款缴纳安排。注重在申报前为企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重点涉税事项上为企业提供充分的辅导培训,增强企业办理国际涉税事项的便利性。

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反避税双边磋商,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加大与我国对外投资经营较多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谈签力度。在新签或修订双边税收协定时,更加注重维护我国居民的税收利益。重视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化解我国居民境外投资税收风险。落实好听证、复议、应诉等法律制度规定。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深化反避税工作

强化利润监控。建立依托金税三期和征管信息系统的跨国企业利润水平监控指标体系,实现分年度、分地区、分行业、分投资国对跨国企业利润水平及其波动情况的自动预警,及时发现避税嫌疑企业,通过关联申报审核、同期资料管理和跟踪管理等手段,提升企业利润水平。

促进规范管理。完善反避税操作规程,规范案件管理程序,加大调查补税力度,推动预约定价和双(多)边磋商,促进反避税调查与对外磋商的联动。完善集体审案、省级会审和重大案件总局会审三个层级的集体办案和专家会审制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推进案件管理在全国范围的规范统一,形成我国对外谈判的统一立场。

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企业类型、调查行业、交易类型、地区和调查措施五个方面的拓展。从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特别是“走出去”企业拓展;从加工制造业向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拓展;从关联购销交易向关联股权、无形资产转让和融资等交易拓展;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从转让定价和预约定价管理向成本分摊、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资本弱化和一般反避税等新措施拓展,着重研究解决企业分摊境外成本、利用融资结构、多层控股模式及避税港无经济实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等问题。

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反避税调查和对外磋商案件,对汽车、制药、奢侈品销售等行业开展行业研究。创新运用量化分析方法,重点研究解决无形资产和股权计价、市场溢价、价值链分析、成本节约、超额利润分割等反避税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对转让定价、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等反避税问题的研究,提出维护发展中国家税收权益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国际税收规则重塑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密切关注其他国家反避税新举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四)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

实行专业管理。各级税务机关明确非居民税收管理岗责,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对全体税务干部特别是一线税务干部普及非居民税收知识。

加强与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协作。非居民税源绝大多数植根于居民企业之中,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发包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义务人大多是我国的居民企业,要充分利用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流程和信息,善于从中发现非居民税源。

实施分类和风险管理。非居民税源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需要及时识别并控制税收风险,设立机构场

所的重在税基管理、归属所得管理或登记备案,未设立的重在源泉扣缴管理,对股权转让特别是间接转让股权的重在税源监控。

抓好税收协定执行。按照非居民享受协定待遇规程要求,抓好对备案类和审批类的管理,确保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及时准确享受税收协定待遇。规范、加强常设机构管理。加强对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落实税收协定中财产转让收益特别是股权转让所得相关规定,防范非居民滥用税收协定。

(五)加强“走出去”税收管理

摸清底数。研究完善“走出去”企业登记、备案以及涉税信息报告制度,摸清底数并建立涉税档案,努力掌握中国居民企业及个人在境外拥有资产、开展经营及劳务活动的信息,夯实中国居民境外所得税收征管基础。

规范管理。制定境外所得管理办法,完善境外所得的申报、征税、税收抵免和税务检查等制度。逐步规范境外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探索建立国籍变更个人的离境清税办法。

防范避税。完善和落实受控外国企业管理制度,有效应对离岸逃避税行为。规范和加强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将境外企业认定为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管理。

(六)深化国际税收征管协作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完善情报交换和征管协作制度。推动建立征管、进出口、稽查等部门与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增强情报请求与回复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利用协作机制。重视对外发出情报请求,探索实施授权代表访问、同期税务检查,加大双边和多边征管协作力度。我国已在国际联合反避税信息中心派驻税务官员,要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税收合作,识别和打击各类跨境恶意避税行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认真履行协作义务。按照税收协定、情报交换协定规定的义务,进一步做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稳步推进自动情报交换。积极参与税收透明度和情报交换全球论坛及同行审议工作,履行国际承诺,推动税收透明度和情报交换高标准在全球范围的实施。

(七)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积极完善国际法律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协定谈签与修订工作,全面审视并有选择地修订已签税收协定,重点修订易被滥用的协定及相关条款。加快与低税、避税地税收情报交换协定的谈签进程,逐步更新已有税收协定中的情报交换条款,适当扩大税收情报交换协定网络。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税收情报交换协定范本及其注释。做好中国加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有关准备工作。

推动完善国内法律制度。重点研究推进《税收征管法》修订,力争增补反避税条款,强化跨境税源监控手段,明确相关部门信息提供义务,增加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内容,明确境外涉税信息法律效力。积极参与个人所得税法、营业税条例的修订工作,弥补其中有关国际税收管理方面的漏洞,扩充反避税立法范围。进一步完善各项反避税措施的操作办法,以及非居民税收政策和管理规范。

(八)强化国际税收管理信息支撑

夯实涉税信息基础。认真落实纳税人各类日常登记、报告、备案制度,加强对负有涉税信息提供义务相关方的监管。大力推进外部第三方信息采集,加强与商务、金融、外管、工商、住建、公安、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的沟通,从制度层面固化信息采集渠道。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收管理部门及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获取境外涉税信息,及时搜集BVD数据库、标准普尔数据库及国际资本市场相关信息。

深化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在金税三期的统一框架下建立国际税收信息分析平台,加强各类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形成境外信息、国内信息、典型案例和征管系统互为补充的信息集中管理机制。综合全球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集团价值链、新型经营业态、商务模式等因素,及时分析税基侵蚀、利润转移和跨境税源动态,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强化数据信息应用,注重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修正数据信息,提高数据信息整体质量。利用信息平台,加强知识管理,促进经验成果共享。加快数据仓库等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步伐,提高涉税信息分析应用能力。

改进完善征管信息系统。遵循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统一要求,从登记、申报、入库、评估、征收、救济等环节,规范和完善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税收管理以及国际税收征管协作等各类业务需求,进一步明晰国际税收业务流程控制主线,将国际税收全过程纳入征管信息系统。适应情报交换保密性需求,建立连接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的情报传递专线,提高工作效率。

(九)强化国际税收管理组织保障

科学规范机构职责。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理顺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国际税收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关系,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从有利于提高征管效率、便于纳税遵从的角度,向一个部门归口集中,尽可能减少工作交叉重叠。省级税务机关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对本辖区内非居民企业及个人、“走出去”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服务与管理、税收协定执行、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和港澳台涉税事务协调管理,组织实施或直接负责反避税和重大跨境税源的税收管理,承办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的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省级税务机关要根据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市(地)、县(区)级税务机关国际税收管理的主要职责,重点做好跨境税源的日常管理,包括受理登记、申报、备案、信息采集等基础管理事项。

合理配备国际税收管理人员。三至五年内,在跨境税源较为集中的省、市(地),将国际税收管理人员配备到税务干部总数的3%左右,其他地区也要加大力度,抓紧配备必要的国际税收管理人员。

优化人才引进和配置。发挥公务员考录主渠道作用,招考职位条件向有外语、财会、法律、经济分析、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倾斜,向具有多个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倾斜,向具有特定行业背景的人才倾斜。加强系统内公务员遴选力度,将国际税收优秀人才选拔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以上税务机关。探索聘任制公务员及外聘专家机制,提高重大复杂事项的应对能力。

加大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按照到2015年底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库国家税务总局达到200人、省级达到1500人的目标,制定培训规划,加强对关键知识、核心能力的培训,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高校或国际组织举办中长期培训。积极推进国际税收领军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稳定国际税收专业人才队伍,除职务晋升外,一般情况下不对国际税收专业人才轮岗或交流。完善专业人才使用机制,促进干部分层、分类、分途发展。对在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总体绩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际税收管理事关国家税收权益和服务开放型经济战略,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

政治意义。各地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税务总局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高度重视,分管领导狠抓落实,其他领导积极配合,不断开创国际税收管理新局面。

(二)坚持协同管理。各级税务机关之间、国税机关与地税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要按规定及时传递、共享涉税信息,加强协作配合,确保政策口径统一规范、税务管理协调有序。同时,要主动深化外部合作,形成跨境税源管理合力,防范恶意税收筹划。

(三)推进绩效评价。围绕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综合考虑组织领导、基础工作、管理机制、创新举措、管理成效等因素,建立包括反避税、非居民、“走出去”、国际税收征管协作等内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开展国际税收管理绩效评价,引导各地、各级税务机关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持续提升国际税收管理成效。

(四)加强分类指导。对跨境税源相对集中,国际税收管理起步早、基础好的地区,上级税务机关要帮助总结经验,掌握一般规律,提高工作水平。对国际税收管理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加强工作指导,抓住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个案,利用实战机会锻炼人才、壮大队伍。要探索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工作经验交流,促进国际税收管理协调发展。

(五)切实改进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国家税务总局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一系列规定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坚持严格执法、廉洁从税,以优良的工作作风确保国际税收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宽广的视野、坚定的信心、扎实的工作,强化跨境税源管理,优化跨境纳税服务,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不断提升税收管理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为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乔金美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七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六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中,“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未测四)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无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字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是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是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重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乃”字表示的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边(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里的书面语言里,“乃”字哈可以加在“是”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中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

齐桓公伐楚 翻译: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工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 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晋灵公不君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妹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妇等等。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是难以说明的,恐怕总有些变态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将其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无论所滑的“天子”多么愚笨、痴呆,无论多么残暴、缺德,无论多么变态。病入膏育,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弹劾讨伐的,否则,便会犯下各种“罪行”:欺君,亵读,犯上作乱,直至弑君。而且,这些罪行都是弥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诛灭九族。至今想起这些,依然让人不寒而粟、切齿痛恨!天子也不过是吃人饭拉人屎的家伙,说不定智商还很低,凭什么就可以骑在千万人的头顶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他们凭什么就能比百姓聪明能干。具备当“领袖”的才能,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天才的话,多半也没有那些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骄横得不可一世的“天子”们的份儿。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那个时代,只要有昏情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这些词语,只有用在这些义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掷地有声的、名实相符的。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止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柯刺秦临行前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正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滚下来一样,依然坚持不懈地推下去。人类的精神和行动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显示了出来,结果则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么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九月甲午日,晋侯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水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势危急了!倘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一定退去。”郑伯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道:“我的壮年,还不及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服饰(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服饰代称 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 1、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3、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绯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闲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4、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5、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6、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7、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8、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9、黄冠: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官制科举、称谓礼俗 一、天文地理 1、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地支。天干表次序,地支表时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按顺序组成六十对,可表年、月、日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60年一循环。 2、十二时 一日分十二时,每时2小时,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以下类推为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出)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映)申时(晡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每时前一小时为“初”,后一个小时为“正”。 “鸡鸣入机织”应为凌晨1~3点。“黄昏后”“人定初”应为晚9点。 3、望、朔、晦 阴历每月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每月第一天称“朔”,月底最后一天称“晦”。 4、节日 【上元】阴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社日】(祭土神):春天在立春后,秋天在立秋后。 【上巳】(水边洗濯祭祖,又称“修禊”):阴历三月三。(会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寒食】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七夕】阴历七月七。此日女子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穿针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称“乞巧”。 【中元】七月十五。 【四时】古代对春夏秋冬四季的称谓。每季三个月,每月用“孟”“仲”“季”命名。 我国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星宿 古人将天上恒星分为二十八组,每组一个星宿。然后又把地面的州郡邦国与之对应,这便是分野。二十八宿分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东方玄武(龟蛇)四大星区。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连起来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成为“四象”。四大星区常装饰在战旗上,作为部队序列。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翼、轸两星宿,对应地面的荆州。又如牛、女星宿对扬州(一说,斗、牛对越国,女宿对吴国)。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即斗宿(即北斗星),“牛”即“牵牛星”。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井宿(参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 呼人。 A.郡望、爵名、号 B.郡望、爵名、谥号 C.官职、爵名、号 D.官职、谥号、号 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 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 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 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