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经济概述

一、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先决条件——国际分工:分为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分工

2、世界市场:分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综合经济

三、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四、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①金融危机②能源危机③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1975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苏联、东欧的经济实力增长较快。1968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拉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经济组织加强竞争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相互争夺的新格局。(2)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了经济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南方共同市场(1995)等。(3)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如始于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 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1)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世界经济经历了短暂衰退又逐渐回升;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危机,2009年下半年开始回缓。(2)在调整和复苏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如“金砖四国”(中、俄、印、巴)等,并促进了“二十国集团”的发展

第二章联系世界经济的纽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或服务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二、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会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1、不一定,通货膨胀是由一个国家内需造成的,定义上说即一个国家内需过大(过多的通货--货币),而供给不足而造成物价飞涨的情况。如果贸易顺差不能带动物价上涨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进出口部门利润过高,导致从事该行业的工人工资过高于社会基本工资,而其他行业为了维持工人,也制定相应工资,这样导致通货过多,而供给保持不变,也会产生通胀。

2、贸易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胀。贸易顺差,其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增加,而这部分外汇储备是央行用人民币与企业或居民兑换过来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总量增加了(外汇储备总量*汇率),相应的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大量贸易顺差肯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顺差,必然导致本币发行增加,而本币流通量增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三、国家现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吗?说明原因。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

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

四、金融的国际化的特点,如何形成。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包括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优化了资本要素配置、促进了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但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也加快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1、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2、金融国际化的成因

(1)金融自由化——重要条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

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放松金融管制。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

(2)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

(3)金融创新

背景: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

内容:制度、工具、机构、市场和管理技术

3、金融国际化的动形成(1)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2) 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3) 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4、金融国际化的表现

(1)金融机构的国际化(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3)金融证券化

(4)金融监管国际化(5)金融衍生工具发展 (6)金融交易国际化

5、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3)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曾强(4)金融衍生市场日益

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5)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6、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金融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1)影响:a.对发达国家:为剩余资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在宏观管

理的难度、税收、培养起许多竞争对手等方面不利。

b.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利用充裕的资金发挥后发优势;产生一批新

的国际金融中心;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易受冲击;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

有利投机;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很多漏洞。

(2)金融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a.从国家层面上看,新兴市场的政府应谨慎对待资本开放,加速国内银行业

的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均衡发展。

b.从区域层面上看,各国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区域最终贷款人和区域汇率联动机制。

c.从全球层面上看,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7、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1)现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国际化水平仍不高

(2)策略:a.建立规范的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b.维护币值稳定 c.引进外资

金融机构d.培育本国国际金融中心e.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竞争力

8、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金融服务自由化丰富了贸易自由化的覆盖范围

(4)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5)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1.加强建设金融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市场信用基础;

2.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3.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章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

一、国际投资的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办新企业;

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股的比例;

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公司股票、债券、

政府债券

国际信贷

3、国际灵活投资:贸易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劳务输出

二、跨国公司含义: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

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三、跨国公司给东道国经济带来哪些消极方面影响

1、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2、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3、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4、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四章世界经济体制的模式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其经济体

划分为四种模式1、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引导性市场经济

3、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

节作用,国家已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4、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Ⅰ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

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b.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简要阐述:

①.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②.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③.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④.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⑤.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3)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主张减少税收负担,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

市场经济的高度自由体现在: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

完善的市场体系

Ⅱ.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

利并重。

b.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2)简要介绍

a.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b.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c.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d.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e.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

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

特点:a.平等 b.公平(共同利益至上、共同参与决定、工资自治)

c.安全

d.进步

Ⅲ.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以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特点:a.国有企业逐步壮大 b.双重调节机制 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Ⅳ.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

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

府的意图.

(2)简要介绍

①政府制订经济计划

②政府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总之,四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东亚模式的优缺点

(1)主要特征: a.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 b.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

c.劳动密集性产业优先发展

d.注重公平增长

e.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

f.雁行模式

(2)主要弊端:a.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作用弱化 b.引进资金的不合理

c.引进技术,收效甚微

d.雁行模式存在弊端

e.产业结构和内部贸易不合理

f.货币金融体制存在漏洞

比较:四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国家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尽量

避免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不同点: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范围、方

式和力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为其调整经济政策

和保持经济的活力提供了有弹性的制度基础。日本模式利用其独特的企业文

化,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成功地达到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目标;

德国模式以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构造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见长并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果;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对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贸易自由化与关贸总协定

一、贸易理论中国际生产折中论包括3方面内容(3个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

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他的理论吸收了以往各派跨国公司理论之长,较有概括性和综合性,能兼顾

各种理论解释的需要,从而成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

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

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3)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

利。

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原则——最重要原则 (2). 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公平贸易原则 (5).取消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磋商调解原则 (7).优惠发展中国家原则 (8).例外原则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对等原则)(2)透明度原则(3)市场准入原则(4)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公平贸易原则)(5)经济发展原则(6)非歧视性

原则

(7)关税减让原则(8)针对“国营贸易企业”原则(9)一般禁止数量

限制原则

3、联系:世贸组织(WTO)继承了关贸总协定(GATT)的基本原则:自由的

公平竞争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凡是参与关贸协定的成

员,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给予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贸易方面的优惠,那么,

必须无条件将此优惠给所有成员国);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关税减让原

则;透明度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市场开放原则等。

区别:世贸组织原则中没有磋商调解原则,例外原则

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表现形式,特征,意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

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

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

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2、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表现形式:(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a.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b.货币流通的

全球化 c.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a.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b.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c.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a.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

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 b.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作用和影响:a.减少了国际经

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

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

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7)贸易全球化 (8)金融自由化 (9)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5、意义:(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6、作用:(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A.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

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

(2)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

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

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2)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

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

经济摩擦。

C.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

(1)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

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2)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

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

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

动。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特点

由低级到高级:(1)特惠关税区。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

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

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

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非

洲木材组织”等就属这类经济一体化。特惠关税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

式,以致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以此为初始形式,而是一开始就从“自由

贸易区”的形式开始。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

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

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

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

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

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

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关税同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员国相互之间不仅取消了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还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也就是说,关税同盟的成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此的贸易障碍之外,还采取共同对外的关税及贸易政策。GATT规定,关税同盟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经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这个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其特点是成员国间完全取消关税壁垒,并对非成员国统一关税,成员国之间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

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5)经济货币同盟。

二、判别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为什么形式?

1、特惠关税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如如1993年后的欧盟,南方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两岸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

5、经济货币同盟:如现在的欧盟。(欧洲经济货币同盟)

三.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可分为⑴以产业内部分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⑵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⑶以南北合作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答:成员之间消除了一些歧视;对成员之外保存着歧视;限制单个成员的对外权限

第八章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

一、什么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1、科学革命:认识客观世界质的飞跃

2、技术革命:改造客观世界质的飞跃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智力驱动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无疆界”的全球经济

1、第一生产要素

2、以高科技技术常用为其基础产业

3、以知识产品为主要产品

4、主要资本表现形态是知识资本

5、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知识资本

6、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第一生产要素是知识资本

7、知识密集型产业

8、资产形成

9、可持续发展经济 10、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化经济(1)资源利用智力化(2)资产投入无形化(3)只是利用产业化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6)世界经济全球化(7)企业发展虚拟化(8)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化

第九章有关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全球性资源问题

2、全球性环境问题

3、全球性人口问题

二、消费方式与环境问题有何关联?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消费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物的占有越来越多,这个过程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同时也相伴造成了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矛盾的激化。因此,改变人类的消费方式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式之一,建立绿色消费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

最新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一、世界经济是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国际价格制、关税率机制、基本收益率机制、汇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传导机制 三、世界市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领域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按其流通对象分别组成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是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按其流通的方式及周期不通分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它既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也存在于资本流通领域;主要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四、经济全球化: 1、涵义:全球化,即突破国家界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达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 2、特点:高度的流动性、高度的渗透性、高度的垄断性、高度的依赖性、高度的风险性 3、全球化的动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②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③各国间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平衡是国际间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基础 ④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⑤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起到桥梁作用 4、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策略 (1)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协调利用外资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稳步开放金融市场,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注意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 (3)加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4)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5)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 5、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五、产业结构发展新趋势,即产业结构软化,从狭义上讲,就是在各产业的发展中,有形的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降低,而只是、技术、服务和信息等软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提高,在各产业中的投入量迅速增大;从广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软化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 六、信息经济时代 1、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特点是:(1)具有强大的渗透性(2)是一种在使用中不受损失收益递增的生产要素(3)是最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 2、中国的对策: (1)将信息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2)95计划中推出8大金字系列信息工程 (3)开放中国信息公路口岸,引进美国INTERNET建中国的CHINA NET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 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 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 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 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它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5分) 6、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 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5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答:(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2分)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2分)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2分)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2分)

HND-Economics-The-World-Economy世界经济学报告

Economics 2: The World Economy

Content Introduction----------------------------------------------------------------3 Section 1: International Trade Three gains from trading internationally---------------------------------------3 Free Trade--------------------------------------------------------------------------3 Absolut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3 Protectionism----------------------------------------------------------------------4 Barriers to trade-------------------------------------------------------------------4 WTO and EU----------------------------------------------------------------------5 Section 2: International Finance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General trends in UK Trade----------------------6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经济概述 一、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先决条件——国际分工:分为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分工 2、世界市场:分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综合经济 三、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四、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①金融危机②能源危机③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1975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苏联、东欧的经济实力增长较快。1968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拉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经济组织加强竞争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相互争夺的新格局。(2)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了经济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南方共同市场(1995)等。(3)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如始于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 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1)20XX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世界经济经历了短暂衰退又逐渐回升;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危机,20XX年下半年开始回缓。(2)在调整和复苏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如“金砖四国”(中、俄、印、巴)等,并促进了“二十国集团”的发展 第二章联系世界经济的纽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或服务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二、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会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1、不一定,通货膨胀是由一个国家内需造成的,定义上说即一个国家内需过大(过多的通货--货币),而供给不足而造成物价飞涨的情况。如果贸易顺差不能带动物价上涨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进出口部门利润过高,导致从事该行业的工人工资过高于社会基本工资,而其他行业为了维持工人,也制定相应工资,这样导致通货过多,而供给保持不变,也会产生通胀。 2、贸易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胀。贸易顺差,其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增加,而这部分外汇储备是央行用人民币与企业或居民兑换过来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总量增加了(外汇储备总量*汇率),相应的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大量贸易顺差肯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顺差,必然导致本币发行增加,而本币流通量增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三、国家现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吗?说明原因。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 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 四、金融的国际化的特点,如何形成。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包括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优化了资本要素配置、促进了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但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也加快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1、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2、金融国际化的成因 (1)金融自由化——重要条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 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放松金融管制。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 (2)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 (3)金融创新 背景: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 内容:制度、工具、机构、市场和管理技术 3、金融国际化的动形成(1)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2) 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3) 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4、金融国际化的表现 (1)金融机构的国际化(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3)金融证券化 (4)金融监管国际化(5)金融衍生工具发展 (6)金融交易国际化 5、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3)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曾强(4)金融衍生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5)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6、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金融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1)影响:a.对发达国家:为剩余资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在宏观管 理的难度、税收、培养起许多竞争对手等方面不利。 b.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利用充裕的资金发挥后发优势;产生一批新 的国际金融中心;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易受冲击;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 有利投机;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很多漏洞。 (2)金融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a.从国家层面上看,新兴市场的政府应谨慎对待资本开放,加速国内银行业 的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均衡发展。 b.从区域层面上看,各国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区域最终贷款人和区域汇率联动机制。 c.从全球层面上看,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7、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1)现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国际化水平仍不高 (2)策略:a.建立规范的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b.维护币值稳定 c.引进外资 金融机构d.培育本国国际金融中心e.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竞争力 8、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金融服务自由化丰富了贸易自由化的覆盖范围 (4)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5)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1.加强建设金融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市场信用基础; 2.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3.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章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 一、国际投资的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办新企业; 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股的比例; 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公司股票、债券、 政府债券 国际信贷 3、国际灵活投资:贸易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劳务输出 二、跨国公司含义: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 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三、跨国公司给东道国经济带来哪些消极方面影响 1、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2、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3、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4、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四章世界经济体制的模式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其经济体 制 划分为四种模式1、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引导性市场经济 3、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 节作用,国家已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4、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Ⅰ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 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b.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简要阐述: ①.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②.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③.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④.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⑤.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3)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主张减少税收负担,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 市场经济的高度自由体现在: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 完善的市场体系 Ⅱ.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 利并重。 b.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2)简要介绍 a.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b.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c.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d.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e.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 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 特点:a.平等 b.公平(共同利益至上、共同参与决定、工资自治) c.安全 d.进步 Ⅲ.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以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特点:a.国有企业逐步壮大 b.双重调节机制 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Ⅳ.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 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 府的意图. (2)简要介绍 ①政府制订经济计划 ②政府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总之,四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东亚模式的优缺点 (1)主要特征: a.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 b.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 c.劳动密集性产业优先发展 d.注重公平增长 e.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 f.雁行模式 (2)主要弊端:a.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作用弱化 b.引进资金的不合理 c.引进技术,收效甚微 d.雁行模式存在弊端 e.产业结构和内部贸易不合理 f.货币金融体制存在漏洞 比较:四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国家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尽量 避免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不同点: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范围、方 式和力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为其调整经济政策 和保持经济的活力提供了有弹性的制度基础。日本模式利用其独特的企业文 化,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成功地达到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目标; 德国模式以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构造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见长并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果;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对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贸易自由化与关贸总协定 一、贸易理论中国际生产折中论包括3方面内容(3个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 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他的理论吸收了以往各派跨国公司理论之长,较有概括性和综合性,能兼顾 各种理论解释的需要,从而成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 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 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3)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 利。 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原则——最重要原则 (2). 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公平贸易原则 (5).取消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磋商调解原则 (7).优惠发展中国家原则 (8).例外原则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对等原则)(2)透明度原则(3)市场准入原则(4)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公平贸易原则)(5)经济发展原则(6)非歧视性 原则 (7)关税减让原则(8)针对“国营贸易企业”原则(9)一般禁止数量 限制原则 3、联系:世贸组织(WTO)继承了关贸总协定(GATT)的基本原则:自由的 公平竞争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凡是参与关贸协定的成 员,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给予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贸易方面的优惠,那么, 必须无条件将此优惠给所有成员国);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关税减让原 则;透明度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市场开放原则等。 区别:世贸组织原则中没有磋商调解原则,例外原则 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表现形式,特征,意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 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 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 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2、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表现形式:(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a.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b.货币流通的 全球化 c.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a.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b.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c.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a.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 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 b.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作用和影响:a.减少了国际经 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 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 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7)贸易全球化 (8)金融自由化 (9)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5、意义:(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6、作用:(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A.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 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 (2)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 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 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2)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 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 经济摩擦。 C.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 (1)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 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2)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 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 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 动。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特点 由低级到高级:(1)特惠关税区。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 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 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 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非 洲木材组织”等就属这类经济一体化。特惠关税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 式,以致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以此为初始形式,而是一开始就从“自由 贸易区”的形式开始。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 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 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 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 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 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 二、判别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为什么形式? 1、特惠关税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如如1993年后的欧盟,南方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加勒比共 同体,两岸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 5、经济货币同盟:如现在的欧盟。(欧洲经济货币同盟) 三.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可分为⑴以产业内部分 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⑵以发展民族工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概念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 1.2经济全球化特征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2.环境特征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3.经营管理特征 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1.股权参与的形式 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 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Word版

填空(10*2)单选(5*2)多选(5*3)名解(4*5) 简单(2*10)论述(1*15) 一、填空 1、当今世界的国际三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贸易效应: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3、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分类 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来源为标准:官方的资本流动、私人的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特性和作用分: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4、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市场的扩大 5、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跨国性 6、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及其基本职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 职能:汇率监督、提供信贷 7、国际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 (1)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2)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8、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 9、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0、跨国公司的分类、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分类:横向型水平型多种经营、垂直型多种经营、混合型多种经营 要素转移效应、国际收支效应、就业效应、主权效应、稳定效用 11、国际分工的主要类型: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12、国际汇率制度的形式演变: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中心汇率 国际货币的形式演变:金本位、银本位、现代货币 13、金融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资本跃出国界的现象 二、选择 1、历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蒸汽机第二次:发电机第三次: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2、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动机” 理论(罗伯特逊)、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技术差距理论(波斯 纳)、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 新型:规模经济理论(保罗·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理论:重商主义、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李斯特)、新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模型(高德莱)“中心—外围”理论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市场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卡森、拉格曼)、贺希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战略联盟理论(技术协调论、市场权力论、交易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精选3篇)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一:学习《世界经济概论》的收获和体会如今,经济全球化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慢慢地被卷入这个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从表面上看是经济范畴的理论问题,但实际上它还涉及了国家政治、外交关系、对外政策、海外军事、国际大事件应对、国家对国际事务参与和决策等许多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学习世界经济概论可以让我们很好地融入社会经济中,进而让我们取得更好的成效。 从《世界经济概论》所学到的知识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每一个国家都很清楚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的重要影响。特别是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若一个国家并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他将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好好地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认真去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贸易区域的出现。同时,使得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实行开放以济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殊途同归、互动发展的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贸易区的成员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一轮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也会随之而出现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信息流通的网络、通信卫星和计算机技术等,促使通信技术以前未有的速度迅速在全球形成了市场。同时,其他的新技术了也突发猛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新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新经济的成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企业出现集团化发展趋势,其基本动向是组建具有多元化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以达到全球性扩张。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过程中,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得不对其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产业调整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制造能力弱,因此这些国家先后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投资大幅度增长,从而对本国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而在传统工业制造领域,其行业与企业基本上处于无力营运的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贸易量也会增长。从理论上说,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经济依存度提高,作为以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则应该越来越开放、自由,这样才能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吻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化,外汇市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国际清算、兑换功能、授信、套期保值、投机等方面。并且,国际外汇市场也越来越活跃,国际外汇市场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其表现为:1、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2、提供资金融通;3、提供外汇保值和投机的机制。正因

金陵科技学院《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

《世界经济概论》 名词解释 1、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以国际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的一种投资行为。 2、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对进出口商品不加干涉和限制,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贸易政策。 3、结构性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经济体制内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的部门便会形成劳动力供应紧张,引起物价的急剧上涨;而发展不快的部门因失业的劳动力不易转移,成为社会上的失业人口,因而使社会出现高物价与高失业并存的停滞膨胀现象。 4、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5、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一项国际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可以作为会员国的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会员国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 6、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7、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8、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选择题 1、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模式:美国是传统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干预主导型的模式;法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 3、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 4、发达国家在技术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 5、战后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是水平型分工,特点是 6、特别提款权是IMF创造出来的。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3)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8、紧急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要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不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国国民经济通过 各种方式和渠道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 2.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 固定兑换比例关系的货币制度,特点有:(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3)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3.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 发展。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则既包括科学革命,也含有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4.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 构一般由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价值指标,也就是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另一个就是就业指标,即某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 5.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农 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工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6.产业结构软化:所谓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 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在不断转移。 7.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 值总量的增长,因此,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两大标志,一是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必须过快增长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所必须的货币总量; 二是整个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8.通货紧缩: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 值的过程。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也是以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指标。 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不是存在于个别部门和部分产品,也不是存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地、不断地下降。这不是简单的物价下降,而是物价总水平连续下降的动态过程。9.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 经济—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也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各国和地区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对外贸易比重大大提高,生产领域中跨国公司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市场上外国货币大量流通,资本在跨国间流动加快,各国金融市场由先进的通讯工具,发达的交易网络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10.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 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11.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即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 免,也应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

世界经济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掌握:世界经济的内涵、微观主体的界定、发展现状以及相应的假设。尤其是对于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特点重点掌握。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途径。 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对象、方法等 1.世界经济的内涵: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联接。它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2.微观主体的界定&发展现状&假设: 国家&跨国企业&国际组织 世界经济发展现状:1 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2 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 3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4国际资本流动的快速发展 5 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6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7 国际协调机制加强 假设:1 经济人假设 2 稀缺性假定 3 国际无政府状态 4 不确定性 3.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 高科技迅猛发展并成为争夺焦点 2 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形成和扩大 3 贸易全球化进程加快 4 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5 金融全球化 6 科技全球化 7 劳动力流动全球化 8 国际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9 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10 南北矛盾与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途径: 从中国近20多年的发展实践看,改革和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车轮。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扩大,中国和世界经济接轨、融合的程度日益加深,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三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翻了一番,有力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人民生活巨大的改善。事实进一步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世界经济加快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更广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去。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市场逐步开放、积极参与世界贸易,为各国带来无限商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简而言之,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 = C +I +G +NX 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GDP deflator) 5 GDP与经济福利: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100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