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前言

在21世纪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普事业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分析我国青少年科普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敏于思考、富于创造力的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为此我们经常能看到报刊上宣传发达国家教育成功经验的文章。然而,所有这类文章似乎都囿于学校教育的圈子,比如讲到美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如何优秀,某些国家中小学校教育的种种长处等等,但对构成美国等国家科技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则很少提到。

二、现状

先来看看我国的科普事业的现状,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下,在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科普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研究结果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共有科普人员近300万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体系;确定了一定的法律体系;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化科普渠道;这些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感觉到的,进步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事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科普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对于科普事业的参与不够;其次,我国的事业主体是计划体系下设立的各种各样的科普机构;再次,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点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对科普两个字就感觉很陌生,感觉科普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样子。虽然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农村科普活动站,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但是与城市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最后,我国的科普人员还不够,结构不太合理,目前对于科普人员的考评中,组织和参与科普工作不是主要的测试指标,使得科普人员组织和策划科普工作的动力不足。

三、对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的正确理解以及必要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普还是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节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实际上,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一直是很多国家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日等国家在抓大中小学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对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在这些国家,众多的科技中心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散布在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的场所和机会;电视台在政府等的资助下不断推出趣味横生的科普节目;高品味的科普科幻类书刊琳琅满目,赢得众多青少年读者;科普专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也经常为青少年安排科普讲座、科技博览会、科技设计发明比赛、见习研究等科技活动。所有这些是学校教育力不能及的,它们丰富了青少年的科技经历,拓宽了青少年的科技视野,对青少年科技兴趣、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

低估的作用。

国家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的是要弥补学校科学教育的不足,甚至希望通过科普活动纠正学校科学教育的某些失败。根据有关研究论证,教科书(以及依赖教科书教学的教师)“往往妨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科书强调有答案的学习而不是探究科学问题,强调背记(知识)而丢掉了批判性思维。教科书提供的是零碎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有来龙去脉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常识和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被要求背记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的、不连贯的事实,学生会很快失去对这一课程的兴趣。而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让他们参加或接触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数青少年会更加愿意学习科学,并会将这种兴趣保持终生。

科普工作搞得好,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常常超出我们的想像。学生经常参加与科普相关的活动,既锻炼了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对学校所学知识的运用与理解,由此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受益匪浅。科普活动的另一个很微妙却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吸引原本对科学学习无兴趣、无积极性的青少年学生。很多在学校讨厌上科学课的学生,在到科技博物馆参与动手型科学探究活动之后,改变了对科学的看法。他们认为,科学博物馆的科学是有趣的,充满了发现和乐趣,与学校枯燥乏味的科学课大不一样。对科学认识的转变使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学校愿意学习了。

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趣味性与多样化。科普活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及参与的欲望,多样化则保证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科学、接触科学、探究科学。我国搞的素质教育应是一种大教育,应包含学校教育及青少年科普教育两个方面。如果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需要改革,我们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上则更薄弱,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素质教育对我国青少年科普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展开,学生的课业负担将逐渐减轻,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会越来越希望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增长见识、经历和能力。因此,加速发展我国的青少年科普事业势在必行。

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1、政府多建立一些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

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日常科普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应该要得到普遍重视。科学中心和博物馆还积极拓展其它形式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积极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使科技中心和博物馆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利用博物馆丰富青少年的科学经历方面,是让青少年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参与者,比如让他们设计制作展览、担任博物馆的自愿辅助人员甚至有薪的兼职工作人员,以此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传播能力。因此,一个国家对科普事业的重视程度就要看他的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建立的多少。

2、大众传媒

我们生活在媒体时代,青少年更是被形形色色的报刊、书籍、影视广播节目所包围。传媒,尤其是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支持制作娱乐性的电视

科普节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便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到科技上来,这对青少年个人以及国家都有好处。

科普节目要想吸引青少年,就必须在保证科学内容的前提下追求趣味效果。趣味来自于好的故事情节。大多数青少年选择看节目时,并不清楚它是否是科学片。他们喜欢看,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科普节目是在和五花八门的商业性娱乐节目争夺青少年观众。因此,科普节目必须借鉴娱乐片的一切有益的手法,做到让青少年喜欢看。只有青少年愿意看,才能发挥节目的科学教育作用。否则,科普节目的内容再有价值也无济于事。科幻不是科普,但好的科幻影视书籍确能丰富青少年的想像力及思维空间,引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欣赏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

3、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是青少年进行日常科技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它与科技中心和博物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种有组织的科技活动,且活动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作为发展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有效途径。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国家除了利用科学中心、博物馆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外,还应该通过科普组织、科技团体、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丰富多彩的科学学习环境。

科普讲座在现行的各种科普方式中,科普讲座应该说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做法,为国外科技团体、研究机构、大学等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时广泛采用。办好科普讲座,讲演者的素质是关键。它要求讲演者既要有丰厚的科学知识,又要有高超的讲演艺术,能将复杂玄妙的科学知识及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讲演气氛。

科学营地科学营地一般安排在暑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夏令营。在暑期,青少年多愿意参加有组织的、集体性的、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活动。科学营地因能为青少年提供集多种科技活动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内容,受到青少年及家长的欢迎。

科技竞赛及博览会科技竞赛及博览会是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支持和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及创造力的绝好形式。

5、青少年科普工作要追求趣味性和多样性

青少年科普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青少年科普工作必须将趣味性作为第一要义。与学校的科学课程学习不同,科普是自愿、自主性学习,因此只有有趣,才能吸引广大的青少年参与进来。

实践证明,在各种科普方式中,动手型科普展览和娱乐性电视科普节目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但这两种方式,特别是电视节目需要的资金投入也最大。此外,科普如能结合重大科技事件,能利用名人效应,能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富于挑战性,对青少年提高科技兴趣也是非常有效的。

6、重视家长、保姆、教师对青少年儿童的科学引导作用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初都像一个科学家,每个

儿童都具有科学家(对世界及事物)的惊奇感和敬畏之情。”保持儿童的这种惊

奇感是教师、家长及其它与儿童关系密切的人的重要责任。很多科学家都声称,他们最初对科学萌发兴趣,他们的父母和教师起到了很大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

家长和保姆是儿童的第一教师。对儿童及早开始科学启蒙教育已经正成为一种时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家长、保姆等与儿童接触紧密的成年人的作用。另外,科技博物馆针对周末家长陪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多的特点,很注重举办一些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动手型展览活动。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通常是老师。学生毕竟同老师的接触最多,受其影响最大。同时,科学博物馆、研究机构等通过培训一名善于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老师所能达到的潜在青少年学生数量会可观得多。通常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为教师举办研讨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技能。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为教师提供研究实验培训,甚至让教师参加一些见习研究。通过这种培训及活动,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科学探究活动带到课堂,会了解教材中的基础科学概念与实际研究间的联系,并把对这种联系的认识传递给学生。这些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非常有意义的。

7、强调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

国家在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同时,需要倡导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科普与学校教育是互为加强的关系。科普与学校教育融合,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低,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死板以及教科书存在的局限性等。

8、青少年科普要细分和多元化

对青少年科普工作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科普并非完全是整体划一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科普活动都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事实上,在青少年这一大目标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背景的青少年在科技兴趣和能力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次群体特征。比如,与男孩相比,女孩普遍对科技缺乏兴趣。因此,要使整个国家的青少年科普工作获得最优表现,就必须在开展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科普的同时,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一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做到一般与具体的有机结合。

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及在科技活动方面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的。专家认为,3-8岁是儿童认知及推理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最容易对科技萌发兴趣,因此,青少年科普应从娃娃抓起。再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科普工作在坚持培养未来科学家、工程师的使命的同时,越来越强调要提高全体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因为在他们看来,将来能真正从事科技职业的人毕竟占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是要从事其它类型的工作。随着科技对人类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日益渗透,政府决策者、企业家及广大劳动者越来越需要具备科技素养。另外,对所有的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提高他们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科技工作,也会对科技持积极的态度,对科学事业怀有敬慕之心,这一点对科技事业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9、要注重信息技术在科普中的运用

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及学习方式。世界主要国家无不紧跟这场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他们不

仅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开始把信息技术引入中小学校和博物馆等教育设施,促进教育领域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引入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教育也会产生间接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会逐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将日益淡化,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将更多地自主学习。在此情形下,政府研究机构、科技团体、大学等开发的各种科普教育资源会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方便地进入学校,为学生所学习和利用。同时,学生的科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也会更加科普化。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将更加融合。利用校际计算机网络也会为学生创造别开生面的科学学习机会。

10、科普教育要面向中国的每个角落

现在我们的科普教育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很大,这样对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克服两极分化,要平均化,协调化,努力做到城乡的发展差距缩小,只有这样我国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才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青少年科普应明确什么样的目标任务,以适应国家对创造性科技人才及有科技素养的劳动者的需要,弥补现行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失败?根据国外青少年科普的经验以及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认为如下几方面应是要着力强调的。

第一:必须把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好奇心摆在突出位置。

国外青少年科普工作大都以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好奇心为首要目的,因为兴趣和好奇心是促使青少年能动地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驱动力,是科技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我国青少年学生读书型的太多了。很多数理化优等生只是书念得很好,真正对探索知识感兴趣的人并不多,有好奇心而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就更少了。国外的实践表明,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兴趣方面,科普的功效比学校教育远为突出。当然,这需要科普活动本身首先做到有趣味性。

第二:要特别注重青少年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很聪明,学习也很用功,但与国外学生相比,独立思考及动手的能力却很差,这和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远哲、朱棣文等都认为,鼓励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培养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基于科学探究的科普活动,特别是无确定答案的动手型科普活动因能使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是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绝好方式。我们的学校科学教育也应围绕科学探究教学方式加以组织。

第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国内外的学校科学教育因强调传授科学知识,往往忽视了对青少年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这一点在我国尤其突出。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无批判地接受老师和教科书灌输的知识,这种教育给学生一种错觉,似乎将书本上的知识学到手就万事大吉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应弥补在这方面的教

育漏洞,我们可以把小至某一观点某一理论,大至某一学科的产生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科学有一个产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始终不会结束,还要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我们也有必要通过科普加深青少年学生对什么样的东西是科学、什么样的东西不是科学、科学能够做什么、科学不能做什么以及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组织青少年参与一些科学研究活动,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团队精神的培养。

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尖端化和复杂化,研究工作会越来越有赖于小组成员的精诚协作,因此需要科技人员具备“团队精神”这一人文素质。实际上,不仅仅是研究工作,其它越来越多的工作也需要劳动者具备协作工作能力。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学生中,独生子女很多,学校教育又忽视了对学生的这种素质的培养,我国的科普教育有必要专门组织开展一些需要青少年组成小组完成的科技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素质。国外这类青少年科普活动也是很多的。

六、总结

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根本改革方向,1999年底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科普工作会议,我国政府作出了增加科普投入的承诺,并界定科普属创造性工作。毋庸置疑,我国青少年科普事业的环境和条件会越来越好总体上说,学校教育强调传授知识,科普教育重在提高科技素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将来,科普工作会越来越重要。我们的青少年科普工作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以拓荒者的精神和气概,开创我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安徽科技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清单”实施方案设计

附件1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充分调动全社会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科协、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两个子计划构成。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计划”的实施,把科技要素引入农村和城镇社区,不断促进基层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1.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1)在总结多年来基层科普工作,特别是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抓亮点、抓示,在全

国每年评比、筛选、表彰一批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群众认可、有较强区域示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2)在推荐、评比过程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榜样示,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建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开拓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提高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适应农村特点、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科普工作新体系。 2.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1)在广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每年评选、奖励一批科普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居民认可、具有示引领作用的全国科普示社区。 (2)发挥全国科普示社区的示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开展,带动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区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加快社区科普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科普工作能力,探索建立引导社会科普资源向社区聚集的长效机制。 (3)以科普示社区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加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教育和引领居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习俗,在社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教育策略探微

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教育策略探微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目前我国不少青少年感恩品质缺失,需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与此同时也要对我们现存的感因教育进行检讨和反思。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情感缺失;感恩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们就一直倡导知恩图报,谴责忘恩负义的行为。但目前,不知恩图报和忘恩负义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中频频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说明有部分青少年感恩品质缺失比较严重,需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对我们的感恩教育进行检讨和反思。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 “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有感恩戴德之义。《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对它的理解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感恩是对所有的帮助和恩惠表现感激并回馈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行为。所谓感恩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等人文教育。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缺失的表现 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父母、对恩人、对社会的主流感情是好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导致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下降和心理行为扭曲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就有感恩品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爱惜生命 感恩作为生命的一种品质,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是对生命的一种领悟,个体无视生命,也就无法谈及感恩。青少年不爱惜生命的主要表现,一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青少年在生活方面,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他们感到困惑,从而导致不能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此外,由于青少年缺乏人生阅历,常常主观和片面地看待问题,进而陷入忧虑、迷茫的压力之下,有些青少年就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选择自杀。二是不爱惜他人的生命。不爱惜自身生命的人,自然不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三是不爱惜动植物的生命。在生态伦理上,感恩就是人与自然的平等,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即尊重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但现在一些青少年时有摧残异类生命的现象。如残忍伤害小动物,随意践踏树木花草、破坏公共设施,刻意污染环境,等等。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一直在困扰很多人。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很有用,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就是自我安慰,啥用没有。但是,我认为科研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满足现在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柯达公司成立于188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曾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多年来,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却申请了破产保护。 如此辉煌的百年公司却申请了破产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其次,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通过柯达公司的从鼎盛到申请破产保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警示,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需要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获取信息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科学研究就必须需要发展科普工作,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科普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本科学概念的普及,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并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所以必须发动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一是内容要更新。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传授给公众,教给他们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还要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形式要多样。对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形式要坚持和完善,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直接面对听众,便于交流,很受群众欢迎。科学家给学生做一次精彩的科普报告,能够引导他们对科学事业的向往和对科学家的景仰,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要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社区、部队去宣讲科技知识。三是手段要先进。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电视已成为我国公众接受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要高度重视电视的科学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作用。青少年上网的比例很高,要加强网络科普工作,使网络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营造全社会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切实搞好重点群体的素质提高工作。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做好素质提高工作。一是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搭建互相交流创新思维的平台。鼓励“最

2021年全国科普知识竞赛精选50题及答案(精华版)

2021年全国科普知识竞赛精选50题及答案 (精华版) 1、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 )。 A、鲨鱼 B、海象 C、章鱼 D、蓝鲸 2、预防感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②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③通风换气、勤晒被褥④出汗后不要迎风摘帽和脱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3、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 A、3月12日 B、3月21日 C、6月5日 4、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A、1/2 B、1/3 C、1/4 5、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有( ) A、细菌性痢疾、甲肝 B、流感、乙肝 C、非典、艾滋病. 6、被称为感觉性公害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7、“神舟7号”是 ( ) A、人造卫星 B、航天飞机 C、国际空间站 D、载人飞船 8、下列哪个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 A、人的感觉

B、温室效应 C、人口的增加 D、下雪的减少 9、西红柿是多籽水果吗? ( ) A、是 B、不是(西红柿是蔬菜) 10、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B、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氧气 C、吸收一氧化碳产生氧气 11、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铁和木头? ( ) A、一样凉 B、铁比木头凉 C、木头比铁凉 12、为什么先看见闪光,后听见雷声? ( ) A、闪电和雷不是同时发生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慢 C、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快

13、向日葵为什么跟着太阳转是因为?( ) A、因为地球自转 B、向光性 14、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各部位无一不含有水,水占人体重量的:( ) A、50%以上 B、60%-70% C.80%以上 15、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 ( ) A、指甲 B、牙齿 C. 颅骨 16、海马是马吗? ( ) A、不是 B、是 17、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 A、美国 B、前苏联

未来教育新趋势“专案学习”正稿

近年来,国内少儿英语培训市场逐渐走向高端化,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材、 教学模式等,同时,一个新兴的教学名词“专案学习”被传播开来,成为教育的一种新趋势。记者有幸就"专案学习”这个话题采访了SK皇家少儿英语珠江校区的校长Sherry。Sherry 是台湾人,毕业后取得了TESOL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在台湾从事儿童英语教学近20年。20年前,Sherry有幸在台湾高端英语机构学习并实践一种新兴的儿童英语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与应试英语和传统教学不一样,它以游戏与活动的形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语言,这就是“专案学习”的雏形。随着科技与时代的进步,“专案学习”也发展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它整合了语言、多媒体、新式的教学法、孩子们的共同合作与沟通技能的开发等等。 【记者】“专案学习”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新名词,能否请您具体阐述一下“专案学习” 这个概念呢? 【Sherry】“专案学习”强调打破学科藩篱、结合科技、小组合作、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孩子才会更有效、更投入学习。说说我在台湾实施专案学习的一个案例,比如这节课主 题是教地名“台南”,首先我们会在google里搜索,查到台南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图片,让 孩子们了解,然后会提出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比如讨论要去台南的那 儿?孔子庙?赤嵌楼?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接下来是讨论怎么去台南?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点?小组讨论后作一个决定,形成报告。让小组的一个代表上台分享这个报 告,整个过程中,小组各成员间会有分歧,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再经过分工合作,做成报告。 以后,当孩子们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便知道了用什么工具去收集资料,去的目的是什么?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通用)

乐途教育 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项目简介 “乐途教育科学实验课”立足于少年儿童喜好动手、探索的天性,以“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的科学实践教育模式,将传统的科普教学拓展到实践与创新的教育层面,实现从教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到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到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评价体系的转变,有效体现了四个方面的优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课程中大量的采用肉眼进行的观察方法、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等仪器进行的观察方法、利用照相机和录音机以及摄相机等工具进行的观察方法、以及对具体数据进行测量等的观察方法,养成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为走近科学和动手实践奠定良好的、必然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自然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自然学科产生兴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从而总结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 4、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科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道理。既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 乐途教育科学实验课共有1~8级,难度从简至难,每级包含15节课,也就是会动手完成15件实验品。课程内容覆盖面极广,包括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天文,通过实验,让孩子们产生浓厚i的兴趣,并且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日后初中课程做好铺垫。 接下来是一些课程成品展示: 迷你手电望远镜会唱歌的水瓶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尽管上海市区拥有不少公园绿地,但是城市儿童和大自然的疏离,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深刻感受到的。由于工作的关系,植物园的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常有在夜间于园中巡行的机会。植物园内各种动植物不同于白天的表现,以及植物园在夜晚呈现出来的静谧氛围,都让这些有幸夜游的人格外感动。上海植物园从2009年起,依托园内丰富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在暑期向小朋友们推出“暗访夜精灵”――上海植物园夜游活动,分享夜游的体验。活动名称中提到的“夜精灵”,指的是在植物园内栖息繁衍的各类昆虫,以及刺猬、蝙蝠、蛙类等小动物。通过在夜间走进植物园进行“暗访”,与这些惯于在夜幕下活动的动物近距离接触,孩子们会看到一种别样的、并非钢筋水泥的沪上风光。 “自然控”的独家分享 上海植物园优美的环境,使这里成为热爱大自然的科普志愿者的聚集地。就职于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更是都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可谓货真价实的“自然控”。“暗访夜精灵”这项颇具特色的活动得以出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夜游体验。 尽管此前也有其他科普场馆开展过夜间活动,但大部分时间都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暗访夜精灵”,对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来说仍然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不同于生物爱好者团队的结伴夜游,科普活动既需要良好的组织,也需要一些“兴奋点”。在这两个方面,上海植物园为举办“暗访夜精灵”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 “暗访夜精灵”的组织和讲解人员,大都具有生物学背景,或者接受过“自然导赏”方面的训练,并懂得如何引导人们观赏动植物。上海植物园“自然导赏员培训班”的学员,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暗访夜精灵”的讲解员。针对志愿者开设的“自然导赏员培训班”,分为春季的初级班和秋季的高级班,向有志于在园内担任志愿者的人们讲授植物、野生动物等知识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样的“人力储备”使“暗访夜精灵”的参观过程一点儿都不沉闷。 上海植物园内拥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植物,比如晚香玉、紫茉莉(多在晚间开花)等。如此优美的环境,也吸引了如天牛、独角仙、刺猬等大量野生动物在此栖居。为了让“暗访夜精灵”的旅途更具可看性,上海植物园还特别在科普教室附近种植了紫茉莉,让课堂也充满“自然的气息”。 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深知,“暗访夜精灵”的“生命之源”,在于能亲眼看到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因此,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会在每年活动开始前进行“踩点”,精心设计出最佳的动植物观赏路线。 3小时活动绝无冷场 长达3个多小时的“暗访夜精灵”活动,实际上包含了热场活动、科普讲座和“暗访”3个环节。从热场活动开始,“暗访夜精灵”就力争做到引人入胜,绝无冷场。在等待“暗访”的这段时间里,青少年可以先进行植物观察、钓小龙虾、昆虫拼图、植物染色、香草采摘、香草茶品尝等活动,融入探索大自然的氛围。 举例而言,一项名为“嗅觉的小旅行”的活动,就是让孩子们罩上双眼,嗅闻和触摸在“野外”找到的各种水果,然后在黑暗中循着家人的呼唤会合,一起回到营地来确认识别的结果。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常被他们忽视的道理:在夜游活动中,通过嗅闻、触摸、倾听等渠道接收的信息,与视觉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些体验可以让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暗访”之旅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热场活动之后,是一场简短的科普讲座。植物园工作人员会介绍园内动植物的整体情况,并叮嘱一些夜游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不得捕捉和采摘任何动植物,以保证其他参与者的观赏效果。

科普教育计划

科普教育计划 篇一:绕二小学20XX年秋季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绕二小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科普兴趣小组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普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梦教育为契机,全面落实科普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抓好科普教育的意识,并以此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普态度和科普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有科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为了使学生在科普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普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普素养,为了让学生对科普学习更加深入,我校特开展科普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普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普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普探究能力。 三、活动日期及地点 每周三、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小组活动日。 地点:科普活动室

兴趣小组成员:附后表 四、活动内容 1、科普实验 选取一些课上比较难做的分组实验和一些课外的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给学习以充分自由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较难的实验教师给以辅导。让学生乐于实验,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普学习过程。 2、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 图书室及阅览室备有的科普知识读本及刊物,供学生浏览阅读。 3、科技小制做,根据学习科普课本的知识,运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廉价物制作自己喜欢的活动用具或者教具或者生活用品,每人每月一件。 4、科普幻想手抄报:根据学习科普课本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每人制作一幅手抄报。 5、分成各兴趣小组:三年级为种植小组,主要利用学校植物园,让他们动手自己学习种植;四年级: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生活用品;五年级:制作小赛车,小轮船;六年级:制作火箭、轮船等类模型。 五、完成措施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的任务,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制定出本小组的活动方案。将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制作成果在实验室内充交流,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学生再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

青少年情感淡漠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情感淡漠原因及对策研究 甘灵杰刘米 【摘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是全面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部分青少年情感淡漠,致使其丧失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受和体验,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文章在阐述青少年情感淡漠表现的基础上,分析青少年情感淡漠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情感淡漠;亲子关系 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身体发育的基本成熟和自我意识的飞跃式发展,易出现一系列成长问题,情感淡漠便是其中之一。情感淡漠是指持续一年以上亲情淡漠,不关心他人、自私、生活意愿低、反感抗拒亲人之间的交流,对家庭对亲人冷漠无情[1]。 一、青少年情感淡漠的表现 青少年情感淡漠是指,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的知觉、理解、表达过程中及在经验和技能上明显比正常水平低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内心荒漠化、情感世界空白、缺乏同情心、不能理解周围人等[2]。调查显示,约63%的青少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3]。近年来,青少年自杀、自残事件屡有发生,杀亲、弑师血案屡见于报端。曾经发生于上海某学校的学生虐猫事件,最初原因是发泄压力;北京一学生为验证所学知识,将硫酸泼向动物园的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报复泄恨,连杀自己几位同学……青少年情感淡漠还表现在缺乏现实感上,他们将情感宣泄在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虚拟世界中,排斥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不利于道德人格的完善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收获。 二、青少年情感淡漠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他们心灵丰富、敏感偏激、脆弱、极易受到触动,往往会因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产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一旦情绪走向低谷,会变得脆弱不堪,易走极端。 第二,青少年情感淡漠很大程度上与之前的成长任务是否完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婴儿期(1个月至3岁)又叫亲子依恋期,其心理成长任务是通过与父母及其重要他人的接触,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早期亲子依恋缺失的孩子容易与父母长期处于对抗或关系淡漠之中,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因缺乏安全感而自卑,在同伴群体中受欢迎程度较低,容易被同伴排斥等。这些青少年往往易焦虑紧张,抗压能力较弱,寻常的挫折事件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应,假如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疏导,极有可能出现心理异常的症状。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前言 在21世纪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普事业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措施,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分析我国青少年科普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敏于思考、富于创造力的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为此我们经常能看到报刊上宣传发达国家教育成功经验的文章。然而,所有这类文章似乎都囿于学校教育的圈子,比如讲到美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如何优秀,某些国家中小学校教育的种种长处等等,但对构成美国等国家科技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则很少提到。 二、现状 先来看看我国的科普事业的现状,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下,在科普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科普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研究结果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共有科普人员近300万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体系;确定了一定的法律体系;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信息化科普渠道;这些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感觉到的,进步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事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科普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力量对于科普事业的参与不够;其次,我国的事业主体是计划体系下设立的各种各样的科普机构;再次,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点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对科普两个字就感觉很陌生,感觉科普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样子。虽然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农村科普活动站,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但是与城市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最后,我国的科普人员还不够,结构不太合理,目前对于科普人员的考评中,组织和参与科普工作不是主要的测试指标,使得科普人员组织和策划科普工作的动力不足。 三、对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的正确理解以及必要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普还是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节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实际上,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一直是很多国家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日等国家在抓大中小学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对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在这些国家,众多的科技中心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散布在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的场所和机会;电视台在政府等的资助下不断推出趣味横生的科普节目;高品味的科普科幻类书刊琳琅满目,赢得众多青少年读者;科普专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也经常为青少年安排科普讲座、科技博览会、科技设计发明比赛、见习研究等科技活动。所有这些是学校教育力不能及的,它们丰富了青少年的科技经历,拓宽了青少年的科技视野,对青少年科技兴趣、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

【精品】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小学)

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大赛 试题含答案 1、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施行的时间是2002年(C)。 A、5月21日 B、6月19日 C、6月29日 2、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A )的方式。 A、参与 B、学习 C、教育 3、科普是(B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 A、商业行为 B、公益事业 C、社会福利事业 4、科普是(C )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 A、全党 B、政府机关 C、全社会 5、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开展科普工作,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B )。A、义务B、权利C、自由

6、各级人民政府(B )科普工作,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A、指导B、领导C、协调 7、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科普工作规划,实行 (C ),进行督促检查,推动科普工作发展。 A、宏观管理 B、统筹协调 C、政策引导 8、(B )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 A、企事业单位 B、科学技术协会 C、学校 9、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C )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A、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素质教育 10、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当(C )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A、根据形势 B、结合工作 C、发挥各自优势 11、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应当结合(B)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A、部门工作 B、各自工作对象 C、业务培训

我国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9-03-13 20:52:46| 分类:教学系列|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显得重要,而教育是科技和人才的的孵化器。因此,近年来,国家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大力推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需求的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良好的基础,加之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我 国未来教育将呈现以下五种趋势: 一是中国教师高等教育化。教师教育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的延伸而不断提高。从世界教师教育体系发展的历史看,各国基本都循着由中等师范学校到师范专科学校再到高等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路径发展,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师教育体系逐步调整,教师教育重心下移、层次上移,以满足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对师资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高等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体系。 二是中国的教师来源多样化。虽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以大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为主,但是,现在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有条件的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因此,大学与中小学结合共同培养教师的模式已经充分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它已成为教师教育模式的一个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过去计划经济下,师范类院校定向式培养中学教师、为国家支

撑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的局面已经面临被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所取代,这给我们的师范院校生存空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这对师范类院校来讲既存在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挑战在于,大学对于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将不再是终结性培养,我们的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模式应如何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机遇在于在新形势下,原有教育机构已经满足不了教师职后培养培训的要求,今后教师职后培养师范类院校大有作为。 四是教师培养目标的学者化。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培养目标经历了由经验型教师到技术型教师再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而培养目标的变化反映出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培养人才总体素质不断提高的需求。传统的教师教育强调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经验,目前世界教师教育除了要求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外,在培养规格定位上更加突出了教师的教育改革能力、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能 力和研究能力的要求。 五是教师任用实现证书化。许多发达国家为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普遍实行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互不替代。今后在我国谋求教师职业也需要具备两类证书,首先要有符合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其次要有符合要求资格认证证书,具备了这两种条件才有执教资格。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实施的方案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实施的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校校本教研的不断深入。学校决定在__年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根据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抓住聘请原平湖黄姑中学科技老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姚爱英老师为校外辅导员的契机,努力打造学校品牌,凸显办学特色。为培养学校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学校决定开展以“追科星、学科技、报祖国”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二、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

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践大教育思想理念。 (二)要求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 3、科技创新、与时具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 三、组织机构: 1、组委会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辅导老师 科普氛围营造:校长室 科普“征文”辅导:语文教研组负责 科普黑板板和小报报辅导:少先队负责 科普绘画辅导:美术教研组负责 科普电脑绘画:信息技术教研组负责 科技制作辅导:科学教研组负责 四、活动内容: 本年度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活动:

浅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浅析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和策略 百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渐渐的摆脱了传统的以单纯传授知识的旧的教学思想,然而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老师的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的知识,还得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尽管现在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左右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所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以致现今的教育体制与学校的实际教学并没有接轨。学生的成绩会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使学生的自卑感、挫折感、焦虑感、烦躁感及叛逆情绪普遍存在于学生中,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学生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如:考试不理想压力大跳楼、心情不好打架、不听家长的劝告和教育而跟父母动手、与老师出现敌对心理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现在学生难教。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反思学生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情感教育,以上学生的表现都是缺乏情感教育的表现,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情感的缺乏比知识的缺乏具有更大的危害。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功,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只有依靠智商和情商,才能攀登成功之顶。所以,要想素质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上,要想取得成功,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中学生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1、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需求主要是以快乐为主,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老师及家长看重的是高分,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是压力很大,压力和紧张的情绪笼罩在孩子身上,一次考试的不及格或不理想,孩子的挫折感、自卑感、自然而然就产生,再加上老师和家长不正确批评和教育,再加上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属于独立个性和叛逆心理比较强的阶段,直接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态。 2、现在的家庭,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而在外地奔波,很少在家和孩子沟通谈心,孩子有疑虑或困惑没地方讲,内心的压抑感自然产生,在没有亲情的教育的情况下,孩子孤僻的性格表现出来,还有些孩子靠爷爷和奶奶的照看,孩子本身疑虑或困惑无法跟他们沟通,加上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很自然的让孩子形成一种放纵的个性,

浅谈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的有效方式

浅谈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有效方式 青少年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积极探索对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激发他们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他们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掌握新方法的能力,是摆在每个科普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只有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的有效方式。 学校教育为主体 学校科普教育工作,主要靠对学生开展第一课堂的语数外等学科正规教育和第二课堂的科教活动来实现,两个课堂同等重要,必须维护学校科普教育这个主体。 学校科普教育主要渠道是第一课堂。通过课堂教育,主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通过课堂教育,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逐渐让学生形成并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判断能力,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陶冶求知欲望和科学情操,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教育,主要对青少年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在科学实验中开发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潜能,增强他们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青少年学生掌握更多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普教育辅助渠道是开辟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

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三小”活动、机器人大赛、科幻绘画比赛、环保知识比赛、数理化奥林匹克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科学实践、科学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结合各学校实际,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带领学生到科技企业去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明白发展生产经济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为发展生产经济服务的道理。引导学生了解当今最新科技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为他们提供科学考察、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组织学生到地间田园、大自然去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指导写观察日记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科学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 家庭教育打基础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形式同等重要,必须增强家庭科普教育这个基础。 家庭科普教育主要内容。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细胞,父母是对孩子实施家庭科普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具有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等特点。作为家庭科普教育责任人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积极支持子女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青少年科技竞赛和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在各项科技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广泛的科学爱好和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家庭科普教育形式多样。青少年学生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

移动学习——未来教育新趋势

移动学习——未来教育新趋势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应用在诸多领域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情境,包括高等院校和中小学,企业学习、以及其他的非正式学习情境之中。相对而言,移动学习最先为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界所接受,更多的实践和研究出现在基础教育校外学习和高等教育领域里,最近几年,企业移动学习实践和研究在整个移动学习中的份额逐年增加。特别是随着技术创新和基于工作学习的重要性日渐为人们所理解与认同,加之人员流动性的增加,企业情景中的移动学习实践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移动学习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不仅快速发展,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便利性。移动学习与固定远程学习相比,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移动学习的便携设备突破了有线连接所带来的束缚,学生不再被限制在课堂上,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 第二、普及性。由于移动终端的大量出现和普及,为移动学习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在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第三、个性化。移动学习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难题、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答疑。 从上面的特点可以看出,移动学习有如下一些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上真正实现时空的超越;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员对象进行扩展,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使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学习。 老师在移动课件制作上面,可以说门槛是非常低的,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按照相应的流程即可完成。对于制作小白而言,最好能够提前将课程制作的素材提前准备好,例如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等这些。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制作的流程,以速课网为例。 1、登入速课网账号,进入课件制作模块 2、根据自身需求,进入选择相应的模板,或者也可以自行制作模板 3、将准备好的素材,结合整个模板上传编辑 4、制作完成后,可生成二维码,或者链接的形式推送到课堂上。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有口皆碑的。近年来, 随着无线移动技术、蓝牙和WAP 等技术日趋成熟, 移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 一个全新的概念———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数

科普教育实施方案

科普教育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石门三中以建设一个为青少年学生科普实践和科技活动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智的平台,以培养“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立足全面+特长”的学生为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示素质教育之范。努力营造校园的科普教育氛围,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二、总体目标 通过这一次的“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完善科普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特长教育的先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普及科普知识,精心设计组织富有创新意义的科普教育活动,促使我校科普教育工作能上一个台阶,争创“县级科普特色学校”、“市级创新大赛优秀组织”、“省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 积极开展科普系列活动 1、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学习活动。 要求教师和学生每人每期要读好一本推荐的科普读物,保证参与率达成100%。学校将定期组织科普知识竞赛,班级、学校和教师三次科普知识比赛由教务处组织举行。 学校还将组织科普知识收集活动,学校在科教楼前设科普知识收集信箱,信箱收集学生和教师的科普知识信件,教务处将不定期组织评比。 学校广播室开辟科普知识专题广播,学生上交的科普知识稿件将优先录用并加分,保证学校广播要有科普知识讲座。学校将设立科普知识专用电子信箱,鼓励教师、学生向科普知识电子信箱发送电子信件,对提问做到有信必回,学校教务处将不定期组织进行评比。 2、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浅谈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

浅谈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及教育引导策略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变化比较剧烈,所以在这方面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但一般认为,适度的、情境性的负性情绪反应,如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失恋后的悲伤等情绪是正常的。只有那些陷于某些不良情绪体验中不能自拔、或者体验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一般人、严重妨碍了学习和生活的情绪反应才被认为是有情绪障碍的。 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有很多,这里详细研究了对青少年影响较大、较普遍的几种:(一)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 自卑的表现有:自我评价过低。表现在对自己的生理条件如外貌、身高以及对学习、交往等各方面,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不如他人。例如,某同学在数学考试上遭受了几次打击之后就觉得自己在学习其他各科时也都不如别人了;有意识地掩饰“缺点”。具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往往在内心深处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并因为害怕听到别人对这些缺点的评价而逐渐变得非常敏感,常把别人一些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同时,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采用回避与别人交往的方法来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样的行为将导致他们失去许多朋友,很容易形成闭锁性的性格。 产生自卑的原因有:从外部环境来看,较常见的原因为适应困难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失败,以及由于过高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间的冲突所导致的优越感的丧失;从内在心理过程来看,自卑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和不当的自我评价所导致的。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更关注自己的外表、能力、自我价值、个性品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同一性即通过修正理想自我或改变现实自我来使两者达到协调统一。同小学生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较低。也就是说,青少年对现实中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与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准相匹配。因此,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由于丧失实现理想的信心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即自卑。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的ABC 理论认为,“一些负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卑、抑郁、焦虑等都是由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观念造成的。”虽然人们也许不能意识到这些观念的存在,但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如,“我必须是全班学习最出色的人”,“所有的人都得喜欢我”等)往往很难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当这些想法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便会产生某些消极的、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或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这导致他们常常会因为某一件事的失败而导致对自我价值甚至是对整个人的否定。 (二)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等。 抑郁的表现为内郁。如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的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并且很容易被激怒。大部分人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例如,有人曾说过“要不是因为父母早已了却此生了”。其中也的确有付诸于行动,造成不良后果的;思考能力下降,他们常常感到思维变慢,联想困难,行动缓慢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将自己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下降、失眠等症状,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显得疲乏无力,伴有叹息、呻吟或哭泣的表情,有时也可有其它躯体疼痛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