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层央行保安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基层央行保安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基层央行保安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基层央行保安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243847.html,

基层央行保安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怒江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32期

近年来,基层央行保卫工作普遍存在人员偏紧、年龄老化、知识更新慢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基层行采用聘请有资质的保安公司派遣保安等形式加强库房周边、办公大楼及职工宿舍等区域的安保工作,以缓解安保人员紧、任务重的矛盾。但由于保安人员待遇低、工作单调、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出现了保安人员频繁变动的现象,给基层央行办公大楼、发行库周边、住宿区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为此,笔者以人行怒江中支为例,对保安频繁变动引起的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怒江中支保安队伍现状

怒江中支目前配备了7名安全保卫人员,没有配备专门的守库押运经警,怒江中支办公大楼周边、办公大楼前后门的守卫及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调款、押运人员的第一道认证核查工作就落在保安公司派遣的4名保安人员身上。目前,保安队伍已成为怒江中支办公大楼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协助保卫人员做好安全守卫办公大楼、发行库周边及职工宿舍的重要力量。自2008年以来,怒江中支与怒江众卫保安公司签订了每年8名保安人员的劳务派遣合同,截止2011年6月,怒江众卫保安公司先后派送怒江中支的保安人员累计44名,留守最长4年,最短仅为3天;年龄最大62岁,年龄最小18岁,平均年龄29.35岁;中专文化程度1人,初中文化程度24人,小学文化程度19人;傈僳族27人,白族8人,汉族6人,独龙族、怒族

等其它少数民族3人。其中办公大楼、发行库周边巡逻值守4人,宿舍区门卫4人(其中1人为机动班,给其他3人轮休顶班)。

二、保安人员频繁变动存在的风险

(一)保安公司招聘员工存在的风险

由于怒江州处在边远、贫困、山区于一体的高山峡谷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保安公司在面向社会招聘人员时,为保证保安队伍的持续正常运作,导致招聘标准较低,使一些不合格人员招聘到保安队伍中来,给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二)保安人员频繁变动带来的风险

人民银行职能以及基层人行职能重点

一、人民银行的职能? 1.拟订金融业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承担综合研究并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责任,参与评估重大金融并购活动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金融业有序开放。 2.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草案,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3.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 4.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负责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 5.负责制定和实施人民币汇率政策,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实施外汇管理,负责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监测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6.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票据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及上述市场的有关衍生产品交易。 7.负责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规范,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8.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负责对因化解金融风险而使用中央银行资金机构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9.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10.组织制定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负责金融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 11.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12.制定全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国支付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负责全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3.经理国库。 14.承担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责任,负责涉嫌洗钱及恐怖活动的资金监测。 15.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6.从事与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7.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18.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基层央行职能重点: 1.基层央行需要做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密切关注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利 率定价。结合当地的支柱产业、贷款投向投量,分析判断与产业政策的相符程度, 判断信贷资金投入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连续关注分析当地物价走势; 2.理清思路,以反洗钱为抓手竭力维护辖内金融稳定; 3.夯实基础,依法行使必要的检查监督权,不断强化辖内金融服务。对每次存款准各 金率的上浮和下调及时调查分析反馈执行效果。同时也要严格督促检查地方性金融 机构存款准各金的缴存情况。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

Times Finance 71 2011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436期) 时代金融 Times Finance NO.2,2011 (CumulativetyNO.436) 一.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有:再融资工具,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二级市场上的一次性交易或回购协议;公开市场类操作,即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出售政府或中央银行证券,类似于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一次性非冲销操作、外汇互换以及储备要求。 (1)再融资工具。通过再融资工具中央银行以向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再贷款、再贴现)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提高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流动资金账户余额。如果商业银行以现金的形式接受中央银行的部分信贷,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也会增加,使净国内资产、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扩张。 (2)公开市场操作及公开市场类操作。公开市场买入(一次性买断交易或回购)提高了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卖出(一次性卖出交易或逆回购)则减少银行储备、净国内资产和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类操作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级市场,而后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类操作可通过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证券发行进行。票据正的净发行(即新发行的票据的价值高于到期票据价值)提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的净发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

(3)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准备金比率并不是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商业银行并不持有大规模的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减小,结果造成利率的提高,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短期内,尽管有高的储备率,基础货币有可能扩张,但对银行而言,不可能将资产负债表迅速调整。为了能够履行更高的储备要求,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向银行体系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在短期内增加了基础货币。 (4)外汇操作。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银行体系的一次性操作,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改变银行储备和基础货币水平。购买外汇会通过增加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扩张性效果,基础货币上升;出售外汇则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和银行储备,具有收缩性效果,基础货币下降。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2)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3)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的年度经济增长计划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确定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控制目标,然后,一方面通过制定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对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限额指导,并确定各地区现金投放回笼指标;另一方面又 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间接调控利率水平,影响基础货币供求与社会

《基层央行开展履行职责审计的思考》

《基层央行开展履行职责审计的思考》 对基层央行领导干部实施履行职责审计,是改进基层央行领导作风,提高行政能力,促进科学管理,完善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和化解风险,依法公正、高效履行央行工作职责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对开展履职审计尚无既定模式,对审计效果的运用也不够充分,对内审工作转型认识不足。笔者结合在基层央行内审几年来工作的经验,就基层央行如何开展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谈些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基层央行履行职责审计存在问题 1.审计的目标偏离。《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规定,履职审计的对象是各级行领导干部和内设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而目前的履职审计工作则从被审计行的业务层面展开,涉及的全部是业务操作情况,很多具体的业务操作与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关联很少,审计对象实际上是针对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履职水平和业务能力,显然偏离了审计的目标。 2.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内审人员主要采用的审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全面审计法,即内审人员以全面审计的方式,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有资料进行详尽、细致的审核、监督。尽管这种审计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被审计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但往往容易造成审计期过长、审计成本较高和审计效率低下;一种是抽样审计法,这种审计方法主要依赖审计者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经验,凭借主观判断随意抽样,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发现的问题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科学性、代表

性,获得的审计证据不一定能支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如果抽样不合理,往往容易漏掉一些关键的线索和问题,造成很大的审计风险,从而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3.审计观念缺乏创新。观念问题也就是认识问题。如果不转换审计观念,将审计的目标局限为查错纠弊,势必将履职审计与当前中心工作对立起来。现阶段基层央行内审监督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的合规、合法性审计上,停留在审计中发现的很多错弊,都是管理上出现了漏洞,审计的任务就是帮助被审计者建立、健全这种机制。在审计监督中,往往就事论事,测重于检查履行职责审计对象任期内的内控状况以及业务操作的合规合法性、手续的完整性等方面,而对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却很少进行审计监督和客观、公正的评估。 4.履职评价缺乏量化指标。目前,在履职审计中没有一套规范的定性定量履职审计的评价标准,内审部门无法用具体指标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真实、有效的评价,依靠过多的主观判断,制约了内审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提高履行职责审计效果的几点建议 1.转变审计观念。履职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是对领导干部管理能力综合考评的重要方法。因此,履职审计不是操作性审计,而是管理性审计,是站在管理的角度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履职效果,进而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事权、财权、财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事权、财权、财力的几点思考 摘要:财权、财力、事权是政府财政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三要素只有达到匹配,才能使一级政府运转正常。对于事权、财权、财力之间如何匹配,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政府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财税改革时要区别看待,不能一刀切。 关键词:财权;财力;事权;匹配 一、什么是财权、财力、事权 “财权”质上是指“收税权”,是指某级政府为满足特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而向辖区居民征收收入的权力,包括征收和使用两个层面,也就是某一级政府有相应层级的税收征收权并对其收入进行支配使用,包括征税权、收费权及发债权等;财力则是指包括自有财力和可支配财力在内的可供某级政府支配的财政收入。通过税收权获得收入且可以随意支配的收入是自有财力,而从其他途径获得且可以支配的收入是可支配财力。所谓事权,简单说是指某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财权与财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政府具有财权,一般也会拥有与其相应的财力,但拥有财力的政府却不一定具有财权。实际中,往往是上级政府的财权大于其最终支配的财力,下级政府的财权小于其初始支配的财力,这主要是上级政府要把财力的一部分向下级政府转移使用的原因。

二、事权与财权相匹配与事权与财力相匹配之争 一般认为,事权与财权这两者是统一的。国家权力给予了财权保障,政权的存在是财权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能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的前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权”实际上和财力(或财力的支配使用权)是等同的,不是指一定体制下筹集本级财政收入的能力,因为在当时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完全是上级政府分配的结果,自身并没有筹集本级政府财政收入的权力,财权掌控在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只是被动的从中央政府那里接受分配的财政资金。 在分税制改革以前,“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实际上是指“财力与事权的统一”,与现在流行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有本质的不同。故在此之前并无“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根源也在地方政府没有财权。在地方无财权的条件下,当然也就无所谓政府间转移支付了。而在分税制改革已实行近18年的今天再使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这种表达方式就有点不妥。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是通过划分税种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的 财权,把一些全国性的以及比较重要的税种划分中央,而地方则只有零星的税种收入,这种改革的结果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大提高,而在财政的支出划分(事权划分)上却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革。这种只重视收入不重视支出的分税制改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经济论文

摘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而市场经济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始终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任何企业在自己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始终存在着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正视财务风险,研究研究风险,控制财务风险,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本文将讨论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企业无法实现预期财务收益,蒙受财务损失的可能性。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不担心财务风险;改革开放后,国内出现了双轨制,许多企业钻空子、倒差价,大发横财,不害怕财务风险;直至1990年清理三角债,国内企业界才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严重性。1998年后,中央实施“抓大放小”,国营中小型企业纷纷改制,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一家企业都不得不独自面对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财务风险成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据统计,现在中国每年超过100万家企业破产倒闭)。 一、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 1.投资风险 今天,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主学历偏低(相当数量的“老板”只有小学文化),他们胆大、善于投机、狡黠、精于算计、江湖气息重,总是幻想“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但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经济学高等教育,普遍缺乏宏观战略眼光与市场分析、预测能力。这就导致国内企业在投资上普遍存在着盲目做大的冲动,“什么赚钱干什么”,只要有任何一个项目有利可图,便有无数企业一窝蜂地一拥而上,最后却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形成错误投资、无效投资、失败投资(项目上马容易赢利难),无法达到预期收益,影响企业现金流。 2.资金运营风险 资金在运营中也面临风险。企业中高层的财务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决定现金流能否顺利周转。一旦错误评估市场未来趋势、营销策略失误、铺开大摊子,往往就会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形成资金运营风险。 3.贷款风险 当前,国内企业负债率过高(2017年民营企业负债率超过55.6%,国有企业负债率也在60%左右)。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负债经营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正常状态,企业合理举债,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扩张。但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并非属于正常的负债经营,而已经资不抵债,甚至借新债还旧债(在某些自以为“大到不能倒”的企业身上,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一旦国家加紧宏观调控,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收缩银根,高负债的企业便会立即陷入流动性紧张,陷

支付结算调研报告

支付结算调研报告 根据xx银行发布的《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的精神,我行经过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相关 情况报告如下: 一、针对排队的问题,我行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因为我行是社会养老金的集中办理行,而每月的15日是社保 将退休金转入退休人员银行账户的日子,所以每逢每月的15-17日, 退休老人都会按时到我行取款,致使这几天排队的老人比较多。针对 此种情况,我行已张贴公告,同时要求柜员在老人家支取养老金的时 候向老人家做好解释,说明养老金在老人家的账户里随时可到银行领,不是非得在这几天才能够拿,但是收效甚微。 2、要求每家支行设臵大堂经理,做好客户的分流。 3、对外开设机动的业务办理窗口,在客户人流偏多的时候开放, 在客户人流正常的情况下关闭。 4、拟在今年内增加投放自助柜员机40台。 二、因为个人信用存有比较大的风险,我行对个人开办支票业务 设有一定的限制。 1、要求开办人在我行有一定的存款。 2、如客户非东莞本地人,要求有本地人提供担保。 三、在当前情况下,东莞的企业、个人仍有大量空头支票,而本 票相对来说还缺少了银行监管,如果推出必然会引发更大的风险。所 以我行认为暂不宜推广本票业务。 四、我行对个人汇兑业务的收费执行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结算手 续费标准、广东金融结算服务系统实时贷记业务收费标准、支付结算 业务收费表。

五、我行已落实了提升自动柜员机取款交易上限至每卡每日累计2万元,效果良好。 【篇二】支付结算调研报告

当前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面临的难点及改进建议

当前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面临的难点及改进 建议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调整及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步伐的加快,基层央行各项工作对金融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也愈来愈强,因而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种种原因,严重影响了基层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如何做好人民银行县支行金融科技工作粗浅认识。 一、基层央行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金融科技工作牵涉面广、任务重与县级支行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素质差的矛盾难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员不足,在基层央行特别是县支行,科技工作者大多由综合部门或业务部门人员兼职,在科技工作之外仍有大量工作任务需要去完成,致使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只能将科技工作当作副业来完成,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工作之中。二是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科技工作日益提高的要求,基层央行特别是县支行受条件的限制,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只靠本身自学来完成,根本跟不上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三是科技人员

思想不稳。一方面,由于县支行科技人员多为兼职,其工作量和责任日益加大,而其福利待遇却“原地踢步”,失去了体现对科技人员生活的关心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基层科技人员处于科技工作的最低层,加上科技工作是一个专业性特别强的特殊岗位,岗位交流的机会极少,工作很难出成果,造成大部分基层科技人员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从事科技工作,急于改行做业务的现象在基层行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2.基层金融部门电子化程度不高,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与履行央行职能相成强烈反差。经过多年的努力,基层央行电子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履行央行职能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毋庸讳言,目前基层央行计算机应用水平还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应用水平不高,制约了基层央行办公效率的提高。例如,虽然在县支行完成了内联网建设,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实现公文的快速传递,但是由于电子公文处理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公文处理的“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公文的管理。二是网络覆盖面过少,制约了央行新职能的有效发挥。例如,由于目前县级央行网络没有与各金融机构实现互连互接,基层央行的反洗钱只能靠各金融机构自觉上报来进行,而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留住客户,发现问题时往往会隐而不报,严重影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要介绍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特种存款 补充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 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 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0243847.html,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 作者:化晓梅冯金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第09期 人民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基层央行是人民银行的神经末梢,其作用不容忽视。如何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的职责,是我们必须深思且认真实践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履行好基层央行的职责,就要疏通两条渠道、解决两大难题,抓好四个重点。 一、疏通两条渠道 基层央行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应着力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指导、督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疏通融资主渠道。目前,从资金实力和社会上的公信度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渠道。近几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根结在于商业银行受制于经营理念与风险约束的双重制约,正因如此,基层人行采取了诸如:制定出台窗口指导意见、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项目推介会、加强信贷服务的考核通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各项贷款持续下滑的局面。但是要使商业银行彻底摒弃“惟成份论,规模论”的思想,还要用市场的观念来看待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例如:我们可以提出把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视同招商,实行责任考核与奖励。通过正向激励的措施,调动行社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二是激活民间资本,开辟民间融资这一补充渠道。应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变民间资金为民间资本,其途径之一是农村信用社积极吸纳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户入股,变存款为投资,之二是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及自然人合股筹集民间担保基金,为企业和自然人提供担保,实行自担风险、自主投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条件,同时抑制民间高利贷的滋生和蔓延;之三是尝试通过政府引导,将非公有制企业负债中的民间借贷转化为股份募集,既降低融资成本,又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二、解决两大难题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千家万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优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应重点化解两大难题。 一是遏制企业逃废债。由于地方政府过多的考虑政绩,没有在企业改制中当好“法官”,甚至帮企业借转制之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使银行业损失严重,由此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减少地方信贷投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过几年的信用环境整治,企业逃废债行为,尤其是工

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

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 各级政府之间公共服务供给责权划分不合理,财力与事权严重失衡,势必会造成政府承担的社会发展责任与其所拥有的财政资源不对称的局面,从而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产生制约。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不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的错位 一般而言,政府事权就是通过法律授予的,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是对行政权的细化和分类,政府事权是管理相应事务的责任。[6]公共服务的多层次性要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合理划分事权,不同层级的政府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政府间事权的划分,实质上是各级国家政权机构横向与纵向之间对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和权力的配置,其前提和基础是责任的分工,权力则是履行责任的必要条件和工具。[7](P113)我国拥有世界上层级最多的政府体系,即中央、省、市、县和乡共五级政府,决定了政府事权及其配置的复杂性。我国宪法仅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范围作出了原则上规定,并没有通过立法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行明确划分,事权配置缺乏制度规范。除少数事权,如外交、国防等专属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拥有的事权与中央政府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往往造成应属于上级政府的事权层层下移,中央政府与地方府事权错位、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也相互错位。 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范围的配置存在随意性。在垂直体制下,一些上级的法定事权往往成为下级的当然事权,收缩性较大。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责任的确认和分担标准等方面,缺乏明确有效的分担机制。含糊不清的支出大多被分配给下级政府,明确归属中央或省级地方政府的事权,在实际执行中却发生了错位。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都属于全国性公共服务,应当由中央政府提供,但实际供给责任却由县乡政府以及村委会承担。 二是省以下各级政府事权配置不统一、不规范,省与市县政府间事权错位。省级政府集中了较多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支出份额,但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则主要由县乡政府负担,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过多由县乡政府承担,主要的社会保障由市县两级政府支出。[8](P25)国道建设与维修、基础科学研究也大多由地方政府承担。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平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力的上移 财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中最重要的中枢,是“指一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包括自筹的和上级转移的”[9]。财力的界定应以事权为依据,并赋予不同层级政府一定的财权,即获得收入的权力。政府获得收入的来源包括税收收入、财产收益、规费收入以及接受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等。其中,税收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 我国现行的财权配置是在1994年分税制以后形成的,并在形式上对各级政府的财权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界限。但对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即使拥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由于税源单薄,政府也无法组织到与事权相匹配的财力,使县乡财力薄弱,难以有效保障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我国现阶段各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安排有以下特点: 一是财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财政。如果仅仅由于事权配置不合理,

基层央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调研思考

基层央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调研思考 基层央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调研考虑 人民银行财务支出治理的任务是在满脚正常业务支出、保证业务进展需要的并且,节省使用各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基层县(市)级央行纷纷实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财务治理模式。报账制是指本着“实行总额操纵、费用支出合理、事后审查严格、拨款按期核销”的原则,给县(市)支行一定的财务自主权,确定县(市)支行的财务支出内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由中心支行经过拨付业务周转金和核批财务指标对县(市)支行进行费用支出总操纵。行政部门向会计部门报账,县(市)支行在中心支行核定的费用指标内据实列支,其开支合理性报经中心支行的会计部门审核后,按核算内容纳入费用账户核算办理账务处理手续。县(市)支行实行财务集中报账制度后,其财务支出统一在中心支行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县(市)支行停用费用类科目及其明细账户。一、财务集中报账制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一)实现了财务治理手段的新突破,强化了财务核算向财务治理的转化力度;加强了财务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治理力度;增加了业务进展宏观上的预见能力,并且进一步促进了业务规范;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 (二)提高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由于财务核算中心集中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把关、处理、装订和保管,从而统一了标准,规范了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了财务工作的严谨、严密、严肃性,阻塞了工作中可能浮现的差错和漏洞。 (三)加大了资金治理力度,报账制始终坚持以收定支的资金治理方法,按报账制的要求,各行应设置一具基本账户――用于备付金的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支出及资金的划拨结算等;基本户除中心拨入备用金和银行定期转入该户利息外只支别收;加大了资金治理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有效地操纵了费用开支。在费用操纵上能够采取全年按时刻进度操纵报账单位的费用开支,实行费用开支预警制度,财务核算中心在同意报账时发觉有超支或接近可用费用最高限额的,应及时通知该单位予以注意,有效地操纵了费用支出。 虽然实行集中报账制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但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咨询题。 二、存在咨询题(一)限定费用明细账户指标额度别够科学、合理,造成资源的重复和白费。由于中支都是是以各报账支行上年度的费用实际支出额和一定的浮动额度核定支行的费用指标,但有些费用开支是别可预知的,以至于一些暂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没有得到费用指标的保证;并且,上年度已开支的费用别一定的本年度有所发生,若按已核定的明细费用指标列支,势必造成资源的重复和白费。 (二)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集中在同一账户、核定一具指标限额别够科学、合理。少数支行由于离退休人员多,且年老多病,需支付的医疗费在有限的医疗费指标限额中也无法列支,在职人员的医疗费就更得别到保障。 (三)受具体指标限制,账务处理欠规范,存在财务风险。少数支行为了平衡费用总指标,年终时存在用东墙补西墙事情,或者在费用账户之间进行冲转,导致财务处理欠规范、完整,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集中报账制把支行需报账单据送达上级行的财务部门审核,途中存在票据丢失的风险,容易造成支行的资金损失。三、建议(一)科学、合理地核定参加集中报账制县(市)支行的费用指标,优化费用资源的配置。除规定总指标、工资及相关账户指标、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别含集中采购项目)和其他支出总指标外别限定其明细指标。使支行的费用开支更规范、合理和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提高费用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关于县(市)支行一些暂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如重大疾病人员的医药费等,赋予特殊的调整空间。 (三)对医疗费账户加以调整,明确区分在职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使基层央行的

支付结算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央行支付系统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执法检查是实现支付清算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支持经济发展促进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执法检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检查职责的有效履行,亟待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㈠执法检查力量薄弱,检查内容易疏漏。目前,作为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监管部门的基层央行会计营业部门,担负着日常会计国库核算任务,每个会计人员有着固定的会计岗位和业务操作事项,并且内控制度要求业务处理不得“一手清”。在进行支付系统执法检查时,由于会计核算具有日清月结的刚性特点,检查人员所担任岗位有急办事项或到规定时间点必须回去处理或从现场撤出,现场检查有效时间少。由于总的检查时间有限,其他检查人员也不能抽出较多的时间去继续该人的工作,致使一些检查内容易出现疏漏。 ㈡不同类别的银行机构业务系统和业务处理方法不统一,业务系统更新频繁,增加了检查难度。各类银行机构所使用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均是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业务组织形式自行开发的系统,银行类别不同其业务系统也不同,而且业务组织形式和业务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比如跨行支付往账业务,有的行是由各网点自行处理,有的行则是由业务处理中心集中处理;跨行支付来账业务,有的行全部是系统自动处理,有的行是一部分系统自动处理,一部分需要落地人工干预处理等等。检查人员在检

查时需要先了解被查机构的业务组织形式,再学习其相关制度办法及业务系统操作规程等,通过学习一点点摸索寻找检查的切入点,了解被查业务的处理流程及所需查阅数据的存贮方式等。另外由于银行机构业务系统更新换代快,以前掌握的检查方法有的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检查,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法检查难度。 (三)银行机构业务系统数据存贮时间短,无法查阅历史资料。 随着银行业电子化和业务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基层银行做为一个网点,大多数业务都通过其综合业务系统进行处理,业务资料多以电子形式存贮在系统中。由于业务数据量大,系统资源有限,数据存贮时间较短,执法检查时有一部分数据在业务统中查不到,不能对其进行检查。 ㈣基层银行机构规模小、盈余低行政处罚落实难。基层央行支付系统监管的是基层的银行机构及营业网点,被监管对象都是规模小的机构,承受不了大额的罚款。例如检查中发现有的银行机构存在不及时处理支付系统大小额来账业务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两个办法却没有对此类违规行为做出处罚规定,若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进行处罚,最低50万元的罚款也因金额太高而不能落实到位。 二、建议 ㈠整合基层央行监管资源,拓展监管广度。把银行支付清算

树立管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

树立管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 树立管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全面部署。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职能,提高其各级行的履职能力尤显重要。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基层人民银行所肩负的职能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执政能力,关键要树立和坚持依法、民主、科学、从严治行的新的管理思维理念。

、坚持依法治行,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 依法治行,是依法执政在人民银行履职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坚持依法治行,一方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执纪;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 基层人民银行是否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行政,是依法治行的关键所在。基层人民银行要正确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做到既不折不扣地完成,又不越权、越位,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经常性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知法是依法行政、依法治行的前提。要知法就必须学法。要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学习法律原文、听法律讲座、写心得体会、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内联网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正确运用法律的能力。要把对干部职工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每年行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到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学,执行中的法律法规重点学。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人民银行法》、《行政许可法》以及人民银行制定的各种业务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从而保证基层人民银行的各项行政不违法、不越权,真正把履行基层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和金融业务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加强执纪执法的监督检查,是保证正确执法的关键环节。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分行一级应设立条法处室,中心支行一级应设立专门的条法工作岗位和落实专职条法人员,县(市)支行至

基层央行文化建设

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人行湘西州中支积极探索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坚持“六个完善”、“六个搭建”、“六个结合”,初步实现了湘西州中支独有的央行文化特色。 一、完善制度文化,增强执行力 1.完善制度文化机制。一是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统筹建立制度体系。围绕央行文化建设的目标、核心价值、理念等各个层次,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完整的制度体系。二是把基层央行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各类制度之中,实现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把央行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制度、流程,渗透到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知和行动。三是健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发挥党、团、工会、女职工等组织作用,调动各单位、各部门广泛参与。细化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级组织体系及其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 2.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将党委会、行长办公会、行务会等重要会议内容纳入会议纪要并进行通报,增强决策透明度,主动营造民主氛围,方便职工加强决策监督。各单位积极开展“我为央行建设献良策”“金点子”活动、职工合理化建议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民主决

策和内部管理的热情,提升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共同推进了湘西中支的加快发展。 3.完善内部沟通机制。湘西中支努力完善民情民意收集机制建设。在内联网上开设了“行长信箱”等栏目,让职工畅所欲言。还定期不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调查,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完善“行长接待日”和“职工意见收集日”制度。党委定期不定期召开职工代表、青年职工、女职工代表等多个层面的座谈会。通过搭建一系列平台,初步建立了职工及时、便捷反映诉求的渠道,充分尊重了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以建立中支“人才库”为切入点,通过对人才库成员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等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库成员水平,再通过传、帮、带,发挥人才库成员的辐射作用及优秀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辖内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湘西州中支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人才库建设实施办法》。2008年—2010年,全辖共有71位同志被选入湘西州中支人才库,其中有41名业务尖子,30名笔杆子人才。 5.完善关爱职工情感机制。工会始终坚持员工生日、员工子女考取大学、员工长期病号、员工住院、分娩、直系亲属逝世“六必访”,离退休老干部、女职工、有病生活困难的员工“三特殊照顾”,增强员工的爱行爱家热情。 6.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深化“大会计”管理理念,建立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树立治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

树立治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 树立治理治行新理念提高基层人行履职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全面部署。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心银行,肩负着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职能,提高其各级行的履职能力尤显重要。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基层人民银行所肩负的职能和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执政能力,要害要树立和坚持依法、民主、科学、从严治行的新的治理思维理念。一、坚持依法治行,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依法治行,是依法执政在人民银行履职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坚持依法治行,一方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执纪;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内部治理。基层人民银行是否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行政,是依法治行的要害所在。基层人民银行要正确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做到既不折不扣地完成,又不越权、越位,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经常性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显得非凡重要。因为知法是依法行政、依法治行的前提。要知法就必须学法。要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学习法律原文、听法律讲座、写心得体会、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内联网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正确运用法律的能力。要把对干部职工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每年行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做到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学,执行中的法律法规重点学。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人民银行法》、《行政许可法》以及人民银行制定的各种业务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从而保证基层人民银行的各项行政不违法、不越权,真正把履行基层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和金融业务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加强执纪执法的监督检查,是保证正确执法的要害环节。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分行一级应设立条法处室,中心支行一级应设立专门的条法工作岗位和落实专职条法人员,县(市)支行至少要确定兼职的条法人员,明确其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支持条法人员的工作,把基层行的行政执法纳入各级分支行的工作目标考核,把对基层人民银行的行政执法监督与各级监察部门行政执法检查有机的结合,制定统一规范的行政执法检查指引,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基层人民银行加强内部治理最重要的方面。总的讲,人民银行的各级行为保护国家资财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保证机关工作秩序的井然有序和内部治理的规范,制定了涉及安全保卫、劳动纪律、资金清算、货币发行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可以说是多而细。但是,通过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内发生各类案件的原因看,有法有规不依,执纪执法不严是重要原因。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上一定要严格,绝对不能马虎松懈。同时,要看到社会治安形势对金融安全的挑战性和金融自身业务的不断更新发展,非凡是随着银行监督治理职能的分离,人民银行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很多的制度、办法已不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组织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过去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办法等进行认真清理,查漏补缺,及时完善修订,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厉性、适应性和规范化,形成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二、坚持民主治行,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坚持民主治行,是基层人 民银行治理各项事务中维护和尊重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贯彻民主治行这一原则,对于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