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南黄海灾害地质及地质环境演变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_四大体系_建设_关凤峻

家底不是一次摸清的。不断增高的目标要求引领着工作不断拾阶而上。比如地质灾害调查,最早确定的目标是1800个山区县做1∶20万的调查,现在已经有1080个县完成了1∶5万的调查;再往高目标要求,有一批山区县应该做到1∶1万,更高的理想目标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提高到1∶2000。总体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各项职能任务,都做了一些调查工作,有一定基础,但程度不同、深浅不一,都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都要提高调查的精度,都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调查评价理应成为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尽快全面规范,形成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 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各项职能的履行,几乎都需要监测,缓急不同都有预警问题。在四大体系中,监测预警不像调查和治理,可以按项目、按工程组织。它是经常性的工作,不可中断,要有常设 收稿日期:2016-09-07;修回日期:2016-10-10▲ 作者简介:关凤峻(1959-),男(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员,工学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探索虽然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尚需不断完善。调查评价体系要从研究探索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区域规律向为管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延伸、拓展。监测预警体系应同地下水监测体系一样,由全国性的监测中心、监测网络、国家级监测工程组成。综合防治体系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应急值守体系应尽量探索利用公共网络传输系统,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关键词: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值守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1;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95(2016)10-0004-04 经 长期实践探索,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 系、综合防治(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和应急值守体系为主体的基本格局。每一个体系都包含大量具体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制定得合理,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就能够推动地质环境“四大体系”从初步形成走向逐步完善,引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 调查评价体系 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环境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管理,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勘查评价指导工作,地面沉降、地下水过量开采和污染监测监管,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等。开门第一件事,履职第一件工作,都需要调查评价,都需要查清家底。而且调查不是一蹴而就的,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四大体系”建设 ■ 关凤峻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北京 100812)

地质灾害的认识

地质灾害的认识 1 概述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由地质灾害的定义可知,地质灾害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人类活动对地层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正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此,在形成地质灾害的动力中还包括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如果某种地质过程仅仅是使地质环境恶化,并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只能称之为灾变;例如,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不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损毁,故这类地质事件属于灾变;如果这些崩塌、滑坡、泥石沉等地质事件发生在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或)财产损失,则可称之为灾害。 1.1 国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 1965 年,WI.Garrison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20 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 年代,GIS 大量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 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出现,遥感“眼”在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法国利用SPOT卫星三维测量立体成图技术进行大范围的灾害监控。另外干涉雷达技术和差分干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 国外关于地质灾害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实现上,如“3S”在地质灾害的监控与可视化、数字减灾系统DDRS(Digit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等方面的应用。DDRS 是利用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

地质灾害资料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与分布概况 【摘要题】中国地质环境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300-400人死亡,经济损失100多亿元,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每年造成1000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一些地区和县(市)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并使青藏高原受压隆起,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张,形成华北和松辽沉降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东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交叉,使中国在大地构造和地形(主要表现在山脉和盆地的走向上)上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分区特点,从而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同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从西向东,大体可以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雪峰山为界分为三大区。西区为高原山地,海拔高,切割深度大,地壳变动强烈,构造、地层复杂,气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结构极其复杂,矿产资源开采相对复杂,导致矿山地质灾 害频发。因此,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从矿产资源开采环节入手,实行规范开采 模式,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和监督,逐步预防微观问题,促进矿山生态环 境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1 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矿山地面塌陷 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矿山地面塌陷是一种主要的灾害类型,这种塌陷灾害通 常发生在矿山开采区域,在矿山采空区出现矿柱设计不合理或者损毁的问题,就 会造成地面塌陷。此外,矿山本身的地质结构也是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但会破坏地表植被、建筑,而且会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2 崩塌、泥石流 通常情况下,崩塌灾害会出现在山区位置,岩体中产生软弱裂隙,当受到降雨、自然扰动、人为活动等影响时,会出现岩体崩落的现象。此外,在矿山区的 沟谷地带出现持续降水或者是短时间的暴雨天气时,沟谷中的大量泥沙会受到雨 水的冲刷而流动,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产生。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出现矛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采矿企业,更加热衷于追逐市场当 中的经济利益,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度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尚未完善,导致很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2.2 缺乏完善法律机制保障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当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但是 我国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机制仍未健全。虽然我国法律明确的提出 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但是缺失具体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机制。尤其是针对之前已经开采过的矿山,多数已经成为了废矿,甚至无法约束原采矿 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 2.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欠缺 纵观当前我国采矿行业来说,还是以小型矿山为主,一些小型矿产品开发企 业自身的环境治理方式出现了落后的现象。甚至一些矿产企业出现了矿坑设计不 合理、采矿方式不科学、采矿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 浪费和生态保护的难题,甚至直接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 传统的“崩塌法、放大炮”等矿山开采技术,很难顺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无法满 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保障相关的技术革新,造成了矿山地质 环境治理工作滞后的现象。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策略 3.1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 具体来说,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可从几点做起:一是全面预警矿山地质灾害,建立相对完善的预警系统,积极地引进科学技术并在先进的管理工作下,持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12.可诱发岩溶塌陷的人工活动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矿产开采 o B.地下空间开拓 o C.抽水 o D.蓄水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 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技术推广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柳旭光罗飞 (山东金山地质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400) 摘要: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妥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相关人员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加强认识,并且要提出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使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现状;防治措施 就目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并且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也越来也高,因而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也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地质灾害实际青况,并且实现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进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发展。1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类型 1.1泥石流 在目前的环境地质灾害中,泥石流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灾害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突发性,并且发生比较快 objExcelApp.ActiveSheet.Cells.Clear objExcelApp.ActiveWorkBook.Saveas<4E:W"& str&".xls" objExcelApp.WorkBooks.C lose objExcelApp.Quit Set objExcelApp=Nothing 2.4报表选择性显示及打印 图1报表查询画面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会冲出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在较宽阔的堆积区域内会不断漫流堆积,其属于洪流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山区沟谷中出现,一般都是由于冰雹、暴雨及融水等因素激发而得以形成。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而言,其对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灾害。目前,我国仍有很多泥石流沟存在,在这些区域内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并且规模也比较大,所产生的危害比较严重,泥石流甦的宜甌因就是人们不合理开发。所以,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重视,以避免环境地质灾害产生不利影响。 1.2地震 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地震属于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在地震发生会有较大范围的影响产生,很容易有社会事件形成。对地震这一环境地质灾害而言,其作用过程主要就是地球内部应力调整以及平衡,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为三大板块相軫汇之处,地郴造运动鹹比较活跃,大部分的活动都处于地壳内部的不稳定断裂带,还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接触的部位。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很多区域均属于地震多发区,并且还有很地区的强震概率出现较高。 为了在运行系统下,直接显示报表,便于数据査询,通过WinCC画面编辑将所有报表,如作业报表、日报表、月报 表和年报表,用1个下拉菜单进行选择。通过从SQL Ser-ver2005数据库中将数据调出来显示在用户归档表格控 件中,直接进行打印,报表查询画面如图1所示。也可以通过打开Excel应用程序从硬盘中选取所存储的Excel文件,在项目未激活状态时,可以直接打开Excel应用程序,访问硬盘中存储的报表。 3结束语 本文通过用户归档实现了自定义报表的记录、保存、查 询及打印,有效解决了WinCC自身报表的局限性,此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监控系统中。 参考文献: [1]苏昆哲.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第2版)[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晓黎,张巍.Visual Basic+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 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9-05-28)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5期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对策 摘要:保护施工工地的环境,预防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是施工环境控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与依据。最后,以独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暨一般工业固体物贮存、处置场泄水孔工程为例,进行对策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环境保护;铜陵独山;泄水孔 每座城市都存有多种固体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保护隐患。加上雨水的浸透,坝体内的固废对坝体产生很大的压力,随着固废的不断填入,溃坝的风险与日俱增,只有做好泄水孔施工工作,才能减少坝体冲毁的风险。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做好施工工地的环境控制,符合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目标,从具体的角度来看,进行施工工地环境保护,可以提高社会对施工工地的环境评价,选择合适的位置,对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提高处理地质的选择科学性,减少施工工地废弃物对地表水循环系统的影响。 2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与依据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升级,与工程综合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目前,很多工地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都已经将环境保护因素,作为工程的重点。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团队要遵守以下原则,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与施工管理:首先,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工地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综合的分析,尽量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废弃物的填埋,充分考虑废弃物的渗滤液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做

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尤其是隔离层设置等措施。其次,工程团队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长期风险进行统筹分析,结合工程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土层信息、地下水、地表水、填埋场结构等等,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工作。最后,优化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的选择,避免施工不当造成二次环境风险[2]。 3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的有效对策 (1)工程案例独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暨一般工业固体物贮存、处置场泄水孔工程,位于铜陵市钟鸣镇独山,工程内容主要为:①从废弃物堆场坝体外侧向坝体内钻孔;②安装泄水管,将坝体内的水向外引流。③计划施工12个钻孔。④预计钻探进尺约600m,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会有调整。(2)施工准备该工程项目的组织人员,对工程沿线及施工场地进行了详细调查。对项目周边的’地质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交通情况以及可利用的水源、排水系统等。按照整个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对工程编制进行了参数分析。制定工程治理安全、工期控制等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安全、按期完成。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管理人员进行了充分的项目准备。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次施工的重点是环境保护工程,减少危害,工程组组织了一批具有相关经验的负责人,参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当中。(3)施工过程该工程项目组,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现状,设计了以下方案:①泄水孔开孔口径为φ110㎜,水平仰角4°钻进4米,下入 108㎜套管;②下入φ75㎜金刚石全面钻头钻进,用φ89㎜套管连φ91㎜金刚石薄壁钻头跟管压进;③钻透坝体后再钻进不小于10米。④冲孔后取出φ75㎜钻具,预埋全孔段φ89㎜套管连φ91㎜金刚石薄壁钻头。⑤水泵要采用最小泵量,视情况还可回水,减少泵量;φ91㎜金刚石跟管钻进时用钻进导杆压入,减少对坝体的损伤。(4)施工质量控制与工程管理一方面,工程团队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工作计划,将与工作量有关的细节,都规划到了施工方案当中,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团队充分考虑到了坝体水量外泄会造成的环境隐患,从工程结构特点入手,对泄水孔工作进行了重点把控。例如,在独山3号坝体泄水孔施工当中,技术人员对不同的施工孔位进行了统计,1#孔位深度为孔深45.02m, 108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 79分 ? 1.以下哪项不是防治岩溶塌陷的措施?()(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提高塌陷岩(土)体力学强度 o B.改善岩(土)体的原有结构 o C.增加岩(土)体的水动力作用 o D.控制岩(土)体的应力与荷载 ? 2.根据流动物质组分,泥石流可分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 o B.水川型泥石流和降雨型泥石流 o C.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o D.滑坡泥石流和溃决泥石流 ? 3.规划地下空间开拓的重要基础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人文环境 o B.地质—生态环境 o C.合理的规划方案 o D.风险评估 ? 4.世界上生物承载力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美国

o B.巴西 o C.中国 o D.俄罗斯 ? 5.以下水资源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孔隙水 o B.裂隙水 o C.融雪水 o D.岩溶水 ? 6.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效益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o B.环境影响方面效益 o C.社会影响方面的效益 o D.治安影响方面的效益 ?7.武隆2001年“五一”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排水不畅 o B.人为原因 o C.预警不及时 o D.连续的降雨 ?8.地震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其中最先到达震中的地震波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纵波 o B.横波 o C.面波 o D.剪切波 ?9.工程建设的原则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程建设的理念,要以人为本 o B.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效率优先 o C.工程建设的理念,要注重效益 o D.工程建设的理念,要结合实际 ?10.公元79年,意大利的庞贝城毁于哪种地质灾害?()(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地震 o B.滑坡 o C.泥石流 o D.火山爆发 ?11.地下空间开阔要重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应以考虑大都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 o B.应加强科学程序与协作 o C.要注意诱发灾害的防微杜渐 o D.要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地灾地质环境条件详述

4.2地质环境条件 4.2.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形成条件之一,相对高差、地形坡度、斜坡结构与形态等特征,是控制或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丘陵地貌具备了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高差和坡度特征,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控制了绵阳市涪城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境内地质灾害全部在丘陵地貌分布,而地形低平的河谷平坝区无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由于区内斜坡均为平缓层状斜坡,滑坡主要分布于斜坡低凹处第四系松散土体分布地带,崩塌主要分布于坡度较陡处以及由于风化形成凹腔发育地带。 4.2.2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下地层岩性的分布密切相关,岩性特征对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影响很大。绵阳市涪城区内发育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残坡积、崩坡积碎块石土较为发育的斜坡地带,崩塌(危岩)主要分布在砂、泥岩互层岩组成的高陡斜坡以及风化形成的凹腔发育地带。 4.2.3地质构造与地震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或控制因素主要是成岩节理、层面和节理裂隙等软弱结构及其组合与斜坡临空面的关系。对滑坡发育影响大的是顺向坡、且岩层倾角小于坡角的情况,尤其是人工切坡较陡,使软弱结构面在坡面上临空,易导致滑坡发育;在残坡积、崩积土层发育地带,土层与下伏的基岩接触面为软弱结构面,往往构成潜在滑移控制面,斜坡地形坡度较陡或临空条件较好时,易发生滑坡。岩层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及其组合,易将岩体切割成块状或碎裂状,降低岩体的力学强度,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随着应力重分布和卸荷等作用,陡倾的节理裂隙往往演化为拉裂缝,导致了崩塌(危岩)的发生。 4.2.4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特征 以岩土体建造为基础,结合岩体的结构和力学性质将区内出露的岩土土体划分为非层状结构角砾质土、层状结构粘性土、砂砾卵石土、半坚硬—坚硬砂泥岩互层岩组三种类型(表6)。 表6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 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 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 50%, 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 严重。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 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 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全国 50%以 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 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心和注意。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对此非常重视,正式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列为国策,并已取得明显效果。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地球岩石圈的一切物质和作用的总和。它包括各种岩、土体及所含矿产资源、地质地貌景观和由内、外动力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及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不断发生缓慢的或突发性的对人类有利或不利的变化。近年来,四川在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在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至今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规来进行规范,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及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加之四川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等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在一定区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四川省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现状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跨我国二、三级地形台阶,地形高差悬殊,气象复杂多变,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为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的崩塌和滑坡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壑3000余条,危及120余座县市所在城区和800多个乡、镇,5o0余家工厂、矿山的安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亿元。近年来随着工程经济建设的力度、深度及广度不断加深,导致四川地质灾害已有加剧的趋势。1997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时间早,危害程度大婕胺段ч悖幽瓿?元月份就有华莺市双河镇柏梓镇煤矿瓦斯爆炸,2月份叙永县麻城乡擦耳岩崩塌,3月份荥经县荥河乡红星村漆山社滑坡和庄子队横岩上地裂缝等多处地质灾害发生,先后造成较大危害。5~9月许多地区相继出现了多次暴雨过程,在高强度的暴雨诱发下,地质灾害进入十分活跃阶段,接连不断地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断公路、铁路交通运输,毁坏农田耕地和房舍,破坏通讯、水利设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6月5日凉山州美姑县乐约乡暴雨造成滑坡,毁房子307户,1527人受灾,死亡151人。6月15日攀枝花市仁和区新华乡暴雨泥石流造成轻伤103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7月4日雅安天全县二郎山山洪泥石流造成12人失踪,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7月9日宜宾市兴文县久庆镇金凤村暴雨造成滑坡,致使53人死亡,40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地质灾害造成325人死亡,轻伤83人,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1998年四川省地质灾害更加异常活跃,灾害频繁发生,多次造成农田被毁,房屋毁损,交通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全省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据全省不完全统计,至今年9月份全省即发生较大型地质灾害109处,其中滑坡48处,泥石流36处,崩塌25处,死亡人数已达到283人,伤1868人,经济损失数亿元。这些灾害的产生除与四川独特的地质构造、地貌、地层岩性及暴雨山洪等自然地质因素密切相关外,与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不规范的矿山开采,随意弃渣,不合理的道路开挖,房屋修建切坡等密切相关。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四川省是一个矿业大省,近年来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广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给矿山企业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初步统计,全省有500余家工厂、矿山受到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四川省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科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有几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2、按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可划分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 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将地质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4、“一划两案”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6、“两卡”是指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8、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9、共分为4级应急响应,按照灾情、险情级别,分别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10、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 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内容。 12、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就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1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防治原则中,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单选题 1、在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避让场所,即可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 A 。 A:没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B: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地质灾害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 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当中的一个重点建设内容。但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各种地质灾害进行综合性的防治,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检验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标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引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当中难免会影响到施工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对周围居住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在地质灾害防治的施工过程当中往往会进行排水工程以及护坡工程等,而这些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些所造成的影响是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比如说在施工过程当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但是许多的机械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特别是遇到大风的天气,就会使得粉尘到处飘散,严重时会使得周围地区的雾霾天气变得十分的严重,会使周围居住人们得肺部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在护坡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一旦这些固体废弃物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一旦流失到周围环境会造成大面积的土体污染,甚至还有可能污染到地下水源,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对这些废水处理不当,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的水资源,同时由于防治工程需要进行土地开挖,会对一些土表的植物造成一定的危害,一旦破坏过度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得局部地形发生变化,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水蚀现象。 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 防止噪声污染的措施。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噪声污染是一个主要的污染源。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应该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之前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保证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指南-地质.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指南*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新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同时也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以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覆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并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测试条件。实验室是本学科领域国家和部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每年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受理国内外本领域研究人员的课题申请,并为他们提供开放研究基金和实验研究条件,以促进本学科发展和人才交流。 一、宗旨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的宗旨是: *本指南2007年制定

1.从我国减灾防灾、保障经济活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需求出发,密切配合国家、省部的重大基础性研究工作部署,加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地质灾害、岩土工程等领域国际前沿和重要基础性理论研究,发展这些学科的理论,促进这些学科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2.加强实验室依托学科与数、理、力学、现代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促进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鼓励人才流动。 3.通过扩大开放,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为本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先进技术开发与推广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 4、开放基金的执行期限一般为1~2年。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实验室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组建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实践,围绕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总体需求,形成了以下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

环境地质灾害种类及其防治

环境地质灾害种类及其防治 :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以下是 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环境地质灾害种类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1、环境地质的内涵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环境”一次来 源已久,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比如,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 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 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 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 的研究,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 主体,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 “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并且,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 害日渐频繁,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 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根本条件。同时,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再加上气候特征,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