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排序优化算法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排序优化算法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排序优化算法研究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排序优化算法研究

8

德且

2012年第12期 9

均开关频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环流的幅值也比只采用开关频率优化算法有所降低。

1 MMC 运行原理和控制方法

1.1 MMC 运行原理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逆变端的基本结构如 图1(a )所示[16],它由三相桥臂构成,每相桥臂有两个单桥臂以及两个电感L s , 每个上桥臂和下桥臂都由N 个子模块(Sub Module, SM )组成。图1(b )是子模块的结构图,它由两个开关功率管各自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和储能电容组成。分析子模块运行特性可知,当上开关管导通下开关管关断时,即子模块投入,模块输出电压为u C ;当上开关管关断下开关管导通时,即子模块被切除,子模块输出电压为零[14]。

图1 MMC 的基本拓扑结构

1.2 MMC 的控制方法

目前为止,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常用的控制方法有载波移相法和电容电压排序法,基于篇幅,本文重点研究排序算法。以A 相为例,MMC 传统电容电压排序的原理是:实时检测上下桥臂各个模块电容电压的大小和上下桥臂的电流方向;根据上下桥臂的电流方向对电压大小进行排序,选择合适的模块投入。电流的方向如图1(a )所示,桥臂电流大于或者等于零时,电容电压升序排列,处理器通过接收来自调制器输出投入子模块的个数N on 选择前面N on 个电压低的子模块投入,其余的模块则切除;反之桥臂电流小于零时,电容电压降序排列,处理器通过接收来自调制器输出投入子模块的个数N on 选择前面N on 个电压高的子模块投入其余的模块同样需要被切除。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的模块会随着桥臂电流的方向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没有投入的模块电容电压保持不变,等到下次动作时,没有投入的模块投入的概率比已投入模块再次投入的概率要大很多,由于电容电压的微小变化都将会给排序带来很大的变化,导致器件频繁的开通和关断,增加了器件的开关频率也就增加了换流器的损耗,降低了MMC 运行效率[15]。

调制器输出改变投入模块数的频率越大,器件的开关频率也就越大,为了降低器件的开关频率,选择合适的调制算法也非常重要,因此,在本文后面提出的最佳电压选择法,调制器输出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法[19]。传统的电容电压排序算法虽然电容电压平衡性好并且平衡速度快、相间环流小,但是它的这些优点都是以牺牲器件开关频率为基础,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以最大的实用价值来衡量优点和缺点,从而需要寻求一种优化方法同时兼顾这些优点和器件的开关频率。

2 MMC 电容电压平衡算法

图2是MMC 系统控制的基本结构。MMC 每相上下桥臂理论上对系统运行的贡献率一样,并且每相在任何时刻投入的模块数维持不变,因此,可以采用最大值为投入模块数最小值为零的工频正弦波作为最近电平逼近的调制波,调制器的输出作为上桥臂投入的模块数。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并不是使电压的变化追求一致[15],而是在开关器件和电容能够承受的电压范围内尽可能的减少器件开关频率。

2012年第12期

10

图2 MMC 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2.1 MMC 传统排序算法

最佳电压选择法需要处理器最后在上下桥臂中各自选择一个模块作为最佳组合,当上桥臂投入的模块数为零和N 时,最佳电压选择法将失去意义。图3为传统电容电压排序算法流程图,处理器通过接收来自调制器输出的上下桥臂需要投入模块的数量以及桥臂电流的方向选择排序在前面的子模块投入工作,其余的则被切除,等待下一次调制器输出新的命令投入工作。

图3 传统电容电压排序算法流程图

2.2 MMC 电容电压优化排序算法

器件开关频率优化算法(为区分方便,称之为保持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电容电压的波动系数ε,当桥臂电流大于零时,投入模块的电容将充电,如果电容电压偏离平均值的正向波动大小是小于给定波动系数ε时,模块继续保持投入状态,否则将被切除;当桥臂电流小于零时,投入模块的电容将放电,如果电容电压偏离平均值的负向波动大小是小于ε时,模块就继续保持投入状态,否则就被切除,图4为此算法的流程图。保持算法在选择模块投入时模块并不是频繁的投入与切除,使得两个限流电感两端电压除了含有二次谐波电压之外也含有基波电压,从而相间环流除了二倍频电流之外也含有基波电流。最佳电压选择法的提出正是考虑在保持开关频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模块适当减少因开关频率大大降低引起的环流增量。

图4 优化排序算法选择流程图

图5为最佳电压选择法的流程图,其原理是:MMC 正常运行情况下,假设桥臂电流大于零,投入模块的电容将充电,电容电压按升序的方式排列,检测上次已经投入的模块的个数N on_old ,并同时检测这些已投入的模块电容电压偏差是否超过了给定偏差,如果超过了则切除,不超过则继续保持投入状态,检测最终保持模块的个数N on_hold 。处理器通过调制器得到本次动作需要投入的个数N on_new 与上一次投入的个数N on_old 相比得到两种情况:①当N on_new 大于N on_old ,即桥臂需要增加一个投入的模块;②当N on_new 小于N on_old ,即桥臂需要减少一个投入的模块。第一种情况下,选择N on_new ?N on_hold ?个没有投入的且排列在前面的子模块投入工作,至

于剩下的一个需要投入的子模块则根据最佳电压选择法进行选择之后投入。第二种情况下由于桥臂需

图5 最佳电压选择法控制流程图

2012年第12期 11

要减少一个投入的模块,因此还需判断N on_new 是否大于N on_hold ,如果大于则选择N on-new ?N on_hold ?1个没有投入的且排列在前面的子模块投入工作,如果小于等于则选择|N on_new ?N on_hold ?1|个已经投入的且排列在最后面的子模块进行切除,剩下的一个模块将在最后进行有选择性的投入。

结合同相另一个桥臂经优化算法处理后的触发脉冲,这时上下桥臂共有N ?2个子模块确定要投入工作。最佳电压选择法是在上下桥臂中各自选择一个没有投入的模块,这两个模块的电压与前面已经确定的N ?2个模块电压的总和以最大的程度向直流侧电压逼近,这两个模块的电压就是本次动作的最佳模块。显然,器件的开关频率将与给定波动系数ε的大小有关,ε越大,开关频率越小,ε越小,开关频率越大。

3 仿真验证

3.1 优化算法开关频率仿真

仿真搭建了基于每相40个子模块的MMC 系统,直流侧电压U dc =20kV ,限流电感L s =0.01H ,系统输送有功功率P =7MW ,无功功率2.2MW 。

表1是给定系数ε与桥臂器件平均开关频率的关系。由于器件的平均开关频率较低以及MMC 电容电压波动、排序、选择的复杂性,难以推导出器件平均开关频率的精确数学公式,但可以计算出采用最近电平逼近方式的排序算法,其器件的极限开关频率为25N 。

表1 给定系数ε与器件平均开关频率的关系

ε

0 0.01 0.02 0.03 0.04 5 345 318.5 287.1 268.4243.7C /mF

7.5 373.7 319.4 245.3 215.1

198

不同电容大小下传统排序算法器件的平均开关

频率在432.0Hz 左右,但是采用优化排序算法时不同电容将会有不同的平均开关频率,这说明了系统

稳定运行时传统排序算法器件的开关频率与电容的大小无关,而优化算法因电容的波动与电容的大小有关,因此开关频率也就有所不同。MMC 实际运行中设定的给定参考波动系数ε大于电容电压的最大波动对开关频率的降低没有多大意义。 3.2 不同算法仿真波形对比

图6为采用传统排序算法和优化算法时的电容电压。图6(a )中由于器件频繁开通,子模块频繁投入和切除,电容电压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一致,电

压差值比较小;(b )和(c )中电容C =5mF ,给定系数ε =0和ε =0.05,选择的最佳模块电压在图中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由于给定系数不同,电容电压之间的最大差值也逐渐增大,所以器件开关频率逐渐降低。

图6 传统排序算法和优化排序算法电容电压的对比

图7中给出了在ε =0和ε =0.05时,传统排序算法、保持算法和最佳电压选择法三者之间环流的波形,可以看出传统排序算法的环流只含有二倍频的分量,而保持算法和最佳电压选择不仅含有二倍频分量,同时也含有基波分量,这是因为开关频率降

图7 不同算法时环流波形

12

4 [1] [2] [3] [4] [5] [6]

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2011-07-29 17:08:10) 容量相同的三相电容器,当为星型接法和角型接法时,其额定电流是不相同的,容量的不同存在外形差异。当三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电网额定电压相同时,三相电容器应采用角形连接,因为若采用星形连接,每相电压为线电压的1/1.732,电容器的输出容量将减少。当单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低于电网额定电压时,应采用星形连接,或几个电容器串联后,使每相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高于或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再接成角形。 近期遇到一个用户补偿要求,其内容为“低压380V系统,要求并联电容器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点不引出”。可见这种补偿是可以的。其目的可能是线路补偿,工厂里可能用于短路容量较大的地方等。 容量(Q)和电容值(C)是两个概念。电容值是制造概念,当电容器制造出来后,除非损坏,C是不变的。容量是使用概念,是当电容器使用在某电压和频率下所能输出的无功 (Q=ωCU2)。所以,容量相同,电压相同,频率相同的三相电容器,无论是接星还是接角,电流都是一样的(Q=√3UI)。体积是和设计和工艺有关的,例如,我国目前1000v一下并联电容器均采用金属化电容器,由于基膜和镀膜工艺的关系,很少厂家使用4.8um的基膜,所以,690v(一般接星)产品和400v(一般接角)产品体积相差不大,而400v产品和230v (一般接角)产品体积相差较大。“低压380V系统,要求并联电容器为三相、星型接法、中性点不引出”。一般单纯补偿不采用如此接法。如果是系统电压高,可用440v甚至525v 产品,如果是分相补偿,“中性点”要引出。可能是用于滤波吧。如果用于滤波,建议采用滤波电容器,虽然贵点,毕竟谐波不是降低并联电容器使用电压就能解决的 一、当单台电容器为三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此三相电容内部接线方式分为星型Y和三角型Δ两种。而加在三相电容器三个接线端电压均为线电压6.6KV。计算其额定电流时和标注中6.6KV/√3分母上的√3无关,不管是Y接法Δ接法,U均为6.6KV。而不是6.6KV/√3。根据三相电功率P=√3IU 得出I=P/√3U(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虑COSΦ。)。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二、当单台电容器为单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 1、标称6.6KV /√3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Y,电网线电压为6.6KV时,此时电容两个接线柱实际电压为6.6KV/√3即3.8KV。否则当接成Δ时电容器就会过电压,当单只电容接电源时只能接在3.8KV电网中而不是6.6KV电网。这时计算单台电容器电流时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6.6KV/√3即3.8KV也就是电网电压的相电压而不是线电压6.6KV。 2、标称6.6KV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时,由于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降成相电压6.6KV/√3即3.8KV,他就达不到它的标称Karv 值。

电力电容器保护原理解释

常见电力电容器保护类型: 电容器保护 1 保护熔丝 现代电容器组的每台电容器上都装有单独的熔丝保护,这种熔丝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要配合得当,就能够迅速将故障电容器切除,避免电容器的油箱发生爆炸,使附近的电容器免遭波及损坏。此外,保护熔丝还有明显的标志,动作以后很容易发现,运行人员根据标志便可容易地查出故障的电容器,以便更换。 2 过电流保护(电流取自线路TA) 过电流保护的任务,主要是保护电容器引线上的相间短路故障或在电容器组过负荷运行时使开关跳闸。电容器过负荷的原因,一是运行电压高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另一种情况是谐波引起的过电流。 为避免合闸涌流引起保护的误动作,过电流保护应有一定的时限,一般将时限整定到0.5s以上就可躲过涌流的影响。 3 不平衡电压保护(电压取自放电TV二次侧所构成的开口三角型) 电容器发生故障后,将引起电容器组三相电容不平衡。电容器组的各种主保护方式都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确定的。 根据这个原理,国内外采用的继电保护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不平衡电压和不平衡电流保护两种。这两种保护,都是利用故障电容器被切除后,因电容值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不平衡来启动继电器。这些保护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对于没有放电电阻的电容器,将放电线圈的一次侧与电容器并联,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在开口处连接一只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处电压为零,当电容器因故障被切除后,即出现差电压U0,保护采集到差电压后即动作掉闸。 4 不平衡电流保护 这种保护方式是利用故障相容抗变化后,电流变化与正常相电流间形成差电流,来启动过电流继电器,以达到保护电容器组的目的。常见的不平衡电流保护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4.1 双星形中性点间不平衡电流保护 保护所用的低变比TA串接于双星型接线的两组电流器的中性线上,在正常情况下,三相阻抗平衡,中性点间电压差为零,没有电流流过中性线。如果某一台或几台电容器发生故障,故障相的电压下降,中性点出现电压,中性线有不平衡电流I0流过,保护采集到不平衡电流后即动作掉闸。

电容器组过补偿操作过电压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电容器组过补偿操作过电 压预防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GL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 LATE 编号:FS-QG-13899 电容器组过补偿操作过电压预防措 Preve ntive measures for cap acitor bank over-co mpen sati on op erati 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在装有补偿电容器组的高低压变配电站及用户,除要求 有较为完善的投切装置外,管理运行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程序,是有效的防止措施。近年来,随着供用电系统设备不断地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补偿电容器组要求有一定的防止操作过电压的装置。如用装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电弧不重燃的真空断路器、电容器组加串联电抗器等,还要有失压保护,当系统停电或事故掉问后,能自动切除电容器组,防止线路空载投入,引起过电压而损坏变配电设备及电容器。 要有过电压保护,当电源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值后,能自动退出补偿电容器组,防止损坏电容器和过补偿过电压。在集 中补偿装置中,加装串联电抗器,限制电容器组合闸涌流, 短路电流和抑制高次谐波。串联电抗器越大,合闸涌流越小,

般允许合闸涌流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倍,可选取阻抗百分值为6%的标准电抗器。 正确操作电容器组具体要求如下 (1)集中补偿的高低压电容器组,投入和退出,应根据网 络的功率因数及电压变化进行。当功率因数低于0.8(滞后), 电压低于额定值一5%寸投入;电压超过额定值5%功率固 数滞后超0.95以上时退出运行。 (2)当电容器组电流超过 1.4倍额定电流,三相平衡相 差士5%电容器温度超过55幻C应将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⑶ 在变配电站正常停电操作时,应先将电容器组退出 母线停运后,再按顺序拉开各路出线断路器。全站恢复供电时,应先合上各出路开关供电,待负荷上去后,按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的高低,决定电容器组的投运。否则,因主变、线路空载,电压已超过额定值,又投入电容器组,将造成过补偿。或投入电容器的合闸涌流与空载变压器、母线电压互感器构成并联振荡回路,发生铁磁谐振,产生高幅值铁磁谐振过电压。 (4)全站事故停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组的断路器拉开。装 失压保护,能自动断开断路器装置的,应检查是否已断开。 (5)电容器组的投切,不可连续频繁操作,每次切投时间 间隔应不少于3min(自行放完电),3min之后方可再次投运。 电容器检修时,从母线上退出运行3min后,再经人工短路放电,确认无电后,再进行维护检修工作。高压变配电站电容器组切投与检修,要按调度命令执行,并严格办理工作票和操作票等手续。

电容器选用的基本知识(上)

電容器選用的基本知識(上) 文/唐凌 在一般電子電路中,尤其是與Hi-Fi有關的各種電路包括HFIFAF 電容器使用的頻度,大致上僅次於電阻器然電阻器使用雖多,而其作用特性種類卻遠較電容器為單純,因為在一張線路圖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關電阻規格的說明是除特別說明外一律用碳膜1/2瓦,而電容器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因為電容器的規格,除了電壓容量之外還有因結構不同而產生的種種形體及特性上的差異,若有選用錯誤,不僅電路不能工作,甚至於將發生危險包括損及其他零件和人體等本文擬就以業餘者為對象,敘述一般電容器的選用常識,因編幅有限,是特將其較實用者優先論述。 一電子電路中的電容器 電容器的基本作用就是充電與放電,但由這種基本充放電作用所延伸出來的許多電路現象,使得電容器有著種種不同的用途,例如在電動馬達中,我們用它來產生相移,在照相閃光燈中,用它來產生高能量的瞬間放電等等,而在電子電路中,電容器不同性質的用途尤多,這許多不同的用途,雖然也有截然不同之處,但因其作用均係來自充電與放電,所以,在不同用途之間,亦難免有其共同之處,例如傍路電容實際上亦可稱為平滑濾波電容,端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解釋。 以下係就一般習慣的稱呼做為分類,來說明電容器在不同電路中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1.1直流充放電電容 電容器的基本作用既是充電和放電,於是直接利用此充電和放電的功能便是電容器的主要用途之一。 在此用途中的電容器,有如蓄電池和飛輪一般的功能,在供給能量高於需求時即予吸收並儲存,而當供給能量低於需求或沒有能量供給時,此儲存的能量即可放出電容器充放電的作用與

電池充放電的作用不一樣,電池不管在充電或放電時,所需之作用時間均較長,因此,它無法在瞬間吸收大量的電能,也無法在瞬間放出大量的電能。 圖1-1是常見的整 流電路,圖中二極 體僅導通下半週 的電流,在導通期 間把電能儲存於 電容器上,在負半 週時,二極體不導 電,此時負載所需 的電能唯賴電容 器供給。 在此電路中,你可能想到,電容器在正半週所充之電能是否足夠維持到負半迵使用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因素來決定 1.交流電在正半週時能否充份供應所需能量 2.電容器在正半週的充電期間,是否能夠儲存充份的能量 3.負載所需的平均電能是多少。 以上三個因素之中,1.2.數字若很大,而3.的需求則很小,即使在理論上亦無法獲得純粹的直流,因為電容器並非在正半週的全部時間都在充電,而只是在正半週的電壓高於電容器既有的電壓時,才有充電的作用在電容器不接負載時漏電流亦不計,其充電的時間只是正半週的前四分之一週電壓上升時及至電壓上升到峰值後,第二個正半週就不再充電了當電容器接上負之後,開始放電,在不充電的時間內,放去了多少電能,在充電時才能回多少電能,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紋波是無法等於零的。 通常的整流充放電電路,都是在交流接近峰值的極短時間內充電,然後做穩定的如前級放大器或不穩定的如B類放大器放電,而放電之量亦僅佔總電容量極小的部份但也有少數電路中的電容是做長時間緩慢充電而後在瞬間大量放電的,這類電路例如照相用之閃光電路和點銲機中之放電電路等,其電容所要求的特性自與一般整流用電容不一樣。 1.2電源平滑濾波及反交連電容

电容器参数大全

电容器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相关公式 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 C=(C1*C2*C3)/(C1*C2+C2*C3+C1*C3) 标称电容量和允许偏差 标称电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μ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法:1m=1000 μF 1P2=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三位数字的表示法也称电容量的数码表示法。三位数字的前两位数字为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宇,第三位数宇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都是pF。如:102表示标称容量为1000pF。 221表示标称容量为220pF。 224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4)pF。 在这种表示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第三位数字用"9"表示时,是用有效数宇乘上10的-1次方来表示容量大小。如:229表示标称容量为22x(10-1)pF=。 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μF、误差为±5%。 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偏差称误差,在允许的偏差范围称精度。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级——±%;F——01级——±1%;G——02级——±2%;J——I 级——±5%;K——II级——±10%;M——III级——±20%。 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对应关系:00(01)-±1%、0(02)-±2%、Ⅰ-±5%、Ⅱ-±10%、Ⅲ-±20%、Ⅳ-(+20%-10%)、Ⅴ-(+50%-20%)、Ⅵ-(+50%-30%) 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根据用途选取。 注:用表中数值再乘以10n来表示电容器标称电容量,n为正或负整数。 主要参数的意义:标称容量以及允许偏差:目前我国采用的固定式标称容量系列是:E24,E12,E6系列。他们分别使用的允许偏差是+-5% +-10% +-20%。 额定电压: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一般直接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击穿,造成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坏。常见的电容额定电压与耐压测试仪测量值的关系( 60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760V以上55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715V以上; 50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650V以上; 45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585V以上; 40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520V以上; 25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325V以上; 200V的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压为260V以上;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摘要】对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实际电力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过电压保护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并联电容器组所承受的不同过电压,然后在探讨过电压保护方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容器组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并联;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 一、前言 并联电容器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用也十分明显。注重对过电压保护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指导电力实践。并联电容器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到多种不同类型的过电压,研究过程中有必要着重进行分析。 二、过电压保护的作用 电容器内部故障发展过程,大多数先是个别元件发生击穿短路,如无内熔丝动作切除故障元件,则为故障元件所在串联段短路,当故障继续发展就会有数个串联段乃至全部击穿短路。设置各种电容器内部保护是期望故障电容器在全击穿之前撤出,以免发生外壳爆裂事故。就保护灵敏度而言,通常是内外熔丝保护高于不平衡保护,而不平衡保护高于过电压保护,从而构成诸种保护的配合顺序。 当电容器组采用内熔丝或外熔丝为主保护时,不平衡保护和过电压保护为后备保护;当电容器组采取无熔丝保护时,不平衡保护为主保护,过电压保护为后备保护。过电压保护作为后备保护,是在主保护失效时起作用。可见,无论是采取何种保护配置组合,过电压保护都是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根据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使用场所和装置构成及其技术特性的区别。 三、并联电容器组承受的过电压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问题,主要考虑操作过电压,因为对电容器组来讲遭受雷击大气过电压的机率很小,雷电波在大电容的影响下,陡度较小,减小了对绝缘的危害。常见的操作过电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容器组分闸时弧燃引起的过电压 电容器组的操作过电压大多是由于在断路器分闸时电弧重燃所引起的。单相重燃时,在电容器组不接地中性点上,产生中性点对地过电压。此过电压与其它相电容上的电压叠加,形成更高的极对地过电压。 2.合闸时电容器极间过电压

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电容器组跳闸原因分析

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电容器组跳闸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220kV某变电站10kV电容器由于三相电压不平衡导致跳闸原因分析,找出引起电压不平衡的因素,为以后查找电容器组故障原因积累经验。 【关键词】不平衡电压;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电容量;电抗 前言 为了补偿系统无功,变电站基本上都会在10kV系统中装设电容器组。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电容器组跳闸现象,引起电容器组跳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压不平衡造成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通常我们都会认为电压不平衡是电容器组电容量三相不平衡引起的,但实际上断路器三相不同期、放电线圈绕组直流电阻三相不平衡、电抗器三相电抗值不平衡、绝缘老化都会引起三相电压不平衡,使电容器组跳闸。 一、现场试验情况 2014年7月9日,某变电站10kV电容器首次对跳闸,对其进行电容量测量,测量结果为A相173.1μF、B相173.4μF、C相173.3μF。从测试数据看电容值没有问题,就对紫1#电容器组进行投运,此时保护定值设为3V,投上后电容器组马上就跳掉了。随后又将保护定值改到5V,再次将电容器组投上后,过了几分钟电容器再次跳掉。我们初步认为导致电容器组跳闸的可能会是电容器单元其他设备,不是电容器本身。 2014年7月11日,再次对跳闸电容器单元进行全面试验,分别对电容器电容量、绝缘项目,开关特性、直阻、绝缘项目,电抗器电感、电抗、绝缘项目,电缆绝缘项目,测试结果都正常。在对放电线圈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时,发现A相1216Ω、B相1413Ω、C相1411Ω。从测试数据上看,A、B、C三相绕组直阻不平衡率约为15%。对其绝缘电阻测试时,发现A相绝缘较低,约10.92 MΩ,B、C两相均在320 MΩ左右。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我们就能确定由于放电线圈一次绕组存在匝间短路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从而引起紫1#电容器跳闸。 二、影响电压不平衡的因素 1、电容器三相电容值偏差较大引起电压不平衡 Q/GDW1168-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电容器组的电容量与额定值的相对偏差应符合此要求:3Mvar以下的电容器组:-5%~10%;3Mvar 到30Mvar电容器组:0%~10%;30Mvar以上电容器组:0%~5%;且任意两线端的最大电容量与最小电容量之比值,应不超过1.05。如果电容器中某相电容受潮或损坏,都会导致电容值减小,造成无功补偿不均衡,从而导致电压不平衡,

电容器基本知识

電容器基本知識 一、定義:由兩金屬极板加以絕緣物質隔離所構成的可儲存電能的元件稱為電容器 二、代號:“C” 三、單位:法拉(F) 微法(uF) 納法(nF) 皮法(pF) 1F=106 uF =109nF=1012 pF 四、特性:通交流、阻直流 因電容由兩金屬片構成,中間有絕緣物,直流電無法流過電容,但通上交流電時,由於電容能充放電所致,所以能通上交流 五、作用:濾波、耦合交變信號、旁路等 六、電容的串聯、並聯計算 1.串聯電路中,總容量=1÷各電容容量倒數之和 例: 2.並聯電路中,總容量=各電容容量之和 例: 七、電容的標示: 1.直標法:直接表示容量、單位、工作電壓等。如1uF/50V 2.代表法:用數字、字母、符號表示容量、單位、工作電壓等 如:“104”表示容量為“100000pF” “Z”表示容量誤差“+80% -20%” “”表示工作電壓“50V” 八、電容的分類 1.按介質分四大類 1).有機介質電容器(極性介質與非極性介質,一般有真合介質、漆膜介質等)

2).無機介質電容器(雲母電容器、陶瓷電容器、波璃釉電容器 3).電解電容器(以電化學方式形式氧化膜作介質,如鋁Al2O3鉭Ta2O5) 4).氣體介質電容器(真空、空氣、充氣、氣膜復合) 2.按結構分四大類 1).固定電容器 2).可變電容器 3).微調電容器(半可變電容器) 4).電解電容器 3.按用途分 1).按電壓分低壓電容器、高壓電容器 2).按使用頻率分低頻電容器(50周/秒或60周/秒)和高頻電容器(100K周/秒) 3).按電路功能分:隔直流、旁路、藕合、抗干擾(X2)、儲能、溫度補償等 九、我司主要使用之電容: 1).電解電容 2).陶瓷電容(包括Y電容與積層電容、SMD電容) 3).塑膠薄膜電容(包括金屬薄膜電容器、X2電容器、嘜拉電容器) 電解電容(E/C) 一、概述 電解電容的構造是由陽箔、陰箔、電解紙、電解液之結合而成的,陽箔經化成後含有一高介電常數三氧化鋁膜(Al2O3),此氧化膜當作陽箔與陰箔間的絕緣層,氧化膜的厚度即為箔間之距離(d),此厚度可由化成來加以控制,由於氧化膜的介電常數高且厚度薄,故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較其他電容高。電解電容的實值陽极是氧化膜接觸之電解液,而陰箔只是將電流傳屋電解液而已,電解紙是用來幫助電解液及避免陽箔、陰箔直接接觸因磨擦而使氧化膜磨損。 即電解電容器是高純度之鋁金屬為陽极,以陽极氧化所開氧化膜作為電介質,以液體電解液為電解質,另與陰极鋁箔所構成之電容器。

电容器组过补偿和操作过电压的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容器组过补偿和操作过电压的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150-27 电容器组过补偿和操作过电压的预 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装有补偿电容器组的高低压变配电站及用户,除要求有较为完善的投切装置外,管理运行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程序,是有效的防止措施。近年来,随着供用电系统设备不断地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补偿电容器组要求有一定的防止操作过电压的装置。如用装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电弧不重燃的真空断路器、电容器组加串联电抗器等,还要有失压保护,当系统停电或事故掉问后,能自动切除电容器组,防止线路空载投入,引起过电压而损坏变配电设备及电容器。要有过电压保护,当电源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值后,能自动退出补偿电容器组,防止损坏电容器和过补偿过电压。在集中补偿装置中,加装串联电抗器,限制电容器组合闸涌流,短路电流和抑制高次谐波。

6kV电容器不平衡电压保护误动现象的分析 刘勇

6kV电容器不平衡电压保护误动现象的分析刘勇 发表时间:2018-05-30T10:02:58.6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刘勇 [导读] 摘要针对最近两年我厂35/6kV变电所电容器频繁出现不平衡电压跳闸现象,根据故障现象、SOE报文、故障录波等数据,对不平衡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由于放电线圈铁磁饱和所造成,并通过试验和测量给出了整改措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针对最近两年我厂35/6kV变电所电容器频繁出现不平衡电压跳闸现象,根据故障现象、SOE报文、故障录波等数据,对不平衡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由于放电线圈铁磁饱和所造成,并通过试验和测量给出了整改措施。 关键词:电容器;不平衡电压;放电线圈;铁磁饱和;分析 一、前言 因电网容量增加和老区改造的需要,我厂对17座35/6kV变电所的放电线圈进行了更换。但是,自更换以来,先后出现了19次电容器组不平衡电压跳闸的现象,我们对各变电所的电容器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分析后认为,电容器组差动保护用放电线圈的故障是引起电容器组不能正常投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电容器组的不平衡电压保护 电容器发生故障后,由于熔断器熔断,将故障电容器切除,从而引起电容器组三相电容值不平衡而产生电压不平衡,经放电线圈变换后,放电线圈二次侧的开口三角产生不平衡电压信号,动作于开关跳闸。原理图如图1所示,放电线圈一次绕组与电容器并联作为放电线圈,二次线圈中的一组接成开口三角。在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三角电压值为零,当某相电容器因故障切除后,三相容值不平衡导致电压不平衡,开口处出现电压差,利用这个电压差来启动保护装置,动作于开关跳闸。 图1电容器组的不平衡电压保护 三、频繁不平衡电压动作原因分析 我们对不能正常投运的电容器组进行故障分析统计。所有的不平衡电压跳闸中:电容器损坏引起的不平衡电压动作占10.5%;放电线圈内部有短路,一次侧直流电阻超差占21%,常规试验项目数据正常,但差动保护仍误动作68.5%。由此可见不明确故障率很高,由于差动保护直接接于放电线圈二次侧,因此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放电线圈上。经过分析,原因有如下三点: 1、一、二次线圈间的电压比误差偏大 线圈L1、L2上的电压,在运行中一般是相等的。但如果两个线圈的一、二次侧的电压比出现了差异,相应会引起二次侧电压差值偏大。 2、铁芯在运行电压下饱和,引起线圈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化 设备在6kV电压下长期运行,有可能会给铁芯造成剩磁,使铁芯饱和,引起线圈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化,继而导致线圈一、二次侧感应电压的严重不相等,引起二次侧电压差值的增大。 3、放电线圈间的角差引起差动电压偏大 放电线圈二次侧电压的相角取决于一、二次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在放电线圈的内部构造中,特别是有两个独立铁芯的,因为线圈位置的不同,线圈间的电磁耦合系数也各有不同。即使二次侧的感应电压在数值上完全相等,但它们的相角差却有可能不为零。二次侧电压角差引起的二次压差如图2所示。 图2二次电压角差引起的二次压差 这里,我们可以排除1、3原因,因为在68.5%不明原因跳闸的不平衡电压动作电容器中,再次合闸送电后80%可以继续投入运行,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不平衡电压跳闸。如果是放电线圈存在一、二次线圈变比误差或角差,那么会在4.2S(不平衡定值时间)内跳

电容基本知识

产品说明 贴片电容产品规格说明及选用基本知识 电容的种类有很多,可以从原理上分为:无极性可变电容、无极性固定电容、有极性电容等,从材料上分主要有:CBB电容(聚乙烯),涤纶电容、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独石电容(即贴片电容或MLCC)、电解电容、钽电容等。我们将贴片电容选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基本知识拿出来一起与大家探讨. 如何理解电容介质击穿强度 介质强度表征的是介质材料承受高强度电场作用而不被电击穿的能力,通常用伏特/密尔(V/mil)或伏特/厘米(V/cm)表示。 当外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晶体点阵中的电子克服电荷恢复力的束缚并出现场致电子发射,产生出足夠多的自由电子相互碰撞导致雪崩效应,进而导致突发击穿电流击穿介质,使其失效。除此之外,介质失效还有另一种模式,高压负荷下产生的热量会使介质材料的电阻率降低到某一程度,如果在这个程度上延续足夠长的时间,将会在介质最薄弱的部位上产生漏电流。这种模式与温 度密切相关,介质强度隨温度提高而下降。 任何绝缘体的本征介质强度都会因为材料微结构中物理缺陷的存在而出现下降,而且和绝缘电阻一样,介质强度也与几何尺寸密切相关。由于材料体积增大会导致缺陷隨机出現的概率增大,因此介 质强度反比于介质层厚度。类似地,介质强度反比于片式电容器內部电极层数和其物理尺寸。基於以上考虑,进行片式电容器留边量设计时需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和在进行耐压测试(一般为其工作 电压的2.5倍)時,不发生击穿失效。 如何理解绝缘电阻IR 绝缘电阻表征的是介质材料在直流偏压梯度下抵抗漏电流的能力。 绝缘体的原子结构中没有在外电场强度作用下能自由移动的电子。对于陶瓷介质,其电子被离子键和共价键牢牢束缚住,理论上几乎可以定义该材料的电阻率为无穷大。但是实际上绝缘体的电阻率 是有限,并非无穷大,这是因为材料原子晶体结构中存在的杂质和缺陷会导致电荷载流子的出现。 电容器的射频电流与功率 这篇文章主要是讨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加载电流、功率损耗、工作电压和最大额定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电容的最大电流主要是由最大额定电压和最大功率损耗限制的。电容的容值和工作频率又决 定了它们的限制是可调节。对于在固定频率下一个较低容值的电容或者是一个电容在较低的频率下工作,它们的最高电压极限一般都比最大功率损耗的极限到达快一些。 最大的额定电压决定于电容器的阻抗(Xc),就好像功率损耗决定于电阻的阻抗,或者叫做电容的等效电阻(ESR) Xc是由公式:Xc=1/[2πFC]计算出来,这里的F是频率,单位是Hz;C是容量,单位是F。 在没有超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情况下,允许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峰值是这样计算出来的:I=Er/Xc这里的Er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流是峰值电流,单位是A。 流过电容的实际电流是这样计算出来:I=Ea/Xc,这里的Ea是应用电压或者是实际工作。 下面几个例子是讲解在固定的频率不同的电容器这些变数是怎样影响电压和电流的极限值。 例1:0.1pF,500V的电容器使用在1000MHZ的频率上: 等效电阻:Xc=1/[2(3.14)(1000×106)(0.1x10-12)]=1591ohms 电流峰值:I=500/1591=0.315Apeak或0.22Arms. 如果超过这个电流,则工作电压将会超过额定电压。 例2:1.0pF,500V的电容器使用在1000MHZ的频率上: 等效电阻:Xc=1/[2(3.14)(1000×106)(1.0x10-12)]=159ohms 电流峰值:I=500/159=3.15Apeak或者2.2Arms 如果超过这个电流,则工作电压将会超过额定电压。 例3:10pF,500V的电容器使用在1000MHZ的频率上: 等效电阻:Xc=1/[2(3.14)(1000×106)(10x10-12)]=15.9ohms 电流峰值:I=500/15.9=31.5Apeak或者22.2Arms 如果超过这个电流,则工作电压将会超过额定电压。 结论:最大功率损耗值是在假设电容器的端头是一个无穷大的散热器情况下计算出来得。这时传导到空气中的热量是忽略的。一个10pF,500V的电容器工作在1000MHZ的频率,在功率极限下工作 的电流峰值是7A,平均电流大概是5Arms。在这种工作电流情况下,电容器的温度将会升到125℃。为了稳定地工作,它的实际最大工作电流是2Arms,如果端头的散热效果很好可以到达3Arms。 如何理解电容器的静电容量 A.电容量 电容器的基本特性是能够储存电荷(Q),而Q值与电容量(C)和外加电压(V)成正比。 Q=CV 因此充电电流被定义为: =dQ/dt=CdV/dt 当外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为1伏特,充电电流为1安培,充电时间为1秒时,我们将电容量定义为1法拉。 C=Q/V=库仑/伏特=法拉 由于法拉是一个很大的测量单位,在实际使用中很难达到,因此通常采用的是法拉的分数,即: 皮法(pF)=10-12F 纳法(nF)=10-9F 微法(mF)=10-6F B.电容量影响因素 对于任何给定的电压,单层电容器的电容量正比于器件的几何尺寸和介电常数: C=KA/f(t) K=介电常数 A=电极面积 t=介质层厚度 f=换算因子 在英制单位体系中,f=4.452,尺寸A和t的单位用英寸,电容量用皮法表示。单层电容器为例,电极面积1.0×1.0″,介质层厚度0.56″,介电常数2500, C=2500(1.0)(1.0)/4.452(0.56)=10027pF 如果采用公制体系,换算因子f=11.31,尺寸单位改为cm, C=2500(2.54)(2.54)/11.31(0.1422)=10028pF 正如前面讨论的电容量与几何尺寸关系,增大电极面积和减小介质层厚度均可获得更大的电容量。然而,对于单层电容器来说,无休止地增大电极面积或减小介质层厚度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平行 列阵迭片电容器的概念被提出,用以制造具有更大比体积电容的完整器件。 在这种“多层”结构中,由于多层电极的平行排列以及在相对电极间的介质层非常薄,电极面积A得以大大增加,因此电容量C会随着因子N(介质层数)的增加和介质层厚度t’的减小而增大。这里A’指的是交迭电极的重合面积。 C=KA’N/4.452(t’) 以前在1.0×1.0×0.56″的单片电容器上所获得的容量,现在如果采用相同的介质材料,以厚度为0.001″的30层介质相迭加成尺寸仅为0.050×0.040×0.040″的多层元件即可获得(这里重合电极面积A’为0.030×0.020″)。 C=2500(0.030)(0.020)30/4.452(0.01)=10107pF 上面的实例表明在多层结构电容器尺寸相对于单层电容器小700倍的情况下仍能提供相同的电容量。因此通过优化几何尺寸,选择有很高介电常数和良好电性能(能在形成薄层结构后保持良好的绝 缘电阻和介质强度)的介质材料即可设计和制造出具有最大电容量体积系数的元件。 电容的型号命名 各国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很不统一,国产电容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名称,电容器为C。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材料。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分类。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电容的标志方法 (1)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文字符号法: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文字符号表示其电容量的单位:P、N、U、M、F等。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标称允许偏差也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小于10PF 的电容,其允许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色标法: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单位一般为PF。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所表示的意义如下表所示: 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耐压 4V 6.3V 10V 16V 25V 32V 40V 50V 63V (4)进口电容器的标志方法:进口电容器一般有6项组成。

10KV投切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分析与抑制

10KV投切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分析与抑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在配电网被用来提高电能质量,这些并联电容器组通常要求频繁操作,承受着各种过电压。本文针对10KV投切并联电容器组产生的过电压,提出了应用阻尼装置来进行限制的措施,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电容器;并联;阻尼装置 1 概述 投切并联无功补偿装置时产生的过电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闸时产生的过电压;另一种是切除时,由于开关发生重燃产生的过电压。第二种过电压对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危害更为严重。操作过电压成为电容器运行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对并联电容器组操作过电压的抑制,是并联电容器组运行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某10kV 系统真空开关投切并联电容器组为例,对可能产生的操作过电压进行分析研究。对投切并联电容器组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利用阻尼装置进行限制,对阻尼限流器的参数进行了选取。 2 阻尼装置及其参数选取 如图1所示,用于并联电容器的过电压阻尼装置由火花间隙G 与阻尼电阻R 串联组成,该装置并联在并联电容器C 的串联电抗器L 两端。 阻尼装置中的阻尼电阻,在过电压发生时接入电路,对过电压和过电流产生阻尼作用,抑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发展。当阻尼电阻过大时,它流过的电流很小,对回路的影响也很小,相当于未接入阻尼电阻,不能产生阻尼作用;当阻尼电阻过小时,又相当于将电感短路,也不能起到阻尼作用。 因此,在一定的回路条件下,必定有一个最佳电阻值,在此阻值下可将电容器组的过电压或过电流降到可能的最低值,确保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阻尼电阻阻值的选取对过电压、过电流的抑制及阻尼装置都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借鉴上述方法,将图1中的过电压阻尼装置用于某10kV 变电站电容器组中,用以限制操作过电压和合闸涌流,利用EMTP对间隙、阻尼电阻等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阻尼电阻值和串联间隙的动作电压,使用最佳的保护参数进行加装与不加装保护装置时过电压的对比计算及现场对比测量。 3 系统接线及相关参数 某变电站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接线如图2所示。

三相不平衡电容器配置

附录1:外文资料翻译 A1.1 不平衡电力系统电容器设置 摘要—本文提出一个针对三相不平衡的电力系统采用的电容器设置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使功率损失和电容器费用降到最小,而且使当前电力系统中谐波引起的畸变降到最小。提出的方法是在平衡的和不平衡的操作条件下都能实现这个目标。当不平衡的系统接近于由他们的正向序列单相等值时,本文的一个目标就是讲述在电容器设置研究结果上的一些重大区别。此外,还讲述了在电容器设置中考虑谐波畸变的作用。并且提供了配电测试电力系统的数字例子来说明此方法。 关键词:优化,电容器设置,损失最小化,谐波畸变,不平衡操作,配电系统。 1绪言 配电系统在各个地点都安装有电容器,为了获得期望的电压波形,合适的功率因素和减少馈线功率损失。当处理一个包含几条馈线和他们旁路的大规模配电系统时,决定这些电容器的最佳安装地点和安装容量成为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说明,例如电容器大小、电压和馈线负载的运行限值。针对平衡的配电馈线的有效解决方法已经被开发了[1,2]。这些解决方法主要运用于公式化问题中的正向序列网络模型和连带的功率流动。因此,结果不能直接运用在包含缺相馈线的系统中,不对称负载的馈线或者单相或两相馈线的电容器组。三相不平衡的配电系统将在[3,4]中研究,其中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用于解决这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5]中,一种被简化的公式和MINOS优化包裹用于解决同一个问题。最近,配电系统中存在由非线性负载和控制设备产生的不需要的谐波。对安装有电容器的配电网,谐波会导致过电压。在[6]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介绍了一种使谐波过电压最小化的方法[6]。一种避免汇合问题和合并电容器的分离属性以及安装电容器组电压畸变的实用方法,在[7]被开发并且被提出。这种方法针对三相平衡的操作条件并且仅能分析正向序列网络。 在本文,[7]中讲述的内容将延伸到更加普遍的三相不平衡的操作情况下。几条配电馈线分为几段,混有单相、两相和三相负载。这样的系统和那些含有三相不平衡负载的系统一样,可以用本文当前的方法研究。除损失和电容器设施之外的费用,还有就是谐波畸变引起的费用,将在[8-9]中讨论。因此,问题被公式化,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损失和谐波还有电容器的设置费用一起减到最小。 本文首先提出问题说明。然后描述了三相功率流动和线性谐波分析模块的细节,这部分组成了主要算法。其次是采用开发的程序和测试系统得到的仿真结果。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结论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电容电流计算

Y型时的电流: I相=Qc/(1.732×U相) △型时的电流: I线=Qc/(1.732×U线) (Qc=三相电容额定总量,单位:KVAR,U=电容额定电压,单位:KV) 公式:I=P/(根3×U),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P表示功率,单位:无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根3约等于1.732;U表示电压,单位“千伏”(KV)。 I=40/(1.732×10)…………(10KV的电容) I=2.3(A) I=40/(1.732*0.4)…………(0.4KV的电容) I=57.7(A)。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30 16:54 计算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注意要点 一、当单台电容器为三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此三相电容内部接线方式分为星型Y和三角型Δ两种。而加在三相电容器三个接线端电压均为线电压6.6KV。计算其额定电流时和标注中6.6KV/√3分母上的√3无关,不管是Y接法Δ接法, U均为6.6KV。而不是6.6KV/√3。根据三相电功率P=√3IU得出I=P/√3U(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虑COSΦ。)。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二、当单台电容器为单相时,其标注的额定电压如6.6KV/√3和6.6KV,这两种标注方式主要区别在于说明: 1、标称6.6KV /√3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Y,电网线电压为6.6KV时,此时电容两个接线柱实际电压为6.6KV/√3即3.8KV。

否则当接成Δ时电容器就会过电压,当单只电容接电源时只能接在3.8KV电网中而不是6.6KV电网。这时计算单台电容器电流时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 U为6.6KV/√3即3.8KV也就是电网电压的相电压而不是线电压6.6KV。 2、标称6.6KV的单台电容当组成电容器组接在三相电网时只能接成Δ,如果接成Y时,由于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降成相电压6.6KV/√3即3.8KV,他就达不到它的标称 Karv 值。如果三只这样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按Δ型可直接接在线电压为6.6KV的三相电网中。单只电容可直接接在三相6.6KV其中两相上。计算电流时I=P/U,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 信息来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410864447.html, 三、综上所述单台电容器计算电流时分以下三种情况: 1、电容器为三相电容时:(不论星型Y和三角型Δ接法,不考虑COSΦ)。 I=P/√3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2、电容器为单相时: a、当标称电压为U/√3时 I=P/(U/√3)即I=√3(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b、当标称电压为U时 I=P/U P为电容器额定容量Karv ,U为电网线电压KV。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 电力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综述 科技日益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用户用电对电能的要求也日益升高。不单是对电能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其对电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不单要有足够的电能,还要有稳定的电能——即电压、频率、波形需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用户的用电设备持续保持最好的工作性能,从而保证工效效率。其中,电压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单对用户生产、生活、工作有重大影响,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电压质量息息相关的就是无功电源,无功不足,会使得系统的电压幅值降低,对整个电网来说,电压过低可能引起电压崩溃,进而使系统瓦解,造成负荷大幅流失;对单个元件而言,电压的降低可能使其无法运行在最佳工况,同时造成电能损耗增大,甚至可能损坏设备,同时输电线路在同等条件下,电压越低传输的电能就越小。因此,必须保证无功电源的供应。同时,为了确保电网经济运行与用户的用电正常,又必须减小无功功率的流动,因此,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是就地补偿。即在变电站及用户负荷处,将一定量的电容器串联、并联在一起,形成电容组,使其达到一定的容量、满足一定的电压要求,补偿系统无功、调节该节点电压。 1电容器组接线方式的决定因素 电容器通常是将若干元件封装在一铁壳内,构成电容器单元,再

由各单元先并后联,封装在铁箱内组成的。 当电容器组所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容量要求确定以后,接线方式的选择则关系到了电容器组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决定接线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受耐爆容量限制 电容器组在运行过程中,若其中某个电容器击穿短路,这个电容器将承受来自其自身及其他并联10KV电容器保护组的放电。为防止故障元件受放电能量过大冲击,导致电容元件爆炸,必须限制同一串联段上的并联台数,即有所谓的最大并联台数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并联数与增大串联段数的方法,来降低冲击故障电容器的放电能量。 1.2接线方式与设备不配套的限制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由于工艺上的改进,使电力电容器的介质,结构发生改变,普遍采用了全膜电容器。电容器的容量越来越大,因此派生出了很多新的结构与接线方式。同时,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较高的 66kV电压等级的放电线圈,致使其66KV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选择及相应接线方式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使相关接线方式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由于这种不配套的限制,导致该时期电容器运行故障明显上升。经过阵痛之后,对配套设备的研究也跟上技术的研发进度,因此,这种限制现在基本消除。 1.3与应用的场合有关 在电力企业中,多采用星形接法,在工矿企业变电所中多采用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