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8课时 功率(2)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8课时 功率(2)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8课时 功率(2)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8课时 功率(2)

第8课时功率(2)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 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 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则泥桶上升__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

2.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

(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_______.

3.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爬杆比赛,质量为50 kg的小明以0.8 m/s的速度匀速爬直立的杆,在爬杆过程中,他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爬杆的功率是________W.(g取10 N/kg) 4.用4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0 N的小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的阻力是_______N;若小车运动速度是5 m/s,则拉力的功

率是_______W.

5.春游时两个体重相同的学生分别沿缓坡和陡坡爬上同一座山,结果同时到达山顶,则两人爬山过程中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爬缓坡的做功和功率都较小B.爬缓坡的功率较小,但做功相等

C.两人做的功、功率都相等D.爬缓坡的做功较小,功率相等

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所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

知甲、乙两物体功率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

7.一位初三学生正常骑车时所受的阻力为人与车总重的0.02倍,

则这位学生骑车时消耗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

A.7W B.70 W C.280 W D.700 W

8.甲、乙两位体重相同的同学,利用跳台阶测量自己身体的输出功率,测出甲跳20个来回所花的时间比乙多,如果他们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分别是W甲、P甲和W乙、P乙,那么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W乙P甲=P乙

9.有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s甲:s乙=2:1,那么( )

A.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F甲:F乙=1:2

B.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F甲:F乙=2:1

C.两辆汽车做功之比W甲:W乙=1:2

D.两辆汽车做功之比W甲:W乙=2:1

10.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1)若汽车的牵引力用F表示,速度用v表示,发动机的功率用P表示,请你推导出F、

P和v之间的关系式:P=Fv

(2)若汽车的发动机在90 kW的额定功率下工作,此时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为30

m/s,求牵引力F的大小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11.一台功率为40 kW的拖拉机,在平直的农田里以0.5 m/s的速度耕田.求:

(1)耕田1h,拖拉机所做的功.

(2)拖拉机在耕田时受到的阻力.

【拓展提优】

1.甲、乙两同学体重之比为4:5,都从一楼走到三楼,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7:8,那么甲和乙做功之比为_______,功率之比为_______.

2.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 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_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______W;后3s内的功率是______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W.

3.某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30 kW,如果先以54 km/h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

4.5 km,其间发动机做功_______J.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当汽车上坡

时,速度减为36 km/h且匀速行驶,此时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_______N.

4.一台机器的输出功率大小为P1,完成一定的功所需时间为t1,用输出功率为P2的机器来完成这么多的功,所需时间为t2.若用输出功率为P1+P2的机器来完成这么多的功,所需时间为_______.

5.一位体重为500 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

4 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A.60 W B.3.6×103 W C.6×103 W D.3.6×105 W

6.汽车上坡时.驾驶员通常要换成低挡,以减少汽车行驶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省油B.为了增大摩擦

C.为了更安全D.为了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7.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科和几位同学准备做“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问,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③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①②③

8.一辆功率为4.5×104 W的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30 km,求:

(1)汽车受到的阻力.

(2)若功率不变,汽车匀速上坡需要5×103 N的牵引力,则汽车的速度多大?

9.由航空工业六O五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如图所示)已于2010年10月首飞,该机可载4~6名乘客,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的航空仪表设备,可用于公务飞行、货物运输、海岸巡逻等,设飞机的总质量为4000 kg,g取

10 N/kg.

(1)飞机停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若飞机在空中以360 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时,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为飞

机重力的0.1倍,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从H=15 m深的水中匀速提起底面积为S=0.02m2、高2m的实心圆柱体,该物体的密度为2.5×103 kg/m3,如果动滑轮挂钩用一根钢丝绳与物体相连,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1为400 N,不计摩擦、绳和动滑轮的重力,g 取10 N/kg.求:

(1)当物体以0.2 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过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没绳子被拉断时,

物体浸在水中的高度为h)

(2)从开始到绳子被拉断的过程中拉力F的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各是多少?

(3)拉力F以最小功率拉动圆柱体的过程中,拉力F做了多少功?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2 80 96 2.(1) W/t (2)人的质量m 上楼的高度h 上楼的时间t (3)磅秤 刻度尺 秒表 (4) mgh /t 3.500 400 4.40 200 5.C 6.A 7.B 8.C 9.A

10.(1)P =Fv (2)3000 N 3000 N 11.(1)1.44×108 J (2)8×104N

【拓展提优】

1.4:5 32:35 2.3000 1500 0 600 3.9×106 2×103 3×103 4.1212t t t t

5.A 6.D 7.D

8.(1)3×103 N (2)9 m/s

9.(1)4m 3 (2)4×105 W

10.(1)70 s (2)120 W 160 W (3)7800 J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节滑轮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 械和功第2节滑轮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个物体,(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省力的装置是A.B.C.D. 2.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总重力为100N,定滑轮总重力为5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人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3.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 A.B.C.D. 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5.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不计,下图的几种组合中,最省力的组合是

A.B.C.D. 6.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不考虑摩擦,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 7.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C.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 8.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在绳子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拉着M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 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要保持M向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则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20 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10 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 N不变 9.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98 N,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 N,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2 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复习 一.本章知识网络 定义: 公式: 有用功: + 额外功: 总功 滑轮组中克服摩擦力、绳重、动滑轮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定义: 单位:J 功率: 1、公式:W=FS 2、做功的必要条件: 机械效率 功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1、公式:F 1L 1=F 2L 2 2、杠杆的分类: 1、特点: 2、组合: 3、省力情况: S=nh(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 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h:动滑轮一端移动的距离) F=(1/n )G (忽略 时) F=(1/n)(G 物+G 动)(忽略 时) 滑轮组: 滑轮 实质:省力杠杆 特点:不能改变施力方向,但可以省力。 动滑轮: 1、实质:等臂杠杆 2、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施力方向 定滑轮: 1、 杠杆的定义: 2、 杠杆的5要素: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 简单机械: 1、 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3、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4、 公式:P=W/t 1、 提升物体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即W 有用=Gh 2、 水平拉物体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即:W 额外=fs

二、知识点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要求会找支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动力臂画出动力的示意图)。 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阻力臂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动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阻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⑵本实验要求杠杆在静止时进行研究的原因:可以。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 (虽然是力×距离,但并没有功的意义,因为力臂并不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省力杠杆可以,但,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费力杠杆可以,但,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 = ,所以=。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例:天平、定滑轮 二、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①特点:。 ②实质:(不计摩擦与绳重,F G)。 ③F移动的距离和G移动的距离。即s h ④应用:旗杆顶端的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 ①特点:。 ②实质:。 (不计摩擦和绳重,F= G总) G F G F . . O O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功 课时训练

九上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功 一、填空题 1.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_______,但不能省_______.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_______.省距离的机械费______. 2.探究斜面,每次在小车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重力G、上升的高度h并记录下来.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与_______近似相等. 3.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称这一乘积为_______,简称______. 4.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 5.(2010.河池)如图所示,是某大楼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钢链的一端固定在A点,然后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另一端连 接在电动控制装置上.若用拉力F将重为2×104N的电梯和乘客 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5m高的六楼,则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 N,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__J(不计摩擦和钢链自重).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则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J,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 7.甲、乙两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所受的水平力是乙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平力对甲、乙两物体做功之比为_______. 8.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A滑下,若AC=3m,AB=5m,则物体从A端滑到B端时,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J,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J. 9.某商场二楼到三楼的自动扶梯高度是4m,扶梯长6m,孙琪同学体重500N.自动扶梯把孙琪同学从二楼运送到三楼的过程中对她做功_______J. 10.如图,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N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此人克服物体的重力大约做了_______J的功. 11.教学大楼每层楼高为3m,小明提着一重为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进入教室,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做的总功为____.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拉力F做的功_______. 二、选择题 13.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14.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11)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11) 纲要检测 自主评估 基础与巩固 1 .将重为5N 和15N 的甲、乙两物体分不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假设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稳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 〕 A .3:1. B .2:1. C .1:3. D .4:1. 2.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假设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秤东西时,其读数 〔 〕 A .将比实际质量大. B .与实际质量相同. C .将比实际质量小. D .大小难以确定. 3.下面的实例中,相当于费劲、省距离的杠杆是 〔 〕 A .独轮推车. B .动滑轮. C .人的前臂. D .老虎钳. 4.用图11-29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拉力F =6N , 在这一过程中,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一点、二力、二臂与作图 杠杆的平稳条件________________ 杠杆 省力杠杆_________ 杠杆的应用 费劲杠杆_________ 等臂杠杆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轴 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轮 滑轮 动滑轮 简单机械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功的运算 __________ 功的单位 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斜面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 表达式:__________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器材、原理、步骤 定义与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与换算 _____________ 功的原理 功 F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N。(g取10N/kg) 【答案】左 2 C 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 0.1kg10N/kg1N G mg ==?= 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N331N2 n L L ??=?? 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第11章_简单机械和功—杠杆》

简单机械和功—杠杆 1.在______的作用下,能绕一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B.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D.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 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4.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 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使用时, 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 来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A.转轴—虎口—套管B.小铲—套管—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D.虎口—转轴—套管 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图上 标出:(1)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2)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 支点b. 6.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 1和F 2 对支点0的力臂L 1 和L 2 。. 7.在下图中画出力F 1、F 2 的力臂l1、l2。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杠杆随堂练习题二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用文字表示),写成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一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6N和30N,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_________.3.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 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杠杆仍平衡B.杠杆左边向下倾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 “>”“=”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答案】平衡左 1.5 C 变小不变顺时针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Gh ×100% > > Fs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为杠杆的平衡状态;所以,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由于杠杆左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左移动,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3]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A处挂两个钩码,在刻度线B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每个钩码为G=0.5N,每小格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即 2G×3L=F×2L 2×0.5N×3L=F×2L 解得F=1.5N (3)[4]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故选C。 (4)[5][6]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5)[7]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要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需要增大动力臂,当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所以需要将弹簧测力计顺时针转动。

厦门市双十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厦门市双十中学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3G?2F=2G?3L 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 4G?2F,3G?3L 而 4G?2F<3G?3L 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 4×0.5N×3×0.5cm=3N×1 2 ×4×0.5cm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 /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 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图甲是某型号的抽水马桶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浮子是有上底无下底的圆柱形容器,中间有圆柱形的孔(图乙是浮子的放大示意图),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浮子通过圆孔套在直杆上,并与调节螺母紧密相连,手动上下移动调节螺母,可以使浮子的位置随之上下移动,轻质细杆AB可绕O点旋转,A端与直杆底端相连,B端装有塞子当水箱的进水孔进水,水面接触到浮子下端后,浮子内的空?开始被封闭压缩,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子上升带动直杆向上运动,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AB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塞子压住进水孔,进水孔停止进水。 (1)为测出浮子上底面的面积,现有刻度尺、量筒和水,请完成实验: ①将浮子倒置后,用刻度尺测出浮子内的深度h; ②将浮子装满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浮子上底面的面积表达式:S上=_________(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若浮子上升的过程中内部被封闭的空气不泄露,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浮子上底面的面积为10cm2,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浮子、直杆、细杆AB、塞子的重力及所受浮力均不计,忽略所有摩擦,当进水孔停?进水时,浮子内的?体压强为外界大气压强的1.2倍, OA=6cm,OB=4cm,塞子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3)科学研究表明,?定质量的?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进水孔的水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开,水箱内的水位超过?定?度,会使水溢出,若通过移动调节螺母的方法保证?桶正常使用,应如何移动调节螺母:__________。 【答案】量筒测出浮子里面水的体积V V h 30 适当向下移动 【解析】 【分析】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功率1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讲义)Word版含答案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1. 理解功率的概念; 2. 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难点:1. 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 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一、功率 1. 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公式 (1)P =t W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重要提示】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二、功率的计算 1. 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W P t = ; ②利用P F cos v α=?,其中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 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①利用公式P F cos v α=?,其中v 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②F P F v =?,其中F v 为物体的速度v 在力F 方向上的分速度; ③v P F v =?,其中v F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 在速度v 方向上的分力。 例题1 举重运动员在2s 内把1500N 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 ,在空中停留了3s ,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J 的功,前2s 内的功率是______W ;后3s 内的功率是______W ;整个

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W 。 思路分析: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根据W Fl =可求做的功150023000W Fl J ==?=,题目中做的功不变,改变的是时间,根据W P t =可知,举的时间是2s ,则111500W P W t ==,后三秒停住不动没有发生位移,不做功,则20P W =,全程时间是5s ,则32 600W P W t ==。 答案:3000;1500;0;600. 例题2 质量相同的A 、B 两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从某一时刻起同时受到大小不 同的水平外力A F 、B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0t ,撤去A 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A F ; 经过40t ,撤去B 物体所受的水平外力B F ,两物体运动的v-t 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同 B. A 、B 两物体所受水平外力大小之比A F ︰B F =12︰5 C. 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6∶5 D. A 、B 两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2 思路分析:撤去拉力后从图象来看,两物体加速度相同,故受到的摩擦力相同,A 错误;A 加速时的加速度是减速时加速度的2倍,2A F mg mg μμ-=,B 加速时的加速度是减速时加速度的 14倍,14 B F mg mg μμ-=,所以A F ∶B F =12∶5,B 正确;在v-t 图象中,面积可以表示位移,根据W Fl =,在匀加速运动阶段有001222 A A A W F l mg v t μ==??合,0011442 B B W F l mg v t μ==??合B ,则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 错误;摩擦力做的功为fl ,1212::6:5W W fl fl ==,依据W P t =可知12:2:1P P =, D 错误。 答案:B 例题3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 4G×3L=F B×4L 解得 F B=3G 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 4G×3L=F C×4L 解得 F C=3G=3×0.5N=1.5N [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3G?2F=2G?3L 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 4G?2F,3G?3L 而 4G?2F<3G?3L 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 4×0.5N×3×0.5cm=3N×1 2 ×4×0.5cm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5节机械效率

(苏科版)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5节机械效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机械,甲的机械效率是70%、乙的机械效率是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甲机械做功省力 B.甲机械做功快 C.相同时间内,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2.用规格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如图所示。已知 G1=150N,G2=200N,动滑轮重G动=50N,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设甲的机械效率为η1,乙的机械效率为η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1<F2,η1<η2B.F1>F2,η1>η2C.F1>F2,η1<η2D.F1<F2,η1>η2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其电阻是2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忽

略各种摩擦,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约为( ) A .100% B .95% C .90% D .80% 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 ,小强用6N 的拉力F 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 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 .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 A .0.4J 83.3% B .0.8J 91.7% C .0.8J 83.3% D .0.4J 91.7%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1000N 的物体在5s 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F 为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600J B .动滑轮的重力为400N C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 D .拉力F 的功率为120W 7.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保持O 点位置不变,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 的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C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21 Fh Gh B .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12 Gh Fh C .在如图水平位置拉升时F×OB=G× OA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 “>”“=”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答案】平衡左 1.5 C 变小不变顺时针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Gh ×100% > > Fs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为杠杆的平衡状态;所以,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由于杠杆左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左移动,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3]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A处挂两个钩码,在刻度线B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每个钩码为G=0.5N,每小格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即 2G×3L=F×2L 2×0.5N×3L=F×2L 解得F=1.5N (3)[4]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故选C。 (4)[5][6]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5)[7]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要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需要增大动力臂,当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所以需要将弹簧测力计顺时针转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