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精讲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精讲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精讲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精讲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P57内容: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圆圈的观点(变易之学的核心)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P63特点:变易之学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而非纯哲学理论。一是用在思想方法上,反对片面性,主张全面性。另一个是运用于社会实践生活领域,即运用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各个方面。

3、试论中国古代会通之学的内容和意义。P68.

会通之学:就是融会与贯通、咀嚼、消化各种文化和思潮,吸收对我有用的东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鲜明特征。

会通之学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各学派之间和学派内部的都有,贯穿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如天文学,医学等。善于融会外来文化为我国现实环境所用,帮助我国各领域不断进步。

章三

1、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P74-78

伦理道德精神渗透于中国史学、文学和一切人文文化之中。孟子认为一个人即使不能治国平天下,也不能放松个人的道德修养,仍然要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义务。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主张“仁”,他认为这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的准则。例如孔子提到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强调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应该双方按照忠恕原则,相互尊重。从这些例子看出,孔子所说君子等都是从伦理道德方面说的。中国道德学说提出多种道德规范,这和孔子都有密切关系。孔子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地位,认为一个人处理事情不能违背道义原则。孔子在指出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的同时,又把此价值标准成为道。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这些道德标准和精神,对我国道德教育有开创之功。

2、中国史学中的道德人文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统美德,史学特色,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和艺术

3、请以诗歌和戏曲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人文精神。P107

古诗探讨诗心诗眼诗情和诗才,这些正是道德人文精神的反应。诗心是古诗歌中与自然界社会万事万物息息相通的,忧乐与共的仁民爱物之心,如《悯农》的诗心“农夫犹饿死”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的暴敛苛征的剥削。

诗眼指是人独具的慧眼,摄取不同的诗材去写诗如陆游的《追感往事》是议论时事的,不仅回忆南渡之初的旧事,更是在指斥当时的主和派当权者。

诗情:诗缘情而绮靡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诗情是强烈的真挚的、有典型性的,如《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出作者面对“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感叹

戏剧p105

章四

1、试述佛教中国化的过程。P120

佛教始创于印度,以四大为空,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佛教是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国化,一方面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从两汉之际已经开始,到隋唐时期臻于成熟。按照其中国化程度可分为格义、玄化、儒化几个阶段。两汉到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始传,为了克服文化语言障碍,当时佛学者多采用格义的方法翻译佛经介绍教义。南北朝玄学盛行,佛学也逐渐与玄学合流。隋唐时期,在新儒学思潮的推动下,佛教各个宗派相继形成,从此实现并完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即儒学化地过程。

佛学的儒学化,从形式到内容与儒学融会贯通,是佛儒一体化。中国佛教的最大特点就是

用儒家的心性说改造了印度佛教的佛性说,把佛从外在的偶像变成了人内心信仰。从佛向人的转移是佛教中国化成熟的标志。

在价值观点上,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儒学更以“经世”为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就逐渐被注入儒家的价值观,不断地从出世间就解脱乡不离世间求解脱方向发展。例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在艺术观点上,中国佛教造像、造塔都是从印度传入但有其自己的风格。

佛教中国化,另一方面是指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通精神。总趋势是佛教各宗派与禅宗的融合。

2、简述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P123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道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西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道教与经学有一定文化渊源,经学对道教的影响贯穿于两汉的始终,经学各派对道教的形成都有影响,许多今文经学家精通方术。

3、简述佛教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P136.3

中国佛教学者客观、实事求是地输入和整理印度佛教文化的成果

也输入了印度语文、佛教艺术、医学、天文、数学、哲学,为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一条新路印度佛教造像和开凿石窟的风气也为中国僧俗所借鉴,莫高窟、云冈、龙门石窟

越南、朝鲜、日本的佛教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加强国家间友好往来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哲学的影响: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佛教中佛性和儒家的性善、尽善等相融合。2)、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封神演义》、《西游记》很多情节出自佛经故事。

3)、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石窟的开凿、佛塔寺塔的修建

4)、对汉语的影响:促进音韵学发展,很多日常用语来自于佛教语汇,如刹那、清规戒律等。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重要影响:唐朝借提高道教地位推行清静无为的方针,曾发生四次大的灭佛事件,许多农民起义和道教有关(黄巾起义)。

§2、对科学(化学、医学、养生学)的贡献:

强调“生道合一”,与长生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有很多养生术,如外丹、内丹、夫妻、胎息、服饵、辟谷、导引。

气功:来自道教内丹学,以吐故纳新、除欲净虑为要旨。

§3、道教对民俗生活的影响:

不断造神:龙王、土地、关帝、碧霞元君、送子娘娘

推广神仙信仰: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吕祖、真武大帝,很多活动转化为民俗,如三月三,妈祖诞。

§4、道经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探究宇宙和人类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5、道教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仙话演变出民间故事,形成传奇文学,如八仙传说。则借助了道教的境界。

§6、对民族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强调与人为善,讲天地良心,相信善恶报应;听天由命、谨小慎微、因循守旧;道教养生及气功有助于养成心境平和、心胸宽阔、淡薄纯净的心理状态。

对建筑学也有影响总结: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

4、中国佛教与道教的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P131 132

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健全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道教建立初期就曾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编造道书,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规来制定道教的科仪。例如老君五戒,佛教有神通,道教有五通。

道教不仅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制度,而且吸收了佛教的某些理论。道教本身只讲究不死,成仙,但是由于佛教“轮回转生”能增强宗教力量对人们心灵的控制,对人们的丑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道教学者就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轮回转生之说引入道教。

章五

1、中国古代玉器的演进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变化?

2、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发展反映了哪些丰富的文化内容?P149

3、青铜器折射出哪些文化现象?P152

章六

1、试谈你对中国传统教育人文特色的理解。

2、试比较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异同。

异:1、官学稷下学宫,汉代教学形式:经师大班讲课与学生课外进修相结合,还有分班教学的形式,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完备,唐朝有了专门的机构:国子寺、国子监

2官学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主要是表现教育目的、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有统一的规定性

私学在办学方针、内容和方法上往往享有相对的灵活性和自由独立性,较少政治干预和思想控制。注重学理或学术研究成果,高徒相授,内容多样时有创新,承担了当时社会的启蒙教育任务(书p173)

详细来说就是

一、官学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实行“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的集中办学方针;

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实行的是“学在四夷”“学术下移”的分散办学方针。

二、官学是“政教合一”“官师合一”;而私学则是“政教分设”“官师分离”“思想自由”。

三、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而私学实行面向社会的开放教育。

四、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而私学的教学内容则突破“六艺”。

五、官学由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制度比较规范花;私学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是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且设备简单,制度不够规范。

六、官学是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私学则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服务

同:不同程度地承担了了传播儒家教育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出好人才有重要意义都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

3、试比较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特点。P177

4、试评述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P168

西周时期,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其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西周时的六艺已达到较完备的形态。“礼”是政治伦理课,体现宗法等级制下的伦理政治规范,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诸项;“乐”是综合艺术课,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礼与乐内外交修获得的统治术对稳定社会弥合社会矛盾有重要作用,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核心基石。“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则是作为基础文化课进行学习。“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内容,西周官学旨在培养善于“射”、“御”以卫护社稷,又精于“礼”、“乐”、“书”、“数”以管理国家的文武兼备之士。

章七

1.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资料)

1)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2)特色:书法“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毫端”它集音乐、舞蹈、绘画诸种艺术的美学特性于一身:有音乐的韵律,有舞蹈的姿致,有绘画的形式感。它熔万殊的形、质、态、势、意、理于一炉,把具体的形式加以抽象化,使人们获得无穷的美感。

2.举例说明中国书法作品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内在关系P197

书法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浓郁的文化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是与观念文化并行不悖的有形文化,也是表达各种文化信息的媒体。书法代表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说是核心的核心。

历代的哲学意识对书法有明显的影响。如易学的阴阳二气、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顿悟静修等,都给书法美学、艺术观打下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滋养了中国书法,书法以艺术形式体现了传统的哲学内涵。所以有人把书法教育称作国魂教育。

3、试谈影响中国国画创作与欣赏的基本美学原则和方法。P214

国画是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进行作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上又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有壁画、卷轴、扇面等多种形式。

国画表现传统美学的法则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采用的是“目识心记,以形写神”。对于描写的对象,经过作者仔细观察,从形体结构方面找出它的法则,然后用“默写”的手段表达主题,使客观物象与作者的艺术思维结合在一起,达到“以景写神,形神兼备”的效果。国画并不是把所有都画出来,而是留有欣赏者展开想象的宽阔空间。国画的构图采用“移动透视”的方法处理构图。例如清明上河图中拱桥部分,即画桥上,又画桥下,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此外用线造型的方法是国画技法的重要表现手段。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最得意的作品。元至正七年,他79岁时在富春山寓居创稿,历时三四年始告完成。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顺治七年辗转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被其侄从火中抢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又经五次转手,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四次易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浙江的《剩山图》在2011年6月和台北故宫另一半的《无用师卷》合璧展出,其间隔了三百年,《富春山居图》终于以完整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

(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山水画长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时至今

日,当人们从杭州逆钱塘江而入富阳,满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画,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富春山居图》与两岸景致在形质气度上的神合,从心底里赞叹作者认识生活,把握对象的神髓,进而提炼、概括为艺术形象的巨大本领。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如今,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章八

1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试从中医学与养生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学、针灸学、药物学、传染病学等中选择一至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和意义中医学与养生学:P232——P234每段第一句与最后一句为重点

内科学:P234——P235 四至八段

外科学:P234——P235

2、中华医学文化特点(资料)或P224

特点: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

医德医风的人道主义,正是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墨家的“亲爱”,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二、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

三、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形神合一,以神统行的整体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统一的整体观。

四、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五、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3、儒道文化对中国养生学基本理论的影响P248

早期儒家养生文化的学术内容包括养心和养身两方面。

第一,掌握“中庸”原则,以保持平衡心态。

第二,掌握“无怨”原则,以培养宽广的胸怀。

第三,掌握“三戒”原则,以节制超长的欲望。

早期儒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见解。

第一,早期儒家总结了春秋前及春秋时衣食保健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中华养生学史上最早的医食保健名篇《论语*乡党》

第二,体育保健。

第三,医疗保健。

仅就《黄帝内经》而言,其中的儒家印记比比可见。

第一,《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念。

第二,《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

第三,《黄帝内经》还吸取早期儒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的主导观念。

章十

1、

2、简要叙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与启示P273

3、论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建筑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演变,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神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反映着传统文化演变的进程。(+ 资料第十章的4点)

章十一(主要是四个节日以及其附带的文化内涵)

一、春节

1. 表格

2.

二、清明节

1.起源与简介:

(1)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

(2)祭奠亡灵是清明主要内容

(3)清明节与上巳节整合,形成三月三习俗,要有招魂、踏青等活动

(4)清明节还有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插柳,拔河,走绳等习俗

2.文化内涵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气候的清明,政治的清明和心境的清明(具体详见P313)

三、端午节(P314——317)

(1)端午节名称很多,如端阳节,重五节等,这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民风习俗(2)端午节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日,按照古历,端即初,五月是恶月,阴气达到极点,害虫萌生,五月初五尤甚,因此自古以来关于五月的禁忌有很多,十分重视辟邪,例如饮雄黄酒,避五毒等

还有就是屈原的传说

四、中秋节

1.文化内涵:家庭团圆,和睦如意,亲人相思

2. 关于中秋节书上画的五点:

(1)P317第一段第一句

(2)P317第三段第二句

(3)P318第二段嫦娥传说

(4)P319第三段第一句唐诗

(5)P320第二段第一句宋代以后。。。

重点

1、为什么说瓷器比较完美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面貌?举例说明P161

1)、精致地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如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带盖梅瓶,上市的梅花含蕴着人的感情,给人稳重端庄的感觉。

2)、充分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使人成为真正优美的形象。如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人物环上市的图案表现了“入世”情怀,使人感到人间是有幸福可寻的。3)、体现了中国人对历史的尊重。如清代康熙年间的“单彩人物故事图纹瓶”,使人在欣赏中感到历史离现实是如此之近。

4)、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2、解释《易.系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达到极限就要发生变化,变化就能发展,发展就会创新,无穷的发展是充满生机的,日新月异的

3、佛教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好其表现在哪?

一、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从两汉之后的两千年里面都有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二、影响最深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既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输入活动,又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输出活动。中国佛教学者能够不带偏见的输入佛教文化。

三、化的最好佛教始创于印度,以四大为空,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佛教是西汉末年经中亚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中国化,一方面指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从两汉之际已经开始,到隋唐时期臻于成熟。按照其中国化程度可分为格义、玄化、儒化几个阶段。两汉到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始传,为了克服文化语言障碍,当时佛学者多采用格义的方法翻译佛经介绍教义。南北朝玄学盛行,佛学也逐渐与玄学合流。隋唐时期,在新儒学思潮的推动下,佛教各个宗派相继形成,从此实现并完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即儒学化地过程。

佛学的儒学化,从形式到内容与儒学融会贯通,是佛儒一体化。中国佛教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儒家的心性说改造了印度佛教的佛性说,把佛从外在的偶像变成了人内心信仰。从佛向人的转移是佛教中国化成熟的标志。

在价值观点上,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儒学更以“经世”为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就逐渐被注入儒家的价值观,不断地从出世间就解脱乡不离世间求解脱方向发展。例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在艺术观点上,中国佛教造像、造塔都是从印度传入但有其自己的风格。

佛教中国化,另一方面是指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会通精神。总趋势是佛教各宗派与禅宗的融合。

4、中国传统养生理念是怎样体现的?

我国历代医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博取儒、佛、道诸家之长,并把养生方法纳入中医学的轨道,从而使养生学逐渐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国传统养生学。

中医养生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吐纳导引术”等养生理论。(注:这块可写可不写:嵇康《养生论》阐

述了“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葛洪提出“内衣养生,外以祛邪”。许逊提出“气功若成,筋骨和柔,百关通畅”。陶弘景在其著作中,总结了前人的养生理论。等等。)

第二阶段,宋代与清明时期,药物食物养生与老年养生保健理论得以确立。

通过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体现出来:1.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2. 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3.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4. 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5. 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举例说明:《黄帝内经》

第一,《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念。

第二,《黄帝内经》吸取早期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养生的辩证观念。

第三,《黄帝内经》还吸取早期儒家重视心理健康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的主导观念。徽班进京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里程碑事件,那就是徽班进京。从1790年开始,安徽省四个地方的剧团-----四喜、三庆、和春、春台相继在北京演出。此后十余年间,他们又同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并接受昆曲、秦腔的曲调,表演方法以及一些民间曲调的成分,逐渐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这就是近二百年来取代昆曲成为中国戏曲主流,就是京剧。

三庆班进京获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在京的各声腔剧种的艺人,面对徽班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艺术优势,无力与之竞争,多半都转而归附徽班。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达繁荣,为京剧的诞生提供了应有的物质保证和广泛的观众群。第二,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文人荟萃之地,各剧声腔争胜剧坛,为京剧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当时清朝统治阶级(包括它的知识层)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与支持。

第三,徽剧本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最初的腔调,只有徽州腔、青阳腔等,后来又广泛吸收了弋阳腔、昆山腔、梆子等声腔,加以独创的兼蓄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四,徽剧剧目题材广泛,它来自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民间生活题材的小戏,思想清新,艺术上生动活泼,同时又拥有反映社会政治题材的正剧,剧目很丰富,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第五,徽班的艺术家们,既具有精湛的技艺,又具有创造与开放的意识。当时进京的徽班,演员是经过严格精挑细选的。

第六,徽班之所以能在北京立住脚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能适应北京的习俗而变革它的剧艺——唱、念、做、打。

5、文物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以故宫为例)

故宫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晶,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见证与载体。从宫殿建筑的方面来看,故宫是一个礼制的反映,它要反映权威,所以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规范等级制度文明,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理论思想,是皇权语言最集中的体现。它继承了传统的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居都城中央,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五门三朝,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不仅从故宫总体大的建筑上,还从单体建筑上的规模、形式,甚至色彩和装饰的差别都能体现出来。例如单从宫殿的门来看:太和门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 比重檐庑殿顶低一级; 而乾清门只能采用单檐歇山式屋顶。此外各门、各殿的面阔大小、台基高低甚至于铜狮子的形态在礼制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太和殿是整个宫殿区,整个北京城的构图核心,它的凝重稳定,象征着皇权的稳固。3万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广场,它的基调是在庄重之间蕴含着灵活,也蕴含着泱泱大国的气概。除此外其他部分不论建筑体量和气势都依次递减,进一步烘托出中轴

线上主体建筑的宏伟壮丽。

7、古典文学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

古典文学承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古典文学经历了三千年的岁月而没有中断,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美学追求。发展古典文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汲取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当代文化意义,全面提升国民素质都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古典文学是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涉及的领域和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古典文学不是仅局限于艺术领域中的文学,也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可以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8、龙补充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远古人们认为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龙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

汉以后,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

8000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夫,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上元夜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

龙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无之。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

计算机课后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童鞋们,我目前只找到了这些,不全,就将就着用用吧(一,二,四,五章) 第一单元 一 A D B B B D A A B D 二 (1) 电子管;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3) CPU; 主板;内存储器外存储器;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4) 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 三 (1)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简单 电子元器件一般只有两个状态 系统部件少,可以增加稳定性 (2) 它采用“程序存储“思想,在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符号化的计算步骤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依次取出存储的内容进行译码,并按照译码的结果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 (3)软盘存储器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并且价格便宜,在移动小容量文件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硬盘存储器速度快、抗震性小、容量太小、生产成本高,还没成为市场主流。 (4)光盘存储器存储量大,并且价格低、寿命长、可靠性高。 (5)移动存储设备防潮、抗震、大容量、体积小、携带方便、即插即用、易于操作、传输速度快等。 (6)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是双向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地址信息,是单向的总线。 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总体上看是双向的。 (7)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管理层安全 (8)指编译或者在计算机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未经授权而执行 2.传染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5.破坏性 四 (1)1111011.0101 (2)1010 0100 0001.1011 0111 第二单元 二: 1图形用户界面 1右 1当前状态无效;会出现一个新的子菜单;当前状态下正在使用;如果选了此命令,将出现一个对话框 1任务栏 1标题栏 1移动 1经典视图 三 (1)—(7)BCCCC AB

中国传统文化习题

1【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正确 B.错误 正确 2【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 3【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正确 B.错误 4【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畴。 一、 1【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正确 2【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E.朋友有信 3【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二、 1【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仁 B.义 C.礼 D.知 2【单选题】(1分) 颜渊问仁,子曰:()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为仁 C.仁者其言也讱 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3【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A.博学 B.审问 C.明辨 D.自我修养 ? 4【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中寻找 A.共性 B.个性 正确 5【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辩证逻辑 D.天人合一 正确 6【单选题】(1分) 天的涵义包括:() A.神性义 B.道德义 C.自然义 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正确 7【单选题】(1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130道).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130道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_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杨持 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doc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间关系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9种相互作用类型:偏利作用、原始作用、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即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最新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选择题)资料

中年级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选择题) 春节、元宵 一、选择题 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2.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过春节() A回族 B藏族 C 彝族 D苗族 3.自汉朝的哪个皇帝开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A汉高祖 B汉元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4.中国人民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A4500年 B4000年 C3500年 D 3000年 5.春节有很多别称,下列选项不是春节的别称的是() A岁日 B元日 C正旦 D元首 6.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在那一年举办的?()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7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一习俗源于() A 春秋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我国废除农历,采用阳历是在什么时候?() A1912年 B1937年 C1949年 D1951年 9.下列选项不是元宵节的习俗的是() A吃元宵 B赏花灯 C舞龙、舞狮 D贴窗花10.元宵节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1.元宵节的兴起与哪个宗教有关?() A道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12.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灯谜节 13. 下列传说与元宵节无关的是() A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B汉文帝纪念平吕 C点彩灯 D敖年守岁 14.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猜灯谜源于() A周朝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5.元宵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元宵流行于() A唐朝 B五代十国 C宋朝 D元朝 答案1-5BACDA 6-10CDABD 11-15DADCC 清明 1.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清明()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D.远上寒山十近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扫墓活动通常是清明的什么时候() A前十五天 B.前二十天 C.前十天或后十天 D.前五天 3.以下不属于清明的风俗的是() A.扫墓 B.踏青 C. 门旁插柳和戴柳枝帽 D.种花 4. 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5.中国有多少个名族过清明节( ) A15 B.50 C.25 D.30 6.以下不是清明节的别称的是( )

课后习题部分答案(2013版)

1、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既坚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强调通过解决矛盾,求得协调和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总的看,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 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人们只有从实践中获得“材料”,才能通过头脑这个“加工厂”产生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变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从认识论角度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所以,正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 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与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是消极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答案

章一 1.为什么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4 炎帝发展了原始农业,和最早的农耕用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发明陶器,创立日市,发明医药等。黄帝发明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例如文字、衣冠和社会制度等。这些发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有了文明教化的意义,在物质、精神、制度文明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发展。在炎黄部落迁徙的沿途,留下了很多文化遗迹,与当地的氏族部落发生了文化交流。炎黄部落把当时先进的农业带给了东方,黄河下游的一些生活习俗也向西传播到中游地区。古史有记载说周人即是黄帝的子孙,与炎帝也有血缘关系。虽然在当时不同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耕耘,创造古老的中华文明,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时代是中国5000年文明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早在炎帝时代就有了萌芽。炎帝发明弄个认识自然的综合成就,对天文气候等的粗浅认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发端于炎黄时代。在较早的文献中,认得历史就是炎黄的历史,他们的成功得力于人的积极进取,这种相信人的力量依靠人的努力,问题、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1、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P21 中国史前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两个中心地区有自身的特点,形成了自成体系地的中国史前农耕文化,这些在谷物种类、家畜品种、农耕工具、聚落形态方面都有表现。 1)谷物种类北粟南稻粟和稻是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品种。粟有野生狗尾巴草培育而来,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稻是野生稻培育出来,起源于长江流域。 2)家畜品种中国史前农业附属生产部门的家畜饲养业,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有很大发展,有猪狗鸡牛羊。 3)农耕工具主要农具铲、耒和锄,刀和镰,磨盘磨棒。 4)聚落形态农业的发展促使大规模聚落的形成 2、试简述中国古代文字的发明过程P44.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神农氏结绳为治,刻画符号是文字的直接来源之一,是文字的先驱,刻画在史前的骨器、玉器、陶器上,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书面语言,很难或不可能释读,基本用于记事。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刻画符号更接近事物形象。龙山文化发明了文字诞生可靠证据,笔画比较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显然脱离了刻画符号和文字画的阶段。文字中除有象形字还有会意字。黄帝之史官仓颉“初造书契”。商周时的巫师们也会以已出现的文字作为垄断神权的手段。 3、关于龙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哪些说法。P41 红山文化玉龙和相关玉器做的研究认为:猪是龙形象的来源之一,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是先民对蛇的恐惧而崇拜,以它作为龙形象的一部分,表达了期望避免危害和获得农业丰收的愿望。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濮阳西水坡蚌壳龙图案做的研究认为所有迹象都可用天文学观点加以解释。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出现,是先民崇拜的对象。 章二 1、试简述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看做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看做无意志的、无目的的大自然。一、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P49 二、天道自然的观点三、天人相分的观点四、天人交相胜 2、试简述中国古代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3.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4.迄今所知,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 )。 A.陶文 B.甲骨文 C.简牍文 D.金文 5.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先秦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礼节仪式和礼仪制度。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 )五类,称为五礼。 A.吉、凶、军、宾、嘉 B.温、良、恭、俭、让 C.恭、宽、信、敏、惠 D.天、地、君、亲、师 6.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的七声音阶有别。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宫、商、角、徵、羽 C.天、地、君、亲、师 D.麻、黍、稷、麦、菽 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8.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 A蒿饼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9.《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其中,首篇《关雎》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道德经》是我国先秦一部重要的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 )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1.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展期,诸子百家的多部经典产生在这一时期,下列经典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 A.《孟子》 B.《荀子》 C.《孙子》 D.《三国志》 12.《论语》是记录孔子的门人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和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下面( )的范畴概括。 A.仁、礼 B.忠、信 C.道、命 D.智、勇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4.“兼爱”、“非攻”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15.“名不正则言不顺”是( )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6.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7.“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是( )。 A.孔子讲学的地方 B.老子讲学的地方 C.庄子讲学的地方 D.墨子讲学的地方 18.《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下列史书中,也属于编年体的是( )。

高频课后习题答案部分.doc

\\\\\\\\\\\\\\\\\\\\\\\\\\\\\\\\\\\\\\\\第一章 1.1 何谓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它由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输出变换器等组成。 1.2 无线电通信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哪些? 答:采用调制技术可使低频基带信号装载在高频载波上,从而缩短天线尺寸,易于天线辐射,而且不同的发射台其载波频率不同,在接收端便于选择接收。此外,采用调制可进行频分多路通信,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指标,提高抗干扰能力。 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AM )、频率调制(FM )和相位调制(PM )。 1.3 已知频率为3kHz 、1000kHz 、100MHz 的电磁波,试分别求出其波长并指出所在波段名称。 解:根据λ=c /f (其中c =3×108m/s )分别得出100km (为超长波)、300m (为中波)和 3m (为超短波)。 1.4 画出无线广播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并用波形说明其发射过程。 答:参见图1.3.1。 第二章 二、选择题 1.LC 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 ,且为纯电阻,失谐时阻抗变 ,当f o f 回路呈 。 A .容性 B .感性 C .大 D .小 2.LC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谐振时电压为 ;电纳为 ,回路总导纳为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零 D .不能确定 3.把谐振频率为o f 的LC 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电路中,它 的信号通过。 A .允许频率为o f B .阻止频率为o f C .使频率低于o f D .使频率高于o f 4.在自测题1图所示电路中,1ω和2ω分别为其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 .1ω等于2ω B .1ω大于2ω C .1ω小于2ω D .无法判断 5.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程度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出现 6.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在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 .串联谐振频率s f B .并联谐振频率p f C .s f 与p f 之间 D .工作频率 自测题1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智慧树网中国传统文化课后习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节1 【单选题】(1分) “佛”意思是什么? A.智者、觉者 B.神仙 C.庙里的塑像 D.传说中的人物 正确A ? ?1分 2 【单选题】(1分) 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 A.尼泊尔 B.古印度 C.中国 D.泰国 正确B ? ?1分 3 【单选题】(1分)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A.公元前6世纪 B.秦代 C.三国时期 D.西汉末、东汉初 正确D ? ?1分 4 【单选题】(1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

A.普救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D.南华寺 正确B ? ?1分 5 【单选题】(1分)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A.玄奘 B.迦叶摩腾 C.鸠摩罗什 D.不空 正确C ? ?1分 6 【单选题】(1分) 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A.神光 B.迦叶摩腾 C.法兰 D.梁武帝 正确D ? ?1分 7 【单选题】(1分) 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A.《大菩提藏经》 B.《大唐西域记》 C.《大乘起信论》 D.《瑜伽师地论》 正确B ?

?1分 8 【单选题】(1分)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A.释迦牟尼 B.慧能 C.弘忍 D.慧远 正确答案是:B 9 【单选题】(1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 A.陶渊明 B.慧能 C.慧远 D.王维 正确A ? ?1分 10 【单选题】(1分) 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 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 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 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正确C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卷 (答案在后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D A、《归园田居》 B《桃花源记》 C、《归去来兮辞》 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C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教学文案

中国传统文化复习题

第一讲绪论 1、名词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答: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与“新文化”相对】 2、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两者有何区别? 答:文化本义:文,纹理。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化,教化,使人与人和谐融洽。 文化定义:广义: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总之,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 3、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A、时代性——承传与变异B、地域性——差异性C、民族性——与地域性紧密相连D、阶级性——E、同一性——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4、文化有哪些作用?请简单分析。 答:A、满足需要的功能。B、认知的功能。 C、规范的功能。 D、凝聚的功能。 分析,暂略 5、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请简单阐释。 答:(1)崇尚统一,追求稳定(2)伦理至上,群体至上(3)尊老尚古,贵中尚和(4)兼容并包,丰富多彩,非宗教性、泛道德性、内倾性、重乡土情谊 第二讲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

《周易》的哲学观 名词解释:《周易》 1、《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 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源头活水。 2、《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 答:《易经》和《易传》 3、《周易》卦形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及其代表意义。 答:阴阳二爻 阴(--)代表阴、柔、女、妻、臣、弱、小、暗、偶数等,代表静态的。阳(——)代表阳、刚、男、夫、君、强、大、明、奇数等,代表动态的;阴阳爻象的形成,本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直接观察,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 4、《周易》的核心思想及其变化观是什么? 答:变化观: 1、矛盾观 2、发展观 3、内外因结合的动力观 核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并在阴、阳的作用中向前发展。“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上面四个小问题,可以成为该名词解释的主要内容) 5、“三才”指什么? 答:天—人(君子)—地 1、人取法天地之性,与自然相融合。

嵌入式系统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1.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2.简述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从体系结构上看,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支撑硬件和嵌入式软件组成。其中嵌 入式处理器通常是单片机或微控制器,支撑硬件主要包括存储介质、通信部件和显示部件 等,嵌入式软件则包括支撑硬件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及应用中间件等。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嵌入 式系统硬件平台为各种嵌入式器件、设备(如ARM 、PowerPC、Xscale、MIPS等);嵌入 式操作系统是指在嵌入式Linux、uCLinux、WinCE等。 1-3.ARM7处理器使用的是(ARMv4)指令集。ARM7内核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数据 和指令使用同一条总线。内核有一条3级流水线,执行ARMv4指令集。 1-6.ARM9采用的是(5)级流水线设计。存储器系统根据哈佛体系结构(程序和数据空间 独立的体系结构)重新设计,区分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 第二章 2-1.简述ARM可以工作在几种模式。 ARM处理器共有7种工作模式:用户模式(User)、快速终端模式(FIQ)、外部中断模式(IRQ)、特权模式(svc)、数据访问中止模式(Abort)、未定义指令中止模式(Undef)、系统模式(System)。除用户模式外其他6种模式称为特权模式。在特权模式下,程序可以访问所有的系统资源,也可以任意地进行处理器模式切换。再除去系统模式,其余5种模式又称为异常模式。 2-2.ARM核有多少个寄存器? ARM处理器有如下37个32位长的寄存器: (1)30个通用寄存器; (2)6个状态寄存器:1个CPSR(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5个SPSR(Sav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 (3)1个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 2-3.什么寄存器用于存储PC和LR寄存器? 寄存器R15称为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寄存器R14又被称为连接寄 存器(Link Register,LR)。 2-4.R13通常用来存储什么? R13(the Stack Point,SP,栈指向),用于存 储堆栈指针。 2-5.系统模式使用的寄存器最少。(不确定) 2-6.CPSR的(第5位T位)反映了处理器的 状态。P15 2-7.ARM有哪几个异常类型?P20 ARM体系结构中,存在7种异常处理。 复位异常、未定义指令异常、软中断、预取指令异常、数据访问中止异常、外部中断请求、快速中断请求。 2-8.复位后,ARM处理器处于何种模式、何种状态? ARM状态?!(不清楚) 2-9.BIC指令有什么作用? BIC(Bit Clear)位清零指令,将寄存器Rn的值与第2个源操作数shifter_operand的值的反码按位做“逻辑与”操作,结果保存到Rd中。指令的语法格式 BIC{}{S} ,, 2-10.当指令SWI指令时,会发生什么? 软件中断指令(Software Interrupt,SWI)用于产生软中断,从而实现从用户模式变换到管理模式,CPSR保存到管理模式的SPSR中,执行转移到SWI向量,在其他模式下也可以使用SWI指令,处理器同样切换到管理模式。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有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有答案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 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B《中庸》C、《周易》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8、孔子是哪人_B_ A、秦 B、鲁 C、卫 D、宋

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10、中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 A.21 B.23 C.24 D.25 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2.中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 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14、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16.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 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rm嵌入式系统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1.1嵌入式系统从大的方面分为(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和(嵌入式软件)两大部分。 1.2驱动层程序一般包括(硬件抽象层HAL)、(板级支持包BSP)和(设备驱动程序)。 1.3嵌入式系统核心是嵌入式处理器,可分为(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统SoC)4大类。 2.2ARM7TDMI处理器分为(ARM)和(Thumb)两种操作状态。 2.3ARM状态下,SP寄存器指的是(R13)、LR寄存器指的是(R14)、PC寄存器指的是(R15). 2.4ARM处理器支持的数据类型中,字节为(8)位、半字为(16)位、字为(32)位。 3.1ARM7TDMI(-S)指令集包括(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 3.2LDR指令用于从(存储器)中将一个32位的字数据传送到(目的寄存器)中。 3.3指出下面各条指令的寻址方式。 SUB R0,R1,R2 ;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SUBS R0,R0,#1 ;寻址方式:(立即寻址)。 MOV R0,R2,LSL#3 ;寻址方式:(寄存器移位寻址)。SWP R1,R1,[R2] ;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LDR R2,[R3,#0x0C] ;寻址方式:(基址寻址)。

4.3ARM汇编语言源程序中语句一般有(指令)、(伪指令)、(伪操作)和宏指令组成。 6.1对Flash存储器的编程可通过(JTAG仿真/调试器)、( ISP )和(IAP)3重方法来实现。 6.2异常向量表可以来自4个不同的存储器区域,分别是(片内Flash )、(片内SRAM )、( Boot Block )和片外存储器。 6.3LPC2000系列的定时器主要用于3个方面:(对内部事件进行计数的间隔定时器)、(通过捕获输入实现脉宽解调器)、(自由运行的定时器)。 二选择题 1.1可以表示微控制器的缩略词是( B ) A. MPU B. MCU C. WDT D.SPI 1.2ROM类存储器包括( ABD ) A. NOR Flash B. EPROM C. SRAM D. PROM 1.3不属于ARM的系列是( D ) A. MCS-96 B. 80C51 C. LPC2000 D.80X86 2.2ARM7处理器系列采用( A )级流水线。 A. 3 B. 5 C. 6 D. 8 2.3下面ARM处理器模式中属于特权模式的有( BCD ) A. 用户模式 B. 中断模式 C. 系统模式 D. 管理模式 3.2LDM(或STM)指令允许一条指令最多传送( C )个寄存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