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CU持续质量改进—CRBSI持续质量改进[1]

ICU持续质量改进—CRBSI持续质量改进[1]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医院感染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措施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馈医疗质量问题(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干预措施(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6)、每月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医疗质量缺陷通报。 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常务秘书: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 2、医院感染委员会:(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做到每项医疗行为有制度有规程,各级岗位职责有落实;要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切实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2、按照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全体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提升科室自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与实施。 3、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需要医院各方面积极参与、互助,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优化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两个效益”的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科室必须每月选择两个疑难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4、促进科室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完善执业医师处方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用药检测及药物过敏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完善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完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在加强在架病历、终末病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死亡病历质量的检查、剖析及讲评,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6、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立住院医师培训个人

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坚决执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度;建立住院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7、明确主治医师的工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心骨干作用;建立主治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8、有能力的科室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提高查房水平,严禁擅自取消主任医师查房;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作用,将此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巡回督导检查。 9、确保住院病人医护诊疗计划及时完成,有适宜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完善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告知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可;完善病人出院康复及随访制度。 10、加强完善交接班制度。 2

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指导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逐步建立我科室科学、严谨、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促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障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现医疗管理与社会、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特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目标 在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全程、全时监控下,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使我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确保科室医疗质量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 二、建立(调整)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根据科室人员组成及人员素质要求调整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认真履行质量安全小组职责,确保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具体措施 (一)质量继续教育 1、配合医院职能部门完成科室人员培训、演练,包括法律法规、三基三严、应急培训、演练等内容。 2、科室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科室人员应对意外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3、制定科室业务学习计划、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科室指定专人书写科室记录以备存档和未参加人员学习,同时科室各成员需认真做笔记以备学习和科室定期检查。在此基

础上,为进一步强化科室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科室定期组织相关知识的考试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4、质量意识教育:旨在提高科室人员质量意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5、服务意识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服务意识教育,并在日常工作中以事实为例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对患者充满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6、不定期进行前沿性教育:旨在加强科室人员对前沿性医学知识的了解、探讨和应用。 7、开展岗位练兵,在实践中实行引、传、帮、带,帮助年轻医护人员尽快成长。 8、按照科教科进修学习培训计划科室每年选送出几名业务骨干到外医院进修学习,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业务素质。 9、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学术活动,以开拓视野,更新知识。 (二)医疗质量全过程管理 1、配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各质量控制组的监督、检查,对质量安全发现问题,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或情节严重者,根据医院和科室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2、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实施 按照医院科室年度质量管理目标,制定科室质量管理重点,加强科室质量督导,制定质量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每月组织活动1~2次,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一次。 3、专业技术监控:以常规技术质控为基础,以新技术、新项目质控、临床合理用药质控、重点环节(围手术病人管理环节、危重病人管理环节、急危重病人抢救环节、有创诊疗操作管理环节、输血与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 进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做到每项医疗行为有制度有规程,各级岗位职责有落实;要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切实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2、按照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全体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提升科室自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与实施。 3、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需要医院各方面积极参与、互助,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优化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两个效益”的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科室必须每月选择两个疑难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4、促进科室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完善执业医师处方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用药检测及药物过敏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完善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完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在加强在架病历、终末病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死亡病历质量的检查、剖析及讲评,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6、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立住院医师培训个人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坚决执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度;建立住院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7、明确主治医师的工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心骨干作用;建立主治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8、有能力的科室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提高查房水平,严禁擅自取消主任医师查房;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作用,将此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巡回督导检查。 9、确保住院病人医护诊疗计划及时完成,有适宜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完善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告知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可;完善病人出院康复及随访制度。 10、加强完善交接班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 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手术、麻醉医师资质与批准制度,完善麻醉、手术与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抓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组织专家督查——术前:有术前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麻醉前访视,病人准备充分,与病人签署手术、麻醉、输血同意书等;术中:执行手术分级制与术者资质准入制度,确保手术质量,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病人家属等;术后:手术记录完整,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合理,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控制在标准以内等。 3、完善麻醉工作程序规范,麻醉医师术前查房及时制定麻醉方案,术前麻醉准备充分,制定麻醉意外处理预案,做到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 4、缩短候手术日,抓好第一台手术按时开始和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管理,提高手术效率。 5、严格执行手术室出入制度和程序,加强重症监护室(ICU)和回病房的流程、制度的落实。 门诊工作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2、完善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就诊咨询、导诊咨询、预约咨询、健康咨询等),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化验结果领取须知、就诊流程、就诊注意事项。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知名专家门诊一览表,并在各专科诊室前增设周内医师排班表、专科就诊流程图,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门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正(副)主任医师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70%,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5、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管理,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完善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投诉和意见作到件件有落实。 6、完善门诊突发意外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 7、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其家属等候时间≤10分钟。 8、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及实施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 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 (3)落实医疗质量考核。 (4)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 2.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 (2)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3)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5)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二、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将操作规范、诊 疗指南。 1.根据法律法规、规整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 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际。 (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3)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4)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度、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统一流程。 (5)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 2.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1)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2)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与整改措施。 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1)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 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3)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 三、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每二年一次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考核。 1.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普洱新区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一)成立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邹洪才(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彭显权(业务顾问) 成员:高良、罗栋翠、杨丽 各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二)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管理制度:见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 (2)实施措施:主要有建立、修改年度质量控制目标值;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医疗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医技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医疗质量专题调研评价;医疗质量量化综合评价、总结报告;医疗纠纷、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分析、评价、教训总结与改进; (3)考评内容、方式及奖惩见《医疗质量考评实施细则》。 2、二级质控组织:每月对各种医疗文书书写情况及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1-2次,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且提出改进措施。 3、病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 (1)管理制度: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本科

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比、晋职晋级的依据。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本科提出的医疗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2)实施措施: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坚定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利用早会或其他时间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知熟记,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医疗问题或纠纷的诊疗操作、技术项目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书面文字,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随时监控,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改进,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四、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控制管理办法 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预防医疗缺陷、减少医疗纠纷、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方法如下: (一)控制方式 1、现场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动态诊疗信息发现医疗偏差。 2、前馈控制:通过住院病人的有关检查信息,在医师做出主要治疗前(如手术等)发现医疗偏差,及时纠正。 3、反馈控制:通过各项诊疗活动结果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二)检查手段 1、病案调查:检查病历书写情况,评价病历质量。 2、疾病相关检查:通过临床了解医技科室检查质量(阳性率),通过病理报告了解诊断符合率、医技科室检查阳性率等。 3、逻辑功能检查:通过逻辑功能检查评价病案质量等。如手术病人应有术前讨论、手术记录、切口愈合等级、手术费等;疑难病例、死亡病例应有讨论记录等。 五、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和标准,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切实落实和督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依据我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检查标准、奖惩措施,对全院医疗质量实施考核评价,责任追究,重点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管理,本院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以达到完成质控指标,确保医疗安全的目标,提升我院医疗服务功能,提高医疗绩效,提高病人满意度。 实施方案: 一、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执行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检查标准、奖惩措施。 二、重点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技术管理,本院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 三、明确各组织职责,岗位职责,严明纪律。 四、组织落实,实施管理计划,加强检查,督导反馈整改,循环实施,持续改进。 细则及附件 1、管理组织及职责,工作制度。 2、支持文件(各管理组织工作记录)。 3、法律、法规、制度职责、管理手册、诊疗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检查标准、奖惩、改进措施等。 内容 1、明确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药事质量管理、病案质量管理、输血质量管理小组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各管理组织职责,工作制度,专、兼职质控人员职责。 2、各管理组织、成员履职记录。

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院质控组成员XXX(专职质控员) 职责: 1负责本院医疗护理、药事、病案、输血等全面的质量管理。明确院长为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履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领导与决策工作。院长定期参加质量管理活动,每年作一次全院质量管理报告。 2.领导小组主抓医德医风建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执业,加强医疗、医技、药事、输血、病案管理,建立为改进医疗质量的应急预案,信息系统,为医疗工作运行提供设备及后勤保障。 3、制定和修改医院质量控制方案,审议、制定和修改质量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 4、定期对医院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研究,制定全院性的质量管理规划。 5、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全院医疗质量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全程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 6、组织、领导医院的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的质量检查和评比工作。 7、督促、检查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对执行力差及违反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室或个人提出处理及改正意见,对执行医疗质量好的科室或个人进行表彰或奖励的建议,以便持续改进工作。 8、经常调查研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分析,发现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加以纠正,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9、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报告半年来的医疗、护理管理工作情况,并研究下半年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措施。形成质量报告以便汇报。 10.下设院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组长: 成员: 质控小组职责: 1、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对照标准实施检查,落实奖惩措施并记录。

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总结分析

2017年6月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 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检查项目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 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

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 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二)、针对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本月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存在手术科室临床医生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为外科临床医师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较差。改进措施:组织对外科系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相关制度的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监督考核。 (三)关于会诊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下: 1、本月各科会诊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参加会诊较多的科室主要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一、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纳入各项工作中。 二、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工作。 三、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四、加强对医院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督促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保证医患权利。 五、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各科室每月检查一次本科医疗质量;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点评。 六、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要有文字记录,由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不断改进医院医疗服务技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七、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结果与个人考评挂钩,以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的真正落实。 医患沟通制度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认真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二、医患沟通的时机 (一)门急诊医师接诊时,应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就疾病诊疗的有关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做必要的告知,争取患者和家属对诊疗的理解和配合。必要时,将沟通的关键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上。 (二)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时,应与患者或家属就住院事项进行沟通。 (三)主管医师必须在患者入院后72小时内与患者及亲属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并签署《入院病情知情书》。 (四)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与患者及时沟通: 1.患者病情变化时; 2.有创检查及操作处置前; 3.变更主要治疗方案时; 4.贵重药品使用前; 5.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 6.危、急、重症患者疾病变化时; 7.术前和术中改变术式时; 8.麻醉前(应由麻醉师完成); 9.输血或血液制品前; 10.对医保、农合患者采用医保、农合目录外诊疗或药品前。 (五)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就诊疗情况、出院后饮食、用药等注意事 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进行沟通。 三、医患沟通的内容 (一)在诊疗前,医护人员应主动听取患者或家属对诊疗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或家属的意见。 (二)在诊疗中,医护人员应就疾病诊断、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目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收费等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检查记录表 科室:急诊科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季度医疗质量控制总结。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组长: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质控员: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病历书写 二月份:首诊负责制度的落实 三月份:急诊就诊流程及三级查房制度检查四月份:知情谈话制度的落实 五月份: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六月份:会诊制度的落实 七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八月份: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检查日期2014-1-28 检查人员检查内容病历书写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 1.无抗生素知情同意书,无授权书。(患者姓名:刘启旺李静海张杰纪树峰李瑞忠张秀娥闫斌王海燕) 2.入院须知未写日期。(患者姓名:纪树峰) 3.临时医嘱涂改,病历书写不规范。(患者姓名:张秀娥) 4.首次病程有涂改。(患者姓名:王泽燕) 5.入院须知无护士签名,日期未填写。(患者姓名:李瑞忠) 改进措施 1.认真履行知情同意义务,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对患者不能亲自签署意见的要认真填写患者授权委托书。 2.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完整书写各项记录,包括记录时间及执行者签名。 效果评价 1.已认真履行知情同意义务,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及授权委托书。 2.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后,病历完成及时,各项记录书写完整,时间及签名及时清楚。 总体效果有所改进。 质控员签字科主任签字

2017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7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为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细则》、《国家中管局大型中西医结合医院巡查细则》及《西安市卫计委2016年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我院2017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健全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质控科,李贵安科长负责日常工作。 主任委员:略 副主任委员:略 (二)医疗质量控制科 科长:略 干事:略 工作职责: 1. 接受主管院长的领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 2.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确定考核指标、考核办法、每月进行检查与绩效挂钩。 3.制定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岗位管理办法,至少每季度有针对性进行抽查,对存在较大缺陷者通过季刊予以通报;

4.编写《医疗质量季刊》,对医院重大医疗事件,重点医疗指标、满意度调查等进行通报; 5.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不断扩大路径病种,加强科室路径管理资料的整理与保存、路径缺陷原因的查找与改进。 6.按照三甲复审实施方案,及时督导检查、汇总自查结果,及时汇报院领导;组织检查、督导落实,全力以赴通过三甲复审。 7.加强病历质控,重点关注输血病历、死亡病例、手术病历、危重疑难病例、住院≥30天、择期手术术前≧3天、费用≧3万、非计划重返手术、15日、30日再住院、危急值病历。对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内涵性、及时性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对病例存在的问题、疑问等下科室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完成归档病例的接受、登记、装订、入袋、上架、借阅、复印等工作; 8.至少半年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病案质量、路径质量管理委员会例会及与医技科室沟通会,建立长效沟通联络机制,使医疗质量不断持续改进; 9.制作临床科室9大记录本模板,规范记录格式及要求,督导检查,与绩效挂钩。 (三)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的第一责任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 小组由科主任、质控医师、护士长、质控护士4人组成。

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总结分析

2017年6月医疗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本月医务科分别组织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疗安全质量抽查,其中抽查了抽查运行病历110份,出院病历39份;门诊病历27份。检查项目包括运行病历质量、出院病历质量、门诊病历质量、科室管理质量、临床药品合理应用、危急值专项、临床用血安全专项、医保制度执行等。检查结果已于OA上发至各科室,并发放不合格质量反馈表11份,督促科室加强整改,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进行了通报及质量分析。 一、本月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共性问题:出院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门诊病历书写不规范;医院评审资料准备不全。 较突出问题: 1、个别外科病历,手术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按照规定执行三方核查(ID00061197,);手术知情同意书未签署日期ID0025599。 2、医嘱取消不规范,已执行的医嘱不能取消。 3、会诊病人管理方面:本月共申请急会诊0例,常规会诊病例74例。完成常规会诊72例,因患者原因取消会诊2例。会诊超时14例:其中外科3例,口腔科4例,中医科2例,妇产科2例,皮肤科1例,急诊1例,内二科1例,会诊合格率82%。 4、因病历资料打印不及时导致病历召回。ID00038309,00057770,ID00006593,ID00011006. 5、存在医患沟通方面问题的病例较上月明显减少,但个别病例存在以下问题:知情同意书忘记签署沟通时间,ID00049180;有的医生忘记签字,患者先签字。 6、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

二、根据信息科本月汇总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本月质量目标已基本完成。床位使用率为68.9%,低于目标值85%-95%。主要是由于医院住院患者相对较少,导致床位使用率较低。药占比本月为34.94%,控制目标值为40%,降低5.06%;各科室临床医师药占比均不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疗风险意识及医患沟通知识培训,本月在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上月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因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但个别医生仍存在不够注重沟通细节,如沟通时间及签字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加强督导。 (二)、针对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本月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存在手术科室临床医生对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为外科临床医师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及防范意识较差。改进措施:组织对外科系医务人员进行手术安全相关制度的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加强监督考核。 (三)关于会诊制度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下: 1、本月各科会诊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出:参加会诊较多的科室主要为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其次为口腔科、皮肤科,内科系较少,这与我院收治病人的病种结构特点有关,我院收治病人以内科病人为主,跨专业科室间会诊,也会表现为内科系以外的科室,如康复及中医理疗科室。 2、本月各科会诊完成情况,从海泰电子病历系统统计的数据来看,本月统计数据不是很好,详见下图。主要表现为常规会诊不能及时完成,经向各相关科室调查分析,得知主要原因为,我院目前刚开始使用海泰病历系统传输会诊信息的1月,个别医生对会诊病例系统操作不熟练,在实际完成会诊后,没有及时从病历系统上提交会诊意见导致,导致全院常规会诊合格率为82%。会诊次数越多的科室,合格率越高,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总结

2018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检查 工作总结 为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我院加强了医疗质量与管理工作,成立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疗质 量安全工作中的制度及流程,对我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 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持续改进。根据督导和 检查情况,现将我院第一季度总结如下: 一、科室管理方面 (1)建立了科室必备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组织。(2)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教育。 (4)规范和提高了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我省出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 (5)强化了为临床服务的理念,加强了和谐医患关系的 宣传和沟通。每月月底均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第一季度满意度指标汇总 满意度指标(%)1月2月3月及时处理病人 服务态度 技术水平 沟通

第一季度医疗满意度指标变化趋势图(百分比) 由上分析得知:第一季度科室医疗质量满意度指标呈上 升趋势。3月份医疗满意度上升趋势明显,而2月较1月有所下降,可能与春节返乡人员增多有关,需求较高有关,应 当具体查找一定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医疗指标情况分析: 季度死亡例数 (人) 抢救 成功率 平均住院 天数(天) 平均住院 费用(元) 第一季度190 第一季度,我院门诊病人 29168人次,出院病人689人次,死亡1人,抢救成功率90%,均达到了医疗质量指标水平,并且总体有上升趋势,平均每一患者住院日为天, 病床使用率为为平均每位患者人均费用为元,药品比例 为%,从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的比例及人均住院天数的下降, 可以看出,药品收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两者所占比例逐 渐趋于合理,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达到了让利广大患者的根本目的。“以药养医”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 现有资源利用率,体现技术含量。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性改进方面 (1)重点查住院病历、归档病历、电子病历提交率、 处方、合理用药、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每月进行一次质 控工作会议,做到考评结果每月汇报,把医疗考核质量与奖

医疗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全面提高。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本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2、重点对医院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检验、放射与临床联合会诊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考核标准: 按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标准认真执行(见病历评价、护理文书评价及考试管理标准)奖惩兑现。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