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鱼头上有白色物体是怎么回事

金鱼头上有白色物体是怎么回事

金鱼头上有白色物体是怎么回事

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

金鱼养殖常见的疾病

金鱼养殖常见的疾病 金鱼的疾病主要分为传染性鱼病和非传染性鱼病两种,其中传染性鱼病又分为病毒和细菌性鱼病、寄生虫病三种。 传染性鱼病: 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鱼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 出血病 黏球菌性烂鳃病 肠炎 竖鳞病 黄乳泡病 水霉病 打粉病 表皮增生症 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下: 白点病 寄生虫性烂鳃 鱼虱 锚头蚤 三代虫

寄生虫性白内障 非传染性鱼病:非传染性鱼病一般是指机械损伤,水质不良,缺氧中毒,营养缺乏及其他敌害致伤引起的疾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许多非传染性鱼病引起鱼体虚弱或创伤,为传染性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条件,从而由非传染性鱼病交叉感染并 发传染性鱼病,这是不可忽视的。 中暑与闷缸 烫尾病 鱼鳔失调症 萎瘪病 全名:打粉病 俗称:白衣病 发病原因:这是由于嗜酸卵甲藻侵入鱼体而引起的—种疾病。 症状:病鱼早期出现不像以往抢食,食欲减退,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似乎伯冷,常集聚在池(缸)角落里,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腹鳍先后现白色小点,粗看与白点病相似。继之,白点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等处,最后白点相接 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的样子,故得名。最后,鱼体逐渐消 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发病季节:一般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好发生。 防治方法: 1.提高池水的酸碱度其方法是取0.5~l克生石灰,溶于50千克水中充分搅拌,待充分溶解沉淀后将溶液泼洒全池(缸),使池(缸) 中的酸碱度调节到pH为8左右。 2.成鱼可用25%~3%的食盐水涂洗全身,清水过洗后入干净嫩绿 水静养,隔天1次,数次即可见效。

金鱼常见疾病说明

金鱼常见疾病 一、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出血病: 症状: 病鱼的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开,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解剖病鱼,肠道、肾脏、肝脏、脾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有腹水,鳃部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通常各种鳍条、鳞片都较完整。此病状和草鱼出血病很相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很差。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发病时间:全年均可发生,6—10月常见。 防治方法: 1.小金鱼培养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剑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对预防此病有一定的效果。 2.流行季节用漂白粉1ppm浓度全池遍洒,每15天进行一次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3.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酒,有一定的疗效。 2、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症状: 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像松果状。鳞的基部水肿,其内部积存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如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液体从鳞基喷射出来,有时鳍基充血,皮肤轻度充血,眼球外突。文种、龙种的病鱼,看来像珍珠鳞那样的外形。病鱼沉在水底部或身体夫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全身感染引起。该菌在体内产生毒素,组织液在鳞囊内贮留,发生鳞片竖起症状。 发病时间:全年可见,水温不稳定的春、秋两季易发。 防治方法: 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鱼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抗低温和抗病力。

2.用维生素E内服。每1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0.3-0.6克拦人工饲料内长期服用,有效预防竖鳞病、水霉病等;每天用0.6-0.9克内服,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待鱼病治愈后,维生素E用量改为预防用药量。 3.用食盐水浸洗或红霉素浸洗。 3、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病): 病状: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未端腐烂,水温低时(15℃左右)感染水霉菌,口腔正常,肌肉正常。 病因:荧光杆菌感染所致。当水质恶化,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 发病时间:全年均可发生,不过当水温为25℃~30℃时是该病的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 1.合理密养,水中溶氧量最好维持在5毫克/升左右。注意饲养管理,操作要小心,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用漂白粉1ppm浓度全池遍洒,适用于室外大鱼池。 3.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 4、打印病(腐皮病): 病状: 病灶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少数在身体前部。最初皮肤发炎,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呈圆形,周围充血发红,犹如打上一个红色印章或椭圆形。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 病因: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感染所致,鱼体受伤后,通过接触而感染发病。 发病时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常见。 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勿使鱼体受伤。夏季经常换水,可有效预防此病。 2.用呋喃唑酮或利凡诺1%浓度涂抹病灶。再用呋喃西林或呋喃

金鱼常用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金鱼常用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对症下药是防治金鱼各种疾病的关键,用药前须了解药物的性能,用途和使用剂量及方法,不得乱用。例如患白点病的金鱼,就不能接触硫酸铜,因其具有促使小瓜虫生长繁殖的作用;若以此药治疗白点病,则反而加速病鱼的死亡与病菌的传播。 敌百虫与石灰同时使用会产生敌敌畏,不但起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可致鱼于死地。硝酸亚汞遇高温(60摄氏度)即变成毒性更强的高汞,使用时尤须注意此药遇高温的变化。硫酸亚铁遇盐不易溶解,使用时尤须注意不与直混合,否则不易达到治疗效果。漂白粉在1吨水中溶解量不能大于2克,通常控制在1克,否则易引起金鱼中毒死亡,硫酸铜在1吨水中溶解量不能大于1克,否则要引起金鱼慢性中毒。 在水温高的情况下,鱼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强,对氧气的消耗量也大,容易造成呼吸上的困难,甚至使鱼窒息。因此,在高于30摄氏度的水浊中严禁用药,防止金鱼中毒死亡;若病情严重急需用药时,只能选择气候凉爽的早晚进行,而

且病鱼的浸洗时间不宜过长。相反,饲水温度低于10摄氏度,鱼体对药物的吸收与耗氧量则会同时降低,病鱼的浸洗时间可延长。除掌握温度高低外,对药物性能的了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红汞、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孔雀石绿、高锰酸钾、敌百虫等的药性较温和,病鱼对此几种药物的药性耐力较强,浸洗时间可略长。又如来苏儿,硝酸亚汞等药物的药性较强烈,毒性也大,故浸洗时间不宜过长。此外,病情的轻重与用药剂量也应有差别。 金鱼有别于淡水鱼,捕捞操作方便,故使用浸洗法较使用泼洒法方便安全,疗效也明显,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有些病症由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水霉菌并发寄生,单靠药物的几次浸洗并不能达到预想效果。还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泼洒,方能根治。幼鱼期由于饲养密度高,数量大,捕捉不方便,可先把泼洒法进行治疗。但药量计算应准确,同时还应加强用药后的观察。泼洒最好是在金鱼空腹前进行,当然浸小船坞也不例外。用药剂量不宜一次性用足,可分数次进行,主要依据病情头部、容器大小及药性作用而灵活掌握。在浸小船坞或泼洒时应视鱼体表情,若发现病鱼沿缸池急游。上下翻动等急躁不安、浮头叫水或呼吸屏住等情况,应及时将病鱼换入稍低水温的清水中,防止鱼体中毒窒息。对

观赏鱼病种类及防治

观赏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单位养殖面积小,对水质管理较严格、细致,种苗淘汰率高,与外界接触少,交叉感染疾病的机会很少。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的体型多为小巧玲珑,娇生惯养,生活于适温环境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故抗病能力较差。目前观赏鱼鱼病的防治,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 一、观赏鱼病种类概述 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由病毒、真菌、细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 二、病毒引起的疾病 1.出血病 [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2.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

鹦鹉鱼的常见疾病及其治疗

鹦鹉鱼的常见疾病及其治疗 其常见病的防 正文: 鹦鹉鱼属于大中型鱼,应该把它放入较大的缸里饲养,并且加强水的清洁和输氧.你根据以下文章判断你的鱼的状况: 热带鱼常见病的防治热带鱼寿命短,一般只有2~3年(小型鱼)。 鱼患病及时治愈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 其常见病的防治要点如下: (一)病态表现有时不同的病有相同症状,这就需要根据特殊症状做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1)病鱼精神不振,萎靡,俗称不现实,活动量明显减少;(2)离群躲在角落或扎堆。 (3)尾鳍、背鳍或不伸展,俗称夹尾巴。 (4)食欲不振,不抢食。 (5)体表颜色不鲜艳。 (6)身上出现特殊病变或症状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例如: 斑点、烂块、红肿、水肿、充血、瘀血、出血、颜色异常、粘膜增多、粘膜脱落或到处蹭其体表或各鳍、到处钻左右摆动等异常表现。 (7)热带鱼患传染病须具备3个条件: ①病原体: 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②传染途径: 被污染的水、用具、水蚤、病鱼等。 ③易感动物(鱼): 同种鱼大部分同时得了相同的病。 (二)发现病鱼的措施(1)首先区别是否是传染病,应及时诊断,如不能确诊一律暂时不动或按传染病饲养管理。 (2)发生传染病的鱼群或个体应严格隔离,一切饲养用具都要分开使用。 (3)根据病情发展,可酌情停食或少喂饲料,详细观察其取食及活动情况,在确诊后可以酌情投药。 (4)发病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温变化,最好使其恒温,换水尤应慎重。 也可酌情淘汰病鱼。 (三)介绍几种常见鱼病1.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1)病原体: 多子小瓜虫(寄生虫)。 传染途径: 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病。 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 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 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

图解常见金鱼疾病的防治

图解金鱼常见疾病的 防治 特别鸣谢:金鱼吧友初学养鱼ABC 编辑整理:金鱼吧友zb342199

图解金鱼常见病的防治 水霉病(白毛病、水棉病) 水霉病图2 (外伤并发水霉病) 概述:水霉菌广存於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为一种常在的霉菌,於10~15℃时最适合生长,25℃

以上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病菌为细长分枝的菌丝体,一端像根状附着在鳖的皮肤组织中,大部分伸出体外,肉眼可见。菌丝呈灰白色,柔软,很像是浸泡在水中的棉花纤维。 病状: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像一团白毛。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防治办法: 1、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可治疗水霉病。 2、30ppm的孔雀石绿药浴病鱼5-10分钟,可治疗水霉病。 3、用0.1ppm的亚甲蓝药液遍洒,每一次,连续两天,可治水霉病。 4、福尔马林100~250ppm,药浴1小时。 经验之谈:平时在鱼缸中稍加些盐,能有效预防。孔雀石绿鱼店一般都有成品药卖,剂量较好掌握。亚甲蓝、福尔马林药店有 打印病(腐皮病) 打印病图2 概述:由点状产气单孢菌感染受伤的鱼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致病菌。 病状:症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分先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中间部分鳞片脱落,腐烂表皮也崩溃脱落,并露出白色真皮,病灶部位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的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在整个病程中后期形成锅底形,严重时甚至肌肉腐烂,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随即死去。

家养金鱼常见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家养金鱼常见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金鱼的病,通常只有两个来源,一是喂出来的,也就是食物出了问题;二是泡出来的,也 就是水质出了问题。 一、喂食: 喂出来这种病,一是食物不对口,鱼吃了肠胃不适。二是喂食过量,鱼吃的过猛过饱所致。所谓只有撑死的鱼,没有饿死的鱼就是这个道理了。 鱼儿肠胃出毛病起先是鱼肚胀,游动出问题,或沉底,或上浮在水面不爱动。鱼肚子胀不 胀看鱼尾前的两个小鱼鳍,也就是鱼最后端的四片鱼鳍,如果它们很飘逸,游动时不死板 就证明鱼的肠胃很好,如果发现鱼儿游的很吃力,或失鳔(这时候鱼会出现倒立,栽跟斗、漂浮,侧翻,翻白肚)发现及时停食一段时间可能缓解。还有说法是放进鱼刚好能游的浅 水里,还有在鱼鳍或尾巴上绑什么东西帮助它重新找到地球引力…… 总之,食物出的问题,要不就是喂多了,这种时候鱼往往会拉白便,要不就是喂少了。有 人会问,鱼不是不会饿死吗?少喂怎么也不对了? 当然喂少了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大家都知道鱼三五天不吃也没事。不过喂少了有个副作用,那就是饥饿的鱼儿会拼命找吃的,只要找到了任何看起来像食物的东西,该不该吃它 都吃。有时会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出现这种症状,例如吃了水面上的种种杂物(风吹来 的颗粒物、尘埃、细小碎片,也可能是某种不知名的细菌或浮游藻类等)。尤其是附近环 境污染比较严重,空气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多的话,可能就出事了。 肚胀这种现象初期可以喂氟哌酸解决。如果缸里有青苔、绿藻、水草等等可以很好的化解 鱼吃水面杂物的问题。 现在有人要说了,喂多了不行,喂少了也要出事,我怎么知道究竟喂多少才是刚好合适呀?鱼吃的量把握不好,那最好改喂的方法,例如少吃多餐。两三个小时一喂,一次喂的量分 三次。而且两个小时一喂,既可以满足鱼友喜欢喂鱼的乐趣,鱼也不胀肚了,虽然同样的 大肚子,却游动自然,排便也很好。

鲤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鲤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白皮病 一、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引起的。 二、病状:发病初期,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死亡。 三、病因和防治方法: 此病在流行期间,由于拉网受伤引起细菌侵入而得此病的。在夏、秋最易发生的。 防治办法是: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 鳃霉病 一、病原:鳃霉菌侵入鳃部引起的。 二、症状:鳃组织受破环,呈苍白色,有时有点充血、出血,终于呼吸受阴而死亡。 三、预防方法: 1、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防止水质恶化。 2、经常发生此病,不能用大粪、大草沤肥,改用混合堆肥。 四、治疗方法:发现此病迅速加新水,或鱼移到水质清瘦水池(另外箱网,或转移网箱),病可停止。 赤皮病 一、病原:病原体是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 二、病状:鱼的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的腹部和两侧极为明显,呈现块状红斑。鳍条末端腐烂,鳍条裂开。病鱼瘦弱,常常单独游于水面,行动迟缓。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引起死亡。 三、病因:此病是由于在养殖操作、运输、拉网过程中,不小心引起皮肤受伤引起的。此病常和烂鳃、肠炎病并发,以加重鱼的病情及增大死亡率。 四、预防方法: 1、鱼种放养前,先用漂白粉5-10克/立方米水浸泡鱼种约半小时。 2、在发病季节前,在食物埸挂漂白粉挂篓以进行预防。 3、在放养之前,一切养殖操作,一定要小心。匆使鱼皮肤受伤。冬季水温很低,一定要防鱼类受冻伤。 五、治疗方法:

金鱼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大全

给你个金鱼鱼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大全收藏好备用~! 发现鱼有食欲不振、游动无神、体色失常、身上长有白膜等异常情况时,都是患病的先兆。要把患病嫌疑的鱼单独放在一个缸里进行隔离,防止疾病蔓延。此时要注意几点:捞鱼动作要轻。隔离时,务必使用原有的水。只放置换气装置与保温器。应该使病鱼接受少量日光照射,水质清洁。若病鱼还能吃食,可以投喂少量,以增强病鱼的体质,使病鱼早日恢复健康。 常见病与处理 1.外伤 鱼的粘膜十分细腻,不注意即会伤及鱼,容易感染霉菌与细菌. 治疗方法A、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应避免涂在眼部),每天1一2次。B、将病鱼泡在四环素、土霉素、青霉素等稀溶液里进行药浴,浓度1一2ppm。C、受伤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然后浸泡在浓度为2ppm四环素药液中。 2.小瓜虫病(白点病) 病鱼常在水草、石块上摩擦身体,可见鱼体和鱼鳍上有白色斑点。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A、提高水温病原虫便离开鱼体。这种寄生虫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容易死亡。 B、把病鱼放在28一30C左右的水中,每隔一天给病鱼换水(加少许食盐),直至鱼病痊愈。 C、用2PPm的甲基蓝溶液浸泡病鱼,每天浸泡6小时。 D、用热水溶解酸奎宁放在28一30C水中,将病鱼放入。 3.水霉病 发现鱼体长“白毛”,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 治疗方法A、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B、用2ppm高锰酸钾溶液加5%食盐水浸泡20-30分钟,每天一次。C、用浓度为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0一30分钟,每天2次。D、把病鱼浸泡在浓度为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里,直至痊愈。 4.烂鳍病 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鱼鳍腐烂,导致鱼死亡。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 治疗方法A、用5%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B、每10公斤水中放入5一10万单位的青霉素浸泡病鱼,直至治愈。C、5ppm呋喃西林5%食盐浸泡病鱼。D、食盐加高锰酸钾(2ppm)浸泡病鱼。 5.烂嘴病(棉曰病) 鱼口周围变白的疾病,又称棉口病或白嘴病。 治疗方法在缸中,每4公斤水加入5一10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疗。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的鱼网。

金鱼常见疾病说明

金鱼常见疾病说明 金鱼常见疾病 一、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出血病: 症状: 病鱼的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的基部充血~如将皮肤剥开~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血红色~某些部位有紫红色斑块~解剖病鱼~肠道、肾脏、肝脏、脾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现象~有腹水~鳃部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通常各种鳍条、鳞片都较完整。此病状和草鱼出血病很相似~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很差。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发病时间:全年均可发生~6—10月常见。 防治方法: 1.小金鱼培养过程中~适当稀养~保持池水清洁~每周要有三天投喂水蚤、剑水蚤、水蚯蚓等鲜活食料对预防此病有一定的效果。 2.流行季节用漂白粉1ppm浓度全池遍洒~每15天进行一次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3.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酒~有一定的疗效。 2、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症状: 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像松果状。鳞的基部水肿~其内部积存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如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有液体从鳞基喷

射出来~有时鳍基充血~皮肤轻度充血~眼球外突。文种、龙种的病鱼~看来像珍珠鳞那样的外形。病鱼沉在水底部或身体夫去平衡~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全身感染引起。该菌在体内产生毒素~组织液在鳞囊内贮留~发生鳞片竖起症状。 发病时间:全年可见~水温不稳定的春、秋两季易发。 防治方法: 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鱼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抗低温和抗病力。 2.用维生素E内服。每1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0.3-0.6克拦人工饲料内长期服用~有效预防竖鳞病、水霉病等,每天用0.6-0.9克内服~连续10-15天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待鱼病治愈后~维生素E用量改为预防用药量。 3.用食盐水浸洗或红霉素浸洗。 3、出血性腐败病(赤皮病): 病状: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未端腐烂~水温低时,15?左右,感染水霉菌~口腔正常~肌肉正常。 病因:荧光杆菌感染所致。当水质恶化~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 发病时间:全年均可发生~不过当水温为25?,30?时是该病的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 1.合理密养~水中溶氧量最好维持在5毫克,升左右。注意饲养管理~操作要小心~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用漂白粉1ppm浓度全池遍洒~适用于室外大鱼池。 3.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 4、打印病(腐皮病):

常见的金鱼病及防治

常见的金鱼病及防治 (一)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 (二)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刺激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三)腐皮病。这是金鱼的常见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鱼患部红肿,表皮腐烂,象打上的红印记,多出现在金鱼腹部两侧,一般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用毛笔蘸消毒药水(如红汞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或涂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烂尾病。该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尾鳍扫帚状腐烂。 治疗方法:用1%孔雀石绿擦洗患处,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疗食用鱼时,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五)白点病(又称小爪虫病)。该病是由小爪虫寄生在鱼体上所造成。小爪虫的繁殖温度为3--25℃,适宜繁殖温度是14--17℃。发病时,病鱼体表、鳃丝出现白点状囊泡,传染很快;多发生在春季秋季,病鱼表现极不活泼,经常滞留在水面上。 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0.5×10(的负6次方)的医用甲基蓝溶液中,在21--26℃水温下长时间浸浴,或用0.5%--1%的小苏打水浸浴10--15分钟。由于幼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成鱼弱,浸浴时间应适当缩短。病情严重时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过程中和在捞鱼时碰伤鱼体,或由寄生虫破坏鱼皮肤,使水霉菌侵入伤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梅雨季节多见。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绒状的菌丝(白毛)。金鱼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动失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长满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鱼体应常有阳光照晒,换水时投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杀菌消毒。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治疗病鱼可用1%食盐水每次浸浴30分钟。在发病季节,每周用1∶10000的食盐水泼洒池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金鱼常见疾病及其主要防治方法

【看图识鱼病】 一、白点病(小瓜虫病) 概述: 白点病是金鱼最常见的疾病。 每年3-6月,11-2月为流行盛期。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 病状: 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 防治办法: 1、用硝酸亚汞2ppm浓度浸洗。 水温15℃以下时,浸洗2.5小时;15℃以上时,浸洗1~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虫体和粘液脱掉。用硝酸亚汞溶液全池遍洒。水温在10℃以下时,用0.2ppm浓度;水温在10~15℃时,用0.15ppm的浓度;水温在15℃以上时,用0.1ppm浓度。 2、用孔雀石绿0.3ppm~0.4ppm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

水温在20℃左右时,浸洗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洗去药液、死亡虫体和粘液。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3、用福尔马林(甲醛)200ppm~250ppm浓度和孔雀石绿1ppm~2ppm合剂浸洗鱼体1小时。 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4、用加热棒将水温加热至30度,保持一周。 4、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投喂活水蚤、水蚯蚓等,增强鱼体对小瓜虫病的免疫力。 已发病的水缸、水泥池先要刷洗干净,然后用5%食盐水浸泡1~2天,以杀灭小瓜虫及其胞囊。并用清水冲洗后再养鱼。 经验之谈: 有些鱼病也有白点症状,按中金网焉老的经验,凡是能用毛刷刷掉的白点就是白点病。行家治白点,多用加温疗法,不伤鱼,也不破坏水族箱生态。另外,硝酸亚汞是治疗白点的特效药,把握好剂量,一次就可以全部灭杀,见效快,不需要重复用药,缺点是毒性大。鱼店一般都有成品药卖,剂量较好掌握。

孔雀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孔雀鱼常见疾病及治疗 常见疾病 1.恶化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2.水温的变化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3.粗鲁的接触鱼身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请特别留意。 4.带进病症孔雀鱼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计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水族箱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检疫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 一般病症 白点病 症状: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mm以下的白色细点,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臵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 原因: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寄生虫的外围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防治方法: 1、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2、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烂尾症 症状:是从尾鳍开始附着黄白色粘着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鳍,并渐次糜烂。尤其病情进行时,鳍部会呈烂腐状,甚或断落尾鳍都有。因而食欲大减,不久连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疗,发病雄鱼较多,是其特征。 原因:遭受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为伤口,而受伤大部分由于鱼只之间的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复习课程

20种常见鱼病防治(水产养殖)

介绍二十种常见鱼病 一、车轮虫、斜管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而引起的鳃病。这些原虫对幼鱼和成鱼都可感染,在鱼种阶段最普遍,严重时成“跑马病”。虫体常成群地聚集在鳃丝边缘或鳃丝缝隙里,使鳃丝腐烂,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鱼死亡。 (二)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池水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全池泼洒,可杀死鳃上车轮虫。 2.最好第二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二、小瓜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成虫为球形,全身纤毛均匀,胞口圆形,大核香肠形或马蹄形。病鱼的体表有许多被小瓜虫侵袭而形成的白色小脓泡,故又称白点病。寄生处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而死亡。对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鱼危害最为严重。 (二)防治方法 1.放养时用亚甲基兰10ppm浸泡10—30分钟。 2.用敌百虫辛硫磷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三、指环虫病 (一)病原病症 由指环虫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鳃病。病鱼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苍白,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20克洗浴10—30分钟。

2.用90%晶体敌百虫0.2~0.5ppm全池遍洒,对杀灭指环虫也有很好效果。 3.最好是用指环净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杀虫后第三天用二氧化氯、二溴海英、聚维酮碘等兑水全池泼洒,以防继发感染烂鳃病。 四、中华鳋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大中华鳋和鲢中华鳋寄生而引起的鳃病。大中华鳋寄生在草鱼鳃上,鲢中华鳋寄生在鲢鱼鳃上。雌虫用大钩钩住鱼的鳃丝,像挂着许多小蛆(因此又称鳃蛆病),它破坏鳃组织,并分泌一种酶,刺激鳃组织增生,使鳃丝末端肿胀发白、变形,严重时,整个鳃丝肿大发白,甚至溃烂。 (二)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5克、硫酸亚铁2克,浸洗鱼种20~30分钟,杀灭鱼体上的中华鳋幼虫。 2.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虫菌强杀、敌百虫辛硫磷粉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五、锚头鳋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寄生在鲢、鳙鱼体表的多态锚头鳋,寄生在草鱼鳞片下的鲩锚头鳋,寄生在鲤、鲫、金鱼、乌鳢等鱼体的鲤锚头鳋。锚头鳋体大、细长,呈圆筒形,肉眼可见。锚头鳋把头钻人鱼体吸取营养,使鱼消瘦。被钻人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如遇低温往往有水霉菌侵入丛生。1条6~9厘米长的鱼种,如有3~5条锚头鳋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二)防治方法 用氯氰菊脂溶液、精博混杀灵、虫菌强杀、敌百虫辛硫磷粉等兑水全池泼洒,用法用量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六、鱼鲺病 (一)病原病症 由多种鱼鲺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日本鲺、大鲺和中华鲺等。虫体椭圆形,透明,肉眼可见。鱼鲺寄生到鱼体后,用口刺刺破鱼的表皮,并用大颚撕破表皮,吸食鱼的血液,造成许多伤口,使组织溃烂,病鱼呈现极度不安。能造成病鱼死亡。

鱼病的诊断方法及用药

鱼病的诊断方法(转自百度贴吧) 前言:诊断鱼病是防治的兽药步骤,只有先确定鱼患的病是什么,然后进行治疗,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治疗的效果。因此能否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的一个关键问题。诊断鱼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鱼体检查 肉眼检查是检查鱼病最主要的方法,是从鱼患病部位找出病原体,或由病原体引起的反应或症状而表现的各种现象,即病状,为诊断防治鱼病提供依据。 按照病原体的类别来说,鱼病可分为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两大类。检查时,一些大型的寄生虫(如蠕虫、甲壳动物、体型较大的原生虫、水霉等),用肉眼可以看到。不过有一些病原体(如细菌、体型较小的寄生虫),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就要根据病状来鉴别。一般细菌性鱼病,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脓肿、腐烂、竖鳞等病症;而寄生虫性鱼病,常表现为粘液过多、出血、有胞囊等病症。由于各种病原体对鱼体所引起的症状不同,这些不同的病症就为我们诊断鱼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有利的条件。 对鱼体要检查部位,包括体表、鳃等两部分。顺序和方法如下: (1)体表:从缸中捞出病鱼或新死的鱼,放在小脸盆或小玻璃缸中。按顺序从头部、嘴部、眼睛、鳃盖、鳞片、鳍条等仔细观察。在体表的一些大型病原体(水霉、线虫、锚头虱、鱼虱、钩介幼虫等)都很容易看到。但有些用肉眼看不到的小型病原体,则要根据表现出来的病症来鉴别。如车轮虫、口丝虫、斜管虫、三代虫一般会引起分泌大量粘液,或者头、嘴、鳍条等末端腐烂。复口吸虫病,则会眼睛浑浊甚至掉落。赤皮病,则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等等。 (2)鳃部:鳃部检查重点是鳃丝。首先要注意鳃盖是否张开,表皮有无腐烂或透明现象。鳃片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末端是否肿大或腐烂?如是细菌烂鳃,则末端腐烂,粘液较多鳃霉病,则鳃片颜色比正常鱼颜色要白,略带血红色的小点;如是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碘泡虫等鳃部寄生虫疾病,则鳃片上有粘液或者鳃丝肿大,鳃盖胀开。 二、了解水质变化 水的酸碱度和溶氧变化也是造成鱼病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水进行酸碱度测定和溶氧的观察,特别是一些病症并不显著又较难确诊的鱼病。有条件,可以找实验室做水化学成分的分析。 做好预防 防胜于治,预防鱼病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介绍几个药物预防的方面:

兰寿Ranchu金鱼疾病的预防和对策.doc

兰寿(Ranchu)金鱼疾病的预防和对策 重在预防 要饲养兰寿的话,所有人都会为鱼生病感到烦恼。越晚发现患病,鱼的生存率越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自不必说,但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不要让鱼得病。为了明确预防的方法,在这里列出疾病预防的五大原则。 原则1 饲养水的维持、管理不能懈怠 饲养水槽是兰寿唯一的生存环境。饲养水的状态与兰寿的健康息息相关。导致鱼得病的原因,除了从外部引入的特定病原体之外,就只有饲养水的管理不足了。 原则2 多加注意防止引入疾病 不论如何努力管理水质,如果带入了疾病就前功尽弃了。从外部引入疾病的途径有放入了外来的兰寿、使鱼混养等。在这时使用的网和容器也是原因之一。放入外来的鱼时,不但要作药浴,还要分开饲养一个季度。 原则3 进行预防药浴 不同季节,鱼容易得的疾病也不同。如果了解疾病的早期症状,不但可以实现早期治疗,还可以通过药浴进行有效预防。 原则4 避免喂食过多饵料 过多的饵料不但会加重内脏的负担,也会导致水质的腐败。要让鱼吃到八分饱,注意保持水质的稳定。 原则5 经常留意健康情况 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也要会活学活用。这就要靠平时的观察了。可以通过体表、泳姿、鳃部的运动等了解鱼的健康状态并迅速采取对策,防止鱼得病。 请牢记以上疾病预防的五大原则! 季节的变化与疾病 A.春季的疾病 到了春天,兰寿从冬眠中醒来。由于冬眠中没能进食,免疫力较为低下。这个时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饵料投放过多导致的肠炎以及由于水质腐败导致的细菌和原虫的滋生。15℃以下的冷天停止投饵,天气暖和时也需注意不要有剩饵。这一时期需要注意的有白点病(Ich )、烂尾病(tail-rot disease)、水霉病(Saprolegniasis)等,如果在早期发现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B.夏季的疾病 由于水温上升,兰寿的体力和活动性都上升,免疫力也随之增高,但这是建立在饲养水的状态保持良好的基础之上的。水温上升致使水的腐败加快,需要通过换水保持水质。如果在这方面疏忽大意,能引发腮病的纤毛虫(ciliophora)、鞭毛虫(lagellate)就会大量滋生。另外,烂尾病(tail-rot disease)、白云病(Costiasis)也需要引起注意。饵料不要有剩,并根据需要进行预防药浴。每天要仔细观察,感到有异样迅速采取对策。

金鱼常见疾病及其主要防治方法

金鱼常见疾病及其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一)鱼瘟。鱼瘟是金鱼春季的一种疾病,常因金鱼冬伏少动,光照 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鱼体质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状。到黄梅季节,其发 病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金鱼死亡。 防治方法鱼瘟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每年开春季节,要经常给金鱼晒太阳以增强其体质。若金鱼发生鱼瘟应尽快将其隔离或淘汰掉。 (二)白云病。是由寄生在鱼体上的口丝虫或鞭毛虫、斜管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体表各处附有一层白色的薄雾状物质,这是寄生虫迅速繁殖、刺激寄生处的上皮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分泌物增多的结果。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浴病鱼,每次10--30分钟。当水温较低诱发白云病时,可用2%--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分钟后,再放回清水中,反复进行。严重病例可用1%食盐水浸洗1小时。 (三)腐皮病。这是金鱼的常见疾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金鱼患部红肿,表皮腐烂,象打上的红印记,多出现在金鱼腹部两侧,一般是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所致。治疗方法用毛笔蘸消毒药水(如红汞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或涂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 (四)烂尾病。该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尾鳍扫帚状腐烂。治疗方法用1%孔雀石绿擦洗患处,隔日1次,3--4次即可治愈。在治疗食用鱼时,禁止使用孔雀石绿。

(五)白点病(又称小爪虫病)。该病是由小爪虫寄生在鱼体上所造成。小爪虫的繁殖温度为3--25℃,适宜繁殖温度是14--17℃。发病时,病鱼体表、鳃丝出现白点状囊泡,传染很快;多发生在春季秋季,病鱼表现极不活泼,经常滞留在水面上。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0.5×10(的负6次方)的医用甲基蓝溶液中,在21--26℃水温下长时间浸浴,或用0.5%--1%的小苏打水浸浴10--15分钟。由于幼鱼对药液的抵抗力比成鱼弱,浸浴时间应适当缩短。病情严重时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饲养过程中和在捞鱼时碰伤鱼体,或由寄生虫破坏鱼皮肤,使水霉菌侵入伤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梅雨季节多见。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初期症状不明显;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绒状的菌丝(白毛)。金鱼染上此病后,焦燥不安,游动失常,行动缓慢,食欲减退,皮肤粘液增多。严重时,鱼体长满白毛,以致死亡。防治方法鱼体应常有阳光照晒,换水时投入适量的食盐进行杀菌消毒。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治疗病鱼可用1%食盐水每次浸浴30分钟。在发病季节,每周用1∶10000的食盐水泼洒池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七)竖鳞病(即松鳞病)。该病是由于水质恶化鱼体伤口感染一种水型点状极毛杆菌所致。病鱼鳞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张开竖起,游动迟缓,有时腹部水肿,严重时2--3天便死亡。治疗方法把病鱼放入等量的2%食盐与3%碳酸氢钠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钟,每日2次连续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捣烂的蒜头250克,给病鱼浸浴数次,也可治病。

观赏鱼鱼病防治方法图解

1、白点病 病原体:小瓜虫,虫体椭圆,柔软可塑,形态多变。本病是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较常见的寄生虫性鱼病。 症状和病变:当小瓜虫幼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的粘液,使鱼体组织增生形成一个个白色状脓胞,起初体表呈白翳状,似肤霉又不象肤霉,数日后,小瓜虫幼虫在鱼体表形成胞囊时,白点症状才明显。病鱼的体表、鳃部和鱼鳍上出现许多点状胞囊,体表粘液明显增多。肉眼观察时就是一层密麻麻的白点。小瓜虫则藏在脓胞里逐渐发育为成虫。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此时病鱼虽仍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缸壁一角互相挤擦或身体磨擦硬物。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病程一般5--10天,如果不及时治疗,白点病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0℃最适于白点虫繁殖。 防治: (1)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小瓜虫在水温25度以上不易繁殖,28度开始死亡),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

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3)将新砖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时,取出晾干(古时称尿砖),放入病鱼的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4)选用0.2-0.3克硝酸亚汞,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15分钟,注意由于硝酸亚汞有剧毒和腐蚀性,药液应放在塑料盆中,不要用金属容器。 (5)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连续用药2-3次。(6)红药水治疗。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水色曾微红即可,宁少勿多!浸泡5-10分钟,每天1-2次。 (7)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每10加仑水4—8cc,无底砂配合过滤系统之容器,药量宜减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8)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药浴3—5天,亦可治愈。 白点病成虫杀除难,但仔虫杀除容易,故维持水中有效药剂约7~20天左右,即可完全扑灭。2、黑点病 病鱼头部可见长形的浅黄色孢囊,其孢囊成熟时,呈黑色,即摇尾幼虫与后囊幼虫,它们亦侵袭鱼体眼睛、肌肉、血管、鳃、内脏器官,若于眼睛的水晶体部位发现不透明的斑块,则有可能受到感染此病不具传染性,但是会伤害肌肉组织及使眼睛受到或失明,严重时可致死,目前并无药可愈,仅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将虫挑除 3肤霉病 水霉病(白毛病、水棉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