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下认识分数

三下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

教学准备:课件、蛋糕图片、每名学生1张大圆纸片、1张正方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水彩笔(生准备)。

教学目标: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重点: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王国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食物paty,你们看到谁啦?(聪聪和明明)它们看到了自己最喜爱的香蕉,馋得口水直往下流。聪聪心想这四个香蕉全部给我该多好啊!假如全部给聪聪,明明会觉得怎么样?(不公平)那要怎么样才公平?(都得到两个,也就是他们得到的个数是一样的/一样多),二年级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生说,板书:平均分)香蕉每人多少个?怎么算出来的?(4÷2=2:把4个香蕉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个。)桃子?(2÷2=1:把2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个。)蛋糕怎么分呢?(从中间切开,一人一半),也就是要分,(平均分)一半还能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像1、2、3、4这样的整数表示吗?(不可以)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情况一:1/2

情况二:不认识没关系,它可以用一个新的数1/2来表示

我们一起来念这个数,(师示范读:二分之一,学生齐读。同时板书读法)

1/2是一个数,它在数学大家庭中又有一个名字叫“分数”,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它。(板书:认识分数,同时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部分。

(一)认识1/2。

刚才我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再说一遍)

这里哪个词最重要?(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成两份才能得到相等的两半。它指什么?

这份是这块蛋糕的(1/2),另一份也应该是这块蛋糕的多少?(1/2),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蛋糕的1/2我们能够表示出来,你们能把这个物体的(圆)的1/2能表示出来吗?(能,自己试试,把1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还能找到其他物体的1/2吗?

(生汇报)你是怎么确保你分得的一定是1/2呢?(平均分)

(你的发现真奇特。你不仅想法好,说得也特别好。盘老师,真是太佩服你们了,都是勤于思考的孩子)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不管是园、三角形、桌子、椅子还是其他的物体,虽然物体不一样,但只要我们把它平均分2分,每份一定是它的1/2。(把一个圆(改成“物

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二)写1/2。

我们找到那么多的1/2 ,可怎么写呢?我现在特别喜欢***,因为他的小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呢。(范写,边说刚才我们是“把一块蛋糕先平均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看明白了吗?(你们说老师先干嘛?(“—”,白板示范平均分)再写?(“2”,只有先分了,才能拿)最后写?(“1”得到的份数)伸出你们的小手指同桌互相来写写可以吗?

我们再来看1/2,它有几部分组成?(生说:3个)

分数的每部分就像人的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字,你们看,这是老师的(眼睛、鼻子、嘴巴)

你们猜猜这根线叫什么?(1/2是一个分数,所以这根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同时板书)

“2”呢?表示分成的总份数,叫“分母”。(板书)

“2“叫分母,大家猜猜“1”会叫什么名字?(生说)数学上叫“分子”,有母才有子。(板书:分子。)

(三)认识几分之一。

除了1/2,你们知道哪些分数呢?(1/3、1/4、1/8……)你打算怎么表示出来?真是太棒了,那大家从桌面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

形,表示一个分数,行吗?

(收集图形汇报)你表示的是多少?(1/

个物体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

(评价:1.小脑袋转得可真快。2.太了不起了。3.真有想法。4.真会思考,还能找到不同的分数。)

你们看通过大家集体的力量,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分数,刚才我们把物体分成了份,每份就是它的(根据学生说的进行补充),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概括的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好,我们现在齐读一遍。(更换板书)

(四)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刚才我们找到了图形的几分之一,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哪也见过几分之一呢?(音乐书本、数学书、班级中、小组中等等)

三、巩固练习。

(一)涂色部分表示的是1/2吗?

(二)涂色部分分别表示多少?(折法不一样但是都是表示正方形的1/4)

(三)看图填分数。

(四)看分数涂颜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机动题:(一)判断对错: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二)拓展题: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板书:

认识分数

几分之一

把一块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平均分 (圆片)

2份 读作:二分之一 2 1 分子 分数线(平均分) 分母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页。 [设计思想]: 本课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本课重点就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与“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就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食物”,“分食物”就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食物”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接着出现“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这个月饼的多少呢?”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就是被动接受,而就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与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了四分之一后,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折出它四分之一;在自己阅读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后,让学生选择任意的一个图形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体验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体验“人体中的分数”、“黑板报中的分数”、“图案中的分数”, 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分数,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圆形纸、三角形纸、长方形纸、勾线笔等。 [教学流程]:

苏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教案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掌握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一次愉快的秋游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演示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

3、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4、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讲授新课 1、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1/2。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电脑演示书写1/2)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2、长方形的1/2 师: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

新人教版数学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定稿版

新人教版数学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节)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二分之一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写上分数。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达标测试卷 (1)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达标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六个大题,满分135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25分) 评卷人 得分 1.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 (5分) A. B. C. 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剩下的部分相比,( )。(5分) A. 第一根长一些 B. 第二根长一些

C. 无法确定 3.下图空白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 (5分) A. B. C. 4.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展开后,每1份是这张纸的( )。(5分) A. B. C. 5.猜一猜,哪根小棒长一些? 甲、乙两根小棒另一端都被遮住了,甲露出它的,乙露出它的,且它们露出的部分长度相等,则( )。

(5分) A. 甲长一些 B. 乙长一些 C. 一样长 二、判断题(共20分) 评卷人 得分 6.把一根火腿肠分成两段,小强吃了其中一段,他吃了这根火腿肠的 。( )(5分) 7.1分米的是1厘米。( )(5分) 8.因为3<9,所以。( )(5分) 9.如图,阴影部分占了这个图形的。( )(5分) 三、填空题(共55分) 评卷人 得分 10.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不能的填“×”。

(5分) 11.看图写出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5分) 12.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成分数是( ),这样的5份是 ( )个,也就是它的( )分之 ( ),写成分数是( )。(5分) 13.=1(5分) 14.计算+时,可以这样想:( )个加上( )个是 ( )个,也就是( )。1-可以看作 ( )个减去( )个,等于( )个,就是( )。(5分) 15.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6组做操,每组占全班人数的。(5分) 16.四年级派出20名男生,16名女生参加植树活动。其中男生占参加人数的,女生占参加人数的。(5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分数 一、填空题 1、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6份是( )个( )( ) , 就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2 、58 这个分数中,( )是分子,( )是分母,读作 ( )。 3、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 ) 4、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 ( )( ) 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 )( ) 。 5、59是5个( )( ) 37 里面有( )个( ) 1-( )10 = 610 8个 19是( )( ) 1里面有( )个 15 25 +( )<1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5读作五分之六。 ( )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3、3个1/8和8个1/3相等。 ( ) 4 、 5、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 6. 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 四.在○里填上“>”、“<”或“=”号 1、52 ○ 53 2、105 ○ 108 3、74 ○ 7 3 4、65 ○ 85 5、103 ○ 53 6、33 ○ 2 2 7、1 ○ 99 8、84 ○ 42 9、21 ○ 5 4 五.计算 (1)73+7 2=( ) ( )个71加( )个71是( )个7 1,就是 。 (2)85-8 2=( )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3)1-3 2=( ) ( )个( )减( )个31,剩( )个31,就是 。 126+ 512 = 1- 39 = 23 + 13 = 1- 38 - 28 = 1324 -1124 = 47 + 37 = 1- 12 = 19 + 29 + 39 = 68 -48 = 79 - 29 = 56 - 16 = 13 + 13 + 13 = ()()()()()()

认识分数 (2)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 (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作为整数的一个部分来认识,与平均分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这一概念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务必让学生亲历实践——感悟——构建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手段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其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一)”第53~5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教材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对于“一半”这样的词语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而且又通过实践操作,对于分数这类知识不难掌握,但是学生对于分数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意识得到发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有4个、2个、1个苹果,淘气和笑笑都想吃,怎样分公平合理? (学生说不出平均分时,教师故意激疑:出示手中一大、一小的纸片,引导学生说出两份要分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课始从教材的情境平均分苹果出发,从分多个物体(分整)到分一个“苹果”(无法得到整数),从而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模 1.借助形象,建立模型 让学生用手中的圆纸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怎样分合理? 展示学生的分法引出“平均分”。 给学生时间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讨论后得到用分数1/2、小数0.5表示一半更简单、明了,进而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这一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空间与条件,引导学生从操作学具入手,使其通过操作和观察,把对知识的思考与学具的操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

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教学计划(初稿) 第一实验小学尤欢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生活中,有些学生对分数有一点了解,但不是很明确,也不太系统。其次,对于学生分数的基础知识“平均分”和“整体”在以往的学习中已有较好的认识。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有的困难 对“整体”的认识; 分母和分子的位置及表示的含义; 在描述时容易丢掉“平均分”和是“谁”的几分之几。 3、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我的设想: 学生对全新、感性的内容很感兴趣,乐意采取讨论、协作等学习方式。根据学生以上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熟悉的“平均分”入手,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揭示得到分数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问题设计时注意问题的坡度和开放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这也便于老师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的机会,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难点: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 节

三下《认识分数》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方巷镇中心小学蒋毕奎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会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以前认识过分数吗?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分“饼”,初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把1个“饼”平均分。 出示1张圆形纸片。指出:用这张圆形纸片表示1个饼。 提问:把1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人分得多少? (1)让学生把这个“饼”分一分,说一说每人分得多少。 (2)课件演示: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3)想一想:这里的1/4表示什么意思?(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1/4。)(摘要板书) (4)说明:1个饼的1/4,也可以说是1/4个饼。 [说明: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初步认识过分数,他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通过让学生把1个“饼”平均分,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的旧知,同时也能自然地引出下面把几个饼平均分的问题。] 2.把3个“饼”平均分。 出示3张圆形纸片。提问: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会分吗?《(1)分一分。 让学生从信封里拿出3张圆形纸片,自己想办法分一分。(如果学生都不会分,可启发学生把“饼”叠在一起再分) (2)说一说。 交流分法。(结合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把3个饼叠成“一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 (3)议一议。

分数的基本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作为整数的一个部分来认识,与平均分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这一概念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务必让学生亲历实践——感悟——构建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手段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其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一)”第53~5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教材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对于“一半”这样的词语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而且又通过实践操作,对于分数这类知识不难掌握,但是学生对于分数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意识得到发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有4个、2个、1个苹果,淘气和笑笑都想吃,怎样分公平合理? (学生说不出平均分时,教师故意激疑:出示手中一大、一小的纸片,引导学生说出两份要分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课始从教材的情境平均分苹果出发,从分多个物体(分整)到分一个“苹果”(无法得到整数),从而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模 1.借助形象,建立模型 让学生用手中的圆纸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怎样分合理? 展示学生的分法引出“平均分”。 给学生时间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讨论后得到用分数1/2、小数0.5表示一半更简单、明了,进而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这一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空间与条件,引导学生从操作

新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及练习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知识整理及复习题(无答案) 姓名 学号 【单元知识梳理】 1、分数由来:分数与除法相似,都必须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如:①、把8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2=4(张) ②、把1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2=?(张),这里?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于是出现了分数。 2、分数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关系:把1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与原来的正方形纸片是什么关系? ①、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得出:每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一半。 ②、从分数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每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1 2 。 3、分数的结构:分数由三部分组成, ①、分数线:将分子与分母隔开的一条短线段, ②、分母:事物平均分成的份数。 ③、分子:分得每份的个数。 4、分数的写法与读法: ①、写法:分数线(需用直尺)→分母→分子; ②、读法:分母→分之→分子,如:1 3 读作:三分之一 →3 4 对于图中分数是如何得到的,我们可以这样表述:把一张正方形5、分数的完整表述: 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 14 ,涂色部分有3个 14 ,也就是 3 4 。 6、分数的涂色表示:2 5 → 对于所给分数,我们如何用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可以这样 思考: ①、对应分数2 5 ,观察图中是否将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 ②、得知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15 ;③2/5里面有2个1 5 ,所以涂上两份。 7、分数大小比较: ①、分母相同。如:35 ○25 ,因为分母相同,所以每份表示的都是15 ,而35 里面有3个15 ,2 5 里面有个15 ,所以35 >2 5 ;

②、分母不同,分子相同都是1。如:1 6 ○ 1 5 ,因为分子相同,所以都只有一份,比较每份即 可。而1 6 是将1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小; 1 5 是将1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大,所以 1 6 < 1 5 。 8、分数的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因为每份表示的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将份数相加或相减即可。 如:①、4 7+ 1 7=(),因为两个分数每份表示的都是 1 7,所以4个 1 7加1个 1 7,合起来是5个 1 7,得 数是5 7。 ②、 5 8- 3 8=(),两个分数每份表示的都是 1 8,5个 1 8减3个 1 8,还剩2个 1 8,得数是 2 8。 【重点题型整理】一、填空题。 1、一个分数的分母是5,分子是2,这个分数写作() () ,读作( )。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这个月饼的() () ,3份占这个月饼的 () () 。 3、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4、7 9 里面有()个 1 9 ,再加上2个 1 9 就是()。 5、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就是5 6 。 6、()个 1 10 是 7 10 ;()里面有3个 1 8 。 7、右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空白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 8、在1 6 、 1 7 、 1 8 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9、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 米,其中3份是 () () 米。 10、在○里填上“>”“<”或“=”

三下认识分数

三下《认识分数》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学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们还记得吗?(记得)能举例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3 师:反应真快,谁来再说一个!生:1/5 师:你还记得怎么写1/5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先写的是(分数线),要记得用直尺来画,再写(5),也就是分母,最后写(1),也就是分子,这样一个分数就写完了。 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进一步来认识分数(板书) 一、新知探究 1、一个桃平均分给4个猴 猴妈妈在给小猴分桃呢,在分桃的过程中它遇到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猴妈妈这有1个桃,可它准备分给4只小猴,怎么分才能令所有的小猴都满意呢?生:平均分成4份 猴妈妈也是这么想的,关键是要平均分(板书) 把一个桃(板书)平均分成4份(板书),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生:1/4 追问: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师:谁还能像他这样完整的说一说! 生一人回答 1/4中分母4代表什么?生:平均分成了4份评价:老师和你想的一

样!那分子1呢?生:4份中的一份 师:分子代表是取其中的1份,就是每一份,分母代表平均分成4份,就是平均分的份数 2、4个桃平均分给4个猴 小朋友们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桃子是小猴的最爱,1个怎么会够呢?看,这次猴妈妈一下就拿出了4个桃,要分给这4个小猴,把这4个桃可以放在一起,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一起和老师读一读(2遍) 猴妈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个小猴得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妈妈是怎么想的,(出示课件)你能帮猴妈妈把这些空填起来吗? 把这盘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每份是这盘桃的() 生回答同步出示括号内的内容评价:原来猴妈妈和你的思路是一样的,谁也是这么想的,站起来说一说吧,请同学们认真听。 生回答。评价:你的思路同样清晰。 你知道这样分桃过程的关键是什么吗? 情况一: 生:要平均分成4份(板书)。师:是的,平均分成四份很关键,在图中,我们用虚线把它隔开表示分一分。还有吗? 生:把4个桃看作是一个整体。师:对的,老师和(某某)想的一样,

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通过动手操作和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取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可能接触过表示“二分之一”意义的日常生活情景。如把一个吃的东西,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别人,另一份给自己。这是学生学习分数初步知识的实践基础。 2、学生从对日常生活情景的认识到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

来表述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难度。从整数到分数,这是一次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跨越。对于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有很大差异。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分析其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步:认识二分之一;会读、写二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其含义。 第二步: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自主探究几分之一的分数及其意义。 第三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其中:例1用于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例2用于让学生认识四分之一;例3用于让学生认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 1、教学准备 (1)师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题卡等。(2)生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张,彩笔。六、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两位大家喜欢的动物朋友,认识他们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学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3、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数学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记号笔、一袋学具(4张长方形纸;2张正方形纸; 1张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为你和你的同桌准备了一袋学具,下面就请你们两个人把学具袋里的纸片分一分,要求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学生分学具,重点关注:两个人如何分一个圆片)。 2、集体反馈。 教师追问:这“半张”圆片,你们又是怎么分的呢。(请学生上来动手对折一张圆片,并挂在黑板上) 师:看来大家的都是这样分的。分到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而“半张”圆片还能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数来表示吗?(不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的数——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教师明确:为了准确地表示出半个,数学家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分数, 我们在书写:要先写中间的“—”(表示平均分),再写横线下面的“2”(表示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写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就表示半个。 2、师:现在请同学们也像老师一样来写一写、读一读这个分数,好吗?(全班伸出手指头,边写边说)

3、师:同学们能说出“2”、“1”分别表示的意思,了不起!那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学生回答:就表示把一张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教师板书句式: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 6、同桌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再指名几名学生说一说。 7、请学生折出长方形的,并反馈其意义。 (二)认识四分之一 1、师: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来表示?(指名回答) 师:第2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为什么不能用表示?(没有平均分)那为什么也不选菱形呢?(因为它平均分成了4份) 师: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它的涂色部分?() 2、动手折出 (1)师:这个是老师创造的,你们想自己创造一个吗?(想)那下面进行 折一折的活动。请看要求:“折出正方形的,并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2)师巡回指导 (3)反馈:找出几个不同的展示,并说说想法。(贴在黑板上) (4)师:这些正方形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也不相同,为什么每份都可 以用来表示呢?(都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 师:对!只要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5)师:其实折正方形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有兴趣,课后可以自己探索。

三年级认识分数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理解平均分。 提问: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朋友,如何分才公平呢? 这种公平的分法,在数学里我们叫做什么? (板书:平均分)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 (1瓶) 像1、2这样的数叫做整数?(板书:整数)除了1和2,整数还有哪些? 最后分蛋糕? 怎么分才公平?每人分得多少个蛋糕?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不能) 3.揭示课题。 “半个”怎么表示?学生讨论。 在数学里我们能用什么数表示“半个”呢?引出课题。 (板书:认识分数) 二、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2,介绍分数的读法。 (3)(课件演示)我们将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这一半是整个饼的1/2,那另一半呢?也是1/2,也就是说每份都是它的1/2。(板书:)

谁再完整地说一说。多说几次。 (4)辨析:如果把这张圆片看做一个蛋糕,像这样分成两份(两边不等),涂色部分能表示它的1/2吗? 看来,仅仅分成两份是不行的,必须是平均分。平均分是得到一个分数的必要前提。 2.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1/2怎么写? 教师示范:先画一条短横线,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 课件依次出示。 (2)自学P98。刚才所写的三部分,其实都有各自的名称。 板书,短横线叫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上面的数叫分子。 2.做一做,深入理解1/2。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个蛋糕的1/2,现在老师手上有张长方形纸,你有办法表示出这张纸的1/2吗? 出示要求: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一半,也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1/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出这张纸的1/2的? 问:这样的折法把纸怎么分了?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是其中的几份?用什么分数表示?请完整的说一说。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讨论:这张长方形纸有的横着折,有的竖着折,还有的斜着折,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4.练习,巩固认识几分之一。 (1)“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读题,填在书上) 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1/3是怎样想的?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了其中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完整性。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陈翠芳 2018年11月12日,我有幸听了刘晓梅老师的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现在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刘晓梅老师的《认识分数》这节课,她充分展示了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工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内涵丰富,在幽默精练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她的引导恰到好处,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教学基本模式。她的评价睿智幽默,她的激励真诚大方,充满激情。 一、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创意。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把学习材料平均分,自己得到分数,并说明每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样一个开放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过程,而且,这种感知是对分数意义的本质的、整体的感知,而非割裂的、支离破碎的。在对大量具体的分数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认识并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由于数学学习情景的新异程度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的发展水平处于适度的关系,所以学生便可以将四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三年级学习平均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用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我就适时抓住“同是,为什么具体数量却不同”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看清区别,从而自然地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这样的教学设计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让学生运用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操作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而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依据的正是对分数意义的把握。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二、她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 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她的肢体语言,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她驾驭课堂是挥洒自如,教学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 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 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 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每人一张长方形纸,三组每人一张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从平均分,引出分数。 师:小明和小红在数学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能帮他们俩把东西分一分吗?4颗桃子谁先来? 书上图:四个桃子,2瓶可乐。

生1: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生2:把2瓶可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人么?能不能?(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请你来分,你怎么分? 生:切成两半。 师:拿出手指一指月饼的一半在哪里?是这一份吗?是这一份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诶,同学们,听说过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月饼的1/2)谁会读?个读,齐读。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板书:每份是它的1/2)它指的是谁?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吗?同桌说说。 2、动手创造分数。 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折一折,图一图,开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例1、例2,以及之后的“试一试”“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 1、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 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 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 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有两只小猴子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课件展示“桃”)。要把这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课件展示分桃的过程) 学生回答后板书: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 2。 小结: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

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 探究 1、 认识整体的12 提问:吃完一个桃,小猴们觉得还不够。于是,猴妈妈又拿出一盘桃,准备把这盘桃都分给小猴吃。想一想,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们回答后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 。 追问:刚才,我们先后得到了两个12 ,这两个12 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12 表示的是什么的二分之一?第二个12 呢? 强调: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的12 ;把一盘 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 。 提问:如果这盘桃有六个,怎样在图中表示这盘桃的12 ? 介绍: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 盘桃的12 。 追问: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这边的这3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呢? 提问:如果这盘桃有四个,把这四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又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