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可辛电影研究

陈可辛电影研究

目录

引言 (1)

第1章艺术人格:陈可辛与他的电影创作历程 (2)

1.1陈可辛电影创作的背景介绍 (2)

1.2陈可辛电影创作的发展阶段 (3)

1.2.1“九七”前的香港电影时期 (4)

1.2.2“九七”后的谋求之路 (5)

第2章文本解读:陈可辛对人与社会的现实关注 (9)

2.1陈可辛电影中的现实话题 (9)

2.1.1“相濡以沫”还是“青梅竹马”? (9)

2.1.2“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交锋 (10)

2.1.3“爱情”与“面包”孰轻孰重? (11)

2.1.4理想与现实的悖谬 (12)

2.1.5人情与法理的博弈 (12)

2.2.1立足于情感的创作态度 (13)

2.2.2陈可辛对现实的怀疑主义色彩 (15)

第3章叙事策略:传统经典叙事的破格创新 (19)

3.1剧中人物的内视野叙事 (19)

3.2以类型杂糅为特殊叙事模式 (21)

3.2.1歌舞类型与爱情文艺片的杂糅 (21)

3.2.2战争片与剧情片的杂糅 (22)

3.3环形结构与戏中戏的故事空间叙事 (23)

3.3.1环形结构 (23)

3.3.2戏中戏套层结构 (24)

第4章文化语境:陈可辛电影中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26)

4.1大众文化特征的呈现 (26)

4.1.1市场性:品牌化与明星效应 (27)

4.1.2普遍性:平民话语的表达 (27)

4.1.3娱乐性:感性愉悦 (28)

4.2精英文化特征的呈现 (28)

4.2.1陈可辛精英意识的主观表现 (29)

4.2.2陈可辛精英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31)

结语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5)

引言

美国著名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书中高度强调了故事与电影的紧密性,“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而电影艺术则是这一辉煌事业的主导媒体。”1这一说法与陈可辛的电影观念不谋而合,在陈可辛看来,故事性是电影的基础属性。从他的作品里也不难发现,陈可辛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题材,无论故事的内核有多简单,陈可辛都能用独特的方式娓娓道来,且融入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人性挖掘。例如,《双城故事》、《甜蜜蜜》、《如果?爱》这爱情三部曲表面上看都是老套的“三角恋”模式,但陈可辛都分别采用了时空倒叙、环形结构和戏中戏的套层结构来叙事;风格上,从浪漫的写意到残酷的写实逐渐变化;主题上,从赞扬人间真情到揭露人性灰暗的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是陈可辛自我成长的映射,也是他骨子里自觉对精英精神的能动追求。

在影视界多年的摸爬滚打,无论以监制、导演还是公司老板的身份,陈可辛早已炼就了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和游刃有余的变通技巧,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陈可辛对故事的渴求从来没有停歇,他喷薄的艺术才华和激情几乎都放在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上,这对于同样学习故事写作的我来说有着莫大的鼓舞与激励。陈可辛的成功绝非偶然,是他深谙市场规律、掌握观众审美需求、追求独特叙事风格、叩问复杂人性等个人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让陈可辛跃身于华语导演的前列,并且是香港导演成功转型的典型范例。

陈可辛的个人荣誉也可圈可点,他凭借影片《甜蜜蜜》一举夺得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九大奖项;《三更之回家》获第九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导演奖;《如果?爱》获四十三届金马奖、十一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的最佳导演奖;《投名状》获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奖,第四十五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奖;《中国合伙人》获第二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奖等奖项。然而,当前的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给予陈可辛过高的关注度,没有系统的专著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各类期刊文章更多的是对其个人采访的资料整理,或针对某个影片的影评分析,或研究其商业的成功,但都不够全面系统。笔者试图重新对陈可辛的电影进行全面的梳理,以个案分析为基础,采用影片观摩、资料查阅、视频收集等方法,结合影视理论、剧作法、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相关特质,从个人经历与商业策略、文本的话题性、叙事的创新点和文化的精英性等方面深度分析陈可辛的艺术造诣,探寻陈可辛的成功之道,以期直观彰显其对中国当下电影的现实意义。

1(美)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8页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