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复习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复习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复习
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复习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弹力的有无及其方向的判断,掌握静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判断

2. 熟悉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3. 会处理力的分解、动态平衡及极值问题

4. 掌握正交分解法的熟练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弹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正确的受力分析

2. 正交分解法的应用

3. 动态平衡问题 难点:

1.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 动态平衡,极值的求解

三、考点分析:

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力的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在常见的力中,

弹力、摩擦力是高考的热点,其中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尤其是弹簧模型在不同物理情境下的综合应用在

一、方法归纳总结

1. 判断有无弹力、静摩擦力的方—假设法

2. 等效替代的方法:合力和分力可以等效替代,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这是物理学中研究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3. 整体、隔离的方法: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单独选取也可整体选取,研究对象选取适当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4. 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分解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二、力: 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②力的效果

③力的分类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向心力、回复力、浮力等

④力学中的三大力

⑤力的合成与分解???+≤≤-2

121F F F |F F |合合力范围:

定则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

★★ 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小技巧

研究对象先隔离,绕其一周找受力, 一重二弹三摩擦,依照顺序来分析; 要求合力也不难,平行、正交来承担, 先分后合再总合,方向、大小定出来。

知识点一对静摩擦力的理解

例1.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5)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解答过程:(1)木箱随汽车一起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时,假设二者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汽车加速时,木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因此它将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说明木箱有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2)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汽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木箱将相对于汽车向前滑行。实际木箱没有动,说明其有相对于汽车向前滑行的趋势,所以木箱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3)木箱随汽车一起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假设木箱与汽车的接触面光滑,木箱由于惯性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与汽车间无相对滑动,说明木箱与汽车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

(4)汽车刹车,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前滑动时,易知木箱受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5)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相对于汽车向后滑动,易知木箱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解题后思考:(1)假设法(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是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有效方法;

(2)摩擦力的方向既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也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为动力。

例2. 如图所示,木块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轻绳水平,张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F

B.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C. 木块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 若木块B以速度2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仍为F

正确答案:D

解答过程:对A进行受力分析

对B 进行受力分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和摩擦因数有关,与物体间相对速度无关,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可以静止,受静摩擦力也可以运动,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故D 项正确。

例3. 一物体的质量为1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物体以初速度v 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1=1N 的作用,取向右为正方向,g 取10N/kg ,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正确答案:A

解答过程:当物体向右滑动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为

mg F F N μμ==滑=2N 。物体向右做减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静止,静止后受水平向右的

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为N 1F F 1==静。故A 选项正确。

解题后思考:看清问题,注意考虑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转化

知识点二 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例1. 如图,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 、B 间有质量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0

B. mg/2

C. mg

D. 2mg

正确答案:A

解答过程:选砖块2、3为整体,如图所示。则

mg 2F 21f =,mg F 1f =

选砖块2或3为对象,则有mg F F 321f f =+、

,即0F 32f =、。若F 增大,砖块2、3间的摩擦力仍为零。

解题后思考:选择研究对象时,应对称隔离研究对象。如选砖块2和3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对称性知:1对2的摩擦力与4对3的摩擦力必相等,若采用不对称隔离法,则分析起来会很复杂。

拓展: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 =1N 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 1N 、2N 、1N

B. 1N 、0、1N

C. 0、1N 、0

D. 1N 、1N 、0N

正确答案:C

解答过程:先把A 、B 、C 整体选为研究对象,经过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为零;然后隔离受力少的C ,C 静止说明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故B 对C 的摩擦力为零;然后隔离B ,B 也静止(受力平衡),由于受水平向右的力F ,故水平向左受摩擦力,即A 对B 水平向左,B 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一个力F 是不能达到平衡静止的,所以必然存在A 对B 的摩擦力。正确答案为C 。

解题后思考:分析外力时用整体法,分析内力时用隔离法。一般将隔离、整体法交替使用。

例2. 如图(a )所示斜面体质量M=10kg ,斜面倾角为θ=30°,斜面上有质量m=5kg 的重物。在推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滑动。已知推力F 大小为30N ,方向与斜面平行。斜面体停于水平面不动,试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g=10m/s 2)。

(a)(b)

解答过程:斜面体与重物的加速度都是零,处于平衡态,取这两个物体为整体作研究对象,受重力(M+m)g,地面支持力F N,摩擦力f,如图(b)所示,F分力为F x,F y。

x方向:(1)

y方向:(2)

(3)(4)

将(3)代入(1)得

将(4)代入(2)得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135N,摩擦力大小为N。

解题后思考: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只分析外界对整体的力,不分析整体内部之间的力。

知识点三:正交分解法

例1.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以表示为(重力加速度为g)()

①mgcosθ②F/sinθ③F2+(mg)2④mgcosθ+Fsinθ

A. 只有②③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③④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过程:对m进行受力分析

由力的合成可得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N=F2+(mg)2

也可利用正交分解法求出,当坐标系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时

沿y轴方向可得F N=mgcosθ+Fsinθ

当坐标系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时,沿x轴方向可得F N= F/sinθ

故正确答案选D

知识点四动态平衡,极值问题

例1. 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球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试分析挡板AO与斜面间的倾角β为多大时,AO所受压力最小?

(a)

题意分析: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课本分析了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解答过程:虽然题目问的是挡板AO的受力情况,但若直接以挡板为研究对象,因挡板所受力均为未知力,将无法得出结论。

(b)

方法I:图解法:以球作为研究对象。球所受重力G产生的效果有两个:对斜面产生了压力F1,对挡板产生了力F2。根据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进行分解,如图(b)所示。

当挡板与斜面的夹角β由图示位置变化时,F1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图(b)中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2,由图可看出,当F2与F1垂直即β=9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压力F2min=mgsinα方法II:也可用解析法分析力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有F2/sinα=mg/sinβ

所以F2=mgsinα/sinβ.

mgsinα是定值,F2随sinβ的变化而变化

当β<90°时,β↑→sinβ↑→F2↓,

当β>90°时,β↑→sinβ↓→F2↑.

所以当β=90°时,F2有最小值F2min=mgsinα.

解题后思考:涉及三力平衡的问题一般用图解法较简单。

拓展:半圆形支架BCD上悬着两细绳OA和OB,结于圆心O,下悬重为G的物体,使OA绳固定不动,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分析OA绳和OB绳所受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正确答案:T A是一直变小,而T B却是先变小后增大,当OB与OA垂直时T B最小。

OB绳上的力先变小后变大

OA绳上的力一直变小

解答过程:由图解法可看出将OB绳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C的过程中OB绳上的力先变小后变大,OA绳上的力一直变小

解题后思考:利用图解法准确画出力的矢量三角形

例2. 倾角为θ的斜面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

解答过程: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由于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f m间变化,且方向可沿斜面向上,也可沿斜面向下,故所求的推力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一个定值。因为μ

以A为研究对象,设推力最小值为F min,此时最大静摩擦力f m沿斜面向上,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沿斜面方向,F min cosθ+f m-Gsinθ=0①

垂直于斜面方向:F N -Gcosθ-F min sinθ=0 ② 又f m =μF N ③

①、②、③联立解得:,

当推力最大为F m 时,最大静摩擦力f m 沿斜面向下,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沿斜面方向:F m cosθ-Gsinθ-f m =0 ④

垂直于斜面方向:F N -Gcosθ-F m sinθ=0 ⑤

③、④、⑤联立解得:,

所以物体能在斜面上静止的条件为:。

解题后思考:①要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在0~f m 之间变化,所以F 应为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一个定值。②在确定f 的方向时,可设想F 太大或太小会引起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可更简捷地确定A 恰不下滑的条件。也可由f≤μF N ,求出F 的范围。

1. 摩擦力是被动力,求解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要确定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若是滑动摩擦力则直接用公式N f F F μ=求解。注意式中N F 是接触面处的正压力,要与物体的重力区分开。若是静摩擦力,则应由方程解出,尤其要注意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不一定就是某时刻的实际静摩擦力值。

在某些情境中,注意求解摩擦力的公式要适时变化,因为同一接触面处,摩擦力的种类可能发生突变。尤其要注意,同一接触面处不可能同时产生两种性质的摩擦力。

2. 应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合理选择坐标轴的方向,它可使问题的解答更简捷。一般的原则是,应让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在同一直线上,以避免过多地分解力。

3. 处理极值问题时要找准临界状态,对临界状态列出方程求解,再根据题意判断要求的范围。

4. 遇到连接体问题要从整体和隔离的角度综合分析,注意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不分析整体内部之间的力。

一、预习新知

必修1高一物理人教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复习

二、预习点拨

1. 总结常见的运动模型及其特点。

2. 总结常见的三种力的特点。

3. 总结前三章学过的解题方法。

(答题时间:45分钟)

1. 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 1和F 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F ,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

A. 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 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 F 1和F 2共同的作用效果与F 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 F 1和F 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F 来替代

2. 如图,将半球置于水平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柔软光滑的轻绳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它们静止时m 1与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线成45°角,m 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m 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2

1

m m 的最小值是( ) A.

42

3 B.

3

2

2 C.

1

2 D.

1

2

3.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的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 与θ的关系式

正确的是( ) A. F =mgsinθ

B. F=mgtanθ

C. F=mgcosθ

D. F=mg/cos θ

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2.0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 =

5.0N 提该物体,物体仍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N 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N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5.0N D. 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N

5.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小球始终静止,细绳的拉力T 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 将( )

A. T 逐渐增大,N 逐渐减小

B. T 逐渐减小,N 逐渐增大

C. T 先增大后减小,N 逐渐减小

D. T 先减小后增大,N 逐渐减小

6. 如图所示,物体A 、B 放在物体C 上,水平力F 作用于A ,使A 、B 、C 一起匀速运动,则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A. A 对C 有向左的摩擦力

B. C 对B 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 C 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

7.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2的人站在重为G 1的木箱里,他用力F 向上推木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F G (2

B. 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F G (2-

C. 木箱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F G G (12-+

D. 木箱对地板的压力大小为)G G (12+

8.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是球心,碗的内表面光滑,一根轻质杆的两端固定有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 1、m 2,当它们静止时,m 1、m 2与球心的连线跟水平面分别成60°、30°角,则碗对m 1、m 2的弹力大小之比是多少?

9. 如图所示,重物A 质量为kg 5m A =,重物B 质量为kg 2m B =,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N 10F m f =,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 的大小。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A 的物体A 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时,轻轻一推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乙所示,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 ,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 ,欲使物体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B 的质量应符合什么条件?(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

甲 乙

1. CD

2. B 提示:m 1的最小值对应m 1所受的摩擦力沿半球面斜向下,且等于滑动摩擦力。

故m 2g =m 1gsin45°+μm 1gcos45° ∴m 1 m 2=223

,故B 正确 3. B 提示: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出风力F =mgtan θ

4. D 提示: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及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物体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拉力合力的大小。故D 正确。

5. D 提示: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矢量三角形和动态平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D 项正确。

6. A

7. AD 提示:利用整体、隔离法求解

8. 解:设碗对球m 1、m 2的弹力分别为F 1、F 2,杆对球m 1、m 2的弹力大小为F ,Om 1m 2为等腰三角形

由题可知:F 1cos60°= Fcos (60°-45°) F 2cos30°= Fcos (45°-30°) ∴F 1

F 2

=3,即两弹力大小之比为 3 9. N 30F N 10≤≤

提示:物体A 有向右或向左运动的趋势 10. 解答:∵μ=tan37°=

4

3

设物体B 质量的最大值为m , 则mg=m A gsinθ+μm A gcos θ

∴m =65m A ,即m B ≤65

m A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总结及钠铝铁专题训练全解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钠铝铁专题训练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C、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 Cu 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会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3、金属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最后应变为() A、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4、为维持人体内体液浓度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 Mg2+ B. Ca2+ C. Na+ D. Fe3+ 5、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6、下列金属单质中,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 A、汞 B、银 C、钠 D、铁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8、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有蓝色沉淀及无色气体产生。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是( ) ①2Na+CuSO4 = Na2SO4+Cu;②Cu+2H2O = Cu(OH)2↓+H2↑; ③2Na+H2O = 2NaOH+H2↑;④2NaOH+CuSO4 = Cu(OH)2↓+Na2SO4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物是() A.NaOH和H2 B.Cu(OH)2、Na2SO4、 H2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复习必备神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复习必备神器!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期末复习汇总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 + O2==Na2O2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 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xy f(x)(x D)f(x)0y f(x)(x D)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xy f(x)f(x)0y f(x)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x f(x)0y f(x)y f(x)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f(x)01 (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y f(x)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基本初等函数的零点: y kx(k0)①正比例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k(k0)y没有零点。②反比例函数xy kx b(k0)③一次函数仅有一个零点。 2y ax bx c(a0)④二次函 数. 2xax bx c0(a0)(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x ax bx c0(a0)(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2xax bx c0(a0)(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xy a(a0,且a1)⑤指数函数没有零点。 y logx(a0,且a1)⑥对数函数仅有一个零点1. a n0n0y x⑦幂函数,当时,仅有一个零点0,当时,没有零点。fxfx05、非基本初等函数(不可

直接求出零点的较复杂的函数),函数先把转化成,再把复杂的函数y,yfx拆分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函数(基本初等函数),这另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就是函数零点的个数。 12fafb0a,b6、选择题判断区间上是否含有零点,只需满足。fafb0a,bfx7、确定零点在某区间个数是唯一的条件是:①在区间上连续,且a,b②在区间上单调。 8、函数零点的性质: f(x)0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的实数; xf(x)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xx xxf(x)若函数的图象在处与轴相切,则零点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00xx xxf(x)若函数的图象在处与轴相交,则零点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009、二分法的定义 y f(x)f(x)f(a)f(b)0[ab]对于在区间,上连续不断,且满足的函数,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f(x)10、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f(a)f(b)[ab]0(1)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度; x(ab)(2)求区间,的中点; 1f(x)(3)计算: 1f(x)x0①若=,则就是函数的零点;11xf(x)x(a,x)f(a)0b②若<,则令=(此时零点); 1101xf(x)x(x,b)f(b)|a b|0a③若<,则令=(此时零点);(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则得到1110a b 零点值(或);否则重复步骤(2)~(4). 1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 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CO3—H+ 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为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

人教版必修1高一数学教案:第三章单元复习

课题:第三章单元复习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理解函数零点的性质,掌握二分法,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了解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会进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速度的比较,能熟练进行数学建模,解决有关函数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应用函数模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速度的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讲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一)第三章知识点 1.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零点的性质. 2.二分法,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 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速度的比较.

4.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方法总结 1.函数y =f (x )的零点就是方程f (x )=0的根,因此,求函数的零点问题通常可转化为求相应的方程的根的问题.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广泛,求解此类问题常有三种途径: (1)利用求根公式; (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 (3)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无论利用哪种方法,根的判别式都不容忽视,只是由于二次函数图象的不间断性,有些问题中的判别式已隐含在问题的处理之中. 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一般步骤: 已知函数y =f (x )定义在区间D 上,求它在D 上的一个变号零点x 0的近似值x ,使它与零点的误差不超过正数ε,即使得|x -x 0|≤ε. (1)在D 内取一个闭区间[a ,b ] D ,使f (a )与f (b )异号,即f (a )·f (b )<0. 令a 0=a ,b 0=b . (2)取区间[a 0,b 0]的中点,则此中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x 0=a 0+21(b 0-a 0)=2 1(a 0+b 0).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结构图

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环境有内在联系的、地理环境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人工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五大要素,即… 太阳辐射:热量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北纬30大陆东西两岸: 季风环流、局部环流 海陆差异 大陆性、海洋性气候 洋流: 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拔: 阳坡: 下垫面地形坡向1 第阴坡: 三迎风坡: 章表现1.五大要素坡向2 相互作用、相互背风坡: 地地影响(以气候为例) 理理其他:地表对太阳辐射反射率 环环释放废热 境境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 的的改变下垫面性质 整整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体体 性性水文变化(流量季变、含沙量增大) 和表现2.一个要素变化,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暴雨集中)整个 区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植被破坏地貌变化(千沟万壑)环境 域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土壤变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变化 差(以黄土高原为例) 异 概念: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其次水分 明显地带:低纬和高纬地带地 理地带性规律概念: 环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水分,其次热量 境明显地带:中纬地带 的概念: 地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基础因素:热量、水分 域明显地带:低纬度高山 分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异南纬60度附近缺少亚寒带针叶林(海陆分布:陆地缺失)非地带性规律西欧温海气候延伸至北纬60度以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实例赤道附近非洲东部非热雨而热草(地势:东非高原水热不足) 安第斯山南段西林东漠(地形起伏:山西迎风坡而东背风坡)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章知识点复习及练习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单质 1、与非金属反应(O 2、Cl2、S):表现强还原性,被氧化 1)常温下:4Na + O2=== 2Na2O (白色)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氧化膜,说明钠比Al、Fe活泼得多 (应用)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受热时:2Na + O2=== Na2O2(淡黄色) (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分析电子得失) 现象: (应用)钠燃烧引起火灾,怎么办?(一般用砂土盖灭) 3、与酸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2↑(比水更剧烈) 小练: 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 应放出气体的现象是()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 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 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 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钠与盐酸反应:Na+2H+===Na++H2↑ 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一定有气体放出 D.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 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 A.CO2-3B.Cl- C.OH-D.HCO-3 4.向50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0.75 mol D.不能确定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2B.Cu2+ C.Al3+D.Mg2+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2+、Fe3+、Al3+、Mg2+、Fe2+、NH+4、Na+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 C.KSCN溶液D.NH3·H2O 8.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 .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 4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把4.6 g 钠放入200 mL 0.1 mol/L AlCl 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l -的浓度几乎不变 B .溶液变浑浊 C .溶液中存在Al 3+ D .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 + 11.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 .Fe 和FeCl 3 B .Na 与O 2 C .NaOH 与CO 2 D .NaOH 与AlCl 3 12.将3.6 g 炭粉跟Fe 3O 4的质量分数为80%的磁铁矿粉29 g 混合后,隔绝空气加强热,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恢复到标准状况后,体积为6.72 L ,则该气体( ) A .全部是CO 2 B .全部是CO C .CO 和CO 2各占一半 D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CO 的体积分数是2 3 13.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导电性 D .导热性 14.下列物质不能只用一步化合反应制取的是( ) A .NaHCO 3 B .FeCl 3 C .NH 4Cl D .Al(OH)3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 +2OH -===2AlO -2+H 2↑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doc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xx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钠 Na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O2反应常温下:4Na + O2=2Na2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时:2Na + O2==Na2O2 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②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③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 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总的方程式: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④钠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清单

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清单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P54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由多到少的顺序: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水循环的领域和环节: 4、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c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 、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 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3、海洋水体 运动 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 下渗降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 H +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1 . 5.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 + B.Mg 2+ C.S 2- D.HCO 3- 6.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 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火时听到爆鸣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 2O===Fe 3O 4+4H 2 。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CaCl 2,其作用是干燥氢气。干燥管还可用U 形管(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作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接触面 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存在形态:①________、②________、液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③__________,数量最大的是④__________。 2.存在空间:⑤________、陆地、⑥_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陆地水: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⑦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________连续运动的过程。 2.时空特点: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________范围内进行着。 3.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下渗、地下径流。 4.类型:?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__、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_________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 (2)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________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21____________不平衡的矛盾。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22________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河水B.冰川C.井水D.湖泊水 2.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ZnO)。 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 (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9.阳离子分类: (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 、NH4+)。 (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 > Fe3+ > Cu2+ > 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 2Na+O2=Na2O2 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大气的风向: 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 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学习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第三章 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 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 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 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二、铝、铁与钠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金属 Na Al Fe 与 O 2 4Na+O 2 = 2Na 2 O 常温下生成致密的 潮湿空气中易 反应 △ 氧化膜,纯氧中可 腐蚀,纯氧中 2Na + O 2 = Na 2 O 2 燃烧生成 Al 2 O 3 燃烧生成 Fe 3O 4 与 2Na + 2H O = 常温或加热 高温 H 2O 2 3Fe(s) + 4H 2 O(g) 2 ↑ 都不反应 Fe 3O 4(s) + 4H 2 (g) 反应 2NaOH + H 与酸 2Na + 2H + = 2Al+6H + =2Al 3+ Fe+2 H + = Fe 2++ 反应 2Na + + H 2 ↑ +3H 2↑ H 2 ↑ 与盐 可置换出较不 可置换出较不 溶液 先与水反应 活泼的金属 活泼的金属 反应 与碱 与水反应 2Al+ 2NaOH + 2H 2 O 不反应 反应 = 3H 2↑ + 2NaAlO 2 考点: 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 1、将 Na 、Mg 、 Al 各 0.3mol 分别放入 100ml1mol/L 的盐酸中, 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C )

必修1期末复习:第三章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 1 期末复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知识点 1:力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 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 (4) 力的分类 : 按照力的性质分为重力、 弹力、摩擦力等。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为拉力、 推力、 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练习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 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 B. 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实力物体不是 运动员 C.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 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知识点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 下的,重力 的大小: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 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 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 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 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练习 2: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 B. 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 C. 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 D. 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的拉力方 向总是沿 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k 为劲度系数 ) 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存在或不存在;撤去法。 A . B .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 ;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G=mg 。 知识点 3:弹力 (1) (2) (3) 练习 3-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 2O 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 2O―→NaOH―→Na 2 CO 3 ·10H 2 O(结晶)―→Na 2 CO 3 (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 (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 2CO 3 )。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 2 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2Na+2HCl=2NaCl+H2↑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一般规律: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