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上月刊

业务探索

读者去阅读。

2、巧用动词。动词的表现力较之其他词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新闻标题中巧妙地使用动词可以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增强现场感,使新闻事件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现实感,可以使整个新闻标题都活起来。比如:《美国“丐帮”玩上高科技》

(北京晚报2009.3.25),本来新闻要传达的信息是美国乞丐使用上了高科技产品,但它故意不用“使用”这个动词,而是换用另一个动词“玩”,带有一定的戏谑味,把高科技和乞丐联系在一起,形成反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标题都

“活”了起来。3、巧用直观性强的词汇。一些直观性比较强的词汇可以使读者更加直接的了解新闻事件,比如数字。数字虽然枯燥,但是其表达的意思却是直观的,甚至比形容词更加能说明问题,

“气温高达38摄氏度”就比“天气炎热”要明确有力;

“掌声持续5分钟”就比“掌声经久不息”更加具体可感。新闻标题中的数字可以给人强烈的直观感受,使读者深刻感受到数字所带来的冲击、对比和变化。比如:《北京一女子买房10天亏14.7万》(新闻晚报2008.10.26),数字“10天”和“14.7万”,两者相差悬殊,形成鲜明对比,极具震撼力。

4、融情入题。胡乔木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

一文中指出,“写新闻要有立体感,要求具体细微,色、香、声、味俱全,呼之欲出。”这里所说的“色”,即新闻的色彩,是鲜明的时代感和作者所赋予的感情色彩所决定的。新闻标题不单单是对新闻内容的简单概括,而是融入了作者或者编辑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充满了感情色彩。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总能以炽热的情感动人。如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生死瞬间情动天地》(湖南日报2005.12.27),报道的是在一起车祸发生之际,22岁的导游文花枝对赶来抢救她的警察和医生说:“我是导游,先救游客。”因为耽误了近两个小时的救治时间,她不得不截去坏死的左腿。标题不仅具有极大的情感震撼力,而且十分抢眼,在融情入题的同时,又突出人文

关怀。

但要强调的是,动情不是煽情,更不是哗众取宠,堆砌大量的辞藻来赢取读者的感情,而是要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5、巧用各种修辞方法润色。在新闻标题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标题更加富有艺术美感,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无误,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贴切,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并带来阅读的喜悦。从理论上说,任何修辞方法,都可运用于标题制作中。

比如: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仿拟、对仗、排比、双关、反语、设问等等。如:《7000化工桶“冲浪”松花江》(国际金融报2010.7.30)运用拟人的手法将7000个化工桶对松花江的污染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起到令读者过目不忘的作用,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还可以引起读者强大的心灵震撼,使读者感到极大的阅读享受,进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的编辑与制作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需要作者和编辑充分运用各方面的技巧,在语言上、修辞上和逻辑上都下足功夫,才可以制作出一个个构思新颖、形神兼备、视野开阔、

“色香声味”俱全、视觉冲击强、富有艺术美感和深厚情感的新闻标题。

■参考文献

①潘树广:《编辑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218

②李相晋,《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2):54

③刘其中:《铮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62

④王爱民,《浅议报刊新闻标题编辑加工的技巧》[J].《中国编辑》,2009(6):59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7

⑥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48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新闻写作主题的深化贯穿于记者、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主题就是新闻的中心思想,它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从事实中提炼,却又不能“拔高”。记者、编辑出发采访之前,脑子里常常想一个问题:去抓个什么东西?采访了一本子材料,或者装满了一脑子印象以后又想:抓个什么题目?初稿写出来了,常感到说得不清楚、不深透、不生动,需要一遍一遍地改写。有些初稿,虽有新意,材料也生动,但主题不集中,眉目不清楚,达不到吸引人的效果。这些就都存在一个需要深化主题的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闻报道的主题,基本上是记者对大局和报道对象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的结果,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观察世界所得出的思想结晶。

因此,新闻主题的重要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存在于全局与所报道事实之间联系的紧密、广泛程度之中。做好深化主题工作,是衡量记者、编辑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深化主题从哪里入手呢?

深化主题可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稿子要有层次,有深度,就是要使主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向横的方面发展,就像展开扇子,以主题为中轴,展开宽阔的扇面,扇面上又那么绚丽多采。主题向纵深发展,就像进入一个楼阁群立的大宫殿,每打开一道门,就别有一番新天地。当然,实际上,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这里有很好的例子:传颂一时的通讯名篇《‘一厘钱’精神》,其作者新华社记者李峰在谈到这篇文章深化主题时说经历了三次飞跃。他说,开始采访到有关材料时,只是作为一个从点滴做起的节约方法。

后来,我从内参上看到,各地浪费、贪占国家财产的思想同爱护国家财产的思想,矛盾相当突出。同时,我们又得知中央要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由于心中有了这两个全局性的情况,我们想,工人重视节约一厘钱,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节约方法来写,那是工人的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把这篇通讯的主题

50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上月刊

业务探索

■张道莉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从原定的一种节约方法提高到一种精神,这是第一次飞跃。这时用来表现“一厘钱”精神的材料是北京墨水厂的节约一厘钱,造约厂节约一克纸浆,制药厂节约一滴药水。这三个材料都是物质的。这等于给读者吃第一道菜是一碗白菜,第一道菜是白菜一碗,第三道菜是满碗白菜。节约一厘钱同节约一克纸浆、一滴药水,主题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前进一步。后来在深化主题过程中,把一克纸浆、一滴药水换成了一分钟、一根火柴,这样,一厘钱精神这个主题就突破了物质范围,向横的方向深化了,扩展到了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非只是从事物质生产者们的事,它同所有的人都有关系。因此,它的普遍意义就更大了。

减少一根火柴废品,是提高劳动质量的问题,这也不只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们的问题,每个服务行业的人员,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员,也都有这个问题。所以,这篇通讯深化主题的第二次突破。原来我们认为,“一厘钱”精神这个主题,写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最后应当回答,那些工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写的内容是他们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

可见,“一厘钱”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这时还没有揭示它的本质。

又经过研究材料,才使主题向纵深方面深化了,出现了第三次突破,写出了“一厘钱精神显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于是,这篇通讯就形成了这样相协调的、步步都有点新意的四个小标题: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一个真理。

深化主题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比较

新闻要经常报道各方面的新成就、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而记者对新的、先进的、真善美的东西,只有通过同它的对立面相比较,才能认识,才能表现出来。因为没有旧就没有新,没有落后就没有先进,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例如,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

《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靠什么牵动读者的心呢?就是家化人那与众不同的打“名牌战略”的非常之举与高深之谋。前些年我国企业界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品牌意识十分薄弱,许多由我国企业创造出来的并经营了多年的名牌号都卖给了外国公司经营,使得一个个名牌号纷纷移入洋人麾下。作者正是把上海家化公司出重金把“卖”了的美加净牌号又“买”回来自己经营这样的非常举动,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使新闻主题深刻且发人深醒:“中国人自己创的名牌应该自己来经营。”这一贴近民族感情又在经营方向上富有警策之言的呼喊,一经披露,迅即在浦江两岸,乃至全国各行各业

中引起共鸣和共振。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名牌效应”的形成与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敢打和善打名牌战略,名牌是企业的生命,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应该说,新闻作品,无论消息、通讯还是评论,都很忌讳一个

“平”字,平的原因,除了结构、语言等写作技巧上的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思路窄,见识浅,从而陷于一般化。因此,在深化主题时,要撒得开一些,视野开阔一些,要“立体化”,要有起伏,有跳跃。这就需要一点联想。而比较就是最基本的联想方法之一。一是左右的比较,二是前后的比较,也可以说是做的横的比较和纵的比较。

深化主题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以小见大,大中见小。事物内在联系的规律决定了大和小是辩证的统一,大是由小组成的,小是大的组成部分。

因此,报道一个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单位,完全可以反映一项政策、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侧面。像《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光棍堂’引来四只‘金凤凰’》、《长街无处不飞花,万紫千红扮京华》等不胜枚举的优秀新闻报道,写的虽是普通的人和事,却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歌颂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英明。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15斤牛肉干成了难题》便是这样的一条社会新闻。

一位外地采购员到上海联系工作,带些牛肉干送送人情、走走门子,在当时的一段时间内可谓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了。而在眼下礼物却送不出去,无奈只好请工商行政行政所收购,这便成了一件“新鲜事”,便成了新闻。正像有的评论者指出的那样:“社会新闻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人新事新情况,评价新闻的时候,也要联系社会背景来考察它的社会意义。这条新闻发生在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当中;同时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也正在深入展开。一方面是提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方面是在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两大社会力量汇合之处,五讲四美的鲜花开得更茂盛,社会风气已有好转。”

这是对这条“牛肉干新闻”最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这条“牛肉干新闻”在读者、在新闻界流传比较广,一些新闻院系把它列为范文,一些新闻刊物不断有评介文章,主要称赞它从一件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中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威力,体现党风和社会风气在上海一些部门正在好转。

深化主题贵在运用求异思维进行“换位”思考求异思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奇妙综合,产生某种与众不同的崭新思维的过程。

51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上月刊

目前报纸主要有四大新闻源:本报记者采写、公共资源(新华社电稿和网络信息)、媒体通联共享、通讯员来稿。办好一张报纸,离不开“名编辑”、“名记者”们的才华,同时也需要满天繁星一样的通讯员们的集体智慧。

因为,通讯员可以说是报纸不可或缺的眼睛和耳朵,而通讯员的成果也要靠编辑们的选稿、编稿、用稿得以实现。

如何发挥编、通之间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办好报纸、尤其是机关报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把握通讯员与编辑之间关系编辑与通讯员的关系,大多难以绕开通讯员与记者的关系。

编辑、记者与通讯员,是新闻采编链条下游与上游的关系。记者和通讯员的岗位职能其实是平行

的——

—都为编辑部门输送新闻素材。一般来说,记者需要通讯员提供线索和素材,当自己的“耳目”;通讯员则需要记者对材料加工提炼并输送到报社。

记者与通讯员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由采编部门通过编辑这个终端来实现调节的。

具体来说就是编辑把稿件的采写要求传达给记者,再由记者传达给通讯员。编辑绝不能来什么吃什么,记者也不能靠通讯员来

“喂”。通讯员往往对采写要求并不十分明了,只是通过记者把稿件输送到编辑部门。记者首先要负起把第一道关的责任,对稿件润色、提炼,或亲自补充采访,或要求通讯员重新采写。经过这样初步修改的稿件传递到编辑部门,编辑再根据版面要

求,向记者传达修改意见,记者再与通讯员协调,对稿件二次修改。稿件最终在编辑手中完成最终修改定稿。在这样的关系中,记者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过于迁就通讯员,以求与通讯员及所在单位搞好关系;要么惯于把通讯员提供的线索和素材据为己有,增加自己发稿的机会。不过,现今高度发展的信息通新技术为编通之间的直接交流提供了便利,只要编通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编通之间就能实现有效的对接,更能提高报纸的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

编通关系中编辑的主动性1、编辑应主动提供信息,使通讯员能熟悉本行业的政策、

法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先后出台《报刊

■梅名友

浅议通讯员与编辑的互动关系

【摘要】办好一张报纸,离不开“名编辑”、“名记者”们的才华,同时也需要满天繁星一样的通讯员们的集体智慧。在采编业务中,通讯员与编辑都要发挥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编辑通讯员

互动

在深化主题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求异思维,这样就能于“无声”处听到“惊雷”。同样,我们要找到客观事物所蕴藏的新闻价值,识别事实中所包含的公众兴趣所在,记者不仅要勤于学习、

深入观察,还要进行“换位”思考。从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去、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求新求活求特色。

德国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杀场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陈迹,那里再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面对“阳光明媚一片碧绿,孩子们大门口玩耍”的景观,美国记者罗森特尔却独辟蹊径,写就一则电稿《奥斯威辛没有新闻》,成为不朽名篇。这篇报道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通过写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深化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对良知的呼唤”这一主题,在作者、也在读者心灵深处掀起了风暴。

在别人眼空无物时独具慧眼,在他人认为只能这样写时

你却能那样写,就可以深化主题,达到“见人之所皆见、思人之所未思”的境界。有的记者常常感叹工作性报道枯燥乏味,会议报道千篇一律,难以搞到主题深刻的新闻。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身习惯于思维定势、不善于“换位”思考,目光只停留在公务活动组织者提供的现成书面材料上,靠“抄材料”去制作俗套的文体,这样的采访、写作方式,又怎能推出主题深刻、吸引读者的新闻报道呢?

黑格尔曾说:“艺术作品所提供观照的内容,不应当只是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必须经过明确的个性化,化成个别的感性化的东西。”新闻主题的深化,也同样如此。只要善于从小处(这里所说的小,是指材料,角度,细节,情节)着手,那么有时候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小材料,可以胜过叙述十个大事件,胜过一百个形容词,起到以一当十,小中见大的奇效。这样所写的东西,才会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新华社安徽分社)

责编:姚少宝

业务探索

52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年至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

新闻写作常识汇编

新闻写作常识 新闻写作知识对于记者编辑来说是基础性业务知识,是必须完全掌握的“吃饭知识”。但是,现在不少记者编辑、新闻从业人员却连这些新闻写作的常识性知识都半生不熟、模棱两可,严重影响了新闻写作水平。为此,记者网整理出如下《新闻写作知识基础》,供学习加强和温习掌握之用。 一、新闻概念及新闻学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

浅析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浅析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这些信息,报纸、网络,又或是手机。而无论是传统的纸质媒体,抑或是现今的数字媒体,都离不开新闻这一重要的写作形式。以传统纸质媒体为例,它之所以被社会群体所需要,是因为它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便是通过新闻这一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时政、财经,还是娱乐、体育。电视上的新闻报道,也是在成为文本形式后又被主持人播报,这一文本形式便是新闻稿件。 新闻写作是媒体从业者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基本功。若是离开了新闻,想必各类媒体立身的第一要素便消失了。正因为此,媒体从业者有必要对新闻写作加以重视,从而为自家媒体的发展争得社会群体的关注。但是,在当前这个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新闻写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人们常说“看电视”,而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多是通过人们看电视的过程被人们所接受。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一般会略去次要内容,只把重要内容记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这个新闻是怎么写的,是否存在错误,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而报纸等纸质媒体是白纸黑字印刷出来的,在读报的过程中,因为眼睛也在关注,一篇新闻稿件中存在什么问题,读者一目了然。网络媒体也是如此,文字在网页上,读者一览无余。因此,在这里,我以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例,来说一下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新闻写作拘泥一种格式,即“套”,每一篇套用同一种格式,死板没有生气。某高校网站曾有一篇新闻稿件,内容是写一次会议,文中首先是“某年某月某日,我校某系召开会议”,接下来介绍会议主要内容,最后是会议的意义,典型的“三段论”格式。作为一篇新闻稿件,这样的格式倒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在看该网站上其他稿件,竟也都是这么个格式,甚至于“意义”这一部分竟也都大同小异。 其次是文章只有一副骨架,而缺乏骨肉和灵魂,即“空”。很多文章只是泛泛地写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却没有深入了解事件。以写某组织挂牌仪式的一篇稿件入手,这篇文章除了写到新闻稿件这些基本的要素之外,还写到这个挂牌仪式的背景,这个组织是如何筹划的,并且还采访了现场部分人对这个组织成立的看法,这样,就为这篇文章注入了灵气,读者读到这篇文章,便能较为全面的了解整个事件,从而避免了文章的空洞,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最后,新闻写作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真实性,即“假”。很多新闻稿诞生都诞生于新闻事件发生前,即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提前写好新闻稿件。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读: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 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某地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

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出于对新闻工作的爱好,也出于领导的信任,我在平顶山卫东农商行从事了多年的新闻宣传工作。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 年4月25日至26日达州市农村信用社2 年新闻写作培训班在达县联社拉开了帷幕。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合员工新闻写作能力,加大信合宣传工作,市联社举办了新闻写作培训班。 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非常珍惜,不仅仅因为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内部培训,还因为这凝聚着领导和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刚参加工作不久,也不是专业出身,对新闻写作不太了解,通过这次市联社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同事之间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让我学到专业的知识。 市联社为我们请来的四位老师,用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于自己多年写作经历、成功经验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向我们讲解了各类公文写作、新闻写作基础及金融调研写作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对新闻写作与金融调研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闻写作有了新的认识,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我们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具有时代特色,才会贴近生活。老师告诉我们写新闻,必须要研究新闻,要通过多读报纸,多研究报纸,日积月累,新闻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新闻写作,是很辛苦的工作,它需要耗费掉我们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当一件件作品被接纳被采用的时候,喜悦之情可想而知,那是就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还让我收获了友谊。从学员的通讯录上了解到,此次新闻写作班的成员来全市七个联社各个科室点。在两天里,大家在一起讨论写作、工作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活动中,学员们更加深了彼此的认识与联系,成为了朋友。 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大家都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也通过相互的交流学习到好的经验,至于我还是新闻写作中的新人,还需要向前辈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让自己能迅速进入角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普普通通的工作中发挥一个员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砖加瓦。 郑板桥十岁那年跟随私塾先生外出游玩,走到桥上,老师见河水中有一妙龄女子尸体仰面朝天,头发散乱,在漩涡中打转。老师随口吟诗: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后反问先生“您认识这位少女?你知道她十六岁?你看见她是风吹落下小桥的?您又怎么看到女孩的三魂七魄的?”老师被问了个哑口无言,便让郑板桥修改一下试试。于是郑板桥便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这是我5月9日在参加集团组织的《山东国资》新闻写作培训中听刘冰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从这一个简单幽默的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与严谨的态度。 由于我涉入新闻写作队伍时间短,经验不足,对宣传培训学习有着迫切的需求,所以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浅谈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 要谈谈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新闻? 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从大的范围来讲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指企业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推广价值的人和事的简要报道。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中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另外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不管他们怎么样界定,都离不开一个字“新”和“未知欲知”的事。 新闻的特点: 尽管新闻的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新、真、实、强、短、快、活。 “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那时的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当朝的百官需要了解朝政,也需要对外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而且这个时候传播的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新闻的写法。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网络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内容如下: 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3篇 新闻宣传是一个与外界交流的纽带,是树立单位形象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能力,促进学校的宣传工作,7月2日至7月4日,市局举办了中职学校新闻写作培训班。还专门邀请了****新闻中心的主任与主要编辑人员授课,他们授课幽默风趣,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基础及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并把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让我们对新闻写作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一、要有新闻敏感性和主动性 通过这次新闻写作培训讲座,使我认识到新闻绝不是你想什么就写什么的,而是要客观地描述事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生活的执行力和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另外,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新闻。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一篇新闻。 二、要善于思考,善于积累 新闻就是要对最近发生的,有报道意义的事件及时报道,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写好一篇新闻,仅有发现和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自己的日常写作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 三、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写好新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去留心生活中的点滴,这样写出的东西有特色。如果想作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用眼睛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看,多问,多学,善于去发现新闻点。有了身边的人和事做素材,我们的写作才会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

四、注重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的写作在于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从中得到灵感,创新新闻。 写作,需要持之以恒。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必须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并一直坚持下去。写新闻稿件是苦差事 ,但热爱与追求,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因为有热爱,可以变枯燥为有趣,便无聊为鲜活,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生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无章立意如何好,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都将会功亏一篑,所以,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要技能。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更激发了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是一个展示英雄风采的好平台。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的动人事迹,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都值得更需要我们去发现、写作、报道。 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2 2018年*月***日至**日,我作为**的一员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参加新闻和公文写作培训班学习。 此次培训活动由**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讲授公文写作,集团公司政工部副部长**讲授新闻摄影拍摄知识,并组织收看了《新闻写作技巧》等光盘,课程安排

浅议新闻写作的方法

浅议新闻写作的方法 在新闻消息的体裁中,消息是第一新闻文体,怎样写好它,写活它?一直是我们宣传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学习和积累,就消息新闻的写作谈点看法。 一、选准角度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的确有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摄影作品,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角度的选择。摄影如此,消息写作同样也如此。对一条消息而言,角度选择不仅关系到主题的确立,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效应。有时同一个题材,立意和思维的角度不同,报道的效果也不大相同。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角度,只要选择巧妙,就能出奇制胜,以小见大,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效果。 铜矿峪矿选矿厂是集团公司由生产基础型管理向生产技术型管理升级的重点单位之一,全厂上下围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精准化操作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在日常宣传报道中,我们以厂推行函数化管理为重点,着重宣传各个工段、各个岗位推行函数化管理的措施及产生的效果,通过宣传函数化管理过程中的精准化控制,达到了以小见大的宣传效果。 二、提炼语言 清代诗人袁枚在谈论语言时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做诗人如此,写消息何尝不是这样。消息要活,也须字立纸上。 怎样做到字立纸上呢?我们宣传工作者除了坚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从生产实践中获新鲜、丰富、生动、充满生命力的语言外,还必须切实加强语言的实际锻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断地提高运用、锻炼语言的能力,对于我们写好写活消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稿子写好后,要多看几遍,去掉可有可无的字、句,认真修改、仔细斟酌,加以润色。特别是会议报道,从标题、副标题到内容,要反复提炼、修改、润色,力求用最简约、准确、鲜活的语言,将会议精神、情状及效果生动地、具体地表述出来。其实会议报道写起来容易写好比较难。仅标题这一环节就值得推敲,切忌千篇一律地采用“认真贯彻”和“采取措施”,一定要突出画龙点睛、生动传神的功效。 三、精制导语 导语居消息之首,担负着揭示主题和吸引读者的双重任务。古代人曾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警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导语写好了,一篇消息也就成功一半了。所以要想写好导语,应该是先下足功夫精心设计、精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纽约太阳报》采访部的主任约翰·B·博加特提出的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最终定义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

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失去了意义。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浅谈新闻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写作技巧 第一部分消息简介 消息是报纸、电视、广播新闻中最主要的文体。消息的特点:真、新、快、短、实 先来看一篇文章 引题、眉题、肩题:意气风发点燃奥林匹克火炬继往开来展现精神文明风貌 主题、正题:伊川县四运会昨日盛装开幕 副题、附题、子题:共历时49天,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导语:本报讯昨天上午,在伊川县体育中心,万众欢腾,激情飞扬,3万多人为伊川县第四届运动会的盛装开幕鼓掌喝彩。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洁、经济的笔墨扼要表述最主要或最新鲜的事实,揭示主题、目的或意义,引起受众的注意。导语是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是新闻报道中的精华、路标和广告。导语和新闻头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文体的根本特征。) 主体:8时30分,伴随着高亢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16名驻伊武警战士手擎五星红旗和县四运会会旗,迈着有力的步伐,首先进入会场。紧接着,伊川二高的4名学生肩扛县四运会会标入场,来自伊川新华学校的彩旗方队、城关一中的气球方队、伊川县实验小学的花束方队及裁判员队伍、14个乡镇代表队、6个高中代表队、48个县直有关单位代表队相继入场。 入场完毕,1500只和平鸽从南观礼台前振翅凌空,1000个彩色气球飞向蓝天。开幕式由县委副书记司志华主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进忠致开幕词。随后,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分别宣誓。 9时30分,县委书记娄会峰宣布:伊川县第四届运动会开幕!话音落地,万人欢腾,鼓乐齐鸣,大型广场文体表演《魅力伊川》拉开帷幕。县老年体协太极盘鼓队、县老年体协夕阳红舞蹈队表演了配乐鼓舞《好日子》,西场学校学生表演了少儿团体操《七彩童年》,驻伊96546部队官兵表演了军乐《军民团结向前进》,伊川高中学生表演了青年团体操《放飞梦想》,驻伊71117部队官兵表演了军体拳《铁军雄风》,伊电集团员工表演了大型舞蹈《建设者之歌》,县老年体协太极拳协会表演了《太极之尊》,县教师进修学校、伊川二高学生表演了大型歌舞《祝福祖国》。 10时40分,开幕式在缤纷的彩花中结束。 背景:据了解,伊川县至今共举办了四届运动会。第一届运动会举办于1962年,当时比赛项目只有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几个项目。第二届运动会举办于1995年4月,46个单位的1300名运动员参加了9个大项、20个单项比赛。第三届运动会举办于2001年8月,设置了10个大项、22个小项、144个单项,共有262个奖牌。本届运动会从7月14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历时49天。比赛分高中、县直、乡镇三个组,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十级跨跳、中国升级、中国象棋、迎面接力、武术比赛和田径等10个大项,74个单位的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 第二部分通讯员写稿最常见的毛病

新闻写作知识浅谈

新闻写作知识浅谈

二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技术一经诞生就以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等特性挑战传统的印刷技术以网络作为传播载体的新闻也因此区别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以及电视新闻当前我校面临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网络新闻就成了学校扩大宣传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经营学校就是经营信息另外广大学生需要借助网络充实自我搜集信息了解学校所以校园网络新闻就有了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我校校园网收到的新闻稿件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写作弊病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校新闻信息的传播一目前校园网新闻写作存在的弊病目前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多方原因我校校园网络新闻没有专业的新闻写作队伍写作者多是各个院系部门的政治辅导员分团委书记教学办办公室人员或者是学生会及各社团的学生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新闻写作特别是网络新闻写作的系统训练仅是凭着周围人XXX文笔不错的评价以及自己的热情去写作新闻导致新闻作品存在着系列的问题 1.词句不通不合语法比如此次演讲比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评委会主任xxx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表示本次演讲比赛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变同什么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变通篇稿件没有任何提示而且提高和改变属于语义混淆又比如经过这次干部选举学生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稍懂语文语法知识的读者就能看出此句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介绍了我校学分制改革从提出设想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具体实践的基本经验此句则应该在科学论证的后面加上一个到字同时把科学论证后面的顿号去掉

的几个字高度概括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强调新闻中最新的变化揭示新闻中最本质的意义即使有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也是作为一行排列的中间用空格作为标记比如上述标题在网络中这样子排列卫生部指出油炸食品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炸薯条对人体有害所以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争取跳出来以生动精练动态等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一般是先把新闻的中心内容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标题字数的限制加以取舍来制作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尽量少用隐喻暗喻比喻要避免题文不符应注意不要故弄玄虚任意拔高切忌题目空泛无物不知所云逻辑不清用词不当标题的第一个词非常重要它在视觉上往往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一般将新闻内容的关键词或新闻所要突出的重点放在标题的开始网络新闻标题的字数一般应简短扼要网络要闻标题一般是15~17字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有分寸地虚实结合追求简明扼要且内容通俗易懂网络新闻导语的编写目前许多网络读者借助搜索引擎去发现自己需要阅读的网页因此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新闻通过搜索引擎实现它的新闻价值因此我们制作导语时要主题明确简明扼要 制作新闻导语最好用百余字来简明扼要地概括整个新闻事件为此我们要注意使用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如果是长篇的人物专题报道则要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一段文字来制

新闻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新闻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新闻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篇1 从7月19日到8月15日,我在江西省宜春日报社《赣西晚报》采访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此,感谢报社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实习期间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赣西晚报》是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宜春日报社创办的宜春市唯一一份市民生活报,也是目前赣西地区唯一的市民生活类报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晚报以平民化定位,关心百姓,服务生活,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实习的这一个月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泛:资讯、民生、经济、社会等板块都有接触,出去采访的地点有: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宜春市供电公司、宜春市卫生局、宜春市生猪屠宰场、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市游泳馆等。在实习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出去采访,碰壁是不能避免的。人们不愿意接受采访都还算好的。记得有一次我的指导老师黄记者要我去宜春市的一家大型超市调查下家庭用纸的价格,我以一名顾客的身份进去,随手抄了一下它那里家庭用纸的价格,那家超市的工作人员马上与保安联系,要求我把记录了它那里商品价格的纸给销毁。在我表明了身份的情况下,他们才肯放我走。再比如我们报道了一篇有关于《不慎打翻胶水一家四口烧

伤》的文章,之后那一家四口的家属打电话到报社向我们求助。我们随后赶到宜春市人民医院,看到他们一家四口全身被绷带缠绕着,只剩连睫毛都被烧掉的脸露在外面,我当时真的看不下去了。但我面对着他们的家属,想到只有我们把他们的情况如实报道出来,他们才能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我强忍着撑到了最后。当我们向他们的主治医生询问他们的病情时,医生的态度却十分冰冷!不仅不告诉我们患者的病情,还不准我们进医院的病房看望病人。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想帮助别人,把他们的病情如实报道出去,却遭到了这样的对待! 当然,在报社实习也有不少乐趣,特别是能用自己的文章来真正地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就拿那被大火烧伤的一家四口,当我把社会上好心人捐赠的爱心款交给他们时,心里觉得有小小的满足感。在实习的工作中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每天的工作都很愉快。 虽然说新闻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但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也间接的了解到了有关于食品安全工作一些信息。比如在采访宜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我们不仅了解到该局近期的工作情况,还收到了《宜春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20xx 年)》等内部有关资料。让我对宜春市的食品安全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比如七月二十二日我和指导老师黄记者来到宜春市生猪屠宰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食品加工的基层工作单位,感觉很新鲜,也让我对生猪屠宰有了一定的了解。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

新闻写作知识

新闻写作知识基础 一、新闻概念及新闻学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新闻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何时,

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How——怎么样,何果),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新闻写作知识(2) 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通常表现为: 1)中性词多于褒贬词,即客观地描述,而不随便下结论,或者评论;新闻中一般不使用评议性的语言,即使是评述性消息,作者的评述语言也极少,多讲究分析对比,然后自然将极其精练的评述语言自然落笔。 2)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举例:昨日气温已开始回暖,最高温度已达15℃,这是用数字进行限制;如果写成:昨日气温已开

新闻写作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要求迅速、及时、真实地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作出报道,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②、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二、新闻(消息)种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三、新闻(消息)的写作 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在正文中穿插相关材料)、结语。 (一) 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 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新闻写作心得体会

新闻写作心得体会 新闻写作心得体会 新闻写作与文学知识的交融--通讯员培训心得 新闻与文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给人一种信息传递的快速感;而文学是以想象力为支撑,给人一种生活中的立体美感。新闻与文学同为艺术,很多人因为爱好文学而走上新闻写作岗位;也有很多人因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基于我对新闻写作的浅显理解以及培训班中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使得我对新闻写作与文学知识的积累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二者对我来说犹如左手和右手,一手写新闻,一手搞文学,二者兼顾,相得益彰。如果说的更形象一点,新闻与文学对我来说就像是白天和黑夜,白天给了我充实的工作,夜晚给了我自由的想象。 新闻是将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真实性的事实进行报道;而文学,是来源于生活,并将生活艺术化,组合成文章的一种形式。老师们在授课中讲到,新闻写作要紧紧围绕事实中心去交代,新闻写作有金字塔式的写法,也有倒金字塔的写法。而在文学创作方面也讲究顺序和倒叙,二者有着相似又熟悉的感觉。同时我们在读新闻通讯中也常常能发现,新闻通讯中的场面叙述也流露出作者的散文和小说写作的基本功。新闻通讯中哪些地方该重点介绍,哪些地方该一笔带过,这些方面也常常离不开文学创作的基本常识。 写到这里,心中突然有种想要将新闻写作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冲动,就像战地记者魏巍那样用文学的手法完成一篇完美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而在我的理解中,如果报刊与媒体相当于一座庄园,新闻通讯就像是庄园里的花花草草,而文学知识则是流淌于庄园里的河流水泊。丰富的文学知识与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会为庄园里的花花草草注入里生命的力量,繁衍出美不胜收的灿烂景色。 而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好多报刊杂志办成了一种文件式的感觉,新闻稿件读起来就像咀嚼压缩饼干那样,缺乏美感,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共鸣。当我们读到朗朗上口的新闻通讯时会发现,它们一般都融合着文学创作的美感,即新闻写作的散文化。比如新闻通讯《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将散文的美感融入到新闻写作当中,让大家读起来不仅有一种立体的美感,还能从中体会到新闻写作与文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魅力。 新闻写作需要文学知识的积累,而文学知识的积累也是对新闻写作的一种高度负责,同时新闻写作与文学知识的交融就像是鲜花与绿叶,相互衬托,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短短的三节新闻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就新闻培训中的浅显体会愿与同学们分享与共勉,期许我们的新闻会写得更潇洒一些,我们的读者人群会更多一些,我们的稿件刊用率会更高一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www.hkfe.hk 香港经济网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二、学校新闻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三、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1、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 2、消息写作 3、通讯写作 4、导语写作 四、如何写出角度新颖的新闻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ν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2、对学校工作既能“跳进”又能“跳出” ν 跳进: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ν ν跳出:跳出自己学校的圈子,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更大的范围去看待学校工作和活动 ν跳进是为了深入了解要采写的新闻内容,跳出是为了更准确的把握要采写新闻的主题和挖掘新闻的意义。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3、锤炼新闻写作基本功 ν ν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因为我们的大多数通讯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自学都可以掌握。 ν开始写稿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些类似的稿件模仿,熟悉了,就可以自如的去表现。 勤写勤练勤看,相信大家一定提高很快ν 二、学校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 1、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2、社会热点和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 3、市教体局工作要点和宣传重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