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本义探

自然本义探

“自然”本义探

孙海峰

(山东大学,济南250100)

[提要]:本文考察?自然?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道家以无为释自然,儒家以天命释自然,佛教以本心释自然。三者相遇于玄学的性情,并生发出禅意的空灵。儒、道、佛自然观作为三个交错互补的维度,共同造就了崇尚自然之道的艺术精神。

[关键词]:无为,天命,本心,性情,空灵,自然之道。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Nature

Sun Haifeng

Abstract: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meaning of Nature in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e Taoism , it means letting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For the Confucianism it means acting in conformity to the providence; For the Buddhism it means finding the world’s essentiality. These meanings encountered within the Wei-Jin philosophy and opened the Z en’s vacant view of nature. The view of Taoism,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of the Buddhism composed into a set of interlaced dimensions and cultivated the spirit of Nature in Chinese aesthetics.

Keywords: Nature, Wu-wei, Fate, Essentiality, Unpracticality.

何谓“自然”?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细究起来却是那么复杂和暧昧。一千多年前,罗马奥古斯丁神父发出千古喟叹:“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此话搬来描述当代人对“自然”的理解,同样惊人地适用。汉语中“自然”一词的字面意思便是“自己如此”,《辞源》中“自然”词条下有三义:一、天然,非人为的;二,不造作,非勉强;三,当然,即自当如此。1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上述义项中,“自然”并没有作为“物质世界”来讲的用法,这与日常通行的“自然”概念形成了奇特对比。在古汉语文献中,“自然”一词通常用作为形容词或副词,作名词的情况很少见;而现代汉语中自然则最常用作一个名词,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对的物质世界,即所谓

1

自然界。其实这个自然界乃是近代西方机械主义的产物,与传统美学中“自然”的本义相去甚远。现代人热衷谈论“自然”,这个词深邃的审美意味却正遭到遗忘。为了探求“自然”的本义,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脉——道、儒、佛诸家语境中的“自然”作一番考察。

一、道家的“无为”自然

道家的基本精神便是自然无为。《老子》中“自然”一词共出现五次:“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以辅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并非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是指“道”本身的变化流行(河上公注:“无所法也?)。万物皆按其本性而生长,既无既定成规,亦无既定目的,各得其所,无为而治。王弼注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无为不仅是一种人生观意义上的处世态度,更是一种宇宙论意义上的发生依据:“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2“自然作为一个有着本体意义的“无”,是道自身的无限性和无规定性。其实将自然解为“无”亦是强而名之,因为自然本身什么也不可能“是”。

在《庄子》中,“自然”作为修饰词则亦作“无为”解(《缮性》:“莫之为而常自然?),作名词则作“本性”解(《天运》:“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应帝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自然无为即顺乎本性,物物而不为物所物,人人而不为物所人。郭象注《逍遥游》曰:“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这里的“自然”正是指天地万物无为的本性。在宇宙生成的意义上,自然是天地万物之根据;而在人生态度的意义上,自然则是生命境界之极致。然而如何才能真正顺乎本性、合乎自然?庄子开出的药方是弃绝文明、返朴归真:“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3人既有的生存方式早已背离自然,私心淫欲的张扬造成疾苦倾轧的悲剧,纷繁复杂的礼乐导致天真本性的扭曲。因而必须将种种非自然的桎棝统统抛弃,摆脱世务对生命的异化,齐生死、达荣辱,方可游于逍遥、归于自然。由此可见,在“自然无为”既是道家思想的起点又是其行动的终点。

二、儒家的“天命”自然

先秦儒家很少用“自然”这个词,《论语》、《孟子》中竟无一处出现。但其所奠定的知天达命的人生观,则以“有为”的方式体现了顺乎自然的精神。《礼记·中庸》开篇便说:

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的实质意义就是自然,唐代孔颖达解释道:“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4人性既是天所赋予,所以人性亦即“天性”、“天命”。《中庸》又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君子具备了至诚无欺的道德,便可荡涤胸中偏私而融入无穷的自然造化之中,而达到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孔子虽然并不注重世界起源与本质的探讨(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而是强调外部规范(礼)的建构与内心德性(仁)的培养,但仁义之心是有本体论根据的,这个仁的本体便是天。

孔子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之说,表明了人的品性与天地万物的异质同构。仁义的根植于每个个体的本性,因此也是必然的道德要求:“尽其心则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6。在人与天的原始关联中,蕴含着道德规律和价值标准的根本依据,“知天”的人也即懂得内心使命、活得富有意义的君子,孔子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正是君子自然从容之意。孟子将心性义理的最终根源归之于天,即肯定尧舜之心是人人皆有的自然潜质,这对后世的理学与心学影响极大,同时也为儒家的价值取向找到了内在的支点,使其所提倡的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便获得了逻辑上的必然性。荀子有“以人制天”的思想,却也是以对自然之道(天行有常)的自觉为前提的,“伪”(文化)对于“性”(自然)的扬弃,实际上预设了更高层次上向“性”的回归。从孔孟荀董到程朱王陆一贯强调的是:只有在刚健有为的政治伦理实践中,充分展开生命所禀赋的种种潜在可能性,才算是真正的合乎自然;否则便是人的自我消灭,恰恰是违天命的、不自然的。由此可见,同样抱着顺乎天性、合乎自然的态度,儒家与道家却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三、玄学的“性情”自然

魏晋玄学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综合。随着社会生活的再度失序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道家的“无为”思想与儒家的“天命”思想碰撞交融,再加上后来大乘佛教关于“自性”的思想,使“自然”观念拥有了更为丰厚的哲学内涵。何晏、王弼开创了“贵无”的一代玄风,认为伦理纲常亦出于自然,将老子的“无为而治”赋予了形而上学的根据:“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7向秀、郭象则在本体论上用“自然”彻底消解了“道”这个终极的本原:“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吾以至道为先之矣,而至道者

3

乃至无也。既以无矣,又奚为先?然则先物者谁乎哉?而犹有物,无己,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8在这里,“自然”被归结为万物的各自呈现(自尔),其间并无相生相成的因果关系(独化而相因),这使得个体的特殊性从“道”的普遍性中解放出来,促发了张扬个性色彩的魏晋风度。

当时一个最富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口号,便是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所谓“任自然”就是让本性得到自由展开,而将伦理纲常放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廉让争夺,非自然所出也”。9此种意义上的“自然”,实际上强调个体性情在自然概念下的合法性。然而在郭象看来,“任自然”却未必要“越名教”,因为名教亦是内在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岂直人之所为哉?”10汤一介将此种自然观总结为:天人之所为皆“自然”。自然对于名教的否定,以及对于名教与自然之分的否定之否定,构成文明与异化之辩证关系的中国式表达。入与出、仕与隐,何为真正的自然,固然无法在玄学左右两翼之间内部解决,却促发了生命意识与山水精神的觉醒与反思,形成一种《诗品》所谓“人心感物”、“摇荡性情”的美学风尚,造就了世说新语时代“山水之美,天下共谈”的自然风流。谢灵运对山川林泉的钟情、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归依,更使“自然”拥有了清新任游的逍遥诗意,其最纯粹的物化形态——山水田园,成为一个“神之所畅,孰有先焉”11的性情所归。

四、佛教的“本心”自然

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空”的思想,使道家天地的自然大化受到了根本怀疑,自然于是在“色”与“空”的语境下获得新的内涵。与玄学家们从老庄那里阐发的自然不同,道安提出“明乎万形之未始有,百化犹逆旅”12,从根本上否定了玄学所谓自然独化的真实性。支遁诗曰:“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13此处的“自然”并非玄学意义上的万物消长,而是指扫除一切妄念后“本心”的清净。僧肇进一步揭露了本心的秘密:“万物无非我造”14,断言世间一切变化皆为心之幻象,其本质是万法归一的“空”。所谓空,指一切没有固定的本质(自性),皆随因缘而起并在关系中才得以显现。《正法华经》曰:?诸佛本净,常行自然。?“观法自然,诸法本无。”15在早期佛经翻译中,“自然”一词曾用来表示“svabhava”(自性)、“prakrti”(本相)、“nirvana”(涅槃)等概念,其意义复杂纠缠甚至相互矛盾,后来随着般若“空”观的传播发扬,“自然”主要指本心的清净空明。

本心又称佛性、自性、真如,只是一个无规定的“空”,但人以眼、耳、鼻、舌、身幻

4

化出现象界,此为色法。正如慧远所言:?罪福之应,唯其所感,感之而然,故谓之自然。自然者,即我之影响耳。?万法唯心,因果业报乃是“自然如此”的感应,恰如形之随影与音之随响。在般若学看来色即是空,将色看空便可到达自然之境。天台宗有一念三千的“性具”说,即世间万物都映照出大千世界的自性,每一现象都是对“空”的直观。禅宗更认为人人皆具佛性,因此砍柴担水无非妙道,只需依内在的本心而行,即可自然悟道成佛,不必另求佛心:“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16禅宗这种率性而为、不执色相的自然观念,与道家达生齐物、任游逍遥的精神颇为相通,但在实践中却又与儒家将人伦世务归于自然名下的实践异曲同工。在佛风禅意的浸染之下,“自然”由万物的无限而变为本心的空寂,被内在化和超脱化了,中国艺术因而拥有了清净空灵的美学精神。王维诗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7如此清幽通透的意境,在极度寂静中又包蕴了无限的灵动,非有自然空明的禅心不能到达。

五、艺术的“自然之道”

随着儒道佛自然观的碰撞融合与相互发明,推崇“自然之道”的文艺观便成为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文心雕龙》开篇便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唯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18将艺术的最终依据归于“自然之道”,揭示了天地万物、情性人心、辞采文章的根本同一性。《文心雕龙》中提到“自然”共七处。除开篇之句,还有“云霞雕色,有踰画工之妙;草目贲华,无待锦匠之奇,盖自然尔?(《原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察其为才,自然而至?(《诔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丽辞》)、?故自然高妙?(《隐秀》)?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分别体现了自然之道在文章、心性、物色、才情诸方面的展开。

将文章作为天地人心的自然表达,这种文艺观为后世诗家所宗。虽然历来对“自然”的理解各有所偏:“载道”派看到的是自然之理,“性灵”派看到的是自然之情,“山水”派看到的是自然之景,但莫不以“自然”为美。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诗词贵自然。”在此“自然”作为一个风格概念,指的是行云流水、毫不做作的本色流露,而其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自然之道”。古今诗人得自然之道者,除陶渊明之外,恐非李白莫属:率真的性情自

5

由驰骋,无师无法地奔泻于天地之间,扫除一切矫揉粉饰,清新自然之气扑人。传统书画对“自然”的境界亦是推崇备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这里的“自然”,正是一种囊括万殊却又不事雕琢的的浑然之美。“贵自然”的精神深深浸蕴于中国美学传统中,成为衡量艺术境界与人格风流的尺度。

结语

由此可见,“自然”在传统美学中意味深长,远非今日所谓自然界的概念所能统摄。道家美学从万物的大化流行中理解自然,认为一切存在者都无为无造,各顺其性方能长生久视;儒家美学从人生的道德使命中理解自然,认为仁义礼智之心生来便有,人须据此而行才能不失真诚;佛家美学从心境的空明虚寂中理解自然,认为大千世界的事物缘起性空,万般法相中映照出清净的佛心。这三个维度上的“自然”经过玄学与禅宗的激荡生发,融合为天地、性情、心境相通相感的山水精神与空灵境界,造就了崇尚“自然之道”的艺术传统。自然之道不仅体现在林泉争涌的山水风物中,而且体现抱朴含真的生命情感中,更体现在风流洒脱的言谈举止中。“自然”的美学追求表达了宇宙、人生和艺术的深切同情。有学者以“天人合一”来描述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以为用“天人为一”或许更为恰切,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9。天人皆为自然,本未曾分,也就无所谓合。

作者简介:孙海峰,男,1975年生,山东大学中文系2000级博士,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宿舍)0531-*******(家)电子邮箱:okuc@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2838968.html,

1《辞源》1988年版。

2王安石《临川集〃老子》。

3《庄子〃大宗师》。

4孔颖达《礼记〃中庸疏》。

5《论语〃公冶长》。

6《孟子〃尽心上》。

7王弼《老子〃十七章注》。

6

8郭象《庄子〃知北游注》。

9嵇康《难自然好学论》。

10郭象《庄子〃齐物论注》。

11宗炳《画山水序》。

12道安《大十二门经序》

13支遁《咏怀诗》五首其二。

14僧肇《般若无知论》。

15竺法护译《正法华经》。

16慧能《坛经》。

17王维《鸟鸣涧》。

18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19《庄子〃齐物论》。

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