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第一章

论文第一章

论文第一章
论文第一章

第一部分:行业概述

第一章快餐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快餐行业概况

一、快餐行业的发展历史

二、快餐行业产品链及产业链构成

三、快餐行业发展历程及当前发展阶段

四、快餐行业近年发展现状

五、快餐行业技术发展水平

六、快餐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快餐行业相关政策与监管机制

一、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

二、行业监管机制

第三节快餐行业利润水平变化

一、快餐行业利润水平统计

二、引起快餐行业利润变化的原因

第四节影响快餐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快餐行业概况

一、快餐行业的发展历史

快餐最早出现于德国,英语称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就叫〃快餐〃,即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其实通常我们所说的〃快餐〃准确地来说应该叫中式快餐,俗称盒饭。它是中餐吸收外国饮食文化而形成的饮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节约的显著特征走进了千家万户唐代市场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这“立办”,便是唐代的快餐。据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吴凑在上任前,邀请亲朋好友家中聚餐,虽然时间很紧迫,可是接到邀请的客人到来时,酒宴已在桌上摆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吴府的人回答道:“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到了宋代,在东京、杭城等地,市场上有一种比比皆是的叫“逐时施行索唤”和“咄嗟可办”的餐饮,如同今日所谓的方便快餐了。

我国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带动了消费水平的相应提高和生活疗式的改进,使得工作餐由企事业单位自制转向由社会提供,使得快餐行业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市场需求。

1、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标志着现代快餐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中国快餐业正式进入起步阶段。

2、1994年,我国快餐加盟行业的快速发展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中国快餐业迅速实现了市场扩张,成为对中国商品市场及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经济增长点。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快餐业的营业额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餐已经成为出差旅游等流动人口和工薪阶层、学生等人群在外就餐的优先选择。快餐的消费市场与供应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4、1997年9月原国内贸易部正式颁发《中国快餐发展纲要》,加上原国内贸易部1997年3月颁布的《连锁商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1997年11月颁发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国快餐业的健

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快餐行业产品链及产业链构成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快餐行业产业链。随着市场环境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规模化发展要致力于推广品牌形象,大同上下游产业链,快餐业的产业化进程迈出新的步伐,为快餐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证。主要表现在:

(1)快餐企业的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基地和配餐配送中心建设增多,连接农业生产、物流流通和工厂化生产加工与配送能力增强;

(2)与相关的设备开发和生产供应厂商的合作更加普遍,专项技术设备开发深入推进;

(3)企业与教育院校的联合已经启动,在院校定向委托与培养专业人才取得初步成效;

(4)专业咨询和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力度加强;

(5)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为纽带,实施企业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开始起步;

(6)快餐的理论研究不断进步,书籍出版取得新的成果;

(7)行业组织的建立为行业服务平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快餐行业发展历程及当前发展阶段

(一)快餐行业发展历程

萌芽期:中国快餐业的初始发育阶段从1987年快餐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到1998年这10年时间是中国快餐业发展的萌芽时期,也叫发展的幼稚期。

1987年11月,肯德基进入北京,现代快餐正式进入中国。

1989年12月28日,上海“荣华鸡”挑帘亮相,标志着中式快餐企业正式在市场上出现。

1992年6月11日,北京京式快餐公司成立,16家店同时开业。

1995年4月15日,第一家红高粱快餐店在河南开业。

1996年底,“红高粱”已在北京、郑州、新乡、石家庄、海口等地开设店面营业。这一时间,其他多种形式的中式快餐如武钢集团快餐、深圳乡食卷饼、兰州马兰拉面、常州丽华快餐、上海新亚大包、青岛大嫂面、北京香妃烤鸡等也先后纷纷登场,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高档与低档快餐并存的格局,标志中国快餐市场初步形成。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快餐企业数量不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数量更少,尚不足20家,整个行业科技含量较低,市场虽然初具规模但不稳定,进入壁垒较低,竞争者较易进入,行业法规、规章制度等还不健全。

调整期:中国快餐业的缓慢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1年这4年的时间是中国快餐业的调整期。

1998年,曾以“挑战麦当劳”而名噪一时的“红高粱”快餐店由于管理混乱、营销手段落后、非法集资等问题陷入亏损。

1998年底,“红高粱”连锁店相继倒闭,负债总额高达3600万元,2000年底“红高粱”快餐彻底倒闭。

2000年,“荣华鸡”因企业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从北京撤出,为其6年的闯京生涯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宣告了该企业经营的失败。当时,“红高粱”与“荣华鸡”二者可谓中国快餐业的领军企业,对中国快餐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在2000年,随着这两家企业的相继倒闭,中国快餐业的管理思想曾一度出现混乱,对影响快餐业发展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思考,而连锁化、标准化这两大问题是制约中国快餐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1998年起,中国快餐企业就开始总结“红高粱”等企业失败的教训,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中国又重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快餐企业,

马兰拉面就是其中之一。马兰拉面采取品牌化经营策略,在产品定位上以手工拉面为主导产品;市场定位方面学习先进的现代快餐管理理论,导入了统一、规范的CIS,创建了新的服务模式,通过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厂,实现了统一的物流配送;品牌定位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经营理念使马兰拉面取得了成功。

1999年,北京世纪亚太信息公司进行的市场调研显示,马兰拉面在北京的知名度仅次于麦当劳、肯德基,位居连锁快餐排名第三;

1999年底,马兰拉面第一家海外连锁店在美国洛杉机开业,标志着中式快餐迈出了跨国经营的战略;

2000年11月,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首次在全国组织的权威调查统计及专家评选,马兰拉面被评为全国特许经营优秀品牌之一,并在200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报告中,以年销售总额3.6亿元入围,马兰拉面被确定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其他一些中式快餐企业,例如上海新亚大包、深圳面点王、江苏大娘水饺、武钢快餐、丽华快餐等也采取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后,在中式快餐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到2001年为止,中国餐饮业采取连锁经营的时间较短,管理技术尚不成熟,还无法对连锁店完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连锁化进程缓慢。一些快餐企业虽具有一定规模,但与西式快餐企业相比规模仍然较小。

调整期的主要特点:有影响的连锁经营的快餐企业数量少且连锁化进程缓慢,产品与西式快餐及其它餐饮产品相比优势不明显,对影响快餐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著名品牌中式快餐企业数量缺乏。但与萌芽期相比企业规模有所扩大,企业能力有所增强,市场占有率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行业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成长期:中国快餐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中国快餐业进入了成长时期。此时,中国快餐市场已基本形成,销售额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且增长速度较快。2007年中式快餐销售额较2006年增长了近30%。2001年,中国快餐业年营业额约为1347亿元,占餐饮市场份额的31%左右,其中2001年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企业有12家,营业额占百强餐饮企业营业额的30.1%。在

广大中式快餐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中国快餐业营业额已超过4000亿元,2007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共有快餐企业20家,零售额共计305.82亿元,快餐企业零售额占百家大型餐饮企业零售总额的30.63%,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成长期的总体特点:中国快餐市场已经形成,市场份额、销售额等逐年递增,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技术逐渐定型,竞争形势明朗,连锁化、集团化趋势明显。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环境下,有利于中国快餐市场的资源重新配置,存活下来的企业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随着经济危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快餐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已悄然来临。

黄金时期:中国快餐业的逐渐繁荣阶段对于黄金时期这个概念,目前尚没有准确的定义。本文认为,黄金时期应该就是“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过渡时期”,即成长期基本完成,尚未进入成熟期的那个时期。总之,中国快餐业产生至今,总体发展趋势良好,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快餐业得以持续发展,市场稳步增长。虽然快餐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挫折,并经历了一段调整期,但这并没有影响快餐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同时,调整期也让中国快餐业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会让中国快餐业更好的发展。可以预见,从2010年开始,中国快餐业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并会以北京等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全国蔓延开来,走向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二)快餐行业当前发展阶段

城乡壁垒松动并多有突破,城乡之间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不仅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改善,也意味着人民生活方式的巨变和资源消耗的提高。中国快餐业表现活跃,发展步伐加快。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要把握市场先机,做出英明的决策,就要求企业对行业信息有足够的了解。正值中国快餐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局势下认识局势掌控方向,对快餐行业所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翔实的剖析,无论是对于中国快餐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快餐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

极的指导作用。

四、快餐行业近年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快餐业取得新的发展,行业上下积极实践,深入探索,注重积累,务实求进,迈出新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快餐发展的新局面。

1、中式快餐发展由感性认识向理性积累阶段转化。

现代中式快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发展历程中,广大企业勇于实践、不畏挫折、克服困难、奋发进取、付出了艰辛努力,在发展中也体现出了摸索性和冲动型的特点。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广大企业积累了经验,看到了不足,不断总结与反思,使中式快餐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的更加坚实,以理性积累为主的发展特征表现的更加明显:(1)发展思路更趋客观性,更加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减少了发展中的盲目与冲动;

(2)资本投入更趋合理性,企业讲求实效,投入注重回报,发展注重基础,扩张注重生存;

(3)市场连接更趋紧密性,企业定位更加贴近市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4)开店分布更趋区域性,大多企业先立足当地和区域扩展,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策略,取得实效;(5)内在积累更趋深层性,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和管理支撑体系建设,不断积累内在功力,追求和维系企业持久发展;

(6)企业发展更趋稳定性,大起大落和过于炒作的现象明显减弱,讲求稳扎稳打、稳步发展和不断提升。

2、快餐的社会和行业地位得到确立,作用更加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外出就餐更趋经常化和理性化,选择性增强,对消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追求品牌质量、品位特色、卫生安全、营养健康和简便快捷。快餐的社会需求随之不断扩大,市场消费大众性和基本需求

性特点表现的更加充分。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践的深化过程,已广为接受和认同,并从快餐业扩展到餐饮业,成为我国餐饮现代化的重要发展目标与方向。快餐作为我国餐饮行业的生力军和现代餐饮的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对全行业的推动与带动作用不断突出,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行业与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全国餐饮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地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将分别占到餐饮业的22%和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年度百强企业统计调查情况看,快餐企业在餐饮百强企业中占居三分天下: 2001年度的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20家,营业额占33%左右。快餐行业在网点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牌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运营能力更趋看好,内在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发展质量日趋提升,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4、西式快餐连锁企业迅速扩张,中西融合的趋势增强。

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迅速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04年底,中国肯德基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比2000年分别增加800家和300家左右,年均开店达到200家和80家,年营业规模分别超过110亿元和60亿元,单店年均营业额在800万元以上,成为中国快餐以及餐饮行业的领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从其发展的特点看,由中国的一、二类城市向三、四类城市延伸,由东部城市向西部城市拓展;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体系建设和本土化理念基本完成,“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思想得到确立;品种开发调整力度加大,中式品种的引入和营养内涵增

强,中西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等。

5、快餐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空间继续延伸拓展。

从我国快餐业的发展看,快餐需求走向多样化,快餐企业经营空间不断拓宽,外延日趋扩大:

(1)快餐连锁店持续发展,店态风格更加丰富,连锁经营稳步推进;(2)团体供餐异军突起,专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市场新的亮点;(3)各地早餐工程纷纷启动,一批快餐连锁企业担当主力,迅速崛起;(4)送餐和外卖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前景广阔;

(5)快餐食品加工发展速度加快,积极开拓面向家庭的需求服务,受到欢迎;

(6)快餐的休闲、便餐色彩有所强化,企业开拓创新与延伸经营力度加强,显示出我国快餐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6、相关行业间的联合更加深入,产业连接逐步形成。

随着行业规模扩大和企业实力的增强,快餐业的产业化进程迈出新的步伐,为快餐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证。主要表现在:

(1)快餐企业的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基地和配餐配送中心建设增多,连接农业生产、物流流通和工厂化生产加工与配送能力增强;

(2)与相关的设备开发和生产供应厂商的合作更加普遍,专项技术设备开发深入推进;

(3)企业与教育院校的联合已经启动,在院校定向委托与培养专业人才取得初步成效;

(4)专业咨询和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力度加强;

(5)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为纽带,实施企业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开始起步;

(6)快餐的理论研究不断进步,书籍出版取得新的成果;

(7)行业组织的建立为行业服务平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取得的经验与体会:

1、要坚持现代快餐的市场定位和本质特征。

从快餐的社会需求、市场定位、服务特征与发展条件与模式等方面看,必须

注重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的体现,同时避免规模风险,练就较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2、树立现代快餐的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面对市场的挑战,快餐企业要发挥规模效益,必须实行连锁经营的发展途径,连锁规模经营需要依托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保证。同时,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中,发挥产业联合、科学化管理体系和科技内涵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支撑和维系企业规模发展的保证,其中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功夫,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借鉴和创造的过程。

3、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拓创新。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导向和前提,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企业立足市场和生存发展必须的先决条件。

4、连锁扩张要依据自身条件和实力,实现双赢。

连锁规模扩张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也是长久的事业,要依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来决定企业发展速度。规模扩张要以建立严格和高水平的连锁管理支撑体系为基础,以多方联合、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为途径,以不断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推进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控制力为保证。

5、特许连锁要同直营连锁共同发展、以区域推进为主。

特许连锁经营更具挑战性和风险性,发展中四面出击和简单授权,难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和长久。特许连锁可以做,但需要直营连锁的样板示范作用,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应是战略伙伴的关系。

6、实现规模效益要量力投入,低成本扩张必要可行。

在实践中,因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追求价廉物美使企业利润回报空间较小,发展受到制约。企业需要务实求进,要采取量力投入,更要克服盲目冲动;发展需要生存,扩张需要条件,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和完善,在稳步中扩张和发展。

7、人才的作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

要通过外来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树立以自我培养为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逐步建立企业的内部培训体系,形成人才的输送机能,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增强在岗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与专业水平,

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才能保证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8、发展中要形成合力和发挥规模效应。

要加强行业指导、政策环境、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工作,发挥行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加强企业联动效应和群体优势,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物质条件,共享规模优势和效应,共同促进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六、快餐行业经营模式

(一)经营类型

1、早餐工程的中式快餐。这种快餐是各级政府都比较关心的形象工程和爱民工程,是面向大众的消费定位,其特点是快捷、价廉和品种多样化。

2、中餐与晚餐为主的中式快餐。这种类型的快餐很多,快餐经营形态以中餐和晚餐为主,不经营早餐。

3、早中晚餐综合的中式快餐。这种类型的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属于小型的较多,其经营方式比较灵活,重点以大众消费需求为主,按需所供,随客下菜,地点多设在商业区某个巷口,或社区门前,有些在大社区院内,比较受大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收入较低的打工者和周边居民。

(二)模式设计

餐饮模式设计是在原有一定形态基础上,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筛选与提炼,精心设计,并步入标准化运作而形成的一种可以推广与复制的经营形态。这种形态可以招商,可以推广,可以连锁,可以加盟。

餐饮模式的设计程序,首先是将原已形成特色的经营内容,尤其主打品牌的内容,通过规范、提升和量化标准控制,形成模板,其中将最

核心的技术加以垄断和控制,然后统一配料,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模式,统一品牌,统一形象,向外扩张加盟。在模式形成后,重点做出精品样板,做出品牌和对外模式推广经营与管理,以及对加盟者的培训与文化理念的灌输。

(三)模式推广

经营模式就是经营品牌,特色餐饮通过“包装”一旦形成模式,只要精心运作,企业的经济效益会有高速的增长。

餐饮模式的推广,有两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在旗舰店的基础上进行自营连锁;其二是在旗舰店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出让,形成加盟连锁。

第二节快餐行业相关政策与监管机制

一、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

(一)产业政策

1、国务院1992年6月1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2、1997年9月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

3、2007年3月1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4、2009年4月10日中央颁布的《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

(二)行业规范

1、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制定餐饮业管理的国家级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体系。

2、政府部门形成合力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会同当地发改委、财政、税务、工商、质检、卫生、市政、交管等部门,研究制定促进餐饮发展的政策措施。

3、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要积极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全国性餐饮产业化基地、餐饮原料基地、餐饮工业化基地和餐饮人才基地的建设;支持餐饮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餐饮公共服务设施;支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早餐工程、城市中心厨房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开展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

4、加大宣传贯彻力度

加大餐饮舆论宣传,形成加快餐饮业特别是大众化餐饮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认真贯彻实施《早餐经营规范》等餐饮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贯标达标培训和检查验收。

5、抓好《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工作

《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的实施,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切实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纲要》的组织实施。

二、行业监管机制

(一)通过国家法律的制定,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维护食品安全:

1、2009年4月10日《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

2、2007年3月《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3、1997年9月《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

(二)政府在餐饮业卫生监管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1、加大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制定并落实《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加强餐饮环节监管。

2、推进餐饮业、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

3、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大案要案,并及时向社会通报。

4、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科学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和评估信息。

第三节快餐行业利润水平变化

一、快餐行业利润水平统计

中国的快餐业起步较晚,以1987年4月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北京市场为契机,揭开了中国现代快餐快速发展的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快餐业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占据餐饮市场45%份额。

2004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7486亿元,比上年净增1330亿元,同比增长21.6%,连续14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其增长率比上年高出10个百分点;2005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6亿元,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3.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17.4%和2.3%。

2006年全年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餐饮企业营业额分别为3011.8亿元和7333.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9%和16.6%,占全国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9.1%和70.9%;限额以上增幅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增速放缓但比重略有增加。2006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营业税收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2007年1-11月份,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1131.3亿元,同比增长18.9%,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7%。

二、引起快餐行业利润变化的原因

1、管理跟不上针对“无名子”招牌越来越少。

2、商圈空心化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导致商业圈的不断变化。

3、经营无规范纵观一些快餐企业“关门”现象,我们可“窥一斑见全豹”。目前我国快餐连锁企业大部分是“形似而神不似”,只能做到统一店名、总部对加盟店进行开业指导等,但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价格、服务差异较大等问题。

第四节影响快餐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快餐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中国快餐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三个方面:(一)宏观环境对中国快餐业发展的影响

1、人口环境

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以及当地人口结构能影响当地快餐业的发展。人口数量决定市场潜力,有购买能力且有购买欲望的人便构成了现实市场,其数量越多,市场规模也就越大。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等。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快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促进并制约着快餐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餐饮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快餐业的繁荣。

3、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快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现存的或潜在作用与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对快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以限制和约束的法律、法规条文,对快餐业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政治环境中最大的因素是产业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决定了不同时期政府对不同产业的鼓励支持或约束发展的力度。

4、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

5、自然环境

影响快餐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三项。快餐企业的地理位置不仅影响到投入要素的质量、要素成本和投入要素的获利情况,还影响中国快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基本经营方式和可利用的社会协作关系。

6、科技环境

科技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速;通过信息系统准确运用供求规律来制定和修订价格策略;促进各种直接营销方式的出现和实体分配方式的变化;广告媒体的多样化。

(二)行业环境对中国快餐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快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涉及行业结构、发展趋势、行业的市场状况、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竞争的状况以及相应的政府机构等。

1、快餐行业生命周期

中国快餐业已处于成长期,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黄金期。由于产品在市场投入期通过成功的营销活动,已被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所接受,成长期时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会大幅度提高。

2、快餐行业内竞争结构分析

一是潜在进入者分析。所谓潜在进入者,可能是一个新办的企业,也可能是一个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原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潜在进入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并要求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替代因素分析。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就快餐业而言,替代有可能发生在同一业态不同的企业之间,三是购买者分析。购买者是购买某种商品的人,是快餐企业立足市场的源泉,大多数快餐产品的购买者即为消费者。对快餐市场消费者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发现市场机会,还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四是供应商分析。快餐企业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及其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快餐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提升快餐企业产品竞争力

的一项重要因素。五是行业内竞争者分析。由于快餐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缺少进入壁垒等特点,很多企业纷纷涌入。在中国这个大的市场中,快餐企业只有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在快餐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才会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行业协会

中国烹饪协会是我国餐饮业最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成立于1987年4月,由从事餐饮业经营、管理与烹饪技艺、餐厅服务、饮食文化、餐饮教育、烹饪理论、食品营养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各级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餐饮经营管理者、专家、学者、厨师、服务人员等自愿组成。中国烹饪协会快餐专业委员会是促进快餐事业发展的行业组织。

1、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管理者是企业的领导者,他能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3、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快餐服务的重要环节,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客户的忠诚度。

4、企业环境

快餐企业不仅需要有规范的清洁、消毒程序,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从顾客感观的角度提升清洁水准。

5、资金

拥有资金优势的快餐企业不仅能够通过大批量采购及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还能够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管理技术及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立更多的连锁店,从而更进一步降低成本。另外,资金实力雄厚的快餐企业还可以在经营快餐产品的同时向其他行业扩张,这有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

6、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7、产品价格

由于大部分快餐的消费者属于工薪阶层,月收入有限,消费水平也会有一定限度。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由于午休时间短、单位离家距离远,很多上班族中午都会选择在外就餐,而快餐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价格过高的快餐产品,广大工薪阶层往往只是偶尔消费,而不能成为消费的主流。

8、品牌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名牌效应,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9、人才

对于快餐企业来说,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产品设计人员、质检人员以及操作人员都可以算作企业的人才。管理者的功能不单是服从和执行,更应该是创新和开拓。

综上所述,在影响中国快餐业发展的三类环境因素中,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企业文化、人才、资金等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环境中的人口环境、自然环境、技环境等影响因素是影响快餐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政府及行业协会等行业环境因素,也对快餐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影响作用。

科技论文写作 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献资料的工具有哪些、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论文写作有哪些过程、如何编写论文提纲、起草初稿要注意的问题、论文如何选择论证方法等。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它课程。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掌握机械类专业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公

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科技论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基本概念、特点; (2)掌握科技论文的分类; (3)掌握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理解、掌握科技论文常见的问题。 重点:科技论文的分类和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掌握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4)了解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重点: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和掌握的方法技巧 难点:文献资料搜集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有哪些 (二)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了解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论文的写作过程 教学要求: (1)掌握论文如何编写提纲、起草初稿、实施论证、论文的修改和定稿的不同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2)了解论文写作的不同过程; 重点:掌握论文如何编写提纲、起草初稿、实施论证、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难点:论文如何实施论证 难点:论文中引用文献与参考资料、名词术语的要求教学内容: (一)参考文献的引用 (二)图表的插入 (三)技术术语的规范化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16学时,实验(上机)教学时数为0学时。

第1章学术论文写作概述讲义

第1章学术论文写作概述 1.1 学术规范 1.2 关于学术论文 1.3 学术论文的撰写 1.4文献综述的撰写 1.1.1学术剽窃及其防范 凡是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他人的思想见解或语言表述,而没有申明其来源的,就是剽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总体的剽窃:整体立论、构思、框架等方面抄袭; ?直接抄袭:直接的从他人论著中寻章摘句,整段、整页地抄袭;为了隐蔽,同时照搬原著中的引文和注释; ?在通篇照搬他人文字的情况下,只将极少数的文字做注; ?为改而改,略更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或换一种句型; ?错误理解综述的概念 ?跳跃颠转式抄袭 ?拼贴组合式抄袭 学术剽窃的主观控制: ?一字不差地直接复制引用,确保不做任何改变 ?在做笔记时清晰地记下作者和资料来源细节; ?熟悉文中的引用方法; ?仅引用对论点至关重要的段落; ?在开始查找文献资料之前,先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然后用他人的成果支持或反驳这些论点; ?有选择性地引用,不要引用过多; ?解释的时候要注意材料运用得当; ?阅读完资料后,凭记忆作笔记。

学术剽窃的客观防范: CNKI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14、严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设计)与成果,严禁以任何形式捏造、篡改研究数据和计算结果,上述行为,一经查实,一律以不及格论处。” 1.1.2学术规范的本质和层次 ?技术层次 ?内容层次 ?道德层次 1.1.3学术规范的体系 ?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法律规范 ?学术技术规范 1.2.1 学术论文的定义 学术论文又称学术文本或研究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是作者向社会描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工具。 1.2.2 学术论文的特征 ◆创新性 ◆学术性 ◆科学性 创新性 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一篇论文价值的大小,不是看它如何罗列现象,重复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是看它能否创造前人所没有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并具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ScientificWrit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 理论教学时数:26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以及制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 主要目的:通过课堂教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从论文选题到发表的一系列科技论文写作流程及规范,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科研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性论文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述(讲课2学时) 1、科技论文的产生与发展; 2、科技论文概念与分类; 3、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 4、科技论文特点与写作要求; 5、科技论文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第二章:论文的选题与谋篇(讲课6学时) 1、论文选题(学时)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论文选题的几种方式(导师定题,文献中挖掘出新思路,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灵感)。 2、文献下载、管理与阅读(3学时) 1)文献下载的常用数据库,本领域主要期刊 ①如何利用WebofScience为科研服务 通过WebofScience的引文跟踪服务(CitationAlerts),可以及时了解科研动态信息,跟踪最新热点文献,对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引作用。

②掌握本领域主要期刊及其影响因子以及分区,最初看文献的时候需要查询,等老文献看完,只需收藏本领域的主要期刊,定期查看最新期的文献即可。 2)高质量论文的收藏和管理 对科技参考文献进行统一管理收藏,便于分类,还可进行联合检索。 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的使用:建立个人的Library,随时检索和查看其中的pdf、图片、表格等;定制文稿:直接在Word中格式化引文和图形,利用文稿模板直接书写合乎杂志社要求的文章。 3)文献阅读与记录 文献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尤其是在阅读文献时的发现好的句子,写法,图表,灵感以及自己的创新点;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 3、论文的整体设想与结果预测(1学时) 论文需要做几部分实验或者计算,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4、实验或模拟计算(学时) 实验与验证科学假想的过程 5、写作前的准备(1学时) 论文大纲、图、表、讨论点、结论都明确 第三章:学术性科技论文撰写(讲课8学时) 1、题目(学时) 题目的概念和作用,基本要求,文字要求,成功题目举例 2、作者与单位(学时) 作者署名的意义、作者署名顺序、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标署的注意事项。 3、摘要与关键词(学时) 4、引言(2学时)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引言的写作要求,引言的主要写法,引言的注意事项 5、实验与方法(1学时) 6、结果与讨论(1学时)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91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英文名称:Literatures Searching and scientific Papers Writing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9 学分:1.5 适用对象: 适于所有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大三或大四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课。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研究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利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时,促进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价值、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信息素质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本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将一些检索工具与传统的和现代的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具体内容涉及各种文献特点与分布,传统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的题录、文摘或索引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以及投稿技巧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针对对象主要是即将开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大三或大四的高年级学生,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以利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或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处理技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图书馆馆藏传统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学术数据库来查检、获取学习与研究中所需的文献信息,并对我国有关的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文献资源的意识与观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科技论文写作专题课程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专题 (课程论文) (2016届) 题目:农业机械调配问题研究 姓名:余良 学号:201202140109 专业班级: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21班 学院名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顾玉琦 2015年12 月16日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作业正由人工作业模式时代逐步进人机械化作业模式时代。我国的广大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块分散经营。尽管国家已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但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机械的年工作时间较短,利用率不高是农民在权衡是否购买农机具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每家每户都购买所有农业机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如能合理安排,让一个农机主为多个家庭服务无疑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对需方来说可免去因购买和维护农机而带来的相关费用;另一方面,对农机主来说,服务的家庭愈多,农机的年工作时间愈长,利用率愈高,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因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农机主正可用利用这一时间差进行农机跨区作业。所谓农机跨区作业是指农机跨越地理区域作业的一种农机服务模式。于是每到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都会看到农机跨区作业队在各地区间进行调配。 我国处于农业机械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对于农机的调度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社会服务型的跨区域农机调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此研究就是在汲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结合3S与GSM信息平台技术,设计出农机调度的最优方法,构建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调度体系,促进我国农机大规模作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农业装备水平和机械化作业水平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农机服务组织有法国居马、德国的农机环、日本的农协和美国的农业机械租赁公司等[6]。这些农机服务组织都很强调农机共同利用和农机配备问题。德国农场的平均规模较小,为解决农机利用率不高,农机机械化效益偏低的问题,政府一方面鼓励土地集中,另一方面,建立各种农机合作组织,共同使用农机设备,提高农机利用率。农协是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组织,承担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服务。为促进国家、地方和农业劳动者团体一体化,高效率地使用农业机械,降低成本,确保高度机械化体系不断完善,推行农业机械银行。在农户或农场主自愿的前提下,将农户的农业机械通过农协组织起来,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美国的农业服务组织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合作服务体系和私人服务产业三种形式,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专业化服务来实现。一些中小农场无力购买必要的农业机械,单个农场购买某些专用的、昂贵的、复杂的农业机械在经济上不合算也不必要,因而,农机租赁公司、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产业便应运而生。开始是推广、促销式的,后来逐步发展到大部分农活都可以请专业农机公司代劳。在法国有专门的农机科学研究中心,农机需要持有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颁发的许可证。政府鼓

科技论文写作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正文 科技论文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 15 1、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诺贝尔 答案:A 2、衡量国家科技领先的标志之一是: A、获诺贝尔奖的人数 B、国民经济总产值 C、人口数量 答案:A 3、衡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之一是: A、论文 B、家产 C、经历 答案:A 4、理论要不要经过实验验证: A、一切理论都要 B、有些理论不一定要 答案:B 5、检验理论正确的实验是必须能够重演的: A、是

C、不是 答案:A 6、称赞你的论文的人都是: A、坚持真理的人 B、认同你的观点的人 C、奉承你的人 答案:B 7、一篇论文其关键词可以选择几个: A、两个 B、3~8个 C、9个以上 答案:B 8、论文引言就是: A、前言 B、绪论 C、引论 答案:C 9、参考文献的编号一律用什么括号括起: A、大括号 B、中括号 C、小括号

10、参考文献号一律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英文 答案:A 11、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 A、应编号 B、不应编号 答案:A 12、论文中使用别人公开发表的结论,并注明出处的属于: A、引用 B、抄袭 C、剽窃 答案:A 13、论文是如何写出的: A、研究后写出的 B、编写出的 C、从书上抄来的 答案:A 14、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有: A、创新点

答案:A 15、论文中对表的题目要求为: A、表的题目在表上部 B、表的题目在表下部 C、随便什么位置 答案:B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题) 25.01 16、 在一篇题目为《目标运动分析新论》论文中,论文摘要是: “在我的《TMA理论》那本书中,介绍了TMA的经典方法,在本论文里,主要叙述目标运动分析的几种新的方法,它们是:1)识别-滤波-控制原理;2)交互多模型方法;3)多站信息融合的方法。” (1)、上述摘要犯了那几方面的毛病? A、使用“我的”第一人称 B、使用了缩略语TMA C、前两句是过去研究信息,应删掉 D、没有交代成果与结论 E、以上全部是 答案:E 17、

科技论文写作答案

论文写作阶段测验 一、填空题:(30分) 1、科技类文体的特性是:(鲜明的目的性)、(突出的科学性与创造性)、(读者对象 集中)、(人工语言符号多)、(文体结构有其独特的规范)。(5分) 2、文献综述的一般结构是:(标题)、(作者)、(致谢)、(目录)、(简介)、(过去工 作的回顾及中心论题的综合描述和评论部分)、(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8分) 3、综述的作用是(浓缩信息)和(提供文献索引)。(2分) 4、参考文献组成部分依次是:(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文献题目)、(期刊名称)、 (期刊卷号)(具体页码)。(6分) 5、阅读的步骤为:(略读)、(精读)、(复读)。(3分) 6撰写报告的步骤是(提纲)、(初稿)、(润色)。(3分) 7三段论是指论述过程里(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逻辑组成部分。(3分) 二、问答题:(30分) 1、一本完整的笔记本应当具备哪两个要素?试接合实验室笔记本的特点叙述这两个要素应当具备的具体内容。(5分) 答:一本完整的笔记本应当具备引言和记事两个要素。其中,引言是对实验条件、环境和目的的概括;记事是对实验(或者工作)的具体叙述。(1分)实验室笔记本的引言部分应当包括:实验标题和识别号、所记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地点(若是科学

实验,还应具有相应的温度和湿度,仪器的初始参数和状态和所用材料的型号)、对实验(具体工作)的预期以及实验目的。(2分)实验室笔记本的记事部分应当包括:它是对实验(工作)的一切过程和观察结果的一本完整的流水帐。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猜测和意向;其二是观察与行动。两者之间必须界限清楚,不可混淆。(2分) 2、试述报告写作中的取舍原则、组织原则。(4分) 答:如前面所提到的,报告内容的取舍主要是取决于报告的对象。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的准则。(2分)此时,一些和本文中疏远的细心比较节被舍弃,原始数据将被一些衍生数据替代。当然,原始数据将被忠实地保留在实验记录上面(取舍不等于删改)。 组织的原则在于体现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使得文章在内容方面符合逻辑,便于被报告者正确地理解。(2分)例如,背景知识的介绍应先于具体实验工作的介绍。 3、请回答开题报告的意义。(6分) 答:开题报告的写作过程就是整个工作规划、部署的过程。它包括了信息的搜集、分析、选择、工作计划的安排、预期以及应对方案。因此,开题报告的写作完成了整个工作的框架构建。(2分) 对于工作本身而言,一次优秀、严谨的开题报告可以使得作者的领导或资助人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及合理性,愿意提供更多的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此外,还可以使同事对这项工作感兴趣,主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路和帮助。(2分)对作者本人而言,这个写作过程不仅仅使他理清工作思路,并且对后续的工作有个整体的把握。此外,还提供了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2分) 4、试从写作和阅读两个角度说明为什么科技论文具有固定的“型”?(5分)

科技论文综述

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材料软件及其应用 题目:功能高分子材料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号: 212014153 学生:李净植 授课老师:罗鲲 完成时间:

文摘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重要性在于所包含的每一类高分子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本文在论述功能高分子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在工程上应用较广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材料,如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电功能高分子、医用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在阐述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时,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了介绍,阐明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发展方向以及最新成果作了一定的介绍。 引言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规律的科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发展最为 迅速,与其他科学领域交叉度最高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 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并与物理学、医学、甚至生物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由于涉及 面广,因此给人的感觉是资料零散,规律性不强。但是任何一门科学总有其自身的发展现 律,随着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有关信息的日趋丰富,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学科 在摸清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完善其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章试图对来自于科学研究前沿的 丰富而较散在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中找出功能高分子材料学科 中的一般发展规律。此课程主要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性能与结构的一般关系,制备功能高 分子材料的总体策略和功能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对功能高分子材料科学 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顾名思义,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专业。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的进步,为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发展开拓了更广泛的前景。高分子材料已由传统的有机材料向具有光、电、磁、生物和分离效应的功能材料延伸。高分子结构材料正朝着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极端条件的高性能材料发展,为航天航空、近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提供各种新型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属于理工科类,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专业。高分子科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全面的发展。80年代初,高分子的三大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的总产量超过亿吨,高分子工业体系在整个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高分子学说创立之前,高分子学科历史上的几次重要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想上得冲击,是值得我们去瞻仰的。

第1章科技论文基础知识

第1章科技论文基础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依靠知识的继承、交流和传播而发展,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是实现这种继承、交流和传播的主要方式。科研成果要用科技论文来表述与传播,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标志,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的重要载体。 科技论文的发表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重复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科学分析论证和独到学术见解,表达严谨、层次清楚、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正确、修辞合适的高质量论文,对指导科研和写作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实际中往往存在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因写作质量差而未被出版部门录用,因不注重编辑质量而未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因编排格式不规范且与网络系统不兼容而未能在网络上有效传输等现象。不少作者在写作中往往忽略了表达的规范性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可读性及录用率,同时也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编辑质量既影响刊登它的出版物(如期刊、专著等)的水平,又影响论文及出版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科技论文在有发表价值的前提下,其写作是否规范成为能否发表的重要因素,编辑质量、编排格式是否规范成为评价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和编辑必须重视科技论文的规范发表问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还要具备立意、谋篇、遣词、造句、表达、逻辑、语法、修辞等各种基础写作修养和技能,更要具备科技论文的基础知识,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出版部门对论文规格的要求,熟悉有关国家标准和出版规范;编辑还要指导作者,把好论文写作的质量关。 1.1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的概念 1.1.1 科学研究的概念 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在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应用,包括对已产生知识的整理、统计,图表及其数据的收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科学研究包括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是运用观察、实验(试验)、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把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高到理论水平的工作。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自然现象的发现到技术发明的过程,是从原理到产品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从本质上讲,科学研究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①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对已产生的知识进行分析、鉴别和整理,是一种继承、借鉴,是一种扬弃; ②创造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是一种发展、创新和发明。因此,可以将科学研究定义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探索行为。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教材规划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教材规划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科技术基础任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开放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特制订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科技术基础任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做到: 1.掌握文献检索的常见术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熟悉文献检索中常用的网站、数据库和相关的工具软件,达到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文献检索,满足科研和工作上的文献检索的需要2.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检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获得相关知识以及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文字主教材共9章内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①文献的基本知识;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③检索工具刊的类别、特点及其辅助索引。④数据库、计算机检索及Internet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等。 (2)基本技能:①能够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使用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刊的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②初步掌握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③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④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论文写作讲稿

第一章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意义 开展教育改革,离不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探索出的经验我们怎样才能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呢?示范是一种办法,但范围有限;口头介绍是一种办法,但口说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把探索的结果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在报刊上。发表后,能使教改成果:传播的范围要宽得多,传播得时间要久得多影响也要大得多。例如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老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如果不发表,其影响就有可能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方。 当前,我国的教育科研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他们很少接触教育、教学实践,而是关起门来看外国的教育著作,关起门来写教育科研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很难谈得上有实际指导意义,一般老师看不懂,也不愿意看。另一种人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教师,他们则走向了另一面:埋头苦干,而不去总结经验,不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提高“做”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另有一种情况:“做”的时候并无明确的写作目的,“做”完成后觉得有一些体会,想写成论文,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总结。这样回顾与总结,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的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对自己的教学很少做过反思与总结,结果是年复一年原地踏步,教学少有长进。若坚持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经常总结,就不但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很快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离不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一)它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应是比较前卫的理论,若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基础,仅列摆事实、教例、文章的“含金量”不高,那是很难成为教育科研论文的。所以,写论文,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即“逼”着自己去读书,去啃那些自己原来并没有真正领悟的教育理论。每写一篇论文,就学习了一次教育理论,论文写得多了,理论素养就自然渐渐提高了。 英国18世纪著名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早于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可惜卡文迪什的文字功夫太差,他未能用书面文字及时地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阐明自己地学术观点。他在一生近50年地科学生涯中,连专论

论文:第一章

在word2003中,需用工式编辑器: 一、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对象”命令 二、在“对象”窗口中,“对象类型”选择“microsoft 公式 3.0”,单击“确定” 三、在出现的工具栏中选择“分式和根式模板”,单击分式的类型,即可进入编辑 基于DCT变换的自适应图像隐形水印技术的研究 第1章绪论 1.1 论文的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字水印是指利用数字嵌入方法将具有特定意义的标记信息(水印)隐藏在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字产品中,用来证明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所有权,并可以作为鉴定、起诉非法侵权的证据。通过对水印的检测和分析也可保证数字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数字水印已成为网络环境中数字产品版权保护和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 数字水印是涉及数字信号处理、生理学、多媒体数字压缩、密码学、通信理论和算法设计等领域的交叉学科,这些领域的相互融合为数字水印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手段: (1)生理学基础:近年来,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奠定了生理学基础。人类的感觉器官(眼睛和耳朵)并不十分完美,人眼对色彩的感觉和亮度的适应性,以及人耳的相位感知等缺陷都可以被数字水印技术所利用。 (2)密码学:主要研究如何将秘密的明文信息进行特殊的编码,变为不易破译的密文来进行传输和存储。可以运用密码学的相关知识来增强数字水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技术支持:多媒体数字压缩编码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和纠错编码等技术为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4)信息隐藏技术:研究如何将秘密信息隐藏于另一公开的媒体之中,通过公开的信息传输方式来传递秘密信息。这样非法者难以从公开的信息中判断秘密信息是否存在,来保证秘密信息的安全。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领域的~个重要分支,除具备信息隐藏技术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数字水印对稳健性要求比较严格,而信息隐藏技术对安全性要求更高一些。 数字水印技术和信息隐藏技术保护的对象不同,数字水印主要是保护水印信息的安全,防止其丢失,而信息隐藏技术主要是保护秘密信息不被发现。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是数字水印发展最重要的原动力,但随着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总的来说,数字水印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1)版权保护:这是最初提出数字水印的目的。数字作品的所有者用密钥产生一个水印,并将它嵌入到原始的数字作品中。当该数字作品被盗版或出现版权纠纷时,所有者可通过提取数字水印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应用要求数字水印必须有较好的稳健性、安全性和不可见性。 (2)拷贝控制:是一种防止数字作品被拷贝的保护机制,它不允许未授权的媒体拷贝,可以用水印来说明数据的拷贝状况。例如在DVD搔放系统中,可以向原始视频信号中嵌入拷贝控制信息,来达到控制使用的目的。 (3)认证:当数字作品被用于法庭、医学、新闻和商业领域时,需要判定它们的内容是否被修改、替换或特殊处理过。易损水印具有较低的稳健性,在数字水印的应用中,可用它来验证数字作品内容的完整性。 (4)指纹应用:为防止未经授权的拷贝被非法销售,数字作品的所有者将不同的用户识别码或序列号作为像指纹一样的信息,嵌入到合法的作品拷贝中,当非法拷贝一经发现,可以通过提取水印来确定它的来源。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1 题目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 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 个汉字。 2 署名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 文摘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

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 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 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 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 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 字左右。 4 关键词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 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5 引言 引言( 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 “为什么” (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 ,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6正文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 (how)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称:ScientificWrit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 理论教学时数:26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4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以及制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 主要目的:通过课堂教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从论文选题到发表的一系列科技论文写作流程及规范,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科研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性论文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述(讲课2学时) 1、科技论文的产生与发展; 2、科技论文概念与分类; 3、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 4、科技论文特点与写作要求; 5、科技论文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第二章:论文的选题与谋篇(讲课6学时) 1、论文选题(学时)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论文选题的几种方式(导师定题,文献中挖掘出新思路,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灵感)。 2、文献下载、管理与阅读(3学时) 1)文献下载的常用数据库,本领域主要期刊 ①如何利用WebofScience为科研服务

通过WebofScience的引文跟踪服务(CitationAlerts),可以及时了解科研动态信息,跟踪最新热点文献,对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引作用。 ②掌握本领域主要期刊及其影响因子以及分区,最初看文献的时候需要查询,等老文献看完,只需收藏本领域的主要期刊,定期查看最新期的文献即可。 2)高质量论文的收藏和管理 对科技参考文献进行统一管理收藏,便于分类,还可进行联合检索。 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的使用:建立个人的Library,随时检索和查看其中的pdf、图片、表格等;定制文稿:直接在Word中格式化引文和图形,利用文稿模板直接书写合乎杂志社要求的文章。 3)文献阅读与记录 文献阅读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尤其是在阅读文献时的发现好的句子,写法,图表,灵感以及自己的创新点;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 3、论文的整体设想与结果预测(1学时) 论文需要做几部分实验或者计算,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4、实验或模拟计算(学时) 实验与验证科学假想的过程 5、写作前的准备(1学时) 论文大纲、图、表、讨论点、结论都明确 第三章:学术性科技论文撰写(讲课8学时) 1、题目(学时) 题目的概念和作用,基本要求,文字要求,成功题目举例 2、作者与单位(学时) 作者署名的意义、作者署名顺序、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标署的注意事项。 3、摘要与关键词(学时) 4、引言(2学时)

科技论文写作简介

科技论文写作简介 引导语: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 1、科技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论文写作指导老师Q:1366273999,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技论文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 这是一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方法学课程。 本课程目的: 科技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科技论文、毕业论文的不同特征,写作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文献信息检索、协作过程协作方法等,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基本概念、特点;掌握科技论文的分类;掌握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理解、掌握科技论文常见的问题;掌握毕业论文概念;了解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了解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掌握文献资料的工具;掌握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有哪些、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论文写作有哪些过程、如何编写论文提纲、起草初稿要注意的问题、论文如何选择论证方法等。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它课程。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掌握机械类专业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科技论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基本概念、特点; (2)掌握科技论文的分类; (3)掌握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理解、掌握科技论文常见的问题。 重点:科技论文的分类和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难点:科技论文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内容: (一)科技论文的概念和特征 (二)如何区分科技论文 (三)科技论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是什么 第二章毕业论文 教学要求: (1)掌握毕业论文概念; (2)了解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3)了解掌握毕业论文的选题; (4)了解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 重点:讲述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与科技论文的关系,毕业论文的选题 难点: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 教学内容: (一)毕业论文与科技论文有哪些不同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哪些要求 (三)毕业论文的答辩要作好哪些准备 第三章论文的信息材料搜集 教学要求: (1)掌握文献资料的工具; (2)掌握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4)了解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重点: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和掌握的方法技巧 难点:文献资料搜集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有哪些 (二)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了解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论文的写作过程 教学要求: (1)掌握论文如何编写提纲、起草初稿、实施论证、论文的修改和定稿的不同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2)了解论文写作的不同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