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中华农耕文明在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时代痕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追述先古“有道帝君”的作风,便是孜孜以农业为怀的君子,《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之肖,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唆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列国竞雄,政治家们为了在激烈的对抗中取得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魏国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竞为列国所仿效;著名的商鞅改革,其“耕战”政策使秦国的大军在关东所向披靡。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

治国的不易之道。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域的向南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晋以降的数百年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的蹂躏,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在战乱的压迫下,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向南迁徙,足迹遍布长江中下游区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而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苏杭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

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列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

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面对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曼扰,中原历代王朝无不竭尽全力加以抵御。然而安居乐业的农耕民族终究无法与“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晁错传》)的游牧人在军事上作长期的追逐争锋,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等远征漠北的短暂行为,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处于守势的中原农耕人,他们世代相沿用以抵御游牧人的最基本策略是“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桓宽:《盐铁论·本议》)。历尽艰辛前赴后继而修筑起来的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两者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游牧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农耕区,固然给农耕区人们带来许多痛苦,但因而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汉族的“百家姓”,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羌、胡等游牧民族姓氏直接转化而来的,即使是赵、钱、孙、李、陈等较为古老的汉族姓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少数民族的血统,“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华农耕民族与

游牧民族血统融合史的整体趋势。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当以征服者身份进入农耕区的游牧人,在先进优裕的农耕文化氛围中,往往“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①,而出现农耕化的趋向。这一趋向的结果,不但进一步充实了农耕文明的内在涵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这与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欧洲文明史截然不同。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因此,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②。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历代不绝,如明代的藩王勋戚经济就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横的方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早出暮人、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国农耕经济是自然经济体系,这是借用了西欧中世纪庄园制自然经济体系的用语,实际上,中国的农

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差异甚多,二者不可画等号。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很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早在战国时,孟子就指出农家“以粟易械器……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是“天下之通义”(《孟子·滕文公上)》):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下述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地主,在广置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大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嘉靖江阴县志·市集》)。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简单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在中国内地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然而,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

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的理念之中,他们把“皇天眷命,奄有四海”,“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尚书·大禹谟》)作为治道的高妙境界。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唐宋时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联系渐次加强,东南沿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韩愈:《昌黎先生全集·送郑尚书序》)。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成了闻名世界的贸易港口,出现了“市井十洲人”(《诏诗别裁·送泉州李使君之任》)的繁荣景象。但这时的海外贸易,一方面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而且在不少场合是“赐品”多于“贡品”,不计经济得失。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较少发生联系。这种朝贡式的贸易直至明代前期犹然。明成祖以“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为己任,当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时,明成祖的答复是“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明史·食货志》)。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仍然超过经济的意义。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的进步,海洋商业收入已在福州、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白银货币的输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明末福建郑成功家族的海上

势力,操中国、日本、东南亚之间海洋贸易的牛耳,收复台湾,顶住荷兰等西方殖民者的东进,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勃勃生机。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商业的顺利发展,而明清以来移居海外的商民,也被政府视为“自弃王化”的刁民,备受歧视。在这种情况下,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梯航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能不大大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习题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易错点:中国人最早食六谷,饲六畜的时代是西周,原始社会仅饲六畜。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适时耕作、除草、施肥、灌溉等方法,故答案为A。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农耕生活 B.传统观念 C.儒家思想 D.自然现象 解析:材料中描述的中国古代农民的循环思想,植根于春播秋收,年复一年,单调重复,进化迟缓而又稳定的农耕生活节奏,材料中的信息印证着政事和人事的循环。 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②③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①③ 解析: ①项,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铁犁牛耕。 ②项,为晚唐时期出现的高转筒车。 ③项,为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 ④项,为东汉时期的冶铁鼓风水排。 综上所述,按时间先后排列为①④③②,本题答案为C。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 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 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收获与感悟

学习《中国经济史》古代部分的收获和困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一部分:对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思考和感悟 (一)、关于导论部分 经济史,顾名思义,即是:研究经济发展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在不同时期的运行机制和绩效。其中运行机制和绩效主要受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哲学、道德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是中国人对于文明的探索史。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经济学”这个名称,当时的“经济学”是指“经世治物”,它明显区别于现代的经济学。“经世济民”这一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经济理念影响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中国的经济思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理想,经济学乃是一门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从经济思想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可将经济思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简单的经济思想;二、经济学说;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我一直不能够对于我国这么漫长的历史,商品经济也是很久之前(唐代之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什么我国却没有形成“经济学”?通过对于中国经济知识的了解,我认为,大概会有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经济关系都比较简

单;其次,自然经济在生活中地位处于主导,商品经济知识自然经济的附庸;最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各个地区、各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流、联系不密切。因此,经济思想的发展也是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使得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经济学形成以前的阶段,经济思想参差不齐,涵盖面宽窄不同的经济学说形式存在;同时,简单的经济思想形式的思想大量存在,所以不能形成单独的科学的经济学。但是,从事实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都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经济研究的范围较广,经济研究的史料的数量也比较多,保存比较完整,中国的经济思想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我国当代的经济学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当人类的历史进入资本主义世纪后才出现的。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和当代经济思想也具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当代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古代的基本的经济关系是土地关系,当代以资本关系为基础;古代经济研究的目的是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获得地租,当代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高额利润。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除了“经济学的方法”、“计量分析”、“区域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史无定法)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1];我们不能胡乱套用模式,将一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的模式一成不变的套用到另外一个时空中,这必然使得经济研究的结果和实际不符。就比如东西方经济思想的研究就不同。西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中国古代经济总结

中国古代经济总结 经制(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政策 1商周时期:井田制(①名以上的土地国有制度②井田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2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大量的公田被抛荒;开辟了大量的新的土地;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土地私有现象日益普遍,井田制崩溃税制改革(初税亩,相地而衰征)—向所有土地征税,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大批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成为统治阶级,农民阶级(佃农、自耕农)产生,小农经济(帝国时代的经济基础)出现。 4秦朝:确立土地私有,按亩纳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5两汉:编户齐民(①社会管理制度②经济制度):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他们名义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主要来源。6北魏:均田制(国家掌握的土地):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维护社会安定,确保国家的赋税收入。 7隋至唐初:均田制和府兵制相结合,实行租(庸)调制。 8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崩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征收户税地税,一年两次。 征税标准变化:不论人丁,财产为宗。影响: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土地不抑兼并,使得土地兼并合法化。 9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和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放松了抑商政策,商人地位提高。 10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青苗法。 11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赋和役统一征收(土地与人丁);征收银两,以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12清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稳定小农经济;“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摊丁入亩”(只看土地),完全废除了以人丁为标准的征税方式,废除了“人头税”。 土地不断地由公有向私有转化,国家从抑制兼并到不抑兼并 赋税简单化人丁+土地土地 货币化实物货币 合理化只根据资产而不是人丁,摊丁入亩把它推向顶峰 1 ;.

《中国地理》考试重点

1、中国地理区位及其意义; (1)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西连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在亚太地区,乃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 2、中国的地貌大势及其地理意义; (1)地貌大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了一个逐级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2)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 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③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3、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4、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①中国的西部沙漠成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和山脉的阻隔作用,青藏高原将同纬度的西风分为南北两支,从周边绕了过去,而我国的原生沙漠都在盆地里面,蒸发大,降水少。 ②美国西部沙漠有两个成因,一个是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温带沙漠气候,一个是内陆的背风坡现象,温带沙漠气候就是常年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加上附近的加州寒流,降温减湿,更加减少了降水。美国西海岸有纵贯南北的落基山脉,主脉平均海拔5000米,太平洋水汽在西面的迎风破抬升的过程中,已经有过一次降雨,因此在翻过山后,水汽含量大大减少,而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温度增加,变成焚风,所经之处,又干又热。另外美国西部地区海拔较高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地表水都流到低处去了。 ③中国沙漠偏北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是地形原因,青藏高原的抬升,阻隔了干燥的西风,向南的一支吹到印度,向北的一支吹到蒙古,形成戈壁。在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合围下,新疆内陆形成盆地,由于远离海洋,季风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加上蒸发大,形成荒漠。藏北高原的荒漠是由于低温和少雨共同形成的,类似于苔原。美国偏南的原因也和地形有关。美国的总体地形是中间低两边高,南方的副高很容易向北延伸,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荒漠。 5、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①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候要素的组合形式与分布规律。季风的强弱和影响的范围,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我国亚热带有着广阔的面积,从南到北跨纬度12°之多,我国的亚热带植物在世界同类植物中所占面积也最大。广大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 ②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高原上耸立着许多著名的高大山系。我国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其间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中,水平地带与垂直地带犬牙交错。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米,面积约为国土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极大地破坏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与同纬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带不同,属于垂直地带性的高寒类型,又与同纬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显区别。而类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远比同纬度的山地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纬度的山地强烈。 ③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在我国,某些从地质时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袭下来的因素,在现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纬度地区那样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所以生物种属(包括特有种属)特别繁多,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亦比较混杂。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甚至在大兴安岭还可见到。在现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对历史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许多自然痕迹,必须和现代自然过程比较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④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总结 如果问高中生哪科最难背,肯定有很多同学说是高中历史。很多同学学习高中历史时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辛辛苦苦记了很多,考试时一看到题目还是无话可说,或者答不到得分点,真是郁闷。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古代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

的依据)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古代手工业 分类特点地位成就官营手工业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②产品不计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冶铁:东汉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钢法;制瓷 丝织:明清时进入鼎盛时期; 民间手工业①由民间私人经营 ②产品供民间消费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产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农户的副业 ?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古代商业(商品经济) 时期发展状况表现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秦汉发展艰难开始重农抑商隋唐商业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柜坊、飞钱问世; 扬一益二; 外贸港口广州两宋空前繁荣交子;商税成为主要财源;市的发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商业名镇;话本、词的盛行;《清明上河图》元商业繁荣国际商业大都会:大都; 天下第一大港:泉州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著名商帮:晋商、徽商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知识点▲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9江苏四市一模)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赵匡胤未能西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宋初年,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宋将都城西迁,故选C项。材料信息显示,长安和洛阳的地形较为险峻,开封则无险可守,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关中收入是否锐减,排除B项;周、汉的历史经验不可照搬,但对后世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故D项错误。 2.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北宋初年,人口大量流亡,宋太祖下令家有父母者不允许另立户籍,分异财产,并“召集逃散,令着旧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恢复生产和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工商业的限制,故A项错误;宋代初年,理学尚未产生,C项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宋代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故D项错误。 3.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中国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要点总结 一、概况(认真参考地图册146---178页,按顺序随时翻阅) 1、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省区? 45°N-------准噶尔盆地-(蒙古)-东北平原 40°N-------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北京 35°N-------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秦岭-淮河 30°N-------雅鲁藏布江谷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记住几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实到地图上) 季风非季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 800㎜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到青藏高原东南部 400㎜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市—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 200㎜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 等降水量线 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级: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秦岭-淮河一线意义? 1)、黄土高原南界; 2)、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800MM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4)、河流有无冰期 5)、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6)、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 二、中国的国土和疆域 1、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意义?

2、读地图册142页图“熟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范围? 3、说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34′N)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4、熟读我国14个陆上邻国?说出新疆和云南的邻国?(新疆8个、云南3个) 三、中国的近海 1、比较我国四个海区? 1)、位置最北、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盐度最低-渤海 位置最南、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盐度最高-南海 2)、全部大陆架--渤海和黄海 3)、黄海-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 4)、东海-我国大陆与我国我国台湾岛、日本的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大陆架最宽。 南海-台湾海峡是南海与东海间的交通要道 2、我国潮滩的分布及开发利用? 分布:40%分布在杭州湾以南沿海省区、60%以上分布于杭州湾以北沿海各省市; 开发利用:浙闽沿海---养殖贝类;苏北沿海---盐业、种植棉花、成为商品棉基地;上海金山石化—填海造陆; 3、我国海岸类型及分布? 杭州湾以北——沙岸或泥岸为主-----海积地貌 杭州湾以南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岩岸为主,水深,多良港-----海蚀地貌 4、我国近海油气田分布?(主要在大陆架) 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南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油气盆地。 5、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台湾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 长芦盐场:北方为沙岸、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晒盐; 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脉的西侧、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低、蒸发旺; 6、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前两个条件必写) 1)台湾暖流和黄、渤海冷水团在此交汇,海水易搅动,促使营养物质上浮,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且水温适宜,冷暖水性鱼类在此交汇洄游,数量众多; 2)长江、钱塘江、甬江等大河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充足,为多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洄游场所; 3)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浅、阳光足,可直射海底,有利海洋生物繁殖; 4)纬度适中,多优良避风港,有利捕捞; 7、潮汐能的分布? 潮汐能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等沿海。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及专题考试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及专题考试 B 必清·线索导引i qing xian suo dao yin 线索1:发达的古代农业:世界领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领先体现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线索2: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技术水平领先。明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 线索3:古代商业的发展:模式固定→突破限制→出现商帮。 商业起源早,秦汉到隋唐模式基本固定,变化不明显;宋朝以后有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商业交易的空间、时间界限被打破;明清时期出现“商帮”。商业始终在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线索4: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国家所有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B 必记·精要盘点i ji jing yao pan dian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1.结构:自战国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部分。 2.特点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3)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古代中国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生产技术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固守传统农耕经济藩篱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5)明清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1.发展规律

(完整word版)2019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练习(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经济 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3.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4.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5.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规划训练 一、选择题(48分/24min) 1.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3.(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 A.增加财政收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增加粮食产量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莒县一中 2011级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Ⅱ班级姓名 命制何玉杰审核李玉钦教师寄语:追求卓越,成功不期而至!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讲中国古代农业 【考纲要求】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重点探究】 探究(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 材料二《吕氏春秋·重己》:“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⑴材料一、二反映了古代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何作用? 进步:使用牛耕; 作用: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探究(二)小农经济 材料三《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男:绿水青山带笑颜 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论贵粟疏》 ⑵材料三、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方式?有何特点? 方式:小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⑶材料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是什么? 简单的性别分工;脆弱性; 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生产工具和改进;自然条件的变化;社会是否安定;吏治是否清明等 材料五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⑸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点:(开放) 赞同,理由:中国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松弛。不赞同,理由:中国古代的农民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理解: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赋役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封建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高考链接】 1.(2011山东)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2.(2012广东)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1、中国地理景观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地理景观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东西差异,其次表现为南北差异。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景观差异为海陆差异,由东到西呈现为海洋景观、海岸带景观和陆地景观。在陆地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呈现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分异的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着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自然景观。其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巨大水平地带性自然景观破碎化,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递变成各种相似于水平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形成垂直带分异的自然景观谱系,由于东西地理差异,呈现出东南湿润海洋性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到西北干旱区内陆型自然景观带谱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最后,在自然景观多样和区域分异的基础上,伴随土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国还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 2、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①气候、季节变化明显。②季风降水不稳定③构造运动活跃 ④地表起伏显著⑤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地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另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个相同,使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4、、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季风环流的特点:①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原因:海陆之间的热状况不同;行星风系的年变化;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的高原季风环流影响。 6、水热结构特征

古代中国经济地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材料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 开篇导读 中国的剪纸艺术世界闻名,民间剪纸内容多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生活喜闻乐见的内容。右图的剪纸作品,名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谷、稻、麦、豆子、高梁等五谷为边框, 剪纸图案中间是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畜围绕着三个庆祝丰收的农民,表达了农民热切企盼丰收的愿望。这幅剪纸作品,图案与名称相得益彰,五谷与六畜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那么,你知道五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中国的家畜饲养业又是怎样形成的 呢?中国古代农业经济还有其他什么特点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本单元的学 习吧! 读图探新

专题归纳这是我国 F1999年发行的 邮票,你能从该邮票中提 取出关于古代中何农业的 什么信息呢? 就徳镇是我国着名的瓷都, 上图中景徳镇瓷器工场的出 现,反映了当时乎匚业发展 的什么现象? 知识图示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重耍标 忐,上图展示的是战国时 期的货币.你能从中发现 什么问题吗? 《醍世恒言》脛描写了施块 夫妇发家致富的故爭,他们 廉人织绸反映了什么社会 现象? 叨洁山现 资本主文 萌芽并H. 发展缓慢 重农 抑商 古 代 经 济 政 策 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 古 代 心 阿 经 济 的 基 本 结 构 与 特 点 Mf宋元高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1 ?农业具有世界领先、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中,世界领先体现 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 的基本特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古代手工业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 模式并存,技术水平领先世界。明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 3 ?商业起源早,秦汉到隋唐模式固定,变化不明显。宋朝以后有新突破,主要体现在 商业交易的空间、时间界限被打破。明清出现商帮。商业始终在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4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新经济因 素的成长,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5 .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6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7 ?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二、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未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 1 .明末清初,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保守性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为本,抑制商业发展,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运用政治手段压制工商业发展,其结果必然打乱社会经济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难点突破】 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 3、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 导入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导入2: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起源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lěi sì),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黄河流域—种植粟(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麦 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 1、表现: (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

高中生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2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