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裘锡圭先生其人和其在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介绍了裘先生《文字学概要》一书的创作情况,并结合本书的特色浅谈了对本书的理解。

【关键词】裘锡圭,文字学,文字学概要

一、裘锡圭先生简介

裘锡圭先生195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同年胡厚宣教授奉调北京,裘先生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裘先生从1974年开始先后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曾侯乙墓文字资料、江陵望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裘锡圭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成就

裘锡圭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力求做到比较全面地掌握资料,尊重但又不囿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能注意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在汉字学、殷墟甲骨文、战国文字和汉简的考释、利用地下文字资料对先秦秦汉古籍的校读以及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与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 文字学研究

裘锡圭先生最早明确区分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符号,他把后者叫作字符。他指出,文字的性质应当由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来决定。他把字符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种。他认汉字在早期阶段 (隶变以前)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汉字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来看汉字的性质,他同意把汉字看作语素、音节文字。在讨论汉字形成过程时,裘锡圭先生比较早地提出“原始文字”的概念,并强调汉字形成中一定经历过图画和文字混用的原始文字阶段。他重视利用地下出土资料来研究汉字字体的演变,特别强调俗体字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三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汉字可以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三类。同时,他也指出汉字里还有少量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裘锡圭先生还对同

形字和同义换读等现象,对文字的分化和分散文字职务的方法、文字的合并等问题,作过富有创见的阐述,反映出他对语言和文字关系的清醒的认识。

2 . 古文字学研究

裘锡圭先生对古文字学各个领域及秦汉文字都比较熟悉,他不仅考释出了不少前人未释或错释的文字,而且对各种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社会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都有比较新颖、独特的看法。他考释的文字很多是常用的或关键性的文字。在《释“柲”》(附: 释“弋”)中释出甲骨文中“柲”字,并连带识出一连串文字,从而读通了相关的很多卜辞。他考释文字,力求全面占有材料,注意古文字构形的规律,熟悉各种古文字材料的特点,并能联系文字的形体演变规律追本溯源。

3 . 古典文献学和古汉语的研究

裘锡圭先生认为,在整理那些年代久远的传世古籍的时候,应该尽量利用各种地下材料,其中包括考古发现的各种古籍抄本、其他各种古代文字资料,以及文字之外的各种有关考古资料。他指出,在传世先秦秦汉古籍的整理工作中,地下材料所能起到的作用可粗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研究古籍的源流,包括古籍的成书时代和过程、资料来源以及篇章的分合变化等问题;其二,有助于古籍的校读,如校正文字、阐明词义、文义等。裘锡圭先生很重视简帛古籍的用字习惯对校读古籍的作用。他还很早就指出地下材料对研究古汉语的重要性,认为对于研究

古汉语而言,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在很多方面比传世古书优越。裘锡圭先生还有一些训诂学文章,反映出他在语言学方面的功力。裘锡圭先生在考释古文字时,也非常重视从语言的角度看问题,他的有些文章甚至主要是谈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的。

三、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

1960年初,裘锡圭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时候,为了汉语教学专门开设了一门文字学课,此书正是在这几次课的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近20年来,他继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补充新成果,所以这本书跟以前唐兰的《中国文字学》或台湾出版的几种文字学概论书大不相同。这本书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把汉字分类语言符号和文字本身符号展开论说,因为充分地引用了从著者直接参加过整理过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或山东临沂银雀山、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实物资料,所以这本书有着极其重要的资料价值。

下面我将结合本书的特色谈一下我对这本著作的认识:

1.通过丰富的例证展开论说

本书讲述了表意字和记号字的使用。著作以云南纳西族和西部非州约鲁巴(Y oruba)的文字和语言例证详细地说明汉字形成过程。对于隶书的发生时期 ,钱玄同、唐兰等学者已经提起了它的发生时期是秦代 ,但著者又通过大量实物资料来详细证实 ,所以这种说法一定会获得学界的承认。

2.严谨的治学态度

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 ,学界有人认为汉字跟西安半坡陶器上面的符号有关联 ,所以把汉字的起源推溯到 6000~7000 年之前 ,可是这本书里以“符号是否证明记录语言”为标准 ,对于学界现存主张持怀疑的态度。裘锡圭教授认为汉字发生的指标就是“个个符号需要都能构成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所以从这种观点来看 ,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最早符合具有这种体系的文字条件。此外本书术语的使用很严谨 ,如这本书里“以前”和“之前”分别使用 ,为了区别词和字 ,用括号表示词或语素等等。

3.对既存学说批判的继承和再解释

著者根据语言学理论展开新研究和提出见解 ,同时对既存学说进行了继承和批判 ,对于汉字学上尚未解决的汉字构造问题 ,该书详细说明了传统的六书说的缺点 ,又对唐兰批判六书说提出的三书说采用其中合理的部分 ,弥补不足的部分 ,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新分类 ,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这固然有短处 ,如例外的情况并不少见 ,但新分类跟把汉字的性质看成意音记号文字的见解 ,具有逻辑上一致性 ,著者在研究词意之中看重字形的作用 ,研究表意字的时候强调说该重视字形而不要执着太多 ,因为通过字形可以确定汉字的本意 ,比如说 ,画成男子的“大”字意义表现比字形的意味还广泛 ,对于形声字本书考虑了声及其代表的词语的语源关系 ,“声旁和字意的关

系”章里从前在右文说中提出的汉字分类为“形声兼会意字”,还说明一个字加上形旁表示派生意味的分化字 ,这很具有说服力。

4.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

本书除了对文字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见解。同形字是裘锡圭教授模仿同音词第一次使用的术语。它的性质跟异体字相反, 是指外形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不一样的字。狭义的同形字本来是为不同的词语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比如古代的“铊”、近代的“铊”和现代的“铊”是狭义同形字的典型。从广义来看, 同形字包括所有表示不同的词的相同字形。按照这种理解,被借字与假借字, 如表示本义的“花”和表示假借义“花费”的“花”,也应该看作同形字。用来表示本义的和用来表示派生词性质的引申义的同一个字, 如当道路讲的“行( x i ng )”和当行列讲的“行( hang )”也是同形字。有时形声字的同形现象跟假借现象很难区分,既可看作假借字, 也可看作被借字的同形字。所以在同形字的范围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立足于形音关系把字区别成异体字和同体字可以说是相当符合逻辑的。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多年教学和研究的结晶。它从汉语实际出发, 突破文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范围, 全面、系统而独创地阐述了文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尤其是在文字形成过程与汉字形成演变、文字结构理论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复杂关

系等方面, 分析了传统“六书”说的不足, 提出了新的分类理论与范畴, 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同时, 本书重视历代俗字、俗体的研究, 并联系汉字整理与简化工作, 提出有实践意义的见解。该书出版后, 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普遍赞誉, 佳评如潮, 指出它不仅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优秀教材, 同时也是一部具有独到见解的开拓性学术著作。

【结语】裘锡圭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知识永无止境的追求造就了他广博的学识。他为中国文字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借鉴他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我们更要学习他的勤奋与坚持,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争取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指导教师:张勇

科目:汉字学

姓名:邢芳

院系及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 08级

学号:28190111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复习大纲

《文字学概要》复习资料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P4------------形声字 4、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5、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裘锡圭著作

裘锡圭著作 去年也就是2012年10月,号称收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全部学术成果的六卷本《裘锡圭学术文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而在古城西安的图书市场上见到这本书的时间已经是当年的12月中旬了。纵观全书,完全可以把《文集》理解为裘先生平生学术文章的一个总集,而具体文字如《内容简介》所称:“(全书)共六卷:第一卷《甲骨文卷》,第二卷《简牍帛书卷》,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第四卷《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第五卷《古代历史、思想、民俗卷》,第六卷《杂著卷》。全书三百万字,繁体横排,其中多数文章有作者根据新材料及最新研究成果所加‘编按’,为目前裘先生论著中收文最为完备而编校最为精审的文集。” 在《文集》正式发行问世之前,曾先后有不止一位书友通过电话或QQ向我进行咨询;在《文集》出版问世之后,则又有不少书友因为《文集》中没有收录已通行于世间达二十五年的《文字学概要》一书而表示遗憾或不满。虽然如此,但我仍在与某位李姓书友的交流中,意外获得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文字学概要》的PDF格式打印本。凡此种种,最终于无意间把《文字学概要》这本书的大名留在了我这个于古文字研究基本还“一窍不通”者的记忆之中。 转眼间,大半年的时间又一闪而过了,而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又一次于无意间唤回了我的记忆。当我在癸巳年中秋节过后、从位于古城西安小寨十字东南角的嘉汇汉唐书城三楼的文学区的书架上拿起一本同名著作时,意外发现此前一直以影印本问世的《文字学概要》竟然出版排印本了。于是,按捺不住兴奋心情的我,脑海中从此也就留下了这样的记忆,即《文字学概要》如今已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并行世间:一个是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出版的影印版,又一个是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4月出版的繁体排印本,另一个则是商务印书馆2013年7月出版的简体排印本。与此同时,根据排印本出版后影印本将不再重印的个人推断,我又不仅当场“慷慨解囊”买下了这本定价48元的新书,而且还专门到距离嘉汇汉唐书城不远、位于小寨十字以东的万邦图书城,把先前已经出版的、定价35元的影印本也从速购回。 事后,在我对上述两个同样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字学概要》“走马观花”似的大致翻看了几天之后,鉴于其中的变化已不止一处,遂草草决定从封面、排版、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照根据电子版打印而成的繁体字版,对我所知道的这三个版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首先,我们以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出版的影印本为例,对《文字学概要》的基本情况予以简介: 当我们打开影印本时,按照相关文字的安排,可知其具体内容的排列以及所占页数大致如下:正文之前,依次为《前言》(1页)、《凡例》(1页)和《目录》(3页);而287页正文之后,又依次为《重印后记》(在正文的283-287页中)、107套图版(52页)、附图目录(5页)、《勘误表》(2页)和《补正》(3页),合计全书共分为9个部分、354页。以下,即一一略述之: 《前言》,其相关文字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写于1984年6月29日,另一部分写于1985年12月23日:前者主要交代了这本书的写作缘起以及成书工程中所得到的诸多帮助,其中既提及朱德熙、启功、王福堂所给予的不同帮助,又详细说明了出版过程中其他的各种帮助,“胡平生同志协助准备本书图版,李家浩代为摹写铜器铭文,商务印书馆的郭良夫、赵克勤、郭庆山、刘玲等同志,为了本书的出版费了不少精力,尤其是郭庆山、刘玲同志先后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至于后者,则主要说明了以下两点:“朱袖清同志为本书抄写影印的全部清稿,朱德熙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 《凡例》,其相关文字合计述及了七点内容:第一点主要交代了本书行文“之前”、“之后”的用法与“以前”、“以后”的具体不同,即“说某一时期之前,不把这一时期包括在

文字学(裘锡圭)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二)文字形成的过程 1.前文字阶段: A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B记号:硬性规定的符号 云南红河哈尼族的契约木刻 原始人的图画与文字的区别:用图画代表事物,没有用它们来记录事物的名称——语言里的词.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2.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假借字——形声字 (1)表意字、记号字 表意字:凡是字形本身跟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有联系

的字,我们都称为表意字。 局限:语言里有很多词是很难或完全不可能给它们造表意字的。 记号字:有些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作为硬性规定而确定关系的,称为记号字。 局限:记号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词没有内在联系,难记难认,不容易被接受。不论哪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在形成过程中都极少造记号字。 (2)假借字: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者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称为假借字。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3)形声字: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称为形声字。 a假借字上加表意字符; 翌小官 b表意字符上加声符。 凤早 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13级汉语言文字学王昆20130589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摘要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与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字:文字汉字字形 一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汉史的研究。曾参加望山楚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汇编《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二读书笔记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定义 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可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指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前,人们曾用文字画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阶级社会形成前夕,原始文字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是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 首先产生的是跟图画有明显界限的文字,如“大”;人、鹿这一类具体事物的象形符号随后产生,这二者称为表意字。然后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符号的记号字产生。随后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的假借字应运而生。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最后,为了克服假借引起的字迹混淆现象,又造了形声字。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一)意音文字 文字的性质取决于它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字符”,可分意符、音符、记号三类。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汉字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语音、字义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前者可以称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而记号大都是由意符音符演变而来,且大部分字仍由意符音符构成,也称此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音文字。 (二)语素-音节文字 意符只跟文字所代表的的语素意义有关,记号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它们都不表音,都是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和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应看作语素字。汉字既使用表音节的符号,也使用语素层次的符号,所以汉字不应简单地称为语素文字,而应该称为语素-音节文字。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篇一: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13级汉语言文字学王昆 20130589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摘要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 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 化与合并,字与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 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 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字:文字汉字字形 一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曾参 加望山楚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 汉墓帛书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 《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 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 汇编《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 二读书笔记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定义 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可以指一个 个的字,也可以指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前,人们曾用文字画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阶级社会形成前夕,原始文字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是 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首先产生的是跟图画有明显界限的文字,如“大”;人、鹿这一类具体事物的象形符号随后产生,这二者称为表 意字。然后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符号的记 号字产生。随后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的假借字应运而生。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

文字学笔记整理

第一讲汉字的产生 序言: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产生、性质、发展演变、形音义的关系的学科。 一、汉字产生的理性思考 汉字产生遵循适用原则 汉字产生:记事刻画符号→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汉字体系:记事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 汉字产生的两个要素:①一定数量的记事符号和象形字 ②假借方法的运用 小结: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吸收了记事刻画符号、象形、指事等原始表意方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逐渐发展而来。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测 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代晚期的文字,不是汉字的起源,因而不是最早的文字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汉字大约在夏商之际形成,即裘锡圭夏商文字一系说。 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夏代应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文字应该形成于夏代。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系统,西周文字与商代晚期的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前期的文字则传承和发展了夏代的文字。 第二讲汉字的性质 序言:汉子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即用某种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系统,通过文字形体联系声音意义。即文字形体表示语言,语言又分声音和意义) 一、汉字性质研究回顾 20世纪的几种争议: 1、表意文字说 瑞典索绪尔 北师大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子因义构形 黄伯荣、廖序东:汉子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运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 2、意音文字说 周有光:意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一次飞跃,拼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二次飞跃 3、表音文字说 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 5、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角度划分)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朱德熙:汉子是语素文字 布龙菲尔(美):汉子是表词文字 二、裘锡圭的理论观点 1、字符理论: 一种文字的性质由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自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的性质是由组成该文字的字符即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word.doc

13级汉语言文字学王昆 20130589 《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摘要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与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键字:文字汉字字形 一作者简介 裘锡圭先生主要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曾参加望山楚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考释工作。著有《文字学概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古文字论集》、《裘锡圭自选集》、《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裘锡圭学术文化随笔》、《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等,学术论文汇编《裘锡圭学术文集》于2012年出版。 二读书笔记 第一章文字形成的过程 (一)文字定义 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文字”可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指文字系统。 (二)文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前,人们曾用文字画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阶级社会形成前夕,原始文字才有了产生的可能。在原始文字阶段,文字和图画是长期混在一起使用的。首先产生的是跟图画有明显界限的文字,如“大”;人、鹿这一类具体事物的象形符号随后产生,这二者称为表意字。然后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符号的记号字产生。随后为了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的假借字应运而生。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是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最后,为了克服假借引起的字迹混淆现象,又造了形声字。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一)意音文字 文字的性质取决于它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称为“字符”,可分意符、音符、记号三类。在象形程度较高的早期阶段,汉字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种文字体系;后来随着字形、语音、字义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的一种文字体系(隶书)。前者可以称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而记号大都是由意符音符演变而来,且大部分字仍由意符音符构成,也称此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音文字。 (二)语素-音节文字 意符只跟文字所代表的的语素意义有关,记号只能起把代表不同语素的文字区别开来的作用。它们都不表音,都是属于语素这个层次的字符。所以,汉字里的独体、准合体、合体表意字以及记号字和半记号半表意字,都应看作语素字。汉字既使用表音节的符号,也使用语素层次的符号,所以汉字不应简单地称为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裘锡圭先生其人和其在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介绍了裘先生《文字学概要》一书的创作情况,并结合本书的特色浅谈了对本书的理解。 【关键词】裘锡圭,文字学,文字学概要 一、裘锡圭先生简介 裘锡圭先生195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同年胡厚宣教授奉调北京,裘先生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裘先生从1974年开始先后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曾侯乙墓文字资料、江陵望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裘锡圭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成就 裘锡圭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力求做到比较全面地掌握资料,尊重但又不囿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能注意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在汉字学、殷墟甲骨文、战国文字和汉简的考释、利用地下文字资料对先秦秦汉古籍的校读以及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与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 文字学研究 裘锡圭先生最早明确区分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符号,他把后者叫作字符。他指出,文字的性质应当由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来决定。他把字符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种。他认汉字在早期阶段 (隶变以前)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汉字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来看汉字的性质,他同意把汉字看作语素、音节文字。在讨论汉字形成过程时,裘锡圭先生比较早地提出“原始文字”的概念,并强调汉字形成中一定经历过图画和文字混用的原始文字阶段。他重视利用地下出土资料来研究汉字字体的演变,特别强调俗体字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三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汉字可以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三类。同时,他也指出汉字里还有少量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裘锡圭先生还对同

裘锡圭文字学笔记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读书笔记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 ×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 ×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 象形字 假借字 形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形声字 a形声字产生的必然性──克服假借引起的字义混淆 b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表意字符加在假借字上 表意字符上加声符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化) 直接用定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 c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 ◆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论汉字的性质_裘锡圭_文字学概要_之_汉字的性质_读后感_李剑影

第16卷 安康师专学报 Vol 1162004年2月 Journal of Ankang T eachers College Feb 12004 论汉字的性质 )))裘锡圭5文字学概要6之5汉字的性质6读后感 李剑影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本文对裘锡圭先生关于汉字性质的两个观点: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意符音符记号文字, 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并用图表的方式综合两个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汉字是构意文字。 关键词:裘锡圭;意符;音符;记号;构音;构意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 (2004)01-0044-02 1Discussion of the Nature of C hinese C haracters LI Jianying Abstract:Between this text and Qiu Xigui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two views:Chinese c haracter language plain -syllabic language,purpose agrees with the mark cha racters of note,done further elucidating,Synthesize two views with the way of the chart,put forward one p s own view on this basis:Chinese character construct the purpose charac ters. Key words:Q iu Xigui;Purpose incantation;Note;Mark;Construct the sound;Construct purpose 看过许多讨论汉字性质的论文,以前的感觉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一篇论文都是逻辑缜密,条理清晰,任你怎么看,都是滴水不漏。如果想从这之中理出什么头绪,找出自己肯定或批判的观点来,真是有些无所适从。如今看了裘先生这段文字,颇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方才知道讨论汉字的性质究竟应该从何如手,方能分辨出那些论文中哪一个是切中要害,哪一个仅是门外汉,根本没找到立论的基础。现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个图表,将这一段文字简单地表述如下: (注:裘先生用/表音0、/表意0两个术语阐述造字原则,就这两个术语,许多学者进行了质疑,大多数人认为,无论哪一种文字都有表音、表意的功能,否则就不能成其为文字。这种分歧其实只是术语使用的混乱造成的,/表音0 、/表意0更适合于表述文字的功能,而不是造字原则。下图中依据裘先生的本意,采用苏瑞在5试论当前汉字性质研究中的误区6中使用的术语:/构意0代替/表意0,相应的,/构音0代替/表音0,其他术语沿用不变。)44 1收稿日期:2003-11-16 作者简介:李剑影(1979-),女,辽宁阜新人,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1级研究生。

裘锡圭

裘锡圭 裘锡圭,1935年6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全国政协委员,古文字学家。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录取为胡厚宣指导的“甲骨文与商代史” 研究生,1960年结业。曾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经历】 195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同年胡厚宣教授奉调北京,裘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196 0年研究生毕业后,裘锡圭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开始先后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曾侯乙墓文字资料、江陵望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

研究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裘锡圭在占文字学的不少领域,诸如甲骨学、金文、战国文字、简犊、帛书等方面都颇有造诣。此外,在历史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等方面也很有研究。出版的著作有《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等及论文多篇。 裘锡圭功力深厚,治学严谨,深受前辈学者赏识。郭沫若、王力、胡厚宣、张政烺、朱德熙等著名学者,或对其考释文字的方法,或对其研究先秦、秦汉史,都有重大的影响。裘锡圭在古文字学和古史研究方面都很有建树。现已成为继老一辈学者之后,蜚声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学者。裘锡圭在甲骨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推动甲骨学研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学术评价】 一、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裘锡圭不断有新的创获 如所周知,甲骨文共有4500多个单字,现学者已考释了2000多个单字,但为学术界所公认者不过1000字左右。这是因为“不认识的字大多是专名,如地名、人名、族名之类,其义可知,其音不能得其读”(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而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甲骨文中“所易识的字大多已被前人释出,所不识的字因不少在商代以后的文字中就已不再使用,不容易找出它们字形演化的线索,在后世的字书里也很难得到印证。因此再有新的发现难度很大”(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第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裘锡圭出手不凡,他1961年发表的第一篇文字考释之作《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文字学概要笔记详细

一.文字形成的过程(P1~P9)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 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 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曾经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通常把这种图画和图解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按照文字的狭义用法来看这个名称不恰当) 文字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P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 表示数量的符号与数字的区别P2:四道线或四个点,可能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天时间,在另一场合代表四个人,在某一场合代表四头鹿,它们所代表的对象不确定——记数符号 亖鹿——数字 独立创造文字体系形成的描绘:只能勾勒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如方(口) ◆文字图画混合使用的原始阶段(古老文字必经的阶段)——即文字和图画长期混在一起使用 最大特点是表意手法的残存── ×表意字随语言环境改变字形 ×文字排列方式与词序的关系 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 象形字 假借字P4 形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 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裘锡圭谈古文字学学习方法

裘锡圭谈古文字学学习方法 来自: Citta(窗外雨停了~~~) 2011-03-21 23:50:10 我想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谈谈学习古文字的方法,供对古文字感兴趣的青年同志参考。为了行文的方便,提到当代的学者时,即使是作者的师友,也不加先生、同志等称呼。先在这里声明一下。“古文字”这个名称所指的范围可大可小。本文所说的古文字,主要指见于考古资料上的早于小篆的文字。李学勤《谈自学古文字》一文引用已故古文字学家唐兰的一句名言——“古文字学的功夫不在古文字”(《文史知识》1981年6期5页);这就是说,如果想学好古文字,必须掌握古文字学之外的很多知识。按照我的体会,在必须掌握的那些知识里,最重要的是古汉语方面的知识。古文字是记录古汉语的,如果对古汉语很不熟悉,就没有可能学好古文字。熟悉古汉语的主要方法就是读古书。我们的条件跟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不一样,不可能像他们那样花非常多的时间去读古书,但是至少要想法集中时问精读一部篇幅适中的比较重要的古书。对学古文字的人来说,最适合精读的古书也许可以说是《左传》。《左传》的注本有好几种,我主张读《十三经注疏》里的《春秋左传注疏》(杜预注,孔颖达疏)。不仅是《左传》的本文,就是注和疏基本上也要一个个字地读。这不但是为了帮助读懂本文,同时也是为了掌握古代注疏的体例。读完了这部注疏,以后使用其他各种注疏就比较方便了。读《左传注疏》时可以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当作参考书。读《左传》不但能熟悉先秦语言,而且还能得到很多先秦历史、社会、典制、风俗、思想等方面的有血有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习、研究古文字是非常有用的。 《左传》之外的古书当然也要读,但是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读法恐怕就只能以粗读为主了。李学勤在《谈自学古文字》里说:“在学古文字时读古书,最好能以古文字材料与同时代的文献对照阅读。例如学西周金文,同时读《尚书》、《逸周书》及《诗经》中西周作品,必能收左右逢源之效。”(6页)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对战国文字感兴趣,就应该读读《战国策》、《史记》和诸子等书。不过现在所能看到的战国文字资料,多数是语言带有仿古意味的(如某些金石铭刻)和文字特别简单的(如玺印、货币)。因此对学习、研究战国文字的人来说,《战国策》、《史记》等书的史料价值超过作为语言资料的价值。 与读古书同时,最好看一点讲上古汉语的语法和词汇的著作,使自己的古汉语知识有条理。初学者可以看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通论和王力《汉语史稿》中、下二册里的有关部分。训诂学方面的著作最好也读一本。初学者可以看洪诚的《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熟悉古汉语,主要靠踏踏实实读古书。如果古书读得不够踏实,古汉语方面的通论性著作读得再多也不解决问题。初学者如果读了不好的通论性著作,反而会使思想混乱,甚至还会误入歧途。有些研究古文字的人,为了勉强把古文字资料的文义讲通,不惜杜撰在古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字义或曲解古人的训诂,还不顾古汉语中词语搭配的通例和语法规律,对文句作穿凿附会的解释,使得用古文字记录的古汉语变成了一种跟古书上的古汉语很不相同的特殊语言。我们如果熟悉了古汉语,就不至于上这类错误说法的当了。以后自己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可以避免犯同类的错误,除非是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明知故犯。 在古汉语方面有一种比较专门的知识,对学习、研究古文字的人极为重要,那就是古音学知识。在古文字资料里,通用字(也有人称通假字)是很常见的。如果同一个词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些不同的字彼此就互为通用字。除去少数很特殊的情况,两个通用字的原来读音一定是完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有些人认为两个字只要声母或韵母相同或接近,就可以通用,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声母相同而韵母明显不同的字,或是韵母相同而声母明显不同的字,读起来显然有别,古人怎么会把它们当作通用字来用呢?从古到今,语音在不断变化。现在同音的两个字,在上古的

语言学文字学读书笔记

读《文字学概要》 在读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前,我个人对文字的含义是这样定义的——文字就是传播信息的能够清晰的表达人的语言的一种工具,换言之,文字就是语言的载体。作为狭义派语言文字学者的代表,裘锡圭先生则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他不同的是,广义派语言文字学者则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的都可以称为文字,相对而言,狭义派学者的解释更加简洁便利,也更清晰明了。 了解了文字的含义,再看汉字的发展,我想人们一直都有这样的好奇心: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但裘锡圭先生在他的《文字学概要》一书中却否定了这样的提问,他认为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关于汉字的起源,应该这样提问: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在文字学的研究领域,这样的提问显得更加严谨和慎密。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绝对的回答,只是在古汉字资料中记载的是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它们是已经能够完整的记录语言的成熟的文字,其实在原始社会时代也遗留下来了一些在器物上所刻划、描写的符号,我想没有将它们划分到最早的文字中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只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符号,还并不完全具有完整的文字体系。 在汉字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汉字经历了许多变化,不管是从形体或者结构上看,汉字的发展在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可以堪称是巨大的。从形体上看,汉字主要经历的是从简到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主要体现在字体和字形两个方面,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汉字在形体上的变化主要是以简化为主,虽然也有少数的繁化现象,就比如在古汉语中“□”代表方,“○”代表圆,但是其影响却不能和简化相提并论的。而从结构上看,汉字的变化就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形声字的比重上升2.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3.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从汉字的变化来看,汉字经历了一个不断简化不断完整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节中我对记号字和半记号字的划分并不是特别清晰,虽然在书中也有不少例子,如:“头”就是记号字,“鸡”和“疟”便是半记号字,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懂。关于汉字发展过程中的这两个变化,裘锡圭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文字结构的变化在客观上常常造成字形繁化或者简化的后果;而文字形体的变化则造成破坏或改变文字结构的后果,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汉字的发展变化的确是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正如裘锡圭先生在书中说的一样:从文字结构上来看是一种倒退,然而却是为了简化字形,提高文字使用效率所必须付出的后果。的确,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就正如哲学所说的一样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汉字的发展演变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我想在矛盾背后也总是利大于弊的。 其实从汉字的变化发展看来,我觉得汉字除了以上的三变化外还经历了外形的变化,书写起来更显得得美观大方了,除此之外我觉得文字的演变逐渐达到了一种统一,让我们书写起来更显得方便,也减少了一些分歧。虽然汉字字形的不断简化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正确处理好汉字简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就像本书中所说的一样,不能因为减少笔画而去破坏文字原有的结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文字毕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语言的重要载体。

文字学笔记总结

一、绪论 1988周祖谟《中国大百科全书》: 研究汉字的形体和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二、汉字的性质 文字:语言的符号;字符:文字的符号。 任何文字皆有音有义,因而无法区别不同的文字;但各种文字体系的字符的特点不一样,所以给文字定性要依靠字符的特点。 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形符&义符)。 ①象形字;②会意字;③指事字;④形声字的形旁 2.音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 ①假借字;②形声字的声旁(亦声/声旁表意:珥、娶、驷、懈);③半记号半表音字(义) 3.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半记号字:一部分表意或表音,另一部分是记号。大多从形声字变来) 1)造字时就用记号:五六七八; 2)字形的演变造成(半)记号字: ①从独体表意字演变:日; ②从准合体字演变:立,并; ③从合体字演变:表,《说文》: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④从形声字演变:年。 3)语音和字义的变化造成(半)记号字: ①语音变化→声旁丧失表音作用:恥→耻 ②语义变化→表意偏旁失去表意作用:胖 ③语音、语义的变化→形声字完全变成记号字:特 ④假借字→记号字或半记号字:我 ①西周及以前(象形程度较高):意符音符文字或意音文字; ②西周之后(合体字由意符、音符组成;独体字变为了记号字,但不影响它在充当合体字偏旁时可以起表意表音的作用):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后期意符音符文字/后期意音文字(记号几乎都是由意符或音符变来的,其它大部分字仍然是由意符、音符构成)。 结论:汉字应当叫做“语素——音节文字”。汉字是既使用语素层次的字符、又使用音节层次的字符的文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