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题目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专业化工分析与检测

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姓名赵海林

学号20091108225

指导者张正惠

评阅者

引言- 4 -

1.石油化工事故举例及原因分析- 4 -

2.国外现行装置安全设计- 5 -

3.石油化工装置危险因素- 5 -

3.1中毒危险............................................................................................................. - 5 - 3.2火灾爆炸危险..................................................................................................... - 6 - 3.3反应性危险......................................................................................................... - 6 - 3.4负压操作............................................................................................................. - 6 - 3.5高温操作............................................................................................................. - 6 - 3.6低温操作............................................................................................................. - 7 - 3.7腐蚀..................................................................................................................... - 7 - 3.8泄漏..................................................................................................................... - 7 -

3.9明火源................................................................................................................. - 7 -

4.工艺路线选择的安全考虑- 7 -

4.1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物料................................................................................. - 8 - 4.2尽量缓和过程条件苛刻度................................................................................. - 8 - 4.3删繁就简避开干扰及本质安全......................................................................... - 8 - 4.4尽量减少危险介质藏量..................................................................................... - 8 -

4.5减少生产废料..................................................................................................... - 8 -

5.工程设计的安全- 8 -

5.1 物料危险性的描述............................................................................................ - 9 - 5.2过程条件............................................................................................................. - 9 - 5.2.1组合操作单元间衔接...................................................................................... - 9 - 5.2.2密封和密封系统............................................................................................ - 10 - 5.2.3减少危险介质进入火场................................................................................ - 10 - 5.2.4设备的超压保护............................................................................................ - 10 - 5.2.5压力泄放与放空............................................................................................ - 10 - 5.2.6吹扫和置换.................................................................................................... - 11 - 5.2.7与系统的隔离................................................................................................ - 11 - 5.2.8公用工程供应................................................................................................ - 11 - 5.2.9非常工况处理................................................................................................ - 11 -

5.3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 - 11 - 5.3.1 动力系统....................................................................................................... - 11 - 5.3.2仪表和控制器选型........................................................................................ - 12 - 5.3.3联锁和停车系统............................................................................................ - 12 - 5.3.4现场仪表........................................................................................................ - 12 - 5.3.5有害气体深度监测........................................................................................ - 12 - 5.3.6仪表线缆........................................................................................................ - 12 - 5.4 设备设计.......................................................................................................... - 12 - 5.4.1 材料选用....................................................................................................... - 13 - 5.4.2机械设计........................................................................................................ - 13 - 5.4.3设备制造........................................................................................................ - 13 - 5.5 电气设计.......................................................................................................... - 14 - 5.6装置布置设计................................................................................................... - 14 - 5.

6.1设备布置........................................................................................................ - 14 - 5.6.2 建构筑物布置............................................................................................... - 15 - 5.6.3 通道设置....................................................................................................... - 15 - 5.7管道设计........................................................................................................... - 15 - 5.

7.1管道布置........................................................................................................ - 15 -

参考文献:- 16 -

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

学生:赵海林

摘要:针对石油化工装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工艺路线的选择、工程设计(包括工艺系统设计、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设备设计、装置布置设计、管道设计、土建设计、供排水设计、通风设计、消防设计)等方面保证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设计,并强调了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装置设计排除危险

引言

我国石油化工装置设计,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安全分析方法和管理体系。有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多分散在有关政府法规和各级标准规笵中,执行管理诸多不便,加之设计中很多关于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标准规笵没有或无法纳入。在项目管理上更是只重视“前期”审查,忽视“后期”实施,往往事倍功半。

石油化工装置多用于石油、天然气、煤及其产品为原料进行的加工处理,以得到社会生活的各种产品。原料和产品多属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这样,装置必然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和中毒危险。因此,对石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1.石油化工事故举例及原因分析

据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1992年休斯顿工艺装置安全论坛资料报导:近30年来,烃加工业火灾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一直呈增长趋势;另据统计:世界石油化工业近30年来100多起损失中,因装置问题造成的损失比例近六成。像1974年英国Fliborough的卡普纶装置,1989年法国La Mede 炼油厂炼油装置,1994年英国Milford Haven炼油厂的火灾爆炸事故等,这些都是触目惊心的。

这些不仅仅是由于石油化工装置较其它设施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制约因素多、设备集中,还有其他一些诸如社会的、经济的和管理的原因。

综合如下:

(1)强调经济规模,工厂装置日趋大型化;

(2)建设用地减少,设备布置拥挤,资产密度加大;

(3)为消除瓶颈、扩能增效、节能、改善环境,在现有装置内增加设备或设施;

(4)增加生产工日,周期运转长,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和更新;

(5)人员减少,操作管理人员流动性大;

(6)技术、装备、培训没有及时跟进。

2.国外现行装置安全设计

如何做到设计安全,如何对石油化工过程潜在的各种危险进行识别,如何对偏离过程条件做出估计,并在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设计上采取措施,防患于末然,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外现在较为通行的做法是:除强调本质安全设计外,还在项目设计中推行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缩略为HAZOP),用一系列对过程的偏离研究提示,系统地、定性地去认识过程危险和潜在的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项目管理上,推行安全卫生执行程序(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缩略为HSE),对项目各阶段的安全、卫生和环保内容进行审查、确认。此外,还应业主要求,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估。

3.石油化工装置危险因素

针对我国石油化工,应对其有大致了解。石油化工装置类型甚多,由于技术路线、原料、产品、工艺条件的差异,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大致归纳如下:

3.1中毒危险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的接触性毒物,在工人在操作时,可经过口、鼻、皮肤进入工人体内,致使工人生理功能和正常结构的病理发生改变,轻则扰乱体内的正常反应,降低工人在生产中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重则麻痹大脑,致人死亡。

3.2火灾爆炸危险

可燃气体、油气、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被引燃,就会发生火灾爆炸,火灾的辐射热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对人、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杀伤和破坏。

尤其大量可燃气体或油气泄漏形成的蒸汽云爆炸,往往是毁灭性的。如2001年抚顺石化公司的乙烯空分装置的爆炸、2000年北京燕山石化的高压聚乙烯装置的爆炸、1967年大庆石化公司的高压加氢装置的氢气的爆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损失是十分惨重的。

3.3反应性危险

化学反应过程分吸热和放热两类。通常,放热反应较吸热反应更具危险性,特别是使用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另外,有机分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卤化反应,用硝基取代化合物中氢原子的硝化反应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此外,石油化工过程中使用的某些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稍有不慎同样会对安全造成威协。

3.4负压操作

负压操作易使空气和湿气进入系统,或是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是空气中的氧和水蒸汽引发对氧、水敏感物料的危险反应。

如炼油的常减压装置中的减压塔系统。

3.5高温操作

可燃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或沸点,一旦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油气蒸汽云。可燃液体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其自燃点,一旦泄漏即能自燃着火或成为引燃源。高温表面也是一个引燃源,可燃液体溅落其上可能引起火灾。

如茂名焦化装置2001年由于用错管线材料,高温渣油冲出形成大火灾,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3.6低温操作

没有按低温条件设计,由于低温介质的窜入,而引起设备和管道的低温脆性破坏。如低温设备的损坏,大化肥渣油气化流程的低温甲醇洗涤装置的低温脆性断裂。

3.7腐蚀

腐蚀是导致设备和管道破坏引发火灾的常见因素。材料的抗腐蚀性能的重要性,在材料优化性能方面,仅次于材料的机械性能,其耐蚀性多出于经验和试验,无标准可循(中石化加工高硫油的装置选材有现行标准)。加之腐蚀类型的多样性和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影响又给腐蚀危险增加了不可预见性。

如:天津石化的油鑵着火,高温硫腐蚀、低温硫的腐蚀等。

3.8泄漏

泄漏是设备管道内危险介质释放至大气的重要途径。设备管道的静密封和动密封失效,尤其是温度压力周期变化、渗透性腐蚀性介质条件改变等更易引起密封破坏。

设备管道上的薄弱环节,如波纹管膨胀节、玻璃液位计、动设备的动密封等,一旦损坏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例如镇海炼化公司的加氢装置的机械密封因泄漏而引发重大火灾。1996年某化工厂的加氢裂化装置的高温高压螺纹锁紧环的管线因泄漏而产生的事故等。

3.9明火源

一个0.5mm长的电弧或火花就能将氢气引燃。装置明火加热设备(加热炉),高温表面以及可能出现的电弧、静电火花、撞击磨擦火花、烟囱飞火能量都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

例如2001年镇海炼化公司的新电站开工过程中汽轮机厂房发生重大火灾。

4.工艺路线选择的安全考虑

工艺方法安全是装置设计安全的基础,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充分注意工艺路线的安全考虑。

4.1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物料

为获得某种目的产品,其原料或辅助材料并非都是唯一的。在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没有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物料。

4.2尽量缓和过程条件苛刻度

过程条件的苛刻度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比如,采用催化剂或更好的催化剂,采用稀释、采用气相进料代替液相进料,以缓和反应的剧烈程度。

4.3删繁就简避开干扰及本质安全

过程事故的几率和影响因素有关,参数越多干扰就越大。对一台设备完成多种功能的情况,应当适时改变。看看能否采用多台设备,每一台完成一个功能,以增加生产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设备、自控、电气的可靠性及本质安全程度。

4.4尽量减少危险介质藏量

危险介质藏量越大,事故时的损失和影响范围就越大。例如采用膜式蒸馏代替蒸馏塔,用连续反应代替间歇反应,用闪蒸干燥代替盘式干燥塔,用离心抽提代替抽提塔等措施就能很好地减少危险介质。

4.5减少生产废料

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助剂、溶剂、载体、催化剂等是否必要,是否可减少,是否可回收循环使用等问题要做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废料是否能综合利用,是否能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否减少生产废料等,也要做好仔细判断。要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工程设计的安全

工艺系统设计安全的任务是对危险物料和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5.1 物料危险性的描述

物料危险性通常可以用物料安全数据表进行描述。

主要内容如下:

(1)一般火灾危险特性: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相对密度、沸点、熔

点、水溶性。

(2)火灾危险性分类(见GB50160/GBJ16)

(3)对健康的危害性: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要求(见TJ36),急性

中毒(LC50或LD50)及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及后果、致癌性等。

(4)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见GB5044)。

(5)反应性危险: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对热或机械

冲击的敏感性。

(6)反应性危险等级(参考NPPA704)

(7)储运要求。

(8)事故补救方法、应急措施。

5.2过程条件

正常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各工艺参数的相对平衡。任一参数超过范围的变化,平衡就会被打破,就可能导致事故。如何对过程条件进行控制和调节,过程一旦失控时如何紧急处置以减少损失等问题就成为了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各种反应,包括主反应、副反应,以及可能发生的有害反应等,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防止有害反应的发生。此外,还应采用优化软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5.2.1组合操作单元间衔接

石油化工装置实际是若干工艺操作单元的组合。如何实现单元间的安全衔接,避免相互干扰;某单元处理事故或故障时,如何进行隔离,其它单元如何进行维持,如何平稳停车。联合装置是若干原概念装置的组合,资产密度相对加大,尤其要在工艺系统设计上处理好衔接。

5.2.2密封和密封系统

对于连续散发可燃、有毒气体、粉尘和酸雾的生产系统,应当把他们设计成密闭的系统,并附带设置除雾、除尘和吸收设施。

低沸点可燃液体、有毒液体等,他们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氧化、分解、自聚反应时,应采取用惰性气体来密封装置,防止其反应。同时,应有防腐的工艺措施来防止其本身腐蚀。

5.2.3减少危险介质进入火场

在滿足生产平稳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物料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并选用存液量少的分馏设备。对于大型设备底部、大排量泵、高温(≥闪点,≥自燃点)泵入口、排量大于8m3/h液化烃泵入口和液化烃罐出口,均应考虑设置一个事故隔离阀,当事故发生时紧急切断他们,从而减少事故时物料的外泄量。

气体火灾的最好扑救方法是切断气源。因此,气体加工装置边界的可燃气体管应设置事故隔离阀。

5.2.4设备的超压保护

GB150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规进程》都要求压力容器设备进行超压保护。正常排量泵和有超压保护要求的设备均应安装安全泄压设施。当介质腐蚀、结焦、凝堵使安全阀失效时,应考虑使用安全阀爆破片组合、蒸气掩护和蒸汽(或电)伴热等方法来缓解。对于有突然超压情况的设备和受热时压力急剧升高的设备,还应设置自动泄压或导爆筒、爆破片组合设施。

5.2.5压力泄放与放空

可燃介质安全阀泄压应进入火炬系统。由于泄放物夹带液体,装置应设有分液罐。火炬总的管道应能处理任何单个事故的最大排放量。

(1)液化烃类设备和管道放空也应进入火炬系统。

(2)毒性、腐蚀性介质泄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设备和管道排净时应密闭收集。

5.2.6吹扫和置换

开停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的吹扫和置换可以为安全开停工及检修创造有利条件。而吹扫不净、不完善的吹扫系统和不合要求的吹扫介质可能会引起重大火灾。此外,固定吹扫系统应安装防止危险介质反串的措施。

5.2.7与系统的隔离

进出装置的边界处应设置切断阀,如有危险物料进出装置,要能自动切断。另外,在装置的侧边要装“8”字盲板,以防止装置在火灾发生时和停工检修时处理的相互影响。对于处理可燃和有毒介质的设备,应设置双阀或阀加盲板,以便在装置运行过程中能随时切断并进行检修清理。

5.2.8公用工程供应

供水中断时,冷却系统应能维持正常冷却达10min以上。其它如燃料和仪表用风等应考虑事故供应源或事故储备量。

5.2.9公用工程供应

石油化工装置开停工和事故停车时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工艺系统不应只提供正常操作程序,还应提供开停工和停水、停电等情况下停车步骤等程序,从而保证生产全过程都是有序的。例如石化大型装置的事故预案就能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5.3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

仪表是操作员的眼睛,自控系统是装置调节控制的中枢。因此,仪表和自动控制设计就成了石油化工装置设计的重中之重。

5.3.1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应有事故电源和气源,以保证有较充裕的时间对事故进行处理。

5.3.2仪表和控制器选型

应采用故障安全型的仪表和控制器,以确保故障时生产系统趋向安全。

自动停车后的仪表回路,应避免未经确认复位的情况下,自动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避免选用可能引起误判的多功能仪表。

5.3.3联锁和停车系统

(1)重要的操作环节,应设报警、联锁和紧急停车系统。(ESD)

(2)紧急停车可能给生产带来重要影响时,讯号系统应设3取2的表决系统。

(3)控制系统故障可能引起重大事故时,应设n:1甚至1:1 冗余控制系统。

(4)生产运行中,仪表及停车回路应能及时检测。

5.3.4现场仪表

爆炸危险区内的仪表、分析仪表和控制器均应选用相应的防爆结构或正压通风结构。

5.3.5有害气体深度监测

散发有害气体或蒸汽的场合,应设置监测报警设施。

5.3.6仪表线缆

火灾爆炸危险区内仪表线缆应采用非燃料材料型或阻燃型。

5.4 设备设计

工艺设备是实现工艺过程的主体,所有单个操作过程都通过特定设备来完成,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对装置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设备设计的主要方面包括制造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过程控制系统。

5.4.1 材料选用

应熟知工艺过程、外部环境、故障模式和材料加工性能。腐蚀是导致设备破坏和火灾的重要因素,故应合理选用耐蚀材料和腐蚀裕量。

5.4.2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应该能够满足苛刻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对设备产生的应力的要求。应特别注意的是,容器上的动力装置产生的振动荷载和由于温度压力的周期性改变产生的交变荷载。高温高压热壁反应器要有好的应力分折。大型往复压缩机的管道采用规范压力脉动声学摸似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折,并采用故障诊断技术等。

5.4.3设备制造

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对设备材料的质量控制程序和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作出正确判断,以证实制造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中还应注意下列安全问题:

(1)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应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例如设置容器清洗通风,设置防冲蚀和防静电设施,内件设置防止积液,容器内应避免物流死区,立式容器支承结构设置耐火保护等。

(2)转动设备

处理易燃、有毒介质的转动设备应采用双端密封或性能更好的密封。不得使用铸铁材料和能与介质(和/或润滑剂)起反应的零配件;压缩机各级入口应有分液设施;大型泵和压缩机应设置抗振动设施。此外还应采用先进的干气密封技术和浮环密封技术。

(3)明火设备

炉膛应有空气、氮气或水蒸气吹扫口;燃气炉应设常明灯;大型明火加热设备应设置火焰监测器。

5.5 电气设计

电力是装置生产的主要动力源,连续可靠的电力供给是装置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具体要求如下:

(1)关键性连续生产过程,应采用双电源供电;

(2)突然停电会引发爆炸、火灾、中毒和人员伤亡的关键设备,必须设置保安电源。

(3)大功率电机启动时,应核算启动电流不超过供电系统允许的峰值电流或采用软启动设施(变频技术)。

(4)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设备的结构、分级和分组应符合GB50058。

(5)火灾危险环境下架空敷设的电缆及电缆构电缆,均应采用阻燃型。

(6)对于建筑和设备,应有可能的防雷接地措施。对于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道,应有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

(7)安全设施如火灾报警、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等应设置保安电源。

5.6装置布置设计

装置布置包括设备、建筑物和通道布置,要确保过程顺利实施,间距符合安全规范,操作维修和消防作业方便,并有利于人员的疏散。

5.6.1设备布置

要求如下:

(1)应满足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如泵灌注头、设备间位差等;

(2)设备间及设备与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160的规定;

(3)应避免连续引燃源(明火加热设备)和危险的释放源邻近布置;

(4)高危险设备与一般危险设备应尽量分开布置;

(5)设备应尽量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尽量缩小爆炸危险区域范围;

(6)除非工艺要求以外,设备多层布置时,应不超过三层;

(7)操作温度等于或大于介质自燃点设备上方一般不布置空冷器;

(8)对人体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介质设备附近,应设置安全喷淋洗眼器,如

甲醇装置。

5.6.2 建构筑物布置

可能散发火花和使用明火的建筑物,如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和维修间、办公楼等,应布置在非爆炸危险区域。若布置在附加二区范围内,应高出室外地坪0.6m。装置竖向处理应有利于泄漏物和消防洒物的排放,缩短其在装置区的滞留时间。如国外控制室的防爆设施。

5.6.3 通道设置

通道设置要求如下:

(1)装置四周应设环形通道;

(2)装置的消防通道应贯通装置区,并有不少于两个的路口与四周道路连接;

(3)装置用道路分隔的区块,应能使消防作业不出现死角;

(4)设备联合平台和框架相邻疏散通道之间不应超过50 m。

5.7管道设计

管道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道器材和管道机械三部分。设计不当和错误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甚至酿成灾害。

5.7.1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要求如下:

(1)管道连接除必要的法兰连接外,应尽量采用焊接;

(2)管道上的小口径分支管应加强管接头与主管连接;

(3)管桥上输送液化烃、腐蚀介质的管道应布置在下层;

(4)氧气管道应避开油品管道布置;

(5)跨越道路的危险介质管道,除净高应满足要求外,其上方不得安装阀门、

法兰、波纹管;

(6)处理事故用的各种阀门,如紧急放空、事故隔离、消防蒸汽、消防竖管

等,应布置在安全、明显、易于开启的地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19 修改和公布

[2]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

[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13690—92

[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化工生产安全论文

化工生产安全论文 摘要:安全问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格外注意和学习化工安全方面的知识,扬长避短,尽可能的让化工造福于人类并且将不必要的损失减到最小。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化工安全事故预防 引言:在现代生活中,人类与化工的关系日益密切,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本身几乎都是易燃、易爆、强腐蚀、剧毒物质,且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严酷条件下完成,生产过程由于涉及危险化学品数量多、生产工艺要求苛刻,以及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极其严重。因此,我们应加强防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1 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化工生产往往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任何一项设备隐患、制度缺陷、工作疏忽或个人违章行为,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一个化工厂从建立到生产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包括环境评价、产品和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等。这些企业虽然表面上可以获利,但实际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隐患。因此,目前国家仅有环保部门和安监部门来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1.2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前提,由于化工生产品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不当或者生产中出现失误,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者灼伤等事故,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毁灭整个工厂。一系列化工事故都造成了不小破坏,有的带来重大人员伤亡,有的则污染环境,引发次生灾害,遗祸不小。作为高危行业,化工事故除暴露行业安全领域意识薄弱之外,也引发了人们对化工厂和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2.1 原料的不稳定性决定事故多。化工企业生产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决定了易出现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况。而压力容器的爆炸及反应物的爆燃,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 2.1 生产过程事故多。化工生产中的副反应、处于临界状态或爆炸极限附近的反应都易引发火灾事故。 2.3 设备破损引起爆炸泄漏。生产原料的腐蚀、生产压力的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导致的压力容器破损;设备设计不合理或加工工艺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发生。 2.4 小型化工企业的工人素质往往不高,职工对作业系统的操作事,随意删改安全操作规程,误操作或在设备检修时发生事故的几率高。特别是在检修工作时,焊接与切割、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往往都是在易燃易爆的化工装置区域内进行。违章动火主要体现在:违章指挥,动火审批不严;贸然动火酿成火灾;现场监督、现场措施不力。 综上所述,造成化工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过失,上述列举的事故起因,无不与人相关,事故既然主要由人造成的,那么人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控制事故的发生。 3.化工生产相关安全知识 3.1化工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期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

化学与环境保护 论文

化学与环境保护 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治方法及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在水体方面,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污染,诱发水俣病,使一些人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惨痛而死。而大气方面,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原因就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雾,导致人们胸闷、咳嗽、呕吐,年老体弱者因而死亡。环境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环境污染与治理 2.1水污染及治理 水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天然水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造成水污染。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无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在水污染防治技术上,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历时五年的“甲基汞污染综合防治与对策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生态渔业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无磷洗衣粉的研制生产……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2.2大气污染及治理 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或取暖时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二是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各种化学工业给大气造成的污染;三是交通污染源,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烟煤、尾气排放。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层的主要变化及环境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候变化,二是大气臭氧层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三是酸雨和污染物的越界输送。 为了保护全球大气环境,改善本国的环境质量,一些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制定了新的计划。比如,英国政府宣布实施为期10年的“全球空气质量战略”计划,以使英国的空气变得清新;我国已经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调整能源政策入手,改善能源生产结构,增大一次能源中水电、核电及太阳能的比例。 3.我国化学污染防治的成绩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 学生姓名刘伟 论文名称大气污染 院(系)名称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班级化工1101 学生学号1116491041 指导教师姓名王振东

大气污染 摘要: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 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引言: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 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正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源有很 多,其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就大气的环境问题而言,主要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 一,大气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燃料的燃烧是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源。火力发电厂、工业和民用的炉窑的颜料燃烧,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我国,这方面排放的污染物约占总污染物的70%以上其中煤炭燃烧产生的占95%以上。所以煤的直接燃烧所排放的烟尘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其他如冶金工厂的炼钢、炼铁、有色冶炼,以及石油、化工、造船等各种类型的工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碳氢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氢化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约占总污染物的20%。 2、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是指家庭炉灶、取暖设备等,一般是燃烧化石燃料。特别再以煤未生活燃料的城市,由于居民密集,煤燃烧质量差,数量多,燃烧不完全,排放出大量的烟尘和一些有害的气体物质,其数量相当可观,危害甚至超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的另一来源是城市垃圾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分解排出的二次污染物和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都将污染大气。 3、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助动车、拖拉机、火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含铅的污染物、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论文 摘要:我国化工工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和扩建项目很多,在发展化工主营业务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安全不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好职工的安全意识问题。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同时我国政府为了环境保护,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令。并要求人民依法行事,保护环境。使他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石油化工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关键词:化工安全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引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1 化工生产安全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在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围绕产品生产的各项活动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鉴于化工企业生产的这一特定性质,其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发生了事故和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不仅会影响企业职工和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给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 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之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近年来,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安全问题困扰全球,受到更多关注。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为目的,以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发展的潮流。第一:节约能源随着社会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继续依靠高消耗、低产出来支撑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必须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中国化工行业统计,目前中国化工生产中,作为原料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其余60%则作为公用工程消耗。因此,石化行业实现节约发展应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两个方面入手。集中建设超大型化工园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石化和化工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由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特别发达,一体化集中发展可以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将副产品集中利用,合理发展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并带动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应以国际化的视野,建设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工园,搭建化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第二:环境保护由于化工产品产能连年的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不仅要面对多年形成的“顽症”,还要应对新增产能带来的治理压力,新增化工项目无疑成为新的节能减排负担。而化工企业普遍感到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不足,要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重点扶持节能减排的项目,给予企业节能减排技创新补助等。人们对防治污染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放在点源治理上,80年代逐步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90年代开始实行化工污染全过程控制,到21世纪初,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已为广大企业所认知,成为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企业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与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打造绿色产业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

化工环保论文

化工与环境保护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衣食往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肥”、“农药”保障和促进农作物丰产高产,质地优良、品种繁多的合成纤维极大地丰 富了人们的衣着服饰,合成药物提高人们的抗病防病能力,各种合成材 料被普遍使用于建筑业及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制造业,一些化学 品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高绝缘等特殊性能,使其成为现代航天航空技术、核技术及电子技术等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 少的材料。化工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 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化工也不例外,也存在负面效应。在化工产 品生产时,如若处理不好,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在化 工生产中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二是生产 事故问题。对于前者具有损害过程较慢、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的特点。对于后者具有短时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损害范围较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 环保的问题实质也是安全问题。虽然这两个问题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 点有所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人为本、发展化工生产、造福人 类社会。没有安全的生产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化工生产,化工环境保护问 题不解决难以有可持续发展的化工产业。在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与 环境安全事是相互半生的、互为因果的,重大的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往往 引发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而化工污染的防治与化工安全的实施,在依 据基本原理和采用基本方法等不少方面是相通的,是相互可以借鉴的。 要想保护好环境,首先我们要了解化工行业的特点。对于现代化工行 业它具有一些特点:①生产原料大多是有害危险物品。70%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化学危险品;②生产工艺参数比较苛刻。多采用高温、 高压、深冷、真空等工艺参数;③生产规模大型化。化工设备种类繁多,体积巨大。④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正由于这些特点,化工生产中 处处存在着危险因素、事故隐患,一旦失去控制,事故隐患就会转化为 事故。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燃烧、爆炸、毒害等多种危害同时发生,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弄清这些对于环境污染的防治是很有 必要的。 而在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生产引发环境问题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 1、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就业,加大财政收入,支持化工企业的入户。化 工行业作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的实际

化学与环境论文

化学与环境论文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 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 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 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

我的现代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选修课结课论文题目: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2012451004 姓名 2015年5月26号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到目前为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中,人们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危害最为严重,所以对于人们来说如何处理好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关键词:化学;污染;绿色化学;环境保护 前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化学与现代生活选修课的学习,我对于化学这门课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了一个深刻的感触:生活离不开化学。但是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化学与环境污染方面,现在社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化学应怎样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自身? 正文 环境是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以空气、水、土地、植物、

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是我们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空间。环境自身有一种自净能力,但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的空气污浊会造成人们的发病率上升,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饮用水源的质量下降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兴衰。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化学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我们面临着诸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全球气候在变暖,自然灾害在增加,这些都引起了人类的反思。目前全球范围内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大都和化学有关,因此许多环境问题只有通过化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们也相信化学工作者既然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增辉添彩,同样也有办法来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污染。所以绿色化学的出现和发展势必会对环境保护起到推动作用,指引人类走进绿色生活。 下面我就从绿色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原则与环保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绿色化学基本概念 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

环境材料与导论论文

生物资源材料与未来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 当你从食品店买回糖果、糕点的时候,当你从服装店选购了称心服装的时候,当你从家用电器商场抬回称心电器的时候,甚至当你从菜摊上买回新鲜蔬菜的时候,带回来的包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塑料袋,当这些塑料袋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如何处理就牵扯到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当然,作为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一名学生,经过专业课的学习,我知道高分子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正因为这样高分子的发展会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地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那么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经济性循环就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宠儿,企业通过经济性循环可以追求更高的效益,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的污染。 一.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经济性循环 高分子材料自上世纪问世以来,因具有质量轻、加工方便、产品美观实用等特点,颇受人们青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聚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结构修饰与分子设计水平提高和共混改性技术的

完善,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高分子的光电、磁等行为,揭示分子结构和光电、磁等特性的关系导致更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出现。近年来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智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等相继问市,为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大型制件和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在二战以前,由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来源丰富,人工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缓慢。但随着战争的爆发, 天然橡胶、棉花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开始紧缺, 迫使人们去探索合成人造高分子的途径。 与此同时,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及废弃后的不适当处置引发了诸如白色污染之类的问题制约了高分子工业的发展。况且,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石油原料的有效开采储量迅速下降,能源价格不断上升,更加速了废旧高分子材料的资源化进程。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适合现代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且不受地域、气候的限制,因而高分子材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对人类最为重要的材料;但是,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使其消费产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循环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资源化是处理废旧高分子材料、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无论是从环境科学的原理着眼,还是从环保和节约资源的角度看,废塑料资源化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获得宝贵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以下就是高分子经济性循环的几种方法,做简要介绍。 第一,物理循环利用物理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主要是指简单再生利

化工环保与安全论文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 论文 姓名:刘威风 班级:化工11-3 学号:1166115325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我国化工工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和扩建项目很多,在发展化工主营业务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化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安全不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好职工的安全意识问题。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同时我国政府为了环境保护,造福后代,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保护法等法令。并要求人民依法行事,保护环境。使他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石油化工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关键词:化工安全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引言: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

化工环境论文

摘要: 对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和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给脱硫用户选择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脱硫方法提供了有限的参考。 关键词: 二氧化硫;污染;脱硫 众所周知,SO2对人体健康,植物,纺织品,建筑材料,历史古迹等都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还能造成“酸雨”现象,使环境酸化,破坏生态环境。SO2气体主要来源是燃煤,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5%。据国家环境监测部门的统计,1990年排放SO2约1622万t,1995年排放SO2约为2370万t,1998年排放SO2约2091万。因此SO2引起了污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SO2污染控制的重视,排放量虽有所下降,但我国仍是世界SO2排放量的主要大国,因此采取适当的脱硫方法对解决我国工业脱硫问题和“两控区”建设至关重要。 1 二氧化硫的来源及污染 1.1 二氧化硫的来源 我国大气中87%的二氧化硫来自煤,由于含硫较高,导致产生酸雨污染。还有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烟气等均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大气中二氧化硫来源主要以下方面: 1.1.1 煤的燃烧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含硫原料所产生的。原油、煤以及铁、铜、铅、锌、铝矿石等许多原料中都含有硫。煤和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原油的炼制、金属矿石的冶炼等过程中,燃料和工业原料中的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 1.1.2 其它方面 动植物的腐烂以及其它形成的硫化氢在大气中的继续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还有城市垃圾的燃烧等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1.2 二氧化硫的危害 1.2.1 二氧化硫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浅谈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能动141506123 田厚众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并于1992年6月被发表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上, 从那以后人类开始把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作为共同的努力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是人们长期以来单纯的经济发展观, 导致了地球环境的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统计的结果也表明, 化学工业为最大的有害物质释放工业, 超过排在前10名的其他个行业的总和,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化学工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生态环境化学工业 正文: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不够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2)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较低。到本世界中叶,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

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4)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倾,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面积仍在快速扩散。七大水系污染严重。事实证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当前我国经济要想保持高度持续增长,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化学工业的概况 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包括基本化学工业和塑料、合成纤维、石油、橡胶、药剂、染料工业等。

环保与安全论文

环保与安全论文 环保问题在城市早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我们爱护环境就像爱自己的家。下面我们来看 看环保与安全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安全生产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关乎企业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健康的重 要问题。企业应通过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环保意识,学会规避 风险,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险事故发生,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1.1 国家法律的规定根据国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明确规定,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员 工的风险辨别能力,使员工能够在危及自身安全健康的时候实施自救,减少事故的发生, 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原则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所有者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培训教育是必须的。 1.2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大机器化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标准化、流水化作业普遍应 用起来,生产流程被分解开来,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率,但与之相对应 的是由于员工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效益。因此对员工进行健 康教育培训,将员工的安全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中,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 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员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直接面对着可能存在危险的生产环境,任何的 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惨烈的事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未能正确地使用设备,或者 是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员工未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等等,这些不安全的行为 和状态,都极有可能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使 员工能够按照操作流程正确地使用设备,掌握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辨别危险源,及时发 现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当事故发生时,积极参加事故抢救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2 目前健康安全环保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了更多安全生产的知识,提高了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技能,取得了 很大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不足。 2.1 建立的体系机构不完善 企业的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和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淡薄,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未能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

化工安全生产论文

化 工 安 全 生 产 论 文 院系: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姓名:侯波 学号:140504113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化工生产技术也呈现出逐渐更新的趋势。化工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化工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其安全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产生影响。现阶段,在化工生产中经常出现安全问题,给化工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安全问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格外注意和学习化工安全方面的知识,扬长避短,尽可能的让化工造福于人类并且将不必要的损失减到最小。在现代生活中,人类与化工的关系日益密切,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代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本身几乎都是易燃、易爆、强腐蚀、剧毒物质,且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严酷条件下完成,生产过程由于涉及危险化学品数量多、生产工艺要求苛刻,以及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极其严重。因此,我们应加强防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生活日用品的质量与安全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大部分的化工产品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科学合理的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化工安全生产的概念 《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设备事故,形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体健康的行为。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二)化工安全生产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及国家的经济利益 化工生产工作人员主要在高温高压高湿度的环境中工作,极其容易出现爆炸及火灾状况,并且工作环境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毒性与强度的腐蚀性。化学生产的操作流程极为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生产难度。这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对化工生产的工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生命威胁,若出现爆炸与火灾,就会造成生产人员的大量伤亡,同时对化工产业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化工生产工作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与国家经济利益,应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 (三)化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1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化工产业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也逐渐变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化工生产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于其安全问题自然不容忽视,需要强化其安全生产的意识。然而化工生产中往

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

煤尘防爆技术 目录 1 粉尘概念及性质 (1) 2 煤尘的来源 (2) 3 煤尘爆炸原理 (3) 4 煤尘处理技术 (4) 5 煤层注水技术 (5) 6 湿式打眼法 (6) 7 结束语 (7) 8参考文献 (8)

煤尘防爆技术 背景: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涉及到粉尘危害及控制的项目较多,如职业危害作业点的划分,职业危害点治理率、达标率、职业危害四项分级,防尘防毒设施设备完好率,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和现场监督检查等都涉及到粉尘危害点的确定、控制及治理等问题。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对粉尘要有充分的认识,然后才会有针对性的治理、防护办法,最后才能达到控制或减少因粉尘而导致的职业危害、预防相应的职业病的发生。 摘要: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粒子.,飘尘是能够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浮游粉尘),浮游粉尘在空气中飘浮时间的长短与粉尘的粒径大小有直接关系,粒径10um的粉尘沉降到地面,一般需要4~9h,粒径1um的粉尘需要数十天,粒径0.5um以下的粉尘,可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而不沉降。煤尘有爆炸性,无烟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的煤尘除个别情况外大多数属于无爆炸性煤尘,而烟煤、褐煤煤矿采煤工作面产生的煤尘均属爆炸性粉尘。煤的炭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 正文: 1、粉尘性质及其危害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粒子.,飘尘是能够较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浮游粉尘),浮游粉尘在空气中飘浮时间的长短与粉尘的粒径大小有直接关系,粒径10um的粉尘沉降到地面,一般需要4~9h,粒径1um的粉尘需要数十天,粒径0.5um以下的粉尘,可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而不沉降。 可见粉尘粒径多在10um以上。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环境空气中直径5um以下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主要有害粉尘,一些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矿物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纤维化作用很强,我国煤矿岩巷掘进工作面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上,最高可达到80%,多数在30~40%之间。

安全生产论文(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论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中间梗阻”的现象,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检查不落实,考核不逗硬,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形同虚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实际上是喊得多、落实得少,叫得响、行动迟缓。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习惯性违章,规范和控制人的行为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 施。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

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我们要十分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