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陈彩虹倡导自主学习_提升复习效率(陈彩虹最后定稿)

陈彩虹倡导自主学习_提升复习效率(陈彩虹最后定稿)

陈彩虹倡导自主学习_提升复习效率(陈彩虹最后定稿)
陈彩虹倡导自主学习_提升复习效率(陈彩虹最后定稿)

倡导自主学习提升复习效率

------例谈提升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着力点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应以引导学教方式的改进为载体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轻负高质”的目标。本文阐述了笔者依据新课程理念,从倡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诊断问题、自主整合教材内容、自主变式训练、一题多解四方面例谈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关键词:自主学习提升效率

数学复习教学是:通过有限时间的回顾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达到完善认知结构,深化知识的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目前的复习教学中,部分老师的教法还较传统,常采用把章节所有的知识点回顾一遍,然后再举典型例题、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知识点。这样的复习模式,往往是面面俱到的知识点梳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题目还在重复的“炒冷饭”,课堂中没有新的信息获取、新的思想交流,这样的复习课实质上是在做无效的低层次重复劳动,学生感到乏味,激发不起学习热情。在这样的课堂中,

老师往往是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学效率不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笔者在复习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改变学教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会复习,倡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诊断问题,自主整合教材内容,自主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做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倡导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是复习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新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形成、归纳过程,而不能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自主知识的构建。在复习教学中笔者积极尝试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通过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回顾、梳理知识,把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深化了对知识理解,激活了数学思维,提升了解题能力。

案例1:人教版八上《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复习课。笔者在复习之前布置前置任务:

问题:“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这章节的知识点你还留下哪些记忆?请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收获。

在教学中,首先让各小组学生各自交流课前知识梳理情况及各自对本章知识的理解与收获,学生潜能得到发挥,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采用了表格、框图、树形图等自己所喜欢的形式,对本章知识进行了梳理,有的同学还写出了本章学习的重点、易错点及自己的收获与体会。下面摘录了一位同学知识梳理的一部分:整式公式与因式分解是一对好姐妹,她们互不相同但又密不可分。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虽然都是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是互逆关系,乘法公式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简记为“积化和、差”,而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

化为几个整式相乘,简记为“和、差化积”。例如:把))((b a b a -+化为22b a -是乘法公式,而把22b a -化为))((b a b a -+却是因式分解。

学生小组交流后,老师适时随机抽取其中三个小组的知识梳理成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各小组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点评,然后教师总结,明确知识梳理所采用的形式要简洁明了,要抓住本章节所蕴含的主干知识,突出数学本质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本案例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因式分解?它与乘法运算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因式分解?使数学复习是不再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而是用新观点审视已有的知识,在知识之间网络的建构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以更高的观点形成新的知识经验系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开放性理念,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引起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引起学生不同角度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具有广度,又具有深度,同时也具有效度。 案例2:人教版九上《二次函数》复习课,首先呈现一道

开放性的问题。

问题:图1是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图象,根据

图象,请尽可能多的写出一些结论。

在自主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根据图象得出了二次函数的所有性

质。生1:图象开口向下,得出a <0;生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

,顶点坐标是(41,1--=x ;生3: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生4:当x =-1时,y 取得最大值4;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得出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生5:根据图象可以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用顶点式来求或用一般式或交点式;生6:还可以求出△ABC 的面积,我们还可以得出在以AC 为底,x 轴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为第三个顶点的所有三角形中,△ABC 的面积最大;生7:当-3<x <1时y >0,当x =-3或x =1时y=0,当x >1或x <-3时y <0;生8:我们还可以知道在抛物线上存在4个点P ,使得△ACP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2

1,有谁知道我是怎么得出来的吗?……最后教师引导归纳,二次函数的性质应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等方面考虑,还可从更高层面解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面积问题……。此开放题的教学不仅在解决问题中回顾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达到了以题梳理,以题论法的效果。

二、倡导学生自主诊断问题

复习课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关注差异,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特别要关注学生平时作业中的错题纠错,因为在这些错题背后,往往是学生学习时产生的知识漏洞。如何弥补这些漏洞?笔者重视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设计学生易错的题目当堂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实践证明学生现场生成的错误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利用好错误资源,发挥问题的评价功能,使课堂的纠错活动具有坚实的心理支撑,通过学生现场自主诊断问题,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效地防止以后犯类似的错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想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

案例3:针对学生作业中典型错例,笔者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复习课的第二 4 B A C -1 1 O x

y

图1

环节学案中设计如下题目:

(1)计算:①2)1()3)(3(+-+-x x x ; ②)32)(32(+--+y x y x 。

(2)先化简,再求值:)2)(2()2(2y x y x y x -+--,其中2,21-==

y x 。 (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b a b a a 84)2(42+=+

B.ab a b a 123362?=

C.)(b a x b a bx +=+

D.)2(3362x ax ax ax -=-

(4)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

①xy xy y x +-222; ②22164ay ax -; ③9)2(12)2(42++-+b a b a ; …… 从学生当堂练习反馈,得知学生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总体较好。但也发现了一此当堂生成的典型错误,收集如下:

(1)2)1()3)(3(+-+-x x x (2))32)(32(+--+y x y x

=12922++--x x x 9)2(2-+=y x

=82-x (王挺) 94422-++=y xy x (李璐)

(3))2)(2()2(2y x y x y x -+--=22222244y y x y x -=--- 当2,2

1-==y x 时,原式8)2(2222-=-?-=-=y (陈敏) (4)①xy xy y x +-222)2(y x xy -= (张潇逸) ②原式)4(422y x a -=(颜超群) ③9)2(12)2(42++-+b a b a []23)2(2-+=b a (邱雅洁)……

课堂评价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易错处引导”。笔者首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当堂让小组之间互相批改、找错纠错并分析错因,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分析汇报错因。通过自主诊断问题,互相找错、纠错,最后归纳为乘法公式运用中的常见错误是:(1)公式运用错误,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时候没找准公式中b a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时候漏掉中间项积的2倍;(2)符号差错,尤其是括号前面是“-”号。因式分解变形的常见错误是:(1)提取公因式后漏项,尤其是漏含“1”的项;

(2)分解不彻底;(3)分解后没有把每个因式都化到最简形式;(4)分解因式后又把括号拆开。教师在学生分析错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本质去把握理解数学,因式分解的本质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重视当堂生成资源,让学生自主诊断问题错因,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了原先教师典例分析,学生练习巩固的常规教法。此措施有效改进了学教方式,利于教师探究纠错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倡导自主整合教材内容

“温故而知新”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复习课应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即使是“旧”题也要“新”做,即使是“旧”知识也要有“新”的认识。要上好复习课,教师要真正理解教材,对整章知识的体系要能总体把握,能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内容,把学生所学的章与章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独立的知识点,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整合教材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整体研究,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轴对称》后,笔者反思:为什么教材将《全等三角形》内容安排在《轴对称》之前,两章之间有何联系?如何将全等的知识应用于轴对称的知识中?如何利用轴对称构造全等?实践后认识到教材编写者设计的意图是:因为解决轴对称问题需要用到全等的知识,同样在解决全等问题中需要利用轴对称思想来构造全等的图

形,《轴对称》是在轴对称观点下研究全等三角形,突出了全等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有了新的认识后,笔者又在思考:如果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章节进行前后联系分析比较,是否意味着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将有更深的理解?是否意味着学生能够用统筹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融会贯通、事半功倍?但是,这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要求,学生能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吗?带着许多疑问,笔者开始了大胆探索。给每个学习小组一个前置学习任务,设计一节《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两章内容整合的专题复习课。这是一个全开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审阅学生的设计后后发现学生设计的整合两章内容后的题组,形式多样,不仅覆盖两章知识点,并且情景新颖有思维含量。

下面是班中一组学生设计的一个问题:

案例4:人教版八上《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复习课

1.课本原题:如图1,在△ABC 中,AB =AC ,D 为底边BC 的中点,DE ⊥AB ,DF ⊥AC ,DE =DF 吗?为什么?

变式1:如图2,在上题中增加条件∠BAC =60°,

(1)线段BE 、CF 与BD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线段BE 、CF 与AB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2:如图3,在第一题的条件下,连接AD ,若延长FD 、ED ,分别交AB 、AC 的延长线于点G 、点H ,则点G 与点H 是否关于AD 对称?为什么?

变式3:如图4,在△AEH 中,∠AEH =90°,∠EAH =45°,AD 平分∠EAH

。 则线段AE 、ED 与AH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4:在变式3中,将AD 平分∠EAH 变为AD 为EH 边上

的中线,作点D 关于AH 对称点M (请在图5中作出M 点),

(1)连接MH ,则MH 与AE 之间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连接EM,则AD 与EM 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接AM ,试判断△AEM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本问题的设计是从一道课本原题出发,通过变式训练,层层递进,对两章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使原有的问题变得富有新意。学生设计的这道题的另一个亮点是每道题都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需要自己探索得出结论后再加以说理,同时每道题的解决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问题的解决又可以用到两章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等),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中,笔者将这一小组同学的设计在全班中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讲述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关注课中有用(图1) (图2) A B C E F D H

A D E (图5) G H (图3) H

A D E (图4)

的生成资源,适时引导、归纳方法。学生体会到本题各小题的解决既可以从全等的角度,也可以从轴对称的角度去思考,从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加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解题能力得到提升。反思学生为何能够自主整合教材,设计出综合性强题目的原因:首先是常态课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其次平常注重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及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分析比较,激发了学生思维;第三是小组合作开展正常,组员间集思广益,思维碰撞容易产生;第四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有效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有了以上保障条件,才使学生的自主整合教材内容并不是高不可及。

四、倡导自主变式训练、一题多解

在复习课中,通过变式题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功效。以典型例题、习题为依托,精心改编,组合,呈现梯次的演变、拓展,使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举一反三,能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全面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能力。如在案例4的设计中,是以两章节内容整合后内容为载体,课本原题为原型进行变式训练展开的复习教学。在变式教学中,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全等的角度和轴对称的角度)去进行证明。如变式3的证明方法学生解答就有以下几种:

方法1:在AH上截取AF=AE,连接DF,证明△AFD≌△AED,得出AF=AE,DF=DE;再证明DF=FH即可;

方法2:作△AED关于直线AD对称的三角形△AFD,说明点E的对称点F在AH上。再证明DF=FH即可;

方法3:延长AE至点G,使得AG=AH,连接DG,证明△AGD≌△AHD,再证明GE=DE 即可;

方法4:作△ADH关于直线AD对称的三角形△ADG,说明点H的对称点G在AE的延长线上,再证明GE=DE即可。

学生通过上述变式训练,一题多解,不仅复习了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还学会了在数学中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一般可以用截长补短法,方法1和3添加辅助线后构造了全等三角形,同时这个图形又恰好关于AD成轴对称,感悟到了数学的对称美;方法2和4作出轴对称三角形,本质上轴对称中就蕴含着全等三角形。在多种方法的训练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全等与轴对称之间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变通能力,达到了“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教学效果,本环节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又一次升华,真正提高了复习效益。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数学老师不断思考探求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倡导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诊断问题,自主整合教材内容,自主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是打造高效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复习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复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有思考、质疑、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师还要合理引导,精要点拨,总结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思维,不搞题海战术,通过有效复习策略去实现“轻负高质”目标。

参考文献:

1.符永平《老歌新唱浅印深痕-----“发现式复习课课型”操作体系科学构建的

研究与实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11

2.杨朝海《谈谈初中数学复习课的原则及策略》初中数学教与学 2009.9 3.郑金洲《自主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丛书 2005.1

学会自主学习

同学们: 哈佛图书馆自习室的墙上有句耐人寻味的话:“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美国未来学家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斩钉截铁地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这两句话从成功和文盲角度分别强调了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如果综合历届高考状元们的成功心得,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惊人的共同结论:这些同学都有着极强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多么重要。 和以前相比,我们年级同学有了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自主学习有了比较大的空间,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机遇是:它能够给我们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平台,能够奠定我们一生的幸福。但是,这种自习时间多的状况更多地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如何提高自主学习力,成为制约我们这届学生高考能否取胜、梦想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能做到正确地自主自理,如果把自主错误地理解为放任自流、随随便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是走入了自主学习的误区。 那么,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如何提高自主学习力呢?我们从心态塑造、时间管理两方面谈谈年级的想法。 一、澄清错误认识,树立良好心态,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1、认清什么是自主。 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认识自主,才能从理性上自觉自主地投入到高中的自主学习中。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主宰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反之就不是真正的自主。 确立好明确可行的高一目标,为这一目标而竭尽全力不懈奋斗。 自主是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有序学习,不是头脑混乱,消极被动应付学业; 自主是在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及时清理心灵垃圾,搞好情绪管理,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二、向时间要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管理高手。 根据现在的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把学习时间分为四类:老师指导下的课堂时间,早晚自习的自习时间,课间、吃饭间隙、睡觉之前等零散时间,星期日的自主学习时间。 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呢? 首先,管好你的休息时间。 停是为了更好的走,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学们务必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该休息时就休息,养精蓄锐,为冲刺积蓄力量。劳逸结合,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才能使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可能。

算法的效率讲解

专题二算法的效率 评价一个算法的效率主要是考察算法执行时间的情况。可以在相同的规模下,根据执行时间的长短来评价一个算法的优劣。一个算法的好坏对计算机的效能影响有多大呢?我们来做这样一个比较,假设有两台计算机分别是计算机A和计算机B,计算机A的运算处理速度比计算机B大约快50倍。以求解“百钱买百鸡”(“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为例子,设鸡翁为x只,鸡母为y只,鸡雏为z只。算法A:把公鸡、母鸡、小鸡的枚举范围都是1~100;算法B:经粗略计算公鸡的枚举范围为1~20,母鸡的枚举范围为1~33,而小鸡的枚举范围应是100-x-y。在计算机A上运行算法A程序,在计算机B上运行算法B程序,两台计算机谁先把结果运算出来呢? 算法A的程序代码如下: For x = 1 To 100 For y = 1 To 100 For z = 1 To 100 If (x+y+z=100) And (5* x + 3 * y + z/3 = 100) Then List1.AddItem Str(x) + " " + Str(y) + " " + Str(z) End If Next z Next y Next x 算法B程序代码如下: For x = 1 To 20 For y = 1 To 33 Z=100-x-y If 5* x +3* y + z/3 = 100 Then List1.AddItem Str(x) + " " + Str(y) + " " + Str(z) End If Next y Next x 运算结果是计算机B先把结果运算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算法A 需要执行100×100×100=1000000次内循环,而算法B只需要执行20×33=660次内循环,虽然计算机A比计算机B快50多倍,但还是计算机B先求得计算结果。 一个好的算法可以算得更快。什么样的算法是好算法呢?通常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方面来评价,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时间复杂度。通常我们把算法的基本操作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量度T(n)=O(f(n)),表示随着规模n的增大,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f(n)的增长率相同,称时间复杂度,估算时按该算法对各种输入情况的平均值来考虑。在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和平均情况下的复杂度是评估算法两种衡量标准。 在排序算法中,我们学习了冒泡排序和交换排序,这两种算法的效率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讨论。算法的基本操作主要是比较语句和交换两个变量值的赋值语句。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在一列数据中把较小的数据逐次向上推移的一种技术,它和气泡从水中往上冒的情况有些类似,它把待排序的n个元素的数组看成是垂直堆放的一列数据,从最下面的一个元素起,自下而上地比较相邻两个元素中的数据,将较小的数据换到上面的一个元素中。当第一遍加工完成时,最小的数据已经上升为第一个元素的数据。然后对余下的n-1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xx年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举办“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以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互动评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课程。在王洋校长、孟允献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十名数学教师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理论背景以及感受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艺术,因此大家的疑问也渐渐解开了,对这门《让大脑更聪明》的课程也倍感兴趣,这对我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参会心得分享: 一、该门课程的介绍与解读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传授知识),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能力训练对学生而言,自然是好的,那么知识的传授还要不要呢?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会不会加大学生的学

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大学心理学系李晓东教授认为,基础认知能力与流体智力密切相关,是学习各学科知识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基础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将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流体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数学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6岁儿童并不适合学习数学。当前通用的数学课教学,孩子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等毛病,反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据了解,这门课程以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参会的体会与疑问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掌握逻辑思维的运算模式,而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大部分是6岁,可见一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

搜索算法效率比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搜索算法效率比较的设计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Xxxxx 班级 Xxxx 学 号 X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16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设计目的及要求 (3) 2.1.目的 (3) 2.2.要求 (3) 3.设计内容 (3) 4.设计分析 (4) 4.1.空间复杂度 (5) 4.2非递归线性搜索设计 (5) 4.3递归线性搜索 (5) 4.4二叉搜索设计 (6) 5.设计实践 (7) 5.1非递归线性搜索模块设计 (7) 5.2递归线性搜索模块设计 (7) 5.3二叉搜索模块设计 (7) 5.4.主程序模块设计 (8) 6测试方法 (10) 7.程序运行效果 (11) 8.设计心得 (12)

搜索算法效率比较的设计 1.设计题目 给定一个已排序的由N个整数组成的数列{0,1,2,3,……,N-1},在该队列中查找指定整数,并观察不同算法的运行时间。考虑两类算法:一个是线性搜索,从某个方向依次扫描数列中各个元素;另一个是二叉搜索法。要完成的任务是:分别用递归和非递归实现线性搜索;分析最坏情况下,两个线性搜索算法和二叉搜索算法的复杂度;测量并比较这三个方法在N=1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时的性能。 2.设计目的及要求 2.1.目的 (1)需要同学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程序设计问题;2.2.要求 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认真主动完成课设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计划完成情况;独立思考,课程设计中各任务的设计和调试哦要求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讨论,可以通过同学间相互讨论而解决。 3.设计内容 任何程序基本上都是要用特定的算法来实现的。算法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所实现程序性能的优劣。此次对有关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针对静态查找问题,以搜索算法的不同实现,并对非递归线性搜索算法、递归线性搜索算法和二叉搜索算法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算法是为求解一个问题需要遵循的、被清楚地指定的简单指令的集合。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算法,当这些算法都能正确解决问题时,算法需要的资源量将成为衡量算法优良度的重要度量,列如算法所需的时间、空间等。算法是对问题求解过程的一种描述,是为解决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给出的一个正确的,有限长的操作序列。 由于查找一个数的过程,无论运用哪种算法对于电脑来说速度都是非常快的,都爱1ms之内,无法用计时函数测试出来。所以为了能够直观准确地表示出各个算法间的差异,此程序用了循环查找的方法,具体的思想是:先随机生成3000

化学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培养学生化学教学中的认知能力 【摘要】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分析、了解和把握事物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为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让学生构建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认知策略,对学生解决化学学习当中的许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在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对学习往往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对重点信息给予的注意较少或根本无法找出,对所给材料无法进行加工或进行了错误加工,不会针对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及调节等等,导致他们在内心深处对化学问题产生惧怕和自卑,从而不愿多动脑对所学化学材料进行加工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表现出一定的认知障碍。为有效解决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化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化学教与学的效果,现结合化学学科实际以及本人教学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构建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化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化学知识结构,是化学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即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而形成的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从而发展学生的化学认知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1、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 化学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状况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出学生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是否巩固和清晰,从而合理把握教学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其与新知识建立联系,最终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架起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帮助学生完善化学认知结构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手段。 2、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 出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往往习惯于把一单元的整体知识分割成一份一份的,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这样一来知识点就变得零散难记。在每一个单元、章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将各知识点纵横串线织网,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成块呈现,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学生便于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这样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才能快速提取。 3、不断优化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化学问题的解决,来构建更高、更新的认知结构,达到一个掌握知识、形成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良性循环,最终使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能够得到更进一步地发展、完善和优化,并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时我们关键要教给学生分析清楚概念本身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同时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再通过一定量的典型练习加以反馈,不久学生就会将新知识纳入到认知体系中去了。 二、培养正确的化学认知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急剧膨胀的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们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独立思维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无论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主学习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开发。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自主学习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态度决定一切。 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自主学习、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学习动机在高中生的学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态度决定一切。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 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的兴趣。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树立这个自主学习的观念,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突破,就不可能有跨越发展。 2.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班主任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学生的薄弱学科。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自己保持较旺盛的求知欲;对不感兴趣的学科,除了培养兴趣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作用;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3.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有了先进思想指导,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要有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使自己做任何事心中有数,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明确计划的实施过程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已按计划行事,是否具有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如果计划未能按时完成,就得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因主观上没有按计划行事,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因缺乏坚强的意志而半途而废,那就得努力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那么,就得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是保证计划完成的前提,而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能否完成计划的关键,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又能采用一些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一天24小时中发挥出过去要用48小时的学习效果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4.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就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其实,对症才好下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学生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

比较算法的效率

比较两对算法的效率 考虑问题1:已知不重复且已经按从小到大排好的m个整数的数组A[1..m](为简单起见。还设m=2 k,k是一个确定的非负整数)。对于给定的整数c,要求寻找一个下标i,使得A[i]=c;若找不到,则返回一个0。 问题1的一个简单的算法是:从头到尾扫描数组A。照此,或者扫到A的第i个分量,经检测满足A[i]=c;或者扫到A的最后一个分量,经检测仍不满足A[i]=c。我们用一个函数Search来表达这个算法: Function Search (c:integer):integer; Var J:integer; Begin J:=1; {初始化} {在还没有到达A的最后一个分量且等于c的分量还没有找到时, 查找下一个分量并且进行检测} While (A[i]c,则c只可能在 A[1],A[2],..,A[m/2-1]之中,因而下一步只要在A[1], A[2], .. ,A[m/2-1]中继续查找;如果 A[m/2]=L时,继续查找}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数学学科定安县实验中学张楠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解题反思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只要能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径;学生只要养成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建立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推进机制。在长期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让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途径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完善。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主探究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教学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中,本人对不同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解题反思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形成反思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目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习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解决后不要停止,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后的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得失板书出来,使学生能够效仿。 2、教师要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从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4、反思题目结论,进行解题成果的扩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还要将反思对象扩展到学生作业后要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有了作业反思的要求,师生在教学上便产生了互动和交往,根据从学生的反思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案例1: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c b a =+。 问题提出:那么当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为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题目,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再结合平方根的知识,得到斜边的长度为5254322==+。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反思:从具体再到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同题目的解题公式: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222,,a c b b c a b a c -=-=+=。 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自己应用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 5、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用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解题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 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明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我在教〈〈不懂就要问〉〉这课时,预习前,我就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然后提出所有想问的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孙中山小时候那么会提问题,他后来成为科学家了吗?”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给他们讲了孙中山以后的事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 二、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或稍作改编、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如第六册语文教材〈〈积累运用六〉〉,里面有一篇短文〈〈盲人与画〉〉,旁边还配了一幅没有彩色的画,学完短文以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画彩上颜色,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很快就把画涂得五颜六色。然后,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涂的画,有个同学说:“我的图上有一颗火红火红的太阳。”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是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河边是一块碧绿的草地。”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有一幢童话般的屋子,屋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呢!”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类似的例子教材中还很多,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三、 立足自主学习的起点。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以为,这个“起点”就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给的材料太简单,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所给的材料太复杂,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要立足“最近发展区”。但是,每个班级都 有优生和学习困难生,每个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落花生》一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1)、落花生有什么特点?(2)、父亲说做人要做怎样的人?(3)、你对父亲的话怎能样理解,谈谈你的感想。前面两个问题属于一般性的问题,较适合中下生,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联系自身的经历才能作答,适合于优生。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1)、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读的字词,然后想办法弄懂他们。如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阅读、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理论和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才能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一、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理想。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每一名学生,只要智力正常,都能成为学习的高手,甚至成为我们所说的学习天才。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事实也证明: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成就天才的必备素质就是树立远大志向,明确目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历史上,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都有勤学的习惯,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本分,走到哪里,学到哪里。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战胜各科学习困难,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在日常学习中勤奋苦学,持之以恒,面对学习中上的挫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掌握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彼岸。 二、统筹计划,运筹于帷幄之中。 学习好比打仗,事先要有明确的部署。高效的学习也必须制定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有计划的人,不仅学习有条理,有顺序,而且有目标,有方向。每一名学生都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学期规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学习内容,三是时间安排,四是保证落实的措施。计划性强的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是一定的,所以他们干完一件事马上就去干第二件事。这样,时间抓得很紧,就不会浪费。 三、惜时如金,让每一分钟都产生学习效益。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每个人能够拥有的最为宝贵的东西之一,是无可替代的,也是一去不复返的。作为学生,谁能够高效地管理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抓住时间的脉搏,谁就能创造学业的成功,成就人生的辉煌。时间就是生命,爱时间就是爱生命。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失。现在是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吸取知识最有效率的时期,每一名学生都应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不虚度年华。 四、敢于质疑,打破砂锅问到底。

几种字符串哈希HASH算法的性能比较

几种字符串哈希HASH算法的性能比较 2011年01月26日星期三 19:40 这不就是要找hash table的hash function吗? 1 概述 链表查找的时间效率为O(N),二分法为log2N,B+ Tree为log2N,但Hash链表查找的时间效率为O(1)。 设计高效算法往往需要使用Hash链表,常数级的查找速度是任何别的算法无法比拟的,Hash 链表的构造和冲突的不同实现方法对效率当然有一定的影响,然而Hash函数是Hash链表最核心的部分,本文尝试分析一些经典软件中使用到的字符串 Hash函数在执行效率、离散性、空间利用率等方面的性能问题。 2 经典字符串Hash函数介绍 作者阅读过大量经典软件原代码,下面分别介绍几个经典软件中出现的字符串Hash函数。 2.1 PHP中出现的字符串Hash函数 static unsigned long hashpjw(char *arKey, unsigned int nKeyLength) { unsigned long h = 0, g; char *arEnd=arKey+nKeyLength; while (arKey < arEnd) { h = (h << 4) + *arKey++; if ((g = (h & 0xF0000000))) { h = h ^ (g >> 24); h = h ^ g; } } return h; } 2.2 OpenSSL中出现的字符串Hash函数 unsigned long lh_strhash(char *str) { int i,l; unsigned long ret=0; unsigned short *s; if (str == NULL) return(0); l=(strlen(str)+1)/2; s=(unsigned short *)str; for (i=0; i ret^=(s[i]<<(i&0x0f)); return(ret);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力。而且,显然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作文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等基本的认识能力,这不但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具有同等的意义,而且是我们小学作文启蒙的首要任务。 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怎样达到认识能力的循序发展,往往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每逢作文,教师对文体的要求、写作方法的运用常有比较具体的指导,而对学生如何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中去发现、认识、提炼等,却很少或者就不作指导。将作文过程看作仅仅是运用表达能力的过程,忽视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写"的能力的畸形发展致使学生作文思路日益狭窄,文思枯竭,形成大家很有感触的现象:学生作文兴趣的低落、作文畏惧心理增强,甚至出现"克隆"作文、抄袭作文,影响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可以从"阅读"和“生活”两个方面着手,腾飞“阅读”“生活”双翼,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阅读"。这里的阅读,有着十分宽泛的外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综合功能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富有成效的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不仅涉猎学生优秀习作,学生报刊,还要涉猎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科普

读物,乃至更广泛的媒体阅读。"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里的"阅读",其目的并非是在无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是单纯为了"写",那么是为了什么呢?一句话,是为了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阅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的参加和有效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因为阅读的过程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最终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学生阅读量的增多和阅读面的扩展,不仅能让学生更多的感知规范的书面语言,为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的阅读内容的刺激感知 理解的多次反复过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认识能力。这一切,无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生活”。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在重视"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同样,这里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一方面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一方面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理解生活,会读生活这本书。 由此看来,"阅读"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有着共同的推动作用,所以把它们形象的比喻为学生作文能力是"双翼"。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只要让学生腾飞起"阅读""生活"的"双翼",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9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9、《穷人》自主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姓名:自我总评: ★观看微课前,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自读课文3遍,读准字音,读通全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任务二: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自学生字词,然后完成下面的题。 1、正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对勾) 汹涌澎湃(pēng péng )勉强(qiǎng qiáng )魁梧(wúwǔ) 自作自受(zuōzuò)模样(múmó)蜷缩(quán juǎn )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形容恐惧不安。()②心神不定,七上八下。() ③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了。() 任务三: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观看微课时:听讲解、作批画、感情读、悟方法、精概括。 任务一:从8-11自然段中画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桑娜复杂的心理。(温馨提示:观看视频时请按暂停键在书上画出语句再与视频对照看画的对不对) 1、桑娜抱回孩子后由()、()、()、()再到(决断)的复杂心理。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第八、九自然段,读出桑娜复杂的内心。 1、“嗯,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一句话时,要读得() A、缓慢 B、激昂 C、短而有力 2、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解释说明②、省略递增的次数③、心理活动的断断续续④话题转折,你认为第九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是()。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 。这句话生动而又细腻地写出桑娜当时那种心情。 任务三:想一想,精概括、写一写。 1、用关键成语来概括这部分内容:()怕夫归 2、本文的作者是,他是伟大的国作家,写的作品有、、、等。本课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学法指导: 读段落——画语句——细品味——感情读——精概括 ★观看微课后,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学12-24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和家人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桑娜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不敢抬起眼睛看他“,你体会到。 “桑娜脸色苍白,说话吞吞吐吐”,为什么? 2、课文两次写到桑娜“沉默”了,找出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两次“沉默 分别是什么意思? ①“沉默”是 ②“沉默”是 桑娜的两次沉默反映了桑娜的()。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你觉得渔夫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1、关注渔夫的表情变化:皱起眉——严肃、忧虑 2、关注渔夫动作的变化:搔搔后脑勺。 3、关注渔夫语言中的关键词: “熬”字说明了什么? 4、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 任务三:想一想、写一写。 1、12-24自然段,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出小标题:()对夫讲。 2、当看到渔夫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时,桑娜一下子将帐子拉开给丈夫看。你能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