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养生常识

养生常识

养生常识
养生常识

今晚先回答“清风”的问题:

气摸不着也看不到,是一种无形的能量。中医认为,气与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为阳,血为阴,这又是分不开的一对。《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明代《景岳全书》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

气血的关系是这样的:气是血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熙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中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也就是说,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也不存在无血之气。血液总量越多,能承载的气也就越多。二者就这么腻歪上了。

气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这样的:每天早晨有的精神头,到了中午就打蔫了,这时身体少掉的能量就是气。其实消耗能量就是气球“慢撒气” 的过程,经过一夜充足的气,一般人能顶5、6小时没问题,血液总量越多的人,气球越大,耗的时间越长,可以用得越久。老人或身体很虚的人,可能3、4个小时就瘪了。

中午球亏气了,身体就感觉累了。这时最好能小睡0.5—1小时充气,快速充电,病号多睡会儿,然后又可以维持半天的好精神。您看,中国人的午睡习惯非常符合养生的道理。外国人说大好时光都睡觉了,糟蹋了,叫“老外”真没冤枉他们。

当亏气没补或气不足时,用意志力撑一段时间,精神就又来了。这时的能量来自身体肝血的透支,也就是动用了肝火。如果一天调用个2、3次,肝就有了打持久战的错误信号,肝火就不容易退了,圣火(剩火)到晚上要还不灭,您就惨了,“今夜无人入眠”的咏叹调好了您唱半宿,长了您就给第三幕写续了,普契尼未完成的作品您可以又一次篡改了。

很多人的失眠,其实是不懂得调度气的结果,正确调度身体的气,不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更可以去除大多数的失眠。

各位了解了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的道理,日常就要避免气滞阻血,血阻结毒的症状出现。下面说说“补”。

先说说主人关心的“为什么要补”、“根据何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人们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之农业劳作,其实它也适合于人,人体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春夏之季阳气往上升,人借着天力来养自己的阳气,秋冬之季人也

要借着天气开始收敛,开始藏。秋季,始于农历立秋,止于立冬。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以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上周我写“气”的那天就是白露,白露后,寒气下,热转寒,温差大,万物随寒气增而逐渐萧落,此时,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之阳气,凡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养生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古人据此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仲秋是热与冷交替季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内敛,秋天气候干燥,“润其燥”是秋季养生大法。

古人说:“秋三月,此为客平。”说是在此季节,人体的生理又逐渐趋于平常,因而一般不必进补,即使身体虚弱,需要服用补药,也最好选用平补之品。所谓“平补”,主要指“补而不峻”、“不燥不腻”。

因虚才补,不虚不补,“虚”症有“阴虚”、“阳虚”、“气虚”与“血虚”之分,阴虚时要滋阴;阳虚时要壮阳;气虚要益气;血虚要补血。先得弄清楚自己身体表现,对了症才行,乱补会补出毛病的。

“阴虚”的人多数有咽喉干燥、心烦易怒、失眠早醒、面色潮红、午后潮热、咳嗽盗汗、舌红苔少、腰酸膝软等。

“阳虚”的人多数有动则气喘、背凉自汗、食少腹胀、四肢不温、怕冷乏力、面色晦暗、头昏眼花、便稀肢倦等。

“气虚”的人多数有头晕耳鸣、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虚弱无力、自汗舌淡,凝痰水肿、内脏下垂等。

“血虚”的人多数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无华、气短心跳、肢体麻木、指趾甲白、皮肤干燥,头发枯焦等。

昨天说过进补是因虚才补,主要是突出“调”的作用,调的是阴阳平衡,这是中医养生的核心。

阴阳是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首纲,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是我们健康的保障、是长寿基础。阴阳早起于《周易》发展于《内经》,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病症都源于阴阳失衡,“失衡杂病丛生,平衡百病自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根本,个案的症状、体征、疾病性质、正邪盛衰、阴阳失衡都各有不同,识疾、探因、个疗也不可能一样。一剂大补药惠及所有人是根本不可能的。用药,是以药物之偏性来治疗疾病的,如运用寒凉药对症阴虚者、治疗温热性疾病;用温热药对症阳虚者、治疗寒性疾病。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实进补也是一个

道理。

接着说秋季进补。中医进补之说,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

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旧病易发,被称为“多事之秋”。这时的空气湿度发散过快,容易使人体脱水,产生诸多由于津亏液少引起的生理变化进而容易伤阴。会出现颜面干燥紧绷、口唇干皲裂口、皮肤干涩脱屑、毛发干枯无光泽、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干燥症状,同时,燥邪还会伤及肺,表现为呼吸道的症状,如咽痛干咳。这诸多脱水现象,不是自身疾病引起的,而是外源性因素所致。

「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养生应顺应四时生长收藏之道,有春和肝、夏和心、秋和肺、冬和肾四时与四脏的匹配。与秋相对应,肺主气负责呼吸。肺气虚的人对秋天的气候变化很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这个时季,肺易被燥所伤,进补时应当注意润补,即养阴、生津、润肺。滋阴润肺养血的食物如:泥鳅、白鸭、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花生、山药、银耳、柑橙、梨、红枣、莲子、甘蔗、萝卜、莲藕、荸荠等清补柔润之品。

阴虚患者的进补和治疗在秋季最为适宜。但切忌不要以为秋季气温相对平和,是所有虚证进补的最佳季节,而不分寒热虚实一味滥补乱补。不是虚症,不管在什么季节中医都绝不采用补法和使用补药。在秋季,如果有阴虚阳亢,津液不足的表现,当以滋阴润燥为主,常用的有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跟上面的食物差不多。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食物性味之偏,它们对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对号入座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

但是秋季要少吃辣,湖南人和众网友千万注意啦!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上面说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辛味善走气,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又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过于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立秋到秋分这一段最好不要补,因为秋风来了,人的皮肤毛孔要收住,使阳气不外溢,如果里面烧火往外疏,汗毛孔搂不住,冬天就没有什么可藏的了。

切记:多事之秋,“和”为贵也。

明天有时间就聊聊食物“性”和“味”。

饮食养生必须要知道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是分寒、凉、温、热、平不同的性质,分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这又对应了东、西、南、北、中不同的方位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是有明显区别的。

先谈谈“性”

凉性或寒性食物属于阴性,适用于调治热证和阳证。能起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适用于夏季清热解暑的菊花茶,绿豆汤等等。

凉性食物性偏于凉,有助于降火气,自己的体质或病证属热者,吃了不会上火,阴虚者吃了也有清养健身的作用,有助于虚火症状的消除。属于凉性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绿豆、豆腐、麻油、茄子、萝卜、莴笋、冬瓜、丝瓜、黄瓜、大白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甜菜、黄花菜、绿豆芽、蘑菇、莲子、草莓、甜瓜、橘橙、杨梅、杨桃、樱桃、芒果、火龙果、蛇、蜗牛、鸭肉、兔肉、茶叶、菊花等等。

寒与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但程度有所不同。凡是面红目赤、狂燥妄动、神昏谵语、颈项强直、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口干渴、喜冷饮、小便赤、大便结、舌红苔黄等实火病症,可用寒性食物。属于寒性的食物有苦瓜、番茄、茭白、荸荠、菱肉、百合、藕、竹笋、空心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蕨菜、香椿、莼菜、黑鱼、鲤鱼、蟹、泥螺、文蛤、蛏子、海蜇、海带、紫菜、海藻、田螺、河蚌、蛤蜊、豆豉、桑葚、甘蔗、梨、西瓜、柿子、香蕉等。

吃任何食物都要有个度,寒凉食物易伤脾胃,滋生痰湿,要掌握好食用的量,凉还好些,要多注意寒别过度。

温性或热性食物属于阳性,适用于调治寒证和阴证,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作用。这类症状表现有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面色苍白、口淡、口渴时喜欢喝热开水、小便清、大便稀等等;温、热性食物包括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白酒等;日常食物中属温性的有刀豆、芥菜、香菜、南瓜、桂圆、杏、桃、石榴、乌梅、栗子、红枣、花生、芝麻、腰果、瓜子、核桃、麻雀、鳝鱼、虾、鲢鱼、海参、猪肝、猪肚等;属热性的有荔枝、韭菜、葱、蒜、姜、小茴香、八角、辣椒、花椒、羊肉、狗肉等。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但寒凉、热性病症的

人也可选用。平性类食物有:牛奶、大米、面粉、土豆、蕃薯、蕃薯叶、圆白菜、荠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豌豆、毛豆、黄豆、黄豆芽、红豆、四季豆、甘纳豆、生菜、甘藍菜、甜菜、青椒、花椰菜、木瓜、石榴、枇杷、苹果、鲫鱼、黄鱼、鲤鱼、鲈鱼、鲳鱼、猪肉等等

上面这些玩意儿的归类真是归我累了,百十来样儿,折腾好长一阵。其中,平、温、凉性之间个别食物归类可议,但不会相差太多,也不会有两个级差,应该90%以上的靠谱,各位批判的吸取就是了。

再说说“味”

辛味食物可以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暖肠胃、除寒湿。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味食物可以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以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消积解毒。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可除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可以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例如同为甘味,可以分甘寒、甘凉、甘温,如白糖、红糖;同为温性,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别,如姜、葱、蒜。性和味的交叉配合形成各种食品,结果有些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因此我们日常不要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如莲子,性凉、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的利疗食品。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盗汗等阴虚症状的人,可以适当选择“甘寒”食物。再有,虚弱、食少、低热、便干的人冬天可以吃些凉性的鸭肉,用它煲汤,能起到补虚、除热的作用。相反,脾胃虚寒的人则不宜进食寒性食品和凉性补药,反而可以吃一些热性食物。但不要补过量,热量摄入太多会聚在体内,导致阳气外泄,对人体平衡造成破坏。

昨天说了食物的性和味,现在顺便说一下中药的性和味,还有它的升降沉浮特性。

先解释一下升降沉浮: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沉是下沉、潜纳;浮是外浮、发散。它们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着各自不同的趋向。通常的叫法是“升降”和“沉浮”。

中药也有性:寒、热、温、凉;也有味:辛、酸、苦、甘、咸。

具有温热性的药物会使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子产生向上、向外的运动,表现了升浮的性能;辛味的发散、甘味的补益起到兴奋、增强的作用,也是升浮性能。它们的升浮特性是提升阳气、发散解表、催吐等作用。

具有寒凉性的药物会使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子产生向下、向内的运动,表现了沉降的性能;酸味的收敛、苦味的泻火、咸味的软坚起到抑制、减弱的作用,也是沉降性能。它们的沉降特性起到了潜阳降逆、镇惊泻火、渗湿利尿、泻下通便的等作用。

我们日常养生和用药要注意小心地雷,别弄拧了,有时我们久病成医了,自诩赤脚医生还有处方权,中成药和西药家里都有库存,像个药铺似的,其实我们可能连一般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分别叫伤风和风瘟)、风寒和风热(伤风的两种形式)还没弄明白呢。如果要相信西医胡说,感冒是病毒造成的,即使普通感冒,也是病毒造成的,那就吃西药吧。反正家里有超市,自选呗。

说到自选,我非常反对大城市的各种“大药房”,虽然受大众欢迎是因为让医院欺负挤兑的,但这自选内容、这规模着实像个“Mall”,大袋大袋的批发药,咱们还吃饭吗?这超市里基本都是西药,部分是中成药、温补药,处方不处方管的也不是很规范,买卖双方都奔着利来的,儿戏一样的将健康动态变化要决定用量增减或替换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说无知者无畏有点儿过了,但一时想不起其他词。5年医科能自学吗,像我似的少半瓶子醋,还不如不知道呢,让有视力的人看,甭管他多近视,总比盲人强啊,好在我基本不吃药,可以有底气说说他们,我有病还是主动听听蒙古大夫怎么说,明白了道理再让屠夫下手,因为我怕冤死。现在基层社区的基础医疗医院基本都快废了,头疼脑热也去“三甲”赶集了,医院输液本是挺严肃的事,结果成路边大排档了,怎么看都像庙里赊粥的。

说到输液,我又非常反对,不是什么都可以放在血管里全身“F1”发飙的。人体的胃肠道是个天然屏障,口服药先通过胃把食物中的复合物打碎再经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像超女PK 一样严格,比如,我们吃了坏的东西要拉肚子,这本身就是加速排泄,减少坏的东西在胃肠道里被吸收的时间。而药物进了静脉之后,就只有肾脏一条出路。只要肾脏说干不了,病人就得死。因此,各国对于静脉用药极为小心,慎之又慎。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相对大, 而且快,也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费用也高。还有大家也许忽视的液体颗粒物。

说到颗粒,我又得扫扫盲。静脉输液时,看似透明的液体中存在的不溶微粒,这些微粒是钙、硅、铝等无机微粒及炭黑、纤维、结晶体、玻璃屑和细菌、霉菌芽孢以及塑料、橡胶、中药胶体微粒等。产生微粒的原因很多:一是药品和输液器生产包装工艺中带来的,如碳黑颗粒;二是药物配置、配伍中带来的,如针穿刺瓶塞时带进橡胶微粒、切割注射剂小瓶时产生玻璃碎屑、药物不当配伍形成的结晶性微粒;三是环境因素,如空气中的尘埃、纤维和细菌,通过输液瓶上的进气管进入药液。解释一下配伍:国际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内有1—5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这就两种了。糖盐水再加一种抗生素就3种了。如果再要加一个药进去(第4种化学成分),就要查配伍禁忌,查它的理由就是有可能会出事,肾脏能不能答应。

在输液管和针头之间没有过滤装置的情况下(国内通常没有,但“三甲”有,一般人嫌贵),由于人体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当微粒无法通过而堵塞了毛细血管时,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致血肿和炎症;较小的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肉芽肿。这些变化可发生在全身各组织内,尤其是肺脏。我国1996年颁布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个,粒径大于25微米的不得超过2个。北京安贞医院曾在1毫升青霉素和0.5%的葡萄糖液中检出粒径在2-16微米的微粒542个;在1毫克20%的甘露醇液中检出粒径在4-32微米的微粒598个。北京某医院在一位长期输液者尸检中发现,其肺叶上塞满了大大小小的肉芽肿,在显微镜下发现里面包满了玻璃、橡皮等微粒。据国外尸检报告,输液达40升的病人肺标本中布有5000

个肉芽肿。不溶性微粒可导致肾、肺、肠等重要脏器坏死,纤维在体内沉积还可致癌。值得关注的是,婴幼儿血管比成人更细,更易受到微粒危害。

千万不要认为输液“来得快”而盲目吊瓶,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及老人,他们不适当的输液会造成生命危险。需要输液的情况有:1)危重病抢救以及抗严重感染,或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紧急治疗;2)存在吞咽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道病变严重,有明显的吸收障碍或潜在的吸收障碍;3)胃肠不易吸收的药物,口服会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除此之外还是都免了吧。

在此劝告诸位: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能不生病就不生病。

印地安情歌发表于 2006-09-15 08:24:07 IP:60.6.251.*

天天,接着写!没治了,受益呀!

天天发表于 2006-09-15 08:30:22 IP:202.100.200.*

勘误几处:1)升降沉浮通常的叫法是“升浮”和“沉降”;2)寒性食物中应去掉鲤鱼,我当篇已经将它列在平性食物里了;3)赊粥应为舍粥,用字之差意谬千里,庙改当铺放贷了。

牛肉是温性的食物。

谈养生,想到了恭贺他人时常说的吉祥话“三星高照”,随便聊聊这三星:福、禄、寿。

福:一是知足、二是祥和、三是天助。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跟物质没关系,主要

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知足常乐是福之根本所在。

禄:俸禄容易混淆,古代的俸和禄不是一个概念,俸是薪俸,相当于现在的工资、薪水。禄是配给,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只要你有爵位或名分,不干活也有禄给,“高官厚禄”嘛。

寿:不解释了。

总结起来再外延一下:福是您的享受和您享受的能力,禄是支持您享受的条件包括但不仅限于财富的所有好的物质附加。寿是供您享受的时间时限。这三样说起来容易,单样做到哪个都难,就甭说都凑齐了。

有福有寿的人如果缺禄,没财富物质可享受,您就只能一辈子享清福去吧,像现在还健在的海南五指山娘子军老战士,90多了,仍然清贫的生活在缺东少西的中部农村;有福有禄的人如果缺寿,没那命享受就提前退场了,像各种原因早亡的短命鬼;有禄有寿的人如果缺福,就吃喝不缺的傻活着呗,像目前缺文化少学问的暴发户,还有过去风烛残年的有钱太监。

呵呵,时间还早,再来一段人道的“三理”学习学习。这三理就是:性界的天理、心界的道理、身界的情理。我们人要都明了了,才能立住我们自己的命。

性为天,天赋人的性,故称天性。心为地,地赋人的命,故称心地。父母给的肉身,故称身体。这也就是道家说的“三界”。如果一个人的天性没了,只剩生命体征了,那就是医学上的“植物人”。天把命收了,只留下躯壳了。

这“理”说的是规律、规则和秩序。人能明理,守自己的本分,安自己的本位,就能减少妄念,就能正心。

什么是天理?宇宙的因果律就是天理。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造什么业受什么报,这就是天理。人将天理丢了,不信因果,任性而为,所以才受苦受罪。要知道天生能人是帮助笨人的,能人不帮笨人,能人变笨。天生富人是帮助穷人的,富人不帮穷人,富人变穷。天生贵人是帮助贱人的,贵人不帮贱人,贵人变贱。仔细看看身边的例子吧,这就是天理!

什么是道理?五伦、十义就是道理。做人就要恪守五伦之道,否则就失去了人格(做人的资格)。五伦是五种伦常关系:父子之间讲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间讲智,智慧是夫妻之道;兄弟之间要讲礼,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知道长先幼后,互助互爱;朋友之间讲信,诚信是友道;君臣之间讲义,义者宜也,能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度适宜就是义,就是君臣之道

什么是情理?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推己及人的人之常情就是情理。知恩报恩、恤寡怜贫、尊老爱幼、不欺辱弱,都是情理。

做人不可以不明天理、不讲道理、不顾情理。不信因果,随欲而为,天理就没

了;不守本分,伦常定不住位,道理就失了;做事奸诈,专为自己打算,情理就丧了。天理没了就有灾,属天道管;道理没了就生病,属地道管;情理没了就有罪,属人道管。所以丢天理的伤福,亏道理的伤禄,亏情理的伤寿。福禄寿俱损,这人算是做不成了。

“天生能人是帮助笨人的,能人不帮笨人,能人变笨。天生富人是帮助穷人的,富人不帮穷人,富人变穷。天生贵人是帮助贱人的,贵人不帮贱人,贵人变贱。”天天的说吧?将因果说得太棒了。

天天发表于 2006-09-16 20:37:42 IP:202.100.200.*

其实一个人天性如何、心地怎样、身体康健都是我们日常的三个话题,只不过很少人想到其对应的“性、心、身”这人生三界的自省和修炼,天赋人性,地赋人命,父母生身。我们人本有三身的,但一般只知有个父母给的身我,不知天上还有个性我,地府还有个命我。这三界真正才是人的来踪。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回事。

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是皈依佛,心存道理是皈依法,身尽情理是皈依僧。佛家是从养性做起。

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则天理足,心华开则道理足,身华开则情理足。道家是从炼身做起,

儒家的三达德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儒家是从立命做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万不可动禀性,否则天皇给您降灾;心存道理要平和,万不可违伦常,否则地府给您送病;身尽情理要蔼和,万不可行不端,否则人间给您治罪。

“五伦”(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之道就是常说的“五常”之德: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天道,五伦是人道。

“十义”说的是: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实、友信。

以上作为昨天的补充,我们做人应当知当尽才对。

接着谈养生,前天提到了感冒,今儿再续点儿。

中医并没有感冒这个病名,我们所认知的感冒通常是指寒气(或外邪、病毒)入侵,在人体免疫力或调节能力下降时,那寒气、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才会侵害我们,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各位可以想想,平时在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和细菌、病毒接触,每一个人的皮肤、鼻腔都有无数的致

病因子,没有得病是因为我们的免疫功能在正常工作。

当寒气入侵时,血气很强的人经络是畅通的,透过打几个喷嚏就把寒气排出去了。血气不太强也不太弱的人,经络不太通畅,如果他肠胃通畅,就会透过大肠形成水泻把寒气排出去,这和肠胃病的拉肚子不一样,一开始是肚子隐隐作痛的,然后泻一两次就好了。可如果人大肠里沉淀的东西太多,寒气排出不顺,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各种感冒症状。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类。这类人在感冒过后,如果寒气最终被驱除出去,就不会在身体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中途利用药物将症状缓解,阻止了寒气排泄,过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寒气可能就会留在体内,形成肺里的实症。如果打喷嚏、流鼻涕真的没用,人体设计这功能不就多余了嘛。

感冒真是像西医说的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吗?我们平时受凉、汗后受风、过度疲劳都会诱发感冒,根本就是人的免疫力降低所致,就算是病毒侵犯也是一个道理。感冒并不是作为外因的忽冷忽热条件和病毒、细菌等各种微生物的存在就一定发生的,而是我们作为内因的血气能量不够、血液中免疫吞噬细胞少或活性低造成的。

中西医药是在平衡被破坏严重时的介入手段,轻易别出手。用日常养生来恢复人体内部整体平衡才是健康的关键。人体的调节系统和防御系统共同构成的“正气”充足,才能对付可以造成平衡失调因素的“邪气”。《黄帝内经》说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干是干扰、侵犯)”。

写得好!受用!只是觉得要像您所阐述的那样生活着实不易。目前唯一能控制和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态,至于身体方面如何平衡、如何以正抑邪,皆有赖于生活的大致正常。但您在告诫我们大家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正确的概念对人的身体何其重要。谢谢!!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尽早规律些。比如少些飞来飞去,早些睡觉,从最基本的开始吧。再谢!

按我所说的这样生活确实不容易,大致正常就阿弥陀佛了,“上工治未病”境界在治病于未发。事实上,我是在给大

夏季幼儿保健小常识

夏季幼儿保健小常识 1、预防幼儿胃肠疾病: 夏天天气炎热潮湿是细菌、霉菌大量滋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幼儿的抵抗力弱,当幼儿受凉受热、或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后,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患上胃肠道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临床表现多见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预防幼儿胃肠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特别注意卫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蔬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平素饮食宜清淡,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喝水,但不宜过量冷饮冷食等。在夏季进行适宜的户外锻炼,对幼儿的增长发育、增强抵抗力也有帮助。 2、预防幼儿中暑: 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天气。当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多汗,重则甚至出现高热、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若幼儿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将其安置到凉爽处,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时饮用些淡盐水、或5%糖开水等,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并消失,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幼儿中暑的关键是平时应注意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例如:戴遮阳帽遮挡太阳等;室内活动时,要保持开窗通风,降低室温,同时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品宜生津开胃,清热消暑,如:酸梅汤、菊花茶、绿豆汤、赤小豆汤等。 3、谨防幼儿晒伤: 天气好的时候,家长总是乐意带着孩子在户外晒太阳,认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可谓一举两得。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晒太阳也要适度,否则孩子有可能被晒伤。因为当儿童暴露在太阳光下,在接受热的同时,皮肤也会显著地吸收阳光而制造维生素D,阳光中含有多种不同波长的辐射线,短波的光线能供应高能量,,而长波的光线能提供不同波长的辐射线。太阳光中的X线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短波光线,幸而大气层中存在着保护层,以致使这些光线对人体不造成伤害,而且皮肤的色素也可保护皮肤对抗紫外线,但阳光中的短波仍可穿过大气层,一旦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较差,就经不起太阳照射,从而造成晒伤。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晒太阳时应注意,孩子在较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导读:冬季养生保健知识,重点从精神养生、食物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和常见疾病预防五个方面阐述。冬季精神应以宁静为本,食物应避寒取温,起居更适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暖,其实就是注重适当的运动锻炼和疾病的预防,这些都是从冬季养生学角度为大家介绍。 立冬节气过后,很多地区就慢慢的开始了天气寒冷的冬天了,很多人在冬天都会吃一些补充气血的高热量食物来补充自己的热量以便顺利的度过寒冬,那么,立冬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1、多"点"水: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3、防"点"病: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点"神: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点"睡:“冬天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进"点"补: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炖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7、护"点"脚: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一、精神养生 1、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意思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2、心理调节。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可采取与朋友交流沟通、参加户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调理。

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

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 我们现在的人都天天忙碌,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身体慢慢跨掉,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总结一些生活中养生保健小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养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养颜;2.花生-能防皮肤病; 3. 核桃-可秀甲; 4.大枣-预防坏血病; 5.奶酪-固齿; 6.无花果-促进血液循环; 7.南瓜子和开心果-健脑; 8.奶糖-润肤; 9.葡萄干- 补血10.芝麻糊-乌发;11.巧克力-怡情;12.薄荷糖-润喉13.柑橘-富含 维生素C o 2、【饭后养生】①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②吃火锅后喝点酸奶,保护胃肠道黏膜;③消化不良,饭后喝大麦茶或橘皮水;④吃方便面后吃水果,补偿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不足 ; ⑤吃蟹后喝生姜红糖水,祛寒暖胃、促进消化、缓解胃部不 适;⑥饭后吃个柿子,可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3、【中医说枸杞养生】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是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

可以美容。这因为,枸杞子可以提 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本草 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 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 寿。” 4、【夏日养生菜之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 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5、【养生与颜色】《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以人体五脏为中心,五色与五脏相配,即绿红黄白黑。红主心,绿主肝,黄主脾,白主肺,黑主肾。一 般来说,春多吃绿(椰菜、黄瓜等),夏多吃红(胡萝卜、番茄),秋多吃白(白萝卜、银耳),冬多吃黑(海带、黑芝麻),四季吃黄(南瓜、植物种子)。 6、【生活小知识】夏季养生十大最佳方法:1、最佳调味品:食醋;2、最佳蔬菜:苦味菜;3、最佳汤肴:番茄汤;4、最佳肉食:鸭肉;5、最佳饮料:热茶;6、最佳营养素:维生素 E;7、最佳运动:游泳;8、最佳服色:红色;10、最佳保健措施: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只有体强者才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不受外热的侵入而致病。人体适应了夏天气候,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能够调节心肾,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 精神调摄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故要重视精神养生,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 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努力让自己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使气宣泄,免生郁结。 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而伤正气。无急怒之志,则气之宣泄是和平的、愉悦的,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在夏令暑蒸气耗的季节,若能自我调整出这样的心境,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 起居调养 夏季天暑地热,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 夏天日长气温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故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肌体最易受风湿邪气侵袭。故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措施,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 在衣着方面,由于天热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刺激皮肤,会引起多种疾病。

居室宜清凉,早晚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虽闷热难眠,亦应避免对扇当窗,或席地而卧,或空调温度过低,或赤膊不加遮盖。 老年人顺应夏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上宜晚睡早起(午后可根据个人情况补足睡眠)。 外出或工作时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打伞等,预防的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 饮食调养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化机能下降,注意饮食养生有利于度夏。 以清淡、质软爽口、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宜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瓜、西红柿、黄瓜、芹菜等,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瓜果要洗净去皮,凉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 宜选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绿豆汤、赤小豆汤等,能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饮茶以解暑。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生物碱、挥发油等,饮之可提神、助消化、解疲劳。有夏季饮茶解暑要比冷饮更好之说。 注意饮食卫生。夏天是细菌、霉菌大量孳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故饮食方面尚须留心消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

保健养生常识(总结)

保健养生常识(总结) 保健养生常识(一): 1.早睡早起不熬夜 睡眠是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能够说是生命的“无形营养品”。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这时阳气渐渐恢复,立刻起床再锻炼身体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现如今的很多疾病的根源,大多与睡得晚有很大的关系。长期晚睡,不仅仅会伤及肝肾,还会引发多个器官的机能失调。提议大家能在秋冬两季的晚10点多入睡,春夏能在10点半以前入睡,就基本贴合“早睡”的条件了,会对人体各项机能的调整会有很大帮忙。 2.每一天8杯水 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能够说人就是水做的,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物质,并将喝水视为人的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 中医主张顺应身体需求来喝水,喝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水分不足,太多可能伤肾。

通常提议每一天8杯水的量,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尽量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尽量不喝饮料,这样的话不仅仅能够补充体液,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液黏稠度等! 3.每一天10000步锻炼 每一天坚持走10000步,需要保证必须的强度,如果没有速度和强度,它对健身的作用并不大。在运动训练学中有个“超量恢复”的概念,不管是心肺功能还是力量的提高,前提都需要先增加负荷,再经过适当休息,并在体质尚未回到原先的水平前,继续进行锻炼,这样就能够在已经提高的基础再提高一步。 走路锻炼也是如此,步行时的快慢因人而异,可是太慢没有效果,至少中等强度,即年轻人每分钟步频在130到135次左右,中年人每分钟步频在120次左右,60岁以者每分钟在100步左右,连续走30分钟。 4.常食用五谷杂粮 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豆、麻、麦、稻;同时五谷也能够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等。如果你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养生达人,

养生保健小知识整理

养生保健小知识 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摘录如下: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摩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最后去室外晨练。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 用木梳梳头百余次,有醒脑明目之作用;漱口时间延长好。早餐宜食粥。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肠胃蠕动,促其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做家务,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阔论。因为说话多易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最好“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要求食物暖软,不吃生冷坚硬之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 5、未时(13:00-15:00)此时最好午休,以养精气神。 6、申时(15:00-17:00)此时读名人诗文,或练习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贪多。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以固牙齿。 8、戍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收心,后睡眠,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安睡。 9、亥、子时(21:00-1:00)安眠养正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畅,忌睡姿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时(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生活的“数字化” 排便一次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畅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证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睡觉两次上了年纪,晚上睡眠质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间损失可在午间补。 工作三小时老年人不能闲着,要找自己喜欢的事做,阅报、看书、写字、唱歌、上网、下棋、逛街,或当义务工,做志愿者等,快快乐乐每一天。 进食四次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下午宜增加一次点心,这是因为老年人胃内纳少,宜多次少量饮食。 喝五杯水老年人体内水分逐渐减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盐开水,洗肠清胃,上下午各饮两杯水,润肠补津。 晨练六十分钟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会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晚七点看新闻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闭,除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还要多关心国家大事。 吃八类食品老年人的饮食要多种多样,蛋、鱼、肉要适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制品。老年人食量少,主食可少吃,但副食要保证,并均衡搭配。 晚九点入睡老年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最好养成每天晚上九点休息,次日五至六起床的好习惯,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 凡事不苛求十全十美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老年人要心胸宽广,知足常乐,才能安度晚年。

日常养生基本常识。

一、1、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4、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二、 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3、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三、 1、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4、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四、 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五、 1、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常吃素,好养肚 4、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六、 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七、 1、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3、先睡心,后睡眼 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饭养人,歌养心 八、 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笑一笑,十年少

3、一日*,人生难老 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哭一哭,解千愁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的臀部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夏季养生保健小常识 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养生专家提醒大家,想要安全健康度过夏季,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常识。 夏季宜食清淡多吃瓜类 夏季里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之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 夏季应该避免使用过多辛辣的食物,因为夏季里阳气盛,过多辛辣食物会助阳出现内热盛。另外,油腻、煎炸类食品也尽量少吃。应多食用清淡的食物,水果、蔬菜必不可少,最好多吃一些瓜类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兰瓜、黄瓜、冬瓜等。 夏季午睡半小时左右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容易犯困。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夏季里天气炎热,很多人晚上睡不好觉,因此用午睡来补充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保持充足的精力,建议人们每天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午睡。当然,午睡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因为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 夏季不宜“快速冷却”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外出归来或是运动完后,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如“快速冷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于体内,引起高热。同时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则还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应先让其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采取清凉措施。 很多人运动后就都觉得浑身出汗难受,于是急忙大量喝冷饮或者吃冰棍,觉得这样非常“爽”,可以有效解暑。其实不然,这样对身体伤害非常大,不仅容易产生急性腹泻,而且对身体的肺部、肝脏等都有损害。 夏季保持身心愉悦 夏季里,人们大多感觉到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睡眠不好等,因此容易产生心神受伤。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 暑热天气里,人们容易出汗。中医理论里有“汗为心液”的说法,夏季里,人们毛孔张开,汗液也比其他季节较多,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而伤津,引起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状。 因些,需要了解以上夏季养生的一些小常识,帮助你健康安全度过火热的夏季。 1、慎起居。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因此应晚睡早起。同时由于中午气温高,不宜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睡眠不足,中午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热外蒸,毛孔开放,汗液大泄,此时机体最易受风寒侵袭,因而不可在露天、凉台或树下睡觉,以防因风寒湿邪侵袭而生病。 2、调饮食。夏季因胃纳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果、鸡蛋、豆制品等,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地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地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地中药.我们在吃生姜地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 地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地薄荷糖、用地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地中药,属于““寒凉”型地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 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地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 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地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 分法实际上是”五行“地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地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地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地.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地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大家都会记得,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发烧症状地非典,一时间,板兰根成为药店里最强手地药物,那只很长时间脱销,那时候,要送礼,一大袋板兰根是最为贵重而有情谊地礼品.非典地症状是发烧,而板兰根地特点是“寒型药”,能 有驱散热疾之效.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地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地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地概念很广, 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电影中常看到地,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 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地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地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地淤血之 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地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地功效,喝 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地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地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地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地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地“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生活中的小窍门,日常生活小窍门全集

生活中的小窍门,日常生活小窍门大全(一) 生活中的小窍门,日常生活小窍门大全(一) 类别:生活小窍门小窍门发布日期:2011-01-18 日常家庭生活当中,煮饭烧菜、洗洗涮涮,每天都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家务活,但聪明细心的人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小技巧小窍门,能解决许多麻烦,省了许多力气,以下的生活小窍门就是来自于过来人们的经验,希望对您轻松处理家务带来帮助,具有非常高的收藏意义和实用价值。 治疗脚气小窍门 电冰箱快速除霜小窍门 厨房下水管疏通小窍门 清洗电饭锅的小窍门 清洗空调技巧的小窍门 快速解冻鱼小窍门 方便快捷的抗衰老小窍门 立夏养生技巧小窍门 每天7秒钟快速减肥法小窍门 治疗鼻塞小窍门 去除衣服上的墨水小窍门

去除衣服上的油迹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怎样挑选西瓜 酱猪肝制作窍门 煲粥小窍门 简单方法让您快速改善发质小窍门 美容课堂:去斑美白小窍门 有效去雀斑小窍门 祛疤痕小窍门 暖胃养胃小窍门 洗涤羽绒服的小窍门 冬季保暖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去除装修后异味的小妙招生活小窍门:冰箱除异味的小技巧 OL保护眼睛小窍门 快速退烧小窍门 护手小窍门:家庭自制手膜 护手小窍门:自制手膜让你的白嫩细滑美发小窍门:发色该如何选择才适合自己各种发型的秀发护理小窍门 护发小窍门:告别毛躁重塑优雅发型 女性健康保健皮肤美容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治感冒:姜汤治疗法

日常健康家庭生活小窍门 有效清除碎玻璃小窍门 中老年保健生活小窍门 秋天怎样给油性皮肤补水小窍门生活小窍门治疗常年久咳嗽的偏方空调机维护小窍门 教您怎样清洗窗式空调小窍门 教您怎样清洗柜式空调小窍门 八大窍门让您空调如何节省电费教你如何清洗空调的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怎样防止袜子掉色 去眼袋黑眼圈的小窍门 冰箱除臭味的小窍门7则 10个防晕车小窍门 介绍一些消除皱纹方法小窍门 夏日怎样瘦手臂有窍门 女性预防肾虚的小窍门 帮你预防肾虚的小窍门 生活实用小窍门(2) 生活实用小窍门(1) 教你几招实用丰胸小窍门 教你日常丰胸小窍门

夏季养生基本方法

夏季养生基本方法 酷暑难耐,夏季的高温经常会使人觉得不适、身心疲惫。如果我们掌握夏季养生的基本方法,做好日常保健措施,就能轻松应对炎夏。 1、夏季应该注重健脾除湿,夏天湿气重,炎热的天气也会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降低食欲,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夏天应该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去除湿气。 2、天气炎热,会使人的心情变得烦躁,而心情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夏天养生液应该注意心理的调节。在空闲之余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如晨练或者室内体育娱乐活动,要注意避暑,保持身心愉悦。 3、好的睡眠质量对人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在夏天要注意保持床上用品的整洁,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睡眠环境。晚上睡觉室温最好保持在20-23℃,太冷或太热都会使人难以入睡。 4、夏天容易中暑,影响健康,所以在夏天出门活动时应该注意防暑避暑,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长时间活动,外出最好避开午后高温时段,要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遮阳伞来避暑,最好多喝水,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夏季养生适合做什么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喜欢在夏天进行运动,适当出汗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并非所有运动都适合在夏天进行,那么夏季养生适合做什么运动呢? 1、很多人会选择在夏天早上进行晨跑,在夏天慢跑,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血液供应,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能力消耗,有健美燃脂的作用。但慢跑时要注意切勿空腹慢跑,以免给肝脏带来负担。 2、夏天游泳既能消暑又能健身,游泳可以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加强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可谓好处多多。而且游泳是消耗能量最多的运动之一,也是减肥运动的首选。 3、近年来,瑜伽成为一项热门的健身养生运动,在炎热的夏天,瑜伽舒缓的节奏能够有效的缓解焦虑,长时间锻炼瑜伽也可以调整呼吸,预防疾病。 4、骑自行车可以自行调整节奏,适合不喜欢快节奏运动的人,而且能锻炼全身肌肉,器材简便,没有太多局限。 夏季养生应该吃什么

养生保健食物大全

养生保健食物大全 玉米:谷类里第一提的是玉米,说它是“黄金作物”。研究发现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六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 豆浆:豆类对人体的保健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大豆。豆浆一般由大豆制成,对黄种人来说,最适合的是豆浆。豆浆里含的是寡糖,它100%能被吸收。还有豆浆能给人体补充优质蛋白。而且豆浆里还含有钾、钙、镁等,钙的含量比牛奶多。牛奶里没有抗癌物质,而豆浆里有5种抗癌物质,其中特别是异黄酮。 蘑菇汤:蘑菇能提高免疫功能,是保健品。 骨头汤:骨头汤里含有延年益寿的胶质物质。 酸奶:酸奶是维持菌群平衡的。所谓维持菌群平衡,是指让有益的细菌生长,而把有害的细菌消灭,所以吃酸奶可以少得病。我们不否定牛奶本身的作用,但它跟酸奶比还不一样。 绿茶:第一能抗癌,第二能坚固牙齿,第三能使血管不易破裂。绿茶里面含有茶多酚,而茶多酚是抗癌的。第二,绿茶里含氟。氟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预防虫牙,消灭菌斑。第三,绿茶含茶单宁。茶单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葡萄酒:能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喝红葡萄酒,带皮吃红葡萄都能保健。红葡萄的皮上有种逆转醇。这逆转醇是抗衰老的。逆转醇还是抗氧化剂,常喝红葡萄酒的人不易得心脏病。第二,它可以帮助防止心脏猝停。红葡萄酒还有个作用,就是能降血压、降血脂。喝酒也要限量:葡萄酒每天不超过50~100 毫升,白酒每天不超过5~10 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不过白葡萄没有逆转醇,所以要买红葡萄。 老玉米、荞麦、薯类、燕麦、小米等五谷杂粮,食疗重于药疗。 酸、谷固醇、维生素E,可以避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老玉米里含卵磷脂最多,而且不用多花钱。 荞麦:谷类中第二提的是荞麦。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荞麦里含有18%的纤维素,对肠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薯类、山药、土豆:谷类里第三要提的是白薯、红薯、山药和土豆等。它有“三吸收”:吸收水分,吸收脂肪和糖类,吸收毒素。吸收水分,润滑肠道,预防直肠癌、结肠癌;吸收脂肪和糖类,预防糖尿病;吸收毒素,预防胃肠道炎症。

日常生活养生小知识

我们现在的人都天天忙碌,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身体慢慢跨掉,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总结一些生活中养生保健小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养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养颜;2.花生-能防皮肤病;3.核桃-可秀甲;4.大枣-预防坏血病;5.奶酪-固齿;6.无花果-促 进血液循环;7.南瓜子和开心果-健脑;8.奶糖-润肤;9.葡萄干-补血10.芝麻糊-乌发;11.巧克力-怡情;12.薄荷糖-润喉13.柑橘-富含 维生素C。 2、【饭后养生】①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②吃火锅后喝点酸奶,保护胃肠道黏膜;③消化不良,饭后喝大麦茶或橘皮水;④吃方便面后吃水果,补偿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不足;⑤吃蟹后喝生姜红糖水,祛寒暖胃、促进消化、缓解胃部不适;⑥饭后吃个柿子,可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3、【中医说枸杞养生】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是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这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4、【夏日养生菜之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5、【养生与颜色】《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以人体五脏为中心,五色与五脏相配,即绿红黄白黑。红主心,绿主肝,黄主脾,白主肺,黑主肾。一般来说,春多吃绿(椰菜、黄瓜等),夏多吃红(胡萝卜、番茄),秋多吃白(白萝卜、银耳),冬多吃黑(海带、黑芝麻),四季吃黄(南瓜、植物种子)。 6、【生活小知识】夏季养生十大最佳方法:1、最佳调味品:食醋;2、最佳蔬菜:苦味菜;3、最佳汤肴:番茄汤;4、最佳肉食:鸭肉;5、最佳饮料:热茶;6、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 7、最佳运动:游泳; 8、最佳服色:红色;10、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 7、【冬季养生试试“煮水果”】①苹果:蒸熟了的苹果具有止泻作用。②梨: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③枣:蒸熟的枣比生枣更易消化。④山楂:蒸熟的山楂不伤脾胃。⑤柚子皮:和蜂蜜一起煮成茶水,具有消食、除痰、解酒、美容等功能。 8、【最好的运动方式】步行锻炼简便易行,尤其适宜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的健身养生。步行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帮助心梗,中风的康复。正确的步 行方法是:挺胸抬头,迈大步;手臂随脚步节奏摆动,并和呼吸节律同步。每天1或2次,每次30~60分钟,一周累计步行5次。以微微出汗为宜,坚持3~5 周可见到成效。 9、【早餐喝什么最养生】1 、豆浆:适合怕胖者,有高血糖或贫血的;2 、纯牛奶:一般人都适合,但需要配主食,配坚果也不错;3

健康养生知识大全

多吃8种易于消化富含营养食物 深绿叶菜 蛋白质食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名为类半胱氨酸的 物质,这种物质本身对身体无害,但含维生素B6或B12可以防止类半胱氨酸氧化,而深色绿叶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鱼类 吃鱼肉痴呆症的发病率要低很多。吃鱼还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全麦制品和糙米 增强肌体营养吸收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食用糙米。糙米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对于保持认知能力至关重要。其中维生素B6对于降低类半胱氨酸水平最有作用。 大蒜 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葡萄糖,要想使葡萄糖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有足够量的维生素B1的存在。大蒜本身并不含大量的维生素B1,但它能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因为大蒜可以和B1产生一种叫“蒜胺”的物质,而蒜胺的作用要远比维生素B1强得多。因此,适当吃些大蒜,可促进葡萄糖转变为大脑能量。 鸡蛋

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而蛋黄除富含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B等,适于脑力工作者食用。 大豆及其制品 所需的优质蛋白和8种必需氨基酸,这些物质都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的机能。另外,还含有卵磷脂、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特别适合于脑力工作者。大豆脂肪中含有85.5%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又以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很多,它们具有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对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有益。 核桃和芝麻 现代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营养非常丰富,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它们,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分子较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杂质,提高脑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于治疗疲劳效果很好。 水果 菠萝中富含维生素C和重要的微量元素锰,对提高人的记忆力有帮助;柠檬可提高人的接受能力;香蕉可向大脑提供重要的物质酪氨酸,而酪氨酸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并能提高人创造能力。 十大营养健康食品

保健养生常识,优选(总结2020)

保健养生常识,优选(总结2020) 篇1:保健养生常识篇2:保健养生常识篇3:保健养生常识篇4:保健养生常识篇5:保健养生常识 1.早睡早起不熬夜 睡眠是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的最重要的保障之一,能够说是生命的“无形营养品”。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顺应自然的四时变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当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就意味着你该起床了。这时阳气渐渐恢复,立刻起床再锻炼身体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现如今的很多疾病的根源,大多与睡得晚有很大的关系。长期晚睡,不仅仅会伤及肝肾,还会引发多个器官的机能失调。提议大家能在秋冬两季的晚上10点多入睡,春夏能在10点半以前入睡,就基本贴合“早睡”的条件了,会对人体各项机能的调整会有很大帮忙。 2.每一天8杯水 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能够说人就是水做的,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物质,并将喝水视为人的最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 中医主张顺应身体需求来喝水,喝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水分不足,太多可能伤肾。 通常提议每一天8杯水的量,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尽量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尽量不喝饮料,这样的话不仅仅能够补充体液,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液黏稠度等! 3.每一天10000步锻炼 每一天坚持走10000步,需要保证必须的强度,如果没有速度和强度,它对健身的作用并不大。在运动训练学中有个“超量恢复”的概念,不管是心肺功能还是力量的提高,前提都需要先增加负荷,再经过适当休息,并在体质尚未回到原先的水平前,继续进行锻炼,这样就能够在已经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走路锻炼也是如此,步行时的快慢因人而异,可是太慢没有效果,至少中等强度,即年轻人每分钟步频在130到135次左右,中年人每分钟步频在120次左右,60岁以上者每分钟在100步左右,连续走上30分钟。 4.常食用五谷杂粮 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豆、麻、麦、稻;同时五谷也能够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等。如果你是一个聪明智慧的养生达人,就应当懂得如何搭配食物、均衡营养。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只吃精米及白面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则的,而选择吃粗粮杂粮,能够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毒素,加速体内废物的代谢,五谷杂粮中的蛋白质,可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功能,提高脑部代谢活动。 在平时,仅有坚持遵循良好的健康养生方法,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现代人因为工作比较忙碌,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进行刻意养生。如果我们想要健康长寿,那么就必须要注意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健康长寿的最好的做法。 5.笑颜常开不烦恼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七情过度,皆可伤身,以

日常养生保健知识

日常养生保健知识睡眠养生护体之道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

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