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地理《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

1、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理要素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相互和相互的整体。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1)改变;

(2)改变的化学成分,改善的水分状况;

(3)加快了的分化,促成了的形成。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功能和功能。

4、生产功能是指的能力,主要依赖于作用,是自然环境的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5、平衡功能是指,

的能力。

6、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的演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7、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及的改变,即“”。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试说明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

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垂直带是在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带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数目越,垂直带谱越。

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地域差异,这是因为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北京大兴区高中排名详情

北京大兴区高中排名详情 1、君谊中学国际部君谊美国高中是一所培养赴美国留学攻读大学本科学位课程的高中部学校。在校学生年龄为15 至18 岁。 开课年级:高中 开设课程:美国高中课程 学费:10.08 万/ 学年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香园路 4 号 2、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是经由北京市教委于2012年6 月批准成立的公办制国际部。招生面向全国,不限户籍。 开课年级:高中 开设课程:中美学分互认,双文凭国际高中课程 学费:9.8 万元/ 学年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育镇街 1 号 3、北京市阳光情国际学校(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北京市阳光情(国际)学校创办于1999 年,是由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与加拿大政府教育机构合作开办,全英文国际高中班开设于2012 年。 开课年级:高中 开设课程:中美国际课程、中加国际课程 学费: 6.6 万元/ 学年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宝北街甲 2 号 4、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学校课程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国际高中及大学预科,为亦庄地区、北京市及邻近城市的中外籍适龄学生提供的双轨制国际化教育。 开课年级:学前教育、小学 开设课程:双语课程、IB 课程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

街保华国际教育园 5、北京市中芯学校 北京市中芯学校是2005 年秋季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开课年级: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2018 年新开班)开设课程:美国高中课程 学费:幼儿园 6.18 万元/学年、小学7.66 万元/学年、初中8.52 万元/ 学年(供参考)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9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概念: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 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而且节省人力、财力。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发展时期 (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克服限制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20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 法律规定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 (2015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为了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实践经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上述调整在2017年12月31日前试行。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必须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国务院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整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监督管理,按程序、分步骤审慎稳妥推进,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就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对实践证明可行的,修改完善有关法律;对实践证明不宜调整的,恢复施行有关法律规定。 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名单和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目录附后。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名单 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定州市、山西省泽州县、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辽宁省海城市、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黑龙江省安达市、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浙江省义乌市、浙江省德清县、安徽省金寨县、福建省晋江市、江西省余江县、山东省禹城市、河南省长垣县、湖北省宜城市、湖南省浏阳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海南省文昌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郫县、四川省泸县、贵州省湄潭县、云南省大理市、西藏自治区曲水县、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甘肃省陇西县、青海省湟源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 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目录 序号:1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九条:“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收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内容:暂时调整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出让等的规定。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成都市各类中小学校名单

成都市各类中小学校名单: (一)义务教育阶段 1.小学: ① 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成都高新实验小学、成都玉林小学、成都师范附小、成都棕北小学、成华区建设路小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成华区实验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成华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小学、成都龙江路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人民北路小学、石笋街小学、茶店子小学、双林小学、青白江大弯小学、大邑县北街小学、邛崍市羊安中心小学、新津县五津一小、双流师范附小、新津万和中心小学、双流中和小学、温江东大街第二小学、都江堰北街小学、双流实小 ② 改制学校: 龙江路小学锦官新城分校、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崇州市实验小学、成都市大友巷小学、成都市飞机公司子弟小学、成都航天小学、彭州市延秀小学、成都市泡桐树街小学分校 ③ 其他学校:略 2.初中: ① 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成都市棕北中学、双流县白家中学、新津县五津中学、都江堰市塔子中学 ② 城区改制学校: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西区)、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青羊实验联合中学、棕北联合中学、成都市实验中学、金牛实验中学、成都飞机公司子弟中学、中铁二局集团成都第一中学、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③ 一般中学:略

(二)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 1.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 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树德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市第二十中学、青白江区大弯中学、新都区第一中学、温江区温江中学、双流县双流中学、双流县棠湖中学、彭州市彭州中学、龙泉中学(06.1)、新津中学(06.2)、郫县一中(06.3) 2.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5所):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成都市列五中学、成都市第八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市西北中学、华西中学、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成都市玉林中学、西南交大附中、成飞中学、成都铁中、中铁二局一中、崇庆中学、郫县一中、郫县二中、金堂中学、蒲江中学、双流县中和中学、双流县华阳中学、邛崃一中、都江堰中学、彭州一中、大邑中学、航天中学、川化中学 3. 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9所): 成都四十六中、青白江中学、城厢中学、平乐中学、洛带中学、华润学校、成都十一中学、成都十四中学、成都十六中学、成都十七中学成都十九中学、成都二十四中学、成都二十八中学、成都三十七中学、成都四十九中学、成都五十中学、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外国语学校、成都大学附中、高新区一中、成都实验中学、武侯高中、金牛中学、温江二中、新都县第二中学、邛崃市高埂中学、彭州市蒙阳中学、彭州市天彭中学、双流县籍田中学、双流县艺体中学、大邑县安仁中学、崇州市蜀城中学、新都县第四中学、都江堰市第一中学、都江堰市第四中学、金堂县淮口中学、郫县第三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成都高新实验中学 4. 其他学校: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初探 2006年9月福建省全面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大部分的学校在地理“必修1”和地理“必修2”两个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地理“必修3”模块的教学。“必修3”的教材编写是在“必修1”和“必修2”基础之上展开的,是对地理环境区域的研究,也就是说“必修3”的教材内容更重在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本文作者在仔细研究地理“必修3”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地理“必修3”的教学策略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是在“必修1”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择的道路,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在“必修1”和“必修2”模块中虽然也有很多的案例呈现,但在呈现案例的目的、方式和时机上,“必修3”有很大的区别: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有许多的案例,主要有例说型和例证型两种案例,在呈现的时机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在地理原理教学之前,起情境导入的效果;也可以安排在地理原理讲述之后,起到印证地理原理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中体现为案例安排在地理原理之前或者之后,和地理原理同时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其案例呈现的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的理解。而“必修3”的案例呈现方式和目的却有明显的不同,“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的探究 针对上述“必修3”教材的特点,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其核心应当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适时铺垫地理基本原理,寻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必修3”完全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的基本原理上隐含在案例中的,因此对于刚接触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它是一些案例的大汇编,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一) 定位为“世界枢纽、中国门户、区域引擎、生态新城”,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29.4平方公里(北京16.89平方公里、河北12.5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790亿元,建设民用机场跑道4条,军用跑道1条,征地拆迁预计今年启动,2018年实现首航,预计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00万吨。二期再建两条跑道,预计到2040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240万吨。与机场建设同步配套建设新航城,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人口40万,重点发展航空企业总部、航空物流、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机场涉及红线内和噪声区村庄36个。其中,拆迁村28个(民航19个、军航9个)、仅征地不拆迁村庄8个;拆迁村户籍人口2.14万人,预测动迁人口5.2万人;涉及村域总面积10.69万亩。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二) 管控措施:健全组织机构。两镇成立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巡查巡防队伍,整合流管员、志愿者等群防力量,组成立体交叉防控体系,确保重点地区全天候、全时段防范。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出台以“多建不多得、少建不少得”和“不让老实人吃亏”为导向的拆迁政策,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夯实群众基础。落实属地责任。与村签订限控工作责任书,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制定具体管控工作方案,防止空闲地内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现象的出现。保持高压态势。组建240人的“踹墙队”,购置钩机等大型机械11辆,对违章建筑“当天发现、当天拆除”。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500宗,60余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增长势头,实现了“四无”目标(无非法占地、无违法建设、无抢种抢栽、无侵街占道)。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本情况(三) 工作进展:可研报批,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复。拆迁准备,完成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和新航城建设成本匡算,初步确定规模。围绕环评和稳评,制定并上报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公参工作。加紧开展平原造林、剩余土地国有化等措施的研究,保障农民长远利益。服务保障,制定临时供水、供电、道路及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方案。加强机场周边管控,加大拆违打非力度,严禁非法占地、违章建设和抢栽抢种行为,控制外来人口和低端产业涌入周边地区。规划编制,初步完成11项专题规划,提出了新航城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力争明年将临空产业规划报国家发改委批复。招商引资,已与南航、中石化签了战略合作协议,正与各大航空公司深入对接,今年以来新增储备项目30个,累计储备项目60余个。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高考学习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13833474.html,/dili/)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大兴概况

大兴概况 大兴,自秦置县,定名于金,史称“天下首邑”,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远郊区,北部边界距市中心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大兴连接南中轴线,横跨北京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独有的地理优势,使他成为北京向华北地区辐射的前沿。 大兴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到天津新港只需90分钟车程,是离海洋最近的北京郊区。 大兴全境属永定河冲击平原,面积为1036平方公里,海拔米—52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大兴的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大兴区内有永定河、新凤河、大龙河等河流14条。 京津塘高速公路、京开高速公路和104国道纵贯南北,北京五环路横穿东西。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立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大兴成为中外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沃土,成为首都新世纪的发展空间。 大兴区科学谋划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业使农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兴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在大兴渐成优势;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奔驰汽车产业园、北京精细化工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将成为大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现代物流、现代服务、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大兴的发展前景无限宽广。 大兴正在全力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大兴区的环境改善、资源利用、城镇建设、产业布局,无不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兴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全区的林木覆盖率达到%,区内的万亩原始次生林已被命名为大兴古桑国家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大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世界级濒危物种—麋鹿在这里繁衍壮大,由最初从海外归来时的38头繁殖到现在的600多头。北京野生动物园、御林古桑园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全区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首都新的空间发展战略格局的确立,大兴区确定了“七大中心组团和四大生态旅游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新格局。大兴新城、亦庄新城、采育、魏善庄、庞各庄、榆垡、安定中心组团的规划建设和以北京野生动物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以团和行宫为中心的生态旅游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我在高一(12)班和高一(13)班教授这节内容。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 1

2018北京大兴区初一(上)期末

2018北京大兴区初一(上)期末 数 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4页,共三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1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涂在答题纸第1-8题的相应位置上. 1.2017年12月17日,第二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飞行 时间两个小时,飞行的高度达到15000英尺.1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51015.0? B.31015? C.4105.1? D.5105.1? 2.3 1- 的相反数是( ) A.31± B.3 1 C.-3 D.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是单项式 B.21xy 的次数是二次 C.单项式-a 系数是1 D.2b a 3 12+是三次二项式 4.下列式子变形正确的是 A.-(m+2)=-m+2 B.3m-6m=-3m C.2(a+b)=2a+b D.π-3=3-π 5.若()0|5-b |6a 2 =++,则(a+b)2017的值是 A.-1 B.1 C.0 D.2017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 B.射线OA 与射线AO 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 C.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若代数式4y 2-2y+5的值为7,则代数式2y 2-y+1的值是( ) A.2 B.3 C.-2 D.4 8.已知线段AB=10cm,C 是直线AB 上一点,BC=4cm,若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度是( ) A. 7cm B.3cm 或5cm C.7cm 或3cm D.5cm 第Ⅱ卷(填空题、解答题84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9.若|m|=|-7|,则m=________。 10.已知a,b 为有理数,且a >0,b <0,a+b <0,将四个数a,b,-a,-b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号连接) 11.若方程 ()1-x 22 a x 2=+的解为x=3,则a 的值是__________. 12.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正方体的表面与“建”相 对的汉字是__________。

成都市部分中学简称全名对照表

成都市部分中学简称全名对照表 学校简称 学校全称 地址 11中 成都市第十一中学 成都市育婴堂街33号 17中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七中学 成都市锦江区牛王庙巷37号 18中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 成都市金牛区白果林小区金罗路4号 20中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初中部) 成都市金牛区同育街38号 33中 成都市第三十三中(现在的八中北区) 成都市外北高笋塘红旗巷9号 36中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 金牛区天回镇金华寺南路288号 37中 成都市三十七中学 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一段469号 38中 成都市第三十八中学(北大附中特色教学实验学校)成都市龙潭寺隆兴路8号 3中 成都市第三中学 红星路二段83号 40中 成都市第四十中学(省属) 成都市成华区新街150号 49中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成都市建设北路三段56号附3号 52中 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

成都市郫县团结镇靖源上街139号 8中 成都市第八中学 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72号 成实 成都市实验中学 成都市二仙桥北二路三号 成外 成都外国语学校 成都市羊西线高新西区 川大附中科华校区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科华校区(原12中,初中部) 成都市航空路16号 川大附中望江校区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望江校区(原12中,高中部) 成都都市太平南新街68号 川师实验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学校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南大门斜对面)川师附中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锦江区劼人路318号 川师实外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 四川成都锦西小区锦西路66号 电科大附中 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成都市八里小区双建路双建南巷1号 高实 高新实验中学 成都高新区紫荆西路27号 嘉祥成华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 成都市二仙桥北二路3号 交大附中 西南交大附中 成都市交大路174号 金牛中学 成都市金牛中学 成都市土桥金周路52号 金实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本部) 金牛区白果林小区中新路2号 金实北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明九中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全面素质。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的意义。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8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8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