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辑

第一辑

第一辑
第一辑

《读点经典》第一辑

目录

经典语录 2

《论语》六则 2

《孟子》三则 2

《大学》二则 3

《中庸》二则 3

官箴一则 3

红色语录三则 4

散文选萃 4

苛政猛于虎 4

劝学(节选) 4

牧民 5

刻舟求剑 6

杂说(之四) 6

爱莲说7

清贫7

论学问8

我有一个梦想8

诗词撷英9

君子行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

满江红10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11

沁园春·雪11

自嘲11

出益州12

囚歌12

冬夜杂咏12

名誉13

楹联集锦13

经典释名14

《论语》14

后记

薄熙来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人们在走完人生之路时,恐怕连人类知识财富的百分之一也未及领略,而当今工作紧张,能拿出的学习时间又十分有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

经典应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而引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共产党人,也在他们书写英雄史诗之时,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文化经典。

市委宣传部编辑的这本小书,有古往今来的诗词佳作,散文精粹,开本小巧,好读好带。虽然两小时就能看完,且每月只一小本,但久而久之,也会令你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经典语录

《论语》六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1]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而》)

【注释】

[1]省(xǐnɡ):反省,检查。

[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都温习

了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注释】

[1]弘毅:强毅。

子曰:“知[1]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注释】

[1]知:通“智”。

《孟子》三则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2],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3]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注释】

[1]郭:外城。

[2]池:城外的护城河。兵:兵器。革:甲胄。

[3]畔:同“叛”。

孟子曰:“桀纣[1]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2],所恶勿施尔也[3]。”(《离娄上》)

【注释】

[1]桀:夏代暴君。纣:商代暴君。

[2]所欲与之聚之:人民所希望的,替他们聚集

起来。

[3]恶(wù):讨厌,憎恨。施:加。尔也:如此罢

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大学》二则

民之所好好之[1],民之所恶恶之[2],此之谓民之父母。

【注释】

[1]所好好之:二好均读为hào,动词,喜好。所好:喜好的东西。

[2]所恶恶之:二恶均读为wù,动词,讨厌、憎恨。所恶:讨厌的东西。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1],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2]。

【注释】

[1]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昭明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指光明德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想使高尚的道德昭明于天下的人。

[2]“致知”句,意为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中庸》二则

子曰:“好学近乎知[1],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1]知:通“智”。后文“知”,均解为知道。

凡事豫[1]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2]

【注释】

[1]豫:通“预”,准备。

[2]跲(jiá):阻碍。困:窘困。疚:愧疚,后悔。穷:困窘。

官箴一则

〔明〕年富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

威。

红色语录三则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

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青年团的任务》)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散文选萃

苛政猛于虎

《礼记》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4]。”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5],苛政猛于虎也。”

【解题】

本文题目为后人所拟。篇中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更可悲的是苛捐杂税竟然甚于虎口。

【注释】

[1]有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

[2]式:通“轼”,古代设在车箱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在车上表示敬意时,用手扶轼,俯身而立,也叫“轼”。

[3]子:“你”的敬称。壹:的确。重(ch?ng)有忧:连着有几件悲伤的事。

[4]舅:古人称公公为舅。焉:“于之”的合字,“死焉”即“死于虎”。

[5]小子:年轻人,此处用以称呼学生。识:通“志”,记。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5]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6]。假[7]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9],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锲[11]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12]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13],非虵蟺[14]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题】

本篇系统地阐释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特别强调学习勤奋刻苦的重要性,被历代文人奉为治学劝进的经典著作。

【注释】

[1]已:中止。

[2]中(zh?ng):符合。绳:木工用墨线取直,“中绳”谓木料很直。輮:通“煣”,指用火烤木料,把木料弄成圆形。规:圆规。

[3]有:同“又”。槁暴:晒干。槁:干枯。暴(pù):同“曝”,晒。挺:直。使之然:使它变成这样。

[4]受绳:用墨绳量过。金:指刀剑。砺:磨刀石。日参省(xǐnɡ)乎已: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知明:智慧明达。过:错误。

[5]跂(qí):踮脚。

[6]彰:明显。

[7]假:凭借。

[8]“君子”二句:君子本性与人无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生:通“性”,指本性。

[9]跬(kuǐ)步:举足一次为跬,即半步。

[10]“骐骥一跃”四句:骏马一跃,达不到十步之遥;虽是劣马,努力走十天也能赶上好马,原因在于中途不停顿。驾:马一日所行的路程。

[11]锲:刻。

[12]螾(yǐn):即蚯蚓。

[13]跪:指足。螯(áo):蟹首上开合如钳的两只脚。

[14]虵(sh?):同“蛇”。蟺(shàn):同“鳝”。

牧民(节选)

《管子》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1]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3]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4]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5];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6]危矣。

【解题】

《牧民》主要探讨统治人民、管理人民的方法,集中体现了管子的民本思想。本段选文提出管理人民的要义在于满足人民的意愿,使人民生活幸福。

【注释】

[1] “务在四时”二句:凡守土官长,务须致力于不废农事,使仓库里粮食丰盈。务:从事于,致力于。四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时农事。仓廪:仓库。

[2] “国多财”四句:国家富饶,就能吸引远方的人民;土地开垦充分,就能使百姓安居。辟:开垦。举:尽、全。

[3] “上服度”四句:居高位者的行为合于礼度,使六亲各得其所,就能使之因感恩而团结;礼义廉耻建立起来了,君主的命令就能得到执行。服:行为。度:礼度。六亲:父母兄弟妻子,此处泛指宗族。四维:原指系在网角上的绳索,此指礼、义、廉、耻。张:建立。

[4] “民恶忧劳”句:百姓不喜欢忧劳,我就使他们安逸快乐。以下三组句子皆同一句法。佚:通“逸”,安逸。

[5]“能佚乐之”句:统治者能使人民安逸快乐,人民就会为统治者分担忧劳。前一“之”指人民,后一“之”指统治者。以下三句为同一句法。

[6]上位:统治地位。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1],曰:“是吾剑之所从坠[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4]其国,与此同。时已徙[5]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解题】

标题为后人所拟。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篇主要阐明法令制度应当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变化,否则就会失去功用,甚至造成严重恶果的道理。该文以朴素的唯物思想为指导,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一定的进步性。刻舟求剑是文中用来比喻的一个寓言,讽刺了不能因时制宜的迂腐。

【注释】

[1]遽契其舟: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遽:急速,立刻。契:同“锲”,刻。

[2]“是吾剑”句: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代词,这个地方,这里。

[3] “从其所契者”句:从刻着记号的那个地方下水寻找他的剑。求:寻找。

[4]为:治理。

[5]徙:变迁。

杂说(之四)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5]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材[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解题】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本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说明奇才异能之士多沉沦下僚,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任用人才表示愤慨,也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委屈。

【注释】

[1]“世有伯乐”二句:只有伯乐才能发现千里马。伯乐:姓孙名阳,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称。

[2]“故虽有名马”四句: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是受辱于马夫之手,和普通马同死于马厩之中,不被人称为千里马。祗(zhī):只是。奴隶人:养马的仆人。骈:并排。槽:盛饲料的器具。枥:系马之处。

[3]“马之千里者”二句:喂养千里马,一顿可能要用掉一石粟。或:可能。

[4]喂马的人不把它当做千里马去喂养。食:同“饲”,作动词用,下同。

[5]等:等同,相同。

[6]不能按千里马的特性驱使它。策:马鞭,这里作动词,鞭策。

[7]不能按千里马的需要喂养它。材:本能。

[8]对千里马进行吆喝,而不能了解马的心意。鸣:吆喝。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2]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4]乎众矣!

【解题】

周敦颐(1017—1073),宋代思想家,“北宋五子”之一。本文通过莲花与牡丹、菊花的对比,表现莲花的高洁,表达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操,以及对人云亦云之流俗的厌恶。

【注释】

[1]蕃:多。

[2]李唐:唐代皇室姓李,故称李唐。

[3]濯(zhu?):洗涤。妖:美丽但不端庄。

[4]宜:应当,与“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清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1]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 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淡淡地说。

“你骗谁!象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那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的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呵!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的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2]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

【解题】

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和闽浙赣根据地的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第10 军的主要领导人。1934 年11 月奉命率军北上抗日,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 月29 日在江西玉山被俘。在狱中,他正义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优秀篇章。1935 年8 月6 日,方志敏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注释】

[1]国方:指国民党方面。

[2]国军:指国民党军队。

论学问

(节选)

〔英〕弗兰西斯·培根

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解题】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选文将学问知识的重要性以娓娓的语言叙述出来,令人信服。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美〕马丁·路德·金

(1963 年8 月28 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

朋友们,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尽管现在和未来困难重重,可我仍然怀有一个梦想。它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梦中。我梦想着,这个国家终有一天会奋然而起,坚持实现它信条的真谛

——“我们将之视为不言自明的真理,即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色丘陵上,奴隶的儿子们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能坐在一起,共叙手足之情。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现在仍被不平等的灼热和压迫的高温所炙烧着的密西西比,也能变成一片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会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人的肤色,而是以人的品行作为判断他们价值的国度里。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就在邪恶的种族主义者们继续对黑人们的行动妄加指责的阿拉巴马州,就在那位凶残的统治者拒不接受消除种族歧视的联邦法令的阿拉巴马州,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如兄弟姐妹般一起携起手来。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深堑化做通途,高山夷为平地,歧路铲为平川,曲径变成通衢,上帝灵光闪现,芸芸众生同沐天恩。

这就是我的希望。这就是我带回南方去的希望。怀着这个希望,

我们能够在绝望的山谷之中掘出希望的宝石;怀着这个希望,我们能够把祖国的喧嚣不和变成一曲友爱和谐的兄弟交响曲;怀着这个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奋斗,一起斗争,一起入狱,一起捍卫自由,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终有一天将获得自由,就让我们为争取自由共同坚持下去!

【解题】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68 年4 月4 日遇刺身亡。1964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 年8 月28 日,在华盛顿举行的25 万人参加的“自由进军”游行集会上,金发表此著名演讲,后被誉为“黑人之音”。

诗词撷英

君子行

古乐府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1]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2]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3]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4]

【解题】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旨在表明正人君子应防患于未然,主动避嫌。

【注释】

[1]未然:还没有成为事实。嫌疑: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瓜田纳履,李下整冠,有被怀疑为盗瓜窃李的可能。因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3]劳谦:勤劳谦恭。和光:才华内蕴,不露锋芒。

[4] 此四句用周公典。《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白屋,指寒士。下白屋即礼贤下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1]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3]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4],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6]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7]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9]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

【解题】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中国古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本诗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困苦,表达出宁苦己以利人的高尚情怀。

【注释】

[1]三重(ch?nɡ):多层。

[2]挂罥(juàn):挂结。坳(ào):低洼的地方。

[3]能:这样,唐人口语。

[4]公然:明目张胆。呼不得:喝不住。

[5]俄顷:不久,顷刻间。云墨色:云黑如墨,天要下雨。漠漠:阴沉迷濛状。向:将近。

[6]布衾:布被子。恶卧:小孩睡相不好,两脚乱蹬,故被里破裂。

[7]雨脚如麻:形容密雨如垂下的麻线一样。

[8]丧乱:指安史之乱。少睡眠:疲于战乱奔波,忧于国事,故少睡眠。何由彻:怎样才能挨到天亮呢?彻:彻晓。

[9]安得:怎样得到,反问语气。广厦,大房子。大庇:全部庇护。

[10]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广厦。见:同“现”。庐:房屋。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1],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3],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5]。

【解题】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屡次打败金兵,战功卓著。因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害。本词是一首以忠愤著称的爱国主义名作,表现了作者对敌寇无比的痛恨、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及其收复失地的不可动摇的意志。

【注释】

[1]抬望眼:抬头望远。

[2]上句说自己年已三十,虽然建立了一些功名,但与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下句写转战数千里、披星戴月的战场艰苦生活。

[3]靖康耻:指靖康二年(1127)京师和中原沦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的奇耻大辱。

[4]驾着战车向敌人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缺:残缺。

[5]朝天阙(qua):朝见皇帝。天阙:皇帝所居之处。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燮

衙斋[1]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2],一枝一叶总关情。

【解题】

郑燮(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本诗是题画诗。诗人从竹入手,托物言志,表达了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注释】

[1]衙斋:衙门里供官员燕居之处。

[2]些小:微小。吾曹:我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5]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7]俱住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题】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此词作于红一方面军1936 年2 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作者在1945 年10 月7 日给柳亚子的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作者自注云:“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注释】

[1]顿失滔滔: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2]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3]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红日和白雪

相互映照,看上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4]竞折腰:倾倒,弓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5]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ɡ)政,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朝功业最盛的帝王。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6]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宋代的创业帝王。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7]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在1206 年统一蒙古之后的尊称。汗:可汗之省称。只识弯弓射大雕:只以武功见长。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1]?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解题】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受到反动派的迫害,鲁迅的生活非常困窘,但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本诗便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注释】

[1]华盖:星座名。古人认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出益州

刘伯承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解题】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县赵家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理论家。1913 年8 月,刘伯承随部队参加讨袁被敌人通缉,潜回家乡重庆开县赵家场。1914 年春,乘舟东下去上海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出渝途中写下此诗明志。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将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解题】

叶挺(1896—1946),中国杰出的军事家,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军长。1941 年皖南事变,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囚禁。狱中的他坚贞不屈,作《囚歌》以明志。诗歌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

冬夜杂咏(选二)

陈毅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解题】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青松》《红梅》二诗,通过对松、梅的歌颂,赞美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名誉

〔黎巴嫩〕纪伯伦

落潮时我在沙滩上散步,

我俯下身来,在沙滩上写了一行诗。

我在这行诗里抒写了

我的心灵所思索的,我的灵魂所渴望的。

潮水高涨的时候,

我又回到了这个海滨,

我写下的那行诗什么也找不到了,

我只找到了盲目行人留下的拐杖痕迹。

【解题】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诗比喻奇巧。名利就是那写在沙滩的心灵思索和灵魂渴望,这一切都将随着潮来潮去而无影无踪。淡泊名利,这是我们从诗中得到的启迪。

楹联集锦

心中犹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题洛阳白居易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清·章炳涛题内乡县县衙)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更虚心。

(李苦禅题《竹》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1]。

(清·朱洊题勤志堂)

【注释】

[1]三余:三国学者董遇有“读书三余”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在勉励学子抓紧冬日农闲季节、夜间及阴雨天读书学习。蛾术: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意为蛾蚁虽是小虫,但时时不忘连续地劳作,也能积土成堆。

此巴蜀钜观,祇一层楼,通八方气,撑半壁天,巫峡十二峰,嘉陵三百里,好山好水,都从眼底逢迎,洵可乐也,洵可乐也;

当风日清美,携几壶酒,约数友人,论两间[1]事,纵横廿四史,上下五千年,大嚼大啖,浇尽胸中垒块,岂不快哉!岂不快哉!

(钟云舫[2]题渝城楼外楼)

【注释】

[1]两间:天地间。

[2]钟云舫(1847—1911),清重庆府江津县(现重庆市江津区)人,又名祖棻,清末著名楹联家,有“联圣”之称。

经典释名

《论语》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曾参与政治实践,做过鲁定公的司寇,因“不能得君而行道”而去,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都不被采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删订《诗》《书》《礼》《乐》《易》等古代思想文献,据鲁史修《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可考者七十余人。最终创立儒家学派,以“仁”为儒学基本范畴及政治思想的核心,影响中国数千年,号为圣人。

一般认为,《论语》出自孔门弟子及后学之手,他们根据记忆和耳闻传说追记孔子的言行,故是语录体,有《学而》《为政》《八佾》等二十篇,一篇有若干章,一章记录若干言论,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及立身处世之道。在先秦诸子中,儒家最重文采,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孔门著述多半尚文,《论语》也是代表之一。其文虽多为只言片语,但思想有深度,文字表现力强,间有感情与诗意,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乃至“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皆含英咀华,味之不尽。

作为儒家经典,研治《论语》者代不乏人,以南宋朱熹所作《论语集注》较为通行。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是孔子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诸侯所接受,遂退隐讲学著述,其主要思想集中于《孟子》一书中。《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共有《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在政治上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道德修养方面,孟子主

张“性善论”,提出了“四端”和“五伦”。“四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的注疏本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的《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经》),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和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等。

后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提高我市干部的文化修养,在市委宣传部的组织下,我们编选了这套《读点经典》,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经典文献中的名家名篇或格言警句,兼及外国作品。

在选录中,我们突出了励志、和谐、民生、为政、修养、勤学、艺术、智慧等方面的主题。为了便于编排,又将其分为经典语录、散文选萃、诗词撷英、楹联集锦等几大板块。

本书以丛书的方式出版发行,每月1辑。

本书采用小开本,以便于携带。

为了方便阅读,对所选散文和诗歌部分的作者和题旨,我们作了简要的介绍;对较为生僻的语词,也作了简单的注释;通俗的字词,不再注释。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水平高。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198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而在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田园城市的理论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1、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3(了解)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改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1城市规划的定义:p62 2城市规划的任务:p64 3永续发展的概念:p6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的概念。 4、p70 5、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 6、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题(第一季)

1.居住小区 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2.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指国家确定的、在城市中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历代遗址、古代和近现代杰出人物的纪念地、古木、古桥等构筑物。 3.户室比 是指住宅区内各种不同户型的比例。户室比往往依据入住对象的总体家庭结构构成和住房标准构成予以综合确定。 4.分区规划 大、中城市在完成总体规划后,根据需要对城市进行分区,并编制分区规划。它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5.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6.城市性质 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7.千人指标 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面积和建筑面积。 8.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9.历史地段 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 10.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1.城市结构 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填空 1、城市用地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的土地。 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通常由文物保护范围及建筑控制地带范围、历史地段保护范围、城市外围环境控制范围共同组成。 3、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城市交通分为两部分,即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 4、对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主要是对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几方面进行分析。 5、????强调城市结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城市与环境的共生;开拓新的空间生存环境;进化自然观扩展新生境。 6、城市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空间结构等。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7、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三个组成部分。其中,规划法规是核心。规划运作分为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实施性发展规划。 8、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城市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最活跃的发展因素,对于大多数现代城市来说,第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城市货运属于运输性交通,有明确的起始、终到点,要求以尽可能短时间完成出行,其形态是两点一线的联结。 10、三国的曹魏邺城规划已经采用了功能分区的布局思想。 11、城市用地按功能组合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市中心区、开发区。 12、北宋中叶的开封城,出现了开放的街巷制。 三、单选 1.(C)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 .主要职能 2.自行车是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交通工具,最佳活动范围在(C)。 C.3 ? 4km 3.城市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 A.城市中心 B.城市交通 C.工业区 D.居住区 4.规划体系的核心是(D)。 D.规划法则 5.(C)分配总的指导思想是“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 C.岸线 6.居住区公园位置要适中,面积约(B),居民步行到达距离不宜超过800m。 B.lha 7.(C)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C.城市发展战略 8.城市人口中的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其总人口的比例,是城市人口的(B)。 B.产业与职业构成 9.公路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使用性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以下不属于这四类的是(C)。 C.终点站 10.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的发展周期有关。 当城市处于:(B)——物质环境以外向扩展为主;(B)一一物质环境以再开发、内部重组为主。 B.生长期成熟期 11.(???)的成就是完成了两个大型道路系统的十字交叉和两圏环形道路:是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网络”来组织空间的运动。 A.恩维的卫星城镇理论 B.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 C.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D.奥斯曼的“巴黎改建” 12.(A)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A.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13.(D)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D.城市总体规划 14.(D)是规划的核心,是规划原则意图的落实和体现。 D.用地 15.城市规划的设计的基本领域包括:用地+(A)+其他。其中,用地是规划的核心,是规划原则意图的落实和体现。 A.道路+绿化+市政 16.城市用地分类按国标分为(D)大类,(D)种类,(D)小类。 D.10 46 73

“文化强国”读经典

“文化强国”读经典 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牛正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文化强国?的任务,这一伟大号召,将把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坚定性推进一个新的热潮、高潮、大潮。也就是?文化强国?要多读书、读好书,尤为重要的是读经典。古人云:?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在漫长的历史演义、变迁、进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先贤、圣人、哲人创造了、积淀了、留下了灿烂、辉煌、历久弥新的文化、泽被后世的中华经典。经典,是浓缩的文化精品、是岁月长河中的精华、是民族的智慧、是人类的结晶、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具有恒久的真理性、科学性和生命力。经典,有文学、史学、诗歌、伦理、哲学、楹联、故事、小说、绘画等形式,它记录了、印证了、表达了、折射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受千百年的考验之后,其沧桑的历史、智慧的光芒、思想的价值,跨越远隔的时空,是至真至纯的思想和情感,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汇聚着人类最重要的理念、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具有普及性与现代价值,是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的永久脊梁。从分量上看,经典以一当十。读点经典,在理想信念、修养品德、做官从政和为人处世方面,能够给我们以指导,提升我们的境界和层次。司马迁《报

任安书》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人格标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诸葛亮《出师表》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我们树立了勤恳不怠的榜样。魏政《谏太宗十思疏》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天祥《正气歌并序》中?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舍生取义,坚守气节。如此经典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和精神财富。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说:?这些被称为经典的东西,恰如无边暗夜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着我们的未知前途。??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对经典书籍的阅读,是含金量很高的文化阅读。读书可以丰富知识,读史可以提升智慧,读经可以磨炼品质,读文可以激励斗志。古人曰?鉴往而知来?。有位哲学家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发现时代变迁的大势,追寻历史演进的规律,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功能的认知。特别是经典文化的警醒教育,形成了不乏点亮的?为官从政文化?,流传下来许多动人的事例和格言警句,一直在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感化人。如对于施政,有?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对于?官民关系?,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谋事,有?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对于廉洁,东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名言振聋发聩;以及论青史留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一百天考研英语复习规划

一百天考研英语复习规划

100天考研英语复习规划 从现在到2017研究生考已经不足100天,留给大家考研复习时间已经不多了(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大家加把劲啊)。这个时间是英语复习最黄金的时间,很多英语渣渣就是在这个时候突飞猛进的。大家要在这个时间合理的安排复习内容,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我作为老一届的考研党,给大家总结一下从九月到十二月复习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打来帮助。 第一阶段:九月 在九月之前大家应该完成了考研英语的基础知识复习和第一次真题练习,在九月大家要把心思放在题型的专项训练上,一定要狂刷试题攻克弱点。 1.阅读题: 这个时候的重点就不再是单词和长难句了,而是要好好的总结各种阅读题型的特点还有解题规律。虽然做题技巧也有现成的,但是大家还是最好自己能总结一下,毕竟自己总结的做题技巧,自己勇气来也方便,才能更好的做题。这个时候阅读题一定要好好练啊,可千万别偷懒,时间真的很紧张。大家练习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多反思、多总结。阅读题的做题量一定要上来,这个很重要,熟能生巧你懂的。《阅读基础90篇》是个挺好的阅读专项的书,阅读题真的好多。2.翻译、完形和新题型

这三个题型大家也要注意总结常考的考点,做历年真题的时候包这些题型的考点最好都整理出来。翻译部分尤其注意六大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完形部分注意逻辑关系的把握和各类实词的总结归纳;新题型部分注意不同题目的出题特点和线索常常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根据不同的考查类型总结不同的解题思路。 第二阶段:十月 这个时候政治和专业课的复习会占用大部分的复习时间时间,留给英语的时间会相对少一些。这个时候最好是去做真题还有去积累一些作文写作的素材就行了。 练习真题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下午进行标准化测试,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做完之后对答案,大家还是要注意总结每道题目的思路和考点。还有对答案的时候看看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然后将每部分跳出来单独进行精读和分析。大家注意真题练习要放在一天的下午,精读和分析可以放在第二天早上。剩下的时间每天还应该再补充一定量的题型专项训练,阅读可以选择每天一篇,完形、翻译、新题型差开来练习,大家自己安排时间。这个时候对于作文就要进行先期准备,大家平时多读点经典的英文文章,在里面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语料。 第三阶段:十一月到十二月考前 最后的这八个星期大家一定要能沉下心来,把以前总结的错题都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专注目标,努力追求,完美人生,太14:22

专注目标,努力追求,完美人生,太14:22/33 一、事情重大,祷告为先 二、船在海中,必有风浪 三、耶稣履海,显出主宰 四、门徒惊慌,主来安慰 五、注目耶稣,必能成功 六、呼求耶稣,得到拯救 七、认识耶稣,上帝儿子 智慧:〈成功从树立目标开始〉 有时候,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比干什么更为重要。——列夫。托尔斯泰 我来来往往,我匆匆忙忙/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忙忙忙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盲盲盲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李宗盛故事:毕塞里/沙漠中的旅游胜地。是如何被开发出来的。毕塞里地处浩瀚的沙漠之中,方圆上千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行人很容易迷失方向,若没有指南针,又不认识北斗星,想走出沙漠,确实是天方夜谭。莱温的经验/他告诉阿古特儿,只要你白天休息,夜间朝着北斗星走,啊古特遵照莱温的话去做了,------因此成了开拓毕塞里的英雄。并在他的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提示:人活在一个纷杂的世界当中,被许多琐事所围绕,有很多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了什么,应该作什么事情,人们的生活中缺少一个参照物,所以在树立目标之前,很多时间,人们把精力用在了绕圈子和原地踏步上,而并没有踏上属于自己的成功之旅。 为了求生存,求成功,我们必须在分散中找到统一,在杂乱中建立次序,找出正常的步调,确立正确的目标,如认清北斗星究竟是哪一颗,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走出生命的茫茫大漠,步入成功的殿堂。 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切实的,包含四个要素: 1、是了解你想做什么(开公司、当明星----) 2、是了解你能做什么(实力,自己的目标适合自己的能力吗) 3、是要将目标、能力和现实相统一(时间方面、准备方面、困难方面) 4、是为了这个目标,你可以付出多少努力(是不是可以全心全意、肯舍弃与目标无关 的爱好与消遣)。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前几年曾报道过一个哈佛商学院的故事:商学院做了一个实验,把水平相当的学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小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第三小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一组因一个月没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下降到37%;第二组由于在体育馆坚持练习,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由39%提高到42。5%。 这是不是很奇怪?很简单,强烈的愿望使你投出的球都是命中的!实际上太多的人无法达成他们的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定下生活的目标。 一、美好人生,是由目标铺成 1、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 有人问哈佛毕业的罗斯福总统:“尊敬的总统,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的年轻人一些建议吗?”总统谦虚的摇摇头,他接着说了一件他年轻时的一件事,当时他很想在电讯业找份工作,经父亲联系,约好去见当时美国无限电公司懂事长萨尔洛夫将军,见面时,将军直接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读《读点经典》丛书心得

读《读点经典》丛书心得 初拿到《读点经典》这本小册子时,顿时就被她那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甚至可以说是寒碜的外表给吸引住了。翻开第一页,薄熙来书记亲笔给《读点经典》写的序言跃然纸上:“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他还巧妙地把《读点经典》比作“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读点经典》里面包含“经典语录”、“散文选萃”、“诗词撷英”、“楹联集锦”和“经典释名”等部分,厚不过80余页、字不过3万略余,虽然页码篇幅不多,但都有励志、和谐、民生、为政、修养、勤学、艺术和智慧等同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一脉相承的经典主题,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让人阅读起来大有裨益、获益匪浅。作为公司“四个一”活动用书,使得我们对这套丛书中收录的传统国学经典、优美诗词散文都能较为系统地学习,并从中得到启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中的《劝学》篇系统地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时至今日依然有

很大的借鉴性。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开卷有益,才能学以致用。经典的书籍更是要仔细读、反复品味。持之以恒,立足于本职工作,结合实际用心体会,并努力内化、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会对我们修身与工作带来莫大的帮助。

《读点经典》第一辑

《读点经典》第一辑电子版本 目录 经典语录 (2) 《论语》六则 (2) 《孟子》三则 (3) 《大学》二则 (4) 《中庸》二则 (5) 官箴一则 (6) 红色语录三则 (6) 散文选萃 (7) 苛政猛于虎 (7) 劝学(节选) (8) 牧民 (10) 刻舟求剑 (11) 杂说(之四) (12) 爱莲说 (13) 清贫 (14) 论学问 (17) 我有一个梦想 (18) 诗词撷英 (20) 君子行 (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1) 满江红 (22)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23) 沁园春.雪 (24) 自嘲 (25) 出益州 (26) 囚歌 (26) 冬夜杂咏 (27) 名誉 (28) 楹联集锦 (29) 经典释名 (31) 《论语》 (31)

经典语录 《论语》六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曾子曰:“吾日三省[1]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而》) 【注释】 [1]省(xǐnɡ):反省,检查。 [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都温习 了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注释】 [1]弘毅:强毅。 子曰:“知[1]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注释】 [1]知:通“智”。 《孟子》三则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2],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3]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注释】 [1]郭:外城。 [2]池:城外的护城河。兵:兵器。革:甲胄。

初三作文:奋斗成就完美人生作文800字

奋斗成就完美人生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题记 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同样的天资,只是努力和不努力的问题而已。一般人都会羡慕别人额成绩怎么那么好呀?或别人打球怎么那么厉害?可他们从来没想到这些人的成功背后是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比如,历史上就有许多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张良——以为大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在青年时期却因韩国没有能力守卫自己的领出而被秦国所灭,而张良一家也遭受其害,不久以后也被屠杀了;他开始并没有接受这个事实,而是一鼓作气举起了反秦的旗帜。他这种不惜家财万贯而去刺杀秦王为的是什么呢? 他拿着钱,安然无事的生活着不好吗?为什么要反秦呢?当他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无法挽回了,他深知自己这样做,身上背负的不是耻辱而是高尚的荣誉。叫大力士去砸车,投奔刘邦,这两件事无一不体现出张良反秦的决心。他这种从不放弃自己的人生而是去努力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正是后人们对张良的评价。他这一生中唯有三件大事——反秦、复韩、归隐。复韩还没能实现,实际上只完成了两件大事,仅仅就因为指两件事,他就成了著名的历史人物。 当今社会,谁还会说他没有完成自己的人生呢?他的人生恰好是奋斗来的,他不是因为眼前的某颗绊脚石而止步,造成自己一生的遗

憾。他完美的人家几经波折,几经风雨才实现的,他就是因为相信自己,奋斗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如果没有路上的那些绊脚石,就可能没有汉高祖,历史也就从此变更了,他奋斗了,所以他的人生是完美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有努力奋斗而完美的人生。NBA历史上球员科比·布莱恩特,洛杉矶湖人的老大,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位NBA球员,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成为了NBA历史上的璀璨之星。他从不幻想,而是努力奋斗,因为他知道世界上会打篮球的人很多,自己可能随时会被刷走,这样他的梦想就破灭了。他每天苦练篮球,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他拿下好几次BNA冠军,他历经了千百次失败才成就了自己,所以他的人生是完美的。 一个人的完美人生并不是他幻想了多少,获得了多少,而是他奋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感悟书香中国

感悟“书香中国” ——由上海书展引发的思考 ○施裕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又来了,对于我们这些喜爱读书的人来说,就像过节一样,甚是开心。因此,每年的书展我都会去,而且都会买一大堆自己喜爱的书回家,慢慢品味。 今年的上海书展升格为全国书展,并取了一个好名字:“书香中国”。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对于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几乎人人都会读唐诗宋词的民族而言,书香是否能够历久弥新、浸润国人心灵呢?倡导并推动全民阅读的努力,能否收到实效呢? 人民日报曾经公布过关于国人阅读的一组数字,颇为触目惊心:1990年,扣除教材、教辅,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年过去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人均购书量只增加了不到半本。考虑到图书馆阅读还很不普及,这个20年徘徊不前的数字就显得格外刺眼。 在以课业负担重闻名的中国,孩子们也鲜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精力。一项针对中美儿童的阅读调查称,中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比美国儿童晚了4年,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功利性阅读,正在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品位,甚至造成他们对读书的反感。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不久前发布的“第八次全体国民阅读调查”表明,尽管电子化阅读在急速发展,仍有63.8%的网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这或者表明国民对传统阅读生活仍然心存期待。 这次书展不同以往,有许多新亮点。推出一系列面向普通读者的活动,诸如同时开始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名家新作讲坛、以“全民终身学习”为主题的长三角地区公众讲座论坛、“读点经典”现场诵读会,等等。为了让市民能充分享受上海书展的文化盛宴,书展还以各种形式办进区县、街道甚至社区,并向各区县的残障人士、低保户、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等困难群体发放了两万余张免费入场券……这些努力,不仅仅为提高书展的层次,争取读者,更是在为非功利化阅读培养读者、培育市场。展会上,我明显地感觉到:明星少了,作家多了;商业活动少了,读书氛围浓了;炒作的少了,实惠的多了。也许这是推动“书香中国”的一个良好开端。 急速发展的中国,正努力走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很需要“书香”来夯实文化根基。我们不但向往经济强国,更向往文化强国。要以新的理念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以新的思路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推动“书香中国”,开展全民阅读,传承文化薪火,不但是操作性很强的文化积累,也是当代出版人在中华文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书香中国”,一定会走得更远,更长久。(作者单位农房集团) 送你葱 ○周颂鲁 北方人爱吃大葱。大葱炒鸡蛋、大葱炖豆腐、大葱面片汤、大葱夹饼子、大葱蘸大酱......大葱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命。在上海,大葱也叫胡葱,到处有卖。想吃现成的,附近拉面馆就有,炒一盘葱爆羊肉,人民币二十元,方便。可是,四十年前,当我在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偏远农场工作的时候,大葱还真是稀罕物。 当年,农场连队的职工吃菜全靠连里的菜地班供应。新疆季节晚,三月份还在吃腌菜,四月份才陆陆续续见得到大葱之类的新鲜蔬菜。吃大葱难,是许多人的共同体会。当然也有

初三语文议论文练习(三)(含答案)

初三语文议论文练习(三)(含答案) 【学习目标】 能够判断并说明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要求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分析运用某种论证方法取得的效果。 【学练案·预习案】 (2011江苏无锡)一个哲学命题 ①我小时住的小镇土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名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因为他的发型就是由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理的。 ②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却隐藏着一个哲学问题。“头发于净整洁”和“头发乱糟糟”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理发师各自拥有的理发技术才是问题的本质。很遗憾,儿时的我尚未练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头发干净整洁的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 ③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河边钓鱼的老头,竞能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一个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的酒鬼,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个终生潦倒,混迹于烟花柳巷的公子哥,竟然是开创一代词风的大词人柳永。如果不是有史记载,有据可查,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实。反之亦然。一个衣冠楚楚、相貌俊俏的帅哥,也可能有着阴险和狡诈的内心,比如秦桧,比如阮大铖。 ④于是,常有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以长相、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这个毛病,是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也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 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 用?(2分) 答: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事例来证明观点更让人信服。 (2011南京沿江一模)读点经典 ①据报载,重庆市委组织的“读点经典”活动,掀起了上至官员下至小学生的全民阅读的热潮。一种薄薄的只有80多页、三四万字的小册子——被称为“口袋书”的《读点经典》,在重庆几乎人手一册。重庆市委书记在为《读点经典》作的序言中说:“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他还巧妙地把《读点经典》比作“维生素片”,说“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据介绍,《读点经典》丛书选编内容定位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品”,包含古今的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读点经典》每月出版一辑,受到公众的普遍青睐。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如何实现完美人生

如何实现完美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定律,没有人能够进行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无忧无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品德高尚,完美无缺的人,但是到最后才发现那只是奢望,因为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大家能做的只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完善自身的品德。 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无论是待人接物,或是为人处事都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因此在处理事情之时必须要有所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事情做好。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只有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够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赞赏与支持,同时凭借自身的专一与勤奋,才能够获得别人望而莫及的成就。自古以来的大圣大贤无不如此,所以他们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来人不断地进行传颂。 韩信统兵作战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在他尚未发际之时,四处流浪奔波向别人乞求食物,这在旁人看来完全便是厚颜无耻之徒,后来又遭受到胯下之辱,在别人对他的无尽指责之中,他投军戎马一生最后为汉王打下了万里江山,功成名就显赫于世。如果当时韩信为避免受胯下之辱,如常人一般血溅三尺,又如何能封侯拜相,为人后留下无数的传说与佳话。 《史记》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于是成为了研究历史之时一座无法翻越的里程碑,但是对于后人而言只能够看到其无限光辉的身影与所做出的贡献,却与人能够感受到他无奈与悲凉。

司马迁年少有志,凭借其父亲在朝中的地位他可以接触到很多重要的史料,随着父亲的去世司马迁得以名正言顺的继承他父亲的官职,并深受皇帝的重用,因此他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正当他满怀信心想要写史书之时,却因为一件事情得罪当朝皇帝被抓进大狱,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史书得以完成,他选择了接受腐刑。 腐刑对于当时的贵族阶层而言是可耻的,很多有气节的人宁可引颈自戮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耻辱,难道司马迁没有这样的觉悟?他有,但是由于心中有尚未完成的志向所以才能够忍辱负重,从而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名传千古,彪炳史册。 所以人的一生是很难做到完美的,我们对待短暂的岁月,只要做到明智抉择,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便留给身后人进行评判吧。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第一节: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 ①.城市人口 1.城市人口界定 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 2.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 各国对城市人口的统计更着重与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其中一项或两项指标作为划分城镇化地区的标准。 3.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②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有 A:人类生态学 B:城市社区的划分 C: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

D:城镇化 1.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 城市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人口预测可以用来测算居住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因此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1.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镇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A: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 B: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是指整体结构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C: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2.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最本质的影响,在于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

我读经典

我读经典 ——《诗经》中女性的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 诗经,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三颂声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著,或活泼顽皮。那些蕴涵着古典情怀的女性,仿佛仙乐悠悠,让人在沉静中重返时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一纯真热情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感情用“思无邪”来表达是再恰当不过的。在周代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时,男女之间的恋爱与婚姻是无拘无束洒脱自然的。《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又有:“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由此看来,在那个时候,男女之间非但不受“授受不亲”的束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男女婚配,于是在《诗经》中就有了《摽有梅》中的女主角。“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过了婚配年龄的女子可以说是迫切地想得到一个满意的心上人,希望那个合适的男子可以马上到她的身边来,其真挚与坦诚跃然纸上。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不禁让人想起唐代杜秋娘所唱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还有那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静女,那个躲在城边看着她的心上人等她等到“搔首踟蹰”,最后突然带着礼物跳出来的美丽又调皮的女孩子,等着这样的女子,恐怕再长时间的等待也是值得的了。二怯弱胆小的女性形象 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能不顾世间言语,热情奔放的,羞怯本是女子的天性。心中思念着那个拨动自己心弦的人,却不敢说出来让他知道。最典型的莫过于《将仲子》中的那个女孩子了,“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害怕父母之言,害怕兄长之言,害怕他人之言,与情人相爱却不得不因此断绝思念。还有那个住在心上人隔壁却只敢埋怨“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诗经?郑风?东门之墠》)的女子,

《读点经典》给我的几点收获

《读点经典》给我的几点收获 《读点经典》是一部出版与策划很到位的好书。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永远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改变得最多的是它们呈现的方式。正因为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思考和表达了这些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它们对人类就有永久的魅力。柏拉图的《理想国》或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距今已两千余年,可至今人们仍很容易在西方国家机场的袖珍畅销书架上找到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什么永恒的真理,而是其中有大智慧在。今天的人们阅读它们,当然不是因为可以在它们那里找到今天的问题的答案,而是它们总是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于丹、易中天、余秋雨等文化现象出现的背后,透露了经典的再次回归。同时,也表明经典需要一种通俗的方式传播。《读点经典》丛书荟萃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通过经典语录、散文选粹、诗词撷英、楹联集锦等版块,突出了励志、和谐、民生、为政、修养、勤学、艺术、智慧等主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汲取的营养和亟须的文化大餐。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笔者认为,从《读点经典》的内容上,我们应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论语》三则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孔子在这里只谈到了人的修养,如果我们推广一下宽泛一下,就会得到更大的教益,那就是从成功者那儿,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要获取更多的对人对事的有益的东西,从失败者那儿,从失败的案例中,得到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