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的发展可分为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第一,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二,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P2】

2.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研究由出生到老死这一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P3】

3.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宣告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P8】

4.霍尔是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P10】

5. 荣格开始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半生(向外)和后半生(向内)分期的观点。认为到了40岁左右可能会出现“中年危机”。

8.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P16】

9.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62)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P19】

第二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1.弗洛伊德(图2-1)1896年提出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他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P27】

2.心理地形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更强调意识活动。发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创见。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意识。前意识可以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P27】

3.人格结构说: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本我是本能的

心理能量储存室,它是由一种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内驱力所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超我来自自我,又超脱自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伦理原则。【P28】

4.本能说: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自爱、他爱、自我保存本能、繁衍种族的本能和生长并实现自己潜能的倾向。【P29】

5.人格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主要投射的部位来划分年龄阶段:①口唇期(出生到1岁半):表现最初的性欲冲动;

②肛门期(1岁半到3岁),动欲区位于肛门;③崇拜性器官期(3岁到6岁),幼儿对异性的父亲或母亲的爱: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伊赖克卓情结——恋父情结;④潜伏期(6到12岁):男孩以父亲自居,女孩以母亲自居,并依照父亲或母亲的榜样行事,此即“自居作用”;⑤生殖期(12到20岁)。【P30】

6.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的简评【P30】

第一,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禁欲主义、理性主义的有力反抗。第二,弗洛伊德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有一定的意义。第四,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把人的心理发展完全归之于本能、性本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意识、道德对人的重大作用他的泛性论的理论是错误的。第五,弗洛伊德把意识降低到从属地位,把潜意识放在决定一切的地位上是不准确的。第六,弗洛伊德主张一个人孩提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这种看法是偏激的。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作为一位科学家,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由于他思想方法的偏激,没有把这些问题恰当、准确的解决,相反却得出了一些不科学的结论。【P30-31】

7.艾里克森学习了自我心理学理论,其理论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P31】

8.艾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说的主要观点:艾里克森强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艾里克森十分强调自我在个性结构中的作用;艾里克森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阶段(冲突:心理危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信任感——怀疑感)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2岁到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

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自主感——羞怯、疑惑)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获得主动感

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主动感——内疚感)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勤奋感——自卑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

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同一感——同一感混乱)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道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

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亲密感——孤独感)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

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繁殖感——停滞感)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

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完善感——失望感)【P32】

9.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重科学、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心理学研究应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法、等等。华生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的兴趣是在情绪问题上。他指出:初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P37】

10. 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斯金纳的儿童心理

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反映在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这种理论是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的具体体现。

第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他主张心

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儿童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放在那

些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环境事件上,注意反应的强化刺激。

第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

化的机制控制儿童自身的反应。

第三,斯金纳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他

把注意放在环境事件与行为的关系上,他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

量的性行为做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第四,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了机器教学

或程序教学的方法。采取强化手段,使儿童掌握知识。

斯金纳的强化手段、程序教学,在教育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他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把人的心理、行为完全看成是受环境控制的,这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是错误的。【P39】

1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其特点是新行为、新人格特征的获得,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也可以不用强化,认知因素在其中起到制约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是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个体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种行为,而注意具有选择性,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注意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不同的学习。它是观察学习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

②保持过程:获得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后,采用符号的行式,以记忆贮存这些意象的过程。个体能在没有示范线索的情况下仍然在头脑中保持原先观察到的信息,视觉表象、言语编码等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运动复现过程: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即获得学习的操作过程。

④动机过程:指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人们是否将学习到的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观察学习的榜样效应:替代反应的形成、替代消退、反应抑制、反应抑制的解除。

观察学习的示范形式: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参照示范、参与性示范、创造性示范、延迟示范。

二、相互作用理论: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他是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人格形成受这三种因素决定。

三、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

有强化也可以获得新的行为,但是否能将获得的新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强化作用。强化可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自己本身没有收到强化,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

四、简评:

第一,班杜拉的人格形成理论独树一帜,他综合了行为主义观点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的人格是由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为研究制约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另辟了蹊径。

第二,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和人格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具有认知和自我调节功能,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大量的实验研究为依据,这为人格研究的客观性提供了具体的范例。(贡献)

第五,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个性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这是片面的。

第六,尽管他注意到了行为的认知因素,但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也没有对此作充分的探讨和实验研究。(局限)【P40-44】12.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的心理或行为图式在环境影响下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从而使儿童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同化:即把客体纳入主体的图式中。(量变)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质变)【P46】

13.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1岁半时,才形成了物体永存性或客体永恒性的概念;②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出现了表象思维,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表现在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上;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④形式运算

阶段(12-15岁):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P47】

14.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的水平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P51】15.蒙台梭利(提出“心理胚胎期”与“吸收性心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一、儿童人格建设阶段(0-6岁),这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①胚胎期(0-3岁):儿童最初借助于吸收性心智,依靠敏感性,潜意识地感受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的特征,以此来获得感性印象,逐渐形成和建立不同的心理和能力。

②个性形成期(3-6岁):这个阶段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心理发展包括通过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发展意识以及充实完善已形成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孩子不在单靠感觉,还依靠于手,孩子的动作虽然带有模仿性,但已经开始有选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心理,直到获得记忆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二、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6-12岁):儿童有意识学习的时期,发展有很大的稳定性,并且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产生道德感和社会感。

三、青春期阶段(12-18岁):是社交关系敏感时期,有理想,荣誉感和爱国心等。【P53-54】

16. 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②自由教育;

③蒙台梭利式的教师。【P54】

第三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手段的现代化;研究方式的跨文化与跨学科化;多元统计的大量使用;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生态化:强调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研究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心理发展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P72】

2.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P75-76】

一、横向设计

定义: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①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任务,并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以上的多个不同年龄人群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调查研究;②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资料。③在同一时间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缺点:①被试之间的心理差异既包括年龄间的差异,也包括由于各年龄人群组出生和年代不同,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群体差异;②缺乏连续性。

注:横断研究的结果,一般采用方差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

二、纵向设计(是发展心理学的特色研究方法)

定义: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的心理发生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设计、发生设计或时间序列设计。

优点:①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人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与质变规律;②可以揭示人的人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与环境(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于在短期内不能得出结论的研究,可采用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最后得结论;④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缺点:①由于研究持续时间比较长,研究仍被试数量会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②反复的评价和测量研究对象,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发展,被试对评价测量产生熟悉效应,影响数据的准确性;③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对被试的心理产生影响;④外部效度低。注:其研究结果主要采用简单回归和系统回归等统计方法。

第四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 一因素说(遗传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

一是以高尔顿、霍尔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一派,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的结果,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人格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另一派是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片面夸大、机械地

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结果,是环境决定的。【P103-104】

2. 二因素说: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实际上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

二因素说是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进步,但它没有克服机械性,没有看到个体的实践活动和个体本身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看到在儿童发展中各个因素的辩证关系,其实质是调和论。【P104】3.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生理成熟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生理成熟的速率对人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遗传与生理成熟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并影响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P109-110】

4. 个体心理发展可划分为:乳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从1到3岁);幼儿期(从3岁到6、7岁);童年期(从6、7岁到11、12岁);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青年期(从14、15岁到35岁);中年期(从35到60岁);老年期(60岁以上)。【P131】

第五章乳儿心理的发展

1. 胚胎的发育:生命在子宫内一般可分为三个发育阶段:

①胚种期(从受精到2周):细胞分化;胚种附着在子宫壁上;

②胚胎期(从2周到8周):细胞群发育迅速并分化成三层——外胚层(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中胚层(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 (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外层支持系统包括:羊膜、绒毛膜、胎盘;结构分化;内部器官开始发展;胎盘和脐带形成。重要器官初具雏形,心脏开始跳动。特点:发育非常迅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柱,心脏、五官、四肢初步形成,在第一个月的发育速度最快。

③胎儿期(九周到出生):胎儿身体的各个系统迅速发展,各系统功能开始起作用,动作功能日趋分化和复杂。【P138-139】

2.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除了无条件食物反射(觅食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强光刺激——闭眼)及无条件定向放射(转向声音来源)外,还存在其他反射:

①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弯曲手指抓住接触手掌的物体,这种发射均在出生后4-5个月消失;②巴宾斯基反射:足底被抚摩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满6个月消失;③惊跳反射(摩罗反射):又称搂

抱反射,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弓背,然后两只胳膊并拢,好象去抓什么东西。这种现象在3-5个月时消失;④强直的颈反射:新生儿仰卧时,头常常偏向一侧,同时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状。反射4个月以后消失;⑤行走反射。【P148-149】

3.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从整体向分化发展;②从上部到下部动作(首尾原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的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近远原则);④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P155】

4. 深度知觉:吉卜逊的视崖实验证明乳儿大约2-3个月左右时,有了对物体远近、深浅的认识。【P160】

5.依恋的形成与发展——依恋在乳儿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②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③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明显表现出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P164】

第六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1.学习(习惯化范式与操作条件反射):

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之后,再呈现另一个不同的刺激,婴儿的反应又会增强的现象。操作条件反射指由于新生儿已经能将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婴儿很快就能发现自己能够引发惹人喜爱的反应。【P179】

2. 婴儿言语的形成过程:

(一)单词句(1-1.5岁):此阶段儿童主要是理解成人的语言,同时他们开始说出一定意义的词。其特点是:①单个字或单音重复②一词多义③以音代物④以词代句。

(二)双词句(1.5-2岁):一般将这个阶段也叫“电报句”阶段,因为此时期儿童的语言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文体,故也称为电报句。布朗发现儿童双词句的词序和意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此阶段儿童表达意义的结构形式有11种,按语义性质可分为指称形式和关系形式两类。

(三)完整句的发展(2-3岁):儿童开始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表现:①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②词汇量迅速增加

总之,婴儿期是儿童言语器官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儿语言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发音不清;词的外延不准确,概括性差;语法常常发生错误。【P180-184】

3.言语的获得理论:

(一)强调后天的学习理论

①强化论(斯金纳):认为“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刺激-反应-强化)。应用该过程鼓励儿童言语发展的三种方式:回声反应、对婴儿的请求做出言语反应、操作性回答。②模仿论(班杜拉、怀特赫斯特、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的作用。怀特赫斯特改造并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有选择性的。(二)强调先天因素的“内存”论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公式:原始语言资料——LAD——语法能力)

(三)先天和后天作用的理论

①认知相互作用(皮亚杰、斯洛宾):语言能力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人脑中的先天机制不是语法知识的,而是一种认知潜能或一种自然倾向性。其观点仍停留在理论假设方面,并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②社会相互作用(贝茨,麦克温尼):将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扩展到社会环境、认知发展、语言知识和先天成熟因素。他们认为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只有在交往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这种结构才能被获得。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多种因素,但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忽视了加工语言的心理过程。【P185-187】

4.关于三岁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哈特提出的婴儿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体系。将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分为五个阶段:

主体我的发展:

第一阶段:5到8个月:还没有萌生自我意识。

第二阶段:9到12个月,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第三阶段:12到15个月,主体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客体我的发展:

第四阶段:15到18个月,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认识,在客体水平上的自我认知。

第五阶段:18到24个月,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P198】

5.儿童在2到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P199】

6. 艾斯沃斯通过使用陌生情境技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1)安全型:以母亲为安全基地;2)回避型:对母亲在场与否不关注,母亲离开时不反抗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理会;3)抗拒型:母亲离开时,警惕、极度苦恼和反抗,短暂的分离会引起极度的反抗。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也称为矛盾型依恋;4)无组织紊乱型:最不安全的,当母亲重返时,会表现各种混乱行为。其中,后三种类型称为不安全型依恋。【P203】第七章幼儿心理的发展(上)

1.幼儿游戏的心理学理论:

一、经典理论:①天赋本能论(福禄贝尔):游戏是儿童内部本能的表现,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本能;②精力过剩论(席勒、斯宾塞):也叫剩余精力说,他们认为游戏是剩余力量的表现,是儿童机体内部过剩精力的发泄方式;③松弛说(拉扎鲁斯、帕特里克):又叫娱乐说,游戏来自放松的需要;④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即练习说,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来自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P217】二、现代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皮亚杰):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也被称为“同化说”,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P219】

三、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

2.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的反映,儿童借助游戏满足了以下几种需要:

1)满足婴幼儿情绪情感的需要:愉快和兴趣是儿童游戏的最大动力;

2)满足婴幼儿好奇、好动和反复练习的需要:儿童对各种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

3)满足婴幼儿支配、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需要:幼儿有强烈的独立活动的需要,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积极、自由地支配物体,自主地显示自己的才能,欣赏自己控制事物并作用于环境的乐趣;

4)满足婴幼儿渴望快快长大、参加成人活动的需要。【P221】

第八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1.移情是指儿童在察觉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P252】

2.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

(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二)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

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

3.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P255】

3.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再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2)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明显地表现为对自己为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同事也表现为从外部行为向内部行为的倾向。

3)幼儿评价语自我评价的道德性。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但还不能很好的理解道德概念。【P262】

4.自信心或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P264】

5.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所有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都将面临5个发展自信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0-2岁),基本的信任期;第二个关键期(2-3岁),从婴儿到蹒跚学步期的创伤性过渡期;第三个关键期(4-5岁),兄弟姐妹争宠期;第四个关键期(5、6-12、13岁),同伴竞争期;第五个关键期(13-19岁),独立战争期。【P265】

6.5岁是幼儿需要发展的关键期。【P267】

7.好奇心的发展: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和对新异事物的反应性随年龄的增大呈现“V”形发展趋势。幼儿好奇心体验呈现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的发展趋势。男孩在探究的主动性和好奇体验水平上显著高于女孩,女孩在探究持久性方面要强于男孩。【P267】

8.幼儿交往类型:1)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交往,交往积极主动,善于交往;2)拒绝型幼儿:喜欢交往,交往积极主动,但不善于交往;3)被忽视型幼儿:交往兴趣低,积极主动性差,不太善于交往;4)一般型幼儿处于中间水平。【P271】

第九章童年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1.儿童辩证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四年级是一个转折期。【P293】

2. 学生概括水平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7-8岁):和幼儿的概括水平差不多,主要属于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守属性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

第二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8-10岁):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的过渡状态。直观的、外部的成分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

第三阶段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10-12岁):概括水平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P293-294】

第九章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1.同情的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普遍的同情(0-1岁):同情带有无意识的特征。

2)自我中心的同情(1-2岁):同情开始分化为自我中心的个人伤悲和指向他人的移情但心。

3)对他人情感的同情(2岁以后):能区分他人的不同情绪状态,对他人的痛苦能采取更为有效的处理方式

4)对他人生活状况的同情(5-8岁):对他人的同情已经能够结合他人的整个人生历程,着眼于他人的幸福。【P330】

2.责任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做出的相应行为。【P331】

3.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技巧、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P332】

4.论述少年期的心理健康:【P338-342】

少年期是又称青春期,大约从11、12岁到14、15岁,少年期是“生理发育迅速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性器官和性机能日趋成熟,生理的加速发展使他们具有敏感的“身体自我”。同时社会生活的变迁也常常使他们无所适从,产生“自我认识”的危机,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和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少年期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以下四种:

一、青春期症候群:也称无快乐症候群,此症候不同于稳定的抑郁症,但带有抑郁症的特征,表现为无目标、无感动、无兴趣、无快乐、自卑等。与此症候群有关的有青春期无聊症候群与青春期挫折症候群以及青春期自闭症候群。

二、自杀倾向和行为:生死观是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青春期自杀的特征包括由升学、就业、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的诱发、心理上对死亡的肯定、一般有给特定对象的遗书、妄想等,自杀的动机多处于对家长的反抗和不满,带有明显的冲动性,少抑郁特征。自杀一般是由于家庭问题、学习成绩差、失恋,且自杀者更多选择已被发现的场所。

三、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者具有以下特征:1)心理与行为都沉溺与网络,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2)通过上网产生激动、兴奋等情绪体验,获得内心安宁、麻木自我、逃避现实的目的;3)对上网出现欲罢不能的情形,若不上网,就会焦躁不安;4)有持续的身体、心理、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大致有五种最基本的类型:1)网络性成瘾(沉迷于观看、下载和交换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沉迷网络交友、网恋中);3)网络游戏成瘾(沉迷于网上赌博、游戏、购物和拍卖等);4)网络信息收集成瘾(沉迷于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学习成绩下降。网络成瘾的诱因大致可分为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四、吸烟和饮酒:同伴的吸烟行为及态度、直接和常规压力、父母的吸烟态度、青少年自身的抵制香烟技能和吸烟认识与青少年的吸烟水平有关。同伴吸烟行为和同伴直接压力是影响青少年不同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饮酒行为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

与吸烟、学习困难、情绪郁闷、暴力行为等其他很多问题行为相关。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少年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第一,加强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由于性器官和性机能的逐渐成熟,表现出对性的特别关注,如性梦幻、性好奇、性吸引等。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性滥交等现象。由于青春期少年大多都未接受过较正规的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在他们贫乏的性知识中还可能包含某些错误甚至是不健康的知识,开展系统的性教育正为当务之急。系统的青春期性教育,应包括: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卫生保健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以及性病特别是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二,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心理断乳期的来临使他们的独立意识高涨。因此,教育者在思想上必须尊重被教育者,家长和教师不应居高临下、批评指责,而应互相体谅、共同努力,营造民主的环境,最大限度的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其次,在施教中要加强感情投入,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谈,给予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

第三,指导少年进行情绪调节:首先,应该强化青春期少年的理想教育,避免陷入“动力真空带“或”“理想间歇期”,预防“青春期综合症”,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第二,指导青春期少年合理的宣泄消极情感,常和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苦衷。也要鼓励他们合理的、正常的人际交往,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文艺等社会活动;第三,优化青春期少年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精神环境;第四,鼓励青少年进行升华调控,激发他们的消极情绪转向于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方向。

第十一章青年期心理的发展

1.自我同一性:它是个体对自己内在、前后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识,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及其相应的行为表现出跨时间和跨情景的稳定性。其大致有六种体验状态:同一性悦纳、同一性受纳、同一性乏纳、同一性延纳、同一性散纳、同一性错纳。【P357-358】

2.青春期亲密的异性关系的建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偶像勾勒期: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和接近的心理,为异性所吸引,逐渐勾勒出理想异性的轮廓;②初恋期:恋爱始于偶像确立的基础上;③热

恋期:从初恋到热恋是爱情深化的阶段;④苦恋期。【P360】

3.青年期的理想:

青年期理想的发展水平可分为是三个:1)具体形象理想;2)综合形象理想;3)概括性理想

特点:1)青年期理想仍然具有形象性;2)青年期理想务实性增强;3)青年期理想日趋稳定;4)青年期理想日益分化。【P363】

第十二章中年期心理的发展

1. 中年期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1)从众水平:按规则办事;2)公正水平(良心水平):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已经内化为个体自己的准则,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3)自主水平:对矛盾和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4)整合水平:最高水平,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冲突。【P386-388】

2. 中年期的发展任务:艾里克森的观点——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创生与停滞的矛盾,使个体获得创生感(也称繁衍),避免停滞感。

莱文森的观点——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及各种承诺。

哈威格斯特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如下七条: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4)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5)帮助未成年的子女完成他们的发展任务,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6)与老年父母保持密切的适应关系;7)开展成年人的业余、休闲活动。【P390】

3. 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稳定、心境乐观;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具有自知之明;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各种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活动);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

(二)中年人主要的心理问题:心理疲劳、更年期心理问题(神经症、忧郁症)、灰色心理病、疑病症、婚姻适应问题、职业适应问题。(三)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事业与家庭的冲突、职业压力、人际关系、客观现实的变化。

(四)中年人的心理保健:

工作中的心理保健:1)避免当“超人”,学会放松;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3)遇到挫折时学会心理调节。

生活中的心理保健:1)防止精神老化;2)养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夫妻心理保健:1)防止“爱情厌倦”心理,保持婚姻生活的新鲜与活力;2)重视思想感情的交流,经常赞美对方;3)保持美的形象,保持适度的性生活。

更年期的心理保健:1)对更年期有足够的认识;2)纠正不健康的行为,保持情绪稳定。

其他心理保健方法:学会休闲、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P396-403】第十三章老年期心理的发展

1.老年期易见的消极情绪情感:失落感:社交圈的缩小、无所事事的清闲等,而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由于适应不了所处环境和生活习性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孤独感;疑惑感: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老人由于难以改变的价值观常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老人们很容易对周围世界“看不惯”。【P418-419】

2.老年人适应其退休生活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退休综合症)、稳定期。【P42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 6月9日 定稿(1)

徐州幼专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横向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纵向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抓握反射)。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7.一般认为,婴儿从(D.生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吉布森和福克) 9.幼儿的记忆以(B.无意识记忆)为主。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皮亚杰)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表象)进行思考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习惯动作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15.在(A.感知运算阶段)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16、在(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17.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具体运算阶段)阶段? 18、“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自我中心)。 19.“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B.皮亚杰)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20、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D三岁左右) 21.(A.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22.(A.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2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气质)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2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早期依恋关系)。25.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阶段 2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2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命令)。 28.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29.下列(D.攻击性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30.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奖励和示范)机制起作用。 3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他律道德阶段) 32、在(A前道德阶段)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3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B.柯尔伯格) 34、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他律道德水平) 3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习俗水平) 3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C.前习俗水平) 3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3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认知能力)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39、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象征期)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 2. 客观性原则 3. 气质 4. 反抗型依恋 5. 角色采择 二、简答题 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2.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反抗型依恋:是指一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的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的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类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二、简答题 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塞尔曼(Selman, 1980) 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代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 岁)。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

建筑设备第二版-复习资料资料

建筑设备第二版-复习 资料

第一篇给水排水系统 第一章城镇给水工程 1、给排水工程从工程内容上大致可分三部分:(1)室外给水工程(也称城镇给水工程)(2)室内给排水工程(也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3)室外排水工程(也称城镇排水工程) 2、城镇用水量可分为: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城镇其他用水量 3、日常生活均需一定量的用水,包括饮用,炊事及清洁卫生等用水,用水标准与生活水平,生活习惯,气候条件,水费,水质等有关 4、一年之内,用水量最大的一天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Qmd),它与平均日用水量(Qd)的比值Kd=Qmd/Qd(单位:m3 /d)称为日变化系数;在最高日内,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时用水量(Qh),它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md/24)的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h=24Qh/Qmd(单位:m3 /d) 5、用水量计算应根据各方因素,参照用水量标准及变化系数来计算各种用水量包括生活,生产,消防,及市政等用水量(p4倒数几行) 6、但凡能满足水源水质标准的水都可用作水源,包括天然淡水,海水和再生水。用于城镇生活用水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天然淡水,天然淡水可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两大类,地下水可分为潜水,承压水和溶洞水 7、从水源取用原水的设施称取水构筑物 管井 地下取水构筑物 大口井

取水构筑物岸边式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河床式 地面取水构筑物 浮船式 活动式取水构筑物 缆车式 8 、P8混凝沉淀 9、(简答) 输水与配水系统由输水泵站,中途升压泵站,输水管,配水管网及调节构筑物组成。1.输水泵站又称二泵站,因水流从取水泵站算起是第二次被提升而得名,其任务是由水厂清水池抽水向管网供水2.中途升压泵站是用于输水途中再次提升水压的泵站3.输水管是负责向城镇配水管网输水的总管,它本身不负担向用户配水的任务4.配水管网是负责向用户供水的管道,有两种布置形式①树枝式管网②环式管网5.管网上的附属设备:为保证管网正常工作和维护管理,管道上常设置阀门(有闸阀,截止阀,蝶阀之分,接口方式有螺纹连接和法兰连接两种),排气阀,泄水阀,消火栓(消火栓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20M)6.调节构筑物有清水池,管网前后设的高地水池或水塔 10、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复习题汇总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复习题汇总 填空题 物质在自然界中通常按其存在状态的不同分为固体(固相)、液体(液相)和气体(气相)。 流体粘滞性的大小,通常用动力粘滞性系数和运动粘滞性系数来反映,它们是与流体种类有关的系数。 压强的两种计算基准分别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分别是层流和紊流。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为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 驱动流体在壁面上流动的原因有两种:自然对流和受迫对流。 影响对流换热的物理参数有:导热系数、比热、密度和动力粘度等。 建筑给水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三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一般由下列各部分组成:水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配水装置和附件、增压和贮水装置、给水局部处理设施。 水泵的基本性能有: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转速、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等。 变频调速给水设备系统组成包括:水泵、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及变频调速器等。 气压给水装置可分为变压式及定压式两种。 管道布置形式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划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 管道布置形式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 给水管道的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 我国公安部的有关规定:低层与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24米。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分界线为100米。 建筑消防给水的种类一般有室内消火栓灭火装置、自动喷洒水灭火装置及水帘水幕灭火装置等。 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组成包括: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及增压水泵等组成。 消防管道包括消防干管、消防立管和消火栓短支管。 为保护消防队员,因此规范规定了充实水柱的长度,即要求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7米。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消防系统是指10层和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上的其他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一般由闭式喷头、湿式报警阀、报警装置、管网及供水设施等组成。 热水供应管道按管网有无循环管一般分为全循环、半循环和非循环三种方式。 热水供应管道按干管在建筑内布置位置划分,一般有下行上给和上行下给两种方式。 水的加热方法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 采暖系统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热源、供热管道、散热设备。 输送热量的物质或带热体叫做热媒。最常见的热媒是水和蒸汽。 根据常用热媒,集中供热系统可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和热风采暖系统。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是由热源、输送管道、散热器以及膨胀水箱等辅助设备和部件所组成。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由热水锅炉、供水管路、散热器、回水管路、除污器、循环水泵、膨胀水箱、集气罐(排气装置)、控制附件等组成。 热风供暖主要形式有:集中送风、管道送风、暖风机供暖等多种形式。 根据散热器材质的不同,主要分为铸铁、钢制两大类。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 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口发展迅速的时期。 3、守恒:指物体的形式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并未改变即物体的量不因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4、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5、同化:把坏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Z屮,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6、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 7、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皮亚杰所倡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 8、客体永久性:皮亚杰认知理论术语,指儿童在生命的头两年形成的外界客体不依自己的知觉而永久存在的观念。 9、晶体智力:指获得的语言、等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10、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屮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1、依恋: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12、性别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 13、性别角色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和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14、点红测试:通过在婴儿毫无觉察的状态下在其鼻尖涂上一个红点,再让其对着镜子,看其表现来揭示婴儿自我认知发展过程的一种测试。 15、习惯化:对外源刺激的反应强度随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以至消失,停歇一定时间后遇同样刺激又恢复反应的现象。 16、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 17、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社会” 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阐述个体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是思维的发生发展的阶段,婴儿并不是具备简单的感知运动反射, 其知觉的整合、表征及其关于客观事物的关系等方而的内隐知识的迅速发展。 (2)幼儿期: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3)小学儿童: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10 到11岁。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doc

绪论 0.1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 建筑设备是指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生产条件,与建筑物紧密联系并相辅相成的所有水力、热力和电力设施。建筑设备能够通过由各种机械、部件、组件、管道、电缆及其他多种材料组成的有机系统,消耗一定的能源和物资,实现某种人类需要的功能。这些有机系统大多依附于建筑物上。 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备工程包含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是与建筑主体工程相辅相成的重要建设过程,此过程一般可描述为识图—施工。“按图施工”成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主要工作方针。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通读相应施工图,然后完成工程备料、施工组织、选定工作面、工程实施等各项工作。 0.2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概述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包括: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和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顺序与方法的选择。 0.2.1 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相应基本知识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概念及基本画法。 (2) 掌握建筑识图投影关系的概念。 2. 具备画法几何的相应基本知识 (1) 掌握画法几何中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2) 具备将平面图转换为轴测图的基本能力。 3. 具备空间想象能力 (1) 具备将平面图、原理图或者系统图中所表现出来的管道系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架构的形象思维能力。 (2) 具备通过文字注释和说明将简单线条、图块所表达的给排水专业的图例,等同认识为本专业不同形态、不同参数的管道和设备的能力。 0.2.2 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 建筑设备施工图,特别是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建筑设备施工图包含的系统较多,在识图过程中,不宜过早进入具体的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识图,一般需要先期阅读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和图例等文字叙述较多的图纸,建立起本套设计图纸的基本情况、本工程各系统的大致概况、主要设备材料情况以及各设备材料图例表达方式的综合概念,然后再进入具体识图过程。 各建筑设备图纸基本情况相差不大,下面就以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为例,对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做初步的了解。 1.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是为了在一套图纸中能快速地查阅到需要了解的单张图纸而建立起来的一份提纲挈领的独立文件。以给排水专业的图纸目录为例,在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中,第一张图纸就是目录。识图过程从阅读图纸目录开始,这有助于帮助工程人员熟悉整套图纸的基本情况。图0.1所示为图纸目录。 图0.1 图纸目录的组成 (1) 给排水工程施工图图纸目录的内容一般有:设备表、材料表、设计施工说明、平面图、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和详图等。 (2) 一般因不同的设计院、设计师的传统和习惯不同,目录内容编制的顺序会有所差别,不过一般会按照说明—平面图—系统(或原理图)—大样、详图的基本顺序进行编排。

《建筑设备工程》期末总复习题

标准 文案 一、填空题(1分/空,共30分) 1.压缩式制冷由制冷蒸发器、 压缩机 、 冷凝器 和节流膨胀阀四个主要部件组成,目前常用的制冷剂有 氨和氟利 昂 两种。 2.闭式喷头有 玻璃球喷水喷头 和 易熔元件洒水喷水头 两类,消防探测器有 感烟 、感温、感光、复合和 火焰 五类。 3.输配水管网的布置方式有 上行上给式、 上行下給式 两种,八楼使用估算需要的水压为 380KPa (写 单位)。 4.给水管道的材料主要有钢管 给水铸铁管、塑料管、金塑复合管(铜管) 等(写3种),其中钢管的接口方式可用 螺纹、焊接、法兰 连接 。 5.配电系统基本形式有 放射式、树干式 和混合 式三种,电光源可以分为 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两大大类,卤钨灯由于存在 卤钨循环 过程而改善了其发 光效率。 6.排水清通部件包括有 检查口、清扫口 和检查井,高层建筑常采用 生活污水 和 雨水 排水系统。 7.排水水质指标有 悬浮物 、 有机物 、PH 值、色度和有毒物质等。 8.设备排水管除自带水封装置的都应设 存水弯(如水封装 置)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横管与立管管底应有一定 距离 ,为清通方便排水立管上从第一层起每隔一层应该设置

9.雨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有压不满流和重力无压流 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外排水系统可以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室外污水和雨水是用一套还是不同管道排放称分流制或合流制。 10.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核 心和中枢;为保障建筑物及建筑物人员、设备、财产的安全而建立的防体系称做消防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 11、一级用电负荷应该有两个电源供电,而对于特别 重要的负荷,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 12、利用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回用称为中水系统,高层 建筑维托排水系统混合器设在各楼层最不利配水 接入立管的地方,而在立管的底部还要装跑气器 (气水分离器) 。 13、室给水系统的压力必须满足建筑物最不利配水 点的水头要求,八层楼的水压估算需要 380KPa 。 14、电光源可以分为热辐射和气体放电两类,而卤 钨灯由于在灯管存在卤坞循环过程而大大提高了其的透光性。 15、室消防栓采用卡箍式快速接头,室消防栓的布置应文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1

济宁医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建筑初步》期末复习资料

1、建筑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2、建筑结构的分类一般有那两种分法? ①按材料分为: 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木结构。 ②按结构受力特征分为: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束筒结构。 3、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 4、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 种艺术创作。 5、建筑的功能:①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②人的生理要求③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工业建筑中不是取决于人的活动,而是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设备的要求比人的生理要求更严格——冷冻车间,纺织厂湿度;使用过程以产品的工艺流程来确定) 6、影响建筑的因素: 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中世纪的教堂曾经是当时居民的生活中心,是城镇的标志和象征。 ②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和雕刻、绘画等常常形成艺术上的统一风格。 ③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处于市区和处于水乡的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承重墙体系-------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分隔作用。 7、柱、梁板和拱券结构是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 8、建筑美观基本原则: ①比例:建筑的各种大小、高矮、长短、宽窄、厚薄、深浅等的比较关系。 ②尺度:建筑与人体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 ③对比:对比的反义词是调和,调和也可以看成是极微弱的对比。在艺术处理中常常用形状、色彩等的过渡和呼应来减弱对比的程度。调和的东西容易使人感到统一和完美,但处理不当会使人感到单调和呆板。 ④韵律: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的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给人一种明显的韵律感。 ⑤均衡:建筑的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给人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⑥稳定:建筑物的上下关系在造型上所产生的一定艺术效果。 9、建筑空间:建筑的空间组织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古典建筑倾向于造型艺术,近代建 筑强调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10、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是建筑功能的集中体现。建筑的功能要求以及人在建筑 中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数量及其组织形式。 ①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平面形状决定着空间长、宽两个向量;一般建筑空间的剖面以矩形为主,剖面的高度直接影响楼层的高度。 ②空间组织:①流通空间与滞留空间②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③主导空间与从属空间。 (空间组织形式:①并列关系②序列关系③主从关系④综合关系) 11、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①空间的限定:①垂直要素限定:通过墙、柱、屏风、栏杆等垂直构件的围合形成空间 ②水平要素限定:通过顶面或地面等不同形状、材质和高度对空间进行限定。 ③各要素综合限定:通过水平和垂直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运用。 ②空间形状与界面的处理是决定空间的性格、品质的重要因素。 界面在限定空间中必然涉及①限定空间的形状②对界面本身如何处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2010.06.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介绍(文本) 建华:各位老师,今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并就各章容进行必要的举例,便于大家组织课程期末复习。 伍康:请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复习方向是什么?谢谢! 建华:伍老师:你好! 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较明确的课程复习容,我将对课程各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前四章的已挂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文本)中,今晚将对后面的章节进行梳理。 建华:不知学生对已前这种复习方法感觉如何?以前是以综合练习的方法揭示各个知识点的。 伍康:老师,对不起,刚才没看到你的回复。收到。 邓红红:老师,晚上好! 我觉得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还是比较有条理的,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容易理解和接受! 伍康:同意邓老师的看法。另外,想请教老师在备课中有没好的或查找资料的方法推荐呢?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2010春试题类型介绍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邓红红:老师,能否简要说一下答题思路!谢谢! 建华:简答题简要回答述性知识点即可,论述题除阐明观点外,还需要对此做必要的解释,分析题之类的需要根据材料容按要求回答,阐明观点,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等。详细说明也可参见前几期的说明。 建华:中国学前教育,各相关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网以及中知网都是很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CNKI学术期刊网是收费的,不知你们当地可否免费进?以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章可以出来很多最新的研究材料。 建华:各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1.考核的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实证研究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理解:关键期的概念;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 各种题型举要:

儿童发展心理学总复习资料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 1.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 3.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 4. 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 5. 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 1. 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 2. 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 3. 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4、绝对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对立。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 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5、共同决定论: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发展。其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该理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相辅相成所造就的。 6、相互作用论:其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其基本观点: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⑵互相渗透、互相转化;⑶二者的作用是动态的。 7、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1. 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 2. 乳儿期:1个月~1岁 ? 3. 婴儿期:1岁~3岁 ? 4. 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 5. 童年中期:6岁~11、12岁 ? 6. 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 青年早期:14、15岁~ 17、18岁 8、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无论是遗传论者、环境论者,还是成熟论者,都将儿童视为被动发展的个体,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儿童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9、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个体发展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10、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个体行为将受到个性特征和情境变化的影响。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不一定一致。 11、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心理发展有无关键期尚有争论。对于“最佳学习期”问题关注但不宜过分关注。 1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 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9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13、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三个时期: ? 1. 20世纪早期 ?“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提出复演说、发明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⑴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⑵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

《建筑设备》复习资料

填空题 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为了满足生活、、各用水点对、、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分为、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又分为、、。 2、常用的给水管道连接方式有、、焊接、等。 3、室内给水管道布置形式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和两种形式;按水平干管的布置位置又可分为、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4、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5、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气管系统可分为普通单立管、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一个供热系统由、、组成。集中供暖设备系统的热媒主要有热风、_______与_______等物质;其中以_______为热媒的供暖系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该供暖系统按系统的循环动力分有_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__循环系统;按系统的每组立管管数分有__________与________系统。 8、燃气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供应方式。 9、建筑内的通风有和两个过程;按空气流动的动力不同,可分为和;按作用范围不同,可分为 和。 10、空气调节是指对房间内空气、、空气流动速度及等空气参数进行人工调节。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可分为、、全分散空调系统;按负担负荷所采用的介质分为、全水系统、、制冷剂系统;按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直流式、。 11、可利用和对空气进行冷却减湿处理。 12、建筑供配电系统考虑降低损耗必须采用___________输电,为使用方面安全,必须_____________配电。 13、建筑中的照明种类,按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警卫值班照明、___________、节日彩灯和装饰照明等。 14、雷电对建筑物和电气设备危害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架空线路侵入。 15、低压配电系统结线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式配电。 16、常用电光源按照发光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17、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不超过_____________V。 名词解释 1、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2、垂直失调、水平失调 3、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4、强电系统、弱电系统 5、空调基数、空调精度 6、工艺性空调、舒适性空调

建筑设备基础知识试题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科目:《建筑设备基础知识与识图》A卷 适用专业:2014级工程管理类 本试卷共四大题,共4页,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建筑给水系统: 2. 卫士器具: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 热力入口: 5. 空气调节: 6. 合流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 管道附件配水附件分为球阀、浮球阀、止回阀、和。 2. 水圭寸可以防止排气管网中产生的通过进入室内。 3. 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相等的布置形式称为。 4. 全面通风可以清洁空气中的,不断把排到室外。 5. 空气处理器有电加热器、喷水室、和。 6. 电缆的敷设方式为电缆穿管敷设、和。 7. 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 8. 消防水箱应储存min的消防用水量。

9. 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由、、管网、探测和控制系统组成 10. 在抗震设防9度的地区,立管、横管应设置。 11. 空调系统组成由、、 和处理空气所需的冷热源组成。 12. 电梯按速度分类快速度的额定速度 V的电梯 13. 流体粘性的大小受温度影响,受压力影响。 14. 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为、和。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2. 简述通气管的作用; 3. 简述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

4. 简述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常见管网布置方式; 5. 简述常见照明光源的类别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特点;

2.试论述室内送风口的形式及其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提示: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 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每个观点的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6.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7.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8.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横向研 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9.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每种方法的含义、分类和运用。 10.理论研究法的价值。 重要点提示: 1.遗传现象。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机能: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 一、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1.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40年来心理学对儿童知觉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2.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4.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以后听觉敏感性不断提高。听觉偏好有助于婴儿发展 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6.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好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研究发 现,婴儿对人脸图最感兴趣,这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7.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婴儿的深度知觉能 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8.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儿童左右概念 的发展是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的。 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传统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婴儿的记忆主要是再认。 3.在态度上,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在方法上,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一旦运用意义识记,效果则好。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 1.情绪理解: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能力 2.心理理论: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3.依恋 4.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先给婴儿一个持续的刺激,直到婴儿对此习惯化,再给他一个新的刺激,观察它是否对这一刺激有定向反射。去习惯化则是重新开始定向行为反应,可以通过考察婴儿的吮吸行为、心率变化等指标来确定 5.客体永久性: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 6.延迟满足 7.语言获得装置:语言习得是以一种本能和自然的过程,所有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具备语言习得装置,这种装置时人们为了学会语言而存在的,是一种以生物为基础的、先天的模块。即在该装置下人们不需要经过刻意教导,就能轻易获得语言 8.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9.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恰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10.非共享环境: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来源于仅仅被一个子女经历的事情或条件,可以分为系统影响和非系统影响 11.移情 12.自我中心主义:婴儿在判断和行为中有受自己的需要和感情的强烈影响的倾向 13.性别图示:是一组有关男女性别的信念和期望,是个体对性别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结构 14.内部工作模型:婴儿对接近于获得依恋对象的一系列期望,婴儿感受到的在面临困难时依恋对象为他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婴儿与依恋对象之间的互动等 15.自尊 16.自我意识: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 17.观点采择:采用他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18.情绪调节 19.最近发展区: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20.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知识点(填空、选择、判断) 1.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加速期 3.心理年龄特征 4.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 5.有关心理发展不同学派的观点 6.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什么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术语 8.弗洛伊德如何划分人格结构,各种我分别遵循什么原则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考研期末总复习资

名词解释:1、水力失调:实际流量分配偏离所要求的流量。 2、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 3、冷剂式空调系统:空调房间的负荷由制冷剂直接负担的系统。 4、再热式空调系统:再送入每个房间或区域前,加再加热盘管;每个房间或区域可以根据各自设定的温度或根据自己负荷的变化调节送风温度。 5、通风效率:又称混合效率,实际参与稀释的风量与送入房间的通风量之比。 6、工位送风:把经过处理后的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岗位,造成一个令人满意的微环境,又称个性化空调。 7、烟囱效应:建筑物的内外温差导致密度差引起垂直通道内的空气上下流动。 8、生物洁净室:是指空气中微生物作为主要控制对象的洁净室。 9、空气龄: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至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 10、除尘器穿透率:除尘器的出口粉尘的排出量与入口粉尘的进入量的百分比。 P=V0C0/ViCi*100% 11、气流组织:又称气流分布,也就是设计者组织空气合理的流动。 12、除尘器全效率:一定运行工况下除尘器除下的粉尘量与进入除尘器粉量之比。 13、能量利用系数:已转移热量为目的的通风和空调系统,通风效率中浓度可以用温度来取代,并称之为温度效率ET,或称为能量利用系数:ET=(te-ts)/(t-ts)。

14、恒温恒湿空调:对室内温度,湿度波动和区域偏差有严格控制的空调。 15、有害气体处理的吸收法:废气中不同组分在液体中不同的溶解度。 16、有害气体处理的吸附法: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吸附在表面,可回收吸附剂和吸附质。 17、全室平均滞留时间:全室各点的局部平均滞留时间的平均值 18、空气质量平衡:对房间进行通风,实际上风量总是自动平衡的,这里的空气平衡按设计者或使用者的意愿进行有计划的平衡 19、单向流洁净室:室内气流以单一方向流动,流线平行,并在横断面上风速一致。 20、全面通风:又称稀释通风。把一定量的清洁空气送入房间,稀释室内污染物,使浓度达标,并将室内等量空气连同污染物排到室外。 简答题:1、疏水器的作用:排除凝结水,排除空气,防止蒸汽遗漏 疏水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机械式:利用疏水器内凝结水液位变化动作。 浮筒式、吊桶式、浮球式。 热动力式:靠蒸汽和凝水流动时热动力特性不同来工作。 脉冲式、热静力式(恒温式)靠凝结水温度变化。波纹管式,双金属片式。 2、蒸汽供暖特点:①可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压力和温度的要求。 ②相变放热,单位质量携能多,流量小,管径小。 ③平均温度高,相同负荷下,节省散热设备面积。 ④状态参数变化大,伴有相变,设计和运行管理复杂,易出现“跑冒滴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