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
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

1、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从人类的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化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也有分化。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而出现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社会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提示了阶级的本质就是剥削。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由于以上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本质是剥削,阶级必然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3、社会流动的类型及划分的意义

由于划分流动的标准不同,因而流动类型也多种多样。按照流动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研究社会流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研究垂直流动,可以解决我过目前干部制度中的终身制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有利于建设成为一支知识

化,专业化,革命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研究水平流动,可以解决我过用人不合理的现象,加强人才交流,既可以解决用人不合理现象,防止近亲繁殖,也可以相互交流文化知识,有利于各类人才的脱影而出,等等。

4、影响社会结构性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2)自然环境的变化。(3)社会价值观的变化。(4)人口因素:高阶层比低阶层更低的出生率;人口密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移民的增加。(5)战争、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6)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出现哪些新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社会分层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和演变。

(2)农村社会分层的变化。首先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一大批传统的农民成为现代企业工人;其次,由过去的乡村政治领导人和乡村能人转化为镇企业管理者和乡村私营企业主阶层;第三,出现了一批农村个体户和个体工商业者;第四,出现了以乡村医生、民办教师和农业技术人员为职业的乡村知识分子阶层;第五,受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吸引,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进城民工”。

(3)城市社会分层的变化,产业工人阶层虽然在改革以后仍然是城市的第一大社会阶层,但其增长的速度有限,社会阶层的比重却迅速上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党政管理干部阶层的队伍扩大了一倍以上;知识分子阶层急剧扩大。同时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社会阶层:一是“新富阶层”;二是“新贫困阶层”;三是“边缘人阶层”。

(4)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当前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阶层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在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动中,新兴的经济资源

和传统的政治资源同时在起作用,相互渗透,交叉重叠,形成了一股特有的合力,推动着中国社会向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社会分层结构演变。

社会学概论人物

社会学概论人物 孔德:研究社会的科学;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 韦伯:研究社会行动(合理性); 索罗金:研究社会关系; 齐美尔: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德(法):1、实证主义; 2、《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之一概念; 3、社会学之父; 4、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 5、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6、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秩序”和“进步”; 7、实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马克思(德):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 2、社会学主要奠基人; 3、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4、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5、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斯宾塞:(英)1、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3、社会有机体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4、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 5、社会进化论:将社会区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孔德、马克思、斯宾塞 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涂尔干、韦伯 涂尔干(法):1、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 2、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3、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和强制性; 4、社会团结理论: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5、失范理论:提出“失范”概念; 6、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7、研究社会学采用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 韦伯(德):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经济与社会》; 2、提出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3、合理性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4、科层制理论 芝加哥学派:托马斯 帕克 伯吉斯 麦肯齐 奥格本 沃斯 布鲁默 等 斯莫尔:189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美国创立 1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美 2、显功能、潜功能。 1、《社会行动的结构》 、《社会系统》; 2、维持社会系统的必要功能条件:适应(经济子系统)、 达鹄(政治子系统)、整合(社会共同体子系统)、 维模(文化子系统); 3、社会行动三要素:目标、情景、制度。 科塞(美):1、《冲突的社会功能》。 2、功能冲突论。反功能、正功能 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1 (德) 2、辩证冲突论。 霍曼斯(美): }交换理论。 布劳: 布鲁默: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 米德) 米德 布鲁默→师徒 戈夫曼: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 康有为:群学。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1.迪尔凯姆怎样界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本质特征有哪些? 答:(1)社会事实的含义 迪尔凯姆认为,真正的客观性追求不能仅仅归结为对社会有机体组织与行为的研究,而应从社会现象的一般普遍性来把握社会学研究对象。迪尔凯姆把他规定的一般性的研究对象称为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 ①不可还原性 即社会事实不是个人事实,它不能用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来说明和解释。迪尔凯姆指出:社会事实虽然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构成的,但是当个人行为一旦相互作用地构成社会现象时,“它们呈现出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的显著特性。” a.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事实有两类:社会比率和“集体表象”。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他说:“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强度不同的舆论潮流推动着某些群体,或者有更多的人结婚,或者有更多的人自杀,或者有更高的或更低的出生率等等。这种舆论潮流完全是社会的事实……统计学以把它们孤立起来的方式把它们提供给我们……由于这些数字中的每一个都无区别地包括了所有个人的情况,那么在现象产生中都占有一份个人情况就被中立化了,因此,个人情况不对现象起决定作用。” b.从这个十分清楚的论证可以看出,所谓社会事实的不可还原性是在舆论和统计中经过认识过程形成的。在人们对相互联系的个别社会现象的认识中,那些个别人或个别事件的个别属性被抽象掉了,剩下的仅仅是表现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等等。

迪尔凯姆认为,这些往往被人们称为概念或名称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而是确实的客观事实,并且是独立于个人意识与个人行为的客观事实,人们常常因为迪尔凯姆的这个观点而把他称为社会唯实论者。 ②对个人的制约作用 他指出:社会事实“具有强制力量,这种力量使它们凌驾于每个社会成员及其独立的个人意志之上。” a.社会事实的另一类是:公众意见、社会心理、社会规范、道德理想和思维模式等,迪尔凯姆称之为“集体表象”。这里,社会事实的观念性更为清楚,不过迪尔凯姆明确地指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观念,而是作为某些社会成员共有的“集体表象”,即集体观念。只有在社会成员的交往联系和群体关系中,集体表象才能形成,所以集体表象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所讲的个人意识过程。迪尔凯姆也认识到不能把集体表象同个人意识简单对立起来,他指出:这些社会事实“既超越我们之上,又存在于我们之中。”一方面,公众意见和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或观念,不仅是个别人的情感意志所左右不了的,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制约着个别人的行为;另一方面,这些集体表象又必须被个人内化到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才能发挥制约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实际作用。 b.当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受到侵犯时,集体表象无论以法律还是以风俗习惯出现,它们总是引导、牵制和限定个人的思想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意志,无论个人自觉还是不自觉都是如此。这种力量实质是迪尔凯姆十分重视的社会整合力量,它是社会得以团结和凝聚的纽带与灵魂。 ③普遍性 既然社会事实是经过概念思维的抽象或因社会成员的普遍性认同而形成的,那么它就一定要超越个人或个别事件之上,它表达和显示的就一定是社会层次的一般性。迪尔凯姆强调,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 于振勇 摘 要:文章介绍并重新思考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指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于重新认识社会分工的原则与功能、社会分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关系以及教育对社会分工的影响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围绕对正义问题的考察描绘出一种在他看来堪称理想的国家政体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理想国》445D,以下凡引此书只在括号内注明页码及段落标号,下同。)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其理想国家模型的过程中搀杂着他的社会分工思想。柏拉图也因此被看作是历史上比较早地具有完善的社会分工观念的思想家之一。尽管柏拉图塑造的理想国家在今天看来是荒唐并且令人难以接受的,但结论的荒唐并不能证明过程或方法的毫无价值。在笔者看来,《理想国》一书作为经典名著,其中存在不少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重新解读《理想国》,挖掘和思考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对我们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一、社会分工的原则与理想国家的职业构成 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基于正义的原则。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做符合他本性的事情而又不妨碍别人便是正义。(433B——E)这个正义是《理想国》自始至终贯穿着的一个重要观念——正义是国家得以成立的总原则。同时这个原则在柏拉图看来也是社会分工得以可能的总原则。柏拉图认为,国家与个人具有同一性,甚至认为,“当一个国家最象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462D)所以,存在于城邦中的正义原则也必然体现在个人身上。这样,具有正义观的公民会根据他的本性——个体的能力和自身的特质确定一项最适合他的能够体现他的个性并发挥他最大潜能的工作。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371B),由此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异质性的职业群体。在柏拉图看来,社会基本阶层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或者称为“金银集团”与“铜铁集团”,见547E)构成。统治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护国者,即士兵或职业军人。一种是社会或国家的管理者,主要指哲学王。被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属于普通人,是由从事各种一般职业的人组成的,包括农夫、木匠、铁匠、牧羊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鞋匠等等。(371D ——E) 二、社会分工的功能 由此看来,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实际上是职业分工。在以正义原则组成的城邦中,如何评判这些职业分工对城邦社会所发挥的功能呢? 既然城邦社会是基于正义原则组成的,这个正义原则也是城邦社会分工的总原则,所以,柏拉图坚持以正义原则作为评价社会分工的标准。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是正义的、好的社会分工。每个人根据其本性从事最适合于他的职业,因而他的优势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都坚持正义原则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运行便是正常的,社会财富便能够达到最大化。反之,如果人们不坚持正义原则,每个人都从事与其本性不相符合的职业,那么社会便会陷入混乱中,并进而导致国家政体类型的变更。柏拉图认为,这样的社会分工是危险的,它会造成国家政体从理想的类型——王政或贵族政治逐步向其余四种不理想的政体类型(544D)演变并最终变成最不正义或最坏的政体类型——僭主政制。笔者认为,柏拉图在此将社会分工与国家的政体类型相联系并且认为社会分工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的看法是不符合现实的。事实上,社会分工——尤其是职业分工与国家政治结构之间并不存在那样强的关联,不同政治结构的国家可以存在相同的社会分工结构。同样,具有相同政治结构的国家也可以存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分工结构。但柏拉图在此处的重要价值在于,他看到了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重要功能。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在柏拉图那里相当于常态的社会分工,有利于社会的团结。违背正义原则的社会分工则相当于失范的社会分工,会造成社会团结的困难。尽管他没有提出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概念区分,但这并不影响他关于社会分工功能的思想的价值。后来的思想家,譬如亚当·斯密、涂尔干等人则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尤其以涂尔干为代表。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详细而全面地讨论了社会分工的功能,并提出了常态的社会分工与失范的社会分工的重要区分,由此看来,而柏拉图的上述社会分工思想并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新传必考理论精讲| 涂尔干: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创者,也是很多问题领域的开创者,为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学提出了崭新的范式。通过理解他的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窗口进入到以社会学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科学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追求,以及方法上的突破。 与马克思、韦伯相比,涂尔干可能更强调社会如何成为可能,这是涂尔干社会学一个很重要的核心问题。韦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是他对现代科层制、权力构成的关注,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关系和经济斗争的角度,所以都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一套看法。当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我看到很多社会学教科书里几乎都把这三个人称为社会学的奠基人。 涂尔干的独特性可能是因为他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上去思考,他的理论更多的是谈现代社会形成的条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他特别关注社会团结的问题。这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形成了启发,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回到传播学,回到这样一个思想源头,其实涂尔干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形成自洽的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也就是涂尔干所谓的社会分工。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型促进了经济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只有通过劳动分工,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看似加大了人们之间的分化,增强了个体意识,但人们在分工的过程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就像是人身上的器官,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功能,貌似是分离的,但本质上是处于一个有机体当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这与传统社会中基于相似性的团结不一样,涂尔干将这种基于个人意识差异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急速变革时期的“失范现象”及其解决途径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个人意识不断增强,集体对个人的约束能力明显减弱,但是另一方面,新的社会规范并没有随着有机团结模式所占比重的增加而一并产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4.1 复习笔记 一、学术背景 1.迪尔凯姆(E.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生于法国埃皮纳尔的犹太人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士,家庭的宗教传统对迪尔凯姆的影响很大。 2.经过两次挫折,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迪尔凯姆结识了许多后来在法国学术界发生重大影响的年轻人,对迪尔凯姆影响最大的是历史学家德·古兰依和哲学家布特鲁。后去德国深造,主修教学法。在莱比锡,受冯特心理实验室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影响,坚定了他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的信念。 3.1886年,迪尔凯姆发表了《社会科学的最近研究》、《德国道德的实证哲学》等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888年,发表了《自杀与出生率》。l893年,完成了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并获得博士学位。1895年发表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些学术成果不仅使迪尔凯姆在法国学术界的影响迅速扩大,而且也使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4.1896年,迪尔凯姆被聘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不久,创办了法国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社会学年鉴》。这两件事被视为社会学发展的两件大事,标志着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大学的讲坛,标志着社会学已在欧洲学术之林赢得了一席之地,并且有了宣传自己的场所和空间。在主编《年鉴》的l2年中,迪尔凯姆先后出版了《论自杀》《图腾崇拜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重要著作,后来出版的一些著

作,如《原始分类》《道德教育》《职业伦理与大众道德》《社会主义与圣西门》等,也都是在这个期间写作的。 5.迪尔凯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就辉煌,而且在社会活动上也十分活跃。面对接踵而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迪尔凯姆亲身投入这些矛盾之中,满腔热忱地支持他认为是正义和有益社会进步的一方。 二、社会事实的性质与解释 1.社会事实的含义 迪尔凯姆认为,真正的客观性追求不能仅仅归结为对社会有机体组织与行为的研究,而应从社会现象的一般普遍性来把握社会学研究对象。迪尔凯姆把他规定的一般性的研究对象称为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 (1)不可还原性 即社会事实不是个人事实,它不能用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来说明和解释。迪尔凯姆指出:社会事实虽然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构成的,但是当个人行为一旦相互作用地构成社会现象时,“它们呈现出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的显著特性。” ①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事实有两类:社会比率和“集体表象”。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他说:“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强度不同的舆论潮流推动着某些群体,或者有更多的人结婚,或者有更多的人自杀,或者有更高的或更低的出生率等等。这种舆论潮流完全是社会的事实……统计学以把它们孤立起来的方式把它们提供给我们……由于这些数字中的每一个都无区别地包括了所有个人的情况,那么在现象产生中都占有一份个人情况就被中立化了,因此,个人情况不对现象起决定作用。”

《社会分工论》有感

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是不得不给予崇高评价的。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 另外,提到社会分工,必然要说到“三次社会大分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恩格斯对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与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论述相结合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才得以进入文明时代。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在文中,涂尔干先生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装机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因此,通过这篇文献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随之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核心概念,并重点对二者的区别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然后转入对(社会)有机团结形成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中,其中社会分工的功能得到自然地彰显;最后明确指出了契约团结与有机团结之间的关系。本书第二卷集中分析了社会分工进步的原因所在,首先它证伪了功利主义对该问题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式,社会客体本身和集体意识成为整个原因解释的核心概念,然后还提出了两个次要原因要素:集体意识形成的非确定性和遗传性,最后自然地提出了原因结论——人类社会自身的变化决定了人的变化,社会分工的进步是社会自发规律的体现。第三卷所讨论的分工形式迥然不同于前两卷,很显然,所谓失范的、强制的或反常的分工形式并没有划归分工研究的中心议题。相反,它们常常被当成存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被排斥在边缘角落。涂尔干先生以社会本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大厦,不可避免地需要以纯粹的社会整合作用作为支架。然而,一旦它遇到社会变迁及连带的“反常”现象的强烈挑战,便不能不面临大厦将倾的危险。 由于经济事务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整个精力投入在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这样一来,一旦这种环境的道德色彩不浓,许多人就会越出一切道德范围之外。在这本书的主要部分里,涂尔干先生特别说明了劳动分工并不对这种事态负有任何责任,有的人对分工微词颇多,这是不公平的。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支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被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然而,这种解释也很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尽管各种社会功能总想共同求得相互间的适应,达成彼此固定的关系,但就另一方面而言,这种适应模式要想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就必须要靠某个群体的权威来维持。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还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涂尔干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十分鲜明,他一贯强调社会的优先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与其说个人决定了共同生活,还不如说个人是共同生活的产物”。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他选择的对话

社会学概论00034

社会学概论00034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 社会变革的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P35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P36-40 一、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标志社会学诞生的著作是《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首次提出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分为三个方面: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3、研究方法 二、卡尔.马克思:代表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 2、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三、赫伯特.斯宾塞: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 1、社会有机体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进化论: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P40 一、埃米尔.涂尔干: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代表作:《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特点: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 2、社会团结理论: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3、失范理论: 4、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5、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二、马克思.韦伯:代表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理性 概念: 1、理解社会学: 2、社会行动类型: 3、理想类型:

浅谈《社会分工论》

浅谈《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它向我们表明社会学家是应用怎样的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家的视角阐释社会分工的。之前,在人们的印象里,分工隶属于经济学的话语范围,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内,分工就是纯粹的经济关系。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分工的秩序就会自然形成,这种经济分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转变为对生产效率的角逐,因为效率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关系,效率越高,获利也就越大,而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除了革新生产技术之外还要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分工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因此,分工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涂尔干并不赞同经济学的分工论,他认为,首先,经济学家无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妄图从经济事实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忽视了经济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事实,分工也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固有情况,它在其他非经济范围的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各种行政和教育机构,还有许多非经济性的社会组织都呈现出趋向专业化的趋势。今天,在科学领域已

经难以找到精通各科的“通才”,一个科学家的一生也只限于研究某一科学的某一领域。 其次,在生物学领域内分工也是有机体发展普遍规律,一个有机体的内部构造越简单,这个有机体就越低级。相反,生理结构越复杂,器官之间的分工越精细它就越处于进化过程的高级阶段。因此,“所谓的社会劳动分工只不过是普遍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此外,对于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劳动分工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资源分配等,涂尔干也不认同。既然分工作为一条贯穿历史发展的线条,其产生的作用自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该代之以一种全局性的更重要的功能。涂尔干说,“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因此,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的功能性整合才是它的意义所在,经济作用不过是其附带的产物。 简而言之,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增强了社会团结,使各个部分紧密地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点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也许是不证自明的,在市场的导引下,人们尽管发挥自己的经济行为,经过短暂的博弈社会秩序就会产生,可谓水到渠成。然而这种观点在涂尔干看来不免过于天真,他认为任何秩序的形成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 答:正常现象是指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病态现象是指那些不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迪尔凯姆认为,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犯罪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它在任何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的普遍性与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关。他认为,只有弄清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病态现象,他对自杀现象的分析、对失范问题的考察,就是建立在这种观点上的。 2.有机整合(团结) 答:有机整合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现代发达的社会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因此迪尔凯姆把这种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形式称之为有机团结。有机整合是迪尔凯姆研究社会现象中社会团结问题时所提出的,有机整合成为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两者之间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3.集体意识 答:集体意识是迪尔凯姆提出来的,集体意识是指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强调社会共识对整合的重要性,集体意识尽管只能依赖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

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既有自已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这一定义强调社会共识对整合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即由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 4.《劳动分工论》 答:《劳动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发表于1893年的著作。该书是作者的第一部代表作。在书中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分工有正常的分工和变态的分工。正常的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对社会秩序发挥了正面的维护功能。变态的分工有:速度过快的分工(导致个人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约束)、不平等的分工(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协调的分工(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协调,劳动积极性下降)。分工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所导致的社会容量、物质密度(人口密度)和精神密度(互动强度)的加强。这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①生存竞争的加剧促使人们必须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②相互合作与依赖的程度加强。 5.《自杀论》 答:《自杀论》是迪尔凯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迪尔凯姆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义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迪尔凯姆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迪尔凯姆讨论了四种自杀类型: ①利他型自杀: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 ②利己型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

作业2 社会分工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社会分工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理论依据:《社会分工论》涂尔干.渠东译2000 (1)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这种分工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 (2)不协调的分工是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他认为,如果社会成员的劳动更加集约化、组织化、分工组织之间的关系更加持久、和谐,那么他们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感 (3)全社会共有的道德规则的持续影响作为一种潜在的非契约关系是增长了的专门化和物质性相互依赖的结果。集体意识提供了支持契约关系的非契约性道德的基础 (4)事实上,劳动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渠东译 2000 解释项概念:社会分工 被解释项概念:中国现代化 概念间联系:社会分工对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理论假设: (1)社会分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2)劳动地域分工对城乡建设有较大影响 (3)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理论假设(1)社会分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工作假设: (测量:生产率集约化专业化) 1. 劳动分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 2.社会劳动分工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3.劳动分工促进了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理论假设(2)劳动地域分工对城乡建设有较大影响 工作假设: (测量:城乡生产力地域经济部门分工) 1.劳动地域分工推进了城乡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地域分工使地域经济的联系不断密切 3.劳动地域分工与生产部门分工紧密相联 理论假设(3)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4096442.html,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作者:李青青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7期 【摘要】涂尔干生活著述的年代正值法国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出现,旧的秩序已经濒临崩溃,而新的秩序还没有确定下来,这就导致了社会转型下的病态现象——“道德失范”,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重构”与“正义的追寻”便成为涂尔干关注的 重点,这些对社会团结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道德重塑建构理论、正义观的分析和梳理,探索出社会变革时期的社会团结之法,培养集体意识和价值共识,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探索得出可以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借鉴的地方,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团结;失范;启示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提出要通过强化集体意识、建立职业团体和伦理道德等方式来解决现代转型中的问题,这对我国转型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的变迁,对中国整体社会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的中国社会来说,由于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形势与涂尔干当年所面临的法国社会情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中国要走完善和谐的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思想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这对当代社会的团结和信仰体系的重构将会提供很好的帮助。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集体意识,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进入工业化时期的中国,由最初机械式的团结转化为有机式的团结,市场化的经济发展使集体意识的观念趋于弱化。如何重构新的道德规范,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就需要我们沿着涂尔干开创的社会团结理论、集体意识思想对社会力量加以整合,为此,提出强化集体意识、建立职业团体等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处方,而这些处方将在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积极的意义,会有力的推动社会团结的实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值得我们大力发扬。 一、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

涂尔干之维护社会分工合法性的思想解读

涂尔干之维护社会分工合法性的思想解读涂尔干之维护社会分工合法性的思想解读 ————读读《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芦晓春 摘要摘要::针对人们对分工的种种责怪和曲解, 《社会分工论》一书从某个意义上而言可以被认为是涂尔干为社会分工合法性所撰写的辩护词。首先,涂尔干在考察社会分工的功能时提出分工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的需要,因此分工具有道德属性,这就为分工赋予了道德上的合法地位。其次,他认为低级社会中的压制法反映了强大的集体意识,这与个人人格发展相逆。而现代社会里的恢复法体现了个人明确的职能和自由空间,而从压制法发展到恢复法应当归功于社会分工。其三,他指出有机团结的持续递增在于不断的分工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差异,进而加固了社会的纽带,促进了社会团结;不仅如此,分工还为社会确定了结构特性,促使有机团结替代机械团结,实现了社会变迁。 关键词关键词::社会分工 合法性 道德属性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社会学家,尤其是法国的爱弥儿·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亦称涂尔干)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共同成为现代社会学上的两座学术高峰。与韦伯将“解释社会行动者的行动意义”当作自己的社会学任务不同,涂尔干的研究旨趣则在于解释社会的整体事实,而1893年涂尔干提交的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便是他这种思想理路的初步显现和确立。《社会分工论》自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118年的历史,然而,不论是在学理意义上还是在现实意义上,这部社会学经典著作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细细回味和品读。 在正式论述和讨论《社会分工论》之前,有必要对这本著作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做个简单的交代,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涂尔干的这本社会学开山之作的基本思想脉络,以及他的写作意图。涂尔干所处的时代是法兰西动荡的第三共和国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社会如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样出于一个急剧变迁的状态。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急剧变迁带来了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等社会病态,涂尔干试图用实证科学来考察道德生活事实,建立一种道德科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黄匡时嘎日达更新时间:2011-3-9 来源:学说连线【字号: 大中小】浏览292次摘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关键词: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社会整合;社会团结 综观国内外研究,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三个层次,即社会融合理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一是社会融合的宏大叙事,这部分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共产思想,后被帕森斯、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演化为社会整合理论;二是社会融合的族群模式,这是社会融合概念较早使用的研究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外来群体与流入地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帕克的族群关系循环论和戈登的同化过程理论以及多元化模式;三是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主要从微观个体的心理层面研究社会融入和社会接纳,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接纳理论。

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埃米尔·涂尔干,也称杜尔凯姆或迪尔凯姆或杜尔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简介在此不再多述,很多网站都可查找,谢谢!)。涂尔干于1893年出版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社会分工论》第一版,在本部书中他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等概念,他的社会团结概念是建立在集体良知和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信念和情感系统之上,并提出了中心论点“分工产生团结”。大体看来,书中吸收了很多学科的知识,诸如生物学、解剖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法学等,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书中既有斯宾塞的生物学的类比方法,又有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影子。本书主要是从法的角度,特别是法律的历史的演进去阐释集体意识,并提出了恢复性制裁和压制性制裁两种法的制裁手段,以此进行了集体意识的剖析。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在第二版序言中的“社会之所以存在,就是要消除,至少是削弱人们之间的相互争斗,把强力法则归属于更高的法则。"以及结论处的“高远的理想不是超然物外,而在于能够向我们展示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 1.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 在此,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最初从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开始,自然是男女分工首先开始,他认为男人和女人是作为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他们的结合只是这个整体的重新组合,并且认为家庭的凝聚力是建立在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家庭的建立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两性的分工是产生婚姻团结的根源。他通过对男女分工的考察得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在于功能彼此之间紧密的结合。劳动分工发展的一定程度社会产生了交换,交换的产生是由于人的不完整性而产生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他认为分工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并认为社会的凝聚力完全或至少主要依靠劳动分工来维持,社会构成的本质特性也由分工决定。 法律作为社会的一个符号,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类社会的共同意志。法律的两种制裁手段——压制性制裁和恢复性制裁对社会生活有着规范性的作用,涂尔干认为由于人类触犯了社会所共有的集体情感而被认定为犯罪,压制法则用于强制限定人们的行为规范,维护社会共有情感和秩序,而恢复性制裁在于使事物恢复原貌。通过对法律特别是压制法的历史考察得出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这些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法律的目的绝不是诉讼人的利益,而是公共利益或集体意识。法律所带来的惩罚在根本上构成了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反抗,在低级社会里注重对宗教习俗等损害的惩罚,而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注重对非道德行为的惩罚。恢复性制裁并不涉及社会意识,而更多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中物的部分,一个实体能够产生凝聚力的首要条件就是,它的各个部分绝对不能相互纷扰、相互冲突,所以恢复性制裁在于确定人与人之间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以防发生利益冲突。 社会团结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社会团结开始产生的是机械团结,机械团结是以社会中个人的相似性为基础的,犯罪和惩罚所带有的情感使得具有相似性或同质性情感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正是由于个人意识中产生了一致性,构成了某种社会类型,产生了社会心理,相似性产生相互吸引,并且通过相互结合构成了社会。由于劳动分工的产生,有机团结便出现了,分工促使个体之间产生了相互差别,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也越来越强烈。分工产生的专职工作摆脱了集体意识的影响,人们显得越来越专业化,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不可或缺,相互依赖,正是由于个人的相互差别导致人们不得不团结在一起。在近代,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协作的利益,人们开始订立契约,契约是契约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一种平衡状态,法律保证契约能够得以履行,它对一经产生的契

社会学 第三讲:社会互动、团体与社会结构

第三讲:社会互动、团体与社会结构 1、界定与重构现实 2、社会结构的要素 3、全球视野下的社会结构 4、理解社会中的组织 一、界定与重构现实 我们定义社会现实的方式和内容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社会学家威廉·托马斯(William·Thomas)发现,“对情境的定义”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人格发展。不断重新界定和重构现实,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社会学就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界定和重构,通过这种界定和重构使我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学家们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 二、社会结构的要素 社会结构的要素主要是五项:身份、社会角色、团体、社会网络和社会制度。 1、身份(status ) 身份指的是整组由社会定义的位置,与身份相关的是一个人的影响力、财富以及声望。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是由先天得到的身份。如因为亲属关系形成的身份,由父母社会地位形成的身份。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经过个人努力得到的社会位置。 主要身份(master status):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身份,其中有些是重要的,对他的行为模式起到根本影响的。比如职业身份,家庭身份。有些是次要的身份,比如俱乐部成员、网友。 2、社会角色(social role) 社会角色指的是社会对拥有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所持有的期望。比如警察,路人认为他们就是在市民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的。教师,被认为是博学而能给别人指引的。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当一个人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社会位置,而这些角色的要求互不相容时,角色冲突就发生了。例如男性幼儿园教师和女性警官经常发生这种角色冲突,一个称职的父母亲和一个事业上的强者之间也经常发生这种角色冲突。角色紧张(role strain)是程度上较轻的角色冲突,较多反映在内在的心理反应。 3、团体(group) 团体(group)指的是以某种方式联结,并有规律互动的一群人。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首先提出,

社会学概论人物

社会学概论人物孔德:研究社会的科学;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 韦伯:研究社会行动(合理性); 索罗金:研究社会关系; 齐美尔: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德(法):1、实证主义; 2、《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之一概念; 3、社会学之父; 4、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 5、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6、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秩序”和“进步”; 7、实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马克思(德):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着; 2、社会学主要奠基人; 3、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4、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5、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斯宾塞:(英)1、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3、社会有机体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4、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 5、社会进化论:将社会区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孔德、马克思、斯宾塞 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涂尔干、韦伯 涂尔干(法):1、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 2、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3、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和强制性; 4、社会团结理论: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5、失范理论:提出“失范”概念; 6、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7、研究社会学采用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 韦伯(德):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2、提出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3、合理性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4、科层制理论 芝加哥学派:托马斯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奥格本沃斯布鲁默等 斯莫尔:189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美国创立 1、《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2、显功能、潜功能。 帕森斯:1、《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 2、维持社会系统的必要功能条件:适应(经济子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