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高三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试卷4

化学高三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试卷4

绝密★启用前 化学反应与能量4 **测试试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 .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2. 下列有关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以光波形式传送到地面 B .化石燃料蕴藏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C .太阳能是洁净能源,不污染环境 D .食用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等属直接利用能源 3. 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香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 .甲醇 B .汽油 C .柴油 D .重油 4. 已知N≡N 键能为945.6 kJ ·mol —1,H —N 键能为391 kJ·mol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 2NH 3(g), △H=-92.4 kJ·mol —1,则H —H 键的键能是( ) A 、45 kJ·mol —1 B 、436 kJ·mol —1 C 、1308 kJ·mol —1 D 、135 kJ·mol —1 5.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电池反应如下:PbO 2+Pb +2H 2SO 4 2PbSO 4+2H 2O 。当蓄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Pb 是正极 B .PbO 2得电子,被氧化 C .PbO 2得电子,被还原 D .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6. 在炭和氧气的反应中,破坏1mol 炭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kJ ,破坏1molO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kJ ,形成1molCO 2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kJ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b>c B .a+b2c D .2a+b<2c 7.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 ·mol -1。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H 2SO 4(aq)+2NaOH(aq)===Na 2SO 4(aq)+2H 2O(l); ②H 2SO 4(aq)+Ba(OH)2(aq)===BaSO 4(s)+2H 2O(l); ③HCl(aq)+NH 3·H 2O(aq)===NH 4Cl(aq)+H 2O(l); ④CH 3COOH(aq)+NH 3·H 2O(aq)===CH

3COONH 4(aq)+H 2O(l),其中反应热为57.3 kJ ·mol -1的是() A .①和② B .③ C .④ D .以上都不对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 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 3是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6.72L 二NO 2气体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3 C.向水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H 2O=2H + +CI -+C1O - D.加入铝片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a +、NO 3-、NH 4+、SO 42- 9. 在某一反应在ΔH =+100kJ·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 -1 B .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 -1 C .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 -1 D .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1 10. 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 + 1/2 O 2(g) = CO(g) △H 1 =-110.5kJ/mol C(s) + O 2(g) = CO 2(g) △H 2=-393.5kJ/mol , 则C(s)+CO 2(g)== 2CO(g)的△H A .283.5kJ/mol B.172.5kJ/mol C.-172.5kJ/mol D.-504 kJ/mol 11. 下图表示H 2和Br 2反应的历程,其中虚线表示的是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12. 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H2(g)+O2(g) 2H2O(l);ΔH=-142.9 kJ ·mol-1 B.2H2(g)+O2(g) 2H2O(l);ΔH=-571.6 kJ ·mol-1 C.2H2+O22H2O;ΔH=-571.6 kJ ·mol-1

D.2H2(g)+O2(g) 2H2O(l);ΔH=+571.6 kJ ·mol-1

13.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 14.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①C 4H 10(g)+O 2(g)=4CO 2(g)+5H 2

O(l) ΔH=-2 878 kJ/mol ②C 4H 10(g)+O 2(g)=4CO 2(g)+5H 2O(g) ΔH=-2 658 kJ/mol

③C 4H 10(g)+13

2O 2(g)=4CO(g)+5H 2O(l) ΔH=-1 746 kJ/mol

④C 4H 10(g)+

132O 2(g)=4CO(g)+5H 2O(g) ΔH=-1 526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A.-2 878 kJ/mol

B.-2 658 kJ/mol

C.-1 746 kJ/mol

D.-1 526 kJ/mol

15.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I 2(g)+H 2(g) 2HI(g) ΔH =-9.48 kJ/mol

(ⅱ)I 2(s)+H 2(g) 2HI(g) ΔH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54 g I 2(g)中通入2 g H 2(g),反应放热9.48 kJ

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 .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6. 将V 1 mL 1.00 mol ·L -1 HCl 溶液和V 2 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 ·L -1

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了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丙烷做燃料,燃烧后只生成CO 2和H 2O ,对环境无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已知1 g 丙烷完成燃烧生成CO 2

气体和液态水,放出50.40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50.405 kJ/mol B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17.82 kJ/mol C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50.405 kJ/mol D .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17.82 kJ/mol 18. 将1 000 mL 0.1 mol ·L -1 BaCl 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 kJ 热量;将1 000 mL 0.5 mol ·L -1 HCl 溶液与足量CH 3COONa 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 热量(不考虑醋酸钠水解);将500 mL 1 mol ·L -1 H 2SO 4溶液与足量(CH 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 .(5a -2b ) kJ B .(2b -5a ) kJ C .(5a +2b ) kJ D .(10a +4b ) kJ 19. 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 m Z (g) ΔH =-a kJ·mol -1(a >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 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 mol X 和1 mol Y ,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 ,向密闭容器 乙中通入1 mol X 和0.5 mol Y ,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 ,且b >2c ,则a 、b 、m 的值 成关系正确的是 ( ) A .m =4 B .a =b C .2b a D .m ≤2 20. 已知:H 2O(g)===H 2O(l) ΔH 1=Q 1 kJ/mol ① C 2H 5OH(g)===C 2H 5OH(l)

ΔH 2=Q 2

kJ/mol ② C 2H 5OH(g)+3O 2(g)===2CO 2(g)+3H 2O(g) ΔH 3=Q 3 kJ/mol ③ 若使1mol 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Q 1-3Q 2+Q 3 B .3Q 1-Q 2+Q 3 C .Q 1+Q 2+Q 3 D .2(Q 1+Q 2+Q 3)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题 21.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用0.5 mol/L 的盐酸与NaOH 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2. 原子间形成1mol 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或断开1mol 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已知: ①下列化学键的键能:P —P 为198kJ/mol ;O =O 为498kJ/mol ;P —O 为360kJ/mol ;P =O 为585kJ/mol 。 ②白磷的化学式为P 4,结构式为: ③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反应热,用?H 表示,其值小于0(即为负)时,表示反应放出热量;其值大于0(即为正)时,表示反应吸收热量。 ④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 4(s)+5O 2(g)===P 4O 10(s); H 用结构式表示为:+5=―→ 试根据题给信息计算上述反应中的反应热?H

为多少? 四、推断题 23. A~G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 、D 为单质,G 是含A 元素的酸性气体。已知A(s)+B(g)=C(g)+D(g) ΔH=+131.4 kJ·mol -1,某同学实验测知,4 g A 发生上述反应吸收43.8 kJ 的热量。 (1)写出A 元素的名称 。 (2)另外知: A(s)+O 2(g)=G(g) ΔH=-393.6 kJ·mol -1 C(g)+O 2(g)=G(g) ΔH=-283 kJ·mol -1 D(g)+O 2(g)=B(g) ΔH=-242 kJ·mol -1 由此判断“因为283 kJ·mol -1+242 kJ ·mol -1>393.6 kJ·mol -1,所以A 燃烧时加少量B 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写出A+O 2→C 的热化学方程式: 。 五、填空题 24. 断开1molH —H 键,1molN —H 键、1molN ≡N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391kJ 、946kJ ,求: (1)1molN 2生成NH 3需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___kJ 。

(2)1molH 2生成NH 3需___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_____kJ(不考虑可逆反

应)。 25.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来研究。已知: P 4(s 、白磷)+5O 2(g)= P 4O 10(s);△H 1=-2983.2kJ/mol 。① 4P (s 、红磷)+5/4O 2(g)= P 4O 10(s);△H 2=-738.5kJ/mol 。②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 26. 现有A 、B 、C 、D 四种金属,若将A 和B 用导线相连,浸入稀硫酸中,A 上有气泡产生;若将D 放入B 的硝酸盐溶液中,D 表面有B 析出;若在含有A 和C 两种离子的盐溶液中进行电解,阴极上有C 析出。试判断,这四种金属还原性递减的顺序是 ,若四种金属之一是铜,铜可能是 ,不可能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如:C+

CO22CO是吸热反应,A选项错误;化学反应过程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过程,

是原子间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而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食用植物体内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被利用。

3.【答案】A

【解析】燃料的含碳量越高越不易充分燃烧,易造成污染。甲醇含碳量低,燃烧充分,污染少。

4.【答案】B

【解析】键能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相差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即945.6 kJ/mol +3×x-2×3×391 kJ/mol=-92.4 kJ/mol,解得x=436 kJ/mol,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57.3 kJ,①、②的反应热应为-2×57.3 kJ/mol;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时要吸收部分热量,故③、④的反应热数值小于57.3 kJ/mol。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由反应的ΔH=+100kJ·mol-1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100kJ·mol-1。由计算公式可知,正反应活化能大于100kJ·mol-1,故A、C项错误;无法判断逆反应活化能大小,故B 项错误。

10.【答案】B

11.【答案】A

【解析】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于使用催化剂和未使用催化剂,反应历程图中的起止点未发生变化,故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历程无关,即使

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历程而不能改变反应热。

12.【答案】B

13.【答案】D

【解析】放热反应⑤,吸热反应②④;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浓硫酸稀释是放热过程。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燃烧热概念的理解。燃烧热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出的热量。本题中正丁烷完全燃烧的生成物,应为液态水和CO2,所表示的才是燃烧热。

15.【答案】D

【解析】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利用盖斯定律可得出1 mol 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35.96 kJ;同一种物质的能量在相同条件下,能量一样多。同样利用盖斯定律可得出选项D正确。

16.【答案】B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时,V1为5 mL,则V2为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22℃一定不是室温,A错;曲线随V1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当V1=30 mL时温度最高,

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NaOH]==1.5 mol·L-1,C错;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17.【答案】D

【解析】1 mol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44×50.405 kJ=2 217.82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3H8(g)+5O2(g)===3CO2(g)+4H2O(l)ΔH=-2 217.82 kJ/mol.

18.【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得:

Ba2+(aq)+SO(aq)===BaSO4(s)

ΔH=-10a kJ·mol-1;

CH3COO-(aq)+H+(aq)===CH3COOH(aq)

ΔH=-2b kJ·mol-1。

则Ba2+(aq)+SO(aq)+2CH3COO-(aq)+2H+(aq)===BaSO4(s)+2CH3COOH(aq)ΔH=-(10a+4b) kJ·mol-1,即0.5 mol H2SO4参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a+2b)kJ。

19.【答案】A

20.【答案】B

二、实验题

21.【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2)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偏大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装置缺少搅拌用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和保温使用的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2)该实验关键是对温度的测定,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要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3)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热,则该实验测出“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三、计算题

22.【答案】H=-2982kJ/mol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1个白磷分子(P4)中含有6个P—P键,1个P4O10分子中含有12个P—O键和4个P=O键。所以,在白磷的燃烧反应中,每个白磷分子要断裂6个P—P键、5个O=O键,共需吸收能量:

E(反应物总吸)=6×198kJ/mol+5×498kJ/mol=3678kJ/mol;

反应后,生成12个P—O键和4个P=O键,共放出能量:

E(反应物总放)=12×360kJ/mol+4×585kJ/mol=6660kJ/mol。

因此,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H=-(6660kJ/mol-3678kJ/mol)=-2982kJ/mol。若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EkJ·mol-1,1mol某物质的分子中含有nmol化学键,化学键吸收能量为:E总吸=n·E

吸。同理,成键时:E总放=n·E放。

四、推断题

23.【答案】(1)碳

(2)不正确,因为1 mol A与O2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93.6 kJ,而1 mol A先与B反应生成C和D,C和D再与O2反应,共放热量-131.4 kJ+283 kJ+242 kJ=393.6 kJ,两者相同(3)C(s)+O2(g)=CO(g) ΔH=-110.6 kJ·mol-1

【解析】(1)由A(s)+B(g)=C(g)+D(g) ΔH=+131.4 kJ·mol-1,知n(A)== mol

M(A)==12 g·mol-1,故A为碳,B为H2O,C为CO,D为H2,G为CO2,E为浓H2SO4或浓HNO3。

(2)可把3个热化学方程式具体写为:

C(s)+O2(g)=CO2(g) ΔH=-393.6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两种途径反应热分别为:-283 kJ·mol-1-242 kJ·mol-1+131.4 kJ·mol-1=-393.6 kJ·mol-1和-393.6 kJ·mol-1,可见是相等的。

(3)将C(s)+O2(g)=CO2(g) ΔH=-393.6 kJ·mol-1和CO(g)+O2(g)=CO2(g) ΔH=-283 kJ·mol-1两式相减即得A+O2→C的热化学方程式。

五、填空题

24.【答案】放出 92 (2)放出 30.67

【解析】本题可从断键吸收的能量数值与成键放出的能量数值的相对大小来判断,若E (断键)>E (生成),则为吸热反应;E (断键)

(1)N 2+3H 22NH 3,生成2molNH 3形成6mol N —H 键时要放出6mol ×391kJ/mol =2346kJ 的能量,拆开1molN ≡N 键和3molH —H 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946kJ +3mol ×436kJ/mol =2254kJ ,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2346kJ -2254kJ =92kJ 。

(2)方法一 13N 2+H 223NH 3,生成23molNH 3形成23

×3mol =2molN —H 键时,需放出2mol ×391kJ/mol =782kJ 的能量,拆开

13molN ≡N 和1molH —H 键时吸收的总能量为13

mol ×946kJ/mol +436kJ =751.33kJ ,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放出能量,为782kJ -751.33kJ =30.67kJ 。 方法二 由①知3molH 2生成NH 3需放出能量92kJ ,则1molH 2生成NH 3需放出能量92kJ×

1

3=30.67kJ 。

25.【答案】P 4(s 、白磷)=4P(s 、红磷);△H=-29.2kJ/mol 。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作如下处理:①-②×4,得:P 4(s 、白磷)=4P(s 、红磷);△H=△H 1-△H 2×4=-29.2kJ/mol ,故热化学方程式为:P 4(s 、白磷)=4P(s 、红磷);△H=-29.2kJ/mol 。

26.【答案】D >B >A >C , A 、C , D 、B

必修2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必修2) 教材分析: 本章共三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它们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因此,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通过对新型化学电源开发利用的介绍,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讨论,学生将从原理上加深对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由于本章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既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阶段性、渐进性,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防止任意拓宽加深,增加学生负担。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 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结论]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 [设问]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除刚才的这个反应,其它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不是也会有能量变化呢?其表现形式又是怎样的?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知识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知识总结 【知识归纳】 【专题归纳整合】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检查△H 符号的正误 放热反应的△H 为“-”,吸热反应的△H 为“+”,单位是kJ /mol ,逆反应的△H 与正反应的△H 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2.检查是否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必须注明每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同一个化学反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H 数值不同。 3.检查△H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H 的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相同的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 不同。 4.特殊反应热 (1)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应为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 燃烧应生成CO 2而不是CO ,H 2燃烧生成的是H 2O(1),而不是H 2O(g)。 (2)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H 2O 的化学计量数为1,并以此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比较“反应热”或△H 的大小时,必须带“+”、“-”符号;比较“燃烧热”、“中和热”时,只需比较数值大小即可。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则反应热的数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1 mol H 2 完全燃烧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的热量,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则放出571.6 kJ的热。 3.对于可逆反应,如3H2(g)+N2 (g)2NH3(g) △H=-92.4 kJ·mol-1,是指生成2mol NH3时放出92.4 kJ的热量,而不是3 mol H2和1mol 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4 kJ的热量,实际3 mol H2和1molN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因为该反应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4.同一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大小也不同。例如,S(g)+O2(g) SO2(g) △H1=-Q1;S(s)+O2(g)SO2(g) △H2=-Q2,可以理解成固态硫变成气态硫后再发生变化,而由固态到气态是需要吸收能量的,所以Q>Q2、△H1<△H2,故当同一反应中只由于聚集状态不同比较热量的大小时,反应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少,当生成物为固态时放出的热量多。 5.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但当酸为浓H2SO4时,由于浓H2SO4溶解放热,此时生成1 mol H2O放出热量大于57.3 kJ。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 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Al3+Fe3+Fe2+Ca2+Mn2+Mg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10.68.89.6 沉淀完全的pH 5.2 2.88.312.610.811.6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研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除杂流程如下

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___ A.(NH4)2S2O8 B.MnO2 C.KMnO4 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快反应速率 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温度为500℃,且 m(MnCO3):m(NH4Cl)=1.10 B 5.2≤pH<8.8 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解析】 【分析】 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氯化铵焙烧发生 MnCO3+2NH4Cl MnCl2+CO2↑+2NH3↑+H2O↑,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浸出液中含MnCl2、FeCl2、CaCl2、MgCl2、AlCl3等,结合表中离子的沉淀pH及信息可知,浸取液净化除杂时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碳化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1)“混合研磨”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根据流程,菱镁矿粉与氯化铵混合研磨后焙烧得到氨气、二氧化碳和Mn2+,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CO3+2NH4Cl MnCl2+2NH3↑+CO2↑+H2O; (3) 由图可知,锰的浸出率随着焙烧温度、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增大而提高,到500℃、1.10达到最高,再增大锰的浸出率变化不明显,故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焙烧温度500℃,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1.10; (4) 净化过程:加入少量MnO2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氨水调pH,生成沉淀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NH4F,除去Ca2+、Mg2+; ①最合适的试剂为MnO2,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2Fe2++4H+=Mn2++2Fe3++2H2O,且不引入新杂质,故答案为B; ②调节溶液pH使Fe3+,A13+沉淀完全,同时不使Mn2+沉淀,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调节溶液pH范围5.2≤pH<8.8; (5) 碳化结晶中生成MnCO3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CO3-+NH3═MnCO3↓+NH4+,不用碳酸铵溶液替代NH4HCO3溶液,可能的原因是碳酸铵溶液中的c(OH-)较大,会产生Mn(OH)2沉淀。 【点睛】 考查物质制备流程和方案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题干信息的分析理解,结合题目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 .利用潮汐能发电 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 = +131KJ/mol ,CO(g)+1/2O 2(g)==CO 2(g);△H = -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 =-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6.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 A (g )+ B(g) 2 C (g );△H <0 B. 2 A (g )+ B(g) 2 C (g ); △H >0 C. 2A + B 2 C ;△H <0 D. 2C 2 A +B ;△H <0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 2 3 H 2 (g) =NH 3(g) ;ΔH =-46.19kJ ·mol —1 21H 2(g)+ 21 Cl 2(g)=HCl (g) ;ΔH =-92.36kJ ·mol —1 21I 2(g)+ 2 1 H 2 (g) =HI (g) ;ΔH =+25.96kJ ·mol —1 A. HCl>NH 3>HI B.HI > HCl > NH 3 C.HCl> HI > NH 3 D.NH 3> HI > HC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9.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 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11.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 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 2 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低 高 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2 A (g) + B(g) 2 C (g)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燃料电池是燃料(如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B.负极反应式:CH4+8OH--8e-===CO2+6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变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4.将20 mL 0.5 mol·L-1盐酸与一块状大理石反应,下列的措施不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10 mL 3 mol·L-1盐酸 B.给反应混合物加热 C.将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 mL蒸馏水 5.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对电池放电时的分析正确的是() A. Pb为正极被氧化 B.电子从PbO2流向外电路 C.SO42?向PbO2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 6.锌-空气电池(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则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H2O-2e-===ZnO+2H+ C. OH-向石墨电极移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7.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 1 mol H2跟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一定释放能量245 kJ D. 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490 kJ 8.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1 / 6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2 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1)△H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化学必修2第二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锂电池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3、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O2 B.N2 C.F2 D.Cl2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 A.HI和NaI B.H2S和SO2 C.Cl2和KCl D.F2和NaBr 6、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稀硫酸中,能够缓慢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l C.Mg D.Cu 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pC,t秒末,A减少了 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 A.2:5:4 B.4:5:2 C.1:3:2 D.1:4:5 8、下列变化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生成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 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 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①即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相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⑥即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能够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0、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准确答案) 11、用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情况制取气体,一般可选择的仪器是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瓶 D.大试管 12、可逆反应2HI(g)== I2(g)+H2(g)在密闭容器中实行,当下列中的四项中的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压强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组分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颜色 13、273K时,反应2SO2(g)+O2(g)=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A.同时实行时,情况1的反应速率(SO2)比情况2的大 B.平衡时,情况1:Q=393.2kJ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1比情况2大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杂质)制取金属锌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ZnFe2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软磁材料,也是一种催化剂,能催化烯类有机物氧化脱氢等反应。 ①ZnFe2O4中Fe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 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该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ZnFe2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条);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净化Ⅰ中H2O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3 4 mol 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搅拌等其他合理答案) Zn2+、Fe3+、Fe2+、Cu2+ H2O2+2Fe2++2H+=2Fe3++2H2O 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 【解析】 【分析】 将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氧化物杂质)酸浸,发生反应ZnFe2O4+8H+=Zn2++2Fe3++4H2O、ZnO+2H+=Zn2++H2O、FeO+2H+=Fe2++H2O、 CuO+2H+=Cu2++H2O,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2Fe2++2H++H2O2=2Fe3++2H2O,调节溶液的p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调节溶液pH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用ZnO,所以X为ZnO,然后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然后过滤,所以Y中含有Cu,最后电解得到Zn; (1)①ZnFe2O4中锌的化合价+2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结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得到Fe 的化合价; ②工业上利用反应ZnFe2(C2O4)3?6H2O Δ ZnFe2O4+2CO2↑+4CO↑+6H2O制备ZnFe2O4.反应过 程中铁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3价,碳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4价好+2价,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酸浸时要将锌焙砂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酸浸效率.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采用的措施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空气搅拌等,已知ZnFe2O4能溶于酸,则酸浸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氧化锌溶解得到锌离子、氧化亚铁溶解得到亚铁离子、氧化铜溶解得到铜离子、ZnFe2O4能溶于酸得到铁离子;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贮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已知:H2(g)+F2(g) 2HF(g) Δ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6.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g) ΔH1 ②H2(g)+1/2O2(g)====H2O(l) ΔH2 ③2H2(g)+O2(g)====2H2O(g) ΔH3 ④H2O(l)====H2O(g) ΔH4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ΔH4=ΔH1-ΔH2 B.ΔH1、ΔH2、ΔH3、ΔH4均为负值 C.ΔH1=ΔH2 D.ΔH1=2ΔH3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8.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与全套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与全套练习题(含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417592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2007、8)( 考试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包括10小题) 1、对于一个放热反应,已知产物的总能量为70kJ ,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 A .20kJ B. 30kJ C. 70kJ D. 80kJ 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用石灰石烧制石灰 B .在生石灰中加水 C .浓硫酸的稀释 D . 硝酸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Zn(g) +12 O 2(g) = ZnO(s) △H = —351.1 kJ/mol HgO(s) = Hg(l) + 12 O 2(g) △H = +90.7 kJ/mol 由此可知Zn(s) + HgO(s) = ZnO(s) + Hg(l) △H = —a kJ/mol ,其中a 的值是( ) A.441.8 B.254.8 C.438.9 D.260.4 4、下列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 A.H + H →H 2 B.H + Cl→ HCl C.I 2 → I + I D.S + O 2 →SO 2 5、据人民网2001年9月4日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激光↑+↑222222O H TiO O H ,有下列几种 说法:① 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 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 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④ 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 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6、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5/2O 2(g)→2CO 2(g)+H 2O(l) ΔH =-1300kJ 〃mol -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 的能量 B.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 的能量 C.有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D.有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 的能量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专项培优易 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 焰上加热, 铝不能滴落下 来,好像有一层 膜兜着 铝熔点高,没 能熔化 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 集气瓶口上方有 白烟生成 H2、Cl2化合 生成HCl C 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 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都有气体产生 前者生成氢 气,后者生成 氧气 D 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 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 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 6%的H2O2溶液 试管中产生气泡 的速率较快 相同条件浓度 大H2O2分解 速率快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并不是因为铝熔点高,而是因为加热时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熔点很高的氧化铝,故A错误; B.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出现白雾并不是白烟,故B错误;C.铝和盐酸或者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均为氢气,故C错误; D.两支试管中只有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可以说明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 .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答案】D 【分析】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 项,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 不选; B 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为吸热反应,故B 不选; C 项,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 不选; D 项,可燃物的燃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故D 可选; 故答案选D 。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 >0的是( ) 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 B .22Ba(OH)8H O ?与4NH Cl 的反应 C .灼热的木炭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详解】 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H <0,A 不符合题意; B .22Ba(OH)8H O ?与4NH Cl 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 C .灼热的木炭与CO 2反应产生CO ,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符合题意; 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 4.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耗掉8mol ?L - 1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 ,则1mol 无水乙醇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A .10Q B .10Q ~5Q C .大于10Q D .5Q 【答案】C 【详解】 n (NaOH )=0.05L ×8mol /L =0.4mol ,则由CO 2~2NaOH ~Na 2CO 3,可知n (CO 2)=0.2mol ,则n (C 2H 6O )=0.5×n (CO 2)=0.1mol ,放出的热量为Q ,所以1mol 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Q ,由CO 2~NaOH ~NaHCO 3可知,n (CO 2)=0.4mol ,则n (C 2H 6O )=0.5×n (CO 2)=0.2mol ,放出的热量为Q ,所以1mol 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Q ,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则乙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介于5Q ~10Q 之间,所以选项C 不符合;故答案选C 。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苏教版选修4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2.(2011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期中,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CaCO3(s)===CaO(s)+CO2(g) ΔH=+178. 5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 6 kJ·mol-1, 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 Cu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5.如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f电极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讲解

一、.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变化的特征:能量变化、化学键变化、新物质生成。任何化学物质都具有能量。 断开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会放出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练习:○1、下列过程需吸收能量的是()(双选) A、H·+H·→H︰H B、CH2=CH2→-CH2—CH2- C、H—Cl→H·+ D、Ag+ + Cl—=AgCl↓ 1、键能:一定条件下形成1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与该条件下断裂1mol该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相等。 这能量就是该化学键的键能,单位是KJ/mol。 ○2、已知25℃、101KPa时,C—H的键能是415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5℃、101KPa时,断开1个C—H需吸收415KJ的能量 B、在25℃、101KPa时,形成6.02×1023个C—H时吸收415 KJ的能量 C、在25℃、101KPa时,断开1mol甲烷分子中所有的C—H需吸收1660KJ能量 D、在25℃、101KPa时,1mol甲烷含有1660KJ化学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对于Cl—Cl + H—H = 2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需断裂Cl-Cl和H-H键 B、该反应形成了Cl-H键 C、断开1mol Cl-Cl和1mol H-H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2mol Cl-H所放出的能量相等 D、形成1mol Cl-Cl和1mol H-H所放出的能量与断开2mol Cl-H所吸收的能量不相等 3、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对于反应:2H2 + O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 B、参与反应的H2和O2的总能量与生成的水的总能量相等 C、参与反应的H2和O2的总能量多于生成的水的总能量 D、生成1mol液态水比生成1mol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 a. 吸热反应:E总(反应物)Q放(成键) b. 放热反应:E总(反应物)>E总(生成物)或Q吸(断键)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主族序数、周期数、原子序数均相同;B 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作电极材料;C 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元素之一;D 和A 可形成化合物2A D 和22A D ,且2A D 是最常见的溶剂;E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它层电子数之和,则: ()1E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B 、C 、D 、E 与A 形成的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在加热和Cu 作催化剂时,化合物25B A DA 与2D 反应生成其中一种产物是3BA BAD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A E -五种元素中,含同一元素的各类物质能实现下列转化的有(图) ______ (填元素符号) ()4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25B A DA 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______ .A 出口处的物质 ______ . 【答案】 2H O 2CH 3CH 2OH +O 22O Δ??→ 2CH 3CHO +2H 2O N 、S 3223CH CH OH H O 4e CH COOH 4H -++-=+ 2H O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中主族序数、周期数、原子序数均相同的是H ,则A 为H 元素;B 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作电极材料,非金属单质常用作电极的是碳,则B 为C 元素;D 和A 可形成化合物2A D 和22A D ,且2A D 是最常见的溶剂,则D 为O 元素;植物生长所需元素是N 、P 、K ,又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C 为N 元素;E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它层电子数之和,则E 为第三周期元素S ,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短周期元素中主族序数、周期数、原子序数均相同的是H ,则A 为H 元素;B 为非金属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