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雪的歌

白雪的歌

白雪的歌
白雪的歌

《我的祖国》歌手;白雪

(1)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2)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今天是你的生日》白雪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2)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带回远方儿女的思念、鸽子在茫茫海天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欢乐、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在远方爱的诉说

(3)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棵金色麦穗、鸽子在风风雨雨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逆风起飞雨中获得收获、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希望的歌\这是儿女们心中希望的歌

千古绝唱白雪

(1)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天地动、人间多少绝唱千古颂

莺莺张生红娘子、十娘怒沉百宝箱、若无真情无绝唱

情海无惊波涛凶、风流淹没红尘中、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

雷峰塔压白娘子、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

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1)孟姜女哭长城

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

(2)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3)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

古绝唱唱到今、

(2)情海无惊波涛凶、风流淹没红尘中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

雷峰塔压白娘子、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

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1)孟姜女哭长城

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

(2)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3)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

古绝唱唱到今、(4)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

台、千古绝唱唱到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全诗以写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景,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和灿烂春光的憧憬,以及对别友之惆怅和故乡之思念之情。 2.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运用了比喻,以南方得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景象极为神似,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的美景,颇有浪漫色彩。 3.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运用了夸张,形象地描写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冰雪世界。 4.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愁”的作用? 答:句中“愁”字既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又为下文写送别作铺垫。 5.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答:本句中白雪和红旗构成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 6.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凝视雪

地上的马蹄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之情。 7.本首诗描绘哪四个画面? 答:八月飞雪苦寒图、军营饯别奇寒图、东门惜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展现的画面。 答:山路蜿蜒曲折,几番回转就看不见你的踪影了;但我还伫立在那里凝望着,山路上早已空无一人,只有马行走过留下的足迹。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在本首诗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 答: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品教案 马肖英 教材分析: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对古文化的涵养。 本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所作,是一首咏雪的送别诗,雪景中衬托送别,送别中又咏雪景,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在送别诗中很具有代表性。 学情分析: 诗歌的品味和鉴赏,是学生的一大难题。这首诗歌较长,学生的对诗意和主题的把握会更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美等特点。能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研读品析,体会诗人情感。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学法指导: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2、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好的诗文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大家一同钻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好诗文,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读奇文,初步感知 1、一读诗歌,读准字音;(自由朗读) 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指名朗读) 3、听读诗歌,读出感情;(倾听范读) 4、齐读诗歌,读懂诗意。 三、赏奇景,初步感知 (一)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 (二)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 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2、学生合作在咏雪部分中找到相应的诗句,教师适度评价。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2)对雪的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为精彩,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①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②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录音、课件 板书设计: (第1-8句)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9-14句)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气势雄伟想象奇特 (风雪送友图)(第15-16句)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寓情于景浪漫色彩 (第17-18句)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一)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字音:裘衾薄着瀚阑饮羌掣 3.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教师范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知识点整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全文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考试范围】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拓展: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这首诗起句就气势不凡,把塞外风雪的赫赫声威表现出来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形容北风的猛烈、强劲,连顽强的白草都吹折了。这两句诗突出了西北边疆环境气候的特点:风雪来得早,来得猛烈。 2.接下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转折来得突兀,来得意外。本来一夜大风雪造出来的是个冰雪世界,但诗人却说这不是北风而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这个春意盎然的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像和主观感受,可是却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3.然后,诗人把笔触转向了军营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这几句诗是实写漫天大雪所造成的气候的酷冷。大风雪飞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失去了控制,都护的铁衣冰凉得难以着身。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这就把冷的程度表现得十分逼真,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以上八句,描写塞外强劲的风雪和由此造成的严寒气候。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5.“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以下八句,就写送别了。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这就点明了饯行地点、饯行原因。而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委婉地流露出来 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7.最后四句诗写雪中送友人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前两句诗写送友人去时的情景:从轮台东门送友人,天山一带道路都被大雪封住了。后两句诗是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武穴市实验中学周元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鼓励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画面的内

容说出相关的送别诗句吗,(屏显送别画面和诗句)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 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 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赏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三、初读感知,感受诗歌音乐美 1.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师正音: 白草折zhé 即飞雪jí 散入sàn 锦衾薄qīn 冷难着zhuo 掣chè - 1 -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2.师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3.师指导生齐读课文。 4.题解: 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回答,师点拨: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板书(一):咏雪(景) 送别(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详解

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 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 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 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 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 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 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诗歌特色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 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 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 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大力量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 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 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 的尊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衾,被子)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知识,背诵课文。 2.体味诗歌的情感与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起课文: ㈠简介作者 岑参(公元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气势雄伟,想象瑰丽,特别擅长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但其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虽做过刺史,但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此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寻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之他本身就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这使他写出了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㈡简介背景 唐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作者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㈢简介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新诗体。 “歌行体”一般在标题上用“歌”或“行”来体现。如以“歌”命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有高适的《燕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 “歌行体”形式比较自由,篇幅可长可短,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的。 二、学习课文: 第一步,泛读课文。快速阅读本诗,请用着重号标出作者描写的对象,用横线标出直接描写对象的诗句,用波浪标出间接描写对象的诗句,用小圆点标出作者表达感情或体现主旨的词语、主旨句或关键句,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的结构与中心。 老师检查梳理: 对象:白雪 直接描写对象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③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④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⑤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⑥ 【注释】①句的意思是: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西北边塞八月就纷飞着大雪。“白草折”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②句的意思是:像一夜之间忽然刮起了春风,千树万树梨花顿时盛开。写雪后边塞绮丽的美景,传达出赏雪人惊喜的心情,比喻新奇,格调豪迈,表现出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③句的意思是:将军的兽角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以穿着。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④句的意思是: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这两句把视线从室内又转到了室外,以百丈坚冰点缀大地的环境,以万里愁云烘托送别的气氛。⑤句的意思是:傍晚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在辕门外,红旗被冰雪冻硬,即使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写天气的奇寒。⑥句的意思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朋友了。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蹄印。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主旨】 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的环境的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易错点】①句“白草”指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不要写成“百草”。③句“着”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uó”,“穿”的意思。④句“瀚”不要写成“翰”,“瀚海”在这里指沙漠。“阑”不要写成“澜”,“阑干”是“纵横交错的样子”。⑤句“辕”不要写错,读“yuán”,“辕门”就是军营的大门。“掣”读“chè”,“拉,扯”的意思。⑥句“转”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uǎn”,“转弯”的意思。

岑参 白雪歌

岑参白雪歌 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鉴赏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此诗就处处都体现出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 甘卫东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步骤 一、预习复习 1、导入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 吟咏、描绘的对象。 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例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作者介绍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3、聆听感受 ⑴、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⑵、给加点字注音 岑参 ..qīn bó瀚.海hàn 阑...cén shēn散.入sàn 狐裘.qiú锦衾薄 干lán 羌.笛qiāng风掣.红旗chè 二、问题导学 (一)整体感知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二)、赏析咏雪部分 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的解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的解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 那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 歌”是什么意思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里的“歌”指一种古典诗歌 体裁。 词语 解释: ⑴武判官:生平不详。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使的僚属。 ⑵白草: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 春天开放, 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 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 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 ”“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 (qiú) :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 (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 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dū)护: 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 与上文的“将军”是互 文。铁衣:铠甲。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 “著”。 ⑼瀚(hàn)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 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 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 宴饮归京的人, 指武判官。 饮,动词, 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 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大门。古代军队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 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⒁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 翻:(红旗)被冻得怎么吹也飘不起来。 ⒂轮台: 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 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⒃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⒄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简析 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 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正如诗题所标示的那样,这首诗以歌 咏白雪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一开头,就把边 地奇寒、早雪的特异风光和壮丽景色,通过典型事物,用饱蘸淡墨的画笔,以浪 漫主义手法氢它描绘了出来。北风卷地,连那坚韧不拨的白草,也为之摧折。那 风啊,简直是一把锋利的铲刀,把大地乔得净荡荡的了。可是,“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 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 的江南春色。这境界该是怎样的新奇壮美!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四个 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 那飘飞的雪花啊,连帐内的罗幕都打湿了;狐皮袍子不暖啊,盖的锦被也嫌 太薄;将军的手啊,已冻得拉不开弓;征战护身的铁衣啊,也冷得难以穿上。但就 在这一派难耐的奇寒中,透出了一股雄的健的气息。珠帘罗幕,狐裘锦衾,是多 么的富丽;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又是多么威严。它巧妙地把防守边疆,战胜奇 寒的将士,生动而鲜明地烘托了出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毕竟还是奇寒,从 而才能显示出防守边疆的将士,是怎样艰苦卓绝。八月在内地,正是桂子飘香, 皓月增辉的美好时节,而边地呢,已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可是,这瀚海坚冰,万里凝云,虽然愁惨,但不萧瑟、凄凉,而是 浑厚、沉郁,这正是岑参边塞诗歌奇峭的艺术风格的特征。正是在这漫天皆白, 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军设宴,饯别归客。一时胡琴、琵琶、羌笛齐奏,伴着塞外 风光,自是别有一番天韵。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

白雪歌练习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珍羞.(xiū)金樽.(zūn)锦衾.(qīn) 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 C.突兀.(wù)瀚.海(hàn)辕.门(yuàn) 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 2.解释下面加点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你)欲辨.已忘言(辨识) B.结庐.在人境(庐山)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瀚海 ..阑干百丈冰(沧海) 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将军角弓不得控.(拉) 3.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4.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5、下面是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送别的喜悦之情。 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写雪景。 C、诗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骤,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6、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7、对下面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上句写风,下句写景。写风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雪时用一“即”字突出了作者的惊奇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给人的感觉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以此传出作者赏雪时的惊喜之情。 C.“潮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云”由帐外写到帐内,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冰不翻”这又是一幅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北风劲吹,红旗却冻得不能翻动,突出了天气的奇寒。 8、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B、“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 C、“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D、“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9、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这两句由个人乡愁上升到家国之思。 10、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边地军中送别的诗,此诗题为送别诗,却以描写边地雪景为主。 B、在诗人心目中,边地苦寒,这种苦痛是很难让人忍受的。 C、主人客人离别虽依依难舍,但不觉其缠绵。 D、这首诗气势磅礴,精神昂扬,色彩鲜明,风格别致。 11、对修辞判断有误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比)B.原驰蜡象(比喻) C.欲与天公试比高(拟人)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 12、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塞外风狂雪早,雪后景色绮丽,天气奇寒,突出了戍边将士生活艰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引出下文送别场面。 C、宴请归客,奏乐助兴,场面热烈,表现了主客友情深厚,为抒写离别之情作铺垫。 D、全诗以雪起,以情结,分别写了送别前、饯别中、送别时、送别后的雪景,作者寓情于雪,通过咏雪,笔笔传出绵绵情思。

2015-25-120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评论 ①知识和能力: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特点。能品析诗歌的语言。能领悟作者的思想 感情。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研读品析,体会诗人情感。自 主、合作、探究。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审美体验 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评论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评论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是什么时候吗?是的,唐朝。在唐代 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 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 光,形成了边塞诗派。这类诗大多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感情激越,意境开阔,充 满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概,成为盛唐时期诗歌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边塞诗。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评论 二、解题,简介作者: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咏雪、送别。) 那么,谁送别谁?(岑参送别武判官)(PPT显示诗人的名字及注音。)注意读准诗 人的名字!岑参是什么人?大家想不想认识他?(想)(PPT展示,教师介绍重点内 容) 弄懂了诗题,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咱们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目标:(PP T展示:朗读诗歌,了解诗意;品味语言,体味诗情。) 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一个“读”,一个“品”。下面,就让我们追寻岑参的足迹, 开始我们今天的古诗之旅。 听读诗歌——正字音、明节奏: 1.首先,请同学们听读诗歌,注意听准字音,听清节奏,边听边用笔在诗稿上做 上批注。(操作PPT) 2.检查一下同学们听读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屏幕上这些字词, 注意加粗的字的读音。(指名学生认读、齐读。) 朗读诗歌——晓大意、知内容:(操作PPT) 很好,可是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还要读懂诗歌的意思,下面就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边读边借助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如果有不懂的 地方,可以和同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还不能解决的,就做上标记,待会 儿咱们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 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 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与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甲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

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注释】 [1]判官: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 [2]胡天:指西域的天气。 [3]孤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 [4]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着:穿。

[5]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6]中军:这里指主帅的营帐。 [7]辕门:营门。掣:牵引。冻不翻:是说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赏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