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难忘的故事

难忘的故事

难忘的故事
难忘的故事

难忘的故事

为了二十七个阶级兄弟

1967年秋天,青海高原阳光灿烂,一片丰收的景象。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巴仓农场帮助工作的某部2营副教导员门合同志,和社员们一起热火朝天的参加秋收生产。

高原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瞬息万变,冰雹的袭击随时会来。为了保卫社员的劳动果实,门合和大家一起,积极试制驱云防雹的土火箭,随时准备击退变化无常的大自然的袭击,保护生产。

9月5日清晨,天色突变,细雨蒙蒙。门合和大家一起奔向土火箭装置场地。经过战争年代炮火熏陶的门合,深深懂得装置土火箭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一开始,他就从别人手里抢来工具,亲自担任最危险的装填炸药工作。他说:“这危险,我来干!”

土火箭装了一支又一支。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工作的时候,炸药发生意外的爆炸。望着惊呆了的人们,英雄门合,临危不惧,向炸药猛扑上去。

山摇地动,烟柱冲天!烈火在他身下迸发,巨大的气浪把他腾空掀起……

英雄门合,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在场的27名阶级兄弟。他以舍己为人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壮丽凯歌。

参加装置土火箭的人们,冒着浓烈呛人的烟火,找到门合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守护在英雄周围的部队干部、战士和群众,焦急而深情地望着门合的脸。人们多么希望门合同志能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巴仓的水,看一看并肩战斗过的战友,看一看丰收景象啊!大家从内心深处觉着:门合没有死,门合不会死,门合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他是“草原上的雄鹰”,是“雪山上的青松”。

门合是吃苦苦菜长大的苦孩子。1928年的冬天,河北省涞源县山区,呼啸的西北风夹着黄沙,刮得天昏地暗。门合一出生,就尝到了旧社会的寒冷和饥饿。家里没米下锅,娘饿得挤不出一滴奶,只好扔下他,顶风冒雪去讨饭。门合长到8岁,就跟着父亲给地主做牛马。1940年,天涝无收,黑心的地主一脚把他们父子踢出了门,在那饥寒交迫的年月里,爹娘忍痛卖了9岁的弟弟和3岁的妹妹,一家临别时,弟弟抱着娘不放,哭喊着:“娘啊!我不饿,我不离开家呀!”妹妹抓住门合的手,哭着说:“哥啊!我要跟你挖苦苦菜去!”朝夕相处的亲骨肉一去不见了,换来的只是4斤玉米、4升高粱。12岁的门合哭肿了眼,跟着爹娘背井离乡去逃荒。

门合一家逃荒到了宣化。他父亲到日本鬼子统治的矿上去做工。在地下党的组织下,门合的父亲积极参加革命,同敌人进行斗争。小小的门合,开始懂得了受苦人的大救星是毛主席,领导穷人闹翻身的伟大领袖是毛主席。从那时起,他就打定主意跟着毛主席闹革命。他经常光着脚板,披着麻袋片,不顾风险,勇敢地为党送信、送情报。

1946年,门合一家回到解放了的涞源。第二年,19岁的门合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军队的培养下,从战士到干部,门合一天天在成长。以行动实现了自己“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诺言。英雄门合牺牲了,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门合同志屡次舍身救人的英雄行为。

他当通信员的时候,一天拂晓,驾驶摩托车去送文件,在急转弯时,突

然发现一个骑自行车的工人,眼看摩托车就要撞到自行车,门合不顾个人安危,猛然把摩托车向右摔倒,自己负伤流血,保护了对方的安全。

他当排长的时候,在洪水冲破渠岸的紧急关头,他用身子堵住决口,保护了公路、村庄和田园。

他当指导员的时候,一次投弹训练,一个战士不慎把手榴弹投到离自己身前只有5米远的地方,在这危急时刻,门合奋不顾身,跃出掩体扑在这个战士身上,保护了战友的安全。

9月5日,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23年前的这天,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榜样。23年后的今天,门合,这个以张思德同志为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好干部,以他的英雄行动走完了自己闪光的一生。

为了宣扬他的英雄行为,中央军委授予门合“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光荣称号。

军民情洒“连心路”

1980年4月底,某团外出执行任务归来。战士们放下背包一看,营区打扫得干干净净,营具没有一件丢失,80多亩绿油油的菜地水饱肥足,长势喜人,连坏了的几眼机井也全部修好了。这是谁做的好事?原来,部队出发后,周围几个大队的社员群众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白天黑夜派出专人帮助部队看守营房,管理菜地。部队回来后,周围群众带着慰问品赶来了:张贺垒大队送来了一口大肥猪;宋家庙大队挑来了两大筐鸡蛋。战士们看到这一切激动不已。部队和驻地群众的这种融洽关系,最早是由一条公路建立起来的。围绕这条路,军民之间曾发生过一段曲折的故事。

部队是10年前移调到该地的。当时营区没有围墙,也没有现在这条公路。周围5个大队的群众上工、赶集都从营区内穿过。每一天从早到晚,营区内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铛声、牛马驴羊的嘶鸣声不断,来营区积肥料、拾柴禾的群众也成天不绝。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了部队正常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成为加强营区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便于部队管理的角度出发,司令部的领导经过考虑研究后,组织有关人员做了三块木牌,上面写着“非部队人员车辆禁止通过营区”,分别插在了路口;同时指示各连岗哨严加管理,对不听劝告者送司令部处理。

有令即行。通过营区的道路卡断了。

周围的群众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禁令”感到很不理解。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上工、赶集就必须绕3公里走另外一条路,所以多数群众憋着一肚子气。少数群众不理这个茬,从猪圈、厕所边上照样进出。部队哨兵对于这些人执行命令,阻止他们进入营区。被“扭送”过的人回到村里便嚷开了,群众的火气也就越来越大。

一天下午,一位生产队干部带着几位社员来到3营岗哨前,说进城有急事,要从营区通过。哨兵坚持不让,双方便吵了起来。最后那位生产队干部说:“你们不让俺进营房,俺也不让你们出营门。”说罢转身走了。不一会儿,他领着100多名男女社员,扛着铁锹锄头来了。他们在3营岗哨前挖了一条宽1米、深1.5米、长7米的横沟,切断了营区通往靶场、菜地和弹药库的道路。

这件事情惊动了部队和地方的上级。县、公社严肃批评了那位生产队干部,责令他带领社员把沟填平,到部队赔礼道歉。部队军、师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工作组来到这个团帮助整顿。

刚开始,受到批评的干部战士感到委屈。为了帮助大家端正认识,工作组请冯家庙大队党支部书记吴金玉同志介绍了附近群众从营区内穿行的一段历史;解放前,这座营房住着国民党军队的1个炮兵团。那些如狼似虎的家伙,见老百姓就打,见东西就抢,群众谁还敢近营房一步?后来,解放军住进了这座营房。战士们经常到各个村庄帮助群众挑水扫地,送医送药。人民群众也经常进到营房里来,帮助战士洗衣洗被、修鞋补袜。天长日久,群众进出营房就习以为常了。再加上群众上工、赶集从营区内穿过去要近很多路,大家便不愿绕道而行了。

这一段历史在干部战士胸中掀起了很大波澜。群众从两种写队的对比中,认清了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放心大胆地在营房内出入,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当然,军营需要保密和正常的秩序,长期让群众自由出入也不是个办法。但是对于过去遗留下来的这个问题,应该与群众商量着解决,怎么能单方面采取发“禁令”,甚至“扭送”群众的办法呢?大家一致认为,群众“挖沟”是咱们“断路”给逼出来的,咱们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紧接着,全团官兵统一了认识。团党委成员们从思想上找原因:一是存在着“老大思想”,认为自己是部队,周围只是几个生产大队,没有必要去和他们商量研究。二是只考虑到部队的营区管理,没有考虑到禁止群众出入营区后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困难及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部队领导深切地感到,一块“禁牌”切断的是军民团结之“路”,损害的是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根子就在心中少了群众。

找到了“病因”,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团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到周围几个大队听取批评,征求意见,并商量解决路的问题。最后双方商定:为了便于军营管理,在营区周围砌一道围墙;为了方便群众通行,沿围墙根修一条公路。

一个星期天,修路的战斗打响了。全团一齐出动,团里几位领导干部也赶来参加。他们从部队菜地里划出一条宽4米、长1200多米的地面作路基。那位曾经带领社员挖沟断路的生产队干部见此情景很感动,立即带领社员赶来参加筑路。

有了新修的公路,社员上工、赶集再也不用穿过营区了。可是不久,干部战士发现,由于修的是土路,每当下大雨,社员通行很困难,再加上路面狭窄,汽车、拖拉机多了走不开。团党委决定把路面加宽到六米,把泥土路改成煤渣路。他们从30多里外的钢铁厂拉来了140多车煤渣,在路面上铺了厚厚一层,还在公路两旁栽上了白杨和梧桐树。这条路有一段要从营区和家属院的两堵围墙之间穿过去,晚上黑古隆冬的。为了方便群众通行,团里在这段路上安装了六盏灯。群众给这条路取了个动人的名字:“连心路”。

从这以后,部队和驻地群众的关系更融洽了。当生产队种地缺少肥料的时候,部队就把自己的肥料送到田间地头。当部队种菜缺少种子的时候,各生产队的社员群众立即拿出自己的种子送到各连的菜地里。宋家庙大队马棚失火,二连战士闻讯奔赴现场,和社员一道奋战2个多小时,抢救出12头牲口,7万多斤马草。营区有几天停电断水,宋家庙大队的群众立即挑来一担担井水,送进各连厨房。

一条公路解开了部队和群众思想上的疙瘩,建立起了军民之间的新型关系,结下了军民双拥的硕果。现在,这里出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喜人形势,军民“鱼水情”更加深厚了。

高原绿色“生命线”

40多年前的西藏,险恶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文化、闭塞的交通使那里的文明如同一片荒漠。今天,驻藏部队在这荒漠上建起了一片片绿舟,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创业歌。

当年,驻藏部队军人的创业就是从解决“吃”的工程开始的。第18军108人的先遣部队带着7天的粮食到达拉萨,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就对我军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企图赶走我们的部队,在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口号鼓舞下,政委谭冠三率领18军在拉萨河西岸的江柳丛中召开开荒生产动员大会,“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荒滩要菜”的口号响彻雪域高原,短短两个月里,高原的千亩荒滩第一次出现了千亩良田。然而那是怎样的艰难啊:风雪中,战士们用木犁、牛角叉耕地;寒夜里,战士们在地头点燃堆堆牛羊粪草,用火光和浓烟驱散霜冻……金秋,第18军的将士用汗水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千亩荒滩奉献青裸、小麦十万多公斤。

有了粮食,解放军终于粉碎了上层反动的势力妄图赶走解放军的美梦,广大翻身农奴也投来了信任的目光,而战士们也在战胜饥荒中懂得了创业的意义。

有一天,班长高明道受命带领全班到格西村建立生产点,碰上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高原的太阳将麦苗烤卷了心,毛毛虫、土蚕又向麦苗发起进攻,如果对上级说放弃这片土地,理由是充分的,但是高明道和他的战友却牢记着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是他们的职责。于是,他们开动脑筋,筹划了高原的第一座水利工程,经过百十号人在短短五天里的苦干,凌空架起缆绳,一排排悬空的油桶沿缆绳上上下下,一桶桶清澈的河水流到了庄稼地,麦苗泛绿,菜苗变青,格西村的群众见到这比求神还灵,就和战士们一起投入到了抗旱保苗的战斗中。这年,高明道班的生产点喜获丰收,格西村的粮食也多收了4成,国庆观礼台上,高明道见到了毛主席,献上了那束果实饱满的青稞麦穗和13公斤重的一个大萝卜,毛主席不住地夸奖“了不起,了不起!”不久,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写来贺信,勉励他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藏汉团结,军民团结,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更大贡献。如今,驻藏军人已在生命禁区初步建起了“自我生存保障工程”,1983年,第一座大棚温室在日喀则诞生,如今大棚、玻璃温室已发展到1352座。1991年,高原“第一号种猪”在达孜农场培育成功,边防战士吃新鲜猪肉也不再成为难题,在高海拔地区种出了玉米,在“雪山孤岛”种出了高产水稻……世界屋脊种植、繁殖的成功经验写入了西藏的历史,130多项成果推广到地方,改变着雪域高原的传统生产方式,改变着藏胞几千年来的习俗风范。

雪域军人创业,既有胆量,又讲科学,提起这,他们总是津津乐道亲身创造的那一串串“高原一号”,千百年来,世界屋脊的藏胞养猪,放养三四年,体重仍不过百斤,被群众称为“耗子猪”。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王顺和大校面对部队吃新鲜猪肉的困难,萌生了一个念头:培育一个高原新品种,既适应高原气候,又能赶在短时间内催肥食用。试验的任务落在了达孜农场

场长蒋洪林的头上,这位开了17年车,从未与猪打过交道的憨厚肯干的大胡子,带着一名助手兴冲冲跑到四川内江畜牧中心拜师学艺,之后,挑选了几十头内江猪,美国杜洛克、丹麦白猪、乘火车,坐汽车,运到高原,与当地藏猪杂交提纯、组合,经过4年上百次探索试验,“高原一号良种猪”终于诞生了,这个新品种既适应当地缺氧严寒气候,又能在8个月内催肥到250多公斤,1992年8月26日,《人民日报》的“高原养猪今亦肥”的标题做了报道,中国科学院几位畜牧业专家看了报道,激动不已,称这项发明是“西藏养猪史上的一次革命。”

驻藏军人的得意之作,何止一个“高原一号良种猪”。“高原一号葡萄”,高原一号小麦,高原一号玉米,高原一号水稻,高原一号鲤鱼,高原一号奶牛……

在这些崭新的创造里,驻藏军人懂得:在世界屋脊创业,要讲科学,用科学,又要有实干精神,驻藏军人把二者概括为一个公试:科学十实干=奇迹。

羊八井,战士称它为“蔬菜城”。建成6年,蔬菜生产创下43个“世界、亚洲、中国之最”,不能不说是这个公式的验证。

这个军区后勤部的生产基地,坐落在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下,风力经常在八九级,冬春季节温度在一 20 ℃,在这样的环境里种菜,世界种植史上没有先例。

记者来到这个蔬菜城,远远望去,像一座白色古堡,那白色的石墙是挡风保温墙,来到墙下,墙高2米,宽半米,砌墙所需的几十万立方石块,全是战士们忍着严重缺氧从20公里外背回来的,这座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11座温室,地面的盐咸土,是在王顺和带领下由驻拉萨的几百名官兵,一筐筐背走,又从10多公里外把一筐筐新土背进温室的,为了解决水源,王顺和带领40名官兵,翻了27座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从念青唐古拉山上找到了地下水,然后又在深达2米的冻土层下一镐镐刨出了一条长达10公里长的地下引水渠,硬是让清澈干冽的高山雪水浇在了一簇簇绿色之中。

那一年,当时的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友,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王世麟到羊八井视察,听了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将军顺手拔起一棵齐胸高的芹菜哈哈笑了:“你们也给科学插上了翅膀——这个翅膀就是高原军人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啊!”

高原军人,正是用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科学之光普照雪山,于是奇迹接连不断地发生了:

日本巨峰葡萄株产86公斤,破世界纪录。

茯瓜株产173公斤,为中国之最。

茄子一个重达3.77公斤。

莴苣一根重4.8公斤被专家称为“亚洲茄王”、“莴苣王”。

39公斤的南瓜、21?5公斤的萝卜均为我国同类菜史上罕见,青椒,西红柿、小白菜等13个品种株产和亩产均比四川高出1.3倍以上。

在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哨所,外面风雪交加,而哨所里播种的小白菜却翠绿欲滴,羊八井蔬菜基地,一车车西红柿、青椒、黄瓜、豇豆、茯瓜正在启运边防……。

危难时刻

1981年夏,东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

7月27日夜,由沈阳开往大连的406次列车驶出许家屯车站不远,司机突然发现前方亮了红灯,同时传来执勤人员的呼喊声:“前面洪水淹没了桥座,马上退车!”司机赶紧急刹车。列车后退不远,司机发现了后方的红灯,又一个急刹车。接着,巡道员跑来报告:后面的涵洞被洪水冲塌,无法再退了!

车被困了。车上1800多名旅客万分焦急。

在暴雨的持续倾泻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洪水在黑夜里更加猖獗,前面的路基相继被冲塌。28日凌晨四时许,“轰降”一声巨响,90多吨重的车头滑下轨道。洪水冲刷着路基向车厢扑来。车上旅客的生命面临死亡的威胁。

就在这关键时刻,列车长的面前出现了两个头戴军帽、身穿军装的军人。这两个军官,一个是铁道兵某部副连长巩建轩,另一个是某部医院副院长叶道云。强烈的军人意识和职业敏感使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巩建轩还把他所带的47名战士进行了集合。他们只等列车长一声令下便投身于与洪水的殊死搏斗。

看到解放军主动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列车长眼圈湿润了。他果断地组织了抢险救护指挥部和主要由解放军官兵参加的4个战斗小组,并下达了全体旅客马上下车的命令。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车尾一节硬卧车厢被洪水掀翻,45名旅客连同乘务员全被扣在里面。旅客纷纷砸碎窗户玻璃,有的爬出来后趴在车厢上,顺流漂去。

情势万分紧急。正当乘务员姜秀凤为45名旅客的生命焦虑之时,一位50多岁的大个子过来说:“乘务员,沉着点,我们想办法脱险!”小姜听了这位有着军人气质的老同志的话,问道;“你是解放军?”“是!”此时,从列车上也冲出5名解放军战士,涉水前来营救这节车厢里的乘客。

车厢漂游了百余米,被一个电线杆挡住了。车厢东边40米处是一座小山。在那位解放军干部的提醒下,小姜从车厢里捞出被单,撕成条,结成绳。一名战士和一名工人抢过绳子,跳进水中,艰难地爬上了山坡。旅客们沿着他俩拉过去的绳子,依次徒水跋涉。乘务员清查着人数,45名,一个不少。

与此同时,指挥部正在组织旅客下车。旅客在洪水前显得有些慌乱,争先拥挤着下车,结果反而使大量旅客堵在门口,大大减慢了下车速度。这时分散在各车厢的干部战士迅速疏导人流,帮助群众拎包裹,扶老携幼,很快使人们撤离了车厢。他们最后离开。

旅客们挤缩在一段200余米的高坡路基上,等待救援。洪水继续猛烈地冲击着。突然,一股激流把车中间的一段路基掏开了一道口子,缺口越冲越宽,悬空的铁轨颤抖着,车厢慢慢倾斜。眼看着就要路毁车翻了。这时“卟嗵”一声,一个解放军战士跳下激流,紧接着又有10多个军人和群众跳了下去。大家臂挽着臂,肩并着肩,用身体筑成一道人墙。坡上的旅客从车厢里搬来桌、凳,一些人涉水扛来树木、石头,筑成一道10多米长的“护坝”。缺口堵住了,倾斜的列车保住了。

雨越下越大。洪水凶猛地向旅客集结的地方冲击。“救命啊!”一位站在树杈上的中年妇女,被一个巨浪卷进了激流。有个战士拼命划过去,把她救了上来。

列车长果断下达了转移的命令。“谁水性好,先泅渡过去,将绳子拴到

对面的山上,然后……”还没等列车长说完,人群中就响起了洪亮的请战声。某部汽训队几十名战士,解开自己的行李,拿着背包带,齐来请战。只见一位解放军战士,脱去了上衣、长裤,将提包往乘务员手里一递:“如果我出了事,请按这里地址通知我的部队。”说完,抢过绳子拴在腰上,纵身跳进激流之中。他向前刚游了几米远,一个巨浪打来,把他卷走了。旅客们惊呆了,呼喊着快拉绳子救人。当人们用绳子把战士拽回来时,只见他浑身泥浆,面色苍白,只有被撕破了的背心上还清晰地露着一个鲜红的“9”字。

洪水再猛,挡不住勇士!“9号”又跳进洪水之中,结果又失败了。当他第三次要下水时,旅客们的眼睛湿了。一位旅客递来一瓶酒:“喝点酒,暖暖身子吧!”“9号”战士喝了一口,转身又跳了下去。“9号”一会儿被洪水卷进漩涡,一会儿又冒出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搏涛击浪,在滔滔洪水中奋力向对岸游去。那扬起的手臂每一次都拍打着旅客的心弦,千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水面。

“上去了!”对岸朦胧的山坡上,“9号”一踩一滑地爬上了山坡,终于把这根“救命绳”拴到了希望的彼岸。

沿绳渡水开始了。为确保老弱妇幼的安全,汽训队的几十名战士跳下激流,手拉手沿着绳索排成一列,减小了洪水冲力。旅客们紧贴着战士的身体,拽着绳子涉水。战士们泡在洪水里冷得直打颤,不少人的手脚被木头石块碰伤,鲜血直流。一位渡到洪水中央的老工人突然停住脚,朝后面跟上来的几位青年建议说:“我们换一下解放军同志吧,他们太累了!”战士们听了很受感动,更激励了他们的斗志。

7点15分,旅客全部上了岸,战士们才最后撤离。

406次列车在洪水中搏斗了7个多小时,军民齐心协力战胜了洪水。全车1800多名旅客都安全脱险。这是一个奇迹,是军民团结战斗的结果,是英雄的解放军官兵无私无畏、心系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生动体现。

中国航天人

中国西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高地远,苍茫一片。

在通向发射场的公路旁,耸立着一座状似火箭发射架的指向天空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大字,这是聂荣臻元帅当年的亲笔题词。陵园里长眠着从将军到士兵,为中国航天事业光荣捐躯的500名烈士。他们是中国航天人的代表!

1992年5月28日,共和国最后一名元帅,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在他病重期间,尽管江总书记也叮嘱工作人员要对他“报喜不报忧”,但他最后还是知道了“澳星”首次发射失利的消息。这位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者,将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地方选为安身长眠之处,从中透露着他对航天事业何等的期待!他,是带着对事业未竟的遗憾来这里永久宿营的。

中午时分,运送元帅骨灰的专列到站。列队迎候的上万名官兵、职工、学生、家属,将元帅送至陵园。在那一座座肃穆的墓碑前,元帅也许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一个个部下与士兵:

孙继先将军,基地第一任司令员。长征时曾亲自挑选和带领17勇士抢渡

大渡河。50年代末;又亲自带领千军万马建设共和国第一个火箭基地;王来,在一次试验任务中抢救战友时,自己全身着火,为保护充满液氧的设备不被引燃,向远处跑出32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胡文全,高级工程师,几十年来,全身心地投入火箭事业,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地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当我们在电视屏幕前,注视着火箭腾飞的壮丽画面时,我们也一定会感受到英灵们的燃烧与呐喊!

当代中国,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虚幻的阿拉伯数字“8”仅仅由于在南方与“发”谐音,近来成为最抢手的吉祥号码。大到股市开张,电台开播,小到饮食起居,婚宴访友,“8”竟时髦到生死兴衰的神奇地步。

然而,在同一片蓝天下,在同一片国土上,在西北,在这里,“8”的命运却截然相反。1992年6月20日,发射中心召开了一次“长征二号丁”发射任务技术研究会议。席间,李元正主任在谈到发射窗口时,就航天部拟定的“8月8日——8月12日”,笑了笑,他说:“这个日子不吉利,有句老话说‘七上八下’,我看,要么七号打,要么九号打,避开这个‘8’字吧。”话音刚落,全场立刻响起一片会意的笑声,无一异议。

不能简单地说这是迷信,在这些看似幽默的背后,反映了航天人最殷切的愿望。当然,也从中透露出从事高尖端高风险事业的人们普遍的紧张心态。

航天发射不是放鞭炮,尤其是承揽外星的发射任务,事关国家荣誉,对刚刚步入国际空间商务活动的中国航天人而言,他们肩头的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此时,中国航天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二次发射,二次失败。只有少数几个内部人士才知道,“澳星”发射前,阿里安公司早就在私下准备了另一份合同,等待中国失败后挺身而出,充当老大。对休斯公司和“澳星”公司来说,他们也面临着或破产或市场萎缩的危险境地——而所有这些可怕的风险,都作为巨大的压力,及时传达到了中国航天人的身上。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位于中国西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异常紧张地准备着“长征二号丁”发射任务。“确保安全、确保成功”,扭转不利局面,减轻西昌再次发射的压力,这一点,上至最高决策层,下到普通参加试验人员,都已充

分意识到了。在北京开会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胡世祥对李元正主任说,你们一定把这一发打上去!——可以理解这一段时间里,因“澳星”首发受挫,胡世祥收到的责骂信都得拿麻袋装。压力,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

外面的世界好精彩,自进入7月份以后,内地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巨奖销售大战。南京中央商场两条巨幅标语从楼顶飘垂而下,“38万巨奖恭候您!”“20元购物,两次兑奖,住房轿车,实现梦想!”北京、上海、太原、西安,商战此起彼伏,从南到北,人人都红了眼赚钱发财。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人们对外面五花八门的变化似乎浑然不觉,他们正夜以继日地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火箭发射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状态,发射场中有几幅醒目的大幅标语,不过,内容与内地常见的“一路发,168”“90年代要发发发”之类的广告不同,这里依然是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提出的16字要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佛经上说,人被76种欲望所迷惑,而这里的人现在只能保持一种愿望——把卫星送上

去!

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捧回了16块金牌,一时间,社会各界出于各种目的,令金牌得主们殊荣与重奖双丰收,而紧接着连续发射成功的“长二丁”和“长二捆”,以及稍后一些的“长二丙”,被普遍认为是意义更大的金牌,但有多少奖金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年将三颗星送上太空,不仅没有一分钱的奖金、补贴,而且还出现待遇上的“赤字”——参试人员普遍不能正常休假,甚至在7、8月份大戈壁最酷热的时期,每天中午都要提前一小时上班。有位女技术员婚后几年未孕,好不容易怀上了,正准备休假,但任务进场,岗位上离不开,只好忍痛做掉了已二个月的胎儿。“长二丁”发射成功后的第二天,江泽民同志来基地视察,也为中心人员的精神风貌所感动,回京后立即找有关方面,说边远基地生活很苦,要关心基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首先对航天人解囊开奖的,是我们朴实忠诚的农民——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的1100位农民,以10万元人民币奖励航天科技人员。

科技人员,尤其是作为航天事业承上启下的中坚的中年科技人员,他们是中国航天人的骨干,却多数患有疾病,光在“长二丁”和“长二丙”发射期间,就有二位专家倒了下来。

8月9日,“长二丁”一箭冲天,当晚,51岁的高工王瑞昌因劳累过度突然昏倒,抢救无效而永远离开了自己钟爱的航天事业,而他早就患有高血压病。

8月22日,“长二丙”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54岁的女高工突发脑溢血,从此再没有醒过来。这位女专家已有1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临来时,领导有顾虑,劝她别来,但她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想最后再参加一次。以前,每次发射她都参加了,这次,她只想为自己的一生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蒋竹君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丈夫也是一位航天专家,两个人为了自己所挚爱的事业,常常天各一方,就在她发病后,人们竟然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她远在外地出差讲学的丈夫。他们一生未育,领养了一个女儿。那天,女儿从北京赶来,一进病房,就连声呼唤:“妈妈!妈妈——”,令人惊奇的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蒋竹君,眼角竟然淌出了两滴晶莹的泪水,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心酸泪下……。

还有多少个积劳成疾的王瑞昌和蒋竹君?!

10、9、8……4、3、2、1轰隆隆,——巨大的火箭擎着卫星,起飞,转弯,消失在太空。

几分钟后,从北京,从西安,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传来了卫星准确入轨的消息。

鼓掌、欢呼、拥抱、笑声、泪水,航天人只有在这一刻,才能忘情地放纵一下自己的感情,体验一下自己所付出的生命的回报……。

壮哉!中国航天人!

为了祖国的明天

1993年12月10日这天,在宁夏军区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聚集着驻宁

夏部队所有团以上单位的领导,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一部名叫《救救孩子》的录像带,成了这次会议的开场白。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在跳跃,闪动着,在坐的将校们无不为之动容。是啊,这已是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实施的第9个年头了,而在陕北毛乌素大沙漠南端的横山县,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啊!贫瘠的土地,恶劣的环境,至今仍有15个乡仍然未能普及6年义务教育,失学的儿童达1.7万多名,占应入学人数的 46%。

电视里不断传来解说员令人沉重的话语,只见在艾好峁乡一个叫牛永忠小学的地方,所谓的学校,只是一孔破旧的土窑洞,学生们在“教室”的地面上挖出一条条土坑,坐进去,地面就成了课桌……

在宁南六盘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至今仍有1.77万名学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在学校的大门外徘徊,当地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79.5%,现有的中小学,不少是根本就没有校址的“教学点”,而老师,也根本连三角板都未使用过,不是他们不想使,哪有必须的教学经费啊?!学生们连真正的国旗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在学校搞什么升旗仪式了,一些学龄儿童甚至不知道祖国的首都在什么地方。

固原县教育局局长余秉会说:“全县一年财政总收入为1500万元,而全县正常教育经费则需 1700万元!”民以食为天,上学与糊口孰轻孰重?西部孩子的心田更干旱,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本应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传出朗朗读书声,他们又是明天的太阳,谁来托起西部的太阳?

片子放完了,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邢世忠中将的呼吁振聋发聩:“把部队同志发动起来,救救孩子!我提出一个号召:每个干部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次酒,每人拿出40——50元钱,救助一个孩子……”

横穿西海固地区银平、宝兰公路沿线的地图上,迅即被标上了一个个小红点,那是一个个由部队挂钩援助的希望小学,它像一缕缕温暖的春风吹向了毛乌素沙漠。

某给水团政治处主任王言进当晚就向团党委汇报了会议精神,翌日,全团动员,当天就收到了官兵捐款4058元,接着,他们又筹办了价值1.4万元的课桌、教具和体育器材,由王主任亲自送到几百里外的固原县头营乡胡大堡小学。

邢世忠司令员返回兰州后,心中一直惦记着西海固的孩子。18日,他与夫人柏光兰联名给宁夏军区政治部发去一封充满深情的电报:

“我们住在兰州,但心里惦记着西海固地区的失学儿童,现寄去500元钱,表达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工程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为下一个世纪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壮举,预祝你们发起的支援西海固地区希望工程的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将军的示范激励着所有官兵和干部,一个月内,驻宁各部队便捐款14.5万元,捐助各种物资价值13.68万元,原固原军分区政委表盛铭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驻宁部队救助西海固失学儿童的消息后,立即以烟台干休所的名义寄来300元捐款。宁夏军区干休所的老红军、老八路们,一天内就主动捐款8264元,表达了革命前辈对祖国下一代的拳拳爱心。

回族少年马生民,因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走路而失学,某部战士闻讯,及时伸出友爱之手,大家每天轮流背着他到七八里路以外的学校去上学,从春天背到冬天,从小学背到初中,他在初中毕业时写了一篇题为《解放军叔叔背我2万里》的作文,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马生民学有所成,

使当地群众悟出一个道理:有了文化、残疾人也有用。目不识丁,健全人也白搭,马生民所在的学校,讲文明做好事蔚然成风,同学们面向队旗、团旗宣誓:学习解放军,做革命接班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反过来加深了成年人对希望工程的理解和支持。目前,《义务教育法》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随希望工程的实施在一些偏远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部队并不富裕,但官兵对希望工程的援助都异常慷慨,当年元月11日,朔风凛冽、彩旗招展,4辆满载158套课桌、6个讲桌、一台彩电和各种体育器材、教学用具的卡车,在某师政委范兴明的率领下,驱车数百里,到达海原县李旺乡杨堡小学,海原县党政领导,杨堡小学全体师生以及自发来欢迎的800多回族群众,冒着严寒,夹道相迎,老人说,这是解放40多年来当地最热闹的一天。

这4车物资,对该师子弟学校来说,几乎是奢侈品,他们的许多课桌已经陈旧待修,但师领导还是决定先把钱花在山里娃身上。

在新疆阿拉套山二卡昝河流,分散着维、哈、蒙古各族游牧群众,他们逐水草而活,因季而陟,子女无处上学,只能数石子计数,某边防站紧缩开支,筹措资金,置办桌凳,又腾出两间营房,于1984年7月开办“牧民小学”,每周一、三、五为牧民子弟授课。由于孩子们不懂星期的含义,边防站便以升旗为号,见到红旗升起,孩子们便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上课。……边防站办学10年,接纳学生240名,其中50人考取中学,结束了当地群众结绳记事的历史。

宁夏军区某团,因移防新址搞营建,连队生活设施尚未配套,机关一直还没达到每人一张办公桌。尽管如此,全团干部、志愿兵仍捐款1万多元援助固原三营镇华坪梁小学。为学校配置课桌,买了一架风琴,解决一套音响,送去一面国旗。该团副政委张忠义说:“看到那些没有见过国旗的孩子站在国旗下,没听过国歌的孩子跟着风琴学国歌,我们再紧一点也值得!”

作为大西北的军事统帅部,兰州军区机关从1992年以来,先后出资52万元,分别援助陕酉延安、甘肃庆阳、宁夏盐池、新疆疏勒等地的“希望工程”,第一所“孤儿完全中学”在兰州、新疆、南疆三级军区援助下于疏勒县建成,当地各族群众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一个心声:“解放军,最可爱的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全社会都把“希望工程”挂在心上的时候,爱的洪流便会化作润物如雨,浇灌所有失学儿童干渴的心灵,将祖国西部的太阳从雪山从草原从黄土高坡从大漠腹地高高托起!

英雄的足迹

1978年4月9日下午1点40分,天山深处的哈希勒根冰大坂突然发生雪崩,1万多立方米的冰雪碎块从山上呼啸而下,正在这里指挥抢修天山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副区队长姚虎成,不幸被冰雪洪流吞没了。当战友们把他抢救出来时,他的心脏已停止跳动,只有他手腕上的那块“天山牌”手表还在“嗒嗒”作响。听到这声音,人们不禁想起姚虎成生前争分夺秒忘我工作的一幕幕动人情景。

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像一道巨大的屏障,把新疆分隔为南疆和北疆。沟通两疆的交通运输,对于加速边疆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极其重要

的战略意义。1974年5月初,姚虎成和战友们奉命来到这里,投入了修筑天山公路的战斗。

这条公路横贯天山,跨深涧,越冰河,攀过几个冰大坂。这里气候恶劣,许多地段石质破碎,经常发生塌方、雪崩和泥石流,工程的艰巨程度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罕见的。困难何所惧!姚虎成在日记中写道:“正因为边疆条件差,所以,更需要我们来建设!”他经常和战友们一起,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打炮眼,排烟尘,出石渣。绿军装冻成了银铠甲,大头鞋结成了冰疙瘩,也毫不在意。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患上了关节炎、头痛、耳鸣和眼睛淌泪等病症。部队领导同志和医务人员劝他下山进城治疗,他说啥也不肯,始终坚持奋战在深山峡谷。

197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姚虎成作为部队代表参加了观礼活动。通过观礼中的所见所闻,他对新疆了解得更多,爱得更深了。各族人民是那样纯朴勤劳,土特产品是那样丰富多样,还有那富饶的矿产资源。难怪霸权主义国家早就垂涎三尺!赞叹之余,姚虎成越发感到尽快修成天山公路意义有多么重大!

观礼期间,地方政府专门为代表们准备了一些土特产品,姚虎成别的啥都没要,只买了一块“天山牌”手表。对此,不少人感到奇怪。莫非他也要开始置家当啦?然而,看看他那用口罩纱布自做的手绢,那补了又补的床单,那用沥青堵住漏洞的脸盆和那因破旧而剪短袖子的衬衣,使人困惑不解。有人要姚虎成把这块表转让给自己,他就是不答应。这又使人感到意外:姚虎成对自己一向克勤克俭,对同志却慷慨大方。他曾先后为帮助战士解决家庭困难,支援灾区人民和家乡建设捐献了自己积攒起来的1000多元,今天怎么突然变得小气了呢?后来,还是实践解开了这个谜:他珍惜的不是手表,是时间!

打导沿,放炮台,烟尘一时排不出去,姚虎成看看手腕上的“天山表”,急不可耐,脱掉棉衣,冲进洞内,扇风排烟。战塌方,姚虎成连续四十二个小时没有合眼,同志们逼着他休息,他摘下“天山表”交给通信员,叮咛他:“半个小时后一定叫醒我”。抢被复,姚虎成连吃饭也怕耽误时间,嘴里嚼着馒头,眼睛还盯着“天山表”,经常没吃饱就匆忙赶往工地。党的“十一大”即将召开,当选为大会代表的姚虎成第二天就要出发了,大家催他抓紧时间准备一下开会带的东西。他却说:“这一去就得一个多月,还是让我抓紧时间多干一会儿吧!”就这样,他一直干到第二天清早才离开工地。

姚虎成常说:“干社会主义跑步也嫌慢!”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总是竭尽全力,大干苦干。

随着施工的进度,空压机、推土机等筑路机械急需往前运,但是,一道山梁拦住了去路。上级要求7天之内炸开山梁,开辟一条四、五十米长的拉槽。当时担任排长的姚虎成和战士们接受了打炮洞的任务。在直径不到一米的洞内作业,身子转不开,抡锤掌钎都得跪着、趴着,越往里边打越困难,空气稀薄,马灯不亮,还直冒青烟。人进洞内一会儿,就熏成个“五花脸”。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三班倒,姚虎成却经常“连轴转”。有一次,他连续战斗了31个小时,由于疲劳过度,加之高山缺氧,先后四次晕倒在洞内,醒来后连休息一下都不肯,继续坚持干。7天的任务只用5天就完成了。姚虎成精疲力尽,返回营房时,虽然只有一里多路,做却歇了三、四次。望着他的身影,同志们说:姚虎成干起活来像个赛跑运动员,总是用尽全力跑过“冲

刺线”。

公路修到了海拔3500多米的哈希勒根冰大坂。哈希勒根,蒙语的意思是“此路不通”。这里,高寒缺氧,到处是两、三米深的积雪。姚虎成本来就患有的头痛症发作得更厉害了。正在这时,装载机出了故障。姚虎成看到出渣速度慢了下来,心急如焚。他忍着病痛跟修理人员一道检查毛病,没有配件,就四处寻找,找不到,就想办法用其他东西代替。在抢修装载机的两天两夜中,别人换了6个班,姚虎成只休息了6个小时。装载机终于修复了,慢下来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姚虎成身先士卒,大干若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甩开大步,向前迈。同时,又不忘带领战士并肩前进。他发现那个战士情绪不高,总是要找他谈心,是思想问题,就耐心进行说服教育;是实际问题,就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高山气候,水烧不开,饭做不熟,面条下到锅里就成了糊糊。他和炊事班的同志一起研究适应高山特点办好伙食的办法,保证干部战士吃好,精力旺盛地搞好施工。就是在“四人帮”疯狂攻击搞生产是“唯生产力论”时候,他也不信那个邪,对施工敢抓敢管,带领部队战“妖风”,顶恶浪,创造施工高速度。几年来,他所在的区队年年提前完成任务。大家都说:这与姚虎成“火车头”作用发挥得好是分不开的。

哈希勤根隧道进入了紧张的被复阶段。为了保证先头部队所急需的施工器材和生活物资的供应,必须打通盘旋在哈希勒根冰大坂上被冰雪和土石埋没了许多地段的“之”字形便道。姚虎成带领两个班担任了这项工作。

便道坡陡,雪深。曾发生过雪崩,在这里打眼放炮,推雪辅渣是很危险的。然而,姚虎成深知,要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没有革命先烈那种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不行的。作业中,他胆大如虎,一会儿装药点炮,一会儿指挥推土机推雪,始终走在最前面。经过3天苦战,便道抢修出来了一大半。

1978年4月9日,姚虎成一行一大早就上了便道,他们铲雪推渣,一直干到下午1点半钟。这时,姚虎成让大家回去吃午饭,自己和两名推土机手留下继续清除积雪。正当他们快要推完最后几堆积雪时,突然从冰大坂高处传来一声奇异的声响。推土机手黄君德疾呼:“雪崩啦!”瞬息之间,冰涛淹谷,雪浪排空。“不要怕,你我都是共产党员……”姚虎成的话音未落,冰雪已经猛扑过来,把他吞没了。

姚虎成牺牲时,年仅28岁。人们在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清理烈士遗物时,看到他学习《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一文的体会中曾写下这样的誓言:“为革命赴汤蹈火,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贡献一切”。姚虎成不正是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吗?

姚虎成入伍7年多,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受嘉奖八次,被树为全军学雷锋的先进典型和基建工程兵的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当选为四届人大代表和党的十一大代表。他牺牲后,基建工程兵领导机关又给他追记了一等功。1979年2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他“雷锋式好干部”称号。

南海不会忘记

在广袤浩瀚的南海,有一群耕海拓荒的人们,他们在这片蓝色国土上,

从东起汕头出海口,西至广西北仑河口,南到西沙、南沙群岛上,创造了一系列人工艺术杰作——军港、码头、机场、船坞、灯塔、高脚屋,他们就是海军第8工程处的工程兵。

海军第8工程建筑处的前身,是海军第三建筑总队,后改为工程二处,隶属南海舰队。1964年二处随舰队机关从广州迁移湛江。走下火车的当天,工程队齐装满员——47名工程兵,带着仅有的汽车和两台搅拌机。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广西白龙尾半岛,揭开了南海海军工程兵艰苦的创业历程。

那是一个充满真诚的年代,真诚热爱着海军工程事业的工程兵和民工们,靠炸山凿石,肩挑手提,靠豁出命来干,拉开了海军码头业的强弓硬弦,住草棚、睡地铺、喝凉水。事隔30年,第一任处长王亚辉仍然记得在大腿上一掌拍死7只蚊子,肩膀上的皮,揭下一块有巴掌大。一年后,舰队黄副司令到白龙尾视察,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巍峨的码头,敞亮的油库,崭新的营房,还有王亚辉十个抠烂了的手指。……将军震惊了,从不轻易启齿表扬下级的他脱口赞叹道:“奇迹!”

接着王亚辉作处长的是康英,一张国字大脸,一对鹰眼,很粗的眉毛,很大的耳垂,很亮的嗓门,很魁梧,很豪爽,很坦率。他作处长之初,中国海军的051型导弹驱逐舰下水了,有了大舰,却没有大码头,租用地方码头、挤压了地方的航运力不说,租金也极贵。如果租用三年码头,就可以造一艘新舰了,国防费,流水一样流进了非正常的渠道。康英找到当时的舰队司令张元培说:“司令员,我心痛!我给您立个军令状,我来造码头,造不好,您砍我的头。”张司令凛然一笑:“我就等你这句话,钱嘛,我一个星期给你要来3700万,三个码头,一个油库,还有配套设施,全在里面。”

那是1971年初,“唯生产力论”让文革的钢鞭抽得体无完肤了。康英却偏偏在工地上竖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牌子。好心的战友劝他说,部队讲副统帅的“四个第一”,你提个“质量第一”,不是寻上门当靶子吗?康英回答说:“当靶子咱也当个‘有质量’的靶子,建码头不讲质量,军队不讲质量,打起仗来军队才是个烂靶子!”

接下来康英过了四道关。他过的第一道科学关是码头预应桩,其中有个钢筋的预应力问题,在材料力学上也是个高深的学问。在国际国内都要请高级专家计算。然后让技术娴熟的七八级工匠付诸实施。康英四处取经,到处找书读,带领手下的工程兵,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试验,把钢筋在各种温度下的预应力摸了个透,用600标号的水泥制出了混凝土,制成了预应桩。第二道关是油库渗漏关,按原计,码头边只建一座6000吨的油库,康英向司令员建议道:“建两座吧。海军的日月长着呢。一座肯定不够用。”司令员说:“那就500万,你给我建两座油库。”其实这时候那座钢板防渗漏的油库已建得差不多了,500万也花去了多半。康英就发动大伙群策群力,土法上马,用石头、水泥代替钢板供墙壁勾缝批挡。经过精心施工,终于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使这座油库与另一座利用钢板防渗漏的油库一样出色,历经20年的考验,而且最后还上交了10万元。第三关是导弹防潮防锈关。那时,导弹尤其罕贵,放进仓库,要求无灰无锈无潮湿,要万无一失,为了解决洞库封存的技术难题,那些天工程处上上下下想胀了脑袋。后来终于用“四面自然通风”的绝招解决了难题。导弹终于可以安家落户。第四关便是船坞淤泥关。经过大胆设想、谨慎求证,8处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将船坞位置向海面

后退10米”的方案,虽然冒了很大风险,但是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过了这四关,8处人腰杆子硬了,胆子壮了,心劲足了,他们把眼光投向了中远海工程。

西沙群岛。那是一片美丽而富饶的海洋国土。同时也以明礁暗石纵横交错旋风漩涡险像环生著称于世,1950年——1978年,就有30艘中外舰船在西沙海区触礁沉没,一条接通大洋与大洋之间的黄金海道,变成了船舶航行者谈则色变的“死亡地带”,于是只好纷纷绕道。早在1972年国务院就动议耗资3400万元在西沙建两座灯塔,动议到了交通部,大伙议来议去,把握不大,没敢承接。1974年西沙海战之后,群岛整个回归了祖国。动议再次提了出来,交通部还是摇头,他们的苦衷是难言的——“臭老九”关的关,押的押,谁来设计,怎么施工?何况又是在远离大陆千余公里的大海上!等到1978年,康英腾出手来了,“都不干,我们海军干,工程8处干。我们不要那 3400万,只要 140万”。总部和海军首长命令:“要干,就干好!从设计到施工,5个月内完成。”工程处上马了,义无反顾,他们的口号是:要创造一个“8处速度”。于是8处兵分两路。一路进厂预制构件,一路启程开赴南沙。凿礁挖槽,开始了举世瞩目的西沙灯塔工程。

没有白天,没有黑夜,不知道苦和累,都豁出去了。当时的测量技术员,现在的8处副处长吕文德说:“那个工程下来,大家你望我,我望你都不认识了——黑瘦得变了形。”两个月后,1978年5月1日,季风潮到来之前,两座高20米的灯塔屹立在西沙海面上。新华社配以图片向全世界宣告:“死亡之海的历史结束了。”

灯塔照亮了大海的航路,也照亮了工程8处的前程。从此8处以建港铁军的美誉名震南国海上工程界。

1987年,南沙群岛,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中国政府决定在南沙永暑礁建立海洋气象观测站,为全球海洋气象组织提供资料,为过往各国船支提供航海保障。为人类开发海洋服务,在茫茫大海,没有任何依托的水下礁盘上耸起人工建筑,在中国海上工程建筑史尚属首例,大处大显身手,于是中国海洋工程史记下了这样一群功臣的名字:

二等功臣沈时聪。他当时是8处的处长,南沙建站工程的总指挥。87年2月,施工队初到南沙就遇到连续20多天的大风大浪。他冒死带领三名设计人员,驾着小艇,闯进礁盘腹部实地考察,并根据风向流速,礁盘深浅,重新制订施工方案,每当爆破炸礁的危险时刻,他总是一马当先,他第一个走下高温高热的船舱。从深深的船底把炸药一包一包扛上来,和炸礁队员一起把它们布设在沙滩上。在施工现场,脚下珊瑚沙表面温度高达摄氏60度。180多个日夜下来,沈处长成了“南沙第一黑”的黑人处长。

一等功臣林书明。当时,林书明是施工队长,是他一跃,从小舢板上第一个跃上华阳礁,插上了五星红旗,他领着工程兵在华阳礁上筑起了第一代高脚屋,五下南沙,他在工地度过了四百个日日夜夜。身患胃溃疡、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林书明,是靠喝稀饭挺过来的。

一等功臣“铁骨硬汉”志愿兵裴伟学。坚守华阳礁时,大海在六七级的大风中涨潮了,他与林书明等人一道,半身浸在海水中20多个小时,为了照顾体弱的林书明,他硬是让林书明骑在自己的肩膀上!在炎暑礁工地,在没过颈的海水里,他扛着150斤一捆的竹子,踩着珊瑚丛,顶着风浪,一口气

来回五趟走了五个小时,他的双腿被珊瑚刺“咬”了30多个伤口。为高脚屋立桩,他站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抡起18磅的铁锤,一气抡了400锤,打断了6根钢钎,同时创造了南沙月掉肉最高纪录,一月体重减少8公斤。

一等功臣“工地铁汉”张雅政、二等功臣,1990年渚碧礁工程总工程师林亚和……

他们是一群树起了海洋大碑的人,他们执著地一次又一次开启中国海洋事业的大锁。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铸碑的过程中倒下了,像白沥岛工程的11位烈士。他们死于排险,死于塌方,把殉难的躯体像种子一样种进了国防工地上。那些碑很小,碑文也很简单,只写上了“黄道友烈士之墓”、“余和衡烈士之墓”……可他们铸造的南海工程之碑都很大、很高,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南海也不会忘记。

双手托起通途

重庆市的向阳山,像一头雄狮横卧在火车站与牛角沱之间,成为阻塞南北市区交通的“卡口”。这里只有一条 60年代修筑的只能单向行驶的旧隧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市的经济飞速发展,车辆也大规模增加,原有的单条隧道已满足不了需要,每年因交通阻塞造成的损失,就达200万元以上。鉴于实际情况的迫切要求,1984年,重庆市委作出决定,在旧遂道旁修一条能并行3辆卡车的新隧道——向阳二号隧道。这当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由谁来承担这副不轻的担子呢?

向阳二号隧道工程地质结构复杂,断层、裂缝和破碎带连结在一起,特别是在北端有55米长的松散回填段。要打通这条隧道,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毫无疑问,这是一项“硬骨头”工程。

关键时候,当然得看解放军!

1984年10月,驻重庆市部队近千名指战员在重庆市人民信赖目光的注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施工现场。

每每入夜,美丽的山城在华灯的照耀下更显得妩媚多姿,嘉陵江水,映出了一对对情侣的倩影,长江桥头,一片片笑语欢声。而这里,向阳山的工地上,有的只是钻机的轰鸣,钢钎的叮当,千名解放军官兵正在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一曲壮丽辉宏的奉献篇章。

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刚开始,“拦路虎”就一个又一个出现,面对举步维艰的工程,工地技术组的五位同志心急如焚,一个个的嘴上都火泡丛生。他们分头到全国各地调研求教,马不停蹄地跑了成都、河南、河北、北京、沈阳等10多个省市的院校、研究所、工程建筑单位,但都毫无收获。当时,国内尚没有这方面的实践,也没有现成的资料可查。怎么办?

只能靠自己!

接下来便是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讨论验证,这五位年龄差异悬殊、身体素质迥异的男子汉都成了钢浇铁筑的人儿。他们吃在工地,睡在工地,唯一的话题就是工程方案。终于一套可行的方案在他们那间低矮潮湿的工棚里呱呱坠地了,而他们也像听到了婴儿第一声啼哭的母亲一样欣慰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们太累了。该睡上3天3夜了。组长张昌密不情愿地躺在医院

的病床上,看着吊瓶里的药液一滴一滴地顺着导管流进自己的身体。毕竟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身子骨儿再不能和以前相比,才五天没睡觉就撑不住了。“唉!”他禁不住长叹一声。床边的老伴儿,轻抚着他原本就少,经过这些天的“浩劫”几乎掉光了的头发,埋怨而心疼地望着他:“干起活儿来不要命,你以为自己还是血气方刚的小年轻呀!”他理解老伴儿的埋怨,更感激这位同他风风雨雨几十年、一直支持他、照顾他、从无怨言的老同学。他用那支没有输液的手紧紧握了一下老伴儿的手。他想告诉老伴儿:“正是因为我在一日日衰老,才更迫切地希望再多干点儿事儿,要不,怎么能对得起身上的绿军装!”

工地上,有两个被称为“掏心战术”的作业面,是从旧隧道中开两个大洞,人进到向阳山的腹腔里向两头掘进。这里每小时要通过700多辆汽车,洞内噪声严重,烟雾迷漫、怪味刺鼻。我们的子弟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日没夜地苦干着、流着血、流着汗。

要说不苦,那是假话,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喊累,因为大家都不愿对不起身上凝聚着人民重托的绿军装。

工兵3连连长陈锡华,号称“虎将”,他家在农村。开进工地前,正赶上他休探亲假。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均已年迈,妻子也卧病在床,每年这个时候,他都得回家抢收庄稼。这回,他也如期买好了返乡的车票。可就在他启程的前一天晚上,接到了赴重庆执行援建的任务,他便毅然放弃了探家,带领全连干部战士按时赶到了工地。后来,家里来信说:村里的乡亲们知道了他的情况,都向他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全部庄稼都及时收割完毕,没有损失丝毫。陈锡华感动得久久不能平静,他告诉自己要报答这些可爱的人民,只有好好干,拼命干。元旦前夕,连队浇灌南侧墙,偏偏这时他的哮喘病发作,咳嗽不停。战士们心疼他,劝他:“连长,你休息一会儿吧,我们知道怎么干。”他却说:“你们都这么干,我闲不住啊!”他冒着风雪严寒,同战士们一样大干,整整 48个小时没合眼,直到浇灌结束。

生活常常会使人必须作某种选择。当一边是应有尽有的“安乐窝”,一边是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你该往何处投足?假如惬意的生活和祖国的需要同时向你招手,你理想天平的法码该投向哪一边?工地上的指战员们在用实际行动回答着这些问题。

某工兵营医生李魏洁的叔叔在国外居住40多年,经营着1万多亩的橡胶农场和几个工厂。回国探亲时,他看到侄儿精明能干,而自己又膝下无子,就真心要李魏洁出国去继承家业。面对叔叔的真诚关爱,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李魏洁陷入了沉思。他清楚自己正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他更清楚答应叔叔意味着怎样的大富大贵,而拒绝的结果则是艰苦和清贫。

久久思索后,他平静地对叔叔说:“我不能去,部队需要我!工地需要我!”

叔叔怀着失望和不理解的心情走了。李魏洁则坦然地走向了工地。

后来,叔叔听到军队减少员额100万的消息,又来信请他出国。当时,李魏洁只要写一份转业报告,很容易被批准的。但是他没有,而且辅开纸,写了一封信,连同一本《高山下的花坏》寄给了叔叔。他真诚地告诉叔叔他离不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入伍16年,是组织培养他入了党、送他上大学。他的知识技术是党给的,理应献给军队和人民,他要对奋战在工地的战友们的健康和安全负责……两个月后,叔叔回信了:“阿洁,你的信我连看了几遍,

以前我不了解你们,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中国的军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作为这支强大军队坚强后盾的则是中国的民魂,你们是不可战胜的……我彻底想通了,支持你安心服役,如果条件允许,我也要为祖国的建设出把力。”

叔叔的来信,也使李魏洁受到教育,工作更加勤恳。每天从早到晚,他不是身背药箱到工地巡诊,就是下厨房检查卫生,防病治病。由于他的工作做得周到细致,施工以来,工兵营的干部战士没有一个人因病住过医院。

生活中有欢乐,也会有悲伤,有喜讯,也会有愁云。

5月2日晚上,施工进入最紧张的时刻。一位面容憔悴,50多岁的老大娘步履螨跚地来到工地。整个工地正处在热火朝天的繁忙中,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她无奈地站了一会儿,转过身,恋恋不舍、踉踉跄跄地离去。

迎面走来一个战士,热情地问她:“大娘,您有啥事?”

“啊,我的儿子文天国在这里施工,我想看看他,但工地这样忙,就不打扰他了。”

“这哪儿行,您大老远儿跑来,还是见见吧。您先到我那里住下,等小文下了班,我再去叫他。”

第二天上午,小文见到了两年多没见面的母亲。母子相见,该有多少心里话要说!可是小文工作正值紧要关头,便匆匆安置母亲先暂时凑合住下,打算等这段忙过去,再好好陪她。

在母亲欲言又止的无奈的目光里,小文赶回了工地。

小文不知道,母亲的肝硬化已到了晚期,她在感觉到死神渐渐走近的脚步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见一见自己的独生儿子,再像小文小时候那样轻轻地把他揽在怀里给他讲死去的父亲的故事。可是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紧张,她不愿意耽误他。于是,她没有写信告诉儿子,便偷偷地踏上西行的火车,颠簸了一天一夜赶到工地来了。

终于见到了儿子,可儿子太忙了,忙得竟粗心地忘记了问问母亲突然到来的缘由。她不怪自己的儿子,因为她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孝顺最懂事的好孩子,都怪他太忙了。她不怪他!

见到了母亲的小文心情愉悦得得像天上悠悠的白云。他太爱母亲了。他盼着赶快忙过这一阵,好好陪陪母亲。想着母亲慈爱的面庞,他干活更卖劲儿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第三天中午,他刚端起饭碗,那位接待他母亲的战士突然跑来说:“天国,你母亲她……她……去世了。”

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小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跪在母亲身边,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然而,他懂得,人死不能复生。如今孝敬母亲的唯一办法,只有忍住悲痛,把本职工作于得更好。

当天下午,他送母亲的遗体火化以后,就连夜把母亲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处理好善后工作,很快就赶回工地,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钻机的轰鸣响彻云天,千名官兵在用血用汗,用双手托举着一条伸展的通途。

海底愚公

愚公移山这个美丽古老的传说历来为人们所传颂。“愚公”,作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化身早已是家喻户晓。然而,除却传说中的这位愚公,你

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范文

我最难忘的一次经历范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有的回味无穷,有的苦涩难咽;有的早已忘却,有的记忆犹新。 那是上四年级时的一次经历。一天,我忘了带作业本,因为我, 全班同学都要多做一些作业。中午吃完饭,我一声不响在坐在座位上写作业,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我突然觉得这铃声是那么的美妙,望着别人快快乐乐的样子,我感到非常孤单。因为我一个人连累了全班同学,我恨不得帮同学们把作业做完。这时,一些同学的骂声、抱怨声、吵闹声一起挤进我的耳朵里,有的人甚至动手打我。霎时间教间里乱成一片,大家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争吵着。有的人瞪着我,恶狠狠地说:“你记性太差了,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呀!”有的撇着嘴轻蔑地说:“就他这样,学习肯定好不了。”还有的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唉!怎么天天都有不做作业的,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多做作业。”这时马皓轩走进教室,看到很多人围在我的座位旁,就猜到这些人是为作业的事指责我。于是,他跑过来,拉起我说:“走,出去玩去。”一个同学说:“他犯了那么大的错误,还出去玩?”另一个同学指着我的鼻子气愤地说:“快滚出去吧,让我们安静一会儿!”站在马皓轩身旁的同学拦住他说:“你跟叛徒玩,你也会跟这个叛徒一样的。”马皓轩看了他一眼,没说话,拉起我走出教室。我对他说:“对不起。”“没关系。”马皓轩安慰我说:“以后注意点就行了。”顿时,我眼中充满了泪水,这眼泪是甜的,因为这是感动的眼泪。

我很庆幸遇到了这么一个知心的朋友,在我悲伤、痛苦、无助的时候,是朋友用真诚的心抚慰我那受伤的心灵,我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彻底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1.旅行~那我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是那飘渺的仙境,还是那险恶的世俗…… 2.对了,我们用不着去在意目的地是哪里,只要看沿途的风景就可以把到达目的地的喜悦、悲伤全都抛在一边。 可是真的可以那样吗?我们真的可以不去在意目的地吗?3.当然不可能了。 不管我们中途经历了什么,我们总还是要到达我所必须到达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叫做“目的地”。 4.中途的过程固然重要。 你在旅行中看到了无数的美好,受到别人的热烈追捧……在你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现你原本向往的目的地是那么地一纹不值、那么容易侵害人心人性。 就这样,你被它感染了,你也变的和它一样的丑恶了。

听来的故事三年级作文

听来的故事三年级作文 时间:2017-09-15 09:31:45 | 作者:学霸 【篇一:听来的故事三年级作文】 我听过的故事可多啦!在家里,我听过妈妈讲《小红帽》的故事,听过外婆讲《哪吒》的故事,听过爸爸讲《西游记》;在学校里,我听过老师和同学讲的故事……可我最喜欢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讲的故事个个有趣。这一次,妈妈又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那时,我心里无比高兴、激动。在讲的过程中,妈妈一会儿笑,一会儿陶醉,一会儿愁眉苦脸。 从前,有一匹骡子,骡子脖子上系着一个漂亮、铃声清脆的铃铛。有一次,骡子看见一个农庄里种着白菜,而且那白菜看上去非常甜,于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骡子脖子上的铃铛也跟着响:叮呤呤,叮呤呤……妈妈如痴如醉地讲着,我也陶醉在故事中。 农夫听到了声音,拿着棍子跑出去,看到一匹骡子在吃自己辛苦种的白菜,拿着棍子,边打边说:“你这头骡子,看你还吃不吃我的菜。”骡子疼得哇哇大叫,一股滚跑了。妈妈夸张的面部表情逗得我哈哈大笑。 骡子开始恨铃铛了,心想,如果你不响。我就不会被人发现,都怪你。 又有一次,骡子拖着很重的货物去城里赶集。晚上又从城里回乡下,乡里的人都称赞骡子强壮。骡子不禁自信地抬起头,于是,他问铃铛:“为什么你有时候出卖我,有时候表扬我?”铃铛说:“因为你犯错时,我是想挽救你,当你改过自新时,我当然要表扬你啦!”妈妈讲完,告诉我这故事叫《骡子和铃铛》。这时妈妈反问我:“听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我若有所思的回答:“在犯错时要虚心接受批评,取得成绩时可以自我鼓励和肯定。听完,妈妈竖起大拇指表扬了我。 我非常喜欢听故事,故事不仅美化了我的心灵,而且增长了我的知识。 【篇二:听来的故事三年级作文】 我很喜欢听故事。我喜欢爸爸给我讲故事;喜欢奶奶给我讲故事;喜欢爷爷给我讲故事;但我更喜欢妈妈给我讲故事。 妈妈讲的故事真有趣呀!一天,妈妈对我说:“我给你讲一个关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故事吧。”我兴奋地回答:“好呀!”

感人故事作文15篇完整版

《感人故事作文》 感人故事作文(一): 感人的故事 世界上存在着种种故事,比如说有童话故事、有科幻故事、有神话传说、有感情故事等等的故事,但是,最能让人心酸流泪、热泪盈眶的故事,我想那就是一幕幕的感人的故事。做这些感动人心的人,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的人,甚至为了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每年的《中国骄傲》的栏目中,有很多很多为了救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中国骄傲》的奖杯上我还记得有这样八个字:勇气、爱心、职责、智慧。他们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正与这八个大字相符。 感人的一幕幕在哪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比如说丛飞,可能大家听说过他,他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一个人,他之后在很多地方唱歌。本来他的收入很好。足以让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却没有,而是把他演出赚来的钱,都捐助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他的一生仅仅活了30多岁,因为他得了胃癌,当他明白这个消息后,他自己怕家人为他担心,就劝阻家人这病好治,不用担心!这个消息让他不得不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家人,离开了那些需要他帮忙的孩子们。在他资助的时间里,资金到达了1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惊天的数字,能有谁不会被感动而在他死之前,还签下了眼角膜捐赠书,给了需要的人。这么好的一个人,能有谁不被这行为感动呢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丛飞的故事和事迹时,我都会泪流满面。因为它是最最值得人骄傲的英雄!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需要帮忙的人, 在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那一颗颗善良的心,造就出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让我们也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做一个值得别人为你感动,值得别人为你骄傲的一个人吧! 感人故事作文(二): 一个感人的故事 中秋节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 这一天,全家都从远近不同的地方聚到了外婆家。我们一边品尝着香甜美味的月饼和水果,一边欣赏着那镶嵌在黑漆盘里的月亮和星星。 总是这样平静柔和也让人受不了。于是,外婆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中秋节前后,但是是发生在战场上,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我最难忘的人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

我最难忘的人英语作文[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 英语作文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篇1 One of my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occurred on a day last summer, when I was handing out newspapers from door to door. Disappointed at my study results, I didn’t want to go to school any longer. I found a temporary during my summer vacation. Because I was poor in knowledge, the manager only asked me to deliver newspapers from house to house. At the beginning, I 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it would be a piece of cake. There would be no difficultly in finishing it. But to my surprise, when I went to people’s houses, they looked me up and down. I could feel that they looked down upon me. I was badly hurt. Though I was discouraged, I came to another house. A black dog jumped out suddenly. I was frightened and screamed with fear. But no one came to help me. At that time, I came to realize that delivering newspapers was more difficult than reading in the classroom. I wanted to give up, but I couldn’t. I tried my best to do the better. Although I was very tired, I made it finally. From thi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 have learnt that if we put our heart into it, nothing is difficult and nothing is impossible. Now, I am sitting in the classroom, happy, confident, and hard-working. As long as I don’t lose heart and work harder and harder, I will make much progress.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篇2 This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Dalian with my family. We got there by air. Dalian is a very beautiful and modern city. On the bus, we could see all kinds of buildings which were great. In the morning, we got to the hotel where we lived. After breakfast, we began to our travel. First we took the bus to the Sea Park.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fishes that I couldn’t believe my eyes. We also saw the show of dolphins. Then we had lunch in a restaurant. The seafood which was very famous in China was delicious. After lunch we went swimming. The sea was blue and beach was golden. We all enjoyed ourselves in the sea. Finally we went back the hotel where we lived. We had a happy day. In this trip, we also went to some places which were interesting and famous in Dalian, went shopping and so on. Several days later, we left Dalian. On our way home, we were very happy. This was the reason why we didn’t feel tired. In all, we had a good holiday.高中英语作文最难忘的经历篇3 When I was a little child, I was so naughty that I always did something angry my parents. They always blamed to me, but I never listened to them. I thought they were too strict with me. But I changed in someday. My parents always told me to be careful when I went out. However, all I thought was they worried too much. On my way to take the bus home, there was a traffic light. That day, when I got to the cross road, the light was red, but there was no car crossed the road anymore. So I went across the road without the light turning to green. At this moment, a car rushed quickly towards me. I was suddenly scared, so that I couldn’t move but stood still. Luckily, the driver broke the car quickly and I did not get hurt. But I did scared. I couldn’t image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car did not stop in time. I told my parents what I experienced. At first, they blamed me as usual and I knew I was wrong that time. Therefore, I did not say anything. They

感人的故事作文300字

感人的故事作文300字 篇一:感人的故事 天下有千千万万的感人故事,但是让我心酸流泪的故事让我始终记 忆犹新。 那是一天晚上,在一户人家里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给他6岁的儿子 小雨洗脚,边洗脚边讲着小鸭子的故事。 给儿子洗完脚,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打了一盆洗脚水又去给奶奶 洗脚。 刚好这一幕被小雨看见了,他想妈妈给我和奶奶洗脚她肯定没洗, 想到这他便拿着一个盆子朝卫生间走去。 当妈妈再回到小雨的房间时却发现小雨不见了,此时妈妈一转身发 现小雨有他那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的端着沉甸甸的洗脚水向她走来。 小雨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洗脚。”妈妈听到后开心的笑了一下。 小雨在给妈妈洗脚时说:“妈妈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却表达着小雨对妈妈的一种关心之情!篇二:一个感人的故事 有一个星期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剧真实而感人的节目。节目讲述 了有一名歌唱演员,他每次演出,总有两三千人民币报酬,可是他回到家时却一分钱也没有了。这样持续了许多天。他父亲疑惑不解地问他:“你演出得来的钱到哪里去啦,还是他们不给钱?”他对父亲说:“那些钱全部捐给了山区贫苦的孩子们了。” 突然有一天,他觉得身体非常不舒服。他去了医院,一检查才知道

得了癌症晚期。家人全都劝他不要演出了,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演出,并把演出的钱又捐给了贫困的孩子们。据统计,他一生共捐了三十五万多人民币。他心里只有那些孩子,就这样,他被评为了中国最感人的人物。他的病越来越重,终于住进了医院。在临死前,他对医生说:“死后把我的眼角膜捐给盲人孩子…… 看完电视我十分感动。他生前,捐出了演出得来的全部报酬,死后还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使两个孩子又重新看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的人,也称得上伟大的人物。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篇三:感人的故事 昨天,我们上《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老师在中间给我们看了一个小故事,非常感人。故事说了一个小女孩的爸爸去世了,她不会说话,和妈妈相依为命。她一天中最快乐的事,就是妈妈下班回来,因为妈妈每天都会给她带一块年糕。那一块小小的年糕,在她们这样贫穷的家里,已经是至高无上的美味了呀! 有一天晚上,小女孩等了很长时间,外面正在下着大雨,还没看见妈妈回来。她沿着妈妈平时下班的路走,终于发现倒在地上的妈妈。开始她以为妈妈睡着了,可是,她发现妈妈的眼睛睁着,手里拿着一块年糕。小女孩忽然想起来,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坐在地上,眼里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她用手语做着那首“感恩的心”,一直等到妈妈的眼睛完全闭上。 我在读完这个故事后,眼泪静静地流淌下来。我猜,那位妈妈在生

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哪一件事你最难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欢迎阅读借鉴。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帆船。但行驶最远的,就是我爬山的那次经历。 爬山难吗?爬山有趣吗?爬山辛苦不辛苦?在第一次爬山前,我心里有很多疑惑。但我相信,我可以!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爸爸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开往泰山的汽车。我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有不少恐惧。山是怎样爬的,会不会掉下来呢?我不禁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啊,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我看着泰山,心里感慨:泰山好雄伟,好壮观啊!我们开始爬山了。 刚开始,我想:爬山和上楼一样,太简单了。我兴致很大,疾速往上走,越走越兴奋。但爬到一半,我就没劲了,也慢慢跟不上了,直到被甩到最后。我发现越往上爬,路越陡,每个台阶越窄。我更加胆怯了。爸爸鼓励我,让我加油。我一小步一小步向上走。

我开始眼晕,总感觉楼梯一直在我眼前转个不停,但想起爸爸的鼓励,我就会坚持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了山顶。 山顶是个小村庄,村子旁有许多小野花,香气扑鼻,我们在农家吃了点儿家常饭就开始下山了。下山的路特别好走,但我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我忍不住哭了,对爸爸说:“爸爸,疼。”爸爸安慰我并拉着我慢慢下山。下山的路上,有许多花椒树。苹果树,爸爸要摘些花椒回去,我也帮爸爸摘,爸爸告诉我要摘大的。红的。爸爸还摘了苹果给我吃。 慢慢的我们下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个小小的湖,湖水清澈见底,水里还有些小虾和蝌蚪。我把鞋脱掉,把脚伸入水中,啊!冰冰凉凉。一会儿,我感觉脚心痒痒的,低头一看有一个顽皮的小虾游到我的脚下,它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把你的脚拿开。爸爸看见蝌蚪很可爱,就用空瓶子捉了几只。我看见了忙阻止爸爸;“小蝌蚪多可爱,让它回家吧。”天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回到家把我累个半死,我倒头就睡,都分不清哪儿是哪儿了。 这次经历很有趣,也很难忘,它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30篇)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30篇)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第1篇: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经历有开心的事,有难过的事,后悔的事但有一件事始终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我10岁的一个午时。早爸爸说公司里有事不能回家给我煮饭,给我五元钱要我自我去买吃的,我接过钱后学去了。放学后我来到一家饭店,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我好不容易才抢到前面向应接不暇的阿姨要了一份盒饭坐在位子吃了起来。吃完后我刚想把钱给阿姨时,我看见阿姨头流着豆大的汗珠,根本没注意到我,我就没给钱走了。午时放学后我在爸爸面前拿出那五元钱晃来晃去,爸爸看见了问;”这是哪里来的?’我说;”饭店的阿姨没向我要。’爸爸听后脸变得沉默起来,拉着我的手就往门外跑,来到饭店后爸爸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姨并付了钱。回家后我很惭愧,虽然那阿姨没有说我,但我觉得很对不起阿姨。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可是它一向提醒着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第2篇: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的四姨妈回来了。妈妈说这三十多年来四姨妈是第一次回来。她长的有点像我妈,可是比我妈

妈大两岁。别人都说我姥姥生的是五朵金花,真搞不懂她怎样生了这么多的孩子。 第二天三姨夫开车带我们去钓鱼台玩,一路王淼说个不停。哦,对了,忘了告诉大家王淼是我四姨妈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弟弟。到了钓鱼台,那里的优美景色让王淼目不暇接,他瞪大了眼睛东瞅西看。突然,他看见了一个大草坪,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虫子,便高兴的捉起了虫子来,他把捉来的虫子一个个都放在一个空瓶子里。他不但像捕虫能手,更像一个昆虫科学家,他把每一只捉来的虫子都仔细的观察、研究一遍,还不时讲给我们听。在过一座小木桥的时候他又发现了一只小蜘蛛,试了试自我够不着,就向爷爷求助,爷爷用一根小木棍很简便的挑了来,放进瓶子里,他高兴的欢蹦乱跳。我告诉他:“蜘蛛是益虫,我们应当保护它。”大人也这样说,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了蜘蛛。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见到四姨妈和王淼,和她们在一齐的欢乐时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第3篇: 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转眼间我已踏入了初中的大门。初中是我的一个新的人生起点,在新学校内,有许多新奇的事让我兴奋,可是,往事也使我回味悠长。 在我小的时候,以往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有欢乐的、有忧愁的、有高兴的、还有悲伤的,总而言之,那些事都是

感人事迹作文15篇

感人事迹作文15篇 感人事迹作文(一): 有一天,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令我热泪盈眶。从此,我感受到人间有真爱。 一天,天上的雷公大发雷霆一向轰轰隆隆的敲着他的大鼓,也不知是谁惹怒了雨姑娘,也哗啦啦的下着倾盆大雨。这偏偏是在星期五,可让同学们犯了难,家长们都及时赶到避免了学生淋雨,唯独一个弱小的女生,很可怜,有个恶毒的后妈,把他爸爸迷得神魂颠倒,可这个后妈欺负他的姑娘他明白吗? 那个小女孩站在雨地里瑟瑟发抖,眼泪不禁打湿衣服。路边的行人陆续经过。却没有人来帮帮这个可怜巴巴的小女孩,就在这时,一位好心的阿姨,走过来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并说:”哎呀,你穿这么薄会冻着的,来把我的外衣穿上。“小女孩顿时觉得温暖至极。把小女孩送回了家,还狠狠批评了这位家长,小女孩的爸爸妈妈连忙道谢,从此以后,小女孩的家长对她格外的疼爱和呵护,小女孩也在这美满幸福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看完后我感触很深,那个小女孩和那位阿姨非亲非故,可那位阿姨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忙那个小女孩,再次说明人间有真爱! 感人事迹作文(二): 在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而让我最感动的是那次三年级发生

的事情...... 在三年一班有一位同学小雨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白血病。就在教师发捐款倡议书的时侯,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啊!”大家惊讶这样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同学当中。我们大家顿时表情凝固了一般,静听教师的倡议和讲述。我在心中默想:白血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病,何况是一位小女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幸啊!愿她早日安康欢乐! 第二天,在抑扬顿挫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我们列队来到国旗下。在聆听校长国旗下讲话过程中,校长也同样给我们做了为患有白血病的小雨同学募捐的倡议说明。我和同学们也开始响应教师的倡议,尽其所能地奉献我的爱心。 我发现一位小学弟从口袋义无反顾地使劲掏出五十元放进那画有爱心的红色箱子。轮到我了,我也毫不犹豫地拿出一百五十元,心里也装了满满的祝福。捐款的热情场面让大家沉浸在温馨的爱的海洋中...... 在听校领导讲述小雨同学患病的历程:在生病前,小雨成绩出类拔萃。但在不幸患上恶魔一样的病时还是一心想着写作业,在坚持与病痛作抗争中,依然刻苦学习,这种不受困境阻挡,勇求上进的精神值得大家好好学习......这席语言使我内心波涛汹涌! 这次的募捐活动,我看到了每个同学教师进取响应地奉献爱心,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健康,就要坚持平常多运动,哪怕是跑跑步,跳跳绳,听听歌.....

我最难忘的一次成功经历

我最难忘的一次成功经历 吴雨伦 我有许多成功的经历。我最怕水了,可我还是学会了游泳;我平时做事情总不专心,但我上学之后成绩一直不错;还有,我很怕听鬼故事,现在我因为读了很多的书,再也不相信世上有鬼了……但是,有一次成功——攀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去年“六一”儿童节,爸爸带我去岳麓山游玩。那里山清水秀,阳光明媚,就像一幅秀丽的风景画。我们一边爬山,一边聊天,开心极了。 一路上,我们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面人工石墙前,这是专门为喜欢攀岩的人设计的。这里,有很多人,有的正在艰难的攀爬,有的在石墙前正做准备跃跃欲试,有的知难而退,当然更多的人在观望。爸爸对我说:“儿子,你攀上去试试吧。”我走到石墙前,仔细地打量起来。 这面石墙有十几米高,石块之间很难找到落脚点,一旦踩空就会跌落下来。很多人爬了几步就不敢爬了,我也有些胆怯,要是跌落下来,那不可想象,这时爸爸坚定的眼神让我有了信心,我决定试试。 我试探着爬了几步,真的很陡。但我没有退缩,一步一步往上爬着……爸爸在下面说“儿子,别怕。爸爸看着你呢。”到了五米多点的地方,更难爬了。我偷眼看看旁边,只有几个勇敢的人还在努力地爬着。我在仅有的几个凸出来的地方小心地用手紧紧抓牢,然后用脚试着摸到凹进去的支点,就这样我艰难地爬着。终于离顶峰不到一米了,我用手牢牢地抓住一个比较好的岩桩,身体紧紧地贴着岩石,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脚慢慢地挪到合适的位置,我的双手狠狠地用力一撑,同时双脚使劲一蹬,一下跃到了顶峰。我汗流浃背地躺在地上,慢慢站了起来。山风真的好凉爽,我放眼远望,山景一览无余,是那样的秀美。山下的爸爸和那些游人热烈地给我鼓起掌来。我终于成功了! 其实,困难就是一面墙,只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适可而止只是失败者的借口;知难而进才是成功者的秘诀。

听爷爷讲故事的作文

听爷爷讲故事的作文 导读:篇一:听爷爷讲故事 今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晴天能看万丈之外,我和爷爷坐在桃树与梨树之间乘凉,爷爷闲着无事,说要给我讲一个故事,我认真地在听。 爷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讲:“三年前,在一个二月三十号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一些景点游玩……”刚说到这里,我问爷爷说:“你去哪些地方玩啊?” 爷爷一一讲述给我听,说那天到了大兴安岭,那早晨在山上搭棚,然后带着猎枪去打猎,没想到刚走到山腰,一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展开翅膀将要飞奔过来,爷爷说他当时说时迟那时快,一枪把大鸟打下,听人介绍说是传说中的大鹏鸟! 我在旁边不是惊讶地说:“那它到底有多大呀?飞得多快啊!外貌是长什么样的……我问出一连串的问题。爷爷一一讲明了。 爷爷还说那天搭车要去离大兴安岭附近的珠穆朗玛峰,那真是太远了,整整花了一个小时六十多分钟,直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已是三十一号的凌晨了。爷爷说他在山上摘了好多的野果吃了,那里没村庄,没人烟。因为开车爬山累了,来到了山顶搭了棚,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了中午,也该去寻找食物的时候了,因为所带来的食物快完了,爷爷说他来到了一个池塘边,那里的鱼真神奇,只要把鱼抓上岸,鱼马上就熟了,立刻就可以吃,而且味道不亚于上等的鱼! 我在那里不禁感叹,爷爷那么一把年纪,还会爬那么高在山,我

听老师说那山可高啦!爷爷真是太棒了,我在那儿听得可入神啊,不由自主的佩服爷爷,而且那山真神奇,我很向往! 后来我上了初一时,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同学,被同学笑了一番,之后我才知道爷爷原来想是逗我开心,编了那么牛的故事给我听,回想那年,我真是幼稚天真啊!想想都要笑出声来,那么离谱的故事,我还听得那样津津有味,出神向往! 篇二:听爷爷讲故事 我的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生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当的兵。应该算是老兵了他给我讲起了以前的故事。 解放以前,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由于“连年的战火”,使得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 那个时候“国穷”“家更穷,”由于当时的贫穷,我的祖爷爷和祖奶奶在我爷爷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就成了“孤儿。”爷爷说:“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我问:“爷爷你们那个时候吃什么爷爷说:“吃野菜、咽谷糠。”他们所吃的那种饭,在今天打死我也不会吃的。我就问爷爷你们那时过年吃什么?爷爷说“一年到头就积攒了一点点白面,用来包在地瓜面做成的馒头的外皮,也就是里面是地瓜面,外面是一层白色的皮。爷爷说:“那个时候过年能吃上这样的一顿饭,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喽。”所以说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就盼望着过年。 再后来,爷爷在村里党组织的帮助下,当了一名解放军。那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爷爷来到了部队以后,我们的国家慢慢的一天天的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4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一件令我难忘的事(400字)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我们每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会伸出援助之手。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也应伸出援助之手。我就有一次这样的亲身经历。一天下午,我去文化广场玩,突然一个人从我身旁跑过,把我撞倒了,后来我想叫他向我道歉,可他逃跑了。我看了看伤口,都出血了,我哭了起来。这时,一位阿婕小心地把我扶起来。亲切地问∶小朋友,让阿姨看看你的伤口。阿姨看后,小心翼翼地背起我说:小朋友,我送你去医院。在路上,我看见阿姨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我叫阿姨把我放下来。可阿姨不肯,好不容意到了医院,她手忙脚乱。她先叫医生帮我包扎伤口。然后帮我去拿药。再背我回家。到了家后,阿姨看见我家没人。就背我到房间,把放到床上。然后,再帮我清洗伤口。走的时候,她还说:能有机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件事虽然过了很久,但我还深深地记在脑海里。阿姨可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我们也要助人为乐,做个好孩子。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分关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六年级:陈思琦爱学习 篇一:作文《一件让我感动的事》范文 作文《一件令我感动的事》范文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白天因为贪玩,到了半夜,病魔就把我从梦境里拉了出来。我感到头痛欲裂,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妈妈被我的呻吟声惊醒了,赶忙关切地问:“儿子,怎么了?”“我难受。”妈妈立刻用她那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跑到了客厅拿出温度计,塞到了我的腋下。“呦,三十九度七。”妈妈二话没说赶忙帮我穿上衣服。到了医院,妈妈就急忙给我挂号,带我看病,最后又带我到输液室输液。护士把我推到病房后,已是凌晨三点了,我又累又困,迷迷糊糊便睡着了。 当我醒来后,雪已经停下了,我的病也好了许多。此时,我看到了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妈妈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趴在病床的边缘睡着了,我一扭头,又看到床头柜上摆放着许多药和好吃的,我知道这是妈妈在我睡觉时给我买的。床头柜上还有一张字条,我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话:“儿子,以后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看到这张字条,我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几圈,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但这件事的每个细节我仍然记忆犹新。妈妈对我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却。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有一次,我上学时,在马路上,我看见一位中年男子推倒了一位老奶奶以后,不但没有说声道歉,也没把老奶奶扶起来,就扬长而去。我看着这场面有点气愤,不禁为那老奶奶感到义愤填膺,更可气的是,许多小学生看到了老奶奶摔跤的时候,个个与她擦肩而过,眼睛异常冷漠,有的干脆装作没看见,就像看路边的垃圾桶一样,冷漠无情。老奶奶试图挣扎着想起来,可她已年老体衰,没有力气再起来。 我妈妈叫我下车把老奶奶扶起来,我也有点不情愿,可“母命难为”。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位男同学抢先了一步,他跑过去把老奶奶扶了起来,又帮她弹掉裤子上的尘土,对她说:“你没事吧,老奶奶?”“我没事!”老奶奶说。“谢谢!”“不用谢!”说完他就走了。老奶奶说;“真是一个好孩子。”说完,就住着拐杖走了。 这个场面太让我感动了,我想:世界上还是有温暖的,他就是一个模范,但世间还是有丑恶现象的,像那个中

感人的故事作文(3篇)

感人的故事作文(3篇) 感人的故事作文(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令人感动的是。 亲情,友情,师生情我们肯定会有经历的。 这些是像在夜空中闪烁的星。 引领着我们前进。 亲情,是多么的伟大啊!我看见过许多关于亲情的故事,但令我感动的一一是一则新闻。 再一次地震中,许多房屋倒塌了,在一座用泥巴、木桩和草搭成的房屋中有三人一一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母亲,一个小女孩和一个比小女孩大几岁的男孩在简单制作的木桌上写老师布置的作业。 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坐在床上数头发,忽然感到大地在动摇。 就从床上跳起来乱叫,然而写作业的两兄妹以为母亲又在发疯便没理会。 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见兄妹两不理会便更加大声喊,又一会儿大地颤抖的更猛烈,房屋仿佛要塌下似得。 兄妹两感觉到了,可是已近晚了,墙壁向兄妹两倒去,就在那一刹那间一一患精神病的母亲把两个孩子护在身体下!她用身体作为护盾保两兄妹,她用手支撑着木板不让木板砸到兄妹两;然而,她的手掌给木板上的钉子戳穿了好几个大窟窿血流不止,她时不时看向兄妹两,对兄妹两说:娃…咋们别怕有娘在,不哭,等会儿会有人来救咋

娘仨。 ”这句话是这位精神病母亲说过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句话。 不知过了多久这娘仨人得救了。 两个孩子没受伤……这位母亲却浑身是伤。 由此可见亲情是多么的伟大,血浓于水这位精神病母亲都会毫不犹豫的保护孩子!我被感动了,为了天底下最纯洁伟大的母爱而感动。 母爱之恩,是我们永生难报的,愿天下的儿女都能记得回报自己母亲!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亲情,不然,等到逝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就后悔莫及呀!六年级:刘文洁感人的故事作文(2)母亲姊妹多,家里穷,又生于那个特殊年代,连最起码的吃饭穿衣都没有保障,上不起学是在所难免的。 不识字的母亲,一直都是靠体力来维持生活改善生活,如今,将近70岁了,她仍是那样的勤劳,一到收麦种秋或收秋种麦,她就像成年劳力一样在田里忙碌,干起活儿来,连我这个中年人也不如她。 看她累得气喘吁吁,我禁不住劝她歇歇,她却说,没什么,我这把老骨头硬着呢,我不怕。 我小时侯,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既要种地,又要照看年幼的我,生活得很是艰辛。 我记得她在毒太阳下拾柴的情景;也记得她在大雨如注的麦场里奋身挑动麦秆的情景;还记得她遭人白眼受人欺负又无助的情景;更

四年级作文:听奶奶讲故事作文

听奶奶讲故事 我奶奶已75岁高龄了,她有一肚子说不完的故事,一有空,总会意味深长地给我说起…… 我们老家地处田阳县南部石山区。听奶奶说,解放前,村里的交通状况非常恶劣,乡亲们很少有机会外出欣赏外面的世界,虽然说只有近50公里的路程,但在大家看来却是一条漫长的路,极少数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村民曾经到过县城,但也要步行崎岖的山路一天,当时能有一匹马作交通工具的,那简直就像现在拥有一辆“宝马”车一般奢侈。因为路长,出行时村民得准备好干粮,同时还要预防路上因饥饿难耐落草为寇的各路劫匪的侵害。因此,村里的乡亲有很多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 解放后,政府把路修到了10公里外的岔路口,同时每天都安排一部班车到岔路口接送乡亲们出行。但是因为还要步行10公里的山路,要外出办事时,乡亲们每次都得在凌晨4到5点钟就要起床,吃饱饭后赶往岔路口候车。由于只有一辆班车,所以等车的村民未必都能顺利成行。因此每次都会有一部分乡亲垂头丧气地回家,准备第二天再去。 村里曾有一位同族的奶奶,因为被交通不便耽误,失去宝贵的生命。当年因村里没有电,她晚上劳作之后误喝了农药,众乡亲急忙将她抬往当时唯一的公社医院。可路太远了,还没到半路她就去世了,当时她留下了三个可怜的孩子。 解放初期,家里一年到头只能靠着几分玉米地过生活,以前农业

技术落后,产量并不很高。大伯、姑妈和爸爸他们一年能吃上一两顿白米饭,那简直就像星星掉磨眼一般。后来政府帮助推广玉米新品种,家里收成有了好转,除了每年上缴的征粮外,一家温饱都没问题了,爸爸他们也都能上学读书,并走上工作岗位。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家乡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公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而且是全县第一条柏油路。村里家家都用上自来水,接通了闭路电视,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了电话。 近几年来,政府为照顾乡亲们,在街上建了一个“农事村办”服务站,还有便民诊所等。乡亲们想办事只要到站里就可以了,不用再跑到20公里外的镇上。 听奶奶说,现在不用缴纳农业税等费用了,不光如此,政府还给他们发钱,每个月还有养老金!“活了大半辈子,没听说过政府给农民发工资的!”奶奶对此感慨万千。 听着奶奶的感叹,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啊。党啊,您已经快90岁了,多少年来,您就像一位母亲、一位长者,尽心呵护着千千万万的儿女。为了大家的幸福,曾经用鲜血染红了国旗,捍卫民族的尊严,历经千辛万苦,鞠躬尽瘁将我们引上光明大道…… 我深为有这样的党而感到荣幸与自豪。我坚信,长大后,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我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长这么大了,难忘的经历也不少了,可是,在我印象中,总有一段经历,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在里面盘旋…… 那算是我的第一次了解到社会的一角把!!很多感情纠结在一起,搅得自己难受的呢!! 那是初中的时候,我们正在上课,教育局那边来人啦,说是抽些人出去做一做问卷调查。很不幸,我被抽中了!!虽然我知道,我该说些什么,但是心还是忍不住的愧疚啊!!问卷开始了,我一道道题的做着,心里总是忍不住愧疚,因为有些事情,你不得不作假,不得不说谎,这是关系到学校,关系到自己的……什么“一周是否有三节体育课”(教育局硬性规定的)“,虽然我们只有两节,却也在那里勾了个是。什么”是否有订课外练习“;”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否有超过两小时“……等等之类的,很多勾都没有按照事实的本身勾画出来,他的背后是虚假,也是对我自己良心的折磨……每一笔,都是痛苦的选择,每一划,都是良心的谴责……。但是,我们却依旧选择了它,因为这是一种潜规则,一种属于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育局的规则……表面的形式总要维持的。 我被留下来问话啦……呵呵,那些人看似和蔼可亲,可是却给了我莫大的压力,很多时候,我都是保持沉默,任由我的同学扯着。因为,说谎的感觉太过痛苦,太过令人愧疚。 好不容易结束了问话,回去后却被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句每一句的暗讽,听的我心里真难受。有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是的,我们说谎啦,可是我们说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的好听点是为了学校的利益,说的实在点是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练习,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好的成绩……但是,谎言真的让人难受,被人在此基础上在再被人讥讽,更是难受!!!泪就那样夺眶而出了,是的,委屈,很委屈,但是,这又能怪谁呢!! 后来老师找我说了些话,让我深切认识社会的现实,实在吧!!是的,这个社会里存在着太多太多看不见的东西,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公,我们能怎样,

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篇)【精选】

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篇)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800字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当然,我也有我的第一次。 记得那还是二三年级的时候。每一次我都考了90分以上。可是那次测试是我在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考砸,破了我的超低分记录——我考了70来分,那对一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真有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震地我晕头转向。 当我拖着沉重的、灌了铅似的脚步迈进家门,拿出试卷给爸爸看,然后我坐在凳子上等着爸爸的“教育”。 谁知,爸爸忽然一反常态,摆出棋盘,和颜悦色的对我说:“好久没下棋了,今天我们来杀一盘吧。” 我纳闷极了,爸爸居然闭口不提考试的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顺水推舟地坐在棋盘下。 厮杀开始了。我毫不客气,首当其冲给爸爸来了个当头炮,爸爸立即上马,我捅兵,他飞象。我想飞到爸爸的前沿阵地,可是爸爸想方设法阻拦。我也不甘落后,悄悄地设了一个陷阱,却不幸被爸爸火眼晶晶识破,于是,他便在我的如意算盘中放了一块“绊脚石”。经过几次激战,我们双方各不相让。忽然,爸爸好像有一步错棋,我赶紧抓住,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了!在我正得意的时候,爸爸一喊:“将军!”这下我可傻了。爸爸的马和炮何时夜袭我的帅府?炮口阴森森的,好像在说:“投降吧!”完了,中了爸爸的“调虎离山之计”,我懊悔地直拍脑瓜。 这时,爸爸发话了:“其实一盘棋输了,用不着懊恼,只要找出弱点,还能重下一盘。”爸爸顿了顿,又说:“考试也和下棋一样,考试时要大胆细心,认真走好每一步;即使考不好也不用灰心,因为只要找出学习上的漏洞和缺点,以便于进步,下次还有机会。如果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灰心丧气,下次就没机会了,当然,考好了也不能骄傲,要不然漏洞会越来越多,补也补不完。” 听了爸爸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我恍然大悟:原来爸爸是借助棋盘上的教训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考砸。我一定会牢记爸爸的话:胜不骄,虚心学习勤向上;败不馁,迎头往前要赶上! 高二:天之语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我经过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我永远也忘不了。

听来故事(450字)作文

精选作文:听来的故事(450字)作文每当我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妈妈都会痛心地说:宝贝,是你不够聪明吗?不是,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呢?人不是天生就笨。也不是天生就聪明。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只要功夫深,铁锤也能磨成针。这时,妈妈给我讲起了《笨鸟先飞》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叫章学诚,他从小就笨。老师让他背书,他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经常挨老师的板子。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说:我虽然记性差,但只要肯用心,笨鸟先飞,一定能学好。别人读几遍就能读熟的文章,他就读上百遍,上千遍,凡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抄下来问老师,或去查资料。小伙伴都在玩儿的时候,而他却在专心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问大有长进,还写下了不少着作流芳百世。听了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要像章学诚一样,在学习上能吃苦,在别人玩的时候能经得起诱惑,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对自己不会的问题,也要勤学好问,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对自己感觉会了的问题,也不能骄傲,争取记得更牢,做得更好。三年级:尚愿 篇一: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习作欣赏】 听来的故事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螳螂与蚂蚁》的故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的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一群蜗牛背着重重的壳要出门旅游。不久, 一根木头挡住了蜗牛的去路,蜗牛爬也爬不过去,推也推不动,急得毛焦火辣。正在这 时,不远处来了一只螳螂和一只蚂蚁,蜗牛们忙上前求援。螳螂看了看木头说:“没问 题,真是小菜一碟。”螳螂在木头一端用力推,推了好半天,可木头一动不动。螳螂无 可奈何的说:“这木头太沉了,我怎么也搬不动!”这时小蚂蚁说话了:“让我们来搬 吧!”螳螂看了看蚂蚁说:“我都搬不动,你们怎么可能搬得动。”可是,小蚂蚁飞快 地跑回家,请来一大群的蚂蚁,这儿几百只,那儿几百只,把木头团团围住,一只大蚂 蚁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其他蚂蚁就一起用力。不一会儿就把木头搬开了。蜗牛 谢了小蚂蚁,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听来的故事 我经过的事不多,听过故事却不少。然而将使我终身受用的是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 经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

身边感人的故事作文800字.doc

身边感人的故事作文800字 一位年迈七旬的老人背着垃圾袋,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进营业厅,手里拿着一张折了几折的一百元......,朋友,您有何感想呢? 此时,或许您会说"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听完下面的故事,您会有不同的感想。 2月20号,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我们的营业厅却发生了一件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体会的事情。中午时分,一位饱受人间苍桑的白发老奶奶衣着褴褛,拄着长长的拐杖,明显驼下去的背上却背着尺寸比身高还高的垃圾袋,蹒跚地走进营业厅里。"收破烂?乞丐?"营业厅里所有的人蹦出的第一个想法。身旁的顾客都急忙躲开,生怕这位老奶奶的"晦气"沾染到自己身上,都避之三分。我们的营业员依然很热情地迎了上去:"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一直紧握的拳头伸开露出一张邹巴巴的几乎揉烂的100元。原来,这位老人并不是来办业务的,她只想得到一个肯定:她手中的这一百元是真钱!,老奶奶那种渴求的眼神,嘴里唠叨着,"这钱不可能是假的,我想买两个饼子吃,那个卖饼子的说这是假钱,不可能的,万一是假钱,那我也活不下去了,怎么办呀,不可能是假的......。"这时,我们的营业员用平常最动人的微笑,最美的手势让老奶奶坐

下,耐心的询问。全场的人把目光聚集于这两位普通而又特殊的人物身上。"我只想问问我这钱是不是假钱,我想买两个饼子吃,他们说我这钱是假钱......,这是我卖破烂好长时间才攒下来的,怎么会是假钱?"老奶奶用一种说不出的眼神看着我们的营业员。"您好,老奶奶,我们这儿有验钞机,我帮您验一下吧。" 营业员用甜蜜的声音说到。"噢......" 这张人民币在验钞机中试了好几遍都没有响。为了确保是真钞,我们的营业员还用手仔细的摸了摸。"您好,这钱是真的,您放心吧,请收好。""真的吗?""噢,""谢谢......,我说嘛,怎么会是假的......,这我就放心了,谢谢......"老奶奶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说完就要转身离开营业厅。"您稍微等一下!"营业员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崭新的100,又放入验钞机检验了一次,然后递给老奶奶,说:"我拿这张新的跟您换吧,这样就没人说您的钱是假钱了"。老奶奶拿着钱开心的笑了,随后营业员叫保安帮老奶奶扶出了营业厅。此刻她老人家的背影似乎没有刚进来时那么驼了。 营业厅依然忙碌,但此时的营业厅却充满了爱和关心的味道。这位营业员用她的真心、真情换来了这位老人的放心,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领悟的真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谢有你,感谢命运,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千手观音》其中的一个手势向人们传递着"爱是我们共同的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