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十五 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含选修专题

专题十五 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含选修专题

专题十五 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含选修专题
专题十五 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含选修专题

专题十五

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含选修专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9小题36分)

(2014·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国际上普通认为日均温介于18.7℃~20.6℃是最佳疗养温度。下图为“国内十大最宜养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冬季最适宜养老的是

() A.青岛B.苏州C.厦门D.海口

2.影响上述四城市冬季养老适宜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解析第1题,因为海口纬度低,冬季日均温能够介于18.7℃~20.6℃,因此海口最适宜冬季养老。第2题,纬度位置是决定冬季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

答案 1.D 2.A

(2014·浙江五校联考)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

降水丰富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4.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交通

解析第3题,结合经纬网和山峰高度、河流流向知该岛屿是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再根据该岛面积及其地势变化判断③正确;峡湾属于一种冰川侵蚀地貌,④对。该岛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②错。该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第4题,该岛西北侧处于陡峭的迎风坡,常年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该岛东南侧处于和缓的背风坡,土壤肥厚,水源充足,

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答案 3.C 4.A

(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九号”的应用领域的是

() A.国土资源普查B.防灾减灾

C.城市规划和管理D.农作物估产

6.对“遥感卫星十九号”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

C.太空垃圾D.大气运动

解析第5题,“遥感卫星”主要是看有什么,提供信息,不能直接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第6题,“遥感卫星十九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主要是通过电磁波实施的,太阳活动对电磁波干扰最大。

答案 5.C 6.B

图中的甲、乙、丙表示“3S”技术,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甲技术可以确定在印度洋中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舶的精确位置

B.运用乙技术可以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行动态监测

C.运用丙技术可以分析容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分布情况

D.“嫦娥二号”利用甲技术获取月球表面的信息

8.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

() 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提供灾区实时影像资料

C.为救灾车辆设计行车路线

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信息技术类型。GPS具有定位信息的功能,由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可知甲表示GPS;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由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可知乙表示GIS,故丙表示RS。第7题,确定印度洋中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舶的精确位置需要使用GPS技术;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行动态监测需要使用RS技术;分析容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分布情况,需要使用GIS技术;

“嫦娥二号”获取月球表面的信息需要使用RS技术。第8题,地理信息技术在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反映受灾地区的实时影像,了解受灾状况;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为救援车辆提供定位、导航;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救援车辆设计行车路线,对受灾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估,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等。确定人口伤亡的数量只能是通过有关人员的统计上报汇总获得。

答案7.A8.B

9.(2014·山东文综,7,4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下题。

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解析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强调的获取,应是遥感(RS),A项错。解译积雪遥感影像,分析道路积雪分布,强调的是分析、处理,应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B、C项错。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强调的位置定位,是GPS 的功能,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2014·扬州调研)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表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表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表完成10~11题。

10.

() A.年降水量增多B.气温年较差变大

C.河流径流量变幅增大D.湖泊水质变好

11.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

()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C.以旅游业为平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解析第10题,从表中数字变化,1代表湖泊由原来的11个格变为现在的4个格,说明湖泊面积大幅减少,2代表居民点用地由原来的4个格变为9个格,表明居民点用地大幅增加,3代表耕地由原来的10个格变为11个格,表明耕地略有增加,4经营用地由原来的0变为1个格,表明经营用地开始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说明该处湿地减少,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同时湖泊调蓄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变幅增大,湖泊水质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水质也会变差。第11题,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在现有基础上,如果恢复原来的状况也要增加投入,不利于发展;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不一定带动经济的发展。

答案10.BC11.AC

(2014·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如图所示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读图完成12~13题。

12.这条东西向地带,较大的自然差异表现在

() A.莫霍面的深度B.地球自转速度

C.太阳辐射强度D.昼夜长短变化

13.该景观大道自西向东穿越了

() A.我国的一、二、三三级阶梯

B.京广、京沪、京九铁路线

C.三大自然地理区

D.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解析第12题,同纬度带东西地形、地势差异很大,从东部平原到西部青藏高原,虽然地势高的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地球自转速度大,昼夜长短变化也大,但是变化的尺度不大,而莫霍面的深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尺度很大。第13题,该景观大道自西向东穿越了三级阶梯和三大经济地带,没有穿过京沪铁路线和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西北地区。

答案12.AC13.AD

三、综合题(共48分)

14.(2014·山东文综,36,27分)(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4分)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

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6分)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

施。(6分)

解析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地处大西洋沿岸,纬度位置在北纬10°附近,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成为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因此被称为西非水塔。第(2)题,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由于洋流自北向南流动,使得沙洲向南延伸。泥沙的大量沉积,使得航道变浅,不利于航行。第(3)题,水资源短缺是个世界性问题,解决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开源和节流。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

也可);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

1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8月23日,广西全区工业发展大会在柳州召开,大会确定了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加速推进。目前广西临海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石化、钢铁、能源、电力、林浆纸、电子等产业项目已经明朗化,产业链逐渐延长。据统计,经济区内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达43项,总投资达3 782亿元。

下图为广西区域图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放大图。

(1)从位置和交通方面分析北部湾经济圈的区位优势。(6分)

(2)广西重点规划发展炼铝产业,说明发展该产业的主导区位条件和需要注意

的环境问题。(6分)

(3)目前已落户北部湾的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及武钢、柳钢千万吨钢铁

项目进展得有声有色。试分析这些工业临海布局对北部湾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解析第(1)题,区位优势从位置优势(主要是海陆位置、邻港澳和东南亚的相对位置)、交通优势(港口、海运)等方面分析。第(2)题,发展炼铝产业首先需要考虑动力因素,其次是原料因素;开发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第(3)题,炼油、钢铁工业是骨干产业,根据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和集聚意义分析即可。

答案(1)位置优势:临近海洋,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港澳,是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多优良港口,海岸线长,临近印度洋—太平洋航线;有多条铁路与内地、珠三角、东南亚各国相通。

(2)铝矿资源丰富;水能丰富,动力充足。注意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炼油、钢铁等工业的临海布局可以拉动电力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

造船业等工业部门在沿海港口地区的聚集,形成大型沿海工业区;延长产业链,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

16.(2014·徐州市高三打靶卷)(14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兰州相比,包头附近的黄河水量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a和b是两个著名的粮食分布区,试从农业地域类型、制约因素、地

形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6分)

_________。(5分)

解析第(1)题,包头的黄河水量比兰州少。原因是此河段地区气候干旱,蒸

发旺盛;无大的支流汇入;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加上流经宁夏平原,农业

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等。第(2)题,a是河西走廊,主要发展灌溉农业,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水分,主要地形特征是山麓冲积扇,气候为大陆性气

候,日、年温差大。b为湟水谷地,发展河谷农业,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

主要气候特征是高山、高原寒冷气候。第(3)题,兰州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地处铁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小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兰州到包头无大的支流汇入;流经

宁夏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等

(2)

(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

中图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 (3)变异性 (4)观赏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

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 1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 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 2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 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 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 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专题28地理信息技术.docx

第九篇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 28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 2018·崇明·一模) 2016 年 4 月 12 日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南京召开会议,会 议特别强调做好对今年厄尔尼诺严重影响的应对方案,为了更好的对厄尔尼诺做好监测工 作,我们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C A . GPS B. GIS C. RS D.数字地球 2.( 2018·奉贤·一模)沿海地区分布的多条贝壳堤坝,标示了海岸线位置的变化。能用来 监测海岸线进退变化的信息技术是A A .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 .雷达系统 3.( 2018·黄浦·一模)近十二年来,我国青海湖面积扩大了169.67 平方千米,该信息的获得依靠了 C A . GPS B. GIS C. RS D. GSM 4.( 2018·青浦·二模)为确保2020年上海崇明岛基本达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要求,科 学家需采集岛内土地资源的影像形状和色调特征信息。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A .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5.( 2018·长宁·二模) 2017 年 10?12 月,美国加州地区连续发生了史上最大森林野火肆 虐,经济损失惨重。若要对火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A .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 .实地勘测 6.(2018 ·宝山·二模)某自然灾害监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最佳途径是 A A .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 .雷达技术 7.( 2018·奉贤·二模) 2018 年 2 月 12 日我国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 斗卫星系统主要应用的是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B A .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D.数字地球技术 8.( 2018·普陀·二模)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其必须接收到足够 数量卫星的信号,才能计算出自己的准确位置,如果要明确运动中的物体位置和速度,所需卫星数量至少为C A . 2 颗B. 3 颗C.4 颗D. 5 颗 9.( 2018·杨浦·二模)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来A A .监测板块的移动 B .测量震源的深度 C .勘探矿产资源 D .估算粮食产量10.( 2018·松江·二模)目前科学家使用现代地理技术监测板块移动的精确距离,这种技 术还可以应用于B A .农作物的估产B.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 C .地震震区灾情的监测D.救灾最佳路线的选择 11.( 2018·闵行·一模)小李利用手机地图,输入起点和终点,查找从家里到浦江郊野公 园的公交换乘路线,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D A .遥感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12.( 2018·长宁·一模) 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 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对 1985 年和 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分析,能够 C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 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 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全套精选教案(优质课)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

高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理

选修 3 旅游地理整理 ——第四章和第五章 一、旅游设计 (一)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1 .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 )突出景观特色 (2 )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统一 (3 )维护生态平衡 (4 )最佳综合效益 3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景点设计:突出景观特色 (2 )旅游交通设计:连接主要景点,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便捷、经济、安全。 (3 )景区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1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 2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二)旅游活动的设计 旅游动机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闲暇时间 旅游资源的特色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旅行费用等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 路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选择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影响安全的因素:交通 旅游地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状 况:社会治安、政治形势、当地 对旅游者的政策和 态度 旅游硬件设施 二、旅游环境保护 (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保证旅游安全 影响、制约其开发利用

自然环境环境污染 对动植物资源的危害 生态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比如:水土流 失、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 坏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过度城市化造成的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2.措施:合理控制游客的流量,与旅游环境容量相协调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1 .环境问题环境破坏破坏动植物资源 损坏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措施:做个生态旅游者

湖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28讲 地理信息技术

湖南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28讲地理信息技术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50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张家口月考) 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超过2150万名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体验了这场盛会。本次博览会参展方共有166个,会场面积为100万m2。读会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某参观者想在短时间内参观多个展馆,需要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这应借助于()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2)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利用GPS可以() A . 了解各展馆的信息资料 B . 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 C . 提供会场内的交通状况 D . 确定展览馆的具体位置 2. (4分)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 .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 .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3. (4分) 2009年2月7日上午我国西北某军用机场,三架轰炸机相继升空,先后5次进入内蒙古段黄河冰凌区实施轰炸,24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炸凌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回答问题。 黄河凌汛灾情监测中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 . GIS B . GRS C . GPS D . RS 4. (2分) (2019高二下·离石期末) 《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网上管”主要应用的系统是() A . GPS B . GIS C . RS D . 人工监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 . RS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C . GI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 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 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XX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

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上海地理合格考专用)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教师版)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一、考情分析 内容要点 学习水平列举 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15.1 主要地理 信息技术 15.2地理信息技 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针对某一具体情境,提出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 二、知识框架 三、归纳与练习 (1)空中的眼睛——遥感(RS ) 要素:遥感对象;传感器;信息传播媒介;遥感平台;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 判读标志:影像的形状、色调特征、大小 彩红外航片:拍摄高度低,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较大) 彩红外卫片:拍摄高度高,范围大,内容简略 应用:科学评估;产量估算;天气预报;灾情监测;矿产勘探;工程选址 1.直接获取气象云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2.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采用遥感技术的是( A ) A.洪涝灾情监测 B.商业网点查询 C.公交车实时预报 D.交通线路选择 3.为了更好的对厄尔尼诺做好监测工作,我们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4.如果需要对一个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使用的遥感平台比较合适的是( A ) A.飞机 B.人造地球卫星 C.航天飞机 D.空间站 5.沿海地区分布的多条贝壳堤坝,标示了海岸线位置的变化。能用来监测海岸线进退变化的信息技术是( A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雷达系统 (2)测量的革命——全球定位系统(GPS ) 功能:定位;导航;测量;定时;测速 特点:实时跟踪;准确定位;灵活性;实时性

地理信息技术教案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课时教案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GPS、GI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够列举GPS、GIS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GPS、GI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简单说出GPS、GIS的工作原理(2)通过使用GPS定位仪或者运用GIS软件操作,体验和感悟3S技术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功能介绍,突现地理科学技术对生产、生活实践的巨大作用,感悟信息技术和现代地理科学的巨大魅力,培养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GPS、GIS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难点】 GPS、GIS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马航飞机失事的新闻大家都应该知道了,3月8日0点41分,MH370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起飞,飞往北京。航班原计划0点35分起飞,6点30分抵达北京,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马航官网称该航班最后已知位置为北纬06°55′15″东经103°34′43″,现在已有25个国家参与到搜救工作当中,3月20日,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在“推特”公布了发现疑似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体的卫星图像 师:同学们,澳大利亚运用到的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来得到这一卫星图像的呢? 学生回答:遥感技术 师:是的,澳大利亚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发现了疑似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的物体的卫星图像,为了确定这些物体是否与失联客机有关,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这些物体的位置,然后到达所在区域,打捞样本来验证是否与失联客机有关。那怎样才能准确的定位与到达该区域,这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讲的GPS技术与GIS技术 新课教授 师:同学们现在都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都有定位功能,只要我把手机的定位功能打开,在我发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下面就会出现一个定位“我在某某地方”,看到我这条信息的人是不是就知道我所在的位置了呢?这幅图片是我们上师大的官微,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定位是上海师范大学。这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我们身边的应用,从GPS的这一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4]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关系: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旅游交通 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 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购、娱 ※3.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 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 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体促进社会发展)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总体促进文化繁荣)特色和吸引力○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 低了旅游质量 4.有关“旅游业”的几种正确评价[4] ○1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2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3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4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是开发式扶贫。 第二章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 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 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等级考试题)

第九篇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28 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2018·崇明·一模)2016年4月12日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南京召开会议,会议特别强调做好对今年厄尔尼诺严重影响的应对方案,为了更好的对厄尔尼诺做好监测工作,我们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C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2.(2018·奉贤·一模)沿海地区分布的多条贝壳堤坝,标示了海岸线位置的变化。能用来监测海岸线进退变化的信息技术是A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雷达系统3.(2018·黄浦·一模)近十二年来,我国青海湖面积扩大了169.67平方千米,该信息的获得依靠了C A.GPS B.GIS C.RS D.GSM 4.(2018·青浦·二模)为确保2020 年上海崇明岛基本达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要求,科学家需采集岛内土地资源的影像形状和色调特征信息。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5.(2018·长宁·二模)2017年10?12月,美国加州地区连续发生了史上最大森林野火肆虐,经济损失惨重。若要对火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实地勘测6.(2018·宝山·二模)某自然灾害监测站将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佳途径是A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雷达技术7.(2018·奉贤·二模)2018年2月12日我国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卫星系统主要应用的是下列哪种地理信息技术B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技术D.数字地球技术 8.(2018·普陀·二模)北斗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其必须接收到足够数量卫星的信号,才能计算出自己的准确位置,如果要明确运动中的物体位置和速度,所需卫星数量至少为C A.2颗B.3颗C.4颗D.5颗9.(2018·杨浦·二模)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来A A.监测板块的移动B.测量震源的深度C.勘探矿产资源D.估算粮食产量10.(2018·松江·二模)目前科学家使用现代地理技术监测板块移动的精确距离,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B A.农作物的估产B.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 C.地震震区灾情的监测D.救灾最佳路线的选择 11.(2018·闵行·一模)小李利用手机地图,输入起点和终点,查找从家里到浦江郊野公园的公交换乘路线,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D A.遥感技术B.数字地球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12.(2018·长宁·一模)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对1985 年和2015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分析,能够C

选修三旅游地理1.1 现代旅游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及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课时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3课时,其中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一节现代旅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 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游活动自古就有。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 时间:1840年以前 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 时间:1840年~1950年 标志: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 时间:1950年以后 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含答案

潮安县宝山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②秦陵兵马俑③故宫④长城⑤日月潭⑥九寨沟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⑤⑥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安徽黄山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6.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大足石刻——重庆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D.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7.黄山位于: A.长江以南B.安徽省的中部 C.地势第二级阶梯D.温带季风气候区 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 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背斜B.向斜C.褶皱山D.断块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 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桂林②黄山③泰山④庐山 B.①黄山②桂林③泰山④庐山 C.①桂林②泰山③黄山④庐山 D.①泰山②桂林③黄山④庐山 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与学生 B.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 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泰山和曲阜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观光地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娱乐消遣 B.参观学习 C.市场购物 D.接受教育 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