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研究练习题加答案

中国近代史研究练习题加答案

中国近代史研究练习题加答案
中国近代史研究练习题加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陈连升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购地建房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

3、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州城是永安。

4、1856年,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5、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军机大臣是奕訢。

6、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7、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建的最大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

8、保路风潮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9、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是荣县革命政权。

1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12、《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1851年11月,洪秀全在金田在发动起义,同年在永安建制。

14、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推行厘金制度制度进行搜刮

15、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訢,在地方的主要代表人有曾国藩、左宗棠。

16、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__五卅运动_,很快席卷全国,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17、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为了排斥、打击中共和国民党左派,进一步夺取权力,一手策划了__中山舰__事件。

18、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湖南领导___秋收_起义。

19、北平学生于1935年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_一二九_运动。

20、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进占南京城后,即以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震惊世界的_南京大屠杀_。

21、1923年1月,《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22、在皖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军扣押。

23、1948年4月“行宪国大”在南京开幕,蒋介石当选为总统。

24、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充当了急先锋。

25、近代历史上,中国派出的第一位驻外公使是郭嵩焘

二、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A)为标志。

A、《青年杂志》

B、《新青年》

C、《敬告青年》

D、《青春》

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定《善后借款合同》,主要为了(C)。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到期的外债

C、镇压革命党人

D、复辟帝制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费一兵一卒攫取了中国(B)万平方公里领土。

A、150

B、144

C、180

D、100

4、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A)。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主张(A)。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6、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

A、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政治家

B、是领导禁烟的民族英雄

C、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师夷长技”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

7、《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A)。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指明救国救民的道路

C、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D、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

8、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哪一年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C)?

A、1880年

B、1898年

C、1884年

D、1885年

9、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B)。

A、中法战争福建水师的覆没

B、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经远”、“定远”、“致远”号被摧毁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下列哪一个事件不是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B)。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郁闷中死去

C、北洋军阀分裂

D、“府院之争”、

11、1891年、1896年,先后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两部著作的是(C)。

A、康广仁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12、1901年9月7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是(A)。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3、北伐战争中率军队接连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胜利,其所率军顿被誉为铁军的是(A)。

A、叶挺

B、蒋介石

C、李济深

D、唐生智

14、1898年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975.1平方公

里,包括大鹏湾、深水湾水面,租期99年的条约是(B)

A、《南京条约》

B、《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C、《北京条约》

D、《香港英新租界合同》

15、清政府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是在(B)。

A、1902年

B、1905年

C、1901年

D、1898年

16、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C)。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抗击对象的不同

17、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因为(D)。

A、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B、具有垄断性买办性

C、得不到人民支持

D、不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18、《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D)。

A、赔款数额巨大

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开辟运输新航线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9、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化(D)。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20、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A)。

A、“皇族内阁”的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2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B)。

A、中法战争福建水师的覆没

B、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经远”、“定远”、“致远”号被摧毁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2、下列哪一个事件不是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B)。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郁闷中死去

C、北洋军阀分裂

D、“府院之争”

23、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谁充当了急先锋(D)?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24、近代历史上,中国派出的第一位驻外公使是(B)。

A、刘锡鸿

B、郭嵩焘

C、蒲安臣

D、容闳

25、19世纪60、70年代,哪两个国家先后侵略中国台湾(A)。

A、美日

B、英美

C、美法

D、法俄

三、名词解释题

1、中山舰事件

亦称三二○事件。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指使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拘留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左派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四十多人,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对这次事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主张依靠工农群众,坚决进行反击,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但是,由于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采取退让政策,以周恩来为首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蒋介石夺取了第一军的军权,三名反对蒋介石的苏联顾问被解聘回国。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领导权的开始。

2、《马关条约》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与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3、“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嬉发动反动政变,总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主要是经济、军事、文教以及政治方面的改革。“百日维新”使戊戌年间的变法走向高潮,虽然在封建顽固派的扼杀下失败,但极大地推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4、“东南互保”

面对义和团在北部中国的反帝斗争,为保护自己在华的侵略权益,各帝国主义国家与东南督抚相互勾结。在大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抗”。“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5、虎门销烟

中国反对外来鸦片侵略的重大行动。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查禁鸦片,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

面于3月18日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三天内将其趸船所载鸦片尽数交出,并出具甘结,保证以后永不再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英美鸦片贩子竭力破坏禁烟,但在中国方面的斗争下,被迫于四、五月间陆续交出鸦片237万多斤。在林则徐主持下,自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所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干净。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无不称快。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良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6、“天京事变”

1856年秋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互相残杀的严重事件。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追求名利和奢侈的生活;领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宗派色彩日益明显,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日益尖锐。先后发生洪杨矛盾及逼封万岁,杨韦矛盾与洪韦诛杨,石起兵讨韦和分裂出走等事件。这次事变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搞垮了领导核心,将领拥兵自重,使中央命令得不到贯彻执行,政局紊乱,战争形势从进攻转为防御,极大削弱了太平军的战斗力;显示太平天国在政治思想上的破产,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7、孙文越飞宣言

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问题。以此为精神,1月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表明孙中山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使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了基础。

8、校场口事件

1946年1月,国民党迫于和平民主力量的压力,召开了有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决议,于31日闭幕。2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等23个团体联合发起在校场口广场举行“陪都各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参加大会群众近万人。国民党重庆市党部布置特务暴徒捣毁会场,制造了“校场口事件”。大会主席团的郭沫若、马寅初、李公朴、施复亮和新闻记者、劳协会员60余人被暴徒打伤,经到会群众奋力抢救,始得脱险。事件发生后,中共代表团和政协参加单位代表联名向蒋介石提出抗议,《新华日报》和重庆进步文艺界连续发表评论和文章进行抗议和揭露。学生、工人和各界团体分别组成“二一○血案后援会”,慰问受伤人士,发表声明抗议特务暴行。

9、北京政变

1924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政变后,冯玉祥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北京政权又落入官僚军阀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为北方革命形势发展创造了有利件。

10、汀泗桥战役

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第八三个军约五万人担任向湖南、湖北进军的正面主攻。8月19日,北伐军第四、第七两个军攻占平江,22日,又攻占岳阳,开始向湖北进发。军阀吴佩孚纠集部分主力扼守湖北咸宁境内的军事要隘汀泗桥,企图凭借汀泗桥三面环水、一面高山耸立的天险,阻止北伐军前进。26日,北伐军第四军向汀泗桥发起总攻,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27日,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独立团被调来增援,经过激烈战斗,击溃吴佩孚主力,占领了汀泗桥,随即由乘胜攻克贺胜桥。这次战役对北伐军直取武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列举题

1、列举五四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5种进步期刊。

《新青年》《每周评论》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湘江评论》

2、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4个屈辱协定。

《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

3、列举五四时期的5个进步社团。

1920年李大钊倡导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秋毛泽东发起创办文化书社;1920年恽代英等组织了利群书社;1919年周恩来等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4、列举北伐战争前北洋军阀的分布。

主要的有: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北京政权;直系军阀吴佩孚控制长江中游;直系军阀孙传芳控制长江下游东南五省。

5、20年代初出现的4种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张。

胡适的实用主义、张东荪梁启超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欧声白黄凌霜的无政府主义以及蔡元培等人的工读互助主义

五、简答题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货款,清政府先后三次举借外债。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中国矿山。在华开设工厂。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

2、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外国在通商口岸设立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刺激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19世纪60、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方、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来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中国开始出现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大多没有经过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和机器大生产的阶段,而是在外国资本的入侵后,大部分工场手工业遭到破坏和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的情况下,由积累了相当资金的官僚地主、商人、买办,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来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2)民族资本主义大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3)民族资本主义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的某些部门得到一定发展。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尤其以上海为最,广州、武汉、天津次之。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既依赖又矛盾的

关系。这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的反映。

4、如何评价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

(1)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8月20日将对日前线分为5个战经战区:冀鲁豫北为第一战区,晋察绥为第二战区,苏南浙江为第三战区,闽粤为第四战区,山东淮北为第五战区。随即,中国军队展开了正面战场的全线抵抗。

(2)由于日军疯狂的进攻及作战能力的强大,在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的15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海地区,包括河北、察哈尔全部,山西、山东、绥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东、福建等省一部或大部,中国军队伤亡209万人。

(3)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军队的全线抵抗,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并大量消耗了

日本的军事力量。在此期间,中国军队打死打伤日军44.77万余人,击落击伤炸毁日机311架,炸沉炸毁炸伤日舰176艘。

(4)由于中国军队全线抵抗,为沿海沿江工业的内迁,为西南大后方的奠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掩护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5)由于中国军队的全线抵抗,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和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乃至尊敬。

5、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具体地说,1937-1942年为发展时期,1943-1945年为衰弱时期。东部地区工业西迁为大后方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大1940年内迁工厂打448家,其中60%为国防工业。大后方工业发展表现在新设工厂的迅速增加,棉纱、面粉、火柴、四种动力机等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还新增添了酒精、水泥、灰口铁等大后方原来没有产品。形成了重庆、川中、西安宝鸡、昆明等11个工业区,建立并初步健全了上百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个基本能够自给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六、论述题

1、试以史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

(3)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一个坚强的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到革命胜利发展时已四分五裂

(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无法通过自己的武装力量建设并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赶跑了皇帝,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2) 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历史;

(3)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势力,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使它再也找不到在表面上还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

(4)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和非洲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越南、印尼等亚洲国家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高涨,起着明显的作用;

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革命必须通过更加先进的阶级力量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2、评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1)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战略防御的主体,起了主要作用。

(2)中国军队大量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3)由于中国军队避免与日军进行战略决战,保持了军队的基本主力,同时迅速扩建和加强了军事力量。

(4)在战略防御阶段,把部分工厂、学校由沿海迁往内地,对发展大后方的的经济文化事业,对建立长期抗战的经济基础起了极大作用。

(5)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也存在很多缺陷。总的来说,它没有能很好地完成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掩护人民和国家主要生产部门进行有计划的战略转移等任务,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严重的损失。

(6)没有能很好组织广大民众积极参加抗战,把抗战变成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

(7)国民政府的“持久消耗战略”是正确的,但在战场上则采用了以阵地战为主体的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

(8)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复杂,矛盾重重,在战场上各自保存实力,互不配合,严重影响了战役的效果。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哪些积极成果?试予以评价

(1)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及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双百方针的提出

(2)《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及其相关论述

(3)党的八大的召开及八大路线的形成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这些探索基本基本正确,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判断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是全党智慧的结晶。遗憾的是后来没能始终坚持而是一度偏离了正确轨道,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失误。

4、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几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并对其进行评价

几种重要的社会思潮:

(1)维新变法思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为此,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论战,发动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光绪帝进行变法。

(2)民主共和思潮。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这一思想。为此,他们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与保皇派展开论战,举行多次武装起义,直至推翻清王朝统治。

(3)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领导和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社会主义思潮。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

历史评价:

(1)维新变法思潮是对封建专制政治的最早冲击,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2)民主共和思潮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潮流,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3)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学习西方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5、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那些官督商办企业?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1)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1872年李鸿章招商筹办。是第一个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的、也是国内最大的民用企业。

(2)开平矿务局,官督商办煤矿,1876年李鸿章派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筹办。

(3)电报总局,1880年李鸿章奏请并派人设立南北洋电报局。1882年改为官督商办。

(4)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年南洋大臣李鸿章波官款并派人负责筹建,设局招商。属官督商办。

(5)汉阳铁厂,1893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甲午战后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

(6)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1908年由张之洞正式创办成立,后改为官督商办。

特点和影响:

官督商办企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由于长期封建经济结构的束缚,社会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而封建顽固势力又百般阻挠和抵制使用近代机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致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的在华经济特权也排挤和打击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官督商办企业就是在这种内外夹击下艰难产生的。它既要依靠洋务派“官”的支持和“扶持”,又要依靠“商”的经济投资和经营管理。从建立和发展近代工商企业,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和打破“洋商”对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垄断和扼杀方面来说,官督商办是有积极进步作用的。但他又不可能摆脱封建官僚的控制和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又不可能成为独立的近代工商业体系,因此又具有消极落后的一面。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戊戍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2、为进一步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报《民报》。

3、保路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4、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和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发动了福建事变。

5、北伐战争中叶挺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接连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胜利。

6、1897年春,康有为到广西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组织“圣学会”,创办《广仁报》。

7、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仍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8、为进一步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报《民报》。

9、《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0、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1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的是陈独秀。

12、北伐战争中率军队接连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胜利,其所率第四军被誉为铁军的是叶挺。

13、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旨在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16、__鸦片战争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把一个独立的封建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7、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_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18、_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9、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领导此次运动的是_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_。

20、1913年,英国背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分界限,即麦克马洪线。

21、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

22、1931年11月,为了把分散的苏区连成一片,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引起了

国民党政府对苏区革命的更大仇视。

23、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24、日本逐步发动华北事变,唆使汉奸殷汝耕在1935年11月25日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25、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重庆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称“双十协定”),

基本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二、选择题

1、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谁充当了急先锋(D)?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2、近代历史上,中国派出的第一位驻外公使是(B)。

A、刘锡鸿

B、郭嵩焘

C、蒲安臣

D、容闳

3、19世纪60、70年代,哪两个国家先后侵略中国台湾(A)。

A、美日

B、英美

C、美法

D、法俄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C)。

A、19世纪60、70年代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后

D、一战期间

5、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化(D)。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6、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A、兴中会

B、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国民党

7、戊戌政变后被杀害的六君子是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林旭、杨锐和(A)。

A、谭嗣同

B、陆皓东

C、邹容

D、张炳麟

8、下列英国攫取的在华权益,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是(D)。

A、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B、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并拥有居住权

D、英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9、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A)。

A、封建社会的腐朽

B、不了解敌情,对敌情判断不当

C、作战方针不定战略不明确

D、军队战斗力削弱

10、中国有了自己创办的近代大学和普通新式中、小学,是从何时开始?(C)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五四运动后

11、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D)。

A、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政治家

B、领导禁烟的民族英雄

C、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师夷长技”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

1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A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指明救国救民的道路

C、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D、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既是帮凶,又是单独作案凶犯”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4、《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我国最北和最南的城市分别是( B )。

A、营口、汕头

B、营口、琼州

C、烟台、琼州

D、天津、汕头

15、下列英国攫取的在华权益,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是(C)。

A、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B、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并拥有居住权

D、英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6、1903年在上海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革命军》,成为当时鼓动革命最有感染力的论著的是(C)。

A、陈天华

B、章炳麟

C、邹容

D、秋瑾

17、《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的五口是(A)。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香港

C、广州、烟台、厦门、宁波、香港

D、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大连

18、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它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的勘界条约,侵占了我国

(A)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144

B、40

C、600

D、60

19、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

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是在(A)。

A、永安建制

B、金田起义

C、定都天京

D、北伐和西征时

2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1898年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975.1平方公里,包括大鹏湾、深水湾水面,租期99年的条约是(B)。

A、《南京条约》

B、《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C、《北京条约》

D、《香港英新租界合同》

22、清政府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是在( B )。

A、1902年

B、1905年

C、1901年

D、1898年

23、1903年在上海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革命军》,成为当时鼓动革命最有感染力的论著的是(C)。

A、陈天华

B、章炳麟

C、邹容

D、秋瑾

24、《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的五口是(A)。

A、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B、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香港

C、广州、烟台、厦门、宁波、香港

D、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大连

25、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它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的勘界条约,侵占了我国(A)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144

B、40

C、600

D、60

三、名词解释题

1、《南京条约》

1842年签订。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秉公议定税则;废除公行制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天京变乱”

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关系逐渐疏远,宗派色彩日益明显。1956年9月,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返回天京,韦昌辉包围东王府,杀害杨秀清及其眷属,血洗天京,洪秀全遂诛杀韦昌辉,后又有石达开带兵负气出走。“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大伤员气,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破坏内部团结,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

3、沧白堂事件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期间,重庆人民为促使会议成功,于1月12日成立了政协“陪都各界协进会”。集会时邀请政协代表到会讲演,报告政协会议情况,并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1940年1月16日晚,协进会第四次讲演会移至沧白堂举行,到会群众一千多人。郭沫若等介绍当天政协讨论的军事问题情况时,混杂在群众中的一百多名特务打手,不断进行起哄捣乱。17日至19日晚的讲演会上,特务们不仅辱骂威胁讲演者和会议主持人,而且抛石头,投爆竹扰乱会场秩序,并殴打讲演者及与会群众,制造了沧白堂事件。

4、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5、《新潮》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得到胡适、李大钊、陈独秀支持。高举“伦理革命”、“文学革命”旗帜,提倡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响应白话文运动。五四后,积极作用日益减弱。

6、三二O事件

蒋介石制造的旨在打击共产党、扩大反动势力、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以中山舰出行为借口,诬蔑共产党阴谋暴动,占领海军局,逮捕共产党员,包围苏联顾问住宅,实现了部分篡权阴谋。

7、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1948年1月召开,大会严正否认国民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的无理举动,不能接受民盟总部宣布民盟总部解散的声明,提出要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与中共合作,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大会标志着民盟在政治上新的进步。

8、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清光绪十一年(1885)初,法军侵占镇南关,后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而退至文渊(今越南同登)、谅山,伺机再犯。时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二月初,冯子材得悉法军将犯镇南关,便于初五派兵夜袭文渊,打乱了法军部署,促使法军在援军未到之前即仓卒发动进攻。初八晨,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沿东岭、西岭、中路谷地进攻关前隘,冯子材一面令各部迎战,一面通告扣波、幕府各军前来策应。当敌逼近长墙时,年已70的冯子材持矛大呼,冲入敌阵,全军感奋,一齐涌出,与敌白刃格斗,战至中午,终将法军击退。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振奋了民族精神。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9、《资政新篇》

1859年太平天国集团分裂后,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政治上主张“设法用人”,经济上主张建立近代经济和福利事业,思想风俗上主张破除迷信,革除不良习俗。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它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利益,因而没有能够实行。

10、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仍沿旧称。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列举题

1、简要列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方式

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货款,清政府先后三次举借外债。

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

投资中国矿山。

在华开设工厂。

2、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4次会战。

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3、列举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1937-1942年为发展时期,1943-1945年为衰弱时期。东部地区工业西迁为大后方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1940年内迁工厂打448家,其中60%为国防工业。大后方工业发展表现在新设工厂的迅速增加,棉纱、面粉、火柴、四种动力机等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还新增添了酒精、水泥、灰口铁等大后方原来没有产品。形成了重庆、川中、西安宝鸡、昆明等11个工业区,建立并初步健全了上百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个基本能够自给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5、在黄埔军校担任领导和教官的4名中共党员。

周恩来熊雄聂荣臻恽代英

五、简答题

1、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共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简述19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边疆危机。

新疆:1866年,在新疆封建领主勾结下,浩罕国的阿古柏率领军队进入中国新疆,建

立殖民政权,为扩大在华势力,英国和俄国纷纷拉拢之,1871年俄国更是出兵占领伊犁,左宗棠奉命西征,1875年收复新疆,1882年中俄签订《交收伊犁条约》。

台湾: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美国侵略台湾;60年代以后,美扶持日本侵略台

湾,通过“琉球事件”,签订《中日台事专约》,占领琉球。

西南:英国通过“马嘉理事件”,迫使清政府签定《中英烟台条约》,取得进入西藏、

四川的特权等一系列侵略特权

3、简述中原大战的影响。

①蒋在军事上、政治上确立了优势地位:②反蒋各派失去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改组派、两山会议派消失);③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体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④东北军大量入关,日本侵占东北的野心更加膨胀;⑤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⑥客观上给革命的发展造成了有利时机。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在1923年受到挫折,二七大罢工失败,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因为当时工人阶级力量还较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3)同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遭失败。

(4)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认识到联合工农,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2年秋,他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5)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需要出发,为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出国共两党合作的要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

5、试评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主要是在1905——1907年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同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的保皇派进行思想论战。

论战内容:主要是围绕“三民主义”进行的,即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政治革命的目标应是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以及封建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等三大问题,实质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还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要不要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

论战意义:充分揭露了保皇派“忠君保皇”的反动本质,使人们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

界限;捍卫并宣传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舆论上的准备;使大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摆脱了改良的束缚,走上民主革命道路;是一次极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六、论述题

1、国民革命失败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如何?请谈谈你的观点。

1、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一观点近年来已为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共产国际究竟是负主要还是次要责任,仍有分歧。阐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2、试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

张、杨的主体作用;蒋在客观上配合;中共促成了和平解决;孔祥熙和宋氏兄妹的促进作用;各地方实力派的牵制有利于和平解决;强大的国内舆论的推动作用;国际反响也有间接作用。

3、试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历史地位进行阐述和评价。

1905年,孙中山联络各革命团体的领导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制定了同盟会纲

领。同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提出推翻满清政府,推翻君主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主义,指出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并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和建国的主张。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按价收税,涨价归公,将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

同盟会的纲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战斗的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但是,同盟会纲领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又存在一定缺陷,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前史学界关于该问题研究动态的介绍。

4、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过去党的工作重心在乡村,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城市工作中,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城市工作的中心是生产建设。

(2)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后,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一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即将建立的新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革命胜利以后,必须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

(3)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对党的经济政策,作了理论上和原则上的说明。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所有,使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容许其存在和发展,但要加以限制。引导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总之,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4)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七届二中全会,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及时地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分析了中国的各种经济成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生产建设任务和这个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问题;探讨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将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因此,这次会议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5、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让权,袁世凯篡位,中国沦入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因此辛亥革命失败了。请你就辛亥革命的成功或失败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临时约法》以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从上述意义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较成功的革命。

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同时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中国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一是腐朽的社会制度,二是经济制度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从根本上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2)?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p17)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 前任务为后任务的实现扫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任务是前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18-27) (1)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仅仅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地工具”。 (2)消极作用: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所以,封闭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才能富强。 2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p29) 第二、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p3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p31-32)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进行反帝和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dw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B)。 A.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 2.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4.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勘分两北界约记》 B.《改订伊犁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5.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B )。 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花园口 6.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C)。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7.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A)。 A.干王 B.英王 C.翼王 D.忠王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 A.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C.地主阶级的反对和破坏 D.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 10.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B)。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中法战争后 11.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2.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中法战争以后 B.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13.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三、简答题: 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教改内容:(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入中国;(2)设计教学法;(3)道尔顿制;(4)文纳斯特卡制也开始介绍到中国;(5)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6.何谓“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根据标准评定士人,将其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所谓“九品”,朝廷择“上品”任官。这种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这种选士制度,在开始实行时,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后来,则蜕变为门阀世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⑴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战线延长,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⑵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国民政府的崩溃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⑶国民党政府由于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已经严重丧失人心。 ⑷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对人民征收苛重捐税,无限制发行纸币,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和国民政府斗争。 ⑸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二、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 1. 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⑴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⑵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尽管各自的纲领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⑶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 ⑴1948年4月30号,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 ⑵1949年1月22号,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近代史试题库最终版

试题库——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D ) A.族权制 B.市民社会制 C.领主制 D.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 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 C ) A.进行实业救国 B.实行资本主义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D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产生在( B ) A.洋务企业中 B.外国资本经营的近代工商企业中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 D.私人小作坊中6.近代中国社会中最革命的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A ) A.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 C.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 D.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9.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支柱是(A ) A.封建势力 B.资产阶级势力 C.宗教势力 D.地方实力派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ABCD )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C.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 ABC ) A.革命性最强 B.相对集中 C.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D.同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BD ) A.发展生产力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改进生产关系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AC )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点?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2、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5、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二、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中国近代史题库

中国近代史题库 36.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A、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限制富农 B、依靠贫农,联合雇农、中农,消灭富农 C、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D、依靠贫农、雇农,限制中农,消灭富农 答案:C 37. 从1930年到1933年,在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B 38.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于()开始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4年5月 C、1934年1月 D、1933年10月 答案:A 39.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来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的领导下,独立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A、陈毅、贺龙 B、贺龙、项英 C、项英、陈毅 D、叶挺、贺龙 答案:C 40. ()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壮烈的一战,此战后,红军人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A、湘江战役 B、乌江之战 C、飞夺泸定桥 D、四渡赤水 答案:A 41. 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通道会议D、两河口会议 答案:B 42.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 A、一二一运动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D、五二〇运动 答案:C 43. 红军主力长征至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歃血为盟,实现了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地通过这个地区。 A、徐向前 B、刘伯承 C、叶剑英 D、林彪 答案:B 44.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了()的口号。

中国教育史考研习题及答案(大全)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P17)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P22) A、射 B、御 C、诗 D、数 ()3、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P41) A、孝 B、礼 C、忠 D、仁 ()4、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30)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二、判断题 ()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P20)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P20) ()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P34)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

“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P31)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P47) 六、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单项选择题 (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 C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 D )3、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P41)A、孝 B、礼 C、忠 D、仁 ( B )4、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P30)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二、(╳)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

中国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9`36) 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具体表现在:(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3)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并评价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解除国内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主要是用以反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旧式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战斗旗帜,成为动员和鼓舞广大群众起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是,三民主义并不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赖广大的工农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简述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及主要成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红四军 所以毛泽东和朱德共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理论文章,说明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全面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及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从而为革命道路的探索迈出了第一步。在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及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中,毛泽东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正确路线,从而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以后,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思想,从此,中国革命就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即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而主张“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这突出地体现在南昌起义中。但到了秋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测题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经济侵略 B.军事侵略 C.文化侵略 D.政治侵略 3.中国近代史上割去台湾全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 A ) A.英国丽如银行 B.英国汇丰银行 C. 德国德华银行 D.美国花旗银行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魏源 D.马建忠 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著作是( A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筹海篇》 D. 《夷情备采》 8.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 A ) A.“救亡”的口号 B.实行君主共和 C. 振兴中华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标志着中国近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 A ) A.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B.军事侵略与资本输出

C.政治控制与资本输出 D.商品倾销与政治控制 二、多项选择 11.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达到了( ABCD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强占中国租界 C.强租中国港湾 D.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E. “西方文明传播者” 12.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BCD ) A.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B.操纵中国的内政 C.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D. 操纵中国的外交 E.操纵中国的军事 13. 外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到19世纪90年代,这一类洋行已达5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ABCDE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