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

论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

论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
论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

论《基督山伯爵》的叙事艺术

摘要:《基督山伯爵》是19世纪法国浪漫派骁将大仲马的杰出作品,小说以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牵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现已成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典范。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基督山伯爵》也是一部优秀的叙事学著作。在叙述的情节、人物、结构和视角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是主要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基督山伯爵》的。

关键词:情节;人物;结构;零聚焦叙述的叙述视角

一、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悲剧有六个成分(即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而在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情节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而人物的幸福与不幸就取决于他们的行动。[1]一部优秀的叙事性作品,情节是必不可少的。《基督山伯爵》之所以吸引众多的读者,情节完整复杂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来看,小说的情节主要表现在完整性、出奇性、曲折性三个方面,下面逐一进行阐释。

(一)完整性

小说的情节非常完整。小说一开始描写法老号顺利返回马赛港,船长大副埃德蒙唐代斯曾受已故的老船长之托,在行船途中经过厄尔巴岛,见到拿破仑,并受托给拿破仑党人首领努瓦蒂埃送信。他向船主莫雷尔先生报告老船长病死途中,船上货物无损。善良的莫雷尔非常喜欢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准备让他当船厂。但此事被账房先生丹格拉尔知道了。他出于嫉妒和对名利的追求,将唐代斯怀恨在心。接着描写唐代斯与梅色苔丝纯洁的爱情,但却惹怒了情敌菲尔南;于是丹格拉尔、菲尔南和一个嫉妒唐代斯的邻居卡德鲁斯在一起喝酒时,丹格拉尔便纵恿菲尔南控告唐代斯为拿破仑分子。但此时卡德鲁斯并不赞成这个残忍的做法。在他喝的酩酊大醉之时,丹格拉尔写了告发唐代斯为拿破仑党人的控告信并挑起菲尔南的怒火,使他将信送到法官那里。而此时的代理法官维尔福正是努瓦蒂埃的儿子,出于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自己父亲的保护,满有野心的他将从唐代斯那里搜来的信件烧毁,并将全部罪名加在唐代斯身上。于是唐代斯被捕入狱,一直被囚禁了十四年之久。在狱中他遇到了老神甫,在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并获知在基督山岛上埋有大量财宝,老神甫不幸病死狱中后,唐代斯藏在神甫的

裹尸袋里借被海葬之机而逃出地牢。然后小说详细描写他的复仇过程,最后他复仇成功,并与自己的爱人海蒂远走高飞。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情节是完整的。现代派的许多小说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以便给人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人难以捉摸,这样写无疑具有一定的文学魅力。然而,完整的故事情节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和期待视野,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基督山伯爵》便是这样的作品。

二、出奇性

小说的情节还具有出奇性。第一是出人意料的巧合。例如在审理唐代斯的案件时,检察官不在,有代理检察官执行工作。而此时的代理检察官维尔福则正是拿破仑党人首领的儿子。于是便引出唐代斯含冤入狱的情节。再如,菲尔南恰巧在海蒂的父亲阿里总督手下服役,是他出卖了阿里总督,并将海蒂母女贩卖,恰巧海蒂被基督山伯爵赎买,那么海蒂的仇人正是基督山伯爵的仇人。还有,当阿尔贝与弗朗兹到罗马时,恰巧阿尔贝被强盗抓走,而强盗头子路奇霸王正是基督山伯爵的好朋友,而阿尔贝正是菲尔南与梅色苔丝的儿子,便引出了基督山通过就阿尔贝尔与仇人再度结交的情节。这一系列的巧合,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第二是富有传奇色彩。例如“疯子”神甫表面上疯疯癫癫,但其实是一位意大利的学者,而且他知道在基督山岛上有财宝;再如,唐代斯成为基督山伯爵之后,对自己的仇人控制的易如反掌,简直成了“人间的上帝”,具有无穷的智慧和高超的能力,这样的情节显得很离奇,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三)曲折性

小说情节的出奇性使小说也具有了曲折性。这种曲折性主要表现在人物命运的突然转变上。例如,唐代斯与梅色苔丝的举行订婚喜宴时,他被捕,他一下子由天堂坠入地狱,当他越狱成功后,他又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他的命运又有了新起点。再如,维尔福曾与丹格拉尔的夫人有个私生子,当孩子出生那天夜里,刺客贝尔杜奇齐奥去刺杀维尔福,维尔福刚将婴儿埋下,便遭到刺杀。刺客以为他已死,便救出婴儿。但事实上,维尔福没有死。若干年后,他在法庭上亲自审问自己的儿子,却被儿子当众揭露他的罪行。如此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加吸引读者。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角色与行动元的两重性

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具有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2]行动元的意思就是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3]“角色”是指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3]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但这两重特性并不是相互吻合的。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把角色与行动元运用得非常好。基督山伯爵、海蒂、贝尔杜奇奥先生,路奇霸王,他们都是要复仇或者推动基督山复仇的人物,因而,他们属于同一行动元;丹格拉尔、菲尔南、维尔福,他们都是基督山的仇人,都是基督山命运的阻碍者,也是同一行动元。但有些人物,他们不仅是行动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是重要的角色。例如,基督山伯爵是全书的主人公,丹格拉尔、菲尔南、卡德鲁斯也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人物。这样,行动元与角色的巧妙安排,使得故事在复杂中依然有清晰的线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二)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大仲马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首先,表现在细节描写上。例如,对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作者写到在船主莫雷尔面前的丹格拉尔:

“是啊”,丹格拉尔斜了埃德蒙一眼,眸子里闪现出仇恨的凶光,“是啊,他很年轻,而且不信邪。老船长刚咽气,他不跟任何人商量,就擅自发号施令,不直接返回马赛,却在厄尔巴岛耽搁了一天半。”

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丹格拉尔对埃德蒙充满了嫉妒和怨恨,透过他的神态和语言,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无情无义的伪君子。

其次是在记叙中夹杂少量的议论,表达作者自己的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例如,在基督山伯爵与莫尔塞夫伯爵(菲尔南)对话时,作者写到:这种微笑,任何一个画师永远也无法描画,任何一个生理学家分析起来也会望而兴叹。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伯爵内心的翻腾,面对自己的仇敌,他还要强装微笑,一个阴险的、阅历较深的复仇者的形象便呈现在眼前。

最后是通过对比。小说中,船主莫雷尔与检察官维尔福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唐代斯一案的处理中,我们看到前者心地善良,重情重义,后者自私自利,阴险

狡诈。

(三)不同的人物性格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基督山伯爵》中有许多人物,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正直单纯的唐代斯;铁面无私,老谋深算的基督山伯爵;背信弃义,自私自利的菲尔南;心狠手辣的维尔福夫人;唯利是图的丹格拉尔先生;贪爱钱财的卡德鲁斯;坚守信念的努瓦蒂埃,热情善良的莫雷尔,美丽善良的瓦朗蒂娜……这些人物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三、巧妙的叙事结构

叙事作品中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3]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史性向度,其次是共时性向度,前者称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为深层结构。

(一)表层结构

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被冤——入狱——越狱——复仇。但小说的内部结构远比这个复杂得多,往往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给人增添无限的乐趣。例如,在描写基督山复仇的过程中还插入柠檬水、瓦朗蒂娜、分赃等故事,使原本简单的情节复杂化,故事内容更加丰富。

(二)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华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3]当代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研究深化叙事意义时,采用一种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寻找支配及具体话语的深层文化关系。[4]《基督山伯爵》从表层来看,讲的是一位含冤入狱的水手,出狱后复仇的故事。但如果把故事中有意义的事件的顺序打乱,而按照性质相似和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可得出更加深刻的答案:唐代斯、海蒂、杜尔齐奥先生由于受到迫害而进行复仇;丹格拉尔、菲尔南、卡德鲁斯因为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迫害他人。故事的结果是该受咒诅的得到了惩罚。从这一深层的结构中,我们看到小说中揭露的两层含义:第一,人的内心里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论是哪一种人,内心里都想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二,也是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完整的意思,那就

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因此,小说中两大主线并行不悖,报恩报的彻底,报仇报的痛快。[5]

四、零聚焦的叙事视角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况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3]“零聚焦”指无固定点的全职知叙述,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就运用了这种视角。作者就如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知道每一个人,每一地的情况。这样能够使读者跟着作者的声音去理解作品。例如,作者写到两场同时进行的订婚宴,一场中有一个人被捕,另一场中有一个人不得不离席。当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时,便发现两事同时发生,佩服作者的全知叙述,十分巧妙。全知叙述者为了制造悬念,有时还佯装不了解情况的旁观者来叙事。[6]例如,在作品的开头,作者写到:

法老号安然通过卡拉萨雷涅和雅罗两岛之间因火山运动而形成的海峡,绕过波梅格岛,缓缓驶向港口。船只只张着二层的三块方帆,大三角帆和后桅帆,新近得十分缓慢。显得哀愁漠漠。观望的人都本能的感到情况不妙,纷纷猜测船上究竟出了什么事。

作者借助“观望的人”这一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从而制造悬念:船上出了什么事?吸引读者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总的来说,《基督山伯爵》的情节完整复杂,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叙事结构安排巧妙,叙述视角选择合适,是一部杰出的叙事学著作。

参考书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第64页

【2】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第119页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第240至250页

【4】【美】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40至45页

【5】【法】大仲马基督山伯爵李玉民王文学译[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第2页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第233页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姓名:刘玲 学号:200630214042 系别: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6级 指导老师:何兵 完成时间:2009年3月28 浅析梁晓声小说《人间烟火》的叙事艺术 [摘要]:梁晓声在叙事技巧的使用上是极为娴熟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他的代表作《人间烟火》为例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证明。在《人间烟火》中作者就成功地运用了倒叙,张弛有度等叙事手法。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使小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

艺术效果,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也给读者韵味无穷的美感享受。读者还可以用这种手法去阅读更多的作品和创作。 [关键词]:梁晓声;倒叙;张弛有度;娴熟 正文:梁晓声1940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城。现为中国语言大学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自今作品逾千万字。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地位很高,同时他还是中国当代荒诞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先行者。其代表作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1)《人间烟火》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写于八十年代初期,其作品带有了那个时代的新鲜气息,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身心变化和城市风貌。小说在叙事艺术上尤其是倒叙和张弛有度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上的应用极为娴熟。下面将作详细地分析,以求对作者类似的作品在叙事艺术的把握上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能更好地解读他的作品。 一、倒叙的运用上 那什么是倒叙呢?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

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2)。从这个定义看,文中有两个地方很明显的运用了倒叙。 文章的开篇就写到主人公之一葛全德,他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光华街上走着,作为一个建筑工人的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眼前的一切,心情极其的复杂。可看到这里读者并不明白是什么使他的心情如此郁闷,以至于会引发联想,主人公怎么会一个人就这样沿着一条街漫无目的的游荡呢,天色已晚,可是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一直到了作品第六页,才开始讲他如此这般游荡的原因,也进入了事件的原由,他同情施工队这些普通家庭出身,本人却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小伙子们,他不忍看见他们受这样的欺负所以就因工资问题和同事(西血鬼)们打架的全过程娓娓道来。到作品第一部分结束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开始葛全德的所作所为是为什么,心中的一个个迷团才得以一一解开。那作者这样叙述的目的是什么呢?采用倒叙的方法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1)。 作品将葛全德在光华街上的行为放到文章的开端是很少见的,首先,人们会想他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冷清的街上瞎逛,却连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从而使文章产生了悬念。其次、把打架后的反思和状况放在前面,使读者一开始对主人公的行为和内心略见一斑,一个活生生的葛全德仿佛就站在我们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等待,又算什么?”——题记 这本书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名著之一.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但一直没有去看,原以为会有枯燥的开头和与现代合不上的对白,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欲罢不能.翻看全书,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布局谋篇的编故事才能。在这部将近一百多万字的小说里,既有节奏紧张、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节奏相对舒缓、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马在小说中还不时穿插一些典故传说、奇闻轶事、异域风情和大海、岛屿的景色描写。如果单纯以故事情节论,我认为《基督山伯爵》确实是难得一觅的好书,并且让人大开眼界、回味无穷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结构十分严谨。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书的作者吧! 大仲马,全名亚历山大·仲马,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他父亲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大仲马继承了父亲反封建传统,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制;他憎恨和不满复辟的波旁王朝。他曾被视为拿破仑分子而受到歧视。他先后参加了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和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的二月革命。他曾两次被迫长期流亡国外,1860年他还去意大利协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作战。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由于他的黑白混血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 逆性格。1842年,欧仁·苏德社会风俗小说《巴黎的秘密》在报纸上连载一炮打 响后,出版社约请大仲马也以巴黎为背景写一部当代题材的小说。大仲马接受约请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搜集素材。他在巴黎警署退休的档案保管员珀歇写的回忆录里,发现了一份案情记录,它记述了拿破仑时代一个年轻鞋匠皮科的报仇故事。他根据这个素材,构思了一个复仇故事的轮廓。然后,他又听取了在创作上和他多年合作的助手马凯的一些很有见地的建议,在对波旁王朝的憎恨下写下了 这部著作.再让我们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概况本文主要内容吧! 十九岁的爱德蒙·唐泰斯,是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水手。他有慈爱的父亲、甜蜜的爱人,有光辉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善良乐观的天性,使得他对周遭的每个人都以礼相待,并且真挚热情。他清澈明亮的目光里,写满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神往。1815年2月底,埃及王号远洋货船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唐泰斯回到马塞港。老船长病死在途中,他曾托唐泰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见囚禁中的拿破仑。拿破仑委托邓肯斯带一封密信给在巴黎的亲信。唐泰斯这次回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已经准备好要和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唐代斯遇到了法里亚神甫,由于神父让唐代斯获得重生,拥有了智慧与财富。于是唐代斯改名为水手辛巴达,对于当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涌泉相报,之后他又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计划。复仇之路当然是无比的坦顺,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以下选题目录属参考选题,具体由毕业生自定,但内容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 二、《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所列题目是一个研究方向,可围绕该问题查找资料,撰写提纲,题目可以适当修改,但必须是在同一个研究方向。 一、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 1 论中国神话的审美特征 2 神话与中国文学 3 《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纵横谈 4 《诗经?国风》的美学价值 5 雅颂新论 6 《七月》作者及主题新探 7 《左传》的思想和艺术 8 《左传》描写战争的特色 9 《左传》的叙事艺术 10 《左传》﹑《国语》之比较 11 《左传》行人辞令与《战国策》策士说辞之比较 12 《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新论 13 《论语》的文学价值 14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15 庄子思想的新评价 16 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17 《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比较 18 庄周﹑屈原浪漫主义之比较 19 论屈原创作的悲剧精神 20 论屈原作品的艺术创新 21 赋体溯源 22 汉赋新论 23 论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 24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其理论意义 25 《史记》——“无韵之《离骚》” 26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27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艺术和语言成就 28 论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9 《孔雀东南飞》艺术赏析 30 《古诗十九首》综论 31 论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2 论曹植的诗歌创作 33 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34 谈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35 论左思及其《咏史》诗 36 论陶渊明的归隐诗 37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 (二) 38 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9 中国神话传说浅探 40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 41 《诗经》所反映的贵族妇女生活 42 《诗经》弃妇诗怨情探析 43 《诗经》情歌古朴的抒情方式 44 论《诗经》征戍诗的风格特征 45 《郑风》的思想价值新探 46 论“国风”中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 47 春秋行人形象论析 48 试论《战国策》中策士的悲剧 49 《楚辞》和韦庄的诗歌创作 50 宏旨与心路:《离骚》的结构艺术 51 试论屈原《离骚》的神话寓意 52 《九歌》主题新解 53 从《李将军列传》看《史记》的文学性 54 《史记》人物传记中材料的选择、处理艺术初探 55 论《报孙会宗书》与《报任安书》的异同 56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分析 57 《艳歌行》浅说 58 论建安士风之嬗变 59 再次解读曹操的文格与人格 60 浅谈建安文学的生命精神 61 浅析洛神形象:曹植对于前代女性描写的继承和发展 62 浅论左思与陶渊明咏史诗的异同 63 阮籍的人生态度与处世方式 64 从《咏怀诗》看阮籍的理想及其幻灭 65 鲍照边塞诗论略 66 《世说新语》的成书与叙事 67 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 68 陶渊明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二、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 (一) 1 唐诗繁荣原因浅析 2 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3 谈谈初唐四杰在唐史上的重要地位 4 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之比较 5 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 6 试论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荣的原因

最新高考作文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最新高考作文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名著经典句子100例 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

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雨果的《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7.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8. 没有被听见不是沉默的理由。 9.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10.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11.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2.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13.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14. 人们往往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 15. 一个人只要能忘我和爱别人,他在心理上就不会失衡,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和完美的人。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6.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17.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押题】专题16 核心语录(1)名著经典语录-2019高考语文作文核心素材快速积累

2019高考核心素材积累 核心语录(1)名著经典语录 【分类说明】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 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的著作,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 感悟。 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阅读名著能提高一个人的品味、素质和见识。阅读一些情感色彩浓烈的名著,例如《简爱》、《复活》、《乱世佳人》等,能提高这个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能使这个人变得更加坚强、勇敢、纯洁;阅读一些关于历史的名著例如《三国志》《史记》等,能提高自己的智慧,吸取前车之鉴,能使自己的见识更加广泛。阅读名著可以和世界名人进行心情交流。每读一次都能提高自己的领悟。 本专题精选名著中的经典语录,以帮助学生积累语录素材,多多使用道理论据,提升论证的说费力。 【重要语录】 《百年孤独》 1.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 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3.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 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4.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 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5.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悲惨世界》 6.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三吏三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甚可喜。然而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伕。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经过艺术提炼,写成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载(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看来,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看来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吏不愿跟杜甫噜苏下去了。这就把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呢?上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还用抓孩子吗?所以“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无限痛苦,茫茫无堪告语,这就是“独伶俜”三字给人的感受。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象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读起来叫人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照说中男已经走了,话讲给谁听呢?好象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象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113 2010年最热门的事件毫无疑问是微博在大陆地区的全面落 地开花。微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介入了我们生活,成为老百姓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简历”、“微小说”等等昔日对时空有着 严格限制的文字体系与艺术形式,也纷纷加入了“微”的行列, 其中也包括让人耳目一新的微电影。这之中的佼佼者有《老男 孩》、《赢家》、《指甲刀人魔》、《天堂午餐》、《一触即发》等等, 这些优秀作品短小精悍,叙事较为完整,在网络上均有千万次 的点击量,在传播效果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媒介。根据新华社的 报道,今年五月,微电影节也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有百余部 微电影参与了角逐,并且评选出了最佳微电影《小心,我爱 你》……这一切都在向我们预示着微电影的光明前景。 一、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定义 当代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时期的特点是从大叙事到小叙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媒体研究中的回应就是从“广播”(broadcasting)到“窄播”(narrowcasting)的转变,就是精品销售而不是杂货拍卖的时尚,就是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审视边缘性成长的视角[1]。以一种没有道德意向的说教形式来表达文化差异,这是有目共睹的现代滥调[2]。当后现代遇到了同样以解构和碎片化为乐的互联网络,人类的艺术文化必然会激起巨大的回响。在麦克卢汉成功预言“媒介即信息”与人类“地球村”之后,我们也看到,主流文化(主旋律),精英文化(艺术)和大众文化(娱乐)被杂糅在了一起,文化生态日益多元,权威和指示性话语被日渐消解,取而代之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只言片语。 中国的电影发展也是一样,从家庭伦理到国族情怀,直到第五代的黄土寓言之后,已经再没有一个统一发声的群体,而是以不同导演为代表,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电影不再是严格的90-120分钟的、制片厂体制下在电影院播出的完整产品,而可以是时长不固定的、极其个人化的、在网络上随意点击就可收看到的片段。 后现代文化的标志是文化工业的出现,消费意识深深植入了人们心里,多元价值取向让艺术生活化,艺术大众化,同时生活也艺术化了。快速复制是这一时代的关键词,这也便是微博中的“转发”功能。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作品如英格玛的《MEACULPA》,音乐混杂,画面梦幻,用暗示、对比、隐喻、象征、镜头的抽格升格等蒙太奇式的手段以及虚构、快节奏的剪接,手持摄影、纪实等等方式,营造出了别样的艺术氛围,而且这些电影的速度都要比传统电影快,极其重视视觉快感,因此让人目不暇接,血脉贲张[3]。  陈凤军曾经撰文说: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 秒-3000 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 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4]。而网易微电影节对微电影的限定则是:微电影不同于草根拍客作品,它有一定的创作门槛和较高的制作水准,并要求以创意取胜,而且更便于随时下载和观看。 因此可以说,微电影是在后现代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网络与电影(电视)互动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这种电影的时长、投资、制作规模都比传统电影短小,但又制作精良,不同于普通的DV短片。 二、微电影的叙事特点 法国文学理论家布雷蒙在重新审视俄国形式主义代表普罗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文/张高伟 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电影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它也不同于商业化的广告与音乐电视(MV),可以说,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尽管微电 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依然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时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在电影院的院线生存。 微电影的这种艺术形式注定了要与广告联姻,但是假如整部电影都成为广告的附庸,那么微电影也将失 去思考的力量与社会关注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微电影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投 入到新媒体的竞争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电影理论家的指导,使其健康、有 序地发展。 《天堂午餐》剧照《老男孩》剧照 文学与传播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大仲马 2、人们之所以喜欢树,是因为它有荫;人之所以喜欢荫,是因为它能带来无限的幻想。——大仲马 3、我们为聋子唱歌。——大仲马 4、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时间自然会促使事情不断地发展。——大仲马 5、我从来不关心别人,我也从来不想保护社会,既然社会并不保护我,进而言之,这个社会关注我,通常也是为了损害我;因此,对他人和社会,我不再尊重,但是保持中立,那么他人和社会就已经亏欠我了。——大仲马 6、法利亚神父说,欲知谁想害你,想想你的被害对谁有利。——大仲马 7、在这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况和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有多快乐。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大仲马 8、在这个世界上既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状态

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有多快乐。——大仲马 9、我爱她,我愿意以生命的血去代替她的一滴眼泪般的爱她。——大仲马 10、所有敌对的开始,就是面对悲剧的开始。我以为可以赢得天堂,但我输了。——大仲马 11、国王能封那个人成为男爵,也能使他成为贵族院的议员,但却不能把他变成一个绅士。——大仲马 12、当你拼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别人的对手,或者说得更确切一些,别人就不再是你的对手了,不管是谁,只要下了这个决心,他就会立刻觉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而他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了。——大仲马 13、人在顺境中,觉得祷告不过是空洞词语的堆砌,而一旦遭难受苦,他就领悟了向上帝祷告的语言多么崇高神妙。——大仲马 14、不论何种坏事,欲抓那作恶之人,得先去找出那能从那件坏事中得利之人。——大仲马 15、在上帝指明人类未来前景那一天前,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等待和希望这四个字里。——大仲马 16、时间和沉默,是治疗精神创伤的两帖药。——大仲马 17、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处境与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大仲马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微电影赏析

微电影《调音师》赏析 班级:信管B1201 学号:123167 学生姓名:俞乐 日期:2015-4-30 微电影《调音师》是一部由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格莱高利·嘉德波瓦主演的法语电影,影片的开头就在设局,双眼无神的老者,穿

着裤衩的弹琴者,只留出轮廓的暗中人,由琴声串连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饰)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本片荣获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或许一部好的悬疑作品,有时并不需要很多血腥的场面,以及暴力和那虚张声势的表面造势。《调音师》就是其中的典型短短十三分钟的电影却足以给与极大的震撼与内心惊悚的体验。一位被看作是天才的钢琴家,在波恩斯坦钢琴大赛上由于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他失败了,万念俱灰,似乎跌入了谷底。但是他又活了过来,成了一名钢琴调音师,假装盲人成了他亲近顾客,赢得口碑的手段。可是在一次调音工作中,却被卷入了一场谋杀案。影片所讲述的大概如此,浓缩的13分钟可以说尽显世间百态。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失败的钢琴家说不定是成功的调音师;表面微笑的服务员或许疲于应付内心肮脏无比;带着面具的人类在毫无威胁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备;我们做着各种掩耳盗铃的举动却自认为高明。 影片中有许多令我感触很多的言语,譬如那泰姬陵的故事:你知

最新-V字仇杀队经典台词 精品

V字仇杀队经典台词 字仇杀队经典台词 1,,…… 我们被教导记住思想,而不是人,因为人可能失败,他可能会被捕,他会被杀死,被遗忘,但400年后,思想仍可改变世界,我亲眼目睹了,思想的威力,我见过人们以它为名杀戮,或是为了它献出生命,但你不能亲吻思想,也不能触摸它,或拥抱它,思想不会流血,不会感到痛苦,它们没有爱! 2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 3…… 身份只是本质的一种形式,而我的本质是一个带面具的人,我对你的观察力没有疑问,我不过是指出一个矛盾的地方,问一个带面具的人是谁有意义么? 4……,…,…,……,,,…………,……,……,…… 那么在这吉祥的夜晚,请允许我用不那么平庸的方式来引出人物表中的这位角色,在您眼帘中的是一位低贱的杂耍老手,他在命运的沉浮中随逐流,扮演着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角色,这面孔,不徒是虚化的外表,它还是业已不再的人民呼声的残响,不过不惮于重提昔日烦恼的他依然活力盎然,决心铲除那些腐化堕落的毒虫,它们是作恶的先锋,他们代表了对自由意志,肆无忌惮的恶意破坏,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对他们裁决只有复仇,经典语录 这象征希望的血海深仇,不会是徒然的,因为他们的价值和正确性,终有一天会证明,那些高尚者和警惕者是正确的,毫无疑问,我这啰嗦和拉拉杂杂,最终会变得冗长无比,所以请允许我简单补充一下,认识你是我的荣幸,您可以叫我。 5…… 尽管沉默代替了谈话,言语却总能保持它的力量,言语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而且它可以告诉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们真相! 6,, 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 7没有必然的事情,只有可能性!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人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世界级经典好书推荐

人一生必读的100本书世界级经典好书推荐 人生与书本,书本与人生,两者对爱读书之人来说,是分不开的一回事。如果人生只能读100本书,你该怎样去选择?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收集的一生必读的100本书,供你参考。 纵观这份书单,涵盖了文学、社科、经管、少儿、科技、艺术、生活七大品类。占据最多位置的,则是《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活着》、《围城》、《红高粱》、《倾城之恋》、《尘埃落定》等经典文学名著,以及《光荣与梦想》、《中国哲学简史》、《乌合之众》等社科巨著。这些书以各自非同凡响的思想深度和审美品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阅读者,温暖着不同时代爱书人的心灵。 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致使浅阅读盛行,很多读者在选书时会无所适从,“人生必读100本书”就是想为中国读者量身提供针对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典入门书籍,或许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

特,期望这份书单可以抛砖引玉,激发更多读者寻找、思考属于自己的必读之书。 此生未完成,愿总有一本书或深或浅地刻在每一位的记忆里…… 带着问题去读书:既可以避免空放子弹,也能高效地收割同类猎物。每个问题都能让你快速切入。 不做笔记枉读书:阅读需要高效,记录不仅便于回味,也利于二次阅读。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亦是这个道理。 跨界阅读最有益:人们总喜欢探险,而探索不同领域的奥秘且游刃有余,亦是一种探险的勇气和趣味。 读书如同访老友:读书如同访老友,每一次攀谈,都是一场心灵的对话,都是一番不同的体验。 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读过这100本书,你的人生将从此改变!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书籍的作用确实是无与伦比、不可替代的。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答案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8分,每小题6分) 1、三吏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 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 3、盛唐之音: 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盛唐之音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4、杜甫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而壮志难酬的遭遇使得诗人心灵时时蒙上时不我待的阴影,其忧生之嗟便带上了迥异于其他忧生诗人的紧迫感。 5、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6、社会良知: 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7、文章憎命达: (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 8、反诛求: 诛求,责求,需索,一般指过分的索取。政府对百姓的索取。杜甫在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流媒体、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微电影逐渐从网络电影中显现出来并成为一个时代的事实、情感的表现形式。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和审美疲劳的时代,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种在时间和表现效果上融合了电视剧、电影、广告等电子媒介的微电影所拥有的令人血脉喷张的情节发展、中近景镜头的特写、悖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等多种多样的叙事艺术往往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捧和追逐。 这是一个充满了新概念和新定义的时代,微电影从“微化”的时代中凸现出来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是以反映社会问题、追播社会热点、传递人文情感或呼吁人们行动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策划、拍摄、剪辑技术等各种手段的时长不超过3000秒的制作成本低、无时空限制的视频短片。 第一,从叙事角度来说,微电影叙事角度往往是多种交叉的。电影的叙事角度主要有三种:全知全能叙事(第三人称叙事)、限制叙事(第一人称叙事),纯客观叙事(第三人称或无人叙事叙事)。而对于微电影而言,其叙事角度是这三种交叉混合的,符合大多数年轻人后现代的艺术审美。例如:微电影《杨妮妮与李娇娇的双重生活》当中,在前2分钟左右都是旁白在极为快速讲述故事情节,交代事情发生的起因,而在旁白之后就是电影的俩个主角的对话了。其实微电影实现的三种叙事角度的不断转换和结合达到了更好的表达效果,既奠定了电影的一个叙事基调又能更容易表达人物的主观情感和电影的主要思想。 第二,从叙事结构来说,大部分微电影的叙事结构都是非线性的,是有悖于传统叙事结构的。一般电影的叙事结构主要有: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照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等。作为有悖于传统叙事结构的微电影,其叙事结构往往是非线性的,大部分运用回环式套层结构和交织式对照结构居多。仍以微电影《杨妮妮与李娇娇的双重生活》为例,电影以杨妮妮与李娇娇这对从未见过面的双胞胎为了给自己单亲家长找伴侣而开始讲两条线索交于一点,而以交换生活为原因又分化了两个线索并由此展现了两种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形成了两种鲜明的对比。最后电影以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为结局将两条线索重叠在一起,这部微电影可以称作微电影中交织式对照结构的典型了。再如微电影《少年》,该电影以讲述一对少年情侣在广阔的芦苇荡从甜蜜到报复杀害的故事。影片中出现大量的穿插在故事情节中的对茫茫苇荡的特写和对少年的面部特写,使得故事被拆分得有些零散但是就是这种零散带来的不确定性却使人思考和紧张。所以,这样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就使得微电影的情节安排比较零散,连贯性不强,而且不够严谨。然而微电影的艺术却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毕竟留白或者不确定性是人们头脑中艺术意识的来源,也是调动观众意识参与的因素。 第三,从微电影的叙事内容上来讲,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传播技术是近几年才进入文化市场的,微电影的目标观众主要是更易于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所以微电影的叙事内容不管是从选题上还是从情节安排上微电影的叙事内容大部分是与年轻一代人息息相关的。 1.从近几年点击率比较高的微电影的内容上看,微电影的选题方向是比较趋于表现社会热点和呈现青年主题的。我大致将微电影的选题分为一下几个类型:表现一代人或一个群体的回忆和情感的类型(回忆型);体现少年时代的美好或种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教学内容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