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再工业化

浅谈美国再工业化

国贸116 张洪振

2011124625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体陷入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投资的所谓“新常态”,且由于新增长点不明,复苏进程长期缓慢。为了提振经济增长、探索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治本”之策,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当前市场对“再工业化”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制造业回归”,事实上这并非该战略的核心部分,“再工业化”也不是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流。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合,将使“再工业化”所能到达的高度和实现的目标远不止于应对危机和恢复增长,而是将对全球经济发展及产业分工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诸多新机遇与新挑战。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再工业化”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新动向,把握发展机遇,统筹兼顾风险管理与市场拓展的关系,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一)“再工业化”战略的现实背景:危机背后的多重困境

1美国经济危机以来经济陷入低增长的困境

2抗周期政策将美国经济体推入“高债务”的困境

3“高失业”困境是美国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4 经济结构的失衡,虚拟经济的脆弱

(二)“再工业化”战略的本质原因:纠正“实虚脱节”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陷入高债务,高失业,低增长,低投资的所谓“新常态”,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是和小布什总统任有市场自行其是的经济理念高度相关,具体在奥巴马看来,美国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和小布什总统任由市场自行其是的经济理念高度相关,是美国经济在小布什执政期间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存在根本性失衡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包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对外贸易中进口与出口的失衡,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这三大失衡均和美国制造业衰落有关因此,再工业化指向了美国经济深层结构的根本症结。

(三)“再工业化”战略的直接原因: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再认识

首先,制造业对提升增长的潜力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市场经验表明,制造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驱动力,有利于新思想、新发明及专利的产生,促进高新科技的更新与推广,使经济体在既有资源基础上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美国,研究部门超过2/3 的资金用在了制造业上,一个有活力的制造业部门是研发活动的重要基础。历史经验也表明,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较其他行业有明显优势。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制造业生产率将持续提升,有利于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二“再工业化”战略的内涵及目标

(一)“再工业化”战略的定义

“再工业化”是针对工业化进程完成以来出现的过度“去工业化”趋势以及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等问题,逐步形成的一种回归实体经济的纠正机制,通过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回归实体经济是对去工业化下社会资本过度脱离实体产业的反思,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价值,但并非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再工业化”将通过不断吸收、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重构实体经济。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突破性、划时代科技成果支撑,即意味着以新兴技术与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出现。向实体经济回归,并不意味着降低服务业的经济地位。恰恰相反,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亦将得到升级转型,特别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更是有赖于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最终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二)“再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1政府直接拨款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2政府引导企业加强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改革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充足的人力资本

(三)“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目标

1短期目标:加快经济复苏,保障就业增长

2中期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纠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再工业化”战略的路径及推动力

(一)“再工业化”战略的路径

1“再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

当前,美国的“再工业化”并非简单的制造业回归。“虽然奥巴马总统对制造业怀有强烈的兴趣,但绝非怀念那些烟囱高耸的厂房”。奥巴马政府对附加值低、环境和资源成本高的的制造业并未给予过多的支持,只是通过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其加以适当保护。因此,美国“再工业化”并非重建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其战略重点是继续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产业,推动美国制造业的革命性升级。

2发达经济体可能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契机推进“再工业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可能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动力,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是社会经济出现重大变革的产业革命。第三次革命有希望成为美国在工业化战略的主要路径与推动力

3美国“再工业化”强调与现有服务业融合

再工业化”既非传统制造业的简单回归,也不是直接逆转“去工业化”发展方式,将制造业的比重再次超过服务业,提升至绝对优势水平,而是以现有经济结构为基础,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再工业化”

的可行路径必须强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

(二)“再工业化”战略的主要推动力

当前,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与历史上所经历的数次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颇有共性,即科技革命的推动、政府政策的引导、市场需求的助推等。

1科技进步是美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

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为美国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具有优越的科技创新条件、巨大的研发投入、宽松的研究环境、完善的商业机制、自由的移民政策和优厚的生活待遇,足以能够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这些有利条件使美国一直处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乃至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前沿。

2美国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作用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依靠市场机制来调整和管理经济,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在相关重点领域执行产业政策。当然,美国政府很少直接采用行政手段实现目标,不具体干预资源的分配,而是侧重于创造有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首先,美国政府通过法案等形式,推动其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再次,扶植中小企业发展。最后,促进出口与强化贸易保护相结合。

四“再工业化”战略的影响评估

(一) “再工业化”的初步成效

奥巴马期望通过以上政策组合,实现战略合围,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增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制造业在美国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奥巴马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如前所述,再工业化的根本战略指向是以制造业作为切入点,解决当前美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奥巴马第一任期的四年中,在再工业化战略的作用之下,美国的三大经济失衡情况均有所好转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失衡方面,制造业占美国GDP的比重自2009年以来连续增加,在2011年年底达到了11.5% 再工业化的另一个经济目标是帮助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再工业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奥巴马上台之初的2009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10%以上此后逐步降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3月美国失业率已经降为7.6%,为奥巴马执政以来最低失业率下降,制造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2009年以来,制造业总共新增21.7万个工作岗位,增长率为1.9%

(二)改善就业和收入

制造业振兴将为发达经济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金融危机以来持续低迷的就业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其他行业比较,制造业平均工资相对较高,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加快制造业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推动总体需求增长。此外,“再工业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也将刺激在金融危机下大幅萎缩的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三)产业分工格局:短期强化高端优势,长期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到人力成本、前期投入、市场拓展等因素,制造业回流发达经济体程度有限,特别是受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多的中低端制造业,产业迁移目前仍主要在发展中经济体之间进行,向东南亚经济体转移生产线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增多。从全球来看,短期内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产业分工总体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的概率较小,发达经济体主要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中低端环节仍将集中在发展中经济体。

在“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下,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新兴高端制造业可能在发达市场进一步兴起,将使发达经济体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优势更加明显。这种优势的持续积累和强化,也使积极谋求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型的新兴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从长期来看,全球产业分工格局走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面对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的应对举措,对未来格局走势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

总的来看,“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强调向实体经济回归,推出了包括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刺激经济复苏,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与此同时,“再工业化”引发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动,以及在此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将采取的应对举措,也使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发展趋势,向长期可持续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将是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金融业应该明确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定位问题,强化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体”的理念,研判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动趋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为、创新发展,构建多元可持续的业务架构。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一、"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晓何谓“再工业化”,应先了解“工业化”、“去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则可以理解为与"工业化"相反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 18.85%。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在规模上赶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美国总就业人数为12982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由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 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万个就业岗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2009年我参观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据介绍这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房,现在牌子还是英国的,但是生产环节全部在中国。英国"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爆发,财富就缩水了。现在它们重新提出“再工业化”,说明它们确实感受到了危机,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同样提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全球工业化模式

全球工业化模式(资料) 英美模式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型模式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发现,英国、美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其后,有德国、日本模式,特点是以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军事力量实现工业化;此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自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 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自由放任”一直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将英国的工业化路径总结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完善,出口扩大———部门利润率变化(以毛纺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利益)———生产结构转变的需求———圈地运动(土地 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以纺织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扩散———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工业化。美国的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不过,美国作为稍后工业化的国家,在吸收英国的市场经验基础上,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也具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业化不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而且是以工厂体制和生产组织的内部创新为起点和动力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了工业化。 德日模式 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 1871年德国统一后,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并成为工业强国,居欧洲之首,世界第二,重要原因就是德国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德国在社会军事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官僚体系,成为实现产业保护、统一市场、投资科技的有效组织基础。在英、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压力下,德国通过强有力政府干预、通过适当的保护政策很快实现了经济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强制基础上实现的。明治维新后,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并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由于我国的物流资源过于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起点、水平低,缺乏规模经济,彼此之间恶性竞争,这时候需要通过横向并购、合资的方式,整合零小规模的行业特征,造就行业领导者,实现物流市场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我们今天看到的物流巨头,像德国邮政、丹莎货运、敦豪速递、瑞士德迅集团(K&N)和荷兰TPG集团都是当年并购大潮的主力军。因此,向主力军中的佼佼者学习,可以使我们有效学习别人长处,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势,去创造新的奇迹。 德国的物流,其最根本的一种理念就是为用户提供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以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在欧洲之门APL货运仓储中心,不仅为货代公司和生产企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还为生产企业提供货物分拣、重新包装和贴标签等增值服务项目。如在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为客户提供圣诞节礼物的配送等。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同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漫长的过程。在统一以前,东、西德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要明显强于东部。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主干线也多是沿南北方向布置,东西方向的联系较弱,而各城市的结点作用突出,因此货物的集散地也主要沿东西部主要结点城市分布。 两德刚统一时,为了平衡政治与经济利益,新政府在有意加强东西部交通联系的同时,更意识到迅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集散地是激活整个国家物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德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修建机场和港口,而是重点规划和发展物流园区(GVZ),这是因为看到了它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尤其是统一后的联邦政府,在推动德国物流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物流企业以最大可能的支持。例如,德国政府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其以6马克/平方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头下土地,经过平整和修建公路.铁路以及扩建不来梅港等土建工程的建设,再以30马克/平方米的低廉价格出售给物流企业;企业也可以租用场地(实际上经过多年以来的财富积累,90%以上的企业都是采用买断的形式,极少数企业向政府租用)。政府在企业建设物济中心的同时提供低息贷款。

【管理4.0】世界近代工业化:英国与美国工业化

【管理4.0】世界近代工业化:英国与美国工业化 作者:解光伟,《管理4.0》 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回顾了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九个世界级大国的崛起过程与历史规律。这部纪录片以弘大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欧美强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走上了各自的工业化道路。让人感叹让人唏嘘,感叹先辈们伟大的创造和不懈的奋斗,而唏嘘他们的艰难困苦和无数的失败。21世纪前几十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总结世界大国的兴衰历程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警示意义。 英国的工业化 1685年,约克公爵詹姆斯继位英国国王,即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是一位天主教徒。而早在1534年《至尊法案》获得通过后,英国就完全舍弃了天主教,成为一个以新教和英国国教为主的国家。詹姆斯二世继位后,却独断专行,不顾各方的反对,大力保护和推行天主教。偏执的国王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力抵制。英国国内的宗教矛盾很快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1688年,辉格党与托利党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并邀请玛丽公主和其丈夫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率军入驻英国。11月,奥兰治亲王率军数万人在托儿湾登陆英国。而拥有数倍兵力的国王詹姆斯二世消极应战,致使战力全失。12月,奥兰治亲王的军队兵不血刃地进驻英国伦敦。詹姆斯二世战败后逃亡法国。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废黜詹姆斯二世,由玛丽公主和威廉共同担任国王,统治英国。同时,会议还提出了限制国王权利的“权利法案”。

这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起的政变被称为没有流血冲突的“光荣革命”。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议会彻底从国王手里夺取了国家权利。英国从此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随后,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得以发布,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光荣革命”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的国内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英国海外殖民贸易的不断扩张,其与欧洲强国法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冲突越来越激烈。1756年开始,英国与法国展开了七年的全球霸主争夺战,史称英法七年战争。在欧洲大陆,英国使用“大陆均势政策”,与普鲁士结盟,利用普鲁士制约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力量。在海外,英国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实力先后在大西洋、美洲和印度等地战胜法国。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夺取了包括加拿大、美国东部、西非海岸和印度等法国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至此,英国在两百年的时间里先后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马车夫荷兰和欧洲强国法国后,确立了海洋霸权,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在取得广阔的殖民地后,英国开始疯狂的资源掠夺和不平等贸易,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大量的财富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为英国的全国性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追逐财富的积极性。 不断增长的海外贸易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难以满足贸易需求。资本家和工场主为增加生产量绞尽了脑汁。此时只要能生产出来产品就一定能够卖得出去,卖出去就意味着财富的增长。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财富的吸引下,蒸汽机和新型纺织机等一系列技术和机器被发明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卡门发明了第一台可广泛应用的蒸汽机,有效地解决了煤矿的排水问题。但纽卡门蒸汽机具有天生的缺陷,其对燃料的消耗量太大。为了改变蒸汽机的能效问题,詹姆斯·瓦特发明了分离式冷凝器。这使得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得到的巨大的延展。1764年,哈格里夫斯设计出一种新式纺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的源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现代化是以政治民主的不断完善发展为保障的。因此,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和政治的现代化是共同促进和相互伴随的,每一时期经济的大发展都有力地推动政治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健全又无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美国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美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中后期,即美国建国的时期 18世纪,随着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利坚民族逐步形成,英国的殖民统治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1776年,《独立宣言》的颁布终于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经济的发展不再受英国的控制。《1787年》宪法的颁布,是美国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确立了民主共和、人民的自由权力等制度制度,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自由宽松的环境。 第二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废除了英国殖民时期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禁令,在1810年至1890年间,大批的移民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以19世纪初至中叶移民最多,产生的影响最大。1810年,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口占美国的十分之一,1820年便升至四分之一,大批移民的西进为美国发现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西进运动也是美国领土的扩张史,美国领土从此从大西洋向西延伸到太平洋,使美国领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这些都为日后美国的现代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三阶段:19世纪中后期,即美国的工业革命时期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在美国的不断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南北战争,主张发展工业的北方打败主张发展奴隶制的南方,结束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也是黑人奴隶不断解放的开始,促进了美国政治民主的发展。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交叉进行,在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后,工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发展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为美国在一战后的崛起和二战后的称霸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即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1913年,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20年,美国初步实现了城市化。美国的经济现代化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大企业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不断挤压小企业,使大量的小企业破产,被兼并,大企业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20世纪初,垄断成为美国经济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垄断大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极大地消极影响。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的先例,对垄断资本进行整治,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美国经济的现代化得到了健康发展。 第五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即二战以后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过度依赖外需、政府投资主导、环境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陷入困境。很多学者提出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走出这一困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些深藏在中国经济内部的很多问题暴露无疑,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与此同时, 低碳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在经历长时间的去工业化过程之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早已陷入疲软状态,为保持强势状态, 只得通过泡沫来掩盖。终究这一状态难以维持,这次的金融危机便是明证。针对这种经济失衡状态,美国政府和不少学者纷纷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提倡美国经济"再工业化。且不管这是美国经济的长期策略导向还是政治作秀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外衣,这一回归策略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严重依赖外资、外需的中国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在面临内外部环境转换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急需找到出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美国的去工业化过程及再工业化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威胁,并结合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工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看法。跟工业化有关的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

们较热衷的话题,因此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数不胜数,本文第 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文思路。文章第二部分对危机前美国的去工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我们首先对去工业化的含义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去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数据说话,说明美国之前确实存在去工业化,而正是这种去工业化,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和贸易赤字,从而成为 导致这次危机的元凶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再工业化是实现再平衡的路径,这部分内容为第三部分再工业化的探索奠定基础。文章第三部分描述了危机后美国对再工业化的探索。通过对再工业化进行定义和衡量,说明美国最近几个月确实存在再工业化倾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美国近几个月 来的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究竟这种倾向是不是长期的呢又或者这只是政治家们用来拉选票的手段美国再 工业化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呢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说明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 对美国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几点启示。文章最后部分对相关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特色及不足,展望部 ?1?7?1?7则阐述了这方面内容还有哪些问题尚需解决,哪些理论尚需完善,以使其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关键词: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 2 Abstracts During the tllin)r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讲解

[案例04-1]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及启示工业化一般是指,由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工业化是人类社会通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20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家和社会的面貌,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完成自身的工业化过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从世界范围来看,按照进入工业化的时间顺序及其所表现的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分为三种模式。 英国的早期工业化模式。1782年,以蒸汽机为动力驱动纺织机械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蒸汽动力的生产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铁路的延伸。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以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空前的高速工业化阶段,到70年代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化模式的特点表现为:(1)工业化具有开拓性,但进程缓慢。从1782年开始工业化到1880年基本完成传统工业化,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GDP从1820年的348亿美元增长到1880年的1150亿美元,60年间仅增长了2.3倍。(2)以纺织工业为开始主导产业的轻型工业化特征。(3)技术水平低。 英国的工业化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技术支撑的机械化特点。19世纪60 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石油开采、化学、汽车工业等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成为其后期工业化改造的内容。 美国的中期工业化模式。美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工业化的高潮从1860年的南北战争后开始。伴随着战后重建和西部大开发,尤其是19世纪60和70年代以电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包括电器、化学(石油开采)、汽车、农机的出现和大规模利用,把美国的工业革命由机械化推向了电气化。与英国工业化相比较,美国中期工业化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工业化过程是以重工业为主;以同时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为特点;具有明显的加速特征。 日本的晚期快速工业化模式。日本的工业革命始于1868年,1868年至1884年为准备阶段,之后开始加速,而真正的工业化起飞发生于二战之后的50年代。1910年至1940年,GDP从621亿美元增长到201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2.3倍;而1953年到1983年,GDP从2169亿美元增加到17064亿美元,30年间增加了7倍。与英国、美国相比,日本的工业化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市场垄断、环境污染严重、移民和穷人的住房问题等等。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的确给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困扰。美国政府和许多公众积极推动并参与了针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政策制定和实践,并在20世纪初形成了影响巨大的“进步运动”。百年前美国的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或许能为当今中国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借鉴。 凤凰视点专家访谈独家评论百年前美国与当下中国存在诸多相似问题 1893年,美国已跃居为世界头号强国,而随着整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美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使得城市人口每10年增加40%—50%。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由于劳动力的增加,雇主大幅度地降低工人工资。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变得拥挤,犯罪和失业急剧增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镀金时代”的美国人普遍感到失望和沮丧,深陷迷茫和困惑。 腐败横行,特权和托拉斯掠夺资源、垄断市场 美国经历了19世纪特别是南北战争以后的迅速的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在充满着淘金热的19世纪后半期,垄断企业、资本家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金钱成为在美国获得社会承认的最重要的手段,财富的多寡是能否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社会风尚使美国的资产阶级在攫取财富时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疯狂。到19世纪末大企业组织、大财阀已经称霸美国的经济领域。他们凭借其经济上的强大实力,控制市场、规定市场价格、划分经营范围,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打击竞争者,对工人则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对公众进行各种无耻的欺骗。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人缺少保障,环境污染严重 在垄断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底层工人的工作条件却极其恶劣,使用童工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工人们在血汗工厂流血流汗,童工、女工超时干活;工人没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妇女没有选举权,黑人更是一无所有。 工人工时长,条件差,报酬少。到1900年,全美国产业工人有70%每天劳动l0小时以上。10年后每天劳动时间为8小时的工人也只占8%大部分工厂通风差,空气污染严重,工人住宿条件差。职业病流行,工伤事故频发,新旧世纪之交。美国工厂中因工业事故而丧生者每年达35000人,致残者为500000人。工人的工资满足不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开支。工人极端贫困,1880—1910年产业工人的家庭收入不足650美元,农业工人则低于400美元。 除了工作环境恶劣,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工业社会的弊病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化学污染,以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等,随之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精)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冯鹏程 2012-10-31 16:35:22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08 版 美国去年6月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随后,美国还将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同时,随着海外劳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超长供应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原先位于海外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本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正在摇身变为“美国制造”,其中包括消费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等。一些美企已经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转回到美国本土,如星巴克、GE等公司。美国商务部一季度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出现 了对外投资下降和税收利润上升趋势,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在生效,美国的实体经济正显示振兴迹象。尽管在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制造业回流趋势,但是它暗示,美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回升。 就在前两年,美国国内外有关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论调还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制造”已不敌“中国制造”。无论是在美国常规的商场比如梅西百货等,还 是工厂直销的奥特莱斯店,里面出售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外国生产的,而且不少国际名牌的全线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 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其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却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直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失业 率上升。直到4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才惊醒了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美国政府开始重振制造业。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辉煌的工业化历程Post By:2009-8-23 20:50:00 穷乡亲 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是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实现。新中国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工业化是怎样实现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艰巨豪迈的历程?这是当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事惰。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 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正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3页。)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部署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工业化建设出师大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一年胜利完成。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亿元,以156个大项目为中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694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分别是428个和109个。固定资产新增492亿元,是1952年的1.9倍。其中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如: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练铁炉开工生产;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新建施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并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始建;第一座飞机制造厂建立并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蒲玉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自1790年美国开始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开始展开,工业的加快发展以致占据主要地位已成为必然趋势。美国通过其农业商业化、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及扩张等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也为美国日后经济的强盛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美国;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学术界多有研究美国工业化的成果出现。其中有关于各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比较,有西部开发中的工业化发展情况,也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其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都很少具体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的关系。美国自1790年开始工业化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旧的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的飞速发展,于是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新的组织形式也随之产生,美国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过程和影响的分析,进而揭示由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怎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首先,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以旧代新的过程,当旧的工业部门所生产的主要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时期人产的生活需求时,新的工业部门就随之产生了,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也就开始了。1790年塞缪尔·施莱特从英国引进新式纺织机,并在罗得岛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美国工业化就开始了。“当时美国几乎没有制造业。在面积超过6.8万平方英里的华盛顿准州,只有52家制造业企业,佛罗里达州也只有185家企业。全国大约只有2万家锯木厂,平均每年每家生产价值4750美元的木材。类似的,全国有14000家面粉厂、7500家铁匠铺、以及超过3000家四轮马车和二轮马车制造厂。”[1](P456)当时的工人们都在这些小工业化地区工作。从铁匠铺到面粉厂,许多行业都是为农业部门服务的。而在棉花、木材、面粉、皮革、和毛料衣服这些增加值最高的行业里,都只对基本产品进行一次加工。其他行业主要生产工业化以前的家庭作坊生产的产品,如靴子和鞋子、纺织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钢铁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采矿业等等。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俾斯麦钢铁厂的头20年经营中,美国铁路公司购买了它的大部分铁轨。1840年后,美国的报纸、期刊需求飞速增长,对纸张的需求也日渐急迫,而造纸业中的亚硫酸盐工艺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兴起。硫酸又逐渐成为一系列正在迅速发展的产品的重要成分,于是化学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第二,工业化以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组织的变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规模逐渐在扩大。它的扩大也诱发了组织变化。在经济组织的这一转变中,劳动工资变化了,投入和产出的检测手段急剧变化了,技术变化的激烈程度提高了。对此钱德勒作了如下述评:“因为新的大量生产工业成了资本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工业。它引起了固定成本的增加和充分利用其机器、工厂和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资本—劳动比率以及经理—劳动比率的变化,也产生了一股压力,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作业结合于一家工业公司之内……公司都已成为多功能和多单位的企业了。他们介入了制成品的营销以及原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常常还涉及它们的生产)……他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

试论近代法国工业化进程

试论近代法国工业化进程 ——十八世纪下半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 【摘要】法国早在1789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一直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强国。然而,正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不断反复中艰难推进一样,其工业化道路也并不平坦。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法国工业化似乎没有经历过飞速的发展,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工业化不太成功的国家。 近代法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本文将简要介绍十八世纪下半期到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的工业化发展状况,并分析造成其工业化发展特殊性的各种因素。 【关键字】法国;工业化;发展;十九世纪;资本主义 法国是最早走上工业化的国家之一,其产业革命仅仅迟于英国。法国的工业发展具有许多优越条件:其地处欧洲中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口较多,较早地参与殖民扩张,有丰富的原始积累。但从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同英美等国相比,法国的工业化却呈现出发展速度慢、经历时间长、

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或起飞1”等显著特点,“表现不出真正的、成熟的和自信的工业资本主义的迹象2”。法国工业化的这种特殊性要归因于其特殊的历史进程。 一、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工业化发展 十八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拉开了英国乃至欧洲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紧随其后,于十九世纪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法国工业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并一度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强国。 (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1792-1804) 1789年到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法国的封建障碍,促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地发展起来。法国是十八世纪后半期除英国以外西欧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工业化水平相对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与英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统治期间,法国工业虽然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其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农产品产值比工业 品多出近2倍。此外,法国绝大多数工业仍处于工场手工业发展阶段,其大型集中的手工工场数量不多,而城市工人和家庭手工业者联合在一起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十分普遍。“十八世纪末期,羊毛加工和棉纺织工场手工业在法国北部的城市 1[法]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6页 2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1782年,以蒸汽机为动力驱动纺织机械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蒸汽动力的生产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铁路的延伸。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以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空前的高速工业化阶段,到70年代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工业化的开端,也奠定了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基础。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业生产的空间活动范围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现在世界上比较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的工业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纪完成的。他们走的是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的工业化路子,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医治,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所以发达国家产生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