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周围静脉及中心静脉入径

18-周围静脉及中心静脉入径

18-周围静脉及中心静脉入径
18-周围静脉及中心静脉入径

周围及中心静脉入径

学习目标

1.熟悉周围及中心静脉营养应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了解静脉置管的技术和程序

3.掌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学习要点

1.肠外营养液应采用单独的导管进行输注

2.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支持的时间长短选择穿刺部位、静脉导管、置管技术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肠外营养定义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指通过静脉给予患者所需全部或部分营养素。可使患者在不能进食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背景

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V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TC)、输液港(Port)。选择输注途径时,需考虑下列因素:PN的渗透压值,预计PN持续时间,患者既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走向,出凝血情况,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中心静脉置管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包括肠外营养液输注,血制品输注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可显著减少周围静脉穿刺次数,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但也会引起某些并发症。因此,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置管和维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建立肠外营养入径

1.中心静脉营养是经由中心静脉给予,通常是由腔静脉给予。即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

2.周围静脉营养是经由周围静脉给予。即导管末端位于周围静脉,通常在手或前臂处。

3.对血液透析的患者或不能经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可由动静脉瘘进行营养液输注。

根据所给予营养液的渗透压、pH值、输注速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导管材质和型号,并依患者的情况和对溶液的耐受程度选择肠外营养入径。渗透压高的营养液易引起静脉炎,肠外营养大于7天者,尽量选择中心静脉给予,若在周围静脉输注,可稀释后给予。

周围静脉肠外营养(PPN)适应症

1.短期肠外营养者(PPN避免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险性)。

2.当中心静脉置管为禁忌证或不能进行时。

3.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或败血症:应避免中心静脉置管若干天,以防止中心静脉导

管细菌的定值。

PPN的优点

1.周围静脉途径建立简单,无需特殊培训。

2.避免中心静脉置管所导致的并发症,减少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

3.可及时发现置管部位的静脉炎征象。

套管针置入

一、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出入液量、心肺功能。

2.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

3.输液的目的、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本次所注入静脉的药物性质、剂量及医嘱要求。

4.患者有无其特殊需要(排尿、便等)。

5.患者的合作程度。

6.患者的心理反应。

二、用物

常规输液车、静脉留置针、肝素帽、静脉输液用物。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明确目的。

3.通知患者并评估,向患者解释目的,询问患者是否排大小便。

4.准备用物并查对,备好静脉输液用物,将排气管、输液管插入瓶内,关上水止排气,

将输液瓶悬挂于输液车上。

5.推车携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者卧位。

6.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

7.铺治疗巾,系上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血管充盈,选择血管。

8.松开止血带,备好透明敷料及5条胶布。

9.重新系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cm。

10.安装头皮针于输液器上,打开静脉留置针的包装,安装肝素帽,将头皮针插入肝素

帽少许排气,再将头皮针全部刺入肝素帽,继续排气。

11.松动外套管,去除护针套,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以15°~30°直刺血管,见

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0.2cm,确保导管进入血管。

12.将针尖退入导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

13.食指与中指固定针翼。

14.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

15.打开水止,观察流速。

16.将针芯全部拔出。

17.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针眼,第一条胶布交叉固定接口,其余4条按要求固定。

18.再次查对,在胶布或透明敷料/治疗单上注明日期和时间。在输液卡上打勾、签上时

间和姓名。

19.向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0.妥善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21.洗手。

22.记录。

四、注意事项

1.选择血管,注意选择富有弹性、粗直、血流量丰富的血管,避开静脉瓣。

2.选择型号应遵循留置针的使用原则:尽量选用最短、最小型号、能满足输液要求的

留置针。

3.注意进针的速度要慢,以免刺破血管后壁。

4.无菌透明敷料:是留置针固定的最佳选择。能牢固固定,保持穿刺部位相对无菌。

容易观察穿刺点,便于及早发现静脉炎。

5.INSYTE为先行穿刺,后安装肝素帽。

6.教育患者洗手时不要弄湿和按揉穿刺部位。

PICC置管

常规PICC置管技术

一、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功能。

2.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

3.患者有无特殊需要(排尿、便等)。

4.患者的合作程度。

5.患者的心理反应。

二、用物

常规输液车、肝素1支、无菌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1支(根据需要)、1ml注射器1个、无菌手套2副、PICC导管包(PICC导管、治疗巾2块、孔巾1块、纱布、10ml注射器2个、直剪1把、无齿镊1把、纸尺、酒精棉棒、碘伏棉棒、皮肤保护剂棉棒、透明敷料、免缝胶带)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向患者解释目的及方法。

3.备齐用物,推车携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4.选择合适的静脉:

⑴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系止血带;

⑵评估患者的静脉情况,并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⑶松开止血带。

5.测量定位:

⑴患者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

⑵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注意腋静脉的长度;

⑶臂围:肘窝以上10cm处测臂围;

⑷记录测量数值。

6.建立无菌区:

⑴打开PICC穿刺包,戴手套;

⑵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

7.穿刺点的消毒:

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75%酒精3遍,碘伏3遍,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⑵更换手套;

⑶铺孔巾及治疗巾;

8.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肝素盐水和/或2%利多卡因(根据需要),预冲导管,

按预计导管长度修剪导管(撤出导丝至比预计长度短0.5cm~1cm处修剪导管)。

9.根据需要,局部麻醉静脉穿刺点。

10.让助手在上臂系上止血带,使静脉膨胀。

11.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

12.穿刺者以15~30度角进针行静脉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减小穿刺角度再进针少

许,推进插管鞘确保插管鞘进入静脉。

13.左手按压插管鞘尖端处静脉,右手撤出针芯。

14.用镊子自插管鞘处置入PICC,插管至10cm~15cm后,退出插管鞘。15.至肩部时,

患者向静脉穿刺侧偏头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直至达到预定深度。

15.撤出支撑导丝。

16.用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随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17.清理穿刺点。

18.涂以皮肤保护剂。

19.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用无菌免缝胶带固定PICC导管,穿刺点置纱布,

透明敷料加压粘贴。

20.在无菌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单上注明穿刺者姓名、穿刺日期和时间,根据需要

弹力绷带包扎。

21.再次查对,向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22.妥善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23.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4.洗手。

25.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测量长度要准确,因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

2.非三向瓣膜式PICC预冲导管后即修剪导管,剪切导管时不要切到导丝,导丝将损

坏导管,伤害患者。

3.如果一次穿刺未成功,穿刺针不得再穿入插管鞘,这会导致插管鞘断裂。

4.送管如遇困难,表明静脉有阻塞或导管位置有误,不可强行送管。

5.动作轻柔抽去导丝,以免损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

6.用小注射器可使导管发生破裂,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7.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此举将危及导管强度和导管完整。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技术

一、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肺功能。

2.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及血管的情况。

3.患者有无特殊需要(排尿、便等)。

4.患者的合作程度。

5.患者的心理反应。

二、用物

常规输液车、一次性治疗巾、无菌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1支(根据需要)、20ml注射器3支,1ml注射器1支、无菌手套2副、PICC穿刺包(治疗巾4块、孔巾1块、止血钳2把、直剪1把、纱布10块、大棉球6个、治疗碗2个、弯盘2个)、PICC导管、弹力绷带(根据需要)、皮尺。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向患者解释目的及方法。

3.备齐用物,推车携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4.选择合适的静脉:

⑴铺一次性治疗巾,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系止血带;

⑵评估患者的静脉情况,并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⑶松开止血带。

5.测量定位:

⑴患者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

⑵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注意腋静脉的长度;

⑶臂围:肘窝以上10cm处测臂围;

⑷记录测量数值。

6.建立无菌区:

⑴打开PICC穿刺包,戴手套;

⑵将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一次性治疗巾上。

7.穿刺点的消毒:

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75%酒精3遍(第一遍顺时针,第二遍逆时针,第三遍顺时针),碘伏3遍(方法同75%酒精,消毒范围<酒精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⑵更换手套;

⑶铺治疗巾及孔巾;

⑷准备注射器、PICC导管、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和/或2%利多卡因(根据需要)、透明敷料、免缝胶带或输液贴于无菌区内。

8.无菌盐水纱布擦洗手套上滑石粉,干纱布擦干,预冲导管,连接器和肝素帽,穿刺

针。

9.根据需要,局部麻醉静脉穿刺点(2%利多卡因0.1~0.2ml皮内注射)。

10.让助手在上臂系上止血带,使静脉膨胀。

11.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

12.穿刺者以15~30度角进针行静脉穿刺,一旦有回血,立即减小穿刺角度,推进插

管鞘确保插管鞘进入静脉。

13.左手按压插管鞘尖端处静脉,右手撤出针芯。

14.自插管鞘处置入PICC,至腋静脉时,患者向静脉穿刺侧偏头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

脉。

15.插管至预定深度后,退出插管鞘。

16.撤出支撑导丝。

17.按预计长度修剪导管。

18.套上减压套筒,安装连接器于PICC导管处,锁上。

19.用注射器抽吸回血,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

20.将肝素帽安装在PICC导管连接器上。

21.清理穿刺点。

22.将导管摆成“S”状,用无菌免缝胶带固定PICC导管的连接器,穿刺点置纱布,透

明敷料加压粘贴。

23.在无菌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单上注明穿刺者姓名、穿刺日期和时间,根据需要

弹力绷带包扎。

24.再次查对,向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25.妥善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26.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7.洗手。

28.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测量长度要准确,因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

2.非三向瓣膜式PICC预冲导管后即修剪导管,剪切导管时不要切到导丝,导丝将损

坏导管,伤害患者。

3.如果一次穿刺未成功,穿刺针不得再穿入插管鞘,这会导致插管鞘断裂。

4.送管如遇困难,表明静脉有阻塞或导管位置有误,不可强行送管。

5.动作轻柔抽去导丝,以免损坏导管及导丝的完整。

6.用小注射器可使导管发生破裂,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7.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此举将危及导管强度和导管完整。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

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V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经周围中心静脉导管(PICC),直接经皮或隧道式CVC。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根据以下因素决定:患者以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解剖走向,出凝血功能,预计PN持续时间,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

不论采用何种中心静脉置管装置,肠外营养制剂应该由专一的导管输注。

以Seldinger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的最常用方式,此外,也可通过颈内或者颈外静脉进行置管.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置入上腔或下腔静脉的方法称为PICC,详见本章第…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输注肠外营养制剂前都应该通过放射学诊断确认导管在恰当的位置。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Seldinger法)

1.穿刺点选择:右锁骨下静脉一般选择在锁骨与第一肋骨相交处,即大致等于锁骨内

1/3和中1/3交界处,锁骨下缘以下1~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左

锁骨下静脉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与左侧锁骨内1/3~1/4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在该处穿刺,可在较近距离内进入静脉。

2.病人体位:最好取头低足高仰卧位,垫高肩部。床脚抬高15~25度,有利于提高静

脉压。

3.常规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周围10cm)铺巾。局麻后,上述穿刺点进针,深度

一般3~5cm,抽到回血后插入导引钢丝(插入应无阻力),插入后送入导管。

4.拔除导引钢丝,再次抽回血,确定导管在血管内,接肝素帽或与输液管道连接。

5.固定夹固定导管,穿刺局部以无菌敷料覆盖。

颈内静脉穿刺

1.穿刺点选择:颈静脉三角顶点、25~30°进针,紧贴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

2.病人体位:仰卧肩枕位,头转向穿刺对侧方,必要时肩后垫高,头低位15~30°。

3.常规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周围10cm)铺巾。局麻后,于颈静脉三角顶点穿刺

进针。进针方向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穿刺,进针深度3.5cm~4.5cm,以

针尖不超过锁骨为度,边进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插入导引钢丝(插入应无阻力),插入后送入导管。

4.拔除导引钢丝,再次抽回血,确定导管在血管内,接肝素帽或与输液管道连接。

5.固定夹固定导管,穿刺局部以无菌敷料覆盖。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原则

1.穿刺部位换药:穿刺后的24小时更换1次透明敷料,以后每周更换1-2次透明敷料,

敷料潮湿或松时及时更换。

2.每日检查穿刺部位皮肤。

3.导管连接处连接紧密。

4.每日检查导管体内外的长度并记录。

5.怀疑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时,应剪下导管末端1-2cm作细菌培养。

6.尽量使用较长的输液管道,以防止空气栓塞。

TPN袋及管道护理

1.每24小时更换TPN袋及输液管道。

2.拧紧和固定所有输液接头。

3.不要在TPN通道上间歇输液。

4.不要在中心导管TPN通道上输注血制品或给药。

5.不要在中心导管TPN通道上抽血或测中心静脉压,或使用三通。

患者的监测

1.遵医嘱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和TPN入量应分别记录。

2.TPN开始后,每6小时监测血糖,持续3天;如果平稳,?血糖测定可改至隔日1

次或遵医嘱。

3.每周测体重1次。

记录

1.观察内容

2.措施和反应

3.宣教和反应

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

导管的冲洗

1.为了保持导管通畅需按时冲洗导管。

2.提醒:永远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来冲洗导管。

冲洗导管

1.在每次输液的前后。

2.在每次给药的前后

3.在输血的前后。

4.在输TPN的前后。

5.在连续输液情况下应每12小时冲洗一次。

6.日常冲洗导管时无需每次检验回血。多次检验回血会加快导管内壁血液凝集,最终

导致导管栓塞。

封管

封管的目的:

1.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

2.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封管的注意事项:务必采用正压封管

正压封管: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取下注射器,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

封管液的种类及用量:

1.生理盐水:用量为5-10ml,停止输液后,每间隔6-8小时冲管一次。

2.稀释的肝素液:每毫升生理盐水含10-100μ肝素,用量为3-5ml,抗凝作用可持续

12小时以上。

导管在间歇期间

1.当导管在停用期间应每7天冲洗一次。

2.冲洗导管的同时应更换敷料和输液接头或肝素帽。

冲洗导管的操作程序

1.洗手戴手套。

2.先用消毒剂消毒输液接头或肝素帽。

3.用1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若在输血或输TPN后应以20ml生理盐水冲管以确

保导管内无残留物质)。

4.将注射器与输液接头或肝素帽连接,以脉冲的方式冲洗导管,注射器内剩0.5-1ml

生理盐水时,将注射器取下,做到正压封管。

更换敷料

1.在正常情况下置管后24小时更换第一次敷料,以后应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

2.若发现敷料与皮肤脱离潮湿或过多血迹时应及时更换以免病菌侵入。

3.在更换敷料时输液接头或肝素帽也应更换。

4.同时检查导管和皮肤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以作对比。

5.当检查结果不正常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6.若导管移动3cm以上应重拍X光片来确定导管末端位置

PICC换药技术

一、评估

1.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及渗液。

2.导管有无移动,是否脱出或进入体内。

3.贴膜有无潮湿、脱落、污染,是否到期。

二、用物

常规输液车、PICC换药包(弯盘1个、治疗碗2个、治疗巾1块、止血钳3把、纱布4块、棉球若干、)、一次性治疗巾、75%酒精、0.5%碘伏、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手套、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肝素帽、20ml注射器1个、8号头皮针1个。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评估病人。

3.备齐用物,推车携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4.暴露导管穿刺部位,在手臂下垫一次性治疗巾,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将导

管引出体外。

5.用快速手消夜洗手,打开PICC换药包。

6.将无菌透明敷料、无菌免缝胶带、肝素帽、20ml注射器、8号头皮针去除包装置入

换药包内。

7.戴无菌手套。

8.将治疗巾对折垫于一次性治疗巾上。

9.让助手将酒精、碘伏分别倒于治疗碗内。

10.抽吸生理盐水20ml与头皮针、肝素帽相连,并排气。

11.用酒精棉球消毒距穿刺点1cm以外皮肤,方法及范围同PICC穿刺(第1个棉球顺

时针消毒,第2个棉球逆时针消毒,第3个和第4个棉球消毒导管、连接器及肝素帽,第5个棉球再顺时针消毒,)。

12.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方法及范围同上,待干。

13.用无菌纱布衬垫取下原有肝素帽,酒精纱布消毒连接器。

14.更换肝素帽,并用脉冲式方法冲洗导管。

15.用胶带、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用免缝胶带第1条

固定连接器后覆盖透明敷料,第2条自连接器下向上蝶形交叉固定在透明敷料上,第3条覆盖在第1条与透明敷料接壤处,第4条和第5条顺序固定在肝素帽下,第6条固定于肝素帽上)。

16.在免缝胶带或透明敷料/治疗单上注明换药者姓名、日期和时间

17.妥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18.洗手。

19.记录。

四、注意事项

1.自下而上去除敷料,注意切忌将导管引出体外。

2.勿用酒精棉球消毒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3.消毒导管时要固定穿刺点处导管,以免将导管拽出。

4.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以减轻导管张力,避免导管移动。

5.体外导管部分须完全覆盖在透明敷料以下,以免引起感染。

拔除导管

PICC导管的材料可在人体内安全留置一年,拔除导管要有医嘱,其次患者应具备以下情况:

1.输液治疗全部结束。

2.无感染病源。

3.短期内无需任何静脉输液治疗。

4.导管损坏不可修补。

PICC的并发症及处理

气栓

气体延着导管进入中心静脉系统从而阻碍血液循环,气栓在PICC导管置入时比较少见,主要是因为导管穿刺点通常低于心脏位置。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在此方面显出其优越性,对于直径大的导管偶尔因输液接头或肝素帽无意脱落导致空气进入体内。

导管栓塞

预防措施:

1.穿刺前仔细检查导管质量

2.避免高压冲管

3.在退出导管时如有阻力切勿用力向外拔管

4.避免在关节处置管

5.在退管时不要给予指压

意外穿刺动脉

肱动脉和肱静脉是平行的,用手指触摸时要认真分辩这两根血管。

1.一旦找好穿刺血管要求患者配合固定位置

2.在穿刺时明了静脉和动脉的位置

3.固定患者的上臂和血管

4.使用超声波仪器来协助穿刺

处理措施:

发现误穿动脉时立刻解开止血带,指压于穿刺点最少5-10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情况若患者凝血困难指压时间要求更长。

突发性心律不齐

当导管不小心进入心室有些患者会感到心跳失常

1.避免导管进入心室。

2.准确测量导管所需长度。

处理措施:

1.当患者感到心口不适时立刻将导管退出5-10cm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觉。

2.待X光胸片确认导管位置后才可使用。

送管困难

原因很多:

血管狭窄;遇到静脉瓣血管分叉;多次穿刺史;药物损坏;年迈患者严重脱水;过度紧张;体温低;躺卧姿势不佳;局部麻醉药反应静脉痉挛。

处理方法: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办法。

导管异位

1.任何情况使中心静脉压增高都会有可能使导管异位。

2.头静脉置入导管可能导致多数异位。

3.贵要静脉置入导管常会使导管误入颈静脉在无菌情况下可以试调导管位置。

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

原因:在穿刺点有皮肤感染;导管接口有细菌生长;无菌操作技术不严谨;在使用导管时未遵照正规消毒程序。

专家研究结果证明:多数感染的原因是医护人员所致而不是患者体内的细菌所致。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程序。

静脉炎

1.化学因素

2.机械因素

3.细菌因素

化学因素

1.血管内膜不能接受所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刺激性)

2.人体对导管的材料产生反应。

机械因素

1.机械因素所导致的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置入导管后48-72小时以内出

现。

2.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置入部位有直接关系。

3.该病发率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左侧置管发病率多于右侧。

4.头静脉穿刺困难,导管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

细菌因素

1.由细菌感染而引起静脉内膜发炎。

2.PICC导管所引起静脉感染率小于1%。

3.虽然发病率很低但细菌感染对于抵抗力已经低的患者仍然有威胁性。有时甚至会导

致并发症。

静脉炎的治疗

1.机械性静脉炎:热敷,手臂放置处要高于心脏位置。

2.化学性和细菌性静脉炎要通知医生遵照医嘱给予治疗。

导管退出困难:如导管退出一半时感到“卡住”,此时多半是因血管痉挛一定不要强硬往外拉,以免导致导管断裂。

导管阻塞

病因:

1.血凝阻塞:血栓,纤维蛋白高,血凝状态。

2.非血凝阻塞:导管异位,药物沉淀,脂栓。

导管阻塞

1.血凝阻塞:正确冲洗导管。

2.非血凝阻塞:正确使用静脉药物,在给药前后一定冲管,不需抽血样时不要每次冲

管时查回血。

血栓

成因:多种因素

症状:疼痛、肿胀有时整臂有时半臂。两臂肤色差异温度不同。

诊断:超声波或血管造影。

治疗:退管,轻者体内自疗,重者肝素输液。

预防:仔细选择血管(健康血管应有弹力且柔软)避免两根导管合用同一根血管。置管时应考虑导管和血管的比例。置管后血管内仍要有足够的血循环。

血栓的预防

1.在穿刺时避免误穿,多次穿刺。

2.血栓可在导管的任何位置形成严重血栓,可将导管全部包裹起来,若进针处创伤,

血栓很可能从进针处开始。所以静脉穿刺护士记录上要表明,几次穿刺成功,为以后血栓诊断用。

溶解血栓的方法

1.早期血栓:肝素冲管

2.晚期血栓:肝素输液

3.溶解血栓的药物:Urokinase尿激酶5000U/1m1注入导管内,过1-4小时后试抽回

血,若不成功第二次可给10000U/1m1。

导管损坏

预防措施:

1.避免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

2.避免强力推入药物。

3.避免使用任何锐器。

4.小心选择导管固定位置。

参考文献

1. Pearson ML.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device-related Infections.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1996 July; 17(7): 438–473.

2. Prager RL, Silva J. Coloniz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1984; 77: 458–461.

3. Brun-Buisson C, Abrouk F, Legrand P et al. Diagnosi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sepsis. Critical level of quantitative tip culture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87; 147: 873–877.

4. Collignon PJ, Soni N, Pearson IY, Woods WP, Munro R, Sorrell TC. Is semiquantitative culture of central vein catheter tips useful in the diagnosis of catheter-associated bacteremia?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1986; 24: 532–53

5.

5. Richet H, Hubert B, Nitenberg G, et al.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central catheter cultur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1990; 28: 2520–2525.

6. Mermel LA, McCormick RD, Springman SR, Maki DG. The pathogenesis and epidemiology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with pulmonary artery Swan-Ganz catheters: a prospective study utilizing molecular subtyping.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91(suppl 3B): 197S–205S.

7. Snydman DR, Gorbea HF, Pober BR, Majka JA, Murray SA, Perry SK. Predictive value of surveillance skin cultures i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Lancet 1982; 2: 1185–1188.

8. Fletcher SJ, Bodenham AR. Catheter-related sepsis: an overview – Part 1. British 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1999; 9(2): 46–53.

9. Mermel LA.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0 March 7; 132(5): 391–402.

10. Heard SO, Wagle M, Vijayakumar E, McLean S, Brueggemann A, Napolitano LM et al. Influence of triplelume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oated with chlorhexidine and silver sulphadiazine on the incidence of

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8; 158: 81–87.

11. Viale P, Politi E, Sisti M, Confalonieri M, Alberici F. Impact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 management on infectious risk [Abstract].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1998; 40(Suppl A): 8.1.8.

12. Pittet D. Intra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current understanding [Abstract]. In: 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the 32nd Interscience Conference o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1–14 October 1992, Anaheim, Californi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1992; 411.

13. Gil RT, Kruse JA, Thill-Baharozian MC, Carolson RW. Triple- vs single-lume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critically ill populatio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89; 149: 1139–1143.

14. Goetz A, Wagener M, Miller J, Muder R. Risk of infection due t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effect of site of place-ment and catheter type.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1998; 19(11): 842–845.

15. Trotti er SJ, Veremakis C, O’Brien J, Auer AI. Femoral deep vein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central venous catherisation: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95; 23: 52–59.

16. Randolph A, Cook D, Gonzales C, Brun-Buisson C. Tunneling short-term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to preven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98; 26(8): 1452–145.

17. Timsit JF, Sebille V, Farkas JC, Misset B, Martin JB, Chevret S et al. Effects of subcutaneous tunneling on internal jugular catheter-related sepsi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multicenter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6; 276: 1416–1420.

18. Reed CR, Sessler CN, Glauser FL, Phelan B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s;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995; 21: 177–183.

19. Raad I, Davis S, Becker M et al. Low infection rate and long durability of nontunneled silastic catheters. A safe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long-term venous access.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3; 153: 1791–1796.

20. Ryder MA. Peripheral access options. Surgical 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5; 4: 395–427.

21. Noble WC. Skin microbiology: coming of age.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1984; 17: 1–12.

22. Roth RR, James WD. Microbial ecology of the skin. Ann Rev Microbiol. 1988; 42: 441–446.

23. Pauley SY, Vallande NC, Riley EN et al. Catheter-related colo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percutaneous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Journal of Intravenous Nursing 1993; 16: 50–54.

选择题

1.导管损坏预防措施(避免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 避免强力推入药物; 避免使用任何锐

器; 小心选择导管固定位置)

A. 用小于10ml注射器给药

B. 强力推入药物

C. 使用任何锐器

D. 小心选择导管固定位置(正确)

2.根据(渗透压、pH值、输注速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导管材质和型号,并依患者的情况

和对溶液的耐受程度选择肠外营养入径)选择肠外营养入径。

A. 溶液的量

B.导管的长度

C. 患者的情况(正确)

D. 穿刺部位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三硝5m g/m l 50mg+NS40ml/iv泵入0.6ml/h(10ug/min),可用到200ug/min 5mg+5%GS500mlivdrip1ml/min(10ug/min) 2.异舒吉50mg/50ml 50mg原液(50ml)/iv泵入5ml/h(5mg/h) 50mg+5%GS500mlivdrip(5mg/h50ml/h13滴/min) 3.硝普钠50mg/支 50mg+NS50ml/iv泵入0.6ml/h(10ug/min),可用到200-300ug/min 4.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0mg/2ml (Kg×3)mg加NS至50ml/iv泵入,1ml/h相当于1ug/Kg/min. 如:体重60Kg的患者,用量为:5ug/Kg/min 180mg+NS32ml/iv泵入,5ml/h 60mg+5%GS500mlivdrip1ml/min(2ug/Kg/min) 5.压宁定50mg/10ml 25mg+NS20ml慢推 250ml原液(50ml)/iv泵入1.2ml/h(100ug/min) 100mg+5%GS500mlivdrip1ml/min(200ug/min) 可用到400ug/min 6.酚妥拉明(瑞支停)10mg/2ml 50mg+40ml/iv泵入2ml/h(2mg/h) 7.吗啡10mg/1ml 50mg+NS40ml/iv泵入,1-2ml/h(1-2mg/h) 8.去甲肾上腺素2mg/1ml 12mg+NS45ml/iv泵入0.6ml/h(4ug/min) 有效剂量为4-10ug/min 9.异丙肾上腺素1mg/2ml 1mg+5%GS500mlivdrip7滴/min(1ug/min) 3mg+NS44ml/iv泵入1ml/h(1ug/min) 10.利多卡因400mg/2%20ml 1000mg/iv泵入6ml/h(2mg/min) 1000mg+5%GS500mlivdrip1-2ml/min(2-4mg/min) 11.垂体后叶素6U/1ml 12U-18U入壶 用于消化道出血: 300U/iv泵入2-4ml/h(0.2-0.4U/min)或60U+NS30ml泵入10ml/h(0.2U/min) 102U+5%GS500mlivdrip1-2ml/min(0.2-0.4U/min) 咯血:54U+5%GS500mlivdrip1ml/min(0.1U/min)

PICC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介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如果您使用了PICC,那么在使用期间要注意手臂活动幅度不能过大或太剧烈,防止导管脱落或断裂;另外,每星期进行一次冲管和换膜(由护士完成),洗澡尽量使用淋浴,薄膜松动要及时更换,以防止导管阻塞或置管处皮肤血管的感染。如果PICC维护的好的话,一般可以使用长达1年以上,足够维持到化疗结束。 一、静脉选择 PICC置管通常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导管直接插入到上腔静脉。需要选择弹性及显露性好的血管。 二、PICC置管的适应证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6)需要每日多次静脉抽血检查者。 三、PICC置管的禁忌证

(1)患者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作,如凝血机制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2)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3)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4)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5)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者。 四、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用皮尺测量患者 从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一般为45~48cm,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扎止血带,常规消毒,按说明进行PICC 导管静脉穿刺,根据病人的情况保留导管长度,穿刺完毕后进行X线摄片,确定在上腔静脉后即可使用。 PICC的优点编辑 (1) 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不受限制。 (2)可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操作方法简捷易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直接在病房操作。(3)PICC 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 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患者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4)因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此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 早期进行置管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静脉损伤,确保化疗过程中能有良好的静脉通道,顺利完成化疗。目前已成为危重病和化疗患者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及用药的一条方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通路。 堵塞的处置编辑 如若PICC管道不慎发生阻塞,可利用负压技术将稀释的尿激酶5000u/ml、0.5ml注入PICC管腔内,停留15~20分钟后用注射器回抽,有血液抽出即表明融栓成功。如无血液抽出则可反复重复上述操作,使尿激酶在导管内停留一定时间,直至有血液抽出。要注意的是尿激酶的总量不宜超过15000u。导管通畅后,回抽5ml血液以确保抽回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65118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ICU持续泵入药物指南) 1.多巴胺: 配制:将多巴胺[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1μg/kg/min 常用剂量:3-10μg/kg/min 2.多巴酚丁胺:配制方法及常用剂量均同多巴胺。 3.硝酸甘油: 配制:①将硝酸甘油[0.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 常用剂量:0.1-0.2μg/kg.min ②将硝酸甘油30mg加入5%G.S稀释至50ml注射器内。 1ml/h=10μg/min 常用剂量:10-100μg/min * 我科常用配制方法②,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4.硝普纳:配制方法同硝酸甘油② 常用剂量:5-200μg/min,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5.合心爽: 配制:将合心爽[0.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常用剂量:0.2-0.5μg/kg.min。 *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kg.min。 6.肾上腺素: 配制方法:肾上腺素[0.3mg×kg(体重)] 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常用剂量:0.04-0.4μg/kg.min。

*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kg.min。 7.胰岛素: 配制:将普通中效胰岛素50u+0.9%N.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1u/h 常用剂量:1ml/h-5ml/h,根据床边血糖检测结果随时调整。 8.压宁定:原液,25mg/5m/支, 250mg/50ml/10支, 5mg/ml, 从0.6ml/h(=50ug/min)开始, 每次上调0.6ml, 最高400ug/min。 ( 推荐初始速度为2mg/min,维持速度为9mg/h(说明书),,临床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9.前列腺素E****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10.格芬达:原液,常用剂量:2-7mg/h. 11.肝素12500u/支微量泵:肝素3.2ml+0.9%NS16。8ml 1ml/h=1000u/ h 1mg 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 12.速尿20mg/2ml/支微量泵:10ml+0。9%NS40ml 1ml/h=2mg/h 13.胺碘酮600mg(12ml)+0。9%NS 38ml 5ml/h=1mg/min 用法:先静推100-200mg(15mg/min,10min),然后1mg/min给6h,再给0。5mg/min,18h ,以后口服。 14.利多卡因先静推150mg,后1-4mg/min速度静注(常用2mg/min)老年患者易出现精神症状,速度应减慢。微量泵原液:1000mg/5支/50ml,20mg/1ml,3ml/h=1mg/min,6ml/h=2mg/min,9ml/h=3mg/min… 15.静安(丙泊酚)原液 200mg/50ml/支, 16.善宁;(1)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0.1mg缓慢静脉注

20种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精品文档 20 种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5mg/ml 三硝 1. 0.6ml/h(10ug/min), 泵入50mg+NS40ml /iv 5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10ug/min),200ug/min。可用到 50mg/50ml2.异舒吉 5ml/h(5mg/h),/iv 泵入50ml50mg 原液()/min)。50mg+5%GS500ml iv drip(5mg/h 50ml/h 13 滴 50mg/ 支3. 硝普钠 ), 0.6ml/h(10ug/min 起始50 mg+5%GS 50ml /iv 泵入 200-300ug/min。可用到 2ml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0mg/4. ,相当于1ug/Kg/min NS 至50ml/ iv 泵入,1ml/h (Kg×3)mg 加 ,的患者,用量为:5ug/Kg/min如:体重60Kg ,180mg+NS32ml / iv 泵入,5ml/h ,60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2ug/Kg/min) 。 2.8ug/kg/min(60kg)/ iv 泵入1ml/hr 约等于500mg (原液) 50mg/10ml压宁定5. ,400ug/min25mg+NS20ml 慢推可用到1.2ml/h(100ug/min),)/iv 泵入50ml250ml 原液(100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200ug/min) 。 10mg/2ml6. 酚妥拉明(瑞支停)2ml/h(2mg/h)。50mg+40ml/ iv 泵入 10mg/1ml7. 吗啡 。,1-6 ml/h(1-6 mg/h)50mg + NS 45 ml/iv 泵入 1ml去甲肾上腺素2mg/8. ,0.1ug/Kg/min 50ml/ iv 泵入,1ml/h 相当于至(Kg×0.3)mg 加NS ,0.5ug/Kg/min如:体重60Kg 的患者,用量为:5ml/h,18mg+NS 41 ml / iv 泵入,0.1-2.0 ug/kg/min,常用剂量为 10.0 mcg/kg/min。报告最大剂量可达 1mg/ml9. 肾上腺素 0.1ug/Kg/min,泵入,50ml/ iv 1ml/h 相当于NS ×(Kg0.3)mg 加至 ,的患者,用量为:0.5ug/Kg/min 如:体重60Kg , 5 ml/h,泵入18mg+NS 32 ml / iv ,常用剂量为0.1 - 2.0 ug/kg/min 。报告最大剂量可达10.0 mcg/kg/min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0. 异丙肾上腺素1mg/2ml 1mg+5%GS500ml iv drip 7 滴/min(1ug/min), 3mg+NS44ml /iv 泵入1ml/h(1ug/min)。 11. 利多卡因400mg/2 ml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 风险: 1.置入导管失败,需再次穿刺:因血管变异或血管条件差。 2.治疗途中拔管:导管异位、脱落、脱出、断裂、堵塞、血管栓塞或不能耐受置入的导管。 3.局部不适、皮疹、出血、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感染甚至溃疡。 4.少数病人因术中精神紧张而发生心脏血管意外、异物刺激导致心律失常。 5.周边组织损伤如气胸等。 6.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皮下气肿。 7.液体渗出,局部组织发生坏死。 8.如穿刺不成功,患者需承担此次费用。 9.其他。 (以上内容为医师所告知的患者病情,所需操作及其风险。) 相关替代的治疗方案: 深静脉置管术(CVC) 相关替代的治疗方案的风险: 1.血管损伤:发生局部血肿、假动脉瘤、静脉狭窄、动静脉瘘。局部血肿可压迫气道、胸腔、心脏、气管,引起吞咽异物感,心悸、干咳甚至窒息死亡等,必要时需外科手术治疗。 2.心血管症状:穿刺或拔除导管过程中可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心包填塞、心跳呼吸骤停等。 3.周围组织损伤:如神经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穿刺侧颈部、胸部、上肢部疼痛和乏力、麻木、活动障碍、霍纳氏综合症等。 4.空气栓塞:可导致心血管衰竭、神经系统后遗症、肺栓塞,甚至死亡。 5.穿刺针可意外进入胸腔、纵隔、心包、心脏、淋巴管、腋静脉、颈内静脉颅内部分等,出现气胸、血胸、纵隔积液、心包积液、心脏穿孔、淋巴漏等。 6.留置时间较PICC短。 患者声明: 1.医生已向我解释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相关内容。 2.我已了解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相关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带来的后果。 3.我同意授权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相关医生根据术中情况选择下一步或其他治疗方案。 4.我了解当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过程中出现针刺伤时,可能会抽取患者血样进行特殊化验。 5.我确认所提供之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并且无所保留。 6.我确认本人具备合法资格签署本同意书。 7.我已了解术中所取器官或标本将由院方处理。 8.医生已解释替代治疗方案利弊及其风险。 9.医生已解释患者预后及不进行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所面临的风险。 10.我了解医生无法保证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可以缓解患者病情。 11.医生已向我充分解释患者病情及该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的具体方案。我已了解相关风险及后果,包括本患者最易出现的风险。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细则

附表4.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细则 【定义】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具有以下特点:①避免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②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③保护外周静脉。④可在患者床旁插管。⑤保留时间长,可留置1年。⑥感染发生率较CVC低,<3%。⑦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 【适用范围】 1.有缺乏血管通道倾向的患者。 2.需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3.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等。 4.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胃肠外营养液、脂肪乳等。 5.其他:如家庭病床患者等。 【禁用范围】 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无合适穿刺血管。)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4.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侧。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护理要点】 1.血管的选择(表1)

(1)首选静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较深。 (2)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3)末选静脉:头静脉——表浅,暴露良好,管径细,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 表1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比较 2.穿刺点选择肘下两横指处进针最佳。 3.导管的选择(表2) (1)导管型号选择:成人通常选择4Fr;儿童3Fr;婴儿1.9Fr。 (2)导管种类选择:可选择尖端开口式PICC导管、侧孔式PICC导管。 表2 导管规格及流速

注:室温下导管长度为50cm,重力为1.4Psi时的流速 4.测量导管长度 (1)患者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角90°。 (2)测量自穿刺点起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止。 (3)测量长度:头静脉要长于贵要静脉,左臂应长于右臂。 5.穿刺部位消毒 (1)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2)消毒剂及消毒方法:①乙醇和碘伏:先用乙醇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②碘酒和乙醇:先用碘酒消毒,再用乙醇脱碘。③氯己定:上下摩擦消毒30s。 6.操作注意事项 (1)了解静脉走向,避免在瘢痕及静脉瓣处穿刺。 (2)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穿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 (3)进针角度为20°~30°,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0.5cm,再送套管鞘。 (4)送套管鞘后嘱患者松拳,松止血带,操作者以中指按压套管鞘尖端后再退出枕芯。 (5)送管将至颈部时嘱患者扭转头部,正确方法为患者面转向术肢方向,下颌尽量向下压,阻止导管进入颈静脉。 (6)固定方法要点:①使用8cm×12cm以上的无菌透明敷料进行固定。②严格无菌操作,手不可触及无菌透明敷料覆盖区域内皮肤。③消毒液待干后方可贴无菌透明敷料,切忌扇干、吹干。④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形弯曲固定,以降低导管拉力,避免导管在体内外移动。⑤贴无菌透明敷料时,先沿导管捏压无菌透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 作者:佚名 | 文章来源:互联网 |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24日 | 浏览次数:28 ] 1. 硝酸甘油 5mg/ml 50mg+NS40ml /iv泵入0.6ml/h(10ug/min),或5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10ug/min。可用到200ug/min 2. 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50mg/50ml 10mg/10ml 1mg/1ml 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冻干粉针50mg/瓶 50mg原液(50ml)/iv 泵入5ml/h(5mg/h) 50mg+5%GS500ml iv drip(5mg/h 50ml/h 13滴/min) 硝酸异山梨酯(爱倍) 5ml:5mg ;10ml:10mg 25ml+500ml NS或5%GS=50ug/L开始剂量:30ug/min,观察0.5-1小时,如无不良反应可加倍。 3. 硝普钠 50mg/支(干粉剂)(对肾功能有损害,一般不超过3天;个别可以用到5天) 50 mg+5%GS 50ml /iv泵入0.6ml/h(10ug/min起始), 可用到200-300ug/min 4.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20mg/2ml A:(Kg×3)mg加NS至50ml/ iv 泵入,1ml/h 相当于1ug/Kg/min. 如:体重60Kg的患者,用量为: 5ug/Kg/min 180mg+NS32ml / iv 泵入,5ml/h 或60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2ug/Kg/min) B:500mg/50ml(原液)/ iv 泵入 1ml/h约等于2.8ug/kg/min(60kg) 0.36ml/h约等于1ug/kg/min 如:200mg泵入(原液)/ iv 泵入,相当于体重60Kg的患者 1.8ml,5ug/Kg/min (微量) 3.6ml 10 ug/Kg/min)(中等量) 5.4ml 15 ug/Kg/min (大量) 5. 乌拉地尔(压宁定) 50mg/10ml(干粉剂)(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25mg+NS20ml 慢推 50mg加NS至50ml/iv 泵入 6ml/h(100ug/min) 250ml原液(50ml)/iv 泵入1.2ml/h(100ug/min) 100mg+5%GS500ml iv drip 1ml/min(200ug/min) 可用到400ug/min 乌拉地尔(压宁定) 25mg/5ml/支控制高血压 先缓慢静注10-50mg,监测血压变化。效果在5分钟内显示后维持降压效果:100mg稀释成50ml(NS,5-10%GS,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插管)的操作方法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插管)的操作方法: 1.患儿及家长解释穿刺的重要性及治疗意义。 2.穿刺静脉选择(1)贵要静脉PICC插管的首选。90%的PICC放置于此。此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2)正中静脉PICC的次选。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3)头静脉PICC的第三选择。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人腋静脉。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困难,使患儿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人。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静脉。 3.穿刺点位置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如果进针位置偏低。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高,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作穿刺点。 4.洗手、戴帽子、口罩,患儿取平卧位,手臂外展与躯体成90°,选择合适的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上扎止血带,选择最佳穿刺血管,然后,松开止血带。 5.测量定位点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1)上腔静脉测量法从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2)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 6.建立无菌区域按外科手术要求洗手,戴无菌手套,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消毒范围5cm×10cm.先用75%酒精清洁脱脂,再用2%安尔碘消毒,两种消毒剂均需自然干燥。更换手套,铺孔巾及治疗巾。7.导管准备将PICC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的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相连。将生理盐水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将其浸入装有肝素生理盐水弯盘中备用。8.穿刺操作让助手在穿刺点上方铺治疗孔巾,结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穿刺进针角度为20~30°,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放低穿刺角度,右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针柄,左手中指在针尖所在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让助手松开止血带。9.置入PICC导管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开始将导管逐渐将送人静脉,用力均匀缓慢。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儿头转向穿刺一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误入颈静脉,送管速度不宜过快,一边推注肝素盐水,一边缓慢送管,并抽回血,以确保导管始终在静脉内,将导管完全置人所需深度。抽出穿刺针,用肝素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人生理盐水,确保通畅,连接三通,置管成功。10.穿刺部位固定用75%酒精棉球清理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美敷伤口贴,吸收渗血,覆盖透明膜在导管及穿刺点部位上方。11.定位拍片定位确定导管的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1、硝酸甘油 10mg/2ml/支 10mg+NS 48ml/ iv 泵入 (200ug/ml) 3ml/h=10ug/min 最大可用到60ml/h=200ug/min 50mg+NS 40ml/ iv 泵入 (1000/ml) 0.6ml/h (10ug/min) 最大可用到12ml/h=200ug/min 10mg+GS 500ml iv drip (20ug/ml) 0.5ml/min(10ug/min)最大可用到10ml/min=200ug/min 10mg+GS 250ml iv drip (40ug/ml) 0.25ml/min(10ug/min)最大可用到5ml/min=200ug/min 2、消心痛 10mg/2ml/支 10mg+NS 48ml/ iv 泵入 (200ug/ml) 3ml/h=10ug/min 最大可用到60ml/h=200ug/min 50mg+NS 40ml/ iv 泵入 (1000/ml) 0.6ml/h=10ug/min 最大可用到12ml/h=200ug/min 10mg+GS 500ml iv drip (20ug/ml) 0.5ml/min=10ug/min 最大可用到10ml/min=200ug/min 10mg+GS 250ml iv drip (40ug/ml) 0.25ml/min=10ug/min 最大可用到5ml/ min =200ug/min 20mg+GS 500ml iv drip (40ug/ml) 0.25ml/min=10ug/min 最大可用到5ml/min =200ug/min 20mg+GS 250ml iv drip (80ug/ml) 0.125ml/min=10ug/min 最大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PICC置管通常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中任选一条,导管直接插入到上腔静脉。需要选择弹性及显露性好的血管。 PICC置管的适应证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6)需要每日多次静脉抽血检查者。 PICC置管的禁忌症 (1)严重出血性疾病 (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 (3)有外伤或血管外科史 (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

(5)穿刺部位或附近组织有感染、组织炎、烧伤等情况。 (6)准备放置导管的上肢情况不理想如肌肉挛缩。 PICC导管并发症 (1)静脉炎、穿刺点感染 处理:立即处理,抬高患肢,应用抗生素局部消毒,及时更换敷料,湿热敷及理疗,适度活动,持续处理直至症状消失,必要时做培养,拔出导管。 (2)出血和血肿 处理:穿刺后24小时避免过度活动,于穿刺点加压止血,有出血倾向病人术后第一个24小时采取加压包扎,敷料湿了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给予止血剂。 (3)血栓形成 处理:肝素钠预冲导管,超声检查溶栓治疗 (4)导管堵塞: 处理:肝素钠、尿激酶 (5)导管脱出或者进入体内 处理:及时发现确诊修剪,重新固定,必要时请介入科会诊治疗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最新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以总液量50ml、体重60Kg为标准) 1.硝酸甘油:(5mg/ml)30mg+NS44ml/iv泵入1-30ml/h(10-300ug/min)。 2.乌拉地尔:(50mg/10ml)250mg原液即50ml/iv泵入,首剂10-50mg,维持9mg/h,以0.6-1.2-4.8ml/h(50-100-400ug/min),根据血压控制泵速。 3.硝普钠:(50mg/支)30mg+5%GS50ml/iv泵入1-30ml/h(10-300ug/min)常用剂量2-400ug/min(避光,配制4-6h后更换新液,<3天)或 50mg+5%GS中, 以0.6ml/h(10ug/min)速度泵入。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慎用。 4.利多卡因:(400mg/20ml)1000mg原液(即50ml)/iv泵入3ml/h (1mg/min)。首剂50mg,1-4mg/min维持。 5.胺碘酮(150mg/3ml)600mg+5%GS38ml/iv泵入5ml/h(1mg/min),6h后减为2.5ml/h维持;首剂75-150mg/次(>5min),24h总量<1800mg。 6.异丙肾上腺素(1mg/1ml)3mg+NS47ml/iv泵入1-10ml/h (1-10ug/min);或1mg+5%GS500ml/ivdrip7滴/min(1ug/min),血压

低时慎用。 7.多巴胺:(20mg/2ml)(Kg×3)mg+NS配至50ml/iv泵入2-5ug/(Kg.min)扩肾动脉;5-10ug/Kg/min强心;10-20ug/Kg/min升压。例:体重60Kg,用量为5ug/(Kg.min),则180mg+NS32ml/iv泵入 5ml/h。纯多巴胺500mg,体重60Kg,2.7ug/(Kg.min)(1ml/h);体重50Kg,3.3ug/Kg.min)(1ml/h)。 8.多巴酚丁胺(20mg/2ml)(Kg×3)180mg+NS配至50ml/iv泵入【Xml/h=Xug/(Kg.min)】,2-20ug(K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用量)。 9.去甲肾上腺素(2mg/1ml)12mg+NS44ml/iv泵入,1ml/h(4ug/min);常用剂量2-60ug/min,用于低血压休克者,常见有效剂量为4-10ug/min。 11.酚妥拉明(10mg/2ml)50mg+NS40ml/iv泵入2ml/h(2mg/h)。 常用剂量20ug-300ug-1mg/min,<2mg/min。 12.垂体后叶素(10u/1ml)80u+NS42ml/iv泵入。消化道出血8-15ml (0.21-0.4u/min); word 编辑版. 咯血4-8ml/h(0.1-0.21u/min)。(6u/1ml):0.1ml=0.12u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1.多巴胺: 配制:将多巴胺[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1μg/kg/min常用剂量:3-10μg/kg/min 2.多巴酚丁胺:配制方法及常用剂量均同多巴胺。 3.硝酸甘油: 配制:①将硝酸甘油[0.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常用剂量:0.1-0.2μg/kg.min ②将硝酸甘油30mg加入5%G.S稀释至50ml注射器内。 1ml/h=10μg/min常用剂量:10-100μg/min *我科常用配制方法②,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4.硝普纳:配制方法同硝酸甘油② 常用剂量:5-200μg/min,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5.合心爽: 配制:将合心爽[0.3mg×kg(体重)]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常用剂量:0.2-0.5μg/kg.min。 *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kg.min。 6.肾上腺素: 配制方法:肾上腺素[0.3mg×kg(体重)] 加入5%G.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0.1μg/kg.min,常用剂量:0.04-0.4μg/kg.min。 *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kg.min。 7.胰岛素: 配制:将普通中效胰岛素50u+0.9%N.S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ml/h=1u/h常用剂量:1ml/h-5ml/h,根据床边血糖检测结果随时调整。 8.压宁定:原液,25mg/5m/支, 250mg/50ml/10支, 5mg/ml, 从0.6ml/h(=50ug/min)开始, 每次上调0.6ml, 最高400ug/min。 ( 推荐初始速度为2mg/min,维持速度为9mg/h(说明书),,临床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9.前列腺素E**** 特护记录单应写为**μg/min。 10.格芬达:原液,常用剂量:2-7mg/h. 11.肝素12500u/支微量泵:肝素3.2ml+0.9%NS16。8ml 1ml/h=1000u/ h 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 12.速尿20mg/2ml/支微量泵:10ml+0。9%NS40ml 1ml/h=2mg/h 13.胺碘酮600mg(12ml)+0。9%NS 38ml 5ml/h=1mg/min用法:先静推100-200mg(15mg/min,10min),然后1mg/min给6h,再给0。5mg/min,18h ,以后口服。 14.利多卡因先静推150mg,后1-4mg/min速度静注(常用2mg/min)老年患者易出现精神症状,速度应减慢。微量泵原液:1000mg/5支/50ml,20mg/1ml,3ml/h=1mg/min,6ml/h=2mg/min,9ml/h=3mg/min… 15.静安(丙泊酚)原液 200mg/50ml/支, 16.善宁;(1)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0.1mg缓慢静脉注射,随后25-50μg/h 持续静脉滴注5d。0.1mg/支/1ml,微量泵:0.5mg+45ml,10ug/ml,2.5-5ml/h。输液泵: 0.5 mg +500ml =1ug/1ml,25ml-50ml/h。(2)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出血 0.1mg q8h 皮下注射3-5天。严重着静脉给药,用法同(1) 17.尼莫地平注射液(尼立苏):开始2h,按照0.5mg/h的速度滴注,如耐受良好,2h后增至1mg/h,4h后增至2mg/ h,持续静滴。有不良反应即减量或停药。 配置:2mg/10ml/支,4~6mg+5%GS 500ml,避光静滴。8-24mg/d。5-14d后改口服120mg/d,分2次×7d。10mg/50ml/支,10mg+5%糖盐,静滴,配置比为1ml:25-50ml。

一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中心静脉输注途径,用于补液,输血,化疗等输液治疗。 相关知识 1.PICC指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颈外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 2.PICC适应证: 2.1长期静脉输液患者>7天。 2.2输注刺激性药物,如肠外营养(TPN)、抗生素、化疗等。 2.3外周静脉通路建立困难。 3.PICC禁忌证: 3.1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或损伤。 3.2预置管部位静脉硬化、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3.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 3.4严重出血性疾病。 3.5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侧手臂。 4.注意事项: 4.1必须有置管的医嘱。 4.2置管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PICC导管的特点、置管中和留置过程可能发生的导管 相关性并发症,取得患者或者授权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4.3置管后必须通过胸片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4.4硅胶材质的导管不可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进行冲封管。 4.5硅胶材质的PICC不可用于CT或MRI的高压泵推注造影剂。 4.6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上臂测量血压。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穿刺前几日适当减少肘关节的屈伸,可做握拳松拳运动。平时日常生活自理,不宜做肩关节大幅度甩手运动及避免置管侧手臂提重物,以不超过5斤的重量为宜。 2.平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情况及体外导管内有无回血,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 穿刺点1-2周内小部分患者人会存在少量渗血现象,不必紧张,如渗血,多可局部加压及更换敷贴。 3.导管维护需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 护理记录 填写PICC置管记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用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泵入药物的使用方法 1.多巴胺: 2.配制:将多巴胺[3mg×kg(60Kg)]加入5%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3.1ml/h=1μg/kg/min常用剂量:3-10μg/kg/min(180mg+32ml)多巴酚丁胺:配制方法及常用剂量均同多巴胺。 2. 去甲肾上腺素 2 mg/1ml(—) (Kg×mg加NS至50ml/ iv 泵入,1ml/h 相当于Kg/min 如:体重60Kg的患者,用量为: Kg/min 18mg+NS 41 ml / iv 泵入,5ml/h 常用剂量为 ug/kg/min 报告最大剂量可达 mg/kg/min。 3.硝酸甘油:(10mg+48ml)=200ug/ml 4.配制:①将硝酸甘油[×kg(体重)]加入5%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5.1ml/h=μg/ 常用剂量: 6.②将硝酸甘油30mg加入5%稀释至50ml注射器内。 7.1ml/h=10μg/min 常用剂量:10-100μg/min 8.

9.硝普纳:硝普钠 50mg/支(干粉剂)(对肾功能有损害,一般不超过3天;个别可以 用到5天) 10. 50 mg+5%GS 50ml /iv泵入h(10ug/min起始), 11.可用到200-300ug/min 12.硝普钠Nitroprusside 50mg/支即刻/停药后1-3min 起始量μg / kg/min,调 整滴速。有效剂量为~5ug/,平均治疗剂量为~μg/kg/min,但也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最多10ug/kg·min) 6~600μg/kg/h 避光,使用不超过72h 13.单硝酸异山梨酯: 14.配制:将合心爽[×kg(体重)]加入5%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5.1ml/h=μg/,常用剂量:。 16. 17.胰岛素:配制:将普通胰岛素50u+%稀释至50ml置于50ml注射器内 18. 1ml/h=1u/h 常用剂量:1ml/h-5ml/h,根据床边血糖检测结果随时调整。 7. 胺碘酮:150mg/3ml 150mg+5%GS20ml /iv负荷量﹥10min, 300mg加5%GS至50ml/ iv 泵入10ml/h相当于1mg/min,6h后可减至5ml/h。 注意:24小时一般不超过1200mg,但是最大量也可以达2200mg。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用法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用法 1. 1、硝酸甘油(5mg/1ml) 硝酸甘油50mg +0.9% NS 40ml ,iv 泵入0.6ml/h 10ug/min (可用至200ug/min ) [注:硝酸甘油5 mg+5% GS500ml , ivgtt, 1ml/min(10ug/min), 静点1ml=20滴] 硝酸甘油10mg (2ml)+0.9%NS 48ml ,iv 泵入6ml/h 硝酸甘油20mg (4ml)+0.9%NS 46ml ,iv 泵入2ml/h 2. 2、硝普钠(50mg/粉针) 硝普钠(50mg/支,粉剂) 生理盐水50ml + 硝普钠50mg iv 泵入 常用速度:3 - 9 ml/h (不超过24 ml/h) (50 kg 体重,相当于1-3ug/min/kg ,其关系系数为3 倍)一般从0.5 ml/h 开始,如血压平稳,每5分钟酌情再加量。 3. 爱倍(硝酸异山梨酯)(10mg/10ml) 1).爱倍50mg(原液)iv 泵入 5ml/h =5mg/h (推荐剂量:5-10mg/h) 2). 爱倍50mg+5%GS250ml, ivgtt 10/min (50mg/h)-10h 滴完 4. 酚妥拉明(10mg/2ml)

酚妥拉明50mg+0.9%NS 40ml iv 泵入 2ml/h ,2mg/h 5. 尼莫通(50mg/50ml) 尼莫通50mg原液)iv 泵入 1.5ml/h (可用至3ml/h) [ 开始0.5mg/h, 2h 后可酌情增至1—2mg/h, 5—14天后改为口服] 6. 去甲肾上腺素(2mg/1ml) 去甲肾上腺素12mg+ 0.9% NS 44ml , iv 泵入 1ml/h ,4ug/min (有效剂量为4-10ug/min) [ 注:开始滴速4--10ug /min 维持量2-4ug/min] 或者生理盐水250ml +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4mg 常用速度:15-45ml/h (相当于4-12ug/min ,极量为25ug/min) 7.异丙肾上腺素 (1mg/2ml ) 1)异丙肾上腺素3mg+0.9%NS 44ml iv 泵入 (1ug/min, 1ml/h) (一般用0.5-2ug/min) 2)异丙肾上腺素1mg+5%GS500ml iv 泵入 (1ug/min, 0.5ml/h 8.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0mg/2ml) 多巴胺量=体重(kg)*3 如60 kg则用180mg多巴胺生理盐水量=50-(多巴胺量/10 )如上,则为50- (180/10 )=32ml 即32 ml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用法

1.硝酸甘油(5mg/1ml) 硝酸甘油 50mg +0.9%NS 40ml ,iv 泵入0.6ml/h ,10ug/min (可用至200ug/min) [注:硝酸甘油5 mg+5% GS500ml , ivgtt, 1ml/min(10ug/min), 静点1ml=20滴] 硝酸甘油 10mg (2ml)+0.9%NS 48ml ,iv 泵入 6ml/h 硝酸甘油 20mg (4ml)+0.9%NS 46ml ,iv 泵入 2ml/h 2.硝普钠(50mg/粉针) 硝普钠 50mg+0.9%NS50ml, iv泵入 0.6ml/h, 10ug/min (可用至200-300ug/min 最大量400ug/min) 3. 爱倍(10mg/10ml)(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1).爱倍 50mg(原液) iv 泵入 5ml/h =5mg/h (推荐剂量:5-10mg/h) 2).爱倍 50mg+5%GS250ml, ivgtt 10/min (50mg/h) -10h 滴完 4. 酚妥拉明(10mg/2ml) 酚妥拉明 50mg+0.9%NS 40ml iv 泵入 2ml/h, 2mg/h 5.尼莫通(50mg/50ml) 尼莫通50mg(原液) iv 泵入

1.5ml/h (可用至3ml/h) [开始0.5mg/h, 2h后可酌情增至1—2mg/h, 5—14天后改为口服] 6. 去甲肾上腺素(2mg/1ml) 去甲肾上腺素 12mg+ 0.9% NS 44ml , iv 泵入 1ml/h ,4ug/min (有效剂量为4-10ug/min) [注:开始滴速 4--10ug /min 维持量2-4ug/min] 7.异丙肾上腺素(1mg/2ml ) 1) 异丙肾上腺素3mg+0.9%NS 44ml iv 泵入(1ug/min, 1ml/h) (一般用0.5-2ug/min) 2) 异丙肾上腺素1mg+5%GS 500ml iv 泵入(1ug/min, 0.5ml/h 8.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0mg/2ml) 1)多巴胺(多巴酚丁胺:kg 体重 *3mg+0.9%NS 加至50ml iv 泵入 1ml/h ,1ug /kg 体重/min [注:多用多巴胺 180mg+0.9%NS 32ml, iv 泵入 5ml/h 5ug/kg 体重/min] 2)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1mg/kg 体重 +5%GS 500ml , ivgtt 1ml/min (2ug/kg/min) [注意] 1—2 ug/kg/min:多巴胺受体起作用,扩张肾、肠系膜和冠脉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