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高考生物二轮配套文档:专题6.1种群和群落

2016高考生物二轮配套文档:专题6.1种群和群落

第1讲种群和群落

[高考回放]

1.(2015·高考全国卷Ⅱ,T31,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该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250 km2,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50÷250=2.2头·km-2。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此时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00÷250=2头·km-2。(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乙种动物被丙种动物捕食的概率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而乙种动物数量减少将导致被捕食者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

答案:(1)2.2头·km-22头·km-2

(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013·高考全国卷Ⅱ,T31,节选)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2)种群的数量特征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为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多用于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人的主观因素,否则,将影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4)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2)出生率死亡率(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学生

用书P67]

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分析下图,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种群密度、B.出生率、C.死亡率、D.迁入率、E.迁出率、F.年龄组成。

②调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区分“S”

“S”型曲线“J”型曲线

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无限

曲线

种群增长

率曲线

种群增长

速率曲线

有无K值有K值无K值

(3)种群增长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有害动物的防治实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勤打扫卫生,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

②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实例: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采取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地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③生产上的应用:生产上捕获后的种群数量为K/2最好,而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是潜伏期(即K/2以前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的时期)。

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1)种间关系:

写出a、b、c、d四图所代表的种间关系: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比较如下表: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现象

常呈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阳光;动物:栖息空

间和食物

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

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命题点1 以概念图、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学生用书P68]

下图甲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图乙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

分析甲、乙两图,完成下面的判断: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2)A 、B 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

(3)D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 (4)E 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

(5)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6)a ~b 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7)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 点出现( )

(8)控制种群数量在d ~e 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解析] 甲图A 、B 都能使种群密度增大,因此可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D 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E 的含义是预测未来种群密度的大小。分析图乙中曲线可发现,由起点到b 点为“S ”型曲线,a ~b 段中,该种群的增长率在逐渐下降,而种群密度在逐渐增加,二者呈负相关;a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防治蝗虫效果差,应在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降低了出生率,故可防止c 点出现;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d ~e 水平,可大幅度降低蝗虫对各种植物的危害,提高了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1)√ (2)× (3)× (4)× (5)√ (6)× (7)√ (8)√ [易错展台]

(1)调查乙图中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2)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