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长期失眠还会导致其他疾病。失眠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依从性。我科从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了36名失眠患者,完全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临床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

资料:观察对象为2010年5月2013年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36名患者,男14例,女22例,年龄18岁-57岁,平均40.23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有关诊断标准,以上病例均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1、脑循环治疗仪将治疗仪的两个电极黏贴于两耳侧乳突,治疗量为患者耐受,治疗时间2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2、耳穴贴压主穴为神门、皮质下、交感、枕等,中医配穴加减,配穴为:肝郁化火配肝、胆穴;痰热内扰配心、脾、胃;阴虚火旺配心、肾;心脾两虚配心、脾;心胆气虚配心、肝、胆。将王不留行籽黏于0.5cm*0.5cm的医用胶布中央,耳穴皮肤常规消毒,将黏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以上耳穴处并适度按压,嘱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三功合一”治疗抽动症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三功合一”治疗抽动症 为了方便抽动症多动症等儿童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普及治疗,加大了对治疗设备的投入,引进具有“三功合一”即仿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交变电磁场治疗帽、仿生物电刺激患者肌肉神经三大功能的脑循环治疗仪,目前,该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上受到了众多家长的欢迎。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原理】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是一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仪(非药物性治疗),运用交变电磁场仿照人体大脑生物电磁场的原理而研发,治疗帽通过特制的非侵入性电磁场刺激线圈输出特定规律的、频率50HZ的交变电磁场,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扩张大脑血管,改善脑微循环,显著增加脑部血流量,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兴奋性。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五大突出优势】 1、无创克服颅骨屏障,增加脑供血效果确切。 2、方便灵巧的专用磁疗帽:分成人款和儿童款两种,可以径向和轴向调节,适合不同头围,治疗穴位准确可靠,不易产生移位。 3、双波组合的交变电磁场: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采用独特的双波(正波和方波)组合方式,将使电磁场密度更大、穿透性更好、无创伤、易操作。 4、多频振动功能:振动频率和幅度均能调节,是物理治疗和电磁场治疗完美结合,并通过同一治疗头发出,可使患者在有感知、安静、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孩子更易接受。 5、循序渐进,效果显著:长期坚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自主能力和行为认知。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适应症】 小儿抽动症、小儿多动症、儿童精神发育迟缓,儿童智力低下等疾病。 【案例链接】

耳穴压豆疗法讲课讲稿

耳穴压豆疗法

为什么通过耳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其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耳穴压豆法对于治疗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焦虑症24例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焦虑症24例 笔者近年来在门诊治疗颈、肩、腰腿痛病人中,发现焦虑症患者颇多,采用针刺、耳穴贴压治疗本症2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4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5年。其中颈椎病10例,肩周炎8例,腰腿痛6例。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4例,传导阻滞3例。均有焦虑不安及不同程度头痛、头晕、心悸、心慌、失眠、耳鸣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方法 取穴:合谷、郄门、神门、心俞、巨阙。头晕、头痛者加印堂、太阳、百会;失眠加厉兑;耳鸣加支沟。有颈、肩、腰腿痛者治疗2~3次后,再选上述2~6穴,用无菌25 mm毫针刺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2.2 耳穴贴压 取穴:心、脑、神门、小肠、交感。每次选取二三穴,在敏感穴位处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6~8次,每次10下左右。2日换贴1次,5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本组24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自觉症状消失,1年未出现焦虑症者15例,占62.5%;好转: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偶然出现焦虑感者7例,占29.2%;无效:焦虑症状无改善者2例,占8.3%(无效2例病程5年)。总有效率为91.7%。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47岁,教师。2002年4月15日来诊。主诉:头晕痛,颈区酸痛,伴失眠半年。近4周自觉焦虑不安,精神紧张,失眠,颈区酸痛加剧。颈椎X线片:C4、C5增生性改变。经颈椎区针刺加电针、拔罐、理疗2次,颈区酸痛减轻,但焦虑不安、失眠、头晕痛改善不明显,经再次问诊,患者诉孩子高考等家庭问题而出现精神紧张的焦虑症。在第3次治疗时,分别针刺合谷、神门、印堂、百会、厉兑;耳穴取心、神门,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8次,每次10下以上,另嘱患者思想放松,正确对待家庭与社会问题。经5次治疗症状明显减轻,1疗程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出现焦虑。 5 体会 焦虑现象每人都可出现,但高度焦虑不安将使人出现疾病症状。尽管现代社会物质生活 1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 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 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 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 耳穴贴压法就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酸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得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得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得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圉】 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得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 2、对疼痛得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敬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 1、耳穴贴压得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酿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银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敬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得王不留行籽或莱酿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X0、7cm大小得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银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得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力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得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 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敬者改用脱敬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 1、对压法用食指与拇指得指腹置于患者耳廓得正面与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与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敬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得镇痛作用。 2、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 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二)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耳穴贴压法

开展与拟开展得中医适宜技术得目得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就是指用硬而光滑得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 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得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操作步骤: 1、消毒、贴敷压丸。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得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 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与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 就是中医常用得祛病防病、保健养生得疗法。不少人认为针与灸就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就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得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得只就是物理作用,而艾灸就是药物与物理得复合 作用。 【艾灸得作用】艾灸疗法得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就是借艾火得纯阳热力与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得传导,来调节 脏腑得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得目得。艾灸得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得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得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得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 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耳穴贴压法]

开展和拟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操作步骤: 1、消毒、贴敷压丸。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 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和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 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的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

脑循环治疗仪操作流程

脑循环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脑循环治疗仪是一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仪(非药物性治疗),它运用“数字频率”合成高科技技术,产生年轻的、健康的、正常的仿真生物电来取代患者自身病变的、残缺的生物电,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其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适应症】 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恢复期、中风康复、中风预防、头痛、偏头痛、头晕、脑外伤促醒、脑外伤恢复等脑血管与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 障碍等); 2、严重心脏病或带有心脏起搏嚣的患者; 3、有颅内感染或颅内肿瘤患者; 4、有颅内血管金属支架植入者。 【用物准备】 脑循环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1、使用前准备和检查:接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处于准备状态;操作各按钮功能正常;装上输出线,准前完毕。 2、仪器使用: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患者两耳侧乳突后,贴上一次性体表粘贴电极。将输出主输出线的一对夹持器分别夹于两侧粘贴电极纽扣上,可用松紧绑带将两电极辅助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设置各参数指标:模式、比率、强度、频率、时间。操作③④⑤⑥按钮可得所设置的参数。按下准备/启动钮②使机器处于启动状态,输出的信号通过输出线传输到患者,开始进行仿生电剌激,计时器进行倒计时,随后按患者反馈调整合适强度。当设定输出时间完成,主机蜂鸣器会发出呼叫声,主机自动回复到准备状态,此阶段仿生电剌激治疗结束,此时松下患者的绑带,取下主输出线的夹持器,取下粘贴电板,并在患者乳突处擦生理盐水作清洁处理。 输出线上除对主输出线(较短的一对,用于脑部仿生电剌激)外,另有一对辅助输出线(较长的一对,用于肢体或人体其它部位电剌激),具体操作方法与上相同。 3、体表粘贴电极:本仪器使用专用粘贴于体表的电极为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电极,用完即丢奔。本机采用的电极,其与皮肤接触的材料和粘合剂应附合生物相容性,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4、与患者接触部件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本仪器使用

耳穴贴敷疗法

耳穴贴敷疗法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受站,前人称为“采听官”。耳为肾窍,肾气通于耳。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如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有辅助效果,每日早晚长期按摩耳廓,可以激发精气、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健脾培中、补肾聪耳。 (一)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二)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

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穴分布规律表 (三)耳穴主治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下。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

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 作者:回世洋,张焱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180只眼)运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进行治疗,以远视力和屈光度作为观测指标,观察其疗效并统计结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其治疗效果与年龄、发病程度及病程相关,年龄越小、程度越轻、病程越短,其治疗效果越好,半年随访的结果显示,94.03%的病例疗效稳定。结论中医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疗效确切,且使用该方法治疗停诊后仍应注意用眼卫生,坚持眼力训练及做眼保健操以巩固疗效。 【关键词】近视;医学,中国传统;穴位按压疗法;眼科病症;青少年 现代医学治疗近视眼主要以光学矫正、手术治疗为主,其适应证要求非常严格,远期疗效不佳。而传统中医防治近视眼已使用千年,治法繁杂,疗效模糊缺乏,临床客观指标,因此限制了中医防治近视眼的普及和发展。这就要求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且疗效稳定的疗法,对青少年近视特别是在假性近视或轻、中度近视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使其视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达到降低发生率或近视度数的目的。本文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方法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150例,180只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2 01~2008 1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及假性近视患儿共150例(180只眼),其中,轻、中度近视患儿52例(63只眼),假性近视98例(117只眼);患儿中男66例,女84例;年龄7~18岁,其中7~10岁38例(42只眼),11~14岁70例(90只眼),15~18岁42例(48只眼);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30个月,其中6~12个月63例(70只眼),13~24个月55例(60只眼),24个月以上32例(50只眼);有家族史者58例,无明显家族史的92例;单眼视力相差3个格度以上的有10例。治疗前按照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试4.0~4.5的26只眼,4.6~4.7的48只眼,4.8~4.9的76只眼,4.9~5.0的30只眼。经眼科检查均除外眼科其他疾病和病变,无眼外伤史。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0.6 x 0.8cm 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 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 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 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 次,每次3 分钟左右,贴敷1 次持续3~5 天。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x 0.5cm 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x0.5cm 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 次,每次按压5 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 次,每次每穴按压40 次,5天交换1 次,10天为1 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七、高血压病降压耳穴方( 黑龙江中医药1988;(4):29~31) 王不留行籽。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耳穴上,每穴压1 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 次,每隔3 日换压对侧穴位, 1 个月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八、眩晕 止晕耳穴方(江西中医药杂志1988;(1):43) 王不留行籽。主穴: 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 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 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 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

耳穴贴压技术评分标准细化2017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二、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三、告知 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常用按压手法: (1)对压法: 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直压法: 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 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9.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六、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怎么样

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怎么样 脑循环综合治疗仪,又叫做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这是一种bc脑细胞介入修复疗法,最主要的一种治疗仪器,对于调整患者的大脑供血,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具有促进脑损伤部位,提供养的效果,从而修复大脑的损伤,在促进患者脑神经恢复方面,以及提高智力方面,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是缺氧性脑瘫非药物物的常见治疗方法。 ★治疗原理 脑循环综合治疗仪是一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仪(非药物性治疗),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扩张大脑血管,改善脑微循环,其机理是脑内固有的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特定的电刺激,会影响脑循环和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提高脑血流(rCBF).SA35KJ-3000B2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主要功能是:显著增加脑部血流量,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兴奋性。

脑循环综合治疗仪功能特点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 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无创伤,易操作无创克服颅骨屏障,增加脑供血效果确切多种输出治疗模式,临床应用广阔优选仿真生物电,有效输出小于10mA,更安全治疗机理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rCBF),改善微循环;启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细胞;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毒性损害;稳定脑神经细胞膜电位,抑制去极化波;抑制脑部炎症反应,吸收水肿,缓解高颅压;改善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适应症 脑梗死各期、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促醒、脑外伤恢复期、中风预防、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等)偏头痛、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抑郁症等等。 眼底动脉缺血,眼疲劳等眼科疾病。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儿脑瘫。 参考资料

耳穴压豆疗法

为什么通过耳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其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对于治疗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脑循环治疗仪。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TCD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TCD检查提示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脑循环治疗仪;脑梗死;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1]。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2,3]。脑梗死致残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明显上升,平均病死率为25%左右(10%~47%)[4]。常见死因是脑疝、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临床治疗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内科治疗为主,近年来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入临床使用,其工作原理为:应用数字频率合成仿真生物电技术,通过体表无创伤导入小脑顶核(FN),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减少半影区坏死神经数目,减轻脑水肿,最终达到减轻和加速修复脑损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4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50例,女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男29例,13例。年龄49~81岁,平均66.5岁。住院天数15~36 d;平均23.5d。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52~83岁,平均64.0岁。住院天数18~40d,平均24d。两组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4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电刺激FN治疗。具体操作:将两刺激电极置于两侧乳突根部后方,两辅助电极置于功能障碍侧肢体,治疗20min/次,2次/d,10d为1疗程,每例患者治疗1~2个疗程。仪器参数设置为:(成人)主强设置为3~7,对于耐受力较强的患者可用8或9,主频不限;辅助电极具体强度设置可根据临床情况进行调节;档位调节总体原则: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刺激越强治疗效果越好。 1.2.2护理措施

耳穴贴压法精编版

耳穴贴压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开展和拟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操作步骤: 1、消毒、贴敷压丸。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 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 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和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 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

LH-99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功能介绍

LH-99脑循环功能障碍治疗仪功能介绍 蓝海仪器四大功能介绍: 一、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世,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和不同强度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交变电磁场对脑组织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磁场强度、频率变化刺激脑电流激活神经元,兴奋和抑制神经,平衡调节脑循环系统,使脑电、脑磁功能趋于正常化 经皮刺激外周神经,经颅刺激中枢神经,激发大脑病灶部位血流量趋向正常化。兴奋神经,血流量增加带走血管垃圾,改善脑动脉狭窄状况,增加脑血管弹性。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比如动脉狭窄硬化类。抑制神经,可使精神亢奋类疾病得到压制调节,促使神经功能平衡,比如癫痫类狂躁类。 功能特点: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输出磁场强度﹤25mT,属于人体脑磁疗安全范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磁通强度适应不同病情可任意调节。正玄波方波双波组合,输出磁场能量密度大,穿透力强,刺激效果显著,疗效更佳。 二、变频振动按摩: 治疗头变频震动按摩时刺激脑神经,通经活络,促进脑循环快速恢复正常。振动多档可调可满足不同治疗需要。 三、仿真生物电小脑顶核电刺激-主电极: 采用生物电技术,通过数字频率合成脉冲组合波形,输出脑电仿真生物电流作用于两耳侧乳突部位表皮,刺激小脑顶核(FNS)具有下列生理作用: A:刺激神经系统,激发大脑条件性中枢神经保护机制,调节神经元,稳定脑神经细胞膜电位,抑制去极化波。 B: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RCBF),舒张血管,提高血管弹性,改善大脑微循环。 C:抑制脑部炎症反应,促进水肿吸收. 四、肢体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辅极: 采用人体仿生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的电感刺激肢体肌肉组织关键穴位或阿是穴,激发神经组织、肌腱肌肉组织系统,通经活络促进神经通路重建,提高肢体功能锻炼能力,预防失神经肌肉萎缩。 以上四大功能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耳穴贴压技术

.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 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 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

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

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便秘取穴主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腹穴:腰、骶椎内侧中点近耳腔缘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 乙状结肠:左耳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肺:心区的下方,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取下肺。 腹泻取穴 主穴:直肠、大肠、神门、脾、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炎症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内分泌、肾上腺 脾肾阳虚型:肾;肠胃不和型:小肠、胃 直肠:耳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与大肠穴同水平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神门:盆腔与降压点连线中、下1/3交界处。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面中点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cm. 小肠: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 高血压取穴 主穴: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配穴:头晕:枕、晕区;肝肾阴虚:肾 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降压点:三角窝内的外上角 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与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连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神经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下缘中点(卵巢与丘脑连线中点)肝:耳甲艇的后下方。 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颞与脑干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取中点,此点与脑干,脑垂体连线区域即为晕区。 面瘫取穴 主穴:三焦、相应部位(面颊区、眼、口)、脑干、神经系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

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

便秘取穴 主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腹穴:腰、骶椎内侧中点近耳腔缘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乙状结肠:左耳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肺:心区的下方,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取下肺。 腹泻取穴 主穴:直肠、大肠、神门、脾、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炎症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内分泌、肾上腺 脾肾阳虚型:肾;肠胃不和型:小肠、胃 直肠:耳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与大肠穴同水平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神门:盆腔与降压点连线中、下1/3交界处。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面中点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cm. 小肠: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 高血压取穴 主穴: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 配穴:头晕:枕、晕区;肝肾阴虚:肾 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降压点:三角窝内的外上角 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与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连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神经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下缘中点(卵巢与丘脑连线中点) 肝:耳甲艇的后下方。 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颞与脑干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取中点,此点与脑干,脑垂体连线区域即为晕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