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军队基层信息化建设

论军队基层信息化建设

论军队基层信息化建设
论军队基层信息化建设

论我军基层信息化建设

摘要:本文围绕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规律,总结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军队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实践。对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战争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若干理论问题,尤其针对我军现基层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浅层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军队信息化基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战争信息化军队

1 前言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科技强军,人才强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军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不二选择。军队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军事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1]。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新军事革命,信息技术成为这场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2]是我军的历史使命,研究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我们应深入研究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2 相关基本概念与规律

2.1 信息

信息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信息可有多种不同定义。在本文中,强调的是:信息是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即信息网络技术。

2.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2]。

2.3 军队信息化建设

军队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最高军事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军队的核心战斗力——信息力和结构力。结构力是军队因大量采用信息技术而使其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后产生的1+1〉2的作战能力。这里,我们可把结构力分解为功能结构力和组织结构力。功能结构力是指目标探测、跟踪识别、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防护、作战机动和毁伤评估等作战功能实现一体化后产生的作战能力;组织结构力则是陆、海、空、天、电等各作战单元和各种部队一体化、网络化后生成的作战能力。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过程,信息化军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信息化军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军队形态,是规模小、质量高,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由新型军事人员构成,以信息力为作战力量最重要构成要素,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武装集团。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有六项:

(1)在军事理论方面

要变工业时代以机械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为信息时代以信息化战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军队已取得很大进展,主要是:拓宽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使军事战略像核武器问世后出现了“核化”趋势一样出现了“信息化”趋势;战争与作战理论已开始深度创新,有关新概念层出不穷等(2)在军事技术方面

要积极开发和利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当前,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项高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各国军方在积极利用民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正在大力开发军用信息技术,以便为进行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

(3)在武器装备方面

要把机械化武器装备体系逐步改造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世界各国军队尽管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有早有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但都走上了装备信息化建设之路。迄今,只有美国初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4)在军事人才生成方面

要大力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军事人员。这些军事人员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高超的信息技能,适于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信息化战争。培养途径或做法是:改革院校教育,增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在训练和演习中增加信息战攻防演练课目,提高部队的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技能;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力度,注重国防生的培养。

(5)在军事组织体制方面

要考虑建立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体制编制,以便使信息在军队内部和战场上快速、顺畅、有序地流动,以适应打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军队将重点放在解决如何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指挥体制;如何进行陆军的结构改革,使其适应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以及如何组建信息战攻防部(分)队等。

(6)在后勤保障方面

要全力打造“数字化后勤”。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全面启动“数字化后勤”建设。数字化后勤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系统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可视化后勤,其基本内涵是后勤管理的数字化。即一方面要求管理信息数字化,另一方面要求管理系统和过程数字化。后勤管理数字化的基础是后勤和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和后勤管理数据库建设,关键是要建立开放的、实时的、面向部队的数字化后勤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2.4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3. 展望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发展状况

3.1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军事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其战斗力的强弱,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美、英、法、德等国已经启动新军事革命,在更多的军事领域开始进行“跨时代变革”,如进行训练革命、后勤革命等。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更加深入地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发展,各国的机械化装备不断向信息化装备过渡,机械化战争加速向信息战争转变。美国投巨资为军队信息化进行基础建设,上个世纪80年代仅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经费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90年代用于此项建设的经费每年都保持在4000亿美元以上。近10年来,日本每年在指挥自动化系统这一项的资金投入约在10至15亿美元。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经费计划到2010年提高到1300亿美元,用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将大大增加。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很大。只有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潮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才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保卫国家安全和国土的完整。加快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国军队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总的来说,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快于新概念、新观点以及数字化信息指挥管理系统。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快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与美、英、法、德等军事强国还相差很大。

3.2 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一。

由于国情国力不同,发达国家起步早,经验积累多,成效显著。而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滞后。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全面领先”(以美国为主,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及作战指挥系统)

2)“跟进建设”(英、法、德、日发达国家)

3)“自主开发”(以俄罗斯为主)

4)“发展滞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3.3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1)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

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立体化战争,需要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以“高”制“高”,形成对强敌的局部优势,并逐渐走向整体的均势或优势,才能有把握遏制战争或赢得战争。然而,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还处于机械化阶段,信息化刚刚起步,摊子大、基础差、投入少、历史欠账较多、发展步伐缓慢,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据国内外军事权威人士分析,我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水的差距约为20年左右,装备科研费的投入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

(2)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受到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严

重制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信息武器装备的研制决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只能依靠自力更生。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体制、投入、技术等原因,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生产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差这两大致命缺陷并没有从更本上得到扭转。部分军工企业对政府“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改革力度不大,自主创新能力差,“寓军于民”、“民技军用”的军民互通、互补、互动的新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空间保障系统建设缓慢

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空间保障系统的支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即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基础设施包括三大内容,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信息时代的空间基础建设成为必争的制高点,没有可靠安全的网络系统,即使武器装备实现了信息化,也无法实施指挥的自动化,无法实施作战行动。美国为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在空间保障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为建设全球定位系统,就花费了大约130亿美元,时间长达16年。由于财力和技术等原因的制约,我国在空间保障系统建设方面发展缓慢。

3.2 案例研究

案例一:海军训练考试系统

2003年中国海军与青岛著名软件公司研发的海军训练考试系统,在各级部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应用,各级部队官兵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1)实现高效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训练考核体系,使整个训练考核体系自动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

(2)充分利用训练中心训练考核的已有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以达到节约人力和节约投资的目的,并为系统以后的升级,留有空间。

(3)系统分为系统维护、试题编辑、题库管理、命题方式、模拟训练、试卷管里、口试答辩等几大功能组成,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使训练中心拥有一套自己的自动化训练考核系统。

(4)本系统从实用性出发,力求体现舰艇训练考核的特点,实现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方便管理的使用效果。

通过该系统的建立为考核命题领导层提供一个易用和功能强大的工具,提高办公效率和命题质量,有利于考核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使考核试题管理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提高考核部门内每个工作人员的业务信息处理能力,全面提高舰艇训练中心训练考核的现代化水平。

案例二上海世博,信息化安保

上海世博会具有时间跨度长、游客规模大的特点,且主要展区位于市中心,安保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警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安保工作万无一失?对此,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强调:“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解放警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必须紧扣世博安保这一主题,加大力度,协调推进,抓紧抓好。”在此基础上,上海警方明确了“以世博安保为契机,结合公安部金盾工程二期建设,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的新路,为“平安世博”筑起一道坚固的科技防线。

信息化建设,网络是基础。为进一步增加公安光缆资源、提高网络带宽,上海警方开展了“一个基础”建设:包括“一个基础机房”,即新建上海公安中心机房;“两套基础光缆”,即横跨黄浦江的世博园区光缆和横跨长江的崇明岛光缆;“三套基础网络”,即优化公安信息网、指挥传输网、新建视频信息网。为进一步提升警务工作效能,上海警方开展了警用地理、实有人口、警务综合、网上办案、关联共享等“八大平台”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运用,全面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为满足各警种的世博安保科技保障需求,上海警方还开展了包括指挥调度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在内的“五个系统”建设,全方位提升了上海公安单警装备、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实战指挥的信息化水平。

如以上案例可见,在21世纪数字化时代,各方各面都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若顺应潮流,大力引进改革信息化建设,对我军的训练、执勤等各项工作都将如虎添翼,达到更加高效有力。

4 立足我国实情,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

4.1 军队信息化措施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大课题,它是建立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论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牵扯到军队发展的诸多相关部门,因此在发展中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亦步亦趋地走别人的老路。必须选择符合信息化建设特点规律和我国国情、军情的方法路子跨越式前进。这样,才能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高效、协调发展。

﹙1﹚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认识。我们要科学地全方位地构建信息化战略体系,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信息化目标实现。

﹙2﹚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我们要以先进的理念,实战的要求为出发点,发展信息化建设。避免研制、开发在世界上落后的、已被淘汰的信息化技术。避免研制开发重复的信息化技术。使我军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扎扎实实得到发展。

﹙3﹚集思广议、群策群力做好信息化建设。所谓集思广议,就是要举行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建设论坛,探讨优化发展方向和目标。力争以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效果;所谓群策群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全国上下方方面面人力、物力的优势,搞好信息化建设。军队、地方院校、研究所,都可以定向、不定向探讨信息化建设具体项目。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军工企业投标生产信息化设备。以民用优势技术促进军用技术发展,以军用技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4﹚发展高、新、尖端产业,提升信息化建设实力。发展卫星信息事业;构建战地军用无线局域网络系统;实现自主产权的卫星定位系统。

(5)大力培养引进知识型、信息化人才,军队要从数量往质量方面转变,真正达到科技强军。如现今的“依托重点高校培养国防生”计划就是很好的实施。将社会上精英人才大力引进和培养后,还需要注重应用,用人唯贤。

4.2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实践

4.2.1 信息化建设战略选择

(1)正确处理我国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必须正确认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机械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在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带动并加速推进尚未完成的机械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其次,用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来搞建设。要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和一体化建设,即整体设施、整体谋划、整体协调、整体优化。既要搞好总体设计、系统规划蓝图,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健康、有序、协调、持续地发展,又要区分建设任务,分步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保证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既要立足自力更生,实现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国产化,又要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合理吸收发达国家军队的先进技术;既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建设的重要领域,又要兼顾整体配套,保证辅助设施的协调发展。既要看到我军的差距,更要看到我军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军信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信息化武器系统所占份额较少,技术装备存在较大的“时代差”。但同时也要看到信息并非万能,更不能取代一切,它只有与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人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我军信息化建设是有一定基础的,有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条件。发达国家经验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后来居上”的条件。

(2)加强“军民结合”和“民技军用”的方针

在强调“军转民”的同时,也要提倡民用高科技资源为国防建设服务,坚持“军民结合”和“民技军用”的方针。在民用高科技资源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资源最为雄厚,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利用现有成熟的民用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和产品改造现役武器装备,提高其在高技术战争中信息交换能力、对抗能力和生存能力,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发展军用信息基础设施,在不危及国家军事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先进的、成熟的民用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军队必须有空间技术的保障和支持,我国应建设军民兼备的空间技术保障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3)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体制改革

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其国防科技工业水平的严重制约,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水平,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倡“军转民”,把军工高科技资源转为民用,保证了军工企业的生存和活力,使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管理体制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不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所以,要继续加大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改革力度,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军民一体”化的方针。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国家已经允许非国有制经济进入国防科技工业,这将有力地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4)加快国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要实现军队信息化系统和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融合。要把国防实力融入国家整体实力之中,要依托国民经济信息系统平台,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与军队信息化系统的融合与连接,使国民经济信息系统成为军队信息系统的支撑和保障。加强国防信息动员是指动员军事系统之外的信息力量,包括国家安全动员、信息安全动员、信息技术产业动员、信息设备和信息人才的动员。信息动员系统的建设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时代,一体化动员、网络化动员、精神化动员和知识化动员成为最主要的特点,在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搞好信息动员,让社会信息动员系统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补充和可靠支撑。

(5)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邓小平曾经说过,“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关系到军队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大局,非解决不可”。人才是兴军之本、强军之基,高素质的人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千方百计地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优秀人才要优先使用,对特殊人才要特殊管理。要依托军队院校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时代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要在广大官兵中普及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要使每一位官兵都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时代的武器装备,使每

一位官兵都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时代的指挥控制系统。还应大量吸纳地方的信息技术人才。军队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而信息技术人才具有通用性,这种通用性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人才途径。

人才乃建军之本,强军之基。不同的时代,对军队人员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农业时代,要求的是体能型军人,工业时代要求的是技能型军人,到了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则是知识型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知识武装官兵、武装军队,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把加快高素质知识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作为实现军队信息化的基本路径,采取依托国民教育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力争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型高素质人才吸收到军队的行列中来。目前,美国军官几乎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军官高达近50%。在伊拉克战争中,操纵“爱国者”防空导弹、“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高技术兵器的军人,有三分之一是技术专家。俄罗斯目前98%的军官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和副博士;日本自卫队和以色列军队则要求军官必须全部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

当然,军队的知识化并非仅等于军官的高学历。最终的检验标准,在于指挥员的综合素质,驾驭现代装备的能力。总之,努力实现军队人员的知识化,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共同选择。

4.2.2实践过程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递进的实践过程,空喊喊不来,坐等也等不来。

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就是要立足我们的实际,借鉴外军的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坚持高层次谋划和高起点建设,切实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拿出成果。另一方面要开拓创新。信息化建设是一场科学革命,是多领域高新技术集成的创新活动,必须坚持以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先导,冲破束缚,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手段指导建设实践。再一方面要务求实效。信息化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如果搞花架子工程,重轰动效应,不仅造成浪费,延误建设进程,而且必然会遭受战争的惩罚。必须根据现代科学的能级原理,对本级的职能要科学定位,对下级的要求要合理可行,牢固树立务实为本、求实为责的思想,不提空洞口号,不做表面文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一件一件抓落实,不断积小成为大成。

5 军队信息化发展前景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战争的主要形态,我军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参与新国防白皮书撰写的军事专家傅岩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指挥自动化、主战装备信息化、军队日常业务信息化三个方面。"

20多年来,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级指挥机关和作战部队指挥手段明显改善,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在军队日常业务工作中日益普及,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在今日中国的许多军营,"夹子传阅"式的传统作战指挥手段,正渐渐被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所取代;"上班先开机,办公必上网"已成为军队大多数机关干部的工作方式;在局域网上学习和娱乐,成了许多战士训练之余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平时训练和演练中,电脑搜集传递情报、火炮自动搜索目标、双方实施强电子干扰等,都已成为中国军队必不可少的科目。无论首长机关训练,还是分队战术技术训练,以及单兵单车训练和对抗演练,都要加入信息化的训练内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致力于全面推进以军事信息系统和信息化主战武器系统建设为主体、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和保障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人民解放军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

设的发展方向,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立足国情和军情,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而对于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专家认为,我军机械化建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面临信息化的严峻挑战。[6]我军必须将信息化与机械化融为一体,同步推进,走既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又具有我军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样我们才能有把握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

参考文献:

1.丁锋.民技军用,功在千秋.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

2.刘朝勋,任希魁.论我国国防经济建设的跨越发展道路.理论月刊,2004

3. 郭瑞军,韩萍,刘岩;解析结构模型在城市交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4期

4. 周东北;物流单元网络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巨乃岐;周林;宋海龙;许文胜;徐利剑;新战略新举措新突破——论江泽民的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J];天中学刊;2007年01期

6. 巨乃岐;张志国;翟秀文;试论江泽民关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贡献[J];学术论坛;2007年06期

7.王文荣。中国军队第三次现代化论纲。解放军出版社,2005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及要求 摘要:信息化战争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我在这里将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 关键词:主导武器信息化军队资源信息化信息战主导地位正文: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

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四、信息战是战争的基本内容 在人类历史上的冷兵器或热兵器战争中,早已存在许多信息战的经典案例。在机械化战争中,更是不乏以信息战手段击败敌人夺取战争胜利的精彩故事。但那个时期的信息战仅仅表现为零碎的、局部的、短时间的,规模比较小,常常是战术、战役层次上的,或服从于火力战,其后果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战上升到了战略的位置,战争的全过程、全空间、全方位都充满了信息战。 信息战已成为战争的主要的甚至全部的内容。战略信息战、战役信息战、战术信息战、相互交叉;太空信息战、海洋信息战、陆地信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分析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与特点_图文_(精)

需求工程 Emall:gfkj@https://www.wendangku.net/doc/6315821525.html,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摘要: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 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 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信息战指挥控制战 当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正逐步成为维持社会一切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信息作用的提升。信息、信息技术,同样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新军事革命” , 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的领域。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 的:“人类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的军事斗争已经跨进了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是指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一定的社会领域所形成的结果,它既是衡量信息社会发展程度的静态指标,又是与社会的发展互为促进的动态概念。信息化作用于军事, 就是军事信息化。军事信息化以军事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部队和装备为主体,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为核心,必将对人类的军事 活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预见,未来高技术战争将 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 必 将围绕着控制信息权这个当代军事 制高点展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 事需求的根本就在于建立军事优势 和战场优势,在于建立军事信息优

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在于能以比 敌人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对战 争空间所发生的一切更全面地了 解、更快地掌握、更快地决策在于有效而又恰当地管理所获得的一切军 事信息,在于将有效而又适当的信 息以适合于每个使用者所需要的形 式实时或近实时地分发给适当的使 用者。而所有这些目的的实现必须 主要依靠各类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来 完成, 因此, 有必要对各类典型军事 系统的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明晰其 对信息化战争的军事需求。 本文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文章将 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各类军事系 统的军事需求展开探讨, 在此之前, 我们觉得有必要首先将作为前提和 基础的信息化战争的相关概念、特 点和主要作战样式等问题进行必要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 赵宗岐 面对波及全球、涉及许多领域的军事变革,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并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军事斗争准备,把打赢信息战作为军事工作指导的重大课题。 一、应时而动,在世界军事变革中把握机遇 适应战争形态变革的主动抉择。信息化战争,是以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高技术战争,以其军队人员知识化、武器装备智能化、作战编成一体化、战场要素数字化、作战方式精确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以及后勤保障集约化等鲜明特点,构成了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制胜因素上,主导战争胜负的是信息能力,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能够更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体现在作战方式上,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作战目的更强调着眼瘫痪敌人整个作战体系,精确地运用“硬”、“软”一体手段,打击敌作战系统的关节点。体现在对抗形式上,体系对抗成为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战争形态的转型,促使原有的军事斗争准备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军事斗争准备只有立足于经受信息作战的考验来谋划,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迎接信息化挑战的迫切需要。面对信息化战争,世界主要国家军队都在抓紧实施信息化国防和军队建设,以谋求新世纪战略主动权。美军先后制定了信息战政策和条令,设立了信息战中心,组建了数字化部队,进行了信息战试验,建设了一体化的C4ISR系统。俄、英、法等国也在积极利用新军事变革的机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断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以争夺信息优势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竞赛业已展开。不难预见,未来局部战争中,信息领域的对抗必将异常激烈。落后于世界军事发展的时代潮流,将会失去新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甚至可能会出现以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对抗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军队的被动局面。 抓住战略机遇期的本质要求。世界新军事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抓住战略机遇期,对于我们做好当前正在做的各项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心转向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把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转向信息化,在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这个大背景下展开各项建设。信息化作战准备不上台阶,机械化作战准备就长期在低层次徘徊。事实上,我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作战能力整体提高和有效发挥的一个“瓶颈”。在军事斗争准备领域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需要我们把加快信息作战准备步伐作为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信息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带动整体作战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乘势而上,通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谋求跨越式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解决思想观念滞后问题。由于我军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加部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如何摆脱思维惯性,更新观念,是一个难度颇大的新课题。首先,要以抓信息作战理论的学习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对信息作战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研究,不断强化信息制胜意识和跨越式发展意识,破除陈旧观念,澄清模糊认识,校正错误思想。其次,要把眼光定向未来,敏锐地捕捉世界新军事革命信息,大胆地展望和预测未来战争的发展走向,积极寻求有效对策和发展思路,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创新的观念谋划发展。 注重统筹协调,解决系统集成滞后问题。提高部队的信息作战能力,要改变以局部优势弥补整体不足的传统观念,针对当前战斗力各要素系统构成不配套、技术体制不兼容的弊端,围绕实现战场感知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综合集成,搞好研究论证,加强统筹协调,搞好顶层设计。既要有全军性的总目标,又要针对各军兵种、各战区部队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信息化战争特点的分析研究 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滚滚浪潮,信息化战争正加速登上人类的战争舞台。与以往的战争特别是机械化战争相比,这一笼罩着信息光环的战争形态将显现出许多新的、独有的特征。信息化战争就其大概学术上比较一致的意见具有如下6个特征: 1.作战力量数字化集成化,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知识化) 数字化部队就是作战单元(武器平台),装备系统,单兵装备和指挥系统高度网络整合的部队.但这还不是信息化部队.其中还有一个知识化.就是作战和保障人员具有新的科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各种信息装备和系统. 这样一支知识化人员武装起来的数字化部队就是初步的信息化部队. 他们将奋战在以信息主导的战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这种力量的竞赛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的较量上,但最终表现在战场能量释放的较量上。正如人们已知的,机械化战争中,战场释放的能量主要是机械能,即机械运动产生的动能和势能。这些能量增加了机械化兵器的机动速度、杀伤能力和防护水平,使战争呈现出高度机械化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这种新的战场能量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上的全部作战活动,具有战争制胜的巨大作用。 2.武器系统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将是以信息支撑为主要作战兵器 所谓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弹药主要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它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卫星;空战场上各类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海战场上的各种高技术战舰以及地面战场上各种先进的坦克、装甲战车等。从近几场带有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兵器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力军”,在战场上发挥着机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 武器装备作为军事科学技术的物化成果和主要标志,反映着一种战争形态的基本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坦克、飞机、大炮之类的机械化兵器,可以代表机械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为机械化战争中的主导兵器。而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则是信息化兵器

浅谈信息化建设在军队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化建设在军队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信息革命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作为国家富强的强力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重点就信息化对军队后勤管理影响进行了剖析。加强信息化后勤管理,必须提高意识,充分认清信息化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一支管理水平高,业务技术强,具备良好工作经验的后勤管理队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加速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网络系统,切实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后勤管理军队 【正文】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高技术的时代,而作为孕育高新技术的温床与试验田,信息化在军队中的大规模使用已经使信息化战争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完全融入到战争之中。并逐渐形成以下特点:1、武器系统智能化。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3、武器技术的极端化。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科学的,先进的后勤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后勤管理是部队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工作,它不仅是本级领导和职能机关的事情,更是与每位官兵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抓好后勤管理工作是促进部队各方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信息化后勤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后勤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高效、快速与精确的后勤保障活动,以后勤信息装备和后勤信息网络软件为主体,对军队后勤建设及管理活动进行决策、计划、协调、服务和控制的过程。信息化后勤管理是信息时代军队后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部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技术意义上讲,信息化后勤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管理的可控性,减少管理工作流程,降低管理的能量消耗。从人文层面上讲,信息技术使管理与人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层面上得到了升华,成为后勤对军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贡献。 信息化在军队后勤领域的拓展应用,是运用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和处理后勤保障活动,

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装备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为为武器装备“保驾护航”的装备保障,毫无疑问会伴随武器装备发展的节拍打上信息化的烙印。装备保障建设如果偏离了信息化战场需求,不仅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了标准。“打得赢”是牵引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积极探索信息化装备保障的新路子,是弥补现役装备保障力量不足,谋求装备保障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实现装备保障建设与未来信息化战场的接轨,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确立“信息主导、综合配套、畅通命脉”的保障观。面对装备保障环境日益信息化,必须依靠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智能技术,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面对新的灭火救援形态的挑战,装备保障建设应更新观念,按照“大储备、多通道、快投送”的思路,提高建设层次,增加信息技术含量,尽快与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全面接轨。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装备维修体系和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装备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和灭火救援中装备保障需求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强化装备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现代化战争中要

做到保障有力,使消防部队加快实现信息化的步伐,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首先各级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装备管理信息化教育活动,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每个装备管理人员;其次加强对各级装备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到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还需要所有的装备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进来,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知识,不断的钻研先进的装备保障能力。 二是把研制开发信息化装备保障新手段纳入警地科技创新的总体规划。目前,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很难适应装备发展的要求。靠警地合力开展科技攻关,是缩短“技术差”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以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需求为牵引,依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精确保障”的方法和路子,拓展和延伸“装备保障链”。依靠“拿来”,将那些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民用技术筛选出来,结合装备维修保障的实际需要,走开民为警用的新路子;依靠“结合”,共同研究开发装备故障综合诊断系统和远程支援维修系统,实行装备的不解体检测与维修;依靠“改造”,对现有装备维修保障手段进行技术“加工”,提升现有保障装备信息化含量和维修能力。 三是提高装备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多样途径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适应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一是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以达到把握信息化战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本质形态。从观察战争要素的形态入手简述信息化战争的八大特征。(一)、信息技术主导武器装备 冷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金属武器装备;热兵器战争的主导兵器是以化学能为基础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兵器是飞机、坦克、军舰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而信息化战争的主导兵器则是信息化兵器,更准确地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对作战手段、作战思想和战争进程发生主导作用的军事技术是信息技术。战场的指挥依赖于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监视、战场评估需要各种先进的电子、光学传感设备;突击兵器更离不开各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确导引技术。信息化战争上的几乎所有兵器都是信息技术兵器、信息主导的兵器或称之为信息化兵器。用在各种兵器中的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经费也在兵器总价值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如在坦克中占%,飞机中占%,导弹中占%,卫星中占%,指挥系统中约占%。曾有人把信息化战争中的兵器比喻成“装载电子信息设备的容器”。信息化技术主导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一大特征。 (二)、信息化军队 强大的信息化军队出现于战场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何种形态的战争需要何种性质的军队于之相匹配;反之,军队的特性也影响战争形态的演变。在信息化战争中驰骋疆场的主力只能是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是一支由信息化人才集聚起来的、按照信息化作战需要编组、装备和熟练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化作战理论指导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三)、资源信息化 物资、能源和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以前的战争中,物资、能源的地位更为突出,是主要的战略资源。但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处于首要的位置,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信息资源为目标开展的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信息主导了物资、能源的整合、运作和能量释放过程。谁占有信息优势,谁就可能占有战场的主动权并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占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做到知己知彼、耳聪目明、胸有成竹、军令通常,还关系到能否快速反应、精确有效地突击。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资源信息化。

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浅析军队信息化建设 作者:郭慧琼州学院艺术学院10级舞蹈编导班海南三亚572000 内容摘要: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加强“军民结合”和“民技军用”的方针,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体制改革,加快信息动员系统的建设,加快军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策略体制改革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已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在世界近期发生的四场局部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依仗其强大的信息优势,在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的基础上,以较小的代价,一次又一次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对我军履行历史使命、打赢未来战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立体化战争,需要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以“高”制“高”,形成对强敌的局部优势,并逐渐走向整体的均势或优势,才能有把握遏制战争或赢得战争。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有空间保障系统的支持,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即指挥自动化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基础设施包括三大内容,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信息时代的空间基础建设成为必争的制高点,没有可靠安全的网络系统,即使武器装备实现了信息化,也无法实施指挥的自动化,无法实施作战行动。 1.正确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化作战理念,确立先进的信息化作战理念。在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同时,带动并加速推进尚未完成的机械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其次,用系统思想、系统方法来搞建设。要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和一体化建设。既要搞好总体设计、系统规划蓝图,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又要区分建设任务,分步组织实施;既要立足自力更生,实现创新,又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合理吸收发达国家军队的先进技术。

从军队信息化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_0

从军队信息化建设到建设信息化军队 几年前,国外有一家窗帘厂濒临倒闭之际,求助于咨询公司。咨询公司只让他们把窗帘厂改为遮光技术厂,这个厂子便活了起来。 一个名子的改变,拓宽了发展视野;一个概念更换,撬开了心智枷锁。更新观念,离不开更新概念。在新军事变革中,我们需要适时采用新的概念,来展现新的发展思路。 持续发生的新军事变革虽然至今仍看不到彼岸,但清晰可见变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这场新军事变革,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上个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对军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还停留于“建构”阶段,即在机械化军队的组织结构框架内进行信息技术嵌入、建网、联网、集成,实际上是用信息技术加强机械化、提升机械化。理论界常把这一阶段的变革,称之为军事领域里的变革,是推动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当时,美陆军要建设的数字化师、数字化军,都是在原来机械化军队的结构内进行的。后来,美军汲取社会上一些大企业、跨国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改变了变革的思路。 以往的军事变革,都是先变革军事技术,先变革武器装备,最后完成军事组织体制的变革,以适应新的作战方式。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应当反过来进行。企业界的经验也是“先组织结构合理化,再自动化、信息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界进行信息化建设,只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虽有成效,但还谈不上变革。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曾花大笔金钱搞自动化,办公效率明显提高,如北美分公司的财务部,实现办公自动化后,人员由原来的500人减少到400人,公司领导自认为不错。后来,他们得知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做同样的工作,一共只用了5个人。两者相对照,福特公司的领导大吃一惊。他们深入调查后发现,马自达公司从调整组织结构入手,先改变工作流程,再搞办公自动化。福特公司的财务制度、组织结构,还是传统模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后来,福特公司经过优化结构,再造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搞办公自动化,公司财务员工压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存在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即一个社会系统形成后,必将在实际运作中不断自我强化。以致后来人们改进它的种种尝试,都难以摆脱原有思路的影响。 另外,组织结构不改变,很难做出信息化的正确决策。通常人们都是站在本单位、本部门谋划工作,形成了一种“职业官能症”。研究信息化首先是本单位的信息化,超出本单位的建设范围,领导视野就达不到了。致使出现新的“同构病”——大而全、小而全,你有我也有,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对此,有人称之为“马铃薯效应”——一麻袋马铃薯,个个都发芽,个个自成小系统,自我封闭,互不相联。建这些系统,从局部来看可能合理,但从信息化的全局看可能不科学、不合理。 外军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信息化不走弯路,还应从理顺编制体制、调整指挥体系入手。否则,各级、各部门都忙着信息化,很可能现在动作愈快、投入愈多,将来一旦返工,造成的损失就愈大。因而,先组织结构合理化,再信息化;或者组织结构合理化与信息化一并考虑,同时进行,成了新军事变革的一种新共识。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浅析信息化战争特点 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信息化战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发生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为世界各国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局部信息化战争之间的共性,总结出几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这些特点可能为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点新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1991年1月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美军信息化武器仅占8%左右,主战武器依然是机械化武器;1999年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动用了多种武器装备,包括军用卫星、作战飞机、预警飞机、电子战飞机、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及航空母舰,是以信息战为主要特征的高技术的战争;2001年对阿富汗的战争,美军使用了过半数的信息化武器,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投入了90%的信息化武器,美军的主体己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美国发动的这4次战争,将信息化战争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新军事变革,对世界军事形势及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一.信息在战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信息是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特殊物质,在军事上的应用历史久远,从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直到信息化兵器时代,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各历史时期战争的胜负。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作战方式是集团布阵、短兵相接,拼人力、拼体力。工业时代的战争,出现了电报、电话、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工业时代的战争是以装甲机械化为主的军队之间的作战,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战争,进行阵地战、消耗战,拼钢铁、拼能源。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对抗表现为非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信息起主导作用,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战场胜负不再仅仅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寡、火力与机动力的强弱,信息力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成了整个军队的心脏,成为一种武器。信息化战争的最大特点是围绕信息展开,是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战争,作战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在近乎实时性信息指导下进行的。在信息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核心是夺取制信息权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握有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才能获取战场行动的主动权和自由权,其实质就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增强己方或是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因此,信息优势是确立国家军事优势与战场优势的先决条件。 二.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 信息技术是人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功能的全面拓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军事中的运用表现为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是延长和增强人类感官功能的技术,此技术主要解决信息获得问题,运用到军事上的传感技术十分发达,如侦察卫星、雷达、电子侦察、窃听器、地面传感器、海上侦察船、声纳、航天侦察、红外遥感、热成像、导弹预警、雷达探测、夜视器材等,构成了外层空间、空中、地面、海上、水下立体的全方位的信息遥感控制系统。尤其是各种侦察卫星的使用,使战场空前透明。通讯技

刘亚平 军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浅析

军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浅析 考号:110210135104 姓名:刘亚平 摘要: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应认清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更新观念,把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保证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形势特点规划 前言 世纪之交发生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是迄今人类军事史上范围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既使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又给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新军事革命的本质和核心是信息化。全军部队在贯彻中央军委战略决策、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创新实践中,积极性很高,行动很快。总结信息化建设的初步经验,推动和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① 认清信息化建设的严峻形势 加快信息化建设,必须克服思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一种是信心不足,对立足现有条件进行信息化建设感到无从下手,难有作为;一种是机械地照抄外军的做法,跟在外军的后面,亦步亦趋;另一种是脱离实际,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出成果。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我军是在“小米加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在武器装备方面,许多国家军队的机械化建设已完成80%,有的已接近1000%,信息化装备比例在不断上升。如美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的一半,海空军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70%以上。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性课题,是一个异常艰巨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

军队信息化建设

第三章软件可实现的功能 3.1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系统为全团各级人员提供统一的办公平台,保证及时获取和共享需要的信息。主要实现功能有单位日程安排、文书流转、通用车辆派遣管理、通知管理等,实现无纸化办公。 a) 单位日程安排,用于管理全团工作安排,直观的展示工作计划,保障日常工作的高效协调; b)文书流转功能,提供收文、发文的网上全程办理,文现内部公文管理电子化。由电子行文代替手工行文,解决公文传递慢,信息不及时、小同步,不易于査阅等问题。 c)通用车辆派遣管理。通过申请人通过车辆申请功能录入申请信息,提交任务,值班首长在线实时审批,审批通过下发至作战值班员、车辆值班室、汽车队队部、门岗,完成车辆派遣管理。 d)通知管理,提供完善的通知发布与维护机制,使信息管理人员易于对所管理信息进行维护。 3.2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分人员信息管理和岗哨管理两大模块,实现人员的人员信息统计、人员基木信息管理、人员状态管理、岗哨管理、连队排岗、查岗信息管理、电子巡更、单位编制管理等功能的实时化、智能化管控。 a)人员状态管理和人员信息统计,可实现对在外人员的动态掌控,全方位展示人员在位的情况,相应权限人员吋实时导出人员情况统计

表及花名册等报表; b)人员信息管理可实现对单位编制的分级管理并在相应编制下添加删除对应人员,实现人员信息的结构化、准确化管理;人员请销假管理主要针对军官、各级士兵等人员外出时必须经过的审核管理手续。要求完全符合部队的特殊管理要求,流程谨密合理、操作简捷、请销假灵活机动; d)岗哨管理,可设置营区内的岗哨位置,通过连队排岗功能设置确定每个时间段的人在岗哨监控系统上动态监控,作战值班室吋实时査看相应全团岗哨分布及岗哨执勤情况并可录入查岗信息; e)电子巡更系统,利用部署在巡更路线上的读写器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对巡更记录进行有效分析管理,约束巡更人员行为,保障军营的高效管理; f)具有用户/用户组/角色管理功能,按不同的组和角色决定其权限,具有完善的审计和日志管理功能,使得各级用户只能浏览权限范围内的信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g)系统能够向所有的应用和组件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审核、加密等功能齐全的安全服务。 3.3 装备管理 装备器材管理系统主要由装备车辆管理模块和物资器材管理模块组成,实现装备、车辆、物资器材的全寿命管理,并对装备的管理进行角色权限的控制,实现功能齐全的安全服务。 3.3.1 装备信息管理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要求 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要求 战争,使信息网络成为军事打击和心理战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作战工具。信息战已衍生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传统战争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现代战争的信息网络行为已贯穿战争的全过程。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信息网络已成为一把高悬在战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的理解,信息化战争特点主要是指挥通信数字化,情报准确等特点,依靠天基的侦察卫星、地面雷达、空中侦察等众多手段获得准确的作战情报,通过各种电子战设备对敌方通信指挥实施压制,切断对方通信,已达到打乱敌方指挥调度顺序的目的,为己方行动获得各种便利。 信息网络战的主要特点:一是作战力量广泛。由于信息技术有很强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性,使得凡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着一定网络攻击手段的人都可以介入网络战;二是作战对象平等。计算机网络战中,只要拥有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网络战就可以得到有效实施,而与国力大小、兵力多少无关;三是作战空间广阔。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网络能够到达的地方,网络战都可以实施;四是作战时间连续。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不受天候因素制约,可在任何时段进行。五是破坏信息系统和影响人的心理,破坏信息系统的效果是敌方无法利用信息系统的设施获得所需要的正确信息,既可以从物理上摧毁地方的硬件设施,也可以是破坏系统软件,使系统崩溃或提供不正确的信息。通过提供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可以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控制人的行为,影响士气,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信息网络战主要有三种形式:心理战、电子战和计算机战。心理战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削弱战斗力。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内容之一,将其归为信息战武器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各种电子设备,无论是探测器(雷达,光电设备,监听设备),还是信息处理平台、通讯设施(无线通讯,有线通讯),核心都是电子设备。通过电子干扰可以削弱雷达等探测器的能力,使得敌方无法及时收集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信息或者传递错误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平台,在信息系统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计算机战是指利用计算机开展的以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特性、电磁特性对敌实施网络窃密和电磁窃密;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计算机芯片攻击、网络“黑客” 攻击、电磁干扰等手段实施网络进攻;采取加强“防火墙”技术、断开核心系统与外界的链接等措施进行网络防护;进行系统备份,为网络恢复做好充分准备等。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现国防现代话是我国国防对的总要求,国防现代化又要以军队现代化为中心。 1.及时获得可靠的目标信息 先进的卫星系统、侦察飞机、地面站和地面侦察人员等,组成了一个天、地(海)、空一体化的情报、侦察和监视(ISR)系统。它为部队提供作战空间的情况,包括各部队的部署、兵力兵器、作战意图等方面的情况和提供毁伤效果评估。 2.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质量和安全性。 保障军用信息传输系统的畅通,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加强信息管理能力,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保障。卫星通信以其广域覆盖和全球覆盖,独特的

论军队基层信息化建设

全军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我军基层信息化建设 导师姓名: 作者姓名: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完成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制

目录 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相关基本概念与规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信息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军队信息化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在军事理论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在军事技术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在武器装备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在军事人才生成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 在军事组织体制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 在后勤保障方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3.展望目前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发展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水平不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空间保障系统建设缓慢.................................................... 错误!未定义书签。4.立足我国实情,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军队信息化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信息化建设战略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正确处理我国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加强“军民结合”和“民技军用”的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体制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加快国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加快我国军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实施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5.军队信息化发展前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10)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俄罗斯大力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俄罗斯大力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 刘再起 2011-3-26 14:15:47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运用,争夺和保卫信息资源将成为未来保卫国家利益斗争的重点和焦点,信息战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基本战争样式,信息时代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将系于能否打赢信息战。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俄罗斯军队对信息战的认识、重视;俄军在发展信息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俄军为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拟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信息战军队信息化 【作者简介】刘再起,1967年生,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教研室主任。(武汉430072) 当前,整个世界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军队也不可能置身于信息化之外。信息化,是指在人的活动甚至整个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收集、传输、储存、处理设备的过程,信息化将为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将对科研信息化建设、对生产管理、经费管理、武器控制、部队指挥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完全可以说,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防实力的增长必然要求信息量的同步增长。正因为如此,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质量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一支军队国防实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准。 俄军认为,在当前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俄罗斯仍继续奉行防御战略,同时致力于提高技术装备的质量和全体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必须探索新的途径来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实现军队信息化就是提高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俄军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俄军认为,军队信息化,是个综合性组织过程,即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时,在军队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利用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存储设备以提高军队活动效率和满足军事指挥机关指挥员对信息的需求。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化的广泛性。如果没有对信息和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如计算机的利用,那么,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军队建设的任何问题。由于信息

加强信息化军队建设 努力构建整体训练环境

加强信息化军队建设努力构建整体训练环境 【2004-12-07 10:41】 【张福有】【解放军报】 [文章导读] 作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全新训练模式、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实践活动,一体化训练要求训练保障不断深化改革, [正文] 作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全 新训练模式、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实践活动,一体化训练要求训练保障不断深化改革——— 营造一体化训练环境是十分复杂和不断发展的系统工程。新时期、新阶段的训练保障工作应努力转变观念,在优化内部结构,科学配置和开发训练保障资源上积极作为;在拓展完善模拟化、智能化训练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训练水平上积极作为;在建设新型训练基地,实现部队训练基地化上积极作为,为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深化训练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综合开发,提高对一体化训练的保障效益 一体化训练是全新的训练模式,但开展一体化训练却必须立足现有装备和训练保障条件这个现实基础。解决这一矛盾,既应对我军现有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保障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又应对训练保障体制和结构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找准问题深化改革,发现潜力综合开发。 经过多年的装备建设和训练改革,我军技术、装备、人才的储备已今非昔比,有些部队

已经初步具备一体化训练条件;我们在训练保障方面的投入和建设,也已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因此,认为一体化训练依然不具备条件,一体化训练遥不可及,是站不住脚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训练资源的配置和开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比如,在训练保障资源的体制建设上,仍没能打破军兵种自成体系的小、散、全保障格局,还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互不交融等现象,资源配置分散,保障效率不高。在训练保障资源的内部结构上,仍然更多依赖数量、规模上的投入,更多地争取硬件建设,轻视对智力资源特别是人的科技素质的开发,等等。 坚持以资源共享为途径整合训练保障资源。装备不同武器的部队要求不同的一体化训练条件,不同的训练任务需要不同的一体化训练保障。然而,任何一支部队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全所需的各类训练设施,任何一项训练任务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设单一的专用训练场。因此,应按照效益最大化和综合集成的原则,打破目前各军兵种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层次重叠、重复建设、互不交融的传统保障结构,改变小、散、全的保障格局,扭转资源配置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局面,代之以综合集成、整体配套、统管共用、联合保障的新的训练保障体制;应对现有保障资源进行盘活重组,把“散”的聚合,把“闲”的起用,把“单”的添全,使之优势互补,变被动、封闭式的保障为主动开放式的保障,变谁开发谁使用的资源独享为统一规划、重点开发、共同使用,变单一的专业化建设为综合型多功能建设,变体系内定项保障为全方位的联合保障,变粗放的数量型保障为集约效益型保障,实现人才、信息和设施等资源的开放共享,充分满足一体化训练对保障资源的需求,为一体化训练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坚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优化训练保障资源。训练保障作为军事训练的基础条件,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以信息化为主导,不断加大训练保障自身的信息技术含量。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已普遍改变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训练模式,大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训练质量。适应这一趋势,训练保障应在内部结构上改变依赖数量和规模投入的传统做法,注重加大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投入,构建战训一致、标准统一、相互兼容的信息系统,夯实一体化训练的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含量高的训练设施和器材,提高训练保障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嵌入、附加、整合等技术手段,改造现有的训练保障设施和器材,使之适应一体化训练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通过直接吸收、在职培训等方式,开发训练保障的人才资源,提高训练保障人员的信息科技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一体化训练质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