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朔里矿矿井概况

朔里矿矿井概况

朔里矿矿井概况
朔里矿矿井概况

朔里矿矿井概况

朔里煤矿原设计能力60万吨/年,服务年限90年。1966年7月15日破土动工,1971年7月1日试生产,1972年正式投产,当年达到设计能力,1977年实现产量翻番。1974年引进英国综采机组,是新中国第一批试行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矿井,实现了采煤工艺质的飞跃。1994年建成高产高效矿井,多年保持综采产量超百万吨,并一直将高产高效、低成本、高利润的业绩保持至今,经过不断致力于采掘工艺的改革,目前生产原煤超过200万吨,30多年来,共生产原煤5千多万吨。

一、地理交通位臵、井田范围及气象

1、地理交通位臵: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境内,矿井南距淮北市15千米,北距徐州市40千米,312国道从矿井西部穿过,矿区专用铁路线在坡里车站与通过矿井西部符夹线与京九、陇海、京沪线接轨。公路西距202国道6公里,南3公里至淮北环城线,并通过环城线分别与合徐高速、连霍高速相接。

2、井田范围:朔里煤矿井田东西以5、6煤层露头为界,南部以河洼地堑与岱河矿为界,东南以38+号勘探线与房庄矿为界,西北与刘村矿为界,北部为丁里为成岩侵入体。井田面积南北长7.3公里,东西宽2~4公里,井田面积19.5平方公里。

3、矿井气象:矿区地面标高32.4~33.6米,东有龙河,西有岱河,最高洪水位是82年7月,闸河矿区的闸河的水位为36.586米,雨季6、7、8月,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最大风力9级,气温最低零下12℃—18℃,最高35℃—39℃,冻土带厚300毫米,积雪量350毫米,本矿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烈度8级。

二、矿井地质

朔里井田属华北型地层,整个含煤地层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又被第四

系冲积层所覆盖,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群灰岩,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第四系。含煤地层为中石碳统本溪群,上石炭统太原群和二迭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其中以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主(3、4、5),山西组(6)次之。含煤地层总厚度560米左右。

1、煤层

井田可采煤层为3、4、5、6层,主采煤层为3、5层,4、6层部分可采,均为中厚煤层, 全井田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8.0米左右(3煤平均2.0m、4煤平均1.0m、5煤平均3.0m、6煤平均2.0m)。煤层倾角一般10°~20°,个别地区达30°左右。

①煤层顶底板特征

根据三十多年开采情况,朔里井田各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少量砂岩或粉砂岩。顶板基本上平整、连续,仅6层煤受古河流冲刷影响而出现凹凸不平的顶板。相反,3、5层煤底板中则以底鼓构造而见长。另外,由于本井田内褶曲构造发育,相应在褶曲轴部或倾伏端,常常裂隙构造比较发育。

3层煤顶底板特征:顶板泥岩为主,局部砂岩或粉砂岩,平均厚度为5.69m,部分地段有时有炭质泥岩伪顶。区域裂隙和各种节理比较发育,易于形成冒顶。另外,该煤层顶板岩石遇水易变软,不利于现场管理;底板主要为泥岩,平均厚度3.23m。部分地段有炭质泥岩伪顶,葛凹向斜东翼及西三采区南部为花岗斑岩及辉绿岩顶板厚1.35~11.07米和0.10~2.34米,据生产中揭露,原生底鼓较发育,对工作面推进影响很大。

4层煤顶底板特征:顶板大部分为泥岩和分布零星的砂岩或粉砂岩,泥岩平均厚度为3.23米,部分地段有炭质泥岩伪顶,葛凹向斜东翼有部分为花岗斑岩顶板厚2.25米,底板主要为泥岩,局部粉砂岩,平均厚度1.23米。

5层煤顶底板特征:顶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部分砂岩,泥岩平均厚度1.28m。顶板中裂隙发育,岩石遇水膨胀、变软;底板主要为泥岩,局部砂岩及

粉砂岩,平均2.13m。生产中常见底鼓构造,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北盆2/3的花岗斑岩顶板厚0.6~15.15米,局部厚30.34米,井田东部,西南及南部有古河流冲刷形成的砂岩顶板。

6层煤顶底板特征:顶板以砂岩、粉砂岩为主,部分泥岩,厚5.68m,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块段有0.55-0.84m的黑色脆性泥岩和0.40-0.90m的煤线组成的复合伪顶。再加上裂隙发育,使顶板管理非常困难。另外,北部古河流冲刷区边缘顶板将凹凸不平;底板主要为粉砂岩、部分砂岩,少量泥岩,厚4.91m。

综上所述,煤层顶底板虽然平整,但裂隙构造发育,岩石破碎,而且遇水膨胀、变软,不利于生产管理。3、5层煤常见底鼓构造,6层煤局部块段有复合伪顶,实为生产的不利因素。参照规程的有关规定,煤层顶底板综合评定为Ⅲ类。

附表:

②煤质

本井田煤类较多,以瘦煤贫煤为主,无烟煤、自然焦次之,焦煤很少,本区焦煤之结焦性与粘结性较好,瘦煤稍差,贫煤及无烟煤不具结焦性及粘结性。各煤层煤质总的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山系组煤6煤层煤由瘦煤——贫煤——无烟煤,下石盒子组3、4、5煤层是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天然焦。

我矿各层煤均呈黑色,少数半暗型。煤中混合物主要有黄铁矿、方解石和粘土质;其含量为3.36-20.7%,一般含量在10%左右。从灰份产率来看,本区为低~中灰份煤,煤层中原煤灰分含量变化较大,为6.6-35.3%,平均为20%左右,原煤成分SiO2占45.8%,Al2O3占35.6%,其他占18.5%。各煤层硫之含量,

一般<1%,属于低硫煤,磷之含量一般<0.05%。

2、地质构造

朔里井田在构造上位于闸河复式向斜中段西翼,总体上为单一向斜构造,走向NNE,次级构造较为发育,从南至北有柳园背斜、黄湾向斜、矬楼背斜、黄凹向斜。矬楼背斜位于井田中部,将整个井田分为南、北两个复式向斜(或向斜)次级构造,生产中习惯称南盆、北盆。

南盆的黄湾复式向斜规模最大,形成本井田最大的含煤盆地。因其中部隆起,又形成东西两个向斜,生产上称之为南盆的东盆和西盆。

井田中部的矬楼背斜褶曲的发育造成煤层产状的多变:走向多因褶曲而异,倾向随着位臵而变,但倾角最大不超过30°,对生产来说,还算是比较有利的。现剩余的3、5层煤,处于葛凹向斜两翼。煤层倾角介于5°~22°之间,局部可达28°以上,平均倾角在15°左右;现剩余的6层煤,处于黄湾向斜西翼,少量处于轴部。煤层倾角3°~19°。

井田断裂构造相对较少,且都集中在南部柳园背斜南侧及东侧。根据到目前为止的钻探和巷道资料揭露分析。本井田断层主要有27条,其中落差10米及其以上的有25条,可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及北部逆断层三大组。其中以东西向断层规模大,平面延伸长、破碎带宽、断距大。除此之外,生产中还揭露了许多小断层,常常给生产带来被动。

3、火成岩

井田受丁里火成岩体的影响,岩浆侵入范围广,且无一定规律。根据钻探和采掘工程揭露,全井田除6层煤没有受到岩浆岩的侵入外,其余各煤层均遭到火成岩的侵入和破坏。岩浆岩类型主要有辉绿岩和花岗斑岩两种。辉绿岩集中分布在南盆南部和东侧,目前已对生产失去了影响。花岗斑岩分布在北盆,其面积占北盆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对3、5煤层影响较大。

4、瓦斯

根据勘探阶段钻孔煤芯瓦斯分析,朔里煤矿应为低瓦斯矿井。生产中,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则相对较高。投产以来,瓦斯涌出量在逐步上升,矿井瓦斯涌出的绝对量由投产时的0.37m3/min上升到28.18m3/min;相对量由投产时的0.25m3/日·吨上升到9.76m3/日·吨。单个采区的相对量投产初期最高仅2.98m3/日·吨,八五年最高达到20.65m3/日·吨,单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最高达6.6m3/日·吨,单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达1.91m3/min。

近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一直稳定在8立方米/分,相对量31立方米/日吨,属于高瓦斯矿井,未发生过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属于不突出矿井。

根据矿井瓦斯预测预报,随着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还将继续增加。

5、煤尘、自燃发火

根据2004年7月重庆煤研所对朔里煤矿3、5、6煤层煤样进行的爆炸实验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

煤尘爆炸危险性指数分别为3煤21.13、5煤19.75、6煤11.56

3、5、6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均为III级,有可能自燃发火的矿井。

地温与地压:本矿区年平均地温15℃左右。恒温带深度30米左右,其恒温温度为15℃左右,地温梯度3℃/100米。

6、水文地质

闸河煤田产煤地为复式向斜盆地,东西两侧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含有丰富的裂隙---喀斯特水。朔里矿就位于该聚水盆地的中部。地表水系水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常形成内涝。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二叠系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的隔水性较好,井下开采主要受二叠系砂岩含水层影响,但其含水条件较差,6#煤层的开采,将受到含水较强的石灰岩含水层水的威胁,突水系数7.07kg/cm2,受威胁的可采储量556.8万吨。

矿井含水层总厚度72~231米。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贮水空间和含水特性,本井田自上而下划分为全新统孔隙含水组、风化带裂隙含水组、石盒子组裂隙含水组、5煤组裂隙含水组、山西组裂隙含水组,太原群岩溶裂隙含水组六个含水组,分布有更新统隔水层、山西组顶部隔水层、太原群顶部隔水层三

个隔水层。

矿井六个含水组中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0.2ml/s.m个别达到0.9ml/s.m。根据开采经验,全新统孔隙含水组有23~52米厚更新统隔水粘土层的组隔,对井下生产构不成威胁,石盒子组含水组因距可采煤层较远亦影响不大,风化带含水组虽与浅部煤层有联系,但由于水量较小,对生产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对矿井开采有直接影响和产生较大威胁的含水层为5煤组含水组、山西组含水组和太原群含水组。

本矿自建井以来,有记载的水量大于10 m3/h的突水计37次,水量大于50 m3/h的突水计6次。其中最大涌水量高达125 m3/h的突水一次,发生在南二采区-172石门。1980年10月17日,石门揭露6层煤老顶砂岩,造成顶板淋水,帮出水,底板冒水。出水段长约50米,最大水量125吨/小时。几天后水量逐渐下降,后来稳定在80吨/小时,现在水量仍有40吨/小时左右。矿井涌水量在投产时的1971年平均为110.6吨/小时,随着开采强度的增加,1984年最大292吨/小时,目前矿井涌水量稳定在每小时180吨左右。

7、有益矿床耐火粘土的评价

本井田石盒子统底部距5煤层底板10~20m有一层铝土页岩(K2标志层),厚度一般在5米左右,层位亦较稳定,耐火粘土即产于其中。为非可塑性硬质粘土,为超基性及基性耐火材料。矿体呈似层状分布,品位厚度变化较大,井田南部及东南部矿层厚度一般为3米左右,为主要可采区,向北及西北部则逐渐变薄,厚度0.5~1.0米,多分叉而变为不可采。

主要工业指标:按品级要求,除少数样品为二级品外,大多数为一极品和特级品。硬质高岭土矿储量为2075.8万吨,

三、储量和生产能力

朔里矿原有地质储量1.018亿吨,可采7000万吨。截至2005年6月底矿井剩余地质储量2187.0万t,工业储量2116.7万t,可采储量1242.6万t。生产采区:(南二、II1、六一、北二、六二)剩余工业储量1013.2万吨,可采储量640.1万t,目前可布成面储量374.2万t。其中,3煤层工业储量121.5万t,可采储量46.7万t,可布成面储量15.7万t,5煤层工业储量473.6万t,可采储量279.7万t,可布成面储量118.5万t;6煤层工业储量418.1万t,可采储量304.7万t,可布成面储量240.0万t。准备、开拓和其它采区:工业储量840.0万t,

可采储量602.5万t,其中3煤层工业储量231.1万t,可采储量170.8万t;设计可布成面储量109.7万t,5煤层工业储量608.9万t,可采储量431.7万t,设计可布成面储量263.4万t可采储量1509.2万t。

1980年核定生产能力115万吨/年,1991年核定生产能力110万吨/年,1997年核定生产能力160万吨/年,2002年核定生产能力190万吨/年,2005年210万吨/年。

四、矿井生产布局

1、开拓方式

一对竖井,单一水平,上下山开采,主副井位于两个盆地构造之间,水平大巷标高-200m。

2、井筒布臵

矿井共有七对井筒,均为立井,工业广场地内设主井、副井,靠近工广北部设中央风井,井田北部设北三风井,井田西部设西三风井,井田南部设南一风井、南二风井。主井、副井、南一风井进风,中央风井、北三风井、南二风井和西三风井回风。

各井筒特征

⑴、主井净直径4.5米,荒径5.4米,井深277.8米,采用沉箱法施工,混凝土内壁厚,表土段650mm,基岩段350mm。主井井架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短桩6.5米深,主井内敷设有讯号电缆。主井采用2JK3×1.5-11.5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竖井提升,提升高度289.8米,配套电机800kw,减速机xp-30b/11.5行星齿轮减速机,采用液压盘式制动器,提升钢丝绳6×28TS+FC型,罐道采用38kg/m钢轨罐道,箕斗采用5.8吨(调度统计按4.8吨)轻型铝合金,电控采用焦作华飞电器厂生产的PCL可编程控制系统。

⑵、副井直径6米,净断面28.26m2,井深239.4米,混凝土内壁厚,表土段650mm,基岩段400mm。付井内安装直径273mm主排水管3路(其中一趟管路作为吃水管路),高压电缆三路(95mm、95mm,同时装有金属梯子间。动力、讯号电缆、压风管、洒水管、排水管等位臵采用ⅡTK型降落保险器,以

策安全。我矿副井采用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的2JK3×1.5G-11.5型单绳缠绕式绞车一套,配套YO120-11.5型减速器一台,速比11.5、YB630-10/630kw电机,上海电机厂生产,液压盘式制动器,提升长度234.8米,提升速度8.0m/s,主钢丝绳6Δ(37)-Φ37一根,装备一套1.0T单层双车普通罐笼,罐道采用方钢组合罐道,主要任务为上下大型设备、物料、矸石及人员。

提升系统为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单层双车1吨标准矿车罐笼提人提料,YR118/4-10主电机,额定电压6KV,额定功率630KW。绞车型号KJ2×3×1.5G-11.5,为钢丝绳槽滚筒,其静张力为13吨,静张力差为8吨;TKD电控。

⑶、中央风井、南二风井和西三风井净断面12.56m2,

⑷、南一风井、北三风井净断面9.26m2。

3、大巷布臵

从井底车场沿矿井5号煤层底板分西、南、北三翼分别布臵-200集中水平大巷即北大巷、西大巷、南大巷等三条水平大巷开采3、4、5层煤,在西大巷中部布臵一石门至六层煤底板,沿六煤底板布臵-200水平大巷即六一大巷开采六煤,水平大巷均采用10T架线电机车牵引1T固定式矿车作为辅助运输。在南北两盆地5号煤层底板砂岩中分别布臵一条集中皮带运输大巷,安装皮带运输机,作为主运系统,将各采区煤运至主井煤仓。

井底车场为梭式车场,由井底车场分别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布臵-200水平大巷进行井田开拓,矿井内煤层因3、4、5层煤较近联合开采;六层距5层90米,单独开采。北翼大巷、西翼大巷、南翼大巷分别布臵在五层煤底板,六一大巷以石门与西翼大巷沟通。

2、采区划分

井田原设计划分25个采区,80年代重新划分15个采区,南盆8个采区,即南盆西一(已报废)、西二(已报废)、西三(已报废,复采)、南一(已报废,复采)、南二、II1、六一、六二。北盆7个采区北一(已报废、有采场活动)、

北二、北三(准备采区)、北四(开拓)、II3、北五采区、北六采区(现为刘村煤矿)。

采区均沿煤层倾斜方向布臵采区上下山系统,3、4、5煤层集中联合布臵,采区上、下山均布臵在5煤底板岩石中,形成一进一回的通风系统,其中轨道上、下山进风,回风行人上山回风;6煤层采区上、下山,两条布臵在6煤底板岩石中和一条6煤中,形成一进一回的通风系统,其中轨道上下山进风,回风行人上下山回风。各采区上下山均采用阶段石门或反上山与煤层联系,采区投产前生产系统巷道全部一次掘进到位;通风系统由副井和南一风井进风,经水平大巷进到采区轨道,再到工作面,回风至回风行人上山进入总回风巷到风井。

2、采煤方法

矿井采煤方法以走向长壁为主,局部为倾斜长壁,自由垮落法管理顶板。采区前进,区内后退,自上向下回采,回采上限南部-50米,北部-60米标高,下限到盆底,南盆底六层为-370米,北盆底5层为-340米标高。

矿井内煤层因3、4、5层煤较近联合开采;六层距5层90米,单独开采。目前,北部只有3、5层可采,南部现剩余仅少量五层及六二下部加六一采区的两个面可采,朔里矿多年以综采为主,近年来综采面单产130万吨左右,因综采开采强度高遗留边角块段多,导致许多采区不能及时报废。现朔里矿生产采区五个,即南二、、二一、六一、六二、北二。准备采区北三采区,开拓采区一个北四采区;复采采区三个即南一、西三和北一采区,合起来共有10个采区活动,采场分散,战线长效率低,管理难度大。

井筒

主井:井筒直径Ф4.5米,4.8吨底卸式箕斗,提升绞车为2JK3×1.5-11.5型,提升高度289米。

副井:井筒直径Ф6米,单层双车罐笼, 提升绞车为2JK3×1.5G-11.5型,电机为YB630-10/630,提升高度235米,井口标高均为34.8米。

4个风井Ф3.5米

井下生产系统

运输大巷-200米水平,主运系统为南北盆两个皮带系统,井底煤仓1000

吨,南盆有一500吨的缓冲煤仓。地面天仓1600吨,储煤场14万吨,地面选煤厂设计洗煤能力为120万吨.矿井供电为马庄变电所和纵楼变电所,两个回路3万5万伏电压。

辅助运输:井底车场为梭式车场,年通过能力122万吨.南北西三条轨道巷均为单轨,钢筋混凝土轨枕,每米30KG钢轨,轨距600毫米,大巷运输为10吨电机车头共10余部,约300辆1吨的固定式矿车.

矿井内煤层因3、4、5层煤较近联合开采,目前,北部只有3、5层,六层距5层90米单独开采,现剩余仅六二下部加六一采区的两个面可采,朔里矿多年以综采为主,近年来综采面单产140万吨左右,因综采开采强度高遗留边角块段多,导致许多采区不能及时报废,现朔里矿生产采区六个,南二、西三、二一、六一、六二、北一、北二。准备采区北三采区,开拓采区一个北四采区,残采煤采区二个南一、西三,合起来共有10个采区活动,战线长效率低,成本相对提高,根据朔里矿地质资料分析,矿井的产量下降后万吨掘进率可能达130米/万吨,维持一段时间后约5~6年,最终可达170米/万吨,

矿井通风系统为分区式通风和中央分列式联合布臵:

报废的西一西二采区后来也是中央风井通风,西三风井负责西三,六一,六二,采区通风,南二风井仅为南二采区通风,现在为高岭土和南二东盆开采服务。北三风井负责北三和北四采区的通风任务。

朔里矿目前需注意的重大技术安全问题:六二采区太原群的灰岩水的防治,北盆开采瓦斯增大情况下的瓦斯防治,以及北盆受火成岩侵入导致顶板和煤层裂隙多的顶板支护问题,另外,为接受岱河矿教训,沿空和大断面巷道支护问题也需要注意。

近期生产情况

朔里矿现有5个采煤区:综采区、综采维修区、采煤一区、采煤二区、高普区、公司采煤区(百慧公司)。十月份情况:综采区采623外工作面、综采维修区拆除623里工作面,高普区S5212-2工作面收作,然后搬至N5113工作面,采煤一区采N326工作面,采煤二区采N525里工作面,公司采煤区采W538上工作面,采煤预备区给各采煤区下料,掘进5个区共有掘进队15个,掘进一区有四个岩石掘进队,综掘区有3个队,掘进二区有3个队,掘进三区有3个队,公司掘进区2个队。另外金岩公司井下部分单位由我矿代管,由南一小井公司

机运区负责高岭土在南一小井方向的提升运输,高岭土区共三个队,其中二个掘进,一个回采,今年产量预计10万吨。高岭土99年核定储量2076万吨,主要分布在南二、南一、西三和北一采区。1993年试采,矿层厚度2.4~4.3米,采厚2.3米,资源回采率较低。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初步设计简介 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自然地理条件 孟村矿井及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彬长矿区中北部,地处咸阳市彬县与长武县交界地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管辖。井田东西长10.5km,南北宽6.5km,总体规划井田面积61.2km2。可采面积约58.77km2。 井田公路交通便利,312国道由东南向西北从中部穿过。以冉店为中心,东南距西安178km,距咸阳153km,距彬县28km,西北距长武县12km。井田内有县级公路与县乡相通,福银高速(G70)从井田东侧通过,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平(凉)铁路,通过井田东侧,便利的交通为煤炭外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彬长矿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塬梁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中部,将全区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加川道的地貌格局。孟村井田处于长武北塬,基本地貌有河谷平川、黄土塬梁和沟壑三种。总的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塬面最高海拔高程+1183.1m(西坳),河谷最低海拔高程+846.4m(亭北),相对高差150~230m。 本区地处中纬带高原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而冷,夏短而凉。3~5月份为西北季风期,最大风速12.7m/s。据长武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9.1℃,年均最高气温14.9℃,年均最低气温4.1℃,本区极端最高气温36.9℃(196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24.9℃(1975年12月13日)。冰冻期一般为10月至来年3月。年均冻土层厚度35cm,冻土层最大厚度68cm。全区年平均降雨量587.8mm,雨热同季,年蒸发量为1552.4mm。 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壳运动缓慢而稳定,属弱震区。据历史记载,区内无破坏性地震记录。据2001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裂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为0.05g。 矿区河流以泾河为骨干,呈羽状分布,共有大小11条河流汇入。年平均流量57.60m3/s,最大洪峰流量15700m3/s(1911年),枯水期最小流量1m3/s(1973年)。

矿井概况

矿井概况 百贯沟煤矿位于甘肃省崇信县赤城乡水磨村,目前已有矿区简易公路向南至梁家胡同与崇(信)——大(湾岭)公路相接。由此东至崇信县城27km,向西23km至大湾岭与宝平公路相接,由大湾岭向北距安口南站11km,平凉市70km;向南至陇海线宝鸡车站124km,由宝鸡站东达西安173km;西抵兰州445km,交通尚称方便。井田面积为7.5707km2。目前开采煤层为煤3,年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改扩建完成后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 矿井生产地质条件 百贯沟煤矿井田,位于赤城煤田北部矿区东北边缘区,属华亭煤系向安新煤田向东延续的一部分。赤城煤田的基本地质构造为一呈北北西至南南东的较宽缓的向斜,和两翼不对称的梁龙背斜构成。煤田总的构造形态是受F1和F9控制的,并伴有次一级构造。本井田煤层为不稳定--较稳定型,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但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煤层倾角小于30o。百贯沟煤矿含煤地层为侏罗纪中统延安组,含煤3层,主要可采煤层两层(即煤3和煤5),两可采煤层均位于延安组。煤3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上部,煤层不稳定,平均厚5.99m,与煤2层间距约44m,结构较复杂。煤5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下部,是本井田主要可采层,煤层较稳定,煤厚一般为11m左右,含矸3-5层,结构较复杂,与煤3层间距约28m。本井田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1.66~2.41℃/100m),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煤层经试验测得燃点在298℃-308℃之间,平均为305℃,着火点低、易于自燃,故本矿煤属Ⅰ类容易自燃煤层。

地质、防治水 305工作面地质、防治水

地质、防治水安全生产预控制度 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高地质防治水人员超前防范意识,做 到主动预防,超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制定地质防 治水预控管理制度。 2、坚定不移贯彻执行集团公司提出的“安全惟一”工作原则,紧密结合矿井各阶段的生产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 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 3、各矿井必须由矿分管领导组织地质、设计、生产等部门 进行专门研究,地质科负责编制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的材料。各 级领导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 负责技术指导,保证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正常进行。 4、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要结合矿井整体设计,在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前提出相应的文字材料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概况

丁集煤矿位于淮南市西北,潘谢矿区中部,凤台县境内,阜淮线及矿区铁路专用线经过矿井南部,工业广场紧邻省道凤蒙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东西长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共有可采煤层9层,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地质储量亿吨,可采储量亿吨。煤层属中灰、中高挥发份、中高发热量,为特低硫、特低磷、富油的气煤和1/3焦煤,可供动力、炼焦配煤和化工之用。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原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主要系统生产能力800万吨/年。选煤厂与矿井配套,同期建成。矿井投资30亿元,定员1200人,200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6日矿井投产。 2.谢桥煤矿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2012年产量达到1080万吨。 井田东西走向长,南北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目前全矿职工1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在聘高级职称43人。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矿区煤种以焦煤为主,特低磷、特低硫,灰份20%以下,发热量KG 以上,被喻为“绿色能源”,适用于动力、化工、冶金等工业用煤及各类民用煤。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矿井年度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 68页)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概述 XX矿始建于XX年X月,XX年X月投产,原批准核定生产能力XX万t/a。XX99XX年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XX万t/a。XX年生产能力核定为XX万t/a,截止XX年底保有资源储量XXX万t,可采储量XXX万t。 矿井井田位于XX矿区中X部,X起XX向斜轴,北、西至XX 正断层及XX XX煤层露头,东到XX XX煤层-XX00底板等高线,南北走向长9.XXkm,东西倾斜宽XX.XXkm,面积约XX.XXXXkm XX。 矿区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之间过渡地带,开采煤层为XX叠系山西组XX XX煤层。该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属特低硫、中灰分瘦煤,是良好的动力和配焦用煤,煤层走向近SN,倾向E,倾角0~3XX°,平均倾角XX0°,煤厚0.XXXX~XXXX.XXXXm,平均煤厚XX.XXXXm。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Xm、Xm、Xm水平。目前生产水平为XX水平,水平标高XXm,XX水平上山采区已基本结束,现生产主要为XX水平下山采区,南翼XX和X两个采区,北翼X和东翼X两个采区。 目前井下布置有XX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XX、XX工作面,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

XX矿现有X个岩巷队,主要掘进地区为X采区皮带上山、XX运煤横川;有X个煤巷队,主要掘进地区为XX上顺槽、XX上、下顺槽等。掘进工艺为:岩巷为打眼放炮破岩,锚网喷支护,耙岩机装矸,矿车出矸,煤巷为打眼放炮,U型棚支护,运输机出煤。 矿井安全出口有XX风井(斜井)、XX井(应急罐笼),共XX 个。 第XX节矿井各系统系统情况 一、XX系统 XX矿矿井XX方式为两翼对角式XX,XX方法为抽出式,XX、XX井、老副井为进风井;XX风井、X风井为回风井。X风井主要承担XX水平东翼和北翼采掘头面的回风;XX风井主要承担XX水平南翼采掘头面的回风。 矿井总进风量为Xm3/min,总回风量为Xm3/min,有效风量为Xm3/min,有效风量率为X%,总等积孔为Xm XX。各回风井均有两台同等能力主扇,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矿井最大XX流程为Xm,进回风井、各类巷道均无风速超限现象。各风井主扇运行情况(风量、负压、等积孔等)。 XX、抽采系统 XX矿煤层瓦斯有效抽采半径为XX.XX3m,煤层透气性系数为XX.XX3~XX.99m XX/(MPa XX·d),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0XX9XXd-XX,为可抽放煤层。抽放方式主要为本煤层钻孔抽放、

袁店二矿简介

袁店二矿简介 袁店二矿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境内,其中心东距宿州市约55Km,东距淮北市区约76 Km。该项目是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和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淮北矿区“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重要支撑项目之一。 井田内有32、72、81、82和10煤层五个可采煤层。均为低磷、低硫中高热值煤。可采储量为8432.8万t,设计能力90万吨/年,建设规模150万吨/年,服务年限59年。总投资13.2亿元。 2006年3月24日成立袁店二矿筹备处。2007年1月16日,筹备处进驻施工现场。同年6月1日,副井正式开钻,标志着袁店二矿正式拉开矿井建设的序幕。2010年6月21日袁店二矿正式翻牌,2010年7月26日矿井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12月28日实现联合试运转,实现了淮北矿业“十一五“期间“开工最晚、工期最短、安全高效“的建井目标,再次奏响了跨越式发展的开拓者之歌,实现了淮北矿业十一五完美收官,谱写了一曲新矿井建设的绚丽壮美篇章,在矿区的建设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袁店二矿“二元文化”解读 一、二元文化提出的背景: 袁二煤矿坐落于老子故里——涡阳县,这里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二元文化提出的文化依托即为道家文化,又取其“袁二”与“二元”相衬之意。 道家文化朴素宇宙观告诉我们,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时无刻不表现为二元元素,如天地、日月、阴阳、刚柔、表里、内外等等,它们之间既相融相触又相辅相承,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哲学辩证观和中国传统的思辨智慧。正如我们的煤矿企业管理,安全与生产、刚性的制度与人文的关怀、被动管理与自主管理、精细与粗放、经验与科学等等,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并立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才能够相得益彰,达到生生不息,和谐依存,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二元文化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取自《周易》,清华校训亦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上天之所以刚毅方能亘古运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代表了阳刚之气,寓意以刚性的制度和高效的执行为依托,追求的是务实和创新。 大地之所以厚德方使万物生生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矿井概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是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等项目投资开发为主的能源经营的国营企业,公司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手段和高新技术装备实现了煤矿全系统的综合自动化。 下面就***矿井建设项目的总体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进行汇报。 矿井概况 ***位于大同市左云县东南26km。 该矿井井田面积14.446km2,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井田批准开采16—25号煤层,井田内保有资源储量201.03万吨,设计可采储量121.26万吨,设计服务年限72.2年。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布置有三个井筒,新掘主斜井、副斜井,刷大改造原有井筒作为回风斜井,井田设计划分三个盘区开采,一盘区主要可采煤层17、22和25-1号煤层;二盘区主要可采煤层有17、18、22-1和25号煤层;三盘区主要可采煤层有17、22和25-1号煤层。 通风系统 1、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风机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矿井通风采用两进一回,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主通风机采用两台FBCDZ№26/2×31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

机,每台通风机配用YBF系列,两级专用防爆电动机两台,电机容量为315千瓦,电压为10千瓦,通风机设备采用电动机反转的方式反风,反风风量大于正常风量的40%,反风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启动反风时间小于10秒。 2、回采工作面采用单进单回的U型通风,各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配备双风机、双电源,一用一备,自动切换,实现了“三专两闭锁”。 (二)、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50立方米/小时,最大涌水量100 立方米/小时,井下设有主排水泵房、主、副水仓,水仓总容量2500 立方米。 主排水泵房装有三台MD85-45×6型耐磨多级离心泵,水泵额定流量85立方米/小时,额定扬程≥270m,配套110kw、660v矿用隔爆型电动机。 (三)运输系统 1、主运输系统 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布置有22号煤层主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22号煤层主运大巷带式输送机斜长为480米,倾角为-4.3°,运量为800吨/小时,带速为2.5米/秒,带宽为1000mm,配套隔爆电动机YBPT315S-4,功率为125千瓦。 2、辅助运输系统 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有轨运输方式,由井底车场运来的物料转运至南翼辅助运输大巷,其通过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直接运到盘区车场挂

矿井地质概况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梁宝寺井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行政区划归嘉祥县,东南距嘉祥县城约20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6°10′~116°17′,北纬35°32′~35°38′。井田南北长约8km,东西宽约9km,面积约66km2。 本区交通方便,兖(州)新(乡)铁路经井田南部从嘉祥县城通过。该铁路从嘉祥县城向东56km至兖州,与京沪线相连;向西259km经菏泽至新乡与京广线接轨。京九铁路从井田西南部的菏泽经过。南部济宁机场已开航,可直达北京、广州等地。区内有公路直达梁山、郓城、巨野、嘉祥、济宁等城市。另有京杭运河从井田东侧通过,交通位置见图1-1-1。 图1-1-1 交通位置图 二、地貌水系 本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略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一般为+37~+40m。水系比较发育,河流沟渠纵横成网,主要河流有红旗河、靳庄沟、赵王河,并与区内各沟渠相贯通,且多系人工开掘的季节性河流,旱季可引水灌溉,雨季可防洪排涝。 三、气象

本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日最高气温42.4℃,最低气温-18.7℃。最早冻结期为12月,最迟解冻期为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为0.31m,最大积雪0.15m。年平均降雨量650mm,年最大降雨量1088mm(1964年),日最大降雨量156.2mm,雨季集中在7~8月份。该区春夏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及西北风。 四、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确定: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五、矿区内工农业生产、建筑材料等情况 本区地处冲积平原,沟渠纵横,土地肥沃,村庄稠密,农、副、林业生产发达。在工业方面,除乡镇企业外,其井田东南部的济东矿区、济北矿区、兖州矿区均已建成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唐口矿区正在建设当中,这些矿区的生产建设经验,为本矿井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红薯、大豆等由于土地肥沃,本区 )煤层赋存区内大小小麦单产一般为300~500kg/亩。井田内村庄稠密,3(3 上 村庄80个,其中首采区内13个村庄。因此矿井生产期间应根据国家政策,有计划的妥善处理占地和迁村事宜。 建材来源:矿井建设中钢材、木材等材料主要由外地供应,水泥、砖、瓦、砂、石等材料均可由当地或附近解决。 六、区域电源和水源 梁宝寺矿井附近已建有菏泽发电厂及济宁发电厂。菏泽发电厂已投入二台12.5万KW机组,第二期工程为二台35万KW机组。济宁发电厂目前装机容量为30万KW。距本矿井22km的巨野县建有三里庙220KV变电所。距本矿井20km 的嘉祥县建有110KV萌山变电所和110KV城南变电所。设计自嘉祥萌山变电所和城南变电所以110KV向本矿井供电,电源可靠。 根据现有水文地质资料,奥灰水含水层富水性强,水质较好,可作为本矿井供水水源,并且解决了与农民争水的矛盾。矿井水经处理后,可满足矿井及选煤厂生产用水。矿井水源充足。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1、地层 本井田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地层特征见表1-2-1。

矿井概况-潘家窑

1.1矿井概况 山西中煤潘家窑煤业有限公司为原潘家窑联营煤矿和崔家岭煤矿整合而成。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东南11km处的白堂乡潘家窑村,行政区划隶属白堂乡管辖,其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平(鲁)-朔(州)公路由井田东界外通过,木瓜界煤矿铁路专用线由井田东部穿过,沿公路和铁路向南约18km至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线相接。 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平朔矿区太西详查区中曹庄露天精查勘探区中部,井田内无其他矿井及小窑,周边矿井有4座。井田东部及南部相邻矿井为中煤平朔煤业有限公司安家岭一号井工矿,北部相邻为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万通源煤业有限公司,西部相邻为山西朔州平鲁区西易杰旺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朔州平鲁区阳煤泰安煤业有限公司。 1.2位置与交通 山西中煤潘家窑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平鲁区东南11km处的白堂乡潘家窑村,行政区划隶属白堂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17′44″-112o20′43″北纬:39o26′16″-39o28′33″。平(鲁)-朔(州)公路由井田东界外通过,木瓜界煤矿铁路专用线由井田东部穿过,沿公路和铁路向南约18km至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线相接,向北经大同可通往内蒙、河北,向南经省城太原可通往全国各大城市,因此该矿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其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1。 1.3地形与地貌 井田位于管涔山脉东麓,地表大面积为黄土、红土覆盖,经长期冲刷切割,呈现为中山丘陵地貌。纵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峁绵延,地形比较复杂。井田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形最高点为西南部边界处山梁,标高1400.00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东部边界处河床,标高1267.00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133.00m。 1.3.1河流 本区河流属海河水系,桑干河流域,井田内主要有罗家坪沟(南沟湾)、前沟湾,发源于西部石灰岩山区,近东西向展布,平时干涸无水,七、八、九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 新源井田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部昭阳湖区。行政区划归滕州市和微山县共同管辖。 地理位置:新源井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4′31″,北纬35°01′35″。井田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7-9.5km,面积约54km2,其中湖区面积约占井田面积的87%。 交通情况:本区东有京沪铁路,区内辛安港距滕州火车站25km;井田东侧有济(宁)微(山)公路和两条县级公路;井田内有京杭大运河,北达济宁,南通苏、沪、杭,湖滨筑有留庄港、辛安港两个航运码头,经昭阳湖与大运河相连,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本区北面为丘陵和凫山中低山区,区内大部分为湖区,地面标高+30.14~36.35m,湖底标高约32m。地势为东高西低。 井田东侧中部有一条北沙河,河水自东北流向西南至昭阳湖,属季节性河流。井田大部分面积位于湖水区,湖面辽阔,常年积水,最高洪水位+36.48m,沿湖筑有堤坝,湖堤顶标高+37.19~39.89m,堤坝宽2~5m。近十年水位偏低,丰水期水位标高+34.04~35.25m。 三、气象及地震 1、气象 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海洋与大陆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

明。年平均气温约为13.5℃。 降雨多集中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768.3mm。 本区四季风向变化较大,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北风、西北风较多。4月份和夏季大风较多,历年最大风速29m/s(1969年7月22日)。 2、自然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山东省第一组)。 四、周围其它煤矿开发情况 新源井附近已建矿井有武所屯、休城、徐庄、赵坡、留庄、级索、王晁、北徐楼、滨湖和锦丘等10对地方、国有煤矿(详见图1—2 周边矿井分布示意图)。东邻枣庄市台儿庄区王晁煤矿、北邻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湖煤矿,西和南为新安煤矿南井。新源井与四邻间边界皆为人为划定。 其中王晁煤矿为年产量0.3Mt/a滨湖煤矿为年产量1.20Mt/a,新安煤矿为年产量3.00 Mt/a。这些矿井的建设和生产为本井田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五、矿井建设条件 1、水源 本区水源可靠,水量丰富,可供矿井选择的有第四系的冲击层的砂岩水和奥灰水。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 (2)渐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 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群发性 采煤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其反馈行为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同一煤矿区时某一时段集中形成灾害群。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2.衍生性 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还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例如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通常是长期的)和间接的(通常是短期的),但两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链锁反应。 3.区域性

就各种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如受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4.发灾持续时间的多样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发灾时间短、强度高,破坏性大。 5.不可避免性和可防御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灾害又是可以防御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对灾害进行控制,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可能的。 6.影响的多方面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影响到方方面面,如从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从灾害本身到对矿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对矿群关系的影响;从煤矿经济损夫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由于其影响的多方面性,故对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原因,一种是主观上的原因。 1.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以后科技发展了到月球和其它星球采矿就另当别论了。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都是从地壳“机体”中挖“肉”,“肉”挖出后,留下千疮百孔的

嵩山煤矿矿井概况

嵩山煤矿矿井概况 嵩山煤矿为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焦村煤矿夹沟矿井技术改造井,隶属于永煤集团与香港华润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2005年11月30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采矿许可证号为41批准矿区范围,东西长2.35—7。08Km,南北宽1.70-3。90Km,面积16。6624Km2,矿区位于偃龙煤田嵩山井田中东部,为一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的单斜构造,倾角14°~20°。 嵩山煤矿设计能力60万吨/年,矿井设计服务年限80年,2006年10月16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5月19日,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以豫能局煤炭〔2010〕19号《关于永华能源焦村煤矿夹沟矿井进行联合试运转的的批复》批准了矿井试运转,期限6个月,2010年12月26日正式通过验收。 一、井田位置 矿区位于偃师市南东(145°),中心坐标为x:3826000,y:38397000,直距偃师市17 km,北西距洛阳市37km,北东距郑州市60 km.北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22km,西距焦枝铁路、二广高速公路33km,310国道由矿区北侧11km处的营房口车站穿过,207国道由矿区中部呈北西~南东向穿过,交

通便利。 交通位置图 二、生产系统 (1)副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机采用JKMD-3×4(Z)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控设备采用ASCS-3型全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PLC控制,主电机电压600V、功率600kW。提升钢丝绳型号为32ZBB6V×37+FC—1670型. (2)主井提升系统:主井提升机采用JKMD-3×4(Z)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控设备采用ASCS—3型全数字控制系统,主电机电压800V、功率1250kW,提升钢丝绳型号为32ZBB6V×37+FC—1670,装载采用定重装载. (3)运输系统:煤流系统采用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系统采用防爆安全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t固定矿车运输,21采区胶带上山安装单码往复式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4)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主、副井进风,西一风井和东风井回风)。西一风井安装FBCDZ-№22/2×160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每台风机配2台160kW专用防爆电机。矿井可根据井下实际用风需要,随时进行风量调节. (5)排水系统:井下设东、西翼水仓,两水仓容量约6535m3,满足矿井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要求。安装5台PJ200A×8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排水泵,配备矿用防爆型电动机,电压 10kV,

第1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江仓矿区六号井位于木里煤田江仓区的最西端,南、北两翼分别以矿区边界为界,东与勘查区(1)接壤。井田东西长约4.5km,南北宽约4.0km,面积约为5.29km2,属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管辖。井田边界呈不规则形状,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9°23′56″至99°25′50″;北纬38°02′48″至38°05′26″。井田内无村庄,夏季有少数游牧民在此放牧。 江仓矿区六号井距西宁335km,至刚察125km,至聚乎更矿区30km,至热水煤矿112km。矿区至祁连、热水、木里有简易公路可以通行。青海省第一条地方铁路柴达尔—木里铁路已建成通车,将热水煤矿区、江仓煤矿区、聚乎更煤矿区相连,极大的改善了外部交通运输条件。但江仓矿区六号井地面为沼泽湿地,地表广布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鱼鳞状平底积水洼坑,夏季车辆无法行走,只能依靠履带式拖拉机运输物资,冬季气候寒冷,积水洼坑冻结干涸,车辆可勉强通行,井田内交通较为不便。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 江仓六号井地处高原高寒地区,属高原草甸低位沼泽地,地表植被较为完整,但无树木生长,只有大面积多年生低矮的草科植物。 井田地表地势起伏不大,构成木里断陷盆地的一部分,盆地两侧的山脉走向大致呈北西西向延伸。井田中部阿子沟河从南至北通过,为低洼的河谷地带,西段地势较高,为北西西向的山梁,东段地势平坦开阔。井田内最高点位于46—47勘探线中部附近,最高海拔标高为+3949.47m;最低点位于井田50勘探线的河谷地带,海拔标高+3852.20m,相对高差约97m左右。 江仓六号井典型地表地貌见图1-1-2。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32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详细 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矿井的安全供电概述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在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又照顾供电的经济性,这是合理的供电原则之一。无论在国民经济中还是煤矿企业中,不同的用电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通常将它们分为三类:一类负荷、二类负荷、三类负荷。 由于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生产场所空间狭小,空气潮湿,顶板有压力,井下有涌水而且还有瓦斯和煤尘。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移动频繁,负荷变化大;大型采掘设备直接启动,强大的电流冲击着电网,因此,矿井供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经济,且有良好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 一、矿井供电的基本要求

1、供电可靠。即要求供电不中断。对煤矿的供电一旦中断,不仅会造成全矿停产,而且会导致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些重要设备(如水泵、通风机)停止运转,危及矿井及井下工人的安全。因此,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要求煤矿实行连续供电。 2、供电安全。电能有它的特殊性,使用中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人身触电、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煤矿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和地面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存在有爆炸危险的瓦斯和煤尘,因而不仅发生人身触电和电火灾的可能性比地面大,而且会导致瓦斯、煤尘爆炸严重后果。因此,煤矿供电必须保证安全,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有良好的供电质量。这主要是指供电频率和供电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幅度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否则,电气设备的远行情况将会显著恶化,甚至损坏电

阳泉二矿

目录 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3) 1.1矿井概况 (3) 1.1.1地理位置与交通 (3) 1.1.2 自然环境 (4) 1.1.3矿井附近工农业情况 (5) 1.1.4水源、电源、劳动力及建材来源 (5) 1.2矿井地质特征 (5) 1.2.1矿井基本地质情况 (5) 1.2.2邻近老窑及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 (13) 1.2.3采区煤层及构造揭露情况、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14) 1.2.4本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数据、煤层强度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 (15) 1.3煤层特征 (15) 1.3.1煤层 (15) 1.3.2煤层围岩特征 (16) 1.3.3煤质特征 (16) 第二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18) 2.1井田境界 (18) 2.1.1井田境界 (18) 2.1.2井田尺寸 (18) 2.2矿井工业储量 (19) 2.2.1井田勘探 (19) 2.2.2矿井工业储量 (19) 2.3矿井可采储量 (19) 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与压煤开采规程》之相关条款规定,部分煤柱的留设方法如下,见表2.2。 (19) 表2-2 煤柱留设方法 (19) 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 3.1矿井工作制度 (22) 3.2矿井设计能力 (22) 3.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22) 3.2.2矿井服务年限 (22) 第四章井田开拓 (24)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4) 4.1.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24) 4.1.2工业场地的位置 (25)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盘区划分 (26)

4.1.4方案的提出 (27) 4.1.5开拓方案经济比较 (27) 4.1.6综合比较 (32)

徐矿集团花秋二矿概况

贵州徐矿花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秋二矿 贵州徐矿花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4月27日,经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由徐矿集团贵州能源有限公司(原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57.87%、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39.72%、贵州省桐梓县娄山能源发展中心出资比例为2.41%共同出资组建。公司现有花秋一矿、花秋二矿两对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均为90万t/a(一期60万t/a),两对矿井均座落在桐梓县花秋镇境内,距离县城40多公里。 一、井田位置、范围 花秋井田隶属国家规划矿区黔北矿区桐梓区,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以西,行政区划隶属桐梓县花秋镇、九坝镇管辖。花秋二矿属花秋勘查区的11线以北,地理坐标:东经106°37′30″~106°42′00″,北纬28°06′45″~28°11′15″,矿区井田井田走向长 24km,面积30.67km2,南西与花秋一矿相毗邻。, 二、交通条件 210国道、川黔铁路及崇遵高等级公路从桐梓县城经过,井田内有桐梓至容光二级运煤公路经井田中部穿过,矿外运煤公路与其相连,距桐梓县城48km,各村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

三、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黔北高原,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地形切割剧烈,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龙潭组含煤地层沿槽谷延伸,上覆地层呈陡坎或陡坡。总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北面关岩矸,海拨1348.8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中部J3线至4勘查线河床面及东面条塘河,海拨高为725.00m,相对高差623.80m,含煤地层一般海拨标高为800~1200m。 2、水文 井田南部的桐梓河系长江水系的四级支流,全长100km,平均坡降7%,河面宽30~50m,河谷交呈“V”字型。平均流量3.65m3/S。支流与主干河流在平面上构成“树枝状”。另外,井田内有排砂坝河穿过。 3、气象 井田内属温带高原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据气候资料,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6.9℃,相对湿度在68~87%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062.90mm,雨季相对集中在5~7月份。 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98306~2001),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按6°考虑。 四、矿井生产建设概况 花秋二矿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设计,重庆巨能、江苏华美、浙江中宇等煤炭工业公司承建施工。2007年9月份正式复工建设以来,坚持科学建矿、安全建矿、勤俭建矿、和谐建矿的原则,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克服了矿建期间罕见的洪涝、冰凝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在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公司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10月首采1302工作面安装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另外,公司出资成立四级安全培训中心,大规模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与执行力培训,精心培育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创业文化、精细管理文化,全面打造企业形象。 目前,矿井开采3#煤层作为解放层,煤层间实行下行开采。

第一章 中国煤矿水灾概况

第一章中国煤矿水灾概况 第一节煤矿水灾及其防治现状 一、我国煤矿水灾事故的基本特点 1、重特大水灾事故增多,事故后果严重,社会影响面大。 2、重特大水灾事故多是底板高压突水和老空突水事故。 3、大的水灾事故主要发生在华北煤田。 4、水灾事故与矿井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5、突水事故的高发期往往出现在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期,矿井超设计能力生产往往是水灾事故孕育和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煤矿水灾事故防治现状 从全国各矿区水灾事故防治工作的全局来看,还存在有明显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矿井水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对水灾防治工作的重大问题研究深度不够。 2、少数煤矿对水灾防治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投资力度不够,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不规范,落实不到位。 3、各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不够规范,缺少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措施。 4、尽管有些煤矿建立起了水文地质台账、水文地质图件等,但由于日常的矿井地质工作和水文地质工作不够规范,对矿井水文地质的变化情况掌握不够,对未来水灾隐患预测不够。 5、对矿井的主要突水水源、各含水层的涌水特性、涌水量及突水压力认识模糊,甚至对矿井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等最基本的参数认识模糊,对带压开采所存在的潜在危险认识不足。 6、个别煤矿由于井田勘探深度不够,对井田内的地质构造掌握不清,对矿井突水机理、容易发生突水的区域、矿井涌水量随季度的变化规律、承压水压得

大小认识不足。 7、相当一部分煤矿主排水系统和次级排水系统还不够完善,所配备的排水设备能力偏小,综合排水能力达不到水灾防治要求。 8、主排水系统安全设备存在缺陷,相当一部分乡镇煤矿主排水管路没有实现并联,个别煤矿主排水系统没有实现双回路供电。 9、矿井主水仓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部分煤矿主要水仓容量不够,个别煤矿没有建立副水仓,水仓淤煤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水仓的有效容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0、相当一部分矿井没有按要求进行每年一度的水泵联合试运转演习,对主排水系统的实际排水能力掌握不够。 11、一些煤矿没有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物探工作基本面没有进行,钻探工作不够规范,探水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够完善,存在盲目掘进、盲目开采的现象。 12、部分矿区注浆堵水工作开展得不够及时,注浆堵水技术普及率太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水灾治理不够及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煤矿水灾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1、造成矿井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水灾防治技术手段推广应用不够,防治水资金投入不足,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薄弱等。 2、防治水技术手段落后,矿井水灾条件预测的准确度不能满足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是造成矿井水害的根本原因。 3、没有研制出对含水构造和涌水通道进行准确探查的技术与装备,造成了对矿井导水通道的位置、分布、含水性、导水性等的探测不准确。所制定的防范措施不到位,缺少针对性,是导致灾难性水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4、越层越界等非法开采的人类活动所诱发的突水条件和水害隐患,是造成老空、劳窑突水的根本原因。 5、矿井水灾条件的适时监控与预报技术装备的落后,造成了工作面采煤过程中对孕育和发展过程中的水害隐患未能提前预测预报,这是导致特大型突水灾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章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矿(井)田概况 1.1.1交通位置 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25′25.72″~109°41′35.47″ 北纬38°22′17.99″~38°30′06.15″ 本井田交通便利。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榆林市约20km,榆林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延安市350km,西安市680km,包头385km,银川466km,介休340km,乌审旗220km,神木铁路北站140km。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沙漠滩地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

矿井概况

I、组织教学:(第一次课)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 2、强调课堂纪律。 II、入门指导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介绍煤矿生产的情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讲授新课 课题一矿井概况 一、参观矿井生产模型 1、矿山井巷 (1)、直立巷道; (2)、水平巷道; (3)、倾斜巷道。 2、矿井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2)、通风系统; (3)、运料排矸系统; (4)、排水系统。 3、地面生产系统: (三)、小结 1、矿山井巷 2、矿井生产系统 3、地面生产系统 (四)、作业 1、主要参观了哪些模型? 2、有何收获? III、课日总结 主要参观内容和纪律情况。 I、组织教学:(第二次课)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 2、强调课堂纪律。 II、入门指导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结合模型详细讲解结合

参观的主要模型有哪些? (二)讲授新课 课题一矿井概况 一、矿井生产模型 1、矿山井巷 (1)直立巷道巷道的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如立井、暗立井等。 立井——又称竖井,是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主要或专门用于提升煤炭的立井,称为主井;主要用于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立井,称为副井。 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是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一样。 (2)水平巷道巷道的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平巷、石门等。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作用类似立井,有主平硐、副平硐、排水平硐和通风平硐等。 平巷与大巷——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且其轴线方向与煤层走向大致平行。布置在煤层内的平巷称为煤层平巷;布置在岩层中时称为岩石平巷。为开采水平服务的平巷称为大巷,如运输大巷;直接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煤层平巷称为运输或回风平巷。 石门与煤门——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且其轴线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称为石门;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3)倾斜巷道巷道的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巷道,如斜井、上山、下山、斜巷等。 斜井——是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 采(盘)区上山、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称采(盘)区上山或下山。 主要上、下山——服务于一个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同样可分为主要运输上、下山和主要轨道上、下山。挂图详细讲解

藻渡煤矿矿井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地理位置交通及地形构造 一、矿区交通位置及其范围 藻渡煤矿位于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藻渡乡。矿井北面与万盛区关坝镇隔河相望;东面与贵州省桐梓县坡度镇接壤,相距2.5Km;西面与綦江县赶水镇相接,相距离17Km。有矿区公路11Km直达渝黔铁路岔滩火车站和国道210线岔滩站,交通便利。矿区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06°49',北纬:28°45',北京直角坐标为X=3182825.827,Y=.121,开采标高+600m~+100m。井田南北走向长2.6Km,东西宽0.6Km,井田面积:约1.56K㎡。其矿区范围的拐点坐标见表(一):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一) 二、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向贵州高原过渡的山丘地貌,东南高,西北低,东

南为贵州高原多山,西北为四川盆地,多为丘陵和侵蚀谷地,是丘陵与山间的过渡的山丘地貌。矿区北边界以藻渡河河床煤柱线为界。井田北面受河谷切割,顺走向成北东高西南低,倾向上则有着与原始构造形态相符,各峰相间的锯齿状地形。地表最高标高+840m,最低标高+343m。 三、气候 矿区气候温湿多雨,冬暖夏热,属于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历年平均值:降雨量1200mm,蒸发量992.3mm。所有气候高值均出现在夏秋二季,最高气温38.8oC,最低气温6.4oC,平均气温18.4oC。区内最大风力达到7级,平均风力3~4级。 四、地震 根据重庆市地震办公室资料:本区处于地震裂度分区5.6度裂度带,个别地区7度,本区可为6度。 五、水文地质 藻渡河为井田内唯一河流,横穿本井田北端,为与兴隆井田之界河,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新兵洞,流入本井田的标高为+325.65m,平均坡度为5‰,流量8.38~29.4m3/s,流速0.6~1.6 m/s,水位变化幅度为2.33m,最高洪水位标高为+325.5m。 本区地势高耸,地形坡度较大,侵蚀切割强烈,沟谷纵横交错,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井田北端受藻渡河切割,成为本井田与兴隆井田之天然分解。取内构造简单,但乐平煤系Pl喀斯特发育的PY、Pc灰岩含水层之间,藻渡河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