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革命党人的妥协,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转而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一度复辟帝制,

使新兴的民主共和国陷入困境。而袁世凯死后,中国又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之中。 本课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袁世凯独裁”“袁世凯称帝”和“军阀割据混战”。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袁世凯的不断的进行专权统治到复辟帝制,结果走向灭亡之路在一步步的破坏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政体,而革命党人一直捍卫民主共和政体,双方展开可一系列斗争。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了分裂,军阀之间混战不断,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袁世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专权统治。

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革命党人是如何与袁世凯等北洋军阀进行斗争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

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教学重点】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教学难点】

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专制的斗争。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统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吧。

二、新课讲授

(一)袁世凯独裁

袁世凯字慰庭,河南项城人,官僚世家出身。甲午战争后,清廷酝酿编练新军,他抢先上书朝中权贵,提出训练新军的方案,得到李鸿章和慈禧亲信荣禄的推荐,于光绪二十一年底被派至天津小站,组建新建陆军,“小站练兵”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戊戌政变后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年底署理山东巡抚,率全部新军至济南,镇压义和团。二十七年,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三十四年,慈禧和光绪先后去世,他被罢官,回家养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被迫重新任用他,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革命党人和清廷之间左右逢源,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清帝退位,于 1912年 2月骗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

结合上述材料,教师大致讲述袁世凯崛起的过程,让学生对于袁世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出示中华民国第一节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唐绍仪陆军总长:段祺瑞

内务总长:赵秉钧海军总长:刘冠雄

外交总长:陆征祥交通总长:施肇基

财政总长:熊希龄司法总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

工商总长:陈其美

让学生感受袁世凯是如何建立起专权统治的。

1.宋教仁遇刺

时间:1913年春

地点:上海火车站

事件:宋教仁遇刺身亡

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是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以夺取国会中多数席位,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二是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轨道。但是这一行为,阻挠了袁世凯的独裁。因此,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

2.“二次革命”

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以阻止国民党组阁,扑压革命势力,并派北洋大军南下,从而导致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但是由于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而失败。

思考:二次革命为什么失败?

北洋军力量的强大,帝国主义大力支持袁世凯

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

未能发动和组织群众

(二)袁世凯称帝

(1)袁世凯称帝采取了哪些手段?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

纳:两面派手法,唱拥护共和的高调,行独裁专制之实。政治暗杀手段,武力镇压,先发制人,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独断专行,解散国民党、国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使其独裁专制披上合法外衣。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实行专制独裁,逐渐走上了复辟帝制的道路。

通过图片讲解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

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自封“中华帝国”皇帝。

孙中山的《讨袁宣言》和护国运动。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

想一想:袁世凯复辟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

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孙中山领导的全国人民反袁斗争轰轰烈烈的进行

帝国主义对其丧失信心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缺乏群众基础以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三)军阀混战

(1)通过地图介绍各系军阀基本情况。

(2)通过图片和史料介绍军阀混战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三、本课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利用《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知识链接: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领导国民革命,推翻封建军阀,完成中国统一 2、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 3、《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4、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导学过程 导入: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有人说这是国共第三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又是在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同国民党合作?两党合作是否等于合并?两党合作后直接的成果是什么?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文,记忆知识要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A黄埔军校建立 1、背景: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2020年中考(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复习背记手册 附录重大历史事件表

范文 2020年中考(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复习背记手册 1/ 6

附录重大历史事件表 附录: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世界古代、近代历史上的标志性、转折性事件公元前 18 世纪的《汉谟拉比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7 世纪的大化改新希腊最早的史诗《荷马史诗》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阿拉伯童话故事集《天方夜纪念碑” 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1640 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1688 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1689 年《权利法案》的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1773 年 12 月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 1775 年 4 月莱克星顿枪声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 1776 年《独立宣言》的发表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 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 1783 年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1789 年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1793 年雅各宾派掌握政权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4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用机器制造机器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1860 年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标志 1861 年,南方军队发动叛乱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标志1865 年,南方投降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861 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868 年,明治维新改革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1848 台的标志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871 年成立的巴黎公社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性事件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最杰出的英雄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物瓦尔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美国的爱迪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制造者德国的卡尔·本茨飞机的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兄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 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3/ 6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质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渔父”宋教仁照片 2.材料引入: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曰颜其名曰“国民党”。党有宗旨,所以定众志。吾党以求完全共和立宪政治为志也,故标其义曰: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国民党宣言》 3.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4.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5.图片展示:展示“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7.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8.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即“洪宪帝制三部曲”: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 凯不但可以成为“终身总统”,甚至取得总统职位的世袭权。辛亥革命成果只剩“民国”一块空头招牌。 4.图片展示:展示图片《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5.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认为到了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时机。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馆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为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提示: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7.材料引入:我国国民对于此次中日交涉愤慨特甚。各省长官屡次联电外交部诘责,各地人民多结合团体,迭次开会讨论,其最著者,如国民对日志会、劝用国货会、救国储金团 等。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教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宋教仁照片 2.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4.阅读图片:《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6.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7.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加紧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即“洪宪帝制三部曲”:谋正式总统、谋终身总统、谋帝制。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措施?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措施。 提示: 凯不但可以成为“终身总统”,甚至取得总统职位的世袭权。辛亥革命成果只剩“民国”一块空头招牌。 4.图片展示:展示图片《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5.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认为到了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时机。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馆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为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 提示: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7.教师小结:北洋政府接受日本最后通牒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各个城市的爱国团体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各大城市还开展了救国储金活动。无论从地缘分布的广度,还是从参加人数、阶层的众多来说,这样举国一致的群众活动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材料引入: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2.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又作怎样的反应? 3.教师讲述: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和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4.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了解护国战争过程。 5.教师提问:袁世凯最终结局怎样? 提示: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6.问题探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学生: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教师:织布速度的提高使得纱线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进纺纱技术,在此情况下出现的新发明是什么? 学生: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教师: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教师: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思考:想一想当时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假如珍妮机在当时的中国发明,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这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师:以前人们在进行生产时采用的主要动力是水力、风力、人力等,这些动力都存在明显缺陷,如风力,它不稳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没有。这种状况终于在200多年前被一个叫瓦特的人改变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机。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教师:投影出示瓦特与他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述瓦特与改进蒸汽机的故事。 (学生可自由发挥,重在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师: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何价值? 学生: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教师: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教师: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目。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最新教案设计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通过评价袁世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 法 通过“评价袁世凯”的活动,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教学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

直笔人戮……”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图片展示:展示宋教仁照片 2.教师讲述:宋教仁是一位推崇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的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袁世凯的独裁野心相悖。因此,在其北上组阁之时被人阴谋刺杀。这使孙中山从“欲治民国,袁总统适足当之”的幻想中警醒过来,主张“非去袁不可”,号召立即讨袁。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雾霾里的宋教仁 4.阅读图片:《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讲述二次革命的过程。 6.教师提问: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提示: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7.教师讲述:同北洋军交战时,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精品教案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 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 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 华民国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 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 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 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 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作为文 明国家,中国此时也是文明的国家,因此,西方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地位,同世界各国都 要相互尊重,互利同赢,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共同努力。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 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抱有幻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同步练习: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孙中山所写的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哀悼的是() A.黄兴 B.蔡锷 C.李烈钧 D.宋教仁 2. 1913年3月,哪一事件的发生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 A.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宋教仁遇刺 3.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贸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败,加上欧洲已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由此可见,导致二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歧严重 D.袁世凯力量强大 4.直接暴露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是()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 5.袁世凯一再践踏民主,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他在公开宣布恢复帝制前的独裁活动不包括()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会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废除民国纪年法 6.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取消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改年号为洪宪。其中洪宪元年是()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7.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A.军阀的靠山都是日本 B.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策略 C.军阀力量超过革命的力量 D.列强之间在中国的利益互补 9.读图,回答问题。 图A二次革命图B奉军坦克部队在 直奉战争中 (1)图A中的“二次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 (2)图A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 (3)图B展现的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战争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 化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9课新文化运动 知识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

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学生发言: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提示: 2.教师讲述:讲述黄花岗起义概况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黄花岗起义 4.展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5.教师提问: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6.图片展示:出示徐锡麟、秋瑾、黄兴等人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黄兴的绝命书 思考: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提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目标导学二:武昌起义 (一)武昌起义 1.图片展示:展示起义图片 2.材料引入:据此,则人数已多,乘此路潮鼓涌之时,尤易推广。盖鄂省军届久受压制,以表面上观之,似无主动之资格,然其中实蓄有反抗之潜力;而各同志尤愤外界之讥评,必欲一申素志,以洗其久不名誉之耻。似此人心愤发,倚为主动,实确有把握,诚为不可得之机会。若强为遏抑,或听其内部自发,吾人不为之指挥,恐有鱼烂之势,事诚可惜。 ——黄兴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武昌起义的有利条件? 提示:保路运动兴起;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基础好;湖北新军倾向革命等等。 4.图片展示: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讲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提示: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6.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昌起义(电影辛亥革命) 7.教师提问: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提示:说明革命潜伏着危机。 (二)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课后辅导练习十八

2019年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 格局课后辅导练习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初中三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陈东同学确定了下列研究题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欧洲联盟的形成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下面关于冷战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 ②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③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冷战政策的推行,美苏争霸,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下面最有可能是其演说内容的是( ) A、“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原料、金属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发展生产 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B、“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 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方位本土。我们将在海洋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 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D、“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答案】: 【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护国战争和袁世凯洪宪帝制的破产;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能力目标 了解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使学生知道二次革命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审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护国战争等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抓住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想在中国建立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教学重难点】 1.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以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二次革命 (1)什么是“宋案”?是谁制造的?为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宋案”是指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的凶案。是袁世凯制造的。目的是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共和势力。 (2)二次革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叫“二次革命”?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因而叫“二次革命”。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有哪些?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④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⑤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⑥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2)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袁世凯又是如何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 师引导学生回答: 接受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护国战争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孙中山获选临时大总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4.教师强调:南京临时政府中,除革命派外,还有立宪派、旧官僚,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无不带有革故鼎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因此,南京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5.展示史料: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清朝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6.问题思考: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 7.教师总结: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增睦谊”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走向共和》 3.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4.教师强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大致过程。 6.问题思考:从袁世凯窃取政权的过程和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两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期末全一册历史试卷(1)

2014—2015学年湾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测试卷 (全卷三个大题,共31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A.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B. 亚历山大统治时期 C.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D.凯撒统治时期 2、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B.《荷马史诗》 C.司母戊鼎盛D.《汉谟拉比法典》 3、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B.开始于英国 C.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

4、图3是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人正对你微笑,人物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下列选项与这幅 名画匹配的是() A.《神曲》——但丁 B.《向日葵》——梵高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5、某文献以人权、法治为主要内容,它确立的原则成为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该“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明确了议会主权高于王权,并初步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7、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维护国家统一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④废除农奴制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8、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英国议会”“英国王权”“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法律文献 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9、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练习-新人教版

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 (课堂)(2015·江苏苏州)17. 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课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1)从材料一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方面的影响。(1分) 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③交通工具: 和,被誉为“”。 选择题 ()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3.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D.卡尔·本茨 ()4.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5.今年上半年,利比亚动乱升级和中东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源于哪项科技发明。 A.计算机B.内燃机 C.发电机D.蒸汽机 ()6.“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的“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古代哪些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意思就是他们是龙是天的儿子,上天派下来做皇帝的。他们出生的时候或者所到之处都会有奇异的事情发生。像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称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有金龙卧在他家的屋顶。在鸿门宴里范增劝项羽杀刘邦就是因为“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翁不是刘邦,而是袁世凯。话说袁世凯有一天早上他起床叫婢女进来伺候更衣洗脸,可是那个婢女一进房间门口就就被眼前看到的情景吓到了,手里端着的脸盆也掉地上砰地一声响。婢女做错了事,肯定是受罚甚至挨打的。可是能在袁世凯身边做贴身婢女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个婢女就说她刚刚看看一条金龙躺在床上,她是被金龙的威严吓到,才弄洒了脸盆。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婢女没有受罚还得到很大一笔奖赏。可是你们猜那个婢女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个大蛤蟆躺在床上。从此以后袁世凯就一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金龙转生,是真龙天子,所以想尽办法要登上帝位。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性,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袁世凯怎么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复辟帝位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章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②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内容,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本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打倒孔家店”口号来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师生互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设问:为什么要重铸国魂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提纲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2、概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