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电压知识

高电压知识

高电压知识
高电压知识

第一章: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

1、电介质的极化: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将沿着电场方向做有限的位移或者转向,形成力矩,这种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

2、极化的基本形式:

(1)电子式极化(这个过程主要是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位移所造成,故称为电子式极化)。其特点:电子式极化存在于所有电介质中;由于电子异常轻小,因此电子式极化所需时间极短,其极化响应速度最快,通常相当于紫外线的频率范围;电子式极化具有弹性;电子式极化消耗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称之为“无损极化”。

(2)离子式极化

在离子式结构的电介质中,当有外电场作用时,则除了促使各个离子内部产生电子式极化之外,还将产生正负离子的相对位移,使正负离子按照电厂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形成极化,这种极化称为离子式极化。

其特点:不受频率影响,可在所有频率范围内发生;极化是弹性的;消耗的能量亦可忽略不计。

(3)偶极子式极化。在极性分子结构的电介质中,当有外电场作用时,偶极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转向电场的方向,这种极化被称为偶极子式极化,或转向极化。

其特点:为有损极化,而且极化时间也较长;受频率影响很大,频率增加,εr减小;温度对极性电介质的εr 也有很大影响,在TTw时,T增大会导致分子热运动增大,从而εr下降。

(4)空间电荷极化。特点:消耗能量,为有损极化;仅在低频下发生,相当于电导。(5)夹层极化。夹层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称为夹层极化,其极化过程特别缓慢,所需时间由几秒到几十分钟,甚至更长,且极化过程伴随着有较大的能量损失,属于有损极化。

或分为两大类:有损极化和无损极化。无损极化包括电子式极化和离子式极化,有损极化包括偶极子式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夹层极化是空间电荷极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吸收现象:当直流电压U加在固体电介质时,通过介质中的电流将随时间而衰减,最终达到某一稳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

吸收现象的产生是由电介质的极化引起。

4、吸收比:工程上通过测量加上直流电压后t=15s和t=60s时流过介质的电流之比来反映吸收现象的强弱,此比值即为介质的吸收比K。即:K=I15s/I60s=R60s/R15s

5、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着本质的区别:电介质的电导属于离子式电导,随温度的升高按指数规律增大;金属的电导是电子式电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60s可作为稳态绝缘电阻值R∞。

6、电介质的能量损耗称为介质损耗,包括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损耗,其中气体电介质的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的损耗仅为由电导引起的电导损耗,而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的损耗既有电导损耗,又有极化损耗。因此,电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损耗远大于其直流电压下的损耗。7、介质损耗因数Ψ是通过介质的电流与所加电压间的相位角,即电路的功率因数角,δ是Ψ的余角,称之为介质损耗角。

8、影响介质损耗的因素:

(1)不同的介质,其损耗特性不同

(2)中性或弱性介质的损耗主要由电导引起,tgδ较小

(3)对于极性液体介质,由于偶极子转向极化引起的极化损耗较大,所以tgδ较大,而且t gδ与温度、频率均有关。

当温度tt2时,由于电导损耗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极化损耗相对来说已不占主要部分,因此,tgδ重新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电源频率增高时tgδ的极大值出现在较高的温度。

当f2>f1,当电源频率增高时,偶极子的转向来不及充分进行,要使极化进行的充分,就必须减小粘滞性,也就是说要升高温度,所以整个曲线往右移。

(5)电场对介质的tgδ有直接的影响。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

1、气体电离的基本形式有:(在气体电离的四种形式里,碰撞电离是最基本的电离形式,而电子是碰撞电离中的最活跃因素)

(1)碰撞电离。气体中存在散在的电子和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这些散在的带电粒子被加速而获得动能,当它们的动能积累到一定数值后,在和中性的气体分子分省碰撞时,有可能是后者发生电离,这种电离过程称为碰撞电离。

发生碰撞电离的条件为:eEx≥Wi,或x≥Ui/E,式中Ui为气体分子的电离电位。

电子是碰撞电离的主导因素。

(2)光电离。由光辐射引起的气体分子的电离称为光电离。(3)热电离。因气体热状态引起的电离过程称为热电离。(4)表面电离。气体中的电子也可以由电场作用下的金属表面发射出来,称为金属电极表面电离。

2、平均自由行程:一个质点在每两次碰撞之间自由通过的距离叫自由行程。

3、气体去电离的基本形式有:

(1)带电粒子向电极定向运动并进入电极形成回路电流,从而减小了气体中的带电粒子。(2)带电粒子的扩散(3)带电粒子的复合。(4)吸附效应。某些气体的中性分子或原子具有较强的亲合力,当电子与其碰撞时,便被吸附其上形成负离子,同时放出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吸附效应。

4、放电导致气体间隙短路时称为气隙的击穿。气体放电的形式:当气压较低,电源容量较小时,气隙间放电表现为充满整个间隙的辉光放电;在大气压下或者更高气压下,放电则表现为跳跃性的火花,称为火花放电;当电源容量较大且内阻较小时,放电电流较大,并出现高温的电弧,称为电弧放电;在极不均匀电场中,还会在间隙击穿之前,只在局部电场很强

的地方出现放电,但这时整个间隙并未发生击穿,称为局部放电(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周围出现的电晕放电就属于局部放电)。在气体介质与固体介质的交界面上沿着固体介质的表面而发生在气体介质中的放电,称为沿面放电。

5、汤逊放电试验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1)线性段oa;在空间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中不断有电离产生,同时又不断有带电粒子的复合,这两种过程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时,致使大气中有一些散在的正负带电粒子存在。当极板上加上直流电压后,这些带电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形成电流,起初,随着电压的升高,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大,电流随之增大,二者基本呈线性关系。

(2)饱和段ab;a点后,在单位时间内由外界电离因素所产生的有限带电粒子已全部参与了导电,故电流无明显增加,而趋于饱和。

(3)电离段bc;汤逊认为,当到达b点以后,此间随着电压的升高,间隙中的电场强度增加,气体中电子的碰撞电离形成了电子崩,产生了大量的新的带电粒子,参与了导电。电压越高,碰撞电离越强,电子崩效果越明显,产生的电子越多,电流也越大,直到c点,因此bc段也称为汤逊放电阶段。

C点以前的放电则称为非自持放电。

(4)自持放电段(c点以后):强烈的电离过程所产生的热和光进一步增强了气体的电离因素,以致于电离过程达到了自我维持的程度,而不是依靠外界电离因素,仅由电场的作用维持放电过程,这种放电称为自持放电,气体一旦进入自持放电,就意味着被击穿。

6、电子崩:是指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从阴极奔向阳极的过程中与中性分子碰撞发生电离,电离的结果产生出新的电子,新生电子又与初始电子一起继续参与碰撞电离,从而使气体中的电子数目由1变为2,又由2变为4而急剧增加,这种迅猛发展的碰撞电离过程犹如高山上发生地雪崩,因此称为电子崩。

5、汤逊气体放电理论解释气体放电:汤逊放电理论认为气体中电子的碰撞电离引起了电子崩,产生了大量的带电粒子——电子,电压越高,产生的电子越多,电流也越大;并且电子崩发展到贯通两极时,正离子返回阴极的同时在阴极上产生了二次电离过程,取得了形成后继电子崩所需要的二次电子,从而实现了自持放电。

6、自持放电条件(γ(ead-1)≥1)的物理意义:正离子返回阴极所产生的二次电子大于等于初始电子,则初始电子就可以得到接替,使后继电子崩不需要依靠其他外界电离因素而靠放电过程自身就能自行得到发展。

7、气体和液体电介质属于自恢复绝缘,固体电介质属于非自恢复绝缘。

8、气体放电的根本原因在于气体中发生了电离的过程,在气体中产生了带电粒子;而气体具有自恢复绝缘特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气体中存在去电离的过程,它使气体中的带电粒子消失。

9、放电由非自持转为自持时的电场强度称为起始放电场强,相应的电压称为起始放电电压。在均匀电场中,它们就是气隙的击穿场强和击穿电压;在不均匀电场中,起始放电电压低于击穿电压。

10、巴申定律的Ub最小点分析:

(1)设d不变,改变气压p。当p增大时,碰撞次数将增加,然而碰撞电离的概率却减小,电离不易进行,所以Ub必然增大;反之,当p减小时,这时虽然碰撞电离的概率增大了,但碰撞次数却减小了,因此Ub也会增大。所以在这两者之间总会有一个合适的p值对造成碰撞电离最为有利,此时可使Ub最小。

(2)设p不变,改变d值。d增大,想得到一定的电场强度,电压就必须增大;当d值减小时,电场强度增大,但电子在走完全程中所发生的碰撞次数减小,同样也会使Ub增大,所以在这两者之间也同样存在一个d值对造成碰撞电离最为有利,此时Ub最小。

11、流注放电理论解释气体放电: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电离和空间光电离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初始电子崩头部的空间电荷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使电场得到足够的畸变和加强,并造成足够的空间光电离,电离出的新生电子迅即跑向初崩的正离子群中与之汇合,形成充满正负粒子的等离子通道,这个通道称为流注。流注迅速向前发展(流注阶段),一旦把两极接通,就将导致完全击穿,这一击穿过程称为流注放电的主放电阶段。

12、流注放电的条件(自持放电的条件)是初始化电子崩头部的空间电荷数量必须达到某一临界值,才能使电场得到足够的畸变和加强,并造成足够的空间光电离。

13、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的不同点: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电离和空间光电离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而汤逊理论则没有考虑放电本身所引发的空间光电离对放电过程的重要作用。同时,流注理论特别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即便作用。

汤逊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的放电过程;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和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现象。

简要分析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电离因素以及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汤逊理论理论实质: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变,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14、极不均匀电场的典型实例是“棒—板”间隙和“棒—棒”间隙。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电压的极性是以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的极性为极性,如果两个电极几何形状相同,如棒棒间隙则以不接地的那个电极的极性为极性。

15、自持放电只能局限在棒电极附近一个不大的区域中发生,把这种局部放电称为电晕放电。开始出现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

电晕: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气隙完全被击穿以前,电极附近会发生电晕放电,产生暗蓝色的晕光,这种特殊的晕光是电极表面电离区的放电过程造成的。在外电离因素和电场作用下,产生了激发、电离、形成大量的电子崩,在此同时也产生激发和电离的可逆过程-复合,这就是电晕。

16、极不均匀电场中气隙放电的极性效应:以棒板间隙为例,(1)当棒极是正极性时:在电场强度最大的棒极附近首先形成电子崩,电子崩的电子迅速进入棒极,留下来的正空间电

荷则消弱棒极附近的电场,从而使电晕起始电压有所提高。然而正空间电荷却加强了正离子外部空间的电场,当电压进一步提高,随着电晕放电区域的扩展,强电场区域亦将逐渐向板极方向推进,一些电子崩形成流注,并向间隙深处迅速发展。因此,棒板间隙的正极性击穿电压较低,而其电晕起始电压相对较高。(2)当棒极是负极性时,电子崩将由棒极表面出发向外发展,电子崩中的电子向板极运动,滞留在棒极附近的正空间电荷虽然加强了棒极表面附近的电场,但却消弱了外面空间朝向板极方向的电场,使电晕区不易朝外扩展,放点比较困难,因此,棒板间隙的击穿电压较高,然而,正空间电荷加强了棒极附近表面附近的电场,所以使棒板间隙的电晕起始电压相对较低。

17、解释α、β、γ、η系数的定义。

答:α系数:它代表一个电子沿着电场方向行径1cm长度,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β系数:一个正离子沿着电场方向行径1cm长度,平均发生的碰撞电离次数。

γ系数:表示折合到每个碰撞阴极表面的正离子,使阴极金属平均释放出的自由电子数。η系数:即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行径1cm时平均发生的电子附着次数。

18、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

答:在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内流注一旦形成,放电达到自持的程度,气隙就被击穿。不均匀电场分稍不均匀和极不均匀,在同样极间距离时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比均匀电场的均匀电场气隙的要低,在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自持放电条件即是电晕起始条件,由发生电晕至击穿的过程还必须升高电压才能完成。

19、对极间距离相同的正极性棒-板、负极性棒-板、板-板、棒-棒四种电极布局的气隙直流放电电压进行排序?

答:负极性棒-板最高,其次是棒-棒和板-板,最小的是正极性棒-板。

第三章:气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1、气隙在稳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也称为静态击穿电压Uo。

均匀电场气隙在稳态电压下击穿特性:无电晕、无极性效应、分散性小、波形影响小,且遵从巴申定律。

2、雷电放电所形成的电压具有单次脉冲性质,通常称为雷电冲击电压。

3、U50%:即50%冲击击穿电压,是指当击穿概率等于50%时的电压即称为气隙的50%击穿电压。

4、伏秒特性:工程上用气隙击穿期间出现的冲击电压的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称为伏秒特性。把这种表示击穿电压和放电时间关系的“电压-时间”曲线称为伏秒特性曲线。

5、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大气的压力、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空气的密度、电子自由行程、碰撞电离及吸附效应。因而应对空气密度、湿度、海拔高度进校校正。

6、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方法及为什么这些措施能提高气隙击穿电压:

(1)改善电场分布。电场分布越均匀,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越大。因此通过改进电极形状或采用屏蔽罩来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对电极表面进行抛光,除去毛刺和尖角等,来减小气隙中的最大电场强度,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可能趋于均匀,从而提高气隙的电晕起始电压和击穿电压。

(2)采用绝缘屏障。由于气隙中的电场分布和气体放电的发展过程都与带电粒子在气隙中的产生、运动、分布状态密切相关,所以在气隙中放置形状适当、位置合适、能有效阻拦带电粒子运动的绝缘屏障能有效的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屏障在均匀或稍不均匀电场的场合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3)采用高气压。由巴申定规则知道,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这是因为气压提高后气体的密度增大,减小了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从而消弱了电离过程。

(4)采用高抗电强度的气体。在气体介质中,有一些含有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 F6,氟利昂(CCL2F2)等,因其具有强烈的吸附效应,所以在相同的压力下具有比空气高得多的抗电强度,采用这些高抗电强度的气体来代替空气可以大大提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

5)采用高真空。根据巴申曲线,采用高度真空可以大大减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过程而显著地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真空间隙的击穿电压大致与间隙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7、电晕放电的基本特点(会使波衰减及变形):(1)具有声、光、热等效应;(2)在尖端或电极的某些突起处,电子和离子在局部强电场的驱动下高速运动并与气体分子交换能量,形成所谓的“电风”,引起电极或导线的振动;(3)电晕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流会造成对无线电的干扰;(4)在空气中产生臭氧O3及NO或NO2,在其他气体中也会产生许多化学反应;(5)电晕的某些效应也有可利用的一面。

8、沿面闪络:在固体介质和空气的交界面上产生的沿面放电一旦发展到使整个极间发生沿面击穿时,即造成沿面闪络。

固体绝缘实际耐受电压的能力并非取决于固体介质本身的击穿电压,而是取决于它的沿面闪络电压。

9、法兰套管:(套管法兰附近电力线最密、电场最强)电晕放电——(许多平行的火花细线组成的光带)刷状放电(仍属于辉光放电)——滑闪放电(个别火花细线则会迅速伸长,转变为分叉的树枝状明亮火花通道在不同位置上交替出现)——沿面闪络(电火花伸长到另一电极)

在工频交流电压作用下,高压套管的沿面闪络常常是由“滑闪放电”引起。防止滑闪放电的有效方法是增加套管在法兰附近的直径(而不是增加套管长度)。

10、简述绝缘污闪的发展过程及防污措施。

答:绝缘子污闪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体可分为积污、受潮、干区形成、局部电弧的出现和发展、爬电直到延伸贯通两极等阶段。采用措施抑制或阻止各阶段的形成和转化,就能有效地阻止污闪事故。

防污措施:(1)采用适当的爬电比距(2)选用新型的合成绝缘子(3)清扫表面积污(4)在绝缘子表面涂憎水性的防污涂料(5)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6)加强绝缘或使用大爬电距离的所谓防污绝缘子。

第四章:固体电介质和液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1、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影响因素、提高击穿电压的方法:

形式: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

影响因素: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均匀程度、温度、受潮、累积效应。

2、视在放电量、放电重复率和一次放电所消耗的能量是反映局部放电强弱的三个基本参数。

3、液体电介质中杂质小桥理论:

电极上的电晕放电使液体加热汽化或者电子的碰撞电离使介质分解都会产生有气泡,在交流电压下,气泡中的电场强度与油中的电场强度按各自的介电常数成反比分布,从而在气泡上分配到较大的场强,但气体的击穿场强又比液体介质的击穿场强低得多,所以气泡必先发生电离。气泡电离后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促使电离进一步发展。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撞击油分子,使之又分解出气体,导致气体通道进一步扩大,如果许多电离的气泡在电场中排列成连通两电极的所谓“小桥”,击穿就可能在此通道中发生。

气泡的形成、发热膨胀、气体通道的扩大并排列成“小桥”,由于这种击穿依赖于小桥的形成,所以称为小桥理论。

4、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水分及其他杂质、电压作用时间、电场的均匀程度、温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绝缘油的老化。

5、固体介质的老化可分为电老化和热老化。

第八章、线路和绕组波过程:

1、Zkk表示除导线k外,其余导线中的电流均为零时,单位前行电流波流过导线k时,在导线k上形成的前行电压波,称为导线k的自波阻。

Zkn表示除导线n外,其他导线的电流均为零时,导线n流过单位前行电流波时,在导线k上感应的前行电压波,称为导线n与导线k间的互波阻。

2、耦合系数

3、当直流电压Uo刚作用于绕组首端时,绕组等值电路可可简化为由对地电容Codx和匝间电容Ko/dx组成的电容链,对首端来说相当于一个等效集中电容,称为入口电容Cr。

第九章、雷电参数及防雷装置

1、一天中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作一个雷暴日。一个小时中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小时。一年中雷暴日的总数或者雷暴小时的总数叫做雷暴日数或雷暴小时数(简称雷暴日或雷暴小时)。

2、雷电流:雷击小接地阻抗物体时,流过该物体的电流。

雷电放电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三个阶段。主放电的特点是:主放电存在的时间极短,约为50—100us;电流极大,可达数十乃至数百千安。

3、地面平均落雷密度(γ):即每雷暴日、每平方公里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

4、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作用是将雷电吸引到自身上来,并将其安全导入地中,从而使其附近的建筑和设备避免遭直接雷击。

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是避雷针(线)附近的部分空间,在此空间内,遭受雷击的概率极小,一般不超过0.1%。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比避雷针小,因为避雷线对雷云先导电场的畸变作用小于避雷针。

5、避雷器的基本要求:(1)保护装置的冲击放电电压Ub(i)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绝缘的冲击耐压值。(2)放电间隙应有平坦的伏秒特性曲线和尽可能高的灭弧能力。

(避雷器的伏秒特性要低于被保护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

6、避雷器就是一种侵入波保护装置,是一种过电压限制器。

7、从特性核结构来看,避雷器分两大类:有间隙避雷器和无间隙避雷器。保护间隙、排气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普通阀式避雷器和磁吹阀式避雷器)均属于有间隙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一般不需串联放电间隙,所以又称无间隙避雷器。

排气式避雷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所能熄灭的续流具有一定的上限和下限。主要缺点:(1)伏秒特性太陡,且放电分散性较大,难以和被保护设备实现合理的绝缘匹配。(2)动作后会产生高幅值的截波,对变压器的纵绝缘不利。

阀式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当避雷器上过电压的瞬时值达到放电间隙的冲击放电电压Ub (i)时,间隙击穿,过电压波即被截断,这时避雷器呈现为小电阻,(它在最大允许冲击电流下的压降称为残压Ur,此残压应比被保护设备绝缘的冲击强度低20%—40%)冲击电流通过后将产生工频续流,此时工作电压远低于冲击电压,阀片电阻急剧增大,续流受到限制,电弧迅速熄灭。

8、氧化锌避雷器的优点:结构简单,并具有优异的保护特性;耐重复动作能力强;通流容量大;造价较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9、额定电压Ube:加到避雷器端部的最大允许的工频电压的有效值。

残压Ur(峰值):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其端子间的最大电压值称为避雷器的残压。

冲击放电电压Ub(i)(峰值):指雷电压(1.2/50us)作用下避雷器的放电电压的峰值。荷电率(AVR):持续运行电压的峰值与直流参考电压的比值称为避雷器的荷电率。高时容易老化,降低荷电率时,暂时过电压的耐受能力也会提高,但过低会使避雷器的保护性能变坏。

荷电率=持续运行电压峰值/直流参考电压

10、将电力系统及其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与大地相连接,这就是接地。埋入大地并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同接地体相连接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引下线,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合成接地装置。

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

接地电阻是电流I经接地电极流入大地时,接地体对地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 /I

忽略接地体金属的电阻(R1)、接地引下线的电阻(R2)、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R 3)等,接地电阻主要是指接地体与零电位之间的土壤的电阻(R4)。

第十章、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1、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匝率。耐雷水平是指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冲击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雷击跳闸率是指取标准雷暴日数为40时,每年每10 0km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

2、输电线路出现的雷电过电压有两种形式:(1)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或线路杆塔时由于电磁感应在导线上引起的过电压,称为感应雷过电压(2)雷直接基于线路引起的过电压,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包括静电分量和电磁分量。

感应过电压的产生过程:以负雷云为例,在雷电放电的先导阶段,先导通道充满了负电荷,在先导产生的空间电场E的水平分量Ex作用下导线上感应出异号的电荷(正电荷),及束缚电荷。因为先导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导线上束缚电荷聚集也缓慢,电流不大。当雷击大地后,主放电开始,先导路径中的电荷被迅速中和,它们所造成的电场迅速消失,导线上的束缚电荷变成自由电荷向导线两侧流动。由于主放电速度很快,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很大,即形成向导线两侧运动的静电感应过电压波。

(感应过电压的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反)

3、Utop=βI(Ri+Lt/2.6),式中I为雷电流幅值,Ri为杆塔冲击接地电阻,Lt为杆塔电感。

4、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高压、超高压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于导线,同时还有以下作用:在雷击塔顶时起分流作用,可以减小塔顶电位;对导线有耦合作用,可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一般高度杆塔,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匝率的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3)架设耦合地线。作用是连同避雷线一起来增大它们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耦合作用),增大杆塔向两侧的分流作用,使雷击塔顶时使线路绝缘承受的过电压显著减小,从而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匝率

(4)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自动消除,不致使造成雷击跳闸。在两相或三相闪络时,因先对地闪络相的导线相当于一条避雷线,由于它对未闪络相的耦合作用,使未闪络相绝缘上的过电压下降,提高耐雷水平。

(5)加强线路绝缘。

(6)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7)装设自动重合闸。由于线路绝缘具有自恢复性能,大多数雷击造成的绝缘闪络在线路跳匝后能够自行消除,因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对降低线路的雷击事故率具有较好的效果。(8)采用线路用避雷器。安装线路用避雷器后,当串联间隙放电后,由于非线性电阻的限流作用,通常能在1/4周期内把工频电弧切断,断路器不必动作,可减少雷击跳闸率;另外,在双回路输电线路的一回路上装上线路用避雷器后,可大大减少双回路同时闪络的事故率。在配电线路上加装避雷器,能有效的避免绝缘导线的断线现象。

第十一章、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1、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雷害来源有两种:(1)雷电直接击于发电厂和变电站内的建筑物及其屋外配电装置上(2)输电线路上发生感应过电压或直接落雷,雷电波将沿导线袭入变电站或发电机(直配电机),该雷电波称为侵入波。

2、避雷器的保护范围:变电站中限制侵入波的主要设备是避雷器,它接在变电站母线上,

与被保护设备相并联,并使所有设备受到可靠地保护。

避雷器的保护距离:lm=(Uj-U5)/(2α/v)=(Uj-U5)/(2α’),Uj为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强度;U5为避雷器的残压;α’=α/v,α’为电压沿导线升高的空间陡度。

3、进线保护的工作原理:对于35—110kv全线无避雷线的线路,在紧靠变电站的1—2km 进线上架设避雷线;对于全线有避雷线的线路,则在1—2km进线上加强保护措施,如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α及杆塔的接地电阻Ri,提高这段进线的耐雷水平,以减少在这段进线内绕击和反击导线的概率,这段进线为进线段。有了进线段以后,在进线段首端及以外遭受雷击时,由于进线段导线波阻抗的作用,限制了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IFV;此外,由于导线上冲击电晕的作用,使沿导线的来波陡度大为降低。

4、电机防雷的特点:电极的冲击绝缘强度低;保护电机用的磁吹阀式避雷器FCD的冲击放电电压及残压不够低;要求限制来波陡度。

5、直配电机防雷的主要措施:(1)发电机出线母线上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或FCD型避雷器,以限制侵入波幅值,取其3KA下的残压与电机的绝缘水平相配合(2)在发电机的电压母线上装一组并联电容器C,以限制侵入波陡度α和降低感应过电压(3)采用进线段保护,限制流经FCD中的雷电流,使之小于3KA。(4)发电机中性点有引出线时,中性点加装避雷器保护,否则需要加大母线并联电容以进一步降低侵入波的陡度。

6、图11-8 的作用:

并联电容器C作用:(1)限制母线上冲击波陡度,(2)降低感应过电压。因为不用并联电容时,感应电荷作用于线路(架空导线及电缆段)的对地电容上,所加并联电容C能起到分担部分感应电荷的作用。

电缆段的作用:当雷电流使排气式避雷器FE放电后,由于FE无残压,使电缆芯线与金属护层短路,由于高频趋肤效应,使雷电流从芯线转移到金属护层上,从而大大减低了母线冲击电压和流过FCD的冲击电流。

小学生安全教育--用电知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用电知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戴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例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

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 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要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高电压技术答案

高电压技术-在线作业_A 用户名: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不变 畸变 升高 减弱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升高 知识点: 2.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知识点: 3. 偶极子极化 离子式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 电子式极化 若电源漏抗增大,将使空载长线路的末端工频电压( )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 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电子式极化 知识点: 4. 弹性极化 极化时间长 有损耗 温度影响大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弹性极化 知识点: 5. 电化学击穿 热击穿 电击穿 各类击穿都有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电击穿 知识点: 6. 16kA 120kA 下列不属于偶极子极化特点的是( ) 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 ) 根据我国有关标准,220kV 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是( )

80kA 12kA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12kA 知识点: 7. 不确定 降低 增高 不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降低 知识点: 8. 某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UF 与PS 的关系曲线如图1 所示。当 时,U F 达最小值。当 时,击穿 电压为U 0,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间隙距离增大到4/3倍,则其击穿电压与U 0相比,将( )。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

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2013-2014-1 0912121-2) (王伟屠幼萍编著高电压技术)第1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何为原子的激励和电离。 2.气体电离的形式及基本概念。 3.气体碰撞电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4.气体产生放电的首要前提。 5.热电离与碰撞电离的异同。 6.影响逸出功的因素。 7.金属电极表面电离的四种形式。 8.负离子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9.气体放电过程中存在哪三种带电质点。 10.带电粒子的自由行程及特性。 11.影响平均自由行程的因素。 1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为何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行程大于离子。 13.何为带电离子的扩散,何原因所致。 14.带电粒子消失的主要方式。 15为何电子与离子间的复合概率远小于正、负离子复合概率。 16.气体放电分为哪两类。 17.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 18.绘制并说明“气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及对应的放电过程。 19.阐述Townsend理论。 20.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正离子表面电离系数。 21.自持放电条件表达式。 22.影响电子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 23.Paschen定律,击穿电压为何具有最小值。 24.当pd>200(cm.133Pa)后,击穿过程与Townsend理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25. Townsend理论的适用范围。 26.流注理论的特点;流注 27.正流注、负流注以及二者形成的不同之处。 28根据放电特征,电场均匀程度如何划分。 29.电晕放电;防止和减轻电晕放电的根本途径。 30.极性效应 31.雷电放电的三个主要阶段。 32.沿面放电。 33.固体介质表面电场分布的三种典型情况。 34.极不均匀电场具有强垂直分量时沿面放电过程。 35.滑闪放电以什么为特征。沿面放电与什么有关。比电容。

小学生用电的安全常识

小学生用电的安全常识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 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 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 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 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 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 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 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 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 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 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

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 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 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 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 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 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 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 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对高电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对高电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 时光荏苒,匆匆三年转眼即逝。转眼间,到了该离开大学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了。 大学期间,我主修的专业是高电压技术,同时对建筑防雷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高电压及防雷技术方面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简单的了解。 经过几代电力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基已本上进入了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由于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所以要求领域内要高度重视电网建设,保持电源与电网、输电与配电的协调同步发展;加强对区域网架、跨区输电线路以及电气化高速铁路发展而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这些工作都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的参与。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主网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高电压技术专业的学生会有愈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在大学期间,我学习的课程主要有:有高电压与绝缘理论、过电压及其防护、民用建筑防雷、电气试验、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电工工艺(内线与外线),装表接电与错接线、PLC与单片机、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维修等。 首先谈下高电压技术,高电压技术是以试验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在高电压作用下各种绝缘介质的性能和不同类型的放电现象,高电压设备的绝缘结构设计,高电压试验和测量的设备及方法,电力系统的过电压、高电压或大电流产生的强电场、强磁场或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护措施,以及高电压、大电流的应用等。高电压技术对电力工业、电工制造业都有重大影响,工程上把1000伏及以上的交流供电电压称为高电压。高电压技术所涉及的高电压类型有

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电压和持续时间为毫秒级的操作过电压、微秒级的雷电过电压等。20世纪以后,随着电能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力系统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经历了35、60、110、150、230千伏的高压,287、400、500、735~765千伏的超高压和1150千伏的特高压的发展。直流输电也经历了±100 、±250、±400、±450、±500以及±750千伏的发展。这几个阶段都与高电压技术解决了输电线路的电晕现象、过电压的防护和限制以及静电场、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密切相关。这一发展过程以及物理学中各种高电压装置的研制又促进了高电压技术的进步。6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大城市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以及克服城市架空输电线路走廊用地的困难,地下高压电缆输电发展迅速;同时为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和保护城市环境,全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都提出许多高电压技术的新问题。高电压技术可大致分为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限制,高电压绝缘特性研究,高电压试验设备、方法和测量技术等几个方面。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限制是研究电力系统中各种过电压,以便合理确定其绝缘水平是高电压技术的重要内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包括雷电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一般雷电过电压幅值远超过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但作用时间较短,平均波长时间为30微秒。雷击除了威胁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的绝缘外,还会危害高建筑物、通信线路、天线、飞机、船舶、油库等设施的安全。因此,这些方面的防雷也属于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电力系统内过电压是因正常操作或故障等原因使电路状态或电磁状态发生变化,引起电磁能量振荡而产生的。其中衰减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称为操作过电压;无阻尼或弱阻尼、持续时间长的称为暂态过电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各章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热电离、光电离、 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流入电极、逸出气 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 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0.26cm 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以最大场强与 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电晕放电的过 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雷电和操作 过电压波的波形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 伏秒特性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均匀电场无极性 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 小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 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电压波形对均匀 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 相当大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极 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 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 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 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空间电荷对原 电场的畸变作用极不均匀场中 屏障的采用提高气体压力的作 用高真空高电气强度气体SF6 的采用

高电压技术复习重点

绪论 1、输电电压一般分为高压,超高压,特高压。高压指35~220kv,超高压指330~1000kv,特高压指1000kv及以上。高压直流通常指±600kv及以下的直流输电电压,±600kv以上的称为特高压直流。 2、电介质的极化:通常电介质显中性,但是如果其处于电场中,则电荷质点将顺着电场方向产生位移。极化时电介质内部电荷总和为零,但会产生一个与外施电场方向相反的内部电场。 3、流过介质中的电流可以分为三部分:纯电容电流分量,吸收电流,电导电流。 4、电介质损耗:处于电场中的绝缘介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而这些由极化、电导等所引起的损耗就称为介质损耗。 5、介质损耗来源①由介质电导形成的漏电流在交变电压下具有有功电流的性质,由它所引起的功率损耗称为介质电导损耗;②由介质中与时间有关的各种极化过程所引起的损耗。 第一章 1、电离方式可分为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 2、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汤逊理论是在低气压、pd较小的条件下在放电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pd过小或过大,放电机理将出现变化,汤逊理论就不在再适用了。 3、电晕放电现象:在极不均匀场中,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在空气间隙完全击穿之前,小曲率电极附近会有薄薄的发光层。 4、电晕放电的危害:①引起功率损耗②形成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③产生噪声。对策:采用分裂导线。利用:①净化工业废气的静电除尘器②净化水用的臭氧发生器③静电喷涂。 5、下行的负极性雷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 6、提高气体击穿电压的措施:①电极形状的改进。②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③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作用。④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⑤高真空和高电气强度气体SF6的采用。 7、污闪:由于绝缘子常年处于户外环境中,因此在表面很容易形成一层污物附着层。当天气潮湿时污秽层受潮变成了覆盖在绝缘子表面的导电层,最终引发局部电弧并发展成闪络。 8、污闪发展过程:①污秽层的形成②污秽层的受潮③干燥带形成与局部电弧产生 ④局部电弧发展成闪络。 9、等值盐密法:把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面积上NaCl 含量的一种表示方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10、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碰撞电离,碰撞电离主要由电子的碰撞引起,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质量非常小,当电子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会遭到弹射而不损失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刻不容缓(2021年)

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刻不容缓(2021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42

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刻不容缓 (2021年) 某日早上6:10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选择从六楼阳台逃生,不幸坠亡。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紧急通知迅速行动排查安全隐患。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在《通知》中要求,各教育单位要迅速、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针对防范火灾事故及次生灾害,要严格检查消防设施、逃生通道以及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各个环节,发现隐患要限时彻底整改。要组织力量对学生宿舍及人员聚集场所实施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各高校对学生违章用电现象要严肃查处,坚决收缴违规用电设备,如“热得快”、电热毯、小电炉等,消除火灾隐患。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学生生命安全。(解放日报2008年11月18

日) 高校学生发生因用电不慎而引起的意外伤亡事故,作为学校本身及教育主管部门,当然有健全安全设施、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水平的职责和义务。但对于我们电力行业来说,同样没有理由充当普通看客。因为这类事故的出现,无不体现当今一些学生用电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用电意识淡薄、安全保护能力较差的不争事实,因此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电范围不断扩大,生活中方方面面接触电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各地供电部门应该主动与学校一起联合开展电力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校园黑板报、宣传窗、图片展、请专家作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寓教于乐,向学生广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学习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

寝室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宿舍用电的安全知识_寝室安全用电小常识 一、电气线路起火有哪些因素?电气线路起火通常是由于短路、 过负荷、接触不良(接头松动、导线接触表面氧化等引起局部过热)、漏电(导线绝缘层被损坏,接触金属管而产生电火花)等因素造成的。 三、学生宿舍为什么不准使用热得快、电炉?不正确使用热得快 和电炉是非常危险的,可能酿成火灾和触电,造成严重后果。热得 快和电炉是由镍铬丝和炉盘、铝管等元件组成,没有定温、定时等 安全保护装置,如果使用和摆放的位置不当,极易引燃周围的可燃 物品,引起火灾。同时,学生宿舍内所装的电线,不能承受这些大 功率电器的负荷。宿舍内使用热得快和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容易造 成电线过载就会引起电线或电表线圈发热,甚至起火成灾。并且, 热得快和电炉在使用中,因本身结构的缺陷,如:电炉丝拱起接触 锅底,潮湿引起漏电等很不安全。因此,学校明文规定,学生宿舍 内严禁使用热得快和电炉等其它大功率电器。 四、学生寝室内为什么不能私自拉、接电线?寝室内私自拉、接 电线非常危险,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触电事故。电线的安装铺设是 一项非常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国家明文规定,安装电线和 电气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有的同学为了使用方便,私自拉接 电线,并将电线绕在床架上,这种行为严重威胁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是坚决不允许的。目前,我校学生寝室的蚊帐架都是铁制的,是导 电体,电线表面绝缘体是胶质的,易老化破损,在使用中不可避免 发生磨擦,加速了电线的破损,极易引起电线的短路和漏电,造成 火灾和触电事故。因此,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坚决不允许私自拉、接电线。 五、为什么严禁使用各类充电灯、劣质充电器和充电电源等其它劣质充电物品?当前,各种电子产品为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 大的便利,是同学们在寝室里经常使用的物品。这类电子产品大多 都使用充电器和充电电源。但一些不法之徒为利所驱,生产和销售

高电压技术试题(选择+填空)

单选题 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4节 难度:2 分数:1 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7章/第2节 难度:2 分数:1 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8节 难度:2 分数:1 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答案:C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1章/第6节

分数:1 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3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答案:A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4章/第1节 难度:2 分数:1 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2章/第3节 难度:2 分数:1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答案:B 试题分类:高电压技术/本科 所属知识点:高电压技术/第8章/第1节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重要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电压技术各章 知识点 第一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 第1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1、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的方式 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 流入电极、逸出气体空间、复合 3、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电子崩的形成、汤逊理论的基本过程及适用范围 4、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和极间距离乘积之间的关系。两者乘积大于时,不再适用 5、流注理论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时的情况 6、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划分 以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之比来划分。 7、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的过程、起始场强、放电的极性效应 8、冲击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性 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波的波形 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延时与伏秒特性 50%击穿电压的概念 9、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均匀电场无极性效应、各类电压形式放电电压基本相同、分散性小 极不均匀电场中极间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极性效应明显。 10、电压波形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电压波形对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影响不大 对极不均匀电场影响相当大 完全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棒间隙 极大不对称的极不均匀场:棒板间隙 11、气体的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湿度、密度、海拔高度的影响 12、气体的性质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在间隙中加入高电强度气体,可大大提高击穿电压,主要指一些含卤族元素的强电负性气体,如SF6 13、提高气体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极形状的改进 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极不均匀场中屏障的采用 提高气体压力的作用

小学生用电安全常识1

同学们好!我是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现在我们一块学习一下安全用电常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不让我们碰触和电相关的东西,比如合刀闸、灯泡坏了,换灯泡,甚至插插头、拔插头等。说电很危险,我想问一下同学们,电到底有哪些危险?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举手回答!比如说它可以电到人(当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轻则有针刺麻木剧痛等感觉,重则发生痉挛、心律不齐、血压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短时间内心跳停止、死亡),还可以烧坏电视烧坏电视烧坏电视烧坏电视等用电设备,还可以引发火灾等等。好,既然电这么厉害,那么我们日常能否不用电啊?当然不可能,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电,比如说开电灯、打电话、看电视、烧水、做饭等等,都离不开电。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安全用电,把电带来的危害给克服掉,才能发挥电的作用,为人们服务。 那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到安全用电呢?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我们怎么知道物体带不带电,绝对不能接触,只能用验电笔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验电)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什么是高压带电体,电视机是不是?电脑是不是?都不是,变压器,高压线路,变电室里面的柜体等带高压电) 不弄湿用电器,(电器湿了,容易引起事故,短路失火或烧坏设备。或者我们的手湿都不准碰带电物体) 不损坏绝缘层。(电器,电线使用时间长了,绝缘层老化后就不绝缘了,就会漏电)日常注意事项: 1、不使用不熟悉的电器。 2、不要用湿手去开灯、关灯或触动其它电开关。 3、不能用手指、小刀、钢笔等去触、捅电源插座。 4、不爬电线杆,不在有电线的地方放风筝。 5、对于断了的电线,不能靠近,更不能用手碰。 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如果自己不知道断开电源,可以叫身边的大人,如果没人,可以拨打110或119。 发现有人触电怎么办? 1、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 2、如电源开关太远,可以站在干櫈上用不导电的物体如木棒、竹竿、塑料、衣服等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莫将带电体碰着自己和他人身体,避免触电再发生。 3、如果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叫身边的大人,如果没人,可以拨打110或120。 常见安全用电标志

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工业过程控制、高电压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工厂供电。 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体系修改完善: (1)新的课程体系在强电专业宽口径的前提下,突出厚基础的要求,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约73.2%。在实现同一专业的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完全打通,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只体现在专业课程中的非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上的要求的基础上,既实现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突出不同的专业方向特色。使得所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扩展了就业面。 (2)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综合考虑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授,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及各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与系统性。更加突出强电特色,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弱电控制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运用。把原来的选修课数字电子技术改为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强调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 (3)授课时间的调整按照先基础后专业,保持计算机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不断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与学时,更加注重实验,实验单独成为课程,不再是课程的一部分。 (4)科学分配各学期的课时量。第一、第二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相对较少,新环境、新课程与崭新的大学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好,可以适当增加课时量;第三学年,学生的社会活动量逐渐增加,学生的生活重心向就业倾斜,此时的课程安排要强调实用性,应突出专业课教学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第四学年,是实践课程不再在教室上课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平抑学生即将毕业的浮躁心态。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把整体的课程学习时间向前移,解决在第五、第六学期,以免学生因社会实践、找工作、考研等原因而导致学习效果下降的问题。 (5)紧跟电力工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改造原有的不符合电气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体现了 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软硬件、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符合电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更好地培养电气工程复合型技术人才创造了一个科学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题及规范标准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 (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 热游离 D. 表面游离 (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D 。 A. 大雾 B. 毛毛雨 C. 凝露 D.大雨 (6) SF6 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7) 冲击系数是 B 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A.25% B.50% C.75% D.100% (8)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 A 有很大关系A.粗糙度B.面积C.电场分布D.形状 (9)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___C__。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 (10)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A__。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1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ADEG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BCFH__。 A.绝缘电阻试验 B.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 D.局部放电试验 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 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12)用铜球间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参考文本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 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 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 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 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 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 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 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

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高电压复习重点整理

高电压复习重点整理 一、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 1、具体内容 汤逊理论:汤逊理论实质就是电子崩理论。书P8-P11第二节至第三节 2、汤逊放电的实质是: 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3、流注理论(P13)认为:在初始阶段,气体放电以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形式出现,但当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外施电压在气隙中产生的电场)明显畸变,大大加强电子崩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另一方面,电子崩中电荷密度很大,所以复合过程频繁,放射出的光子在这部分强场区很容易成为引发新的空间光电离的辐射源,因此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光源是空间的光电离。这时放电转入新的流注阶段。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是自持放电的条件。 4、应用条件 汤逊理论:应用于均匀电场,低气压,短气隙 流注理论:应用于均匀电场,高气压,长气隙 5、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都有电子崩的产生 不同点:流注的形成过程中有二次崩的形成、二次电离在气体击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极性效应(P18-20)产生的条件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但后来的发展过程、气隙的电气强度、击穿电压等都与该电极的极性有密切的关系。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着明显的极性效应。(书上没说具体产生条件是什么,根据这段话理解我猜条件是极不均匀的电场中的放电吧。)三、标准雷电压雷电流波形

最新高电压技术基础知识

1、35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为什么一般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 答: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一般都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由雷电引起的冲击闪络后,随后出现的工频闪络电流很小,不能形成稳定的工频电弧,因此,不会引起线路跳闸,所以,当一相由于雷击而引起闪络后,仍能正常工作,这样虽不装设避雷线,雷击引起的闪络概率增大,但这种闪络不会导致线路跳闸而影响正常供电。故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不架设避雷线,一相闪络后,再出现第二相闪络,形成相间短路,出现打的短路电流,才能引起线路跳闸,只有雷电流很大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2、说明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及对它的要求? 答: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限制雷电侵入波电压作用下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其二是降低最终进入变电所雷电侵入波的波头陡度。 对进线保护段的要求:其应具有比线路更高的耐雷水平,这段线路的避雷线应具有更小的对导线的保护角,而全线无避雷线线路则当然在这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3、避雷针的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时,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云闪光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闪对避雷针的放电,再经过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4、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降低塔杆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装设避雷器、加大绝缘。 5、为什么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 答:为了防止正、反变换过程出现的过电压,应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加装一组避雷器,完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如果只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当雷击高压侧线路时,避雷器动作,雷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并在接地电阻上产生电压降,低压侧此时没有避雷器,这一电压值低于低压侧中性点,而低压侧出现相当于经线路波阻抗接地,这一电压降绝大部分降作用于变压器低压绕组产生电流,通过电磁耦合作用,在高压侧感应出电动势的过程叫做反变换; 如果变压器低压侧落雷,作用于低压侧的冲击电压按照变比关系感应到高压侧,使高压绕组上出现过电压,而高压侧的绝缘裕度较低压侧小,可能引起高压侧首先击穿,这个过程叫正变换; 6、简述绝缘污闪:户外绝缘子在污秽状态下发射管的沿面放电闪络成为绝缘子的污闪。误会绝缘子的闪络往往发生在大气湿度很高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此时闪络电压大大降低,可能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从而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措施:清除污秽层、提高绝缘子的表面耐潮性和憎水性、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 7、什么是介质损耗?为什么能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答:在交流电压下,介质的有功功率损耗为介质损耗。 当外加电压和频率一定时,P与戒指的物理电容C 成正比,对一定结构的试品而言,电容C 是定值,P与tanδ成正比,故对同类试品绝缘的优劣,可直接用tanδ代替介质损耗。 8、累积效应:随着施加冲击或工频试验电压次数增多,固体介质的击穿电压降下降的现象,称为累积效应。 9、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试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缺陷的灵敏性不高) 破坏性试验:是用较高的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但由于电压较高,可能给被试品造成损伤。

小学生在家安全用电常识

小学生在家安全用电常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7、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8、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 9、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

避免烫伤。 10、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11、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12、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13、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14、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15、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16、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 1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1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19、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20、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21、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22、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_学生用_

实验一.电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气隙击穿、液体击穿以及固体沿面放电等现象及其特点,认识其发展过程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各主要因素,加深对有关放电理论的理解。 二.预习要点: 概念:绝缘;游离;电晕;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自持放电;滑闪放电;沿面放电;小桥;电击穿;热击穿。 判断:空气是绝缘介质;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电击穿,非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热击穿,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受油品、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分布情况及温度的影响较大,电弧会使油分解并产生炭粒;沿面放电是特殊的气体放电,分三个阶段,沿面闪络电压小于气隙击穿电压。 推理:变压器油怕受潮;油断路器有动作次数的限制; 相关知识点:电场、介质极化、偶极子、介电常数、Paschen定律、Townsend理论、流注理论、伏秒特性、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三.实验项目: 1.气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电极形状对放电的影响 ①.球球间隙 ②.针板间隙 ③.针针间隙 ⑵.电场性质对放电的影响 ①.工频交流电场 ②.直流电场 ⑶.极性效应 ①.正针负板 ②.负针正板 2.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导电小桥的观察 ⑵.抗电强度的测试 3.固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刷状放电的观察 ⑵.滑闪放电的观察 ⑶.沿面闪络的观察 四.实验说明: 1.气体绝缘特性: ⑴.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绝缘性能良好(带电粒子很少); ⑵.气体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大于其游离能)后,将会产生游离,生成正离子和电子; ⑶.气体质点获得能量的途径有:粒子撞击、光子激励、分子热碰撞; ⑷.气隙中除了有气体质点游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外,还存在金属电极表面的逸出电子; ⑸.气隙加上电场,气隙中的带电粒子将顺电场方向加速运动,造成大量的粒子碰撞,但产生气体质点游离的撞源粒子是电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