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遥感地质资源勘探技术发展应用情况简述

遥感地质资源勘探技术发展应用情况简述

遥感地质资源勘探技术发展应用情况简述
遥感地质资源勘探技术发展应用情况简述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行业应用情况简述

崔文超

12171146 121717班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摘要:

遥感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尤其是卫星遥感技术使人类更直观全面的认识地球。遥感技术以其宏观、综合、立体等技术优势成为现代地质勘探行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高分辨率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处理进入质变的时代,遥感地质找矿的原理、方法和遥感找矿模型都将随海量数据的获得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式的变革发生, 这都将最总带来地质勘探行业的长远进步。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矿产勘查高分辨率传感器基础地质研究

1. 遥感地质技术的历史发展

遥感是以电磁波为媒介的探测技术,对遥感目标的电磁波辐射特性进行探测和记录,记录的数据通过遥感平台上的数据通讯和传输系统传送到地面接收站,通过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得到图像和数据。通过卫星获得的遥感影像可以全面、客观地记录所针对区域地表综合景观的几何特征, 同时还可以获得地面物质的成分和结构相关的电磁波数据, 进而实现地物识别的目的。遥感技术所取得的地面图像和数据及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又称为地质遥感技术。目前地质遥感技术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谱特征;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遥感图像上的判别特征;地质遥感图像的光学及电子光学处理和图像及有关数据的数字处理和分析;遥感技术在地质制图、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环境、工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1]。

美国为世界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61年第一颗气象卫星,到1972年第一颗陆地观测卫星,美国遥感卫星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遥感卫星的发展体现了美国发展空间技术一贯的指导思想。欧盟一向专注于努力发展适合欧盟需要的遥感卫星,通过80年代起启动的“欧洲遥感卫星”计划成功地提供了高质量的、当时全世界较缺少

1

的微波遥感数据,促进了遥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2]。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到2014年11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三号,我国遥感技术经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国际领先的巨大历史性改变。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的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将为中国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要领域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对于促进中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卫星应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要战略地位[3]。

2. 地质遥感对国土资源调查的促进作用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内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演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构造作用或构造运动常是其他地质作用的起始或触发的主要因素,因此构造地质学说也是地质学的基本学说。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相对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的野外实地测绘工作,遥感卫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其对比不言自明[4]。20世纪6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在卫星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工作有了质的改变。自从高分辨率遥感器诞生以来,卫星影像的应用在众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使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普遍的认可。

近年,在内蒙古、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区开展的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1∶5 万比例尺图幅地质填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结果表明,采用遥感资料进行大面积多幅联测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填图质量,而且节约了大量经费,提高了地质图的科学水平[5]。遥感技术在岩性识别、断裂带测定及中新生界地质带研究方面都显示出优势,这表明遥感作为我国1∶5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的优越性。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广人稀,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十分薄弱。其中西藏境内的大部分地区21世纪初仍是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空白区。中国地质调查局率先将遥感技术引入基础调查规范,在青藏填图中以TM/ETM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按国际标准分幅制作卫星影像图,进行区调联测前期地质遥感解译的工作,为区调队伍编制工作设计、合理布设野外调查路线、进行区域图幅联图提供依据。大大减轻了野外劳动强度,提高了图幅质量,加速了青藏地区地质填图进程[5]。30年来,我国大

2

部分中、小比例尺地质图经过遥感图像和地面研究的补充修正,理论水平和精度均有了明显提高,但用遥感图像和最新地质理论水准来衡量,仍存在很大差距。

3. 地质遥感研究对矿产勘查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探明复杂地下的矿产、发现大型资源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地物发生反射、透射等作用的电磁波是地物信息的载体,地物的光谱特性与其内在的物理化学特性紧密相关,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物质内部对不同波长光子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具有稳定化学组分和物理结构的岩石矿物具有稳定的本征光谱吸收特征,光谱特征的产生主要是由组成物质的内部离子、基团的振动效果引起的[6]。各种矿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电磁辐射,利用波谱仪对野外采样进行光谱曲线测量,根据实测光谱与参考资料库中的参考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确定出样品的吸收特性,识别出矿物组合,根据曲线的吸收特征,选择合适的图像波段进行信息提取。

传感器的发展使探测波段不断细分,遥感图像含有更丰富的岩矿信息,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遥感信息提取也得到长足发展。遥感生物地球化学为植被地区矿化信息的提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与重金属元素相关的植被红光“蓝移”可以作为矿化指示[6]。在岩石裸露强的地区,利用线、环构造的目视解译提取成矿、控矿信息,后来有效地将遥感与地质找矿紧密结合,在地形地貌等直观的信息中建立成矿与控矿间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遥感技术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开展了矿产遥感识别模式的研究,逐渐实现了遥感信息由定性化到定量化的提取,并发展了不同矿种的找矿模型,矿床模型是描述一类矿床本质特征的系统排列信息,对寻找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矿床具有指导意义[7]。

4. 地质遥感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和研究重点列举

由传感器接收的地物光谱信息传到地面接收站,在计算机操作平台上进行图像的处理以及遥感信息提取。随着传感器的发展、数据量的增大,从海量的遥感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相对微量的找矿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感器的发展是信息提取的前提,图像处理技术的开发是信息提取的关键[8]。为了提取更客观有效的找矿信息,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发展高分辨率传感器,以便接收更微弱、细小的地质信息;

(2)加强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解决计算机处理的技术问题,例如补偿信号在传感器的误差、校正辐射、地形起伏等引起的图像失真等;

3

(3)在选择参与信息提取的波段时,深入波段选取依据的理论研究,例如进行岩石样品的光谱测试,矿物识别与分析是遥感地质信息提取的核心,所以需要确定不同类型的矿物在各波段的吸收性,同样在利用植物地化找矿时需配套精密的物质成分分析仪器及技术等; (4)遥感图像处理海量数据,经处理后的一景图数据量很大,为保障数据处理速度,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硬件与软件)支撑,图像处理中要将算法转化为计算机的可识别语句,需要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发展有利于提高遥感图像的信噪比、优化信息提取的软件平台,实现不同格式图像间的兼容性。

参考文献:

[1]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07月

[2]苏圣来国内外环境地质遥感应用技术进展大观周刊 2011年第28期

[3]徐冠华等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地理学报 1996年第51卷第5期

[4]王润生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国土资源遥感 2008年第1期

[5]朱光良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遥感信息 2001年第4期

[6]阎柏琨,王润生,甘甫平等热红外遥感岩矿信息提取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2005年第20卷第10期

[7]王润生,杨苏明,阎柏琨成像光谱矿物识别方法与识别模型评述国土资源遥感 2007年第1期

[8]耿新霞,杨建民,张玉君,姚佛军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地质找矿论丛 2008年第23卷第2期

4

5

(完整word版)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实施细则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 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为了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 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摸清全国矿山基本现状及其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步查明已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料、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任务 1.基本查明矿山基本情况; 2.概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3.查明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危害,具体包括: (1)矿山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 (2)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 (3)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损失及危害; (4)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废石、尾矿、煤矸石)堆放和废水(矿坑水、选矿废水、洗煤水、堆浸废水等)排放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和生态资源的破坏等。

4.调查与评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效果: (1)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地质环境建设成效; (2)矿业废水、废渣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与效果;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5.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初步评估; 6.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7.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 (四)组织形式 1.成立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环境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主管领导任组长、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成员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的实施; 2.在领导小组协调下,由承担调查任务单位和各地(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调查工作组开展工作; 3.承担调查任务单位成立项目组,组长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为员承担,成员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包括至少一名信息系统技术人员,项目组不能得少于6人。 (五)参照或引用的标准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王兴运付勇涛 (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08级2班卢少春’) 摘要: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从此人类以崭新的角度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遥感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则是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 21世纪,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地质调查工作所广泛应用,随着空间遥感技术在光谱和空间分辨率方面的不断提高,又为遥感的地质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为地质工作者在矿产勘查、区调工作、生态环境观察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遥感技术、21世纪、地质工作、观测 Abstract: in 1957, the first man-made earth satellite launch, marks the humanity entered into the space age,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with brand-new started to know yourself to the survival of the earth.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in the 1960s the century of an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including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on earth observ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s a basic technology has become geology survey work, along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spectra space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he geological applic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遥感技术在矿山开发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山开发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采矿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矛盾逐渐显现。本文在内蒙古重点矿集区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研究,对有关部门行使职能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管理和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矿山环境,遥感,监测 0 引言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采矿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矛盾逐渐显现,生态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有必要开展矿山开发调查与监测工作。 我国矿政机关矿产资源开发监测大多为传统的现场监测,费时费力,大量的违法开采行为不能及时发现。遥感监测手段以其动态、快速、准确等特点,对于改变这一情况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由乌海乌达煤矿区、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万利矿区、包头白云鄂博铁矿区、赤峰林西大井子铅锌矿区、呼伦贝尔甲乌拉铅锌矿区和赤峰白音诺尔铅锌矿区组成。研究区内跨度范围大,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区内矿山开采矿种和开采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开采矿种为煤矿、铁矿、铅锌矿、稀土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依靠遥感影像获取矿产开采占地、地质灾害的分布和范围以及采矿活动引发的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损毁等信息,综合分析已有的各方面的资料,如采矿登记数据库、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关自然保护规划等,对区内的采矿活动是否符合要求加以判断,达到对监测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全面了解,动态监测的目的。 2.2 影像数据源 根据研究内容和成图比例尺选用了2009年的SPOT5、Quickbird 、Worldview-I、ALOS、GeoEye-1等数据开展遥感调查与监测。SPOT5数据用于1:5万比例尺成图,其他数据用于1:1万比例尺成图。各数据影像清晰,质量较好,含云量均在5%以下,无条带和噪声干扰。

信息技术与遥感应用

信息技术与遥感应用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遥感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遥感的原理:振动的传播称为波。电磁振动的传播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波段按波长由短至长可依次分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其穿透性越强。遥感探测所使用的电磁波波段是从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到微波的光谱段。太阳作为电磁辐射源,它所发出的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太阳光从宇宙空间到达地球表面须穿过地球的大气层。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因而使透过大气层的太阳光能量受到衰减。但是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和散射影响随太阳光的波长而变化。通常把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的光谱段主要有: 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面上的任何物体(即目标物),如大气、土地、水体、植被和人工构筑物等,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0°k=-273.16℃)的条件下,它们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当太阳光从宇宙空间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时,地面上的物体就会对由太阳光所构成的电磁波产生反射和吸收。由于每一种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入射光的波长不同,因此它们对入射光的反射率也不同。各种物体对入射光反射的规律叫做物体的反射光谱。 遥感主要分为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受,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由于在信息的获取接收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变形,以及系统本生所产生的误差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误差,在这些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帮助分析处理遥感信息,利用各种软件更好的将所获取得的数据图像进行编码存储,也可以进行各种校正,使数据图像更接近其原始的图像,使后期的应用有更好的精度。 遥感技术的特点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引言 高光谱遥感技术,又称成像光谱遥感技术,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遥感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将传统遥感的成像技术和物理中的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图像和光谱二合一(图谱和一)的优势,在探测物体空间特征的同时,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特征,识别其类型,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十几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和理论一直是遥感对地观测领域内一个活跃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随着本世纪初多个星载高光谱成像仪器的发射和实用化机载商业系统的出现,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开始进入主流遥感数据源的行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在资源管理、农林矿业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发现其独特的作用。 高光谱遥感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技术,主要由信息获取系统——“成像光谱仪”或“高光谱成像仪”和高光谱图像数据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成像光谱仪的突出特点是:光谱分辨力高、空间分辨力高,波段数多,数据量大,因此高光谱图像数据包含的地物信息更加丰富,要充分发挥高光谱数据的潜能,必须深刻全面地了解要测量的地表物质的光谱特性及其与高光谱传感器的真实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开发适合高光谱数据特点的严密、精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理论。正是高光谱成像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和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用化的进程,这两大支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该技术的应用能否走向辉煌的保证。 1.高光谱遥感的原理 任何物质都会反射、吸收、透射和辐射电磁波,且不同的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或辐射特性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波长特性叫光谱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包含的原子、分子与电磁波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分析物质的光谱曲线是识别物质的有效手段。遥感成像光谱学所研究的波长范围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以及中-热红外波段,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地表物质以反射太阳光能量为主,固体盐矿物质、水体、植被、冰雪、土壤等物质都有诊断性识别信息的特征谱,而在热红外区,地表物质以热辐射为主,其辐射光谱也可以作为矿物岩石等的物质识别的判据[ ]。本文主要介绍反射光的高光谱图像。 反映物质差别的特征光谱的吸收峰或反射峰的宽度一般在5~50nm左右[ ],且越精细的物质分类需要越高的光谱分辨力,而传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源的光谱分辨力(几十到几百nm)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必须采用高光谱图像数据,例如图1为三条光谱曲线,分别属于健康叶面,病害叶面和松软土地,其中土地和叶面的光谱差别很大,利用多光谱数据就可以区分,而两种状况的叶面光谱差别比较小,只能利用光谱分辨力更高的数据才能区分。目前国际上典型的高光谱成像仪,包括我国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分辨力都优于5-20nm,基本满足地物分类的要求。 图1 光谱曲线与相应的地物波长 反射率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 总则 (2)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 6 实地踏勘 (5) 7 遥感地质调查 (5) 8 实地检查验证 (6)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 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DD 200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 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 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崔雪勇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崔雪勇 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背景下,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城市化建设步 伐也越来越快,这些都使得土地资源本就紧张的局势显得更加的突出起来,自一 九九九年以来国土资源组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很多单位,针对人口数量在5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个别热点地区实施相关的遥感监测工作,通过分辨率较高的卫 星数据以及人机互译的技术手段,对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实施调查与分析。本文 将从其应用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 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遥感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我国国土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长久以来我党和相关 政府部门在国土资源的管理上进行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取得了 非常显著的效果。遥感技术作为现阶段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较为广 泛的技术类型,不仅能够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收集,同时还可以利用该 技术对整体进行成像处理,进一步实现对于各类景物的识别和相应的探测工作, 大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 1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经验,同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相关数 据信息将遥感技术在其具体的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阶段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进行 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国土资源管理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数据信息等各种材料相对较多,采 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处理非常不利于整体的规划和布局。在其管理中采用 现代化的遥感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整体数据的处理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于数据信 息的获取和周期数据的处理方面,遥感技术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最为直接 和详尽的将国土资源的总体情况和布局全面的进行展示,除此之外,通过遥感技 术的应用还有助于相关部门即使了解国土资源的具体情况从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及时的治理。 其次,在国土资源的管理中应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有助于帮助相关工作人员 准确及时的对自然情况进行监测,在区域内部发生地质灾害之前及时进行预警处理,最大限度的将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最后,在国土资源的管理中应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有助于相关矿产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遥感技术与传统的探测技术相比在其光谱获取方面拥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最为迅速且准确的进行相应矿产资源的探索和开发,更有效的推动我国矿产 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在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有 效提升规划设计的真实性,通过进行遥感正摄像图制作,能够在总体规划新一轮 土地利用中,进行基础图件修编,大大提升了过去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小比例尺 以及现势差的底图缺点,可以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1.3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3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 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GIS重视对拓扑结构的管理,重视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强调与空间相关的查询统计,强调空间分析,强调三维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区别: (1)GIS和CAD系统的区别:①CAD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制图、编辑、输出等,但属性功能很弱;②GIS对图形属性综合管理,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能量力; ③二者不能相互替代,CAD可作为GIS数据采集的工具。 (2)GIS与数字地理制图的区别:①数字地图制图通常只对图形数据进行管理,缺少管理非图形数据的能力;②GIS同时管理图形非图形数据,把两者结合起来作深层次分析。③数字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 (3)GIS与一般数据管理系统的区别:GIS处理的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GIS对计算机软硬件都要求比后者高;②一般的数据库管理胸数据处理对象是非空间数据,多为关系型二维表格;③用数据空管理喜用建立的数据库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属性库的数据源。 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分为三大类: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管理信息系统、工具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系统使用管理和维护人员。 GIS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检验编辑→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基本空间分析→应用模型的构建方法→结果显示与输出。 空间检索与空间分析:①空间查询:为止查询;属性查询;拓扑查询;②空 间分析: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缓冲分析、几何量测、地图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决策分析。 GIS的国际性发展回顾:起始(初级)阶段:60年代、巩固(发展)阶段: 70年代、突破发展阶段:80年代、产业化阶段:90年代。 GIS的国内发展情况:转杯阶段(70年代);实验阶段(80年代);快速发展 阶段(90年代至今)。 GIS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地理信息喜用;三位及时态 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综合、集成。 GIS主要应用领域:资源管理;区域和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评估;作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

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目录 一、遥感的概念 (1) 二、遥感的发展历史 (1) 三、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1)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 4.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2) 4.1.1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2) 4.1.2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2) 4.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2) 4.2.1臭氧层 (2) 4.2.2有害气体 (2) 4.2.3气候变化 (2) 4.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2) 4.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3) 4.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3)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3) 5.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3) 5.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4) 5.3 3S一体化 (4) 5.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4) 5.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4) 5.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4) 六、总结 (5)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的英文是“remote sensing”,意即“遥远的感知”,在日本叫“远隔探知”或“远隔探查”。其科学含义一般理解为:在遥远的地方,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与目标物接触,凭借其发出的某些信息识别目标。所以有人将遥感技术作为一种侦察技术。 根据遥感的这一概念,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遥感本领。例如,人的眼睛识别物体的过程就是一种遥感过程,它是靠物体的色调、亮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大小等信息,来判定物体的属性。蝙蝠能发射超声波,并用接收到的回波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方位和属性。现代遥感技术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的遥感现象和过程而产生的。 目前,对遥感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二、遥感的发展历史 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不可能超越时代,遥感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形成是与传感技术、宇航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联系,与军事侦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利用和全球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普通照相机和飞机的基础上,一些新的信息探测系统相继出现。人类观测电磁辐射的能力从可见光扩展到了紫外、红外、微波等,对目标物信息的收集方式从摄影到非摄影;资料由像片到数据(非图像);平台由汽车、飞机发展到了卫星、火箭;应用研究从军事、测绘领域扩展到了农、林、水、气象、地质、地理、环境和工程等部门。这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术语,以便概括这种信息探测系统及其过程。1960年美国学者伊林L.布鲁伊特(Evelyn L..Pruitt)提出“遥感”这一科学术语,1962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召开的<国际环境科学遥感讨论会)上,这一名词被正式通过,从此就标志着遥感这门新学科的形成。 但是,在遥感一词出现以前,就已产生了遥感技术。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常规航空摄影阶段、航空遥感阶段和航天遥感阶段。 三、遥感信息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是指从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的感知的意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

遥感地质学考试题

《遥感地质学》考试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 (1)页岩,砂岩,千枚岩和灰岩水系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见光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红外线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um。 (3)岩浆岩的影像图形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界面平滑程度不同,地面反射形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题制图仪TM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QUICKBIRD最高分辨率为________米。 (6)沉积岩与岩浆岩在遥感图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沉积岩有________。 (7)断裂的解译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遥感图像上,常见的水系图型有树枝状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切断新生代地层或岩体的断裂必是______。 (10)酸性岩浆岩在图像上为____色调,基性岩浆岩为____色调。 (11) 数字图像处理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油气的烃类渗露造成的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遥感地层单位实质是一种岩性地层单位。() (2)花岗岩在黑白航片上常呈均一的暗色调。() (3)倒钩状状水系往往由火山作用形成。() (4)遥感影像上挤压断层延伸较长,分叉较多。() (5)遥感图像上可以根据河流图型初步估计岩性透水性。()

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 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1]。 1 遥感的概念 1.1 广义的遥感 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 ,既“遥远的感知”。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被化为物探(物理探测)的范畴。因而,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1.2 狭义的遥感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不同于遥测和遥控。遥测是指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分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遥控是指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遥感,特别是空间遥感过程的完成往往需要综合运用遥测和遥控技术。如卫星遥感,必须有对卫星运行参数的遥测和卫星工作状态的控制等[2]。 2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2.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2.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 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2.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 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

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论述

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论述 摘要:遥感技术一直被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地质学中,但随着计算机领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是作为现代发展的技术手段也愈加显得重要,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遥感技术本身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导致其复杂无比,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本文着重探讨地质学应用中的地质勘查,以期对同行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学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在地质灾害调查和预测中及其在地质环境调查中都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地质学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本文主要侧重于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对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剖析。 一、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技术水平的进步,应用高技术手段对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二、遥感研究在不同岩区的成矿条件及矿床类型中的技术利用 随着地质学中成矿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成矿区的地质条件有了很大的了解,更加便于人们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条件,判断是否值得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同时,各种地形地貌、成矿条件的不同,矿床的类型也不同,自然通过遥感技术所显示出来的地质图像也不相同。这样一来,使用遥感技术便能够根据图像显示的内容及采集的数据,极快的分析地质情况,了解矿床的类型。根据现代成矿理论,遥感技术主要指导找矿的矿床类型有以下四种。 1. 岩浆岩区矿床的遥感技术利用 这种类型的矿床主要是由于岩浆以及火山活动侵入造成的,一般会出现在岩浆岩和火山附近区域,尤其是内生金属矿床。由于受火山活动以及岩浆入侵的影响,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感知时,所呈现的图像上成矿的具体位置往往会比较复

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时效性与科学性。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有助于快速掌握土地变化动态,为土地资源的管理以及决策工作的开展创设了便利条件。为深度碗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文章以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对其应用方式进行全面梳理,以期为土地动态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土地动态监测;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原有的土地动态机制工作效率较低,准确性较差,难以实时反馈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提升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能力,实现土地动态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文章将两种技术应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推动土地动态监测机制的有序运行。 1、遥感技术RS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新型数据获取与处理手段,二者在土地动态监测之中的应用,使得土地动态监测系统得以真正组建,工作人员能够在技术手段的,弥补了传统土地监测之中存在不足,增强土地监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遥感技术与传统的地理信息获取方式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需依据遥感技术的技术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应用方式,以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价值。 考虑到土地动态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在遥感技術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借助于卫星等硬件装置对土地信息进行获取之外,为了使得土地动态的有效监测,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像元间比较变化信息提取法,对同一观测区域不同年份同一时间段内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评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此类模式此时技术人员需对影像对比判读,为后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专题数据库为框架支撑,对土地资源遥感影像进行科学分类以及高效制图,以此为基础,为后续空间决策工作的进行创设了条件。GIS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空间信息量算、数据信息叠加、空间信息统计、缓冲区分析等。 以遥感技术之中获得影像资料为前提,使用GIS技术体系中的计算机或者人机交互的方式,对遥感系统中的图像开展分析评估工作。针对于遥感影像之中存在的光谱特征原理,对观测区域内部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变化情况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遥感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遥感地质调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及地质调查项目中所包含的遥感地质项目。 3 职责 3.1 地质项目承担单位的遥感地质调查项目组负责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3.2 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和管理。 4 遥感工作程序和要求 4.1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中的遥感工作程序和要求。 4.1.1 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根据工作区和目标任务,充分收集工作区自然地理、气候资料、环境资料及与遥感调查任务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资料,了解工作区研究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区域地质、环境地质问题,选择遥感数据类型,确定图像处理方案。 4.1.2 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根据预定方案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完成与工作比例尺相适应的遥感影像图。 4.1.3 遥感解译人员对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建立影像岩石单位及构造解译标志,并完成遥感解译草图。 4.1.4 地面调查人员根据遥感解译的结果,制定地面验证路线。通过实测

遥感地质剖面,验证解译标志。 4.1.5 遥感解译人员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对遥感解译标志进行修证,并对遥感影像进行详细解译,填制遥感图像解译登记卡,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完成遥感解译工作总结。 4.1.6 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地面验证工作,对重要地质现象和解译盲区应作详细记录,并完成野外验证工作总结报告。 4.1.7 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写遥感地质解译报告,项目组会同计算机操作人员制作遥感地质影像图,并编写遥感地质影像图说明书。 4.1.8 院总工办组织有关人员对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审查验收。 4.2 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工作中的遥感应用程序。 4.2.1 项目负责人会同项目组人员研究确定区域成矿环境、成矿类型和关键控矿因素,形成矿床地质数据文件。 4.2.2 项目负责人应与计算机操作人员选择遥感数据类型,确定图像处理方案,以获取空间域矿化异常增强图像。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根据预定方案进行图像处理,并完成与工作比例尺相适应的遥感影像图。 4.2.3 遥感地质人员根据最新成矿理论对典型矿床进行解析,研究成矿、控矿要素所反映的影像特征,以及成矿岩系的反射率特征,形成区域成矿特征信息的影像识别模式和信息提取模型等数据文件和图像图形资料。 4.2.4 遥感地质解译人员对主要控矿、成矿因素及成矿岩系等信息进行提取。 4.2.5 项目组综合研究人员对已形成的矿床地质、遥感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进行区域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

遥感地质解译

遥感解译习题 1.遥感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遥感地质学指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根据和利用地质体的电磁波谱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科学技术。从各种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以达到宏观、准确、快速的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目的,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和目的: 对象: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目的: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 其主要研究内容是: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2.遥感图像地学信息解译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地学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解读人员通过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其原则应采用由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的方法。 其解译的主要内容如下: 遥感地质岩性解译 通过已知相关资料中的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断地表的岩石产出特点和物性。主要包括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解译标志有以下:色调、亮度、形态。 主要的解译方法 : 1.利用增强变换处理提取岩性信息 采用增强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可以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别,突出目标信息和改善图像效果,提高解译标志的判别能力。常用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有反差扩展、去相关拉伸、彩色融合、运算增强、变换增强等 2.利用纹理信息提取岩性信息 每个岩性单元的灰度值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是运用纹理进行岩性分类的基础。 常用的纹理信息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等。通常将纹理图像作为新的波段参与岩性分类,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纹理信息参与分类对岩性识别和分类精度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3.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提取岩性信息 多源数据融合是遥感信息提取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不同类型、精度及时相遥感数据之间的融合,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如DEM数据、坡度图像、地球化学数据、地球物探数据等)的融合,融合后的数据包含了多种数据的信息,有利于显示不同岩性的差

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第21卷 第2期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V ol.21 N o.22006年6月(页码:588~593) P ROG RESS IN G EOP HY SICS June. 2006 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丁建华, 肖克炎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摘 要 遥感技术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已有多年历史.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遥感技术在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方法,并对将来遥感技术在资源预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遥感,矿产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 P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03(2006)02-0588-06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rensing in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area DING Jian -hua, XIAO Ke -yan (China Ac ade my of G eological Science s,B eij ing 100037,China) Abstract As an effect ive assistant metho d,R emote sensing techno lo gy has been used in miner al resour ce assessment for many years.W ith the develo pment of the technolo gy ,remo te sensing will become mor e and mo re important in re -so ur ce ev aluatio n ar ea.T his paper sho ws t he st atus and method o f r emote sensing used in mineral r eso ur ce assess -ment,and expects mo re using o f remote sensing.Keywords r emo te sensing,mineral recourse,assessment 收稿日期 2005-07-11; 修回日期 2005-08-30.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1212010535804)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丁建华,女,1969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博士,199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E -m ail:din gzhanzha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7214513.html,) 0 引 言 遥感(Remote Sensing )是通过遥感器/遥远0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或地区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1] . 遥感采集的数据包括电磁波(光、热、无线电等)、力(重力、磁力等)、声波等.文中提到的遥感只涉及电磁波遥感的范畴,包括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指从远距离甚至外层空间的工作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通过摄影或扫描的方式,获得地物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特征. 遥感在地质学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利用遥感视域宽、信息丰富、具定时性定位性的特点,研究地球表面及表层的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电磁辐射特征,识别地质体的物性及运动状态,从而为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 和灾害地质监测等研究提供帮助. 我国遥感地质起步较早,经历了从航空遥感到航天遥感、从目视解译的/图像遥感0到计算机处理 分析的/数字遥感0[2]、从定性解释到定量分析的过程,从而在理论研究及应用方法上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区域的宏观数据,以直观清晰的图像显示地物景观,反映大量地表和浅地表的地质信息,还可以通过那些受地下隐伏地质体、隐伏构造控制和影响的地物的异常信息,来间接识别隐伏地质特征,从而对物探、化探、钻探等勘探手段进行有效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勘查手段的不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在/七五0、/八五0期间,经过科技攻关研究和应用实践,将遥感方法广泛应用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获得很大成功,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标准,并进行推广和应用[3~5]:在基础地质方面,遥感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