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二章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1 概述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东莞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生活方式变化最大的30年,一个户籍人口不足170万的地级城市,发展成为GDP位居中国城市前15名的经济重镇(2009为3763.26亿,与华中经济重镇武汉不相伯仲)。东莞经济的历史性跨越、非凡成就得益于改革开发入的政策。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先地位、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是东莞市目前经济与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东莞市西部东莞水乡四镇,河道密布,自古以来靠水吃饭,也靠水出行,号称“鱼米之乡”。在改革开放之前,东莞西部地区凭借其独特天然的水运交通,在以“农”为主的历史时期中率先崛起。但改革开放后,曾经令人羡慕的“鱼米之乡”在东莞近30年的飞速发展中却日渐失语,在工业化、商业化的进程中放慢了脚步,成为“滞后地区”。与东莞其它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交通劣势尤其明显。山区片有铁路能过,沿海片有广深高速、107国道等交通要道,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虎门有时装,厚街有现代展览和家居,寮部有汽车,常平有物流。而西部镇区公路交通相对落后,导致产业无法形成产业链。虽然,西部干道的通车将贯通麻涌、望牛墩、洪梅、道滘,还可以把新沙港、虎门港、麻涌港区与东莞市区连接,同时,西部干道与沿江高速互通互联,直接接入珠江三角公路网络,西部四镇可谓进入一个交通新时代,但毕竟这还是不够的。随着虎门港立沙岛的开入建设、疏港大道B段的建成通车,望沙公路车流量将会日益增加,进出立沙岛危险化学品车辆将对洪梅、道滘镇中心区及周边居民点构成安全隐患。

疏港大道延长线工程西接起于立沙岛的疏港大道B段终点于望沙公路口,经洪梅镇、道滘镇到达厚街镇港口大道,全长7.08公里。本项目被定义为立沙岛作业区的重要疏港通道,将打通东西方向道路,有效分流望沙公路往虎门港立沙岛方向的车流,提高港口货物集疏运效率,使洪梅镇、道滘镇、立沙岛至市区的联系加强,促进港城联动发展,对东莞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生产将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网分布及项目对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划分影响区如下:

直接影响区:虎门港、洪梅港、道滘镇和厚街镇;

间接影响区:东莞市其它镇区以及周边城市。

2.2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2.1广东省

广东省,简称粤,旧称Kangtung、Canton,现汉语拼音GuangDo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广东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拥有全国全部56个民族。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总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GDP年均增长13.7%,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2009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39081.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6.02亿元,增长4.9%,对GDP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增加值19270.48亿元,增长8.7%,对GDP贡献率为4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805.09亿元,增长11.0%,以GDP贡献率为49.1%。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增长13.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7%,房地产业增长19.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2%,民营经济增加值16707.89亿元,增长

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748元,增长8.4%。广东省是全国国内国民生产总量最大的省区。

2.2.2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我国华南珠江下游,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击平原,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2008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年末常住人口4771.77万人,比上年增长 1.0%;国内生产总值29745.58亿元(当年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643.8元,比上年14.5%。珠江三角洲历年主要经济指标风表2-1和图2-1。

珠江三角洲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表

表2-1

注:统计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

图2-1 珠江三角洲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变化图

2.2.3东莞市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3。31’-144。15’北纬22。39’-23。09’。最江是清徯的银瓶山,与惠州市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江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北距广州59公里,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

2、人口与资源

截至2008年底,东莞市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另有海外华侨20多万人、港澳同胞70多万人。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矿产资源: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外(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

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同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3、经济发展

东莞在改革开往大潮中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以“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使东莞经济和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经济总量迅速增长。2008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3702.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1954.17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736.06亿元,增长23.8%。三大产业比例为0.3:52.8:46.9.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批发和零售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6%,金融业下降3.5%,房地产业增长23.7%,其他服务业增长32.5%。人均生产总值达53285元,增长12.4%。东莞市历年经济指标见表2-2、图2-2和图2-3,东莞市各镇街生产总值(2008年)比较表见2-3.

东莞市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表

表2-2

注:表中各产值均为当年价,资料来源于《东莞统计年鉴-2009》。

东莞市各镇街生产总值比较(2008年)

4、产业结构

东莞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90年的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6.5%、50.4%、33.1%到2008年的0.3%、52.8%、46.9%。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模式,三大产业趋于合理化,并向高级化阶段迈进。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见表2-4及图2-4所示。

东莞市主要年份三大产业情况

单位:%

表2-4

1、区域概况

东莞市洪梅镇建于1981年,位于东莞市西北部,毗邻珠江口,地处粤港经济走廊腹地。全镇总面积3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9.46平方公里,镇内河涌交错,由四条东江支流分割以形似“川”字三大绿洲,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风

貌。洪梅四季常青,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镇上盛产水稻、香蕉、甘蔗和优质虾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2、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经济发展稳步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洪梅镇紧紧抓住东莞市实施扶贫奔康计划的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30多家,其中包括了台湾台玻集团、香港理文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主要工业产品纸制品、玻璃、纺织服装、皮具袋品、最子电器、五金医药等,产品畅销世界各地。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达20.7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50.43%;各项目税收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15.56%;可支配财政收入18860万元,同比增长11%;全年进出口总值达79527万美元,同比增长10.44%;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9802万美元,同比增长141.61%,排名全市第四;实际利用外资10118万美元,排名全市第七;村级集体总资产51006万元,同比增长3.15%;农民人均收入8452元,同比增长6.2%。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工展潜力巨大。洪梅位于广州、深圳的中间地带,向北距广州35公里,向南距深圳80公里,距香港10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村公路网与广深高速公路、107国道、沿江高速公路(在建)紧密相连,距广深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距广州白云机场50公里,距深圳黄田机场65公里,水运岸线资源丰富,紧邻虎门港立沙岛石化基地,部分水域具备5千吨海轮的通航能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随着穗莞深城际轨道的动工开建,洪梅镇不但是莞惠城际轨道的起点,还有可能是莞佛城轨和广深城轨的交汇点,有望成为珠江三角城际轨道的交通枢纽站;虎门港立沙岛作业区的全面开发,也将使洪梅毗邻虎门港立沙岛化工基地的地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多重机遇叠加,镇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镇实现跨越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

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社会民生日趋和谐。近年来,按照将洪梅建成“岭南水乡、风情小镇”的思路,大力加强和完善城市规划,铺开城市建设框架,大规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路桥、河堤、公园、广场、酒店、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得到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精品洪梅”、“水乡新城”的城市特色初步呈现。洪梅镇坚持抓社会管理、抓社会事业,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民生工程,重点抓好扶贫济困、群众就业、公共交通、社区医疗、新莞人管理等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共融。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今年以来,洪梅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冲击,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完善服务企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确保全镇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截至今年四月,全镇已有42个企业进入全市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名录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名录,全镇各银行机构就融资支持计划已为企业新发放贷款约2亿元,占全镇统计总贷款需求金额的24.02%;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67718万元,同比增长9.13%;镇本级可支配收入6327万元,同比增长0.03%;各项税收总额14221万,同比增长19.44%。

同时,在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洪梅经济发展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回暖迹象日渐显现。如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今年1-4月份,全镇规模以上总产值达262532万,同比增长26.57%。4月份出口总额达1932万美元,比上月增长59%。用电用水量大幅增加。今年1-4月份,全镇总用电量14129万度,同比增长21.13%,其中工业用电12931万度,同比增长22.42%;全镇总用水量348万吨,3月份和4月份工业用水均比2月增加30%以上。企业经营状况稳步改善,多数骨干企业经营状况正在稳步改善。如理文造纸有限公司工业产值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成,台玻华南玻璃有限公司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均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

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国家、省市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相继实施,洪梅镇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的气魄释放发展潜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洪梅镇的建设主要思路是:以穗莞深城际轨道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完善交通和商业功能,全面提高产业承载和商业汇聚能力,加快建设穗莞深重要交通枢纽;凭借虎门港,充分发挥毗邻虎门港立沙岛化工基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虎门港配套服务经济,加快建设虎门港配套产业基地;依托独特的水乡特色,进一步弘扬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精美的饮食、传统的曲艺等水乡文化元素,加快建设岭南水乡生态特色镇。

2.2.5 道滘镇

1、区域概况

道滘镇位于东莞市西部,距离莞城9公里。往广州36公里,往深圳93公里。东江南支流贯穿镇区,水陆交通非常便利。2008年,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下

辖13个村,一个社区,户籍人口5.55万人,外来暂住人口8.54万人。全镇生产总值(GDP)44.1亿元。处于东江南支流下游水网地带,水道纵横,河涌成网,年平均气温23℃,全年无霜期360天,年平均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43小时,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文化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的道滘现正打造具水乡特色的经济重镇。

2、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入以来,道滘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37. 98亿,比1978年增长403倍,年均增长速度22.1%。镇本级财政收入3.06亿,比1978年增长351倍,年均增长21.6%。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谐社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2008年,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1个社区,户籍人口5.55万人,外来暂住人口8.54万人。全镇生产总值(GDP)44.1亿元,增长16%;工业总产值91.9亿元,增长6%;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81亿元,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增长10%;金融机构各项银行存款余额47.0亿元,增长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4亿元,增长21%;各项税收总额7.00亿元,增长10%,其中国税分局征收额5.17亿元,增长6%,地税分局征收额1.83亿元,增长21%。

今日的道滘,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一日千里,便利的交通环境和优越投资环境成了水乡人们开启工业经济大门的头把钥匙。全镇上下以优质服务为突出点和着力点,深化招商先资工作,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通过完善一个窗口的收费制度、建立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制定优秀人才发展计划等,进一步发挥好外商投资协会、外经办、民营办、科协和物业管理公司等服务职能。凭借优越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热情的服务,道滘赢得了外商的青睐和信任,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意大利、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的企业前业投资。同时,在良好的投资大环境驱动下,丽水佳园、新世纪、富盈集团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房地产商进入投资,协益电子厂、明海染厂、东美线业、卫仕皮具等大型企业纷纷落户,外资企业快速增加至现时的200多家,以房地产、物流、电子、制衣、皮具、印刷等行业为主流的现代化工商业、房地产业体系逐形成。

这里商贸氛围浓郁、特色美食驰名。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道滘镇充分发挥特有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大力实施“商贸强镇”战

略,加快第三产业提升。全国最大的私家园林——粤晖园落户开业,道滘对外知名度得到整体提升,促进了明轩、绿洲等星级酒店日渐兴旺;华南尚佳酒店用品专业市场、文一茶叶市场、汇丰国际玉石综合市场的相继落户,全镇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当前,房地产业作为道滘发展的第三产业切入点和突破口的地位及作用已经凸显,丽水佳园、上河居等知名楼盘成功开发,江月湾、黄金海岸、耀盈广场、上川城、水岸丽城等项目相继上马,道滘房地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此外,道滘将以更广阔和视野谋划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壮大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粤剧曲艺、游泳体育等产业,鼓励发展设计、策划等创意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拓展特色文化品牌,把具有道滘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文化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并突出抓好旅游支柱产业发展,放大“粤晖园”旅游品牌效应,以增强配套能力和提升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旅游交通、旅游产品和管理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延伸旅游链条,强化市内外市场促销,提升完善观光旅游,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2.3东莞市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2.3.1综合运输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莞市经济不断发展和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东莞市的交通运输获得长足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货运量5971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为5282万吨;全市客运量56046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56003万次;全市货运周转量37440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97%,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为30330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5%;全市旅客周转量137863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98%,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为137577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03%。东莞市各主要年份全社会公路、水运运输量见表2-5、图2-7和图2-8.

表2-5东莞市历年全社会公路、水运客货运量表

注:资料来源于《东莞市统计年鉴(2009)》

由表2-9、图2-9和图2-10可以看出,目前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客运中占主导地位,公路客运量占全市客运量的99.92%,公路客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99.79%;公路货运也占很大比例,公路货运量占全市货运量的88.46%,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81.01%。

2.3.2机动车保有量分析

2008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701600辆,其中载客汽车565305辆,载货汽车136259辆,摩托车521118辆,分别是2000年的4.57倍、8.10倍、1.62倍和1.08倍。

东莞市历年机动车发展情况统计表

2-6

注:资料来源于《东莞市统计年鉴》

2.3.3铁路与轨道运输

目前在东莞市境内的广深铁路、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是东莞市的外运铁路干线,是东莞与内地及香港、东莞与粤东地区、以及东莞外贸和国际交往的交通道,四条铁路在常平交汇,承担了京九沿线各类物资汇集,中转,交易、仓储和出口业务。2003年,东莞站口岸出入镜人数近55万,在全国一类口岸中排21位,总客流量达到了1000万人次;共有货运专用线8条,货运能力达450万吨。

2.3.4港口与内河航运

东莞市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目前,虎门港已建立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港口货物集散非常方便。东莞作为一个外源型工业城市,港口经济在东莞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莞市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尤其在95年以业增长率达到30%以上。东莞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89公里。

2.3.5民航运输

东莞虽然没有自建机场,但周边有多处机场可供利用。沿广珠高速公路,50公里内北有广州白云机场,南有深圳机场;100公里左右有珠海机场、佛山机场以及香港机场。市内设有多个民航代办处和40多个业务点,办理各航线客货运输业务甚为便捷。

2.3.6东莞市公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业,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东莞市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东莞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东莞市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连接市内各个镇区、主要港口和工业区,四通八达,覆盖全市的公路网络系统,实现了行政村全部通公路的目标。截止2008年底,东莞市公路网络总规模达到4001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62.31公里/百平方公里。

东莞市公路网络技术等级情况详见表2-7,从表2-7可知东莞市高速公路为

15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3.97%;一级公路为163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40.96%;二级公路为970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4.24%;三级公路为486公里,占通车里程的12.15%;四级公路为631公里,占通车里程的15.77%。东莞市高等级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2768公里,占东莞市公路网总规模的69.18%。2008年,全市公路技术等级分布见图2-10。

东莞市历年机动车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7

随着东莞城市化的发展,公路网规模也迅速发展,东莞市历年公路网规模见表2-8。东莞市现有主要公路明细表见表2-9。

东莞市主要年份公路网规模

东莞市主要公路一览表

东莞市市域干线路网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的道路交通网。东莞市区路网呈环形放射式格局,其基本估计以旧城区为中心,沿莞太大道、莞太路、莞惠路、莞长路等主要对外道路呈放射形发展。

东莞市域道路网基本上是通过国道、省道以及高速公路将市区与各镇串联起来,同事通过联网道路将各镇相连。纵向干线有国道107、从虎公路、东深公路以及广深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横向干线有广下线、莞惠线以及惠庙线。由于缺乏横向干线,所以市域干线路网尚未形成方格网,基本上是一种树形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将分散的组团联通的最经济方式,所需道路最少。东部是通过莞惠线、神道120以及东深线把各镇、深圳与市区串联,以莞惠路为树干,以是大线、朗大线和、朗谢线和常见线等其它联网道路为树支。同样的情况是西部通过国道107,把虎门、长安等各镇与市区相连,同时还连接了广州和深圳。在东莞市区,目前尚没有按城市道路标准对道路等级作出明确的划分。

东莞市东西两翼的连接目前并没有直接的道路相连,而是西翼通过石大线和朗大线与莞长路相连,再通过莞长路与东翼相连。莞深高速公路是东莞市区与东翼各镇相连的快速通道,而广深高速公路则是东莞市区与西翼各镇连接的快速通道。

东莞市对外通道主要集中在南北方向,向南通过广深一级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东深公路与深圳市路网相连接;向北通过广深一级公路、广深高速公路、省道120广下线以及广园东快速路与广州市路网连接;东部通过莞惠线与惠阳连接;西部通过广深珠高速公路以及虎门轮渡与番禹相连。这些对外道路,基本形成了东莞市干线路网的主骨架,它的特点是以南北向对外通道为主。在南北向对外通道中,深圳方向的对外出口有广深高速深圳收费站、冲头收费站、莞深高速公路黎光收费站、东深线深圳公明、以及雁田收费站;而广州方向有广深高速公路广州站,国道107江南大桥、省道120东江大桥以及广园东快速路十

字窖大桥,且都集中在西侧和北侧。

东莞市主要干线道路见表2-10.

主要干线道路网一览表

2.3.7 公路交通量

1、干线交通量

表2-11为2005年东莞市域干线路网主要道路流量情况。对于东莞市内的跨区域性主干线中,广深高速公路和国道107交通最为繁忙。广深高速公路每日平均交通量达到了82000pcu,高速公路交通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广深高速公路在东莞市的出口中,长安站和太平站交通量最大,日交通量超过30000pcu;国道107在东莞市内的观测的流量日平均达到40000-60000pcu,107国道和莞长路在深圳出口交汇处的路段交通量水平则达到了110000pcu。

对于东莞市与周边地市的次干线中,省道357莞惠线和省道256莞长线交通最为繁忙。省道357莞惠线日平均交通量超过40000pcu,而莞惠线原寮步收费站观测点交通量达到了83000pcu,交通量已日趋饱和;省道256莞长线平均交通量达到了40000-60000pcu,交通量也处于饱和状态;省道120广下线平均日交通量达到了20000pcu,其中峡口大桥观测点交通量则达到了47000pcu;省道358惠庙线平均交通量最大达到了50000pcu。东莞市南北纵向干线中,省道255东深公路交通量最大,日平均交通量平均超过了30000pcu。

市域干线道路网交通量的分布对外呈两个主要方向和三个次要方向:广州(主要)、深圳宝安(主要)、博罗、深圳龙岗、惠州;交通量在市域内部的分布呈现出三纵两横的格局,即三纵:莞城-虎门-长安、莞城-大岭山-深圳宝安、莞城-樟木头-深圳龙岗;两横:长安-大朗-樟木头-谢岗-惠阳、莞城-石龙-石排-企石-桥头。

东莞市区五个主要城市出入口,广州方向、厚街方向、大岭山方向、寮步方向和石龙方向的每日进出交通量达到450000pcu左右,导致周围道路的和市内道路

的主要交叉口饱和。

东莞市域干线路网主要道路流量表(单位:辆/日)

表2-11

2、路网交通构成分析

按车型,对东莞市域内各观测点流量进行累计,计算出各车型流量所占的比例,得到东莞市市域路网车流的总体构成特征,见图2-11所示,不同观测点的比例如表2-12所示。

从表2-12中可以看出,不同性质公路交通量构成比例差异较大,高速公路客车比例大于货车比例,而高速公路中客车中微型客车占绝大多数,货车中中型货车比例较大;国道、省道货车比例大于客车比例,国道、省道也承担了部分摩托车出行;联网公路客货车比例大体相当,摩托车比例较高,达到20%。国省道和联网公路中,客车车型构成中以微型客车为主,货车车型构成中中型货车比例较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主要负担的客运车辆,而其他干线路网主要负担的是货运车辆。但是国省道和联网道路功能又有所不同,国道、省道承担的主要是货运车辆和客运车辆,而联网公路中还承担着部分摩托车出行。

不同性质的公路交通量构成比例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

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xx"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货物发送量完

成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总换算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加亿吨公里,增长%。 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万公里,省道万公里,县道万公里,乡道万公里,专用公路万公里,村道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和%。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10.39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6.5%。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7.3%。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5.2亿吨,增长9.3%。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1.85亿吨,增长11.7%。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23.7%,外贸出口同比减少19.8%。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7.1%和14.3%。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9.6%和11.2%。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63.1亿吨,增长7.9%。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

3.5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1%;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22.4万箱,同比增长25.3%,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7.2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8.9%,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7.4、4.4和28.6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1.7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5%,增速同比回落24.2和23.7个百分点;湖南、浙江和福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一、“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 (一)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随着以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标志,我国的产业发展和消费结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以瓶颈制约的缓解为特征,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总结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历史任务和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世纪初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坚持和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升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续强化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2、把提高运输能力与优化运输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当前供需大体平衡,瓶颈制约大大缓解的情况下,应坚持综合发展。综合利用的原则,调整发展思路,从我国国情和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把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与调整和优化运输结构,改善运输布局紧密结合起来。 3、努力提高交通运输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运输能力,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运输业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扩大和巩固运输市场。 4、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加大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改革力度。“十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一些重要领域必然会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交通运输业必须适应这一需要,破除“特殊论”,加快改革步伐,在付业统一管理和政企分开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运输需求和运输能力的增长 1、客货运量:由于经济增氏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GNP的弹性值将会进一步降低,增速趋缓。但在全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客货运量仍将继续增长。 2、运输能力:由于“八五”、“九五”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九五”后期(1998一2000年)新一轮的投资高潮,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

浅谈五年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从2005年中国“十五计划”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众多部门、专家、学者、各界人士都热情参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从此计划变为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颁布并且开始实施。下面我开始着重谈谈自己对十二五规划的一点看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 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制定,是在根据国内国际的各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多方面的意见,经过慎重的、长期的反复研究。并具有上下结合性、反复研究性、国际比较性、国内基础性、发展前瞻性。是考虑的非常细致全面周到的一个宏伟蓝图。因此,我认为这样制定出来的“十二五”规划,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基础: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过五年努力奋斗,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就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我深刻的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有两个特点很重要: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新特点,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展望: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成就,那么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就在于全党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党的群众

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细分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资讯 更多行业研究投资报告下载请搜索https://www.wendangku.net/doc/6c17219571.html,/hybg.html

内容目录 1.主要观点 (8) 2.航空板块——核心逻辑不改,布局低估值区间 (10) 2.1.2018回顾——股价下跌,但推荐逻辑已经兑现 (10) 2.2.核心逻辑并未发生改变,总量控制下供给仍偏紧张 (12) 2.2.1.预计2019年民航机队增速与2018年持平 (12) 2.2.2.时刻收紧政策延续,压制航空公司供给创造能力 (13) 2.2.3.供给于2019暑运旺季收紧力度或更大 (13) 2.2.4.结构性问题仍存在,总量控制才是核心 (14) 2.2.5.北京新机场投产后,供给仍基本可控 (14) 2.2.6.供给预测,我们测算2019年民航ASK增速或为12.3% (15) 2.3.需求及价格——消费属性渐强,经济回暖将刺激票价显著回升 (16) 2.3.1.短期压力不改长期趋势,经济回暖将刺激票价迅速回温 (16) 2.3.2.经济回暖或待下半年,与旺季共舞提振价格 (18) 2.3.3.2019年需求增速或与供给增速基本匹配,客座率持平,价格有所上升 (18) 2.4.油价压力大大缓解,汇率敏感性再度扩大 (19) 2.4.1.预计2019年油价压力大幅缓解,航油成本优势随时间推移逐步拉大 (19) 2.4.2.经营租赁并表导致汇率敏感性再上台阶 (20) 2.5.投资建议——布局低估值区间,下半年弹性或更大 (20) 3.机场板块——非航逻辑长期驱动,握紧现金牛品种 (21) 3.1.复盘2018,机场板块领跑交运行业 (21) 3.2.非航引领业绩持续前行,不同机场逻辑各有侧重 (22) 3.2.1.时刻控制下航空主业增速或保持低位,旅客吞吐量仍将平稳增长 (22) 3.2.2.非航仍是核心逻辑,机场商业转化率将持续提升 (22) 3.2.3.机场免税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23) 3.2.4.机场国际线构成差异及人均消费能力导致不同机场免税收入差异巨大 (24) 3.3.握紧现金牛品种,博弈基本面反转个股机会 (25) 3.3.1.上海机场——成本扰动相对较小,持续推荐现金牛 (25) 3.3.2.白云机场——否极泰来,基本面见底复苏 (25) 3.3.3.首都机场——政策或高估了分流绝对额度,无需过度悲观 (26) 3.3.4.深圳机场——国际线及非航发力,两年内业绩或平稳增长 (27) 3.3.5.厦门空港——变量扰动较多,建议保持关注 (27) 4.快递物流 (29) 4.1.行业增长 (29) 4.1.1.2017-2018,拼多多为主要变量 (29) 4.1.1.1.交易额结构 (29) 4.1.1.2.包裹量结构 (30) 4.1.2.拼多多件还有空间吗 (31)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范文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 告范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绿色发展、后发崛起”总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着力抓改革、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回顾一年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效,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3.64亿元,增长7.8%。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0.61亿元,增长2.8%。加快建设农业“两区”,新增粮食功能区4500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生

产程度达60%以上,被命名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工业经济难中求进。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6.87亿元,增长7.4%,其中工业增加值28.82亿元,增长7.5%。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年”活动,加强工业平台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5亿元。创新机制破解企业融资难,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见,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积极防范化解企业风险。扎实开展“四破专项整治”,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44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17亩。建筑业发展成绩喜人。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新增一、二级资质建筑企业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85亿元、税收1.57亿元,分别增长26.5 %、42.7%,建筑业成为我县经济主要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扩容增效。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16亿元,增长10.3%。消费稳健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5亿元,同比增长13.2%。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接待游客数5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1亿元,分别增长31.8%和46.7%。编制了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影视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扶持政策。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8.68亿元,增长16.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5.68亿元,增长21.5%,增速均位居金华市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XX年的14.8:50.3:34.9调整为14.4:50.1:35.5,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11803 【发文字号】中发〔2000〕16号 【发布部门】a01 【发布日期】2000.10.11 【实施日期】2000.10.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 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发〔2000〕16号)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远景目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二00一至二00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二0一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对于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决不能因循守旧,丧失发展机遇。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1.行业盈利水平提升,全年预期继续向好 (5) 1.1.收入大幅增长,整体毛利率水平回落 (5) 1.2.本币升值,财务费用占比显著下降 (6) 1.3.利润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全面回升 (7) 1.4.资本开支有升有降,资产负债率整体下降 (9) 1.5.经济向好,全年盈利显著提升可期 (10) 2.经济增长动力依旧,消费升级需求持续 (12) 2.1.快递:龙头分化持续,旺季即将开启,首推韵达 (12) 2.2.铁路:陆路运输优势显现,量价齐升带来盈利增长 (14) 2.3.航空:供需结构向好,汇兑收益改善业绩 (17) 2.4.机场:业绩稳健增长,免税招标提升非航收入 (23) 2.5.港口:量升价降,盈利略微修复 (24) 2.6.航运:温和复苏确认 (26) 2.7.物流:稳中有进,寻求盈利新增长点 (28) 2.8.高速公路:业务收益稳定,持续推进新业务 (31) 3.经济增长可期,消费升级持续继续带来行业投资机会 (34)

图1:交通运输行业营业收入增速 (5) 图2:交通运输行业毛利率水平 (6) 图3:交通运输行业费用水平 (7) 图4:交通运输行业营业利润增速 (7) 图5:交通运输行业利润增速 (8) 图6:交通运输行业所得税率 (8) 图7:交通运输行业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 (9) 图8:交通运输行业资本支出水平 (9) 图9:交通运输行业资产负债率水平 (10) 图10:交通运输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10) 图11:交通运输行业收益水平 (11) 图12:交通运输行业盈利水平变化 (11) 图13:快递企业申诉率改善,中通、韵达申诉率较低 (13) 图14:铁路货运量增速 (14) 图15:大秦线、侯月线煤炭运量 (15) 图16:铁路客运量增速 (16) 图17:铁路高铁客运量及其占比 (16) 图18:三大航整体RPK增速 (18) 图19:三大航整体ASK增速 (18) 图20:三大航整体客座率走势 (19) 图21:三大航单位客公里收益(元/客公里) (19)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带来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收入水平很低时,居民家庭将把他们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物和住房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许多食物项目上的开支将增加。人们吃得更多更好。其食物结构将从以廉价的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为主转向以昂贵的肉类、水果、可口的蔬菜等食品为主。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将下降。在收入达到很高的水平时,用于衣着、娱乐和一些所谓的奢侈品项目(包括出外旅游)的支出比重将增加。 由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出外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经常性的消费,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时代,每周例行的短途往返(从家里至办公地点,或从家里至超级市场选购生活用品)的次数将相对减少,但是人们参加特定目的的长途旅行的次数可能会比以前任何时候不多。我国交通系统的构造必须满足居民出外旅游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要。 居民出外旅行,要求运输方式快捷、舒适、安全。然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高速公路比重不大,尚属空白,民用航空业还不发达,运输服务质量亟待提高,等。 不够发达,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城镇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尚有诸多的不便。,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是,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只有各地区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得以保证。 目前,我国交通比较发达,而中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了落后的交通运输的严重制约。而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之所系。 ,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是以较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关系加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的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若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现状延续发展,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目前,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居民的生存环境。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危害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使得汽车的使用量每年以的速度增加,城市中的颗粒物和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汽车排放的。汽车排污也是城市空气中含铅量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交通管理的落后使交通混乱,车辆平均速度低,更加重了破坏性。例如的汽车数量只有的,但是排污量却几乎相当。

村级三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考坑村发展工作思路 (2010——2012年) 一、基本情况 考坑村位于该仙寓镇最南端,是经济发展的边缘,南与祁门县、东至县接壤,又是市场经济的前沿。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 214户农户740人。全村有山场有林地面积1.92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15万亩,水田401亩,旱地225亩。其中经济作物以茶叶、油菜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茶、林、竹及外出务工为主,全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 全村座落在名胜风景区仙寓山脚下,其中安民组就在仙寓山山脉,距仙寓山景区直线2.6公里。许多罕见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加上许多自然景观(仙女洗菜潭、仙女浴盆、乌龟潭、天然毛竹林、观音岩等)。随着安民至仙寓山的旅游公路开通,势必给仙寓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更大的机遇,从而带动我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搞活我村经济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以“打造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实施新政策、培育新农民、优化新环境”为载体,按照统筹城乡发

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努力把考坑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用3年时间,至2012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较快发展、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实现农村生产力有较大发展,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有较大提高,村庄环境整洁,公共事业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三)基本原则: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良好的农村建设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努力按照“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目标要求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和政策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形式依情况定);继续推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流动党员作用“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党员承诺制五大载体工作。每年发展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培养后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20XX年,xx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方针指导下,x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尽管年初时xx市交通运输网络受到冰冻灾害影响,一度陷入困境,但全年仍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0.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 46.27亿元,同比增长5.4%。 一、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省铁路数据来自广铁、南昌、石长三个公司,20XX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仅增长2.2%。自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铁路数据无法掌握,故本文只分析公路、水路运输方面情况。 (一)xx市交通运输业运行特点 1、交通运输设施投资有升有降 20XX年xx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具体来看,各投资项目投资额有升有降。 ──省管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由于衡炎、衡邵、潭衡西三条高速公里投资高峰已过,新开工的衡岳、衡武高速还处于征地拆迁阶段,因而使得省管重点工程投资额有所下降,增幅同比下降11.2%。 ──省道网改造、农村公路投资额增加。由于省道网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至10个,农村畅通工程通畅里程也越来越多。这两项投资20XX年分别增长62. 7%、11.0%。 ──汽车站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持平。此项投资大多是上年结转的.项目投资,原定于20XX年建设的三个武广高速铁路配套汽车客运站均未开工,因而基本持平。 ──水上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要是由于xx市水路运输企业业务量趋于萎缩局面,致使投资力度不够强。20XX年完成水

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

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48.00) 1.“十二五”时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以______为主线。 ? A.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科学发展观 ?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D.改革开放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2.“十二五”时期为确保科学发展观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______。 ? A.主攻方向 ? B.重要支撑 ? C.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D.强大动力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3.“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______。 ? A.7% ? B.7.5% ? C.8% ? D.8.5%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4.到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______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______以内。 ? A.4500,7% ? B.4500,5% ? C.3500,7% ? D.3500,5%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5.“十二五”时期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要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______,每万 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______件。 ? A.3%.2 ? B.3.3%,2.2 ? C.2%,3 ? D.2.2%,3.3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6.“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______,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______。 ? A.17%,16% ? B.16%,17% ? C.10%,12% ? D.12%,10%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7.“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的目标均为______以上。 ? A.7% ? B.7.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趋势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货物运输完成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亿吨,增长%。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亿吨,增长%。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外贸出口同比减少%。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和%。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和%。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亿吨,

增长%。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箱,同比增长%,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亿吨,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减缓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

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预测 一、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增速存在进一步放缓的可能 交通运输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与整体经济的走势关系密切。2005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固定资产投资仍是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投资仍起着主要作用。当前随着中央加强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形成。 2006年,从经济增长动力看,人们寄予厚望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比较有限。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投资的贡献应该是呈下降趋势的,出口的贡献最多能够保持现状,估计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被政府和人们赋予厚望,个人所得税免税基数的提高、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莫不与此有关。但我们认为,消费需求增长在当前医疗、养老、教育以及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尚未完善条件下,短期内将难以有较大突破,且消费增长本身将受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因此,根据目前国民财富的分布状况,相当一段时期内,消费仍将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设想将正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开

始启动。目前,这一规划的总体精神和思路已基本确定下来。根据规划精神,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领域将重点解决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体制障碍和缺乏协调等问题和矛盾。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强调“全社会交通运输的布局合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在一些交通短腿领域将增加投资。尽管十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腿领域,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省际干线公路尚未成网,现有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密度方面,现有的运网密度低,公路密度仅为18.8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密度0.75公里/百平方公里。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存环境改善的要求很不适应。在结构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具有综合功能的综合运输枢纽尚未形成。在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严重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民航支线机场相对于干线机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虽然加快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比较落后。港口集装箱及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不足,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口航道水深严重不足。大中城市路网结构仍不合理,快速交通路网体系尚未形成,交通结构单一,特大城市缺乏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级公路比重较低,大型集装箱和成品油等专业化码头还很少,整个运输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铁路等交通部门的这些短腿行业将面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