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曹晨忠, 1957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湘潭大学。

曹晨忠, 1957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湘潭大学。

曹晨忠, 1957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湘潭大学。
曹晨忠, 1957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湘潭大学。

曹晨忠, 1957年生,教授、博士,毕业于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化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分子拓扑指数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提出有机分子极化效应参数和拓扑立体效应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创立了有机化学中的拓扑量子方法;构建了激发态取代基参数;基于分子图顶点、边和距离三个要素,构造出一群分子结构拓扑指数。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攻关子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湖南省“九五” 、

“十五”、“十一五”《有机化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现主持湖南省“十二五”《化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在《J. Phys. Chem. B 》、《Org. Lett.》、《ChemPhysChem 》、《J. Phys. Org. Chem.》、、《中国科学:化学》、《化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 收录80多篇,主要论文被《Chem. Rev.》、《J. Am. Chem. Soc.》等SCI 期刊引用近600次,单篇SCI 他引最高达70多次。美国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佛罗里达大学的Katritzky 教授在最著名的化学评论期刊《Chem. Rev.》“2010, 110, 5714-5789”上就引用了10篇曹晨忠发表的论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基效应》,2003年;《有机化学中的拓扑量子方法》,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附: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有机同秩物概念体系的构建及单官能团链状有机同秩物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编号:21072053),36万元,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 4,4'-二取代二苯乙烯分子中取代基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编号:20772028),30万元,2008年1月-2010年12月.

3. 电负性均衡的拓扑量子方法研究(编号:20472019),25万元,2005年1月-2007年12月.

4. 化学键性能的拓扑量子方法研究(编号:20172043),20万元,2002年1月-2004年12月.

易平贵,男,1961年生,博士(后)、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在湖南大学从

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客座研究工

作。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湘

潭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化学化

工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湖南省精品课程、《量子化学基础》

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负责人,“十二五”湖南省化学重点学科主要方向学术带头

人。主要从事功能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计算化学

与分子模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973”

重大基

础研究子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9

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在《J. Mol. Struct.:THEOCHEM》、

《Chem. Phys.》、《Chem. Phys.Lett.》、《J. Mol. Catal. A: Chem.》、《Chin. J. Chem》、《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期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省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5项。

附: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2-取代苯并唑系化合物质子转移-π电子离域度相互关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2010年)

2. 酶的结构形态对其结合底物之影响的热力学研究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子项目,2005~2008年).

3. 纳米限制介质中质子转移及互变异构平衡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2015年)

4. 质子转移型有机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2013年)

5. 质子转移型苯并咪唑化合物光谱性质的构效关系研究(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2009~2012年)

刘胜利,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应用有

机化学方向学术带头人,有机化学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应用有机化学与功能材料化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

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Spectrochim. Acta A》、《Mater. Res. Bull.》、《J. Alloy. Compd.》、《Adv. Mater. Res.》、《J. Coord. Chem.》、《Z. Kristallogr. NCS》、《Chin. J. Chem》、《Chin. J. Struct. Chem》、《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学报》、《应用化学》、《中国稀土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被SCI、EI

收录10余篇。获省级科技奖励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

易清风,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中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系,加拿大湖首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5-2006)。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湖南

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学术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1)电化学能源新材料;

(2)燃料电池与新型纳米材料;(3)有机电化学合成与环境电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项(排名第1),两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负责人);分别在科学出版社(2006年,排名第1)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独著)出版专著2部,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2003、2006年,第一副主编);在《Electrochem. Commun.》、《Adv. Mater.》、《J. Electroanal. Chem.》、《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17476413.html,mun.》、《Electroanalysis》、《J. Electrochem. Soc.》、《Microchim. Acta》、《Australian J. Chem.》、《J.Appl.Electrochem》、《Thin Solid Film》、《Fuel》、《化工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申请专利7项,被SCI,EI收录论文50多篇,其中发表在J. Electroanal. Chem.(2008年)上的一篇论文为该期刊2008-2009年度“Top-Cited Article”。

刘俊峰,男, 1957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工艺硕士点负责人。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精细有机合成,工业催化。主持和完成湖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通过湖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和完成浙江省2011年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浙江省经贸委主持的技术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和完成湖南省教委科技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完成企业委托课题5项,成果全部得到工业化应用,年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煤炭工业部、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Cat. A.Chemi》、《Appl. Cat: A》、《Cat Lett.》、《中国化学(英文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 EI收录20余篇;获省优秀论文2等奖1项,市级优秀论文1等奖2项,校级科技成果2等奖1项。

曾云龙,男,1955年生, 毕业于湖南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硕士点负责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是《nanotchnology》、《Analytica Chimica Acta》、《化工学报》等学术期刊通讯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1、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光电转换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2、纳米生物分析化学;3、化学生物学(化学强化生物催化与转化及其应用研究、植物药用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提取)。成果与项目:主持完成国家科委科技成果 1 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际学术会议组织经费资助出国进行学术交流1次。主持国家科委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南省政府项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等4项;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大)项目、973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研究工作。获《聚酰胺-胺树枝形聚合物的绿色合成工艺》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Analytica Chimica Acta》、《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Electroanalysis》、《Analytical Science》、《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中国环境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 多篇,其中被SCI、ISTP 收录30 余篇。

邓谦,女,1956年生,毕业于暨南大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多相催化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 稀土、杂多化合物和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研制,介孔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催化上的应用。多相催化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和催化合成。(2)以杂多酸为基本构件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合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在《J.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New Crystal Structures》、《J. Coordination Chemistry》、《Chin. J. Chem.》、《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催化学报》《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和《分子催化》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省级科技奖励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还先后获得省教育厅优秀女教职工、校教学名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所在课题组多年从事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和催化作用的研究。建立了140 m2、80万元固定资产的研究实验基地。自行设计安装了6套连续式气相光催化反应系统,在微波、流变相、溶胶-凝胶、水热和组合化学法等合成及催化剂制备方面已拥有了相应的设备。充分满足了研究生培养的条件。

李大塘,男,1956年生,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吸附与多相催化、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大气污染控制化学研究。主持并完成省自科基金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九五攀登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几年在《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化学物理学报》、《理化检验》、《分析测试学报》、《大学化学》、《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等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奖各1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获湖南省第四届多媒体软件大奖赛三等奖1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刘汉文, 1957年生,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有机合成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教改课题12项,目前在研省级科研课题、教研课题各一项,在Z. Kristallogr. NCS、《有机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高分子化学学报》、《分子催化》、《林产化学与工业》、《合成化学》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教学及教学研究方面先后获湘潭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湘潭师范学院十佳授课教师、湖南科技大学教学优良榜、湖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科技大学优秀课程、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曾被遴选为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石顺存,男,1964年生,硕士,教授、高工。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化工理论应用于环境污染控

制的研究、环烷酸有机衍生物的开发应用。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近20项,其研究成果在10余家企业中获得了成功的工业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近年来在《化工学报》、《石油学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 及EI 收录 6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获得批准4项。

刘文华,1957年生,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大学,曾任株洲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其它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8篇。

仇明华,男,1958 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应用有机化学。共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 7 项,在研横向项目1项。在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方面,主要从事药物等功能分子结构固有频率的计算及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性研究。在应用有机化学方面,主要从事油料种籽综合开发与应用研究或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已获省部级科研成果2项,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化学物理学报》、《应用化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篇。

戴财胜,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委员,主要从事煤化工及洁净煤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8项,获湖南省优秀技术创新项目奖1项,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其多项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煤炭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许中坚,男,1967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环境化学和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2005年被遴选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罗道成,男,1967年生,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现为《煤化工》、《科技资讯》编委。主要从事煤化工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化工部、湖南省石化厅和湘潭市科研项目多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

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项,参与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项,企业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在《分析化学》、《煤炭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EI收录10篇,CA收录20余篇,获得化工部成果二等奖1次,湖南省石油化工厅成果二等奖1次,湘潭市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湘潭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

唐子龙,男,1967年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精细化工中间体》编委,湖南省化学化工理事,博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曾在法国巴黎十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不对称有机合成、医药和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等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十二五”国家新农药创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横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其它省部级课题7项。在《Tetrahedron》、《J. Heterocyclic Chem.》、《Synth. Commun.》、《J. Coord. Chem.》、《Phosphorus Sulfur and silicon》、《Chin. Chem. Lett.》、《有机化学》等国际国内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 和EI收录17篇,获湘潭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2项。

申少华,男,1964年生,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曾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矿物材料的开发利用和新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检测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在《硅酸盐学报》、《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矿物学报》、《J. Coord. Chem.》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篇。

曾荣今,男,1963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平台项目1项、湖南省环境科技计划项目1项。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重点攻关课题1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在《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化学物理学报》、《有机化学》、《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

黄昊文,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香港城市大学等离子体实验室有长期合作研究。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质、纳米生物传感、临床分析化学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503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JJ5004)及经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SKL201006SIC)各一项。已完成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一项,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课题一项。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Biomaterials》,《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中SCI一区论文6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5项),获湖南省第12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

谢文林,男,1967年生,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生物制药等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各1项、多肽药物的新工艺横向课题一项。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J. peptide. Sci.》、《Res. chem. intermed.》、《J. Chem. Res.》、《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10篇。

禹良才,,男,196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和功能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在《Inorg. Chem. Commun.》、

《J. Coord.

《J.Mol. Struct.》、Chem.》、《Chin. J. Chem.》、《Russian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和《无机化学学报》等国内外SCI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 被SCI收录20余篇。

龙云飞,男,1969年生,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西南大学博士毕业,2010-2011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型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在疾病标志物检测和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承担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教学工作。目前主持湖南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同时参加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Anal. Chem.》(影响因子5.287)、《J. Phys. Chem. B》、《Anal. Chim. Acta.》、《Talanta》、《分析化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收录10篇。

曾坚贤,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化工系主任,毕业于中南大学,主要从事印迹复合膜的可控制备及应用、稀有金属新型分离技术及重金属废水资源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4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40020)、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SK3036)和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5C17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Desalination》、《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16篇,先后被《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和《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SCI源刊聘为审稿专家。

刘立华,男,1969年2月生,2004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在硫铁矿烧渣的综合利用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型二烯丙基季铵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与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及相关基础理论、絮凝-杀菌两用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以及重金属螯合剂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和《环境化学》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编写《水溶性高分子》第八章(严瑞瑄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74-212)。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78141)和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FJ3030)各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40)、湖南省自然科学省市联合基金(编号:11JJ9004)、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环保科技项目(湘环函2011394号)和湘潭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一项(技术负责);先后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7JJ311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C287)和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编号:E54155)各一项;参加完成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1B0055)、湖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C295)各一项和广东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硫铁矿烧渣的综合利用”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成功地完成并实现了该项目的产业化;转让技术一项。

目前在研科研经费50余万元。主持的在研科研项目如下:

1. 新型高分子螯合絮凝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基础研究(编号:51078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万元(含配

套12万元),2011-2013

2. 新型高效重金属螯合絮凝剂的制备技术研究(编号:2010FJ3030),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4万元(含配套2万元),2011-2012

于贤勇,男,1975年8月出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第三层次),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从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配位化学及其相关的理论化学研究。主持国家基金1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省部级项目6项。指导研究生主持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1项、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项。在《Dalton Transactions》、《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In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Journal of Solution Chemistry》、《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SCI 文章66余篇,授权专利2项。

入选/获奖情况:

1. 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证书编号: 2010-03-149);

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质子转移反应研究中的应用”2012年获湖南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易平贵,汪朝旭,于贤勇等,证书编号: 20112007-Z3-221-R03)

主持的科学基金项目:

1. 一种过氧钒化合物的制备,横向课题,3.5万,2012-2013年

2. PMO中间体合成和中试工艺技术开发,横向课题,10万,2011-2012年

3. 高活性过氧钒化合物的合成与快速筛选,国家基金,36万,2009-2011年

4. 生物质基甘油制备1,2-丙二醇催化剂合成,横向课题,3.5万,2010-2011年

5. 过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谱学和理论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万,2006

-2008年

6. 抗糖尿病新型钒化合物的快速合成与筛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3万

指导研究生课题:

1. 刘容华新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抑制剂—过氧钒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09K096),湖南省研究生

科研创新基金,1.5万

二氢嘧啶类化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S090119),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1万

2. 杨莹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S110122),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

基金,1万

王海华,男,1969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方向:(1)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机制;(2)植物重金属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农业公益性行业计划子课题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Plant Mol Biol》、《Ecotoxi Environ Safety》、《J Appl Microbiol》、《DNA Res》、《Prog Biochem Biophy Sin》和《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2篇,EI 2篇。

刘志强,男,1964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从事酶工程、化学生物学教学与科研, 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与酶动力学。主持“973”计划子课题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企业委托课题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转让。在《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中国粮油学报》等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各1篇。一篇论文分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肖秋国,男,1966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无机材料化学和固体废弃物的应用研究及《材料科学基础》、《纳米技术》等教学工作。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4项。在《J. Am. Ceramic. Soc》、《J.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

刘凤萍:女,1969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主要从事有机物色谱分析及相关的有机物定量构效研究。主持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在《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T a l a n t a》、《A n a l y t i c a C h i m i c a A c t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等S C I源刊及国内外核心刊物《Internet Electronic Journal of Molecular Design》、《分析化学》上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彭斌,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的研究和物理化学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近年来主持湖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J Biol Inorg Chem》、《无机化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篇。

朱莉,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材料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两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两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四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在《Chem. Eur. J. 》﹑《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Inorganica Chimica Acta》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8篇。

张欣,男,1965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

究,主持科研和教研课题4项,参与纵向科研课题3项、教研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横向科研课题5项,在《Materials Letters》、《Applied Surface Science》、《非金属矿》、《耐火材料》、《涂料工业》和《硅酸盐通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

彭美勋,男,1966年8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中南大学材料学博士,有多年在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无机功能材料、化学电源材料及高分子-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经历,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执教《结晶矿物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与《材料测试及研究方法》等课程,发表科研论文二十多篇,被SCI、EI收录8篇,申请发明专利8件。现主要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新型无机胶凝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唐安平,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湘潭大学。现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无机颜料的研究以及《化学电源》、《材料电化学》等教学工作。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市厅级项目各2项。在《J. Appl. Electrochem 》、《Mater. Lett.》、《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等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被 SCI 、 EI 收录 6 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李方文,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兴趣为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和环境污染治理,目前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污水治理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973计划预研项目(1项)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现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和武汉理工大学委托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二)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四)各一项。近几年在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功能材料》和《环境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被EI收录8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

马淞江,男,1962 年生,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96赴日本鹿儿岛大学留学一年,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接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受聘日本秋田县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电化学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各一项,参加省自科基金二项。近几年在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工业水处理》等刊物和有关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 8 篇。

徐国荣,男,1970年生,中南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腐蚀电化学,材料电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新型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材料表面处理。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3项,在《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taions》,《Material Letters》,《Journal of Canadi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and Spectroscopy》,《物理化学学报》,《分析化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

周智华,男,1973年生,生物材料学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开放基金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4项,在《Polymer Bulletin》、《Polymers and Polymer Composites》、《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Part B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ic Materials》和《Journal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2篇,EI收录30篇。2009年被遴选为湘潭市科技特派员。

陈东初,男,1968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主要从事相平衡理论与分离纯化研究科研工作。在《中国化学快报》,《相平衡》,《热力学学报》以及《化工数据》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 收录6篇。

李筱芳,男,1972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2004-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200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助理工作。主要从事富勒烯(Fullerene)、内嵌富勒烯(Endohedral Fullerene)的制备、合成及功能化研究;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化研究;新∏-共轭体系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及功能的调控;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研经费数十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38篇。

田俐,女,1973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2010-2012年在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水/溶剂热合成化学、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纳米光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工作。现承担研究生课程《无机材料化学》和本科生课程《材料化学》、《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功能材料学》、《材

料物理性能》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4次。主持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及教育教学研究基金等共计7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科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部项目、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和自科基金项目等共计13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在《Adv.Funct.Mater.》、《Inorg.Chem.》、《J.Nanopart.Res.》、《J.Solid State Chem.》、《J.Coord.Chem.》、《J.Chem.Crystallogr.》、《J.Rare Earth》、《Adv.Mater.Res.》、《材料研究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结构化学》、《中国稀土学报》、《化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并被他人多次引用,且大部分被SCI/EI收录,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及《J.Nanopart.Res.》、《J.Coord.Chem》、《J.Nanomater.》等刊物的审稿人。

刘清泉,男,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 200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乳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主要从事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的合成与表征、有序多孔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1项,在《J. Phys. Chem. C》、《J. Hazard. Mater.》、《Macromol. Chem. Phys.》、《Mater. Chem. Phys.》、《Eur. Polym. J》、《Polym. Int.》、《Mater. Lett.》、《Sep. Sci. Technol.》、《J. Appl. Polym. Sci.》、《J. Macromol. Sci. A》等刊物上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近20篇。

周再春,男,1974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6月南开大学博士毕业;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及相关的理论研究;兼任液质联用仪和气质联用仪的日常管理,以及高等有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的教学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107105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211121),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10B031),累计科研经费79.1万。已在《Organic Letters》和《中国科学B 化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得到包括Proc. Nat.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Chem. Eur. J.、Chem. Asian. J.、Org. Lett.和 Inorg. Chem.等在内权威期刊的广泛引用。入选第三批“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获湖南省第13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指导大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获奖两次(2011年二等奖和2009年三等奖);兼期刊《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的通讯评审。

附:主持的科学基金项目:

(1) 扭曲度可调型类血红素铁卟啉的合成及其复合物性能研究(No: 21071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万,

2011.01-2013.12;

(2) 非平面铁卟啉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No: 211121),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5万,2011.01-2013.12;

(3) 非平面铁卟啉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No: 10B031),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项目,4万,

2011.01-2013.12。

附:代表性科研论文:

(1) Zhou, Zaichun; Cao, Chenzhong; Liu, Qiuhua; Jiang, Rongqing, Hybrid Orbital Deformation (HOD) Effect

and Spectral Red-shift Property of Nonplanar Porphyrin, Org. Lett. 2010, 12(8): 1780–1783.

(2) Zhou, Zaichun; Cao, Chenzhong; Yin, Zhiqing; Liu, Qiuhua, Bis(zinc porphyrin) bridged by Benzo Orthocarbonates as a Conformational Switch under Regulation of DABCO and a Cu+ion, Org. Lett.2009, 11(8): 1781–1784.

周虎,男,1981年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湖南科技大学化工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主持部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地方企业等横向课题多项;在《J. Membr. Sci.》、《J. Appl. Polym. Sci.》、《Macromol. Res.》、《Desalination》、《材料研究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2项);参编高等学校专业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2011年度获得湖南省推荐参评中央组织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格。

欧宝立, 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5年6月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6月获材料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Polymer Bulletin》和《Science China》(中国科学)(B辑)等期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和EI 收录20多篇。获湖南省第13届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湘潭市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目前是《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和

《应用化学》等期刊通讯审稿人。作为负责人目前主持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开放基金项目1项(“聚酰胺6基耐磨复合材料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和企业委托项目各1项。先后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教育厅项目多项。

陈建,男,1980年7月生,博士,讲师。2005年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师从张海良教授从事利用活性聚合方法合成功能性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2009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师从曾钫教授和吴水珠教授从事基于聚合物纳米粒子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2011至2012年于德国马普高分子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进行聚噻吩合成及相关荧光纳米材料设计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主要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Small》、《Chem. Eur. J.》、《Chem. Comm.》、《J. Phys. Chem. B》、《Nanotechnology》、《ChemPhysChem》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2008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博士论文入选“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0年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003026,20万);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JJ4016,3万)、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5万)、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5万)、企业合作开发横向项目等课题共计6项,并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1172066,60万)。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新型荧光功能性高分子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新型细乳液聚合技术等方向。

近五年来代表性文章列表:

1.Jian Chen, Fang Zeng, Shuizhu Wu, Qiming Chen and Zhen Tong; A core-shell nanoparticle approach to photoreversible

fluorescence modulation of a hydrophobic dye in aqueous media.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2008. 14(16): 4851-4860.

2.Jian Chen, Fang Zeng, Shuizhu Wu, Jianqing Zhao, Qiming Chen and Zhen Tong; Reversible fluorescence modulation

through energy transfer with ABC tri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as scaffold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8. (43): 5580-5582.

3.Jian Chen, Fang Zeng, Shuizhu Wu, Junhua Su and Zhen Tong; Photoreversible Fluorescent Modulation of Nanoparticles

via One-Step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Small 2009. 5(8): 970-978.

4.Jian Chen, Fang Zeng, Shuizhu Wu, Junhua Su, Jianqing Zhao and Zhen Tong; A facile approach for cupric ion detection

in aqueous media using polyethyleneimine/PMMA core-shell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Nanotechnology 2009. 20(36): 365502.

5.Jian Chen, Fang Zeng and Shuizhu Wu; Construction of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within Nanosized Polymer Micelles and

their Fluorescence Modulation Properties. Chemphyschem 2010. 11(5): 1036-1043.

6.Jian Chen, Peisheng Zhang, Gang Fang, Pinggui Yi, Xianyong Yu, Xiaofang Li, Fang Zeng and Shuizhu w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Reversible Photoswitchable Fluorescent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via One-Step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11. 115(13): 3354-3362.

7.Jian Chen, Peisheng Zhang, Gang Fang, Chao Weng, Jia Hu, Pinggui Yi, Xianyong Yu and Xiaofang Li; One-pot

synthesis of amphiphilic reversible photoswitchable ?uorescent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orescence modulation properties.

Polymer Chemistry 2012. 3: 685-693.

8.Jian Chen, Peisheng Zhang, Gang Fang, Pinggui Yi, Fang Zeng and Shuizhu Wu;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FRET-Mediated Multicolor and Photoswitchable Fluorescent Polymer Nanoparticles with Tunable Emission Properti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12.(accepted)

9.Shuizu Wu, Yulan Luo, Fang Zeng, Jian Chen, Yanan Chen and Zhen Tong; Photoreversible fluorescence modulation of a

rhodamine dye by supramolecular complexation with photosensitive cyclodextrin.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7. 46: 7015-7018.

10.Bo Liao, Jian Chen, Haowen Huang, Xiaofang Li and Benqiao He; Gold nanocluster-based light-controlled fluorescence

molecular switch.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1. 21(16): 5867-5869.

袁华,女,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药物信息学研究,在分子结构参数提取、定量构效关系、化学反应机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J. Chem. Inf. Comput. Sci.》、《J. Chem. Inf. Model.》、《J. Mol. Graph. Model.》、《Anal. Chim. Acta》、《化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3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湘潭市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

严明理,男,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化学成分与器官颜色和生物抗逆性等研究,是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油料改良中心的客座研究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子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和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等各1项,参与973,863、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其它省部级课题8项。在《Mol Breeding》、《Acta Agron Sin》、《Ecotoxi Environ Safety》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5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1年被推荐参评国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向言词,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煤炭资源清洁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与绿色资源研发;主持及参与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1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在环境资源循环利用与园林植物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特色。

刘雨芳,女,1964年生,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生态学会、动物学会与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湘潭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湘潭市优秀专家。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化学生态学与害虫综合治理;(2)生物入侵的化学机制及其管理;(3)生态安全与生物技术产品安全评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重大专项,863子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外国专家局专项等项目10多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篇次,湖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

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的步骤为: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综合考虑桥位的地质、地形条件,经初选后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预应力连续箱梁、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三个比选桥型。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比较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比选后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作为推荐设计方案,进行了结构细部尺寸拟定、静活载内力计算、配筋设计及控制截面强度、应力验算,活载变形验算等。经分析比较及验算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桥梁博士V3.0、设计计算.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designment: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ssignment and the present Highway Bridge Specifications, take the geological and the landform of the bridge site for further analysis, after preliminary selection, three bridge type schemas are presented, they are PC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continuous girder bridge,bearing type steel tube concrete bowstring arch bridge and cable-stayed bridge. Comparing their characters comprehensively, the PC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is selected as the main design scheme by the philosophy of bridge design as “Security, Practicability, Economy, Beauty”. Through drawing up of structure’s dimens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of dead and living load, prestressed steel design, hypo force calculation, assessment of prestressing loss, checking computation of key section intension, stress, living load distortion,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design is up to the assignment. Key word: pre-stressed concrete、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Dr. Bridge V3.0、Calculation

中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中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科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及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士后培养贯彻以人为本,培养和使用并重,科研一线铸人的方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提高质量,适度扩大规模。 第三条本办法旨在规范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四条本校成立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人事处、学校办公室、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科协、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房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设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人事处。 第五条同时成立校博士后工作专家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主任,人事处处长任副主任,部分流动站所在学院的院长及有关专家为成员。第六条实行学校、设站单位、合作导师三级管理机制。校博士后办公室设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博士后管理工作。设有流动站的二级单位,由分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主管博士后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博

士后日常管理工作。合作导师承担博士后的具体培养和使用工作。第七条对于多个二级单位共建的流动站,各单位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承担流动站的建设与博士后管理工作。 第三章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第八条流动站内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培养出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的专业可招收博士后。各流动站所在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及需要自行制定招收博士后的学术基准。 第九条招收类型 (一)流动站单独招收:指各单位根据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通过博士后流动站招收的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后。单独招收博士后进站身份有统招博士、外单位委托培养、本校教师、外籍博士等。(二)师资博士后模式招收:指为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新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站做博士后。 (三)联合招收:指全国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博士后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与我校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 第十条申请博士后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员; (二)除本校与工作站联合培养的企业博士后外,本校毕业的博士不得进入授予其博士学位的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本、硕、博均为本校学历的博士后申请人员,原则上不能申请本校博士后,确因工作需要在校内做博士后研究者,需由合作导师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桥梁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桥梁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总结2)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桥面板为简支结构,横向连接为企口铰接,所以对支点处的横向分布系数采用杠杆原理法进行计算,跨中截面的横向分布系数采用铰接板法计算.3)板的内力计算内力计算包括恒载内力和活载内力两部分的计算:恒载内力计算中,将桥面现浇层、桥面铺装、护栏和铰缝的自重平均分布到各块板上,计算边板和中板的横载集度,进而可以计算板的任意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对于此桥梁的设计,需要计算跨中、支点和四分点的弯矩和剪力. 活载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汽车荷载计算,活载内力计算首先应完成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再绘制主梁的. 内力影响线,将荷载P乘以横向分布系数后,在纵向最不利位置内力影响线上加载,求得主梁最大活载内力.根据《桥规》规定,对汽车荷载还必须考虑冲击力的影响,计算弯矩时,横向分布系数取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剪力时,两端采用支点横向分布系数,从l\/4处起取跨中横向分布系数,梁端到l\/4处按支点到跨中直线过渡. 对于预应力结构,弯矩和剪力需要不计冲击和计入冲击两组数据,以便后期预应力估算使用.4)作用效应组合桥梁通常要同时承受各种作用,设计时必须考虑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 完成恒载和活载内力计算后,应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组合计算,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取基本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取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用组合.5)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及预应力筋的布置完成作用效应组合计算后,进行预应力钢筋的计算,按《公预规》规定,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以短期效应组合下正截面抗裂性的要求估算预应力数量,选定预应力钢筋根数和尺寸,并进行跨中截面和锚固面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预应力布置时应对其束界范围进行计算,保证预应力钢筋重心不超出束界范围,确保上下缘混凝土都不开裂.6)预应力钢筋的弯起弯起点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受剪和受弯两个方面,弯起角度不易过大,钢筋的弯起形状选用直线顺接圆弧线. 7)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并按照计算要求配置相应的抗剪钢筋,此桥纵向钢筋不弯起,只配置箍筋,斜截面抗剪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注:各校不同院系也会有所区别,有些可能已被更新,因此仅供参考)。 1.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2.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3.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5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 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6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7 . 厦门大学:2014级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

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刊物论文。 8. 复旦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 9. 上海交通大学:1篇核心。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10. 南开大学:2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确定。 11. 四川大学: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须为权威期刊);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12. 中山大学:2篇CSSCI。 13. 中国政法大学:要求两篇南大核心。 14. 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邓州市Y001线赵楼桥 施工图设计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2年05 月25 日

摘要 本设计题目为邓州市Y001线赵楼桥,属于旧桥改造工程。赵楼桥桥面净宽为净-7+2×0.75,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人群荷载为3.0kN/m2。设计是根据交通部现今最新规范的规定,对邓州市Y001线赵楼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文中主要进行了该桥的设计和计算。文中首先对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跨径布置为2×20m,主梁为等截面T形梁,梁高为1.5m。并针对所选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进行了详尽的上部结构计算、下部结构计算和支座的计算。上部设计主要有截面设计、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主梁作用效应计算、横隔梁的内力计算,并进行了主梁截面承载力与预应力验算、主梁变形验算、行车道板的计算。下部结构主要有盖梁墩柱设计计算、基础计算和桥台设计与验算。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桥,横向分布系数,灌注桩基础,埋置式桥台。

Abstract This designed bridge, which is named the Zhaolou bridge, is the Bridge of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t’s deck clear width is 7+2×0.75, the design loads is grade two ,and the designed crowd load is 3.0kN/m2. The designed, Zhaolou bridge, is carried out on the the Y001 Line in dengzhou i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which is the latest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to make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bridge. First, to the program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I determined the use of ordinary reinforced concrete T-beam bridge span arrangement of 2 × 20m.The beam is T-shaped beam cross-section and the height of beam is 1.5 m. For the selected simply suppor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T-beam bridge, a detailed calculation of the upper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lculation of structural calculations. The upper part of the design section design, load lateral distribution factor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effect of the main beam role, crossbeam force calculation, and the main girder sec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hecking. The main beam deformation checking, calculation of the carriageway board. Substructure covered beam pier columns design calculations, design and checking of the basis and abutments.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T-type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Pile foundation,Embedded type abutments.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条件

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条件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保证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预防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现象,在《湖南大学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和2016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基础上,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和院务会讨论,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要求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的论文必须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第一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可视为第一作者),且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导师必须在论文作者中挂名,导师必须为论文的通讯联系人。 二、本规定中要求的论文必须为材料学科领域且与学位论文相关,不包括增刊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中应注明创新点及章节内容与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对应关联性。 三、研究生发表论文,必须请导师在投稿论文稿件上签字同意,并将其复印本交学院研究生办(按作者保密要求)存档,方可投稿发表。录用通知上必须有导师签名。否则,所发表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学位的支撑材料。 四、各检索源期刊及分区以科研院和材料学院下发的相关数据为准。 五、博士 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最基本要求为在学期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发表不少于两篇SCI源刊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国际学术期刊上;对于有特殊困难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经导师书面申请,国内两篇被EI收录的论文可代替一篇一般的SCI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在期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为准,特殊情况下(须导师书面说明),学院一般只计算1篇发表在国内高等学校学报上的SCI、EI收录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免除“双盲”评审: 1. 发表两篇本学科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外文SCI源刊论文,且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到6.0以上。 2. 发表两篇本学科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SCI源刊论文。 3. 发表一篇本学院规定的TOP学术期刊论文。 六、硕士 1、2016年及之前入学的学术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在EI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含录用通知)。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联系杂志社编辑微信:L u n w e n F z 2、2017年及以后入学的学术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在SCI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含录用通知)”。 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在北大核心、CSCD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含录用通知)。 4、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以和第一导师所指导的博士后或博士研究生组成研究团队。该团队发表的SCI收录的三区及以上期刊学术论文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以用此论文作为申请答辩的学术论文: (1)博士后或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第一导师为第一通讯作者。 (2)三人的第一署名单位均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一导师需提供书面说明并署名,认定学位申请人员对此论文中相关工作的实际贡献。 5、以同等学力方式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在答辩前至少应有1篇以第一作者(或本人为第二作者且其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或省级及以上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汇总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汇总 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能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检测、修理和工程监理工作的高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某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毕业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说明书 某分离式立交毕业设计 两箱室变截面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45-80-45米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某跨线立交预应力砼连续梁设计 某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毕业设计 主跨100m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毕业设计

某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某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油(气)藏工程地质评价毕业设计 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毕业设计 某人行天桥方案课程设计 某煤矿采区课程设计文本 某煤矿井田课程设计 路桥专业所学科目包括公路勘测设计、工程结构、路基路面工程、桥涵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技术、公路工程管理、工程测量操作技术、道桥材料试验及检测、地基与基础施工、公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案例分析、施工监理基础等。

铁路选线工程毕业设计 某高速公路桥涵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某深埋特长隧道工程毕业论文 桥涵水力水文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桥涵水文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丘陵区三级公路勘测课程设计 某水库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某跨铁路桥梁桥墩地基基础毕业设计 高坎桥梁方案比选毕业设计 某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书 某一级公路毕业设计设计与计算

某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方案设计 某大桥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 某T型梁大桥工程毕业设计 某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 就业前景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中央政府实施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其中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广西为加速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1000亿元以上,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铁路,构建推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路网枢纽。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与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 一级公路方案毕业设计 某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毕业设计 某大桥毕业设计(梁桥)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下文给大家带来的是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完成之后都需要参加统一的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前需要学生进行开场白,也就是对个人的姓名、论文题目、导师、以及论文的创作背景等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希望此次带来的论文答辩流程,对大家论文答辩有所帮助。 一、博士研究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导师同意进入论文答辩程序。 二、预答辩由院系组织本专业的2-3名专家进行,预答辩不合格的不能参加答辩申请。 三、答辩申请登入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账号名为学号,密码为出生日期)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答辩申请。请留意答辩申请的安排。 四、资格审核院系进行答辩资格审核。 五.、论文抽检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名单中进行抽检。 六、论文评审 A:未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可以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博士学位申请材料,由院系组织论文评审。 未被抽中盲审的论文评阅人为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的专家),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至少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评阅意见有不合格的论文不能组织答辩 B:被抽中盲审的博士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上提交匿名论文,根据盲审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论文答辩。

抽中盲审的由学位办送出盲审,评阅人为3人,如果院系有另外要求,按院系的规定执行。 关于盲审结果的处理办法请见《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和组织答辩工作的几点说明》(修订) 论文评阅结束,并且结果全部为同意答辩的登陆研究生学位管理系统下载学位申请材料 七、论文答辩答辩前一个星期,答辩委员会秘书向校学位办提交有关论文预答辩材料(预答辩记录需导师签字),领取表决票,同时在网上对答辩进行公告(研究生答辩网上公告系统)。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人为外单位(尽可能1人是科研机构)专家,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八、学位申请博士生答辩结束后,申请学位。按上交材料清单向院系和研究生院学位办报送相关材料(校学位委员会于每年3、6、9、12月召开例会,对应接受材料截止时间为2、5、8、11月底);博士生将论文电子版报校档案馆(论文上传系统)。 九、信息采集请在网上填报--研究生学位授予网报系统。网上提交后请打印此登记表,本人签名后连同学位申请材料一并送交学位办。 阅读延伸:你需要知道的论文答辩技巧 1、PPT的制作

湘潭大学(已有09试题)

湘潭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方哲学史(一)2004——20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2007 科学技术哲学2005——2007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9(2007——2009有答案)史学理论2005 商学院 西方经济学2001——2009 运筹学2005——2007 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2009 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8 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7 管理学(一)(企业管理专业)2005 管理学(旅游管理专业)2008 管理学(二)(旅游管理专业)2005——2006 会计学2004 财务会计2005——2006,2009 教育经济学2007——2009 法学院 法学基础课(含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刑法总论)2007——2008 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2000——2002 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2003——2004 法学综合(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2006 法理学2004——2008 行政法学2007——2008 刑事诉讼法学2001——2004,2006 诉讼法学(含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2005,2007——2008 民事诉讼法学2001——2004,2006 行政诉讼法学2003——2004 中国刑法学2008 刑法学2001——2006 刑法学(一)2003——2005,2007 中国法制史2003——2004,2007——2008 法律史(一)2003——2006 宪法学2004——2006 刑事诉讼法学(A)(刑法学专业)2002

中南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中南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从2016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此稿从学校学位办网站下载) 学科代码:0101 学科名称:哲学 第一部分学科定位与发展目标 哲学作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一般的方法论,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彼此有机联系着的分支学科。其中主要有:包括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方法论和价值论等在内的基本理论(哲学原理);关于哲学自身的萌芽、产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哲学史);关于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的理论与历史的学说(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伦理学);关于推理形式和推理规则的理论(逻辑学);关于美、审美经验、艺术美学、审美文化的起源、历史、类型、规律的学说(美学);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关系的学说(科学技术哲学);关于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学说(宗教学),等等。 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极为广泛,但哲学研究的问题却十分具体,研究方法十分严格、细致。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哲学学科遵循公认的学术规范和专业标准,从哲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或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理论创新的探索,得出使人信服或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从而对理论和现实产生积极的影响。 哲学问题对哲学研究和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按照所研究问题的不同性质,哲学研究可分为理论专题研究、现实问题研究和历史文本研究等类型。无论何种类型的哲学研究,都需要以哲学经典和前人研究文本为依据,吸收国内外在本领域或专业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概念把握、解释说明、分析综合、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等哲学方法,在充分掌握专业资料和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发现、提出和解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哲学问题。 哲学在中国对人们的文化素质、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哲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哲学与世界各国的哲学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思想媒介和精神纽带。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哲学在不同时代所关注的对象、理论形态和研究方法都经历着不同的变化。现代哲学的重要特征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新兴学科日益渗透、贯通,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它们不但影响着相关学科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基础,而且也影响着哲学自身的理论形态和知识结构。这些分支学科相互影响和渗透,包含着复杂的内容,存在着进一步分化和综合的可能。 哲学以概念关系和理论论证的方式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共同特征、理论基础和内在联系。哲学学科的基础知识除包括哲学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知识外,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与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历史知识相互交叉、补充和兼容。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尤其需要关注和跟踪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以便做出哲学上的解释和概括。

道桥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 (2) 1.1 地理位置图 (2) 1.2总说明书 (2) 1.21设计概况 (2) 第二章道路等级确定及路线方案拟定 (3) 2.1 公路等级的确定 (3) 2.2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总体运用情况 (3) 2.3路线方案 (4) 2.3.1路线拟定的基本原则 (4) 2.3.2选线步骤 (5) 2.3.3路线走向 (6) 2.3.4设计范围 (6) 第三章几何设计 (6) 3.1 平面设计 (6) 3.1.1平曲线要素计算 (7) 3.1.3 主点桩号计算 (8) 3.2纵断面设计 (9) 3.2.1设计原则 (10) 3.2.2 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 (11) 3.2.3竖曲线计算 (11) 3.3横断面设计 (14) 3.3.1等级与标准 (14) 3.3.2超高与加宽............................................................................................................................. - 6 - 3.3.3路拱设计................................................................................................................................. - 9 -

第四章结构设计.......................................................................................................................................... - 10 - 4.1 路基设计......................................................................................................................................... - 10 - 4.2 路面设计......................................................................................................................................... - 11 - 4.21选择路面的类型,拟定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 - 12 - 4.22 交通量分析........................................................................................................................... - 12 - 4.23例如沥青路面要确定设计验算标准 .................................................................................... - 12 - 4.24 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 - 12 - 4.25对高等级公路沥青砼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验算拉应力 .................... - 12 - 第五章人工构造物设计.............................................................................................................................. - 12 - 5.1 挡土墙设计..................................................................................................................................... - 12 - 5.2小桥涵设计...................................................................................................................................... - 12 - 第六章排水设计.......................................................................................................................................... - 12 - 6.1地表排水设施设计.......................................................................................................................... - 13 - 6.2地下排水设施设计.......................................................................................................................... - 13 - 6.3路面排水设计.................................................................................................................................. - 13 - 6.4排水系统的综合设计...................................................................................................................... - 13 - 第七章沿线设施设计.................................................................................................................................. - 14 - 7.1护栏设计.......................................................................................................................................... - 14 - 7.2防护网设计...................................................................................................................................... - 14 - 7.3 隔离栅设计..................................................................................................................................... - 14 - 第八章专题设计.......................................................................................................................................... - 14 - 3.编制依据..................................................................................................................................... - 14 - 致谢............................................................................................................................................................ - 15 -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幻灯片(ppt)使用心得及同答辩技巧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幻灯片(ppt)使用心得及同答辩技巧 一、幻灯片的模板 (1) 1.页面大小的选择 (1) 2.幻灯片的通用模板 (1) 3.自己制作模板 (1) 4.回归简单的模板 (2) 5.模板的基本要求 (2) 6.推荐模板 (3) 二、文字的作用 (3) 1.总体原则 (3) 2.文字安排需要注意的细节 (4) 三、流程图的制作 (5) 四、图片的插入 (6) 五、毕业答辩幻灯制作技巧 (7) 1.答辩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 (8) 2.答辩幻灯制作的基本要求 (8) 3.答辩论文的答辩准备 (8) 4.如何陈述论文 (9)

一、幻灯片的模板 下面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幻灯模板的使用技巧。 1.页面大小的选择 此为幻灯片模板选择的第一步(许多人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设置)。打开“文件”→“页面设置”→选择“幻灯片大小”。默认设置是屏幕大小,可根据需要更改设置。例如35mm页面,长度比默认页面要宽一些。 2.幻灯片的通用模板 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许多通用模板,特别是Office XP系列。由于同一个模板可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页面击鼠标右键→“幻灯片配色方案”),从而有了很多的选择。但使用者也会发觉,喜欢的模板实在太少,并且又被别人频繁使用,缺乏创意。 3.自己制作模板 由于模板可以编辑,因此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模板并不很难。首先选择一个幻灯片模板,然后选择菜单“视图”→“母版”,一般有标题母板和文本母板二个式样,这个时候原来在普通视图下不能更改的许多东西,就都可以编辑了,即使是文字的颜色也可统一编辑。例如想要每一张幻灯片都有自己学校的校徽,直接插入母板即可。以上的操作并不复杂,但要设计出一个彻底全新的模板相对较难。常用策略是,找到一个喜欢的模板,然后稍微做一些改动,看上去就与众不同了。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2008.08更新) 来源:研究生院作者:研究生(汤桂红转发)发表日期: 2008-5-26 9:13:21 阅读次数: 6610 博士研究生答辩须知 一、答辩前的准备 1、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培养环节。 2、完成学位论文预审,对预审意见已作相应修改。学位论文预审须 在答辩前二至三个月进行。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少在本专业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含 三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1篇A类文章 或2篇学术论文,且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4、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执 行。 二、论文评阅 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在答辩 前一个半月将论文及与学位论文有一定关联度的公开发表的至 少1篇A类文章或2篇学术论文一起送交5-7位校内外同行专 家评阅,评阅专家对关联度大小及学位论文作相应评价。 2、聘请的评阅人必须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 少3名,校内专家至少2名。评阅人中校内外至少各有2名博 士生导师。 3、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 意见,及时将“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学院(系、 所)。 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批。 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5-7人,除本校专家外还应聘请2-3名校 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至少2位相关

学科专家作为委员参加答辩会。 3.导师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则答辩委员会至少有6名委员,且 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 4、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并尽可能聘请 本学科、专业点和外单位相同学科、专业点的博士生导师。 5、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博士生导师人数至少4人(不包括导师), 校外专家2-3名中至少有1位是博士生导师。 6、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 7、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应具有中级职称,应由我校在职人员 担任。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答辩时协助 主席办理有关事务,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四、博士生答辩前须递交的审核材料 1、同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审批表 2、博士研究生预审评阅意见书(至少2份) 3、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至少5份)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1本) 5、申请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含封面、目 录、正文首页、封底)一式一份,其中至少有1篇A类文章或 2篇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6、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在校时间超过3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时 间超过4年,均须提交已批准的延期答辩申请表,最长学习年 限不超过5年。 答辩相关表格登载在研究生院网站上(https://www.wendangku.net/doc/6217476413.html,),进入“教学培养”下载。 五、答辩审核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时间:每周二上午及周五上午。在答辩日前至少提前一个星期由答辩秘书将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审核材料交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经批准同意方可举行论文答辩。未经批准擅自举行论文答辩,此次答辩无效。在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同意答辩的意见签署日后一个月内必须完成答辩,否则必须到研究生院培养处重新审批后方

桥梁 毕业设计

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设计 英文题目: 2007 届土木工程分院(系)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20030620 学生姓名余龙

指导教师王军文 完成日期2007年6月日 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设计、受力及构造特点 -------------------------------------------- 2 第二章截面拟定和内力计算---------------------------------------- 4 第三章预应力筋的设计与布置---------------------------------- 10 第四章截面特性表------------------------------------------------------ 18 第五章预应力损失计算---------------------------------------------- 19

第六章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24 第七章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27 一.设计、受力及构造特点 悬臂施工方法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悬臂施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和了临时设备;不影响桥下通航、通车;施工受季节、河道水位影响小。因此悬臂施工在连续梁和连续刚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主跨270m 连续刚构)即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一)设计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的一般步骤为:参照已有的设计拟定截面结构几何尺寸和材料类型,模拟实际的施工步骤,计算出恒载及活载内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度、沉降等荷载,计算其产生的内力,并与恒、活载内力进行正常使用与承载能力组合。这是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次组合,两种组合的结果分别作为按应力和按承载能力估算钢束的计算内力。估算出个截面的钢束后,按照一定要求将钢束布置好,重新模拟施工过程并考虑预应力的作用,计算恒载内力。由于钢束对截面几何特性的影响,温度、沉降等内力也要重新计算,但其与钢束估算时计算得到的结果差别非常小。各种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出来后,需进行承载能力组合和正常使用组合,以进行截面强度验算、应力验算和变形验算,这是设计过程中的第二次组合。如各项验算均满足要求且认为合理,则设计通过。如有些截面的有些验算通不过,则需调整钢束甚至修改截面尺寸后重新计算,直到验算均通过后为止。 如上所述,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两次组合。第一次组合是为了估算钢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