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地上钢结构施工方案03

某地上钢结构施工方案03

动作或缩缸动作,油缸空缺来回动几次,观察油缸行程信号、动作信号是否正常,若正常则系统正常。

7.4.3提升

每次提升前进行动作检查

加载、试提升

用手动进行加载。根据提升重量,通过截止伸缸将压力逐步提高,每次提高压力后将伸缸动作停止再解除截止动作,截止解除后,给伸缸动作直到油缸伸不动为止,然后再截止加压,当结构开始离地后,将系统压力在原有上提高1-2Mpa,加载过程结束。

加载流程图

正式提升

正式提升采用自动方式:将开关至于提升、间歇状态,将“手动/自动”开关至于自动档;自动启动,整个提升过程将自动进行。提升过程中注意观察控制信号,并有人观察油缸压力,有异常马上按紧停。提升过程中若要停止,需用手动方式将提升力从上锚卸到下锚,并将油缸升出30-40mm。

提升物体就位、卸载、安装

牛腿安装焊接完成后,逐点手动控制每点油缸上升或下降,直至所有负载完全承受在结构牛腿上;单点下降过程中,严格控制下降操作程序,提升吊点下降过程中,严格控制提升油缸位移,防止油缸偏载单点卸载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检测各点的负载增减情况,下降50mm左右,伸缸均载一次,防止某点过载。

7.4.4操作注意事项

1)做好控制柜、传感器和泵站控制柜的防水、防潮的工作。

2)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动作,切记提升准备过程中,启动泵站前所有泵站开关动作处在停止状态。

3)必须有专人操作。禁止野蛮操作,操作过程中严禁将上下锚具同时打开,每一个动作的发出,必须观察整个提升系统的当前状态,特别是油缸锚具状态。

4)提升过程中要专人在油缸每一个行程中汇报油缸油压情况,并做好记录。

5)打开主控柜和泵站控制柜有触电危险,需慎重。

6)主控柜放在太阳直晒的地方会缩短液晶显示寿命,操作台必须在有可靠防护的地方。

7)当油温超过80℃应停止泵站工作,并做好通风防雨工作,泵站油位须大于70%。

8)专人检查泵站和油缸情况,观察是否有漏油情况,

是否有油管、传感器松动等情况,发现后及时处理。

7.5 其他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整体提升过程中按荷载平衡方式对千斤顶进行控制,对于相对位移原则上只做观测,不做调整;但如果四个提升点的相对位移大于30mm时,应进行调整。

钢绞线预紧:钢绞线穿入油缸,油缸吊装到位,地锚安装完成之后,进行钢绞线预紧工作。预紧使用1吨手拉葫芦进行,使用临时支架,对钢绞线逐根张紧,若U形夹夹住一根钢绞线,U形夹不准拆除;若U形夹夹住几根钢绞线,可先将U形夹打开,预紧完后,将U形夹恢复。预紧过程中,地锚处不准有人。

在正式提升之前,为验证提升过程结构自身和千斤顶系统的安全性,应进行试提升。

在试提升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所有结构的安装和焊接工作;

2.同时对桁架已完成清理,无关杆件(零件)或无可靠

连接的杆件(零件)、临时用的杆件(零件)等均以拆

除;

3.确认千斤顶系统已按施工方案要求正确安装,钢铰线

已预紧,液压油缸工作正常;

4.提升支架已按方案施工方案要求正确安装,且焊接质

量可靠;

5.需要加固的节点已按要求进行加固。

试提升的方法:千斤顶按0—10%—20%—30%—40%—50%—60%—70%—80%—90%—100%顺序加载到预定的荷载,然后提起一个到两个行程(约200~500mm),锁定千斤顶,静置30分钟到1个小时。

在静置期间,对于结构的变形进行观测、节点位置进行检查、对于千斤顶的保压性进行检查以及提升架的变形等情况进行检查。

在试提升中,如果一切情况正常,即可开始正式的提升。

本次使用的千斤顶每次的行程为250mm,提升速度约为4~6m/h。

提升过程中,可使用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不需要过多的人的干涉。

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是施工的重点,施工监控要全部到位。

提升过程中施工监控的组织机构如下:

桁架提升总指挥:负责发布提升、停止、暂停、到位等指令,由各个组长向其汇报,由其做出判断,并适时发出指令。

液压油缸系统组长:组织组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油泵站、千斤顶、钢铰线等在提升过程中进行检查,对于异常情况做出判断,并向总指挥汇报。

施工过程监控组长:结构变形监控、提升高度监控、两侧脚手架干涉清理和到位后补缺准备,在施工过程中,收集数据,并向总指挥汇报。

安全组长:负责施工过程中安全及安全围护,安全脚手等

每个位置应设置专人进行检查或监控、观测。

提升到位后,及时进行补缺杆件的连接及进行永久工地连接。

整体提升时,应关注三天内的天气预报,避免提升过程中出现超过5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大雾天气等恶劣天气其它结构的安装均采用现场的两台塔吊。

第八章测量施工方案

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测量工作,衔接和指导各工序的施工,它贯穿于整个钢结构施工过程,是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最关键技术工作之一。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校正使得钢构件安装到设计位置上,满足绝对精度的要求,因此测量控制是保证钢结构安装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关键工序。

7.1 测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本工程钢结构安装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A、轴线控制网的建立;

B、标高的引测;

C、平面控制网的测放;

D、钢柱的安装、校正;

E、钢梁的安装、校正;

F、桁架的拼装、安装及校正。

7.2 测量准备

7.2.1 技术准备

施工测量技术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

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现场测量等。

1)土建施工的轴线控制点不能满足钢结构测量需要的需另另设控制点。在钢结构施工时,应请总包提供土建的轴线控制点(附移交单)。

2)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3)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并得到解决。

4)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检验。

(1)测量仪器具的准备:水准仪:2台;经纬仪:4台,全站仪:2台。

(2)仪器的检校: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仪器均要进行计量检定,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已超过检定周期的测量仪器,每月对仪器进行一次自检,确保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2.2 人员准备

1)施工测量组:负责钢结构安装过程的测量工作。本工程的测量小组计划由6名测量人员组成,该小组的每位成员在施工前必须接受培训。

2)复测组:由项目部一名专业测量人员负责钢结构工

程测量工作的复测检验,组织协调监理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复测检验工作。

3)复印预定人员的上岗证书,由项目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7.3 测量方法

±0以下部分采用外控法,利用基坑外侧的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控制,±0以上部分采用内控法,将土建单位提供的轴线控制网点引测到施工区域内。以下重点讲述内控法的具体方法。

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首层(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200mm×200 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

1)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

在首层结构施工完毕后,在–0.200首层结构平面上的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8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如下图所示。

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示意图激光铅垂仪投点示意图

2)激光铅垂仪法

激光铅垂仪的基本构造,主要由氦氖激光管、精密竖轴、发射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激光电源及接收屏等部分组成。

激光器通过两组固定螺钉固定在套筒内。激光铅垂仪的竖轴是空心筒轴,两端有螺扣,上、下两端分别与发射望远镜和氦氖激光器套筒相连接,二者位置可对调,构成向上或向下发射激光束的铅垂仪。仪器上设置有两个互成90?的管水准器,仪器配有专用激光电源。

右上图为激光铅垂仪进行轴线投测的示意图,其投测方法如下:

A、在首层轴线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垂仪,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棱镜端)所发射的激光束进行对中,通过调节基座整平螺旋,使管中水准器气泡严格居中。

B、在上层施工楼面预留孔处,放置接受靶。

C、接通激光电源,启辉激光器发射铅直激光束,通过发射望远镜调焦,使激光束会聚成红色耀目光斑,投射到接受靶上。

D、移动接受靶,使靶心与红色光斑重合,固定接受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此时,靶心位置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3)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应至少布设3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本工程可根据总包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测设,在测设前应对其进行校验。

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在场区内测设三个±0.000标高控制点(可调高至+1.000标高),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

(2)测设方法

根据总图给定的±0.000标高的相对高程,以总包给定的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首先用水准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高程无误后采用符合路线测定±0.000标高控制点,并根据需要进行复测。

标高基准点选取及转换:为避免累积误差,每10层进行一次基准标高的转换。每施工10层后,重新确定一个基准标高,作为以上10层的标高测量放线的基准。

轴线控制点:每10层转换一次,即到11层后控制点引测到11层楼面上,以上10层的控制点均由转换后的控制点测量得到。

由于核心筒体一直要高于中间钢结构,所以中间钢结构的高程控制线可投到核心筒的剪力墙上。

轴线控制点可利用土建单位的轴线控制点,但使用前需先进行校核,确定无误后方可使用,若土建施工轴线控制点不能满足钢结构测量需要可另设控制点。

每10层高程和轴线控制点的转换应配合土建测量共同完成,做为彼此共同的基准。非基准层的高程及轴线控制点独立完成,并和土建测量相互校核。

核心筒体钢结构早于中间钢结构,如果没有很大的偏差,钢结构的测量应根据核心筒体施工时的基准进行。

为避免钢柱安装过程中的偏差累积,在安装下一节钢柱前,必须根据设计坐标在已安装的钢柱顶面重新放样设计坐标,作为标准中心线,对线时应将上柱中心线对准下柱中心线和标准中心线的中点,而上柱校正时仍以标准中心线为准,这样可以避免偏斜积累。

轴线控制点的垂直传递采用垂准仪,为保证精度,垂准仪取点时应90°转4次,4次取平均值,做为控制点。

高程的传递采用悬挂钢尺进行,钢尺下面挂重物,重物重量应适当,保证钢尺能够拉直同时又不过分拉长。观测时

采用上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读数。

观测值需加尺寸修正值、温度修正值和拉力修正值。

在核心筒的剪力墙上标出每层的标高控制线(如比楼层结构标高高1m线),然后把标高控制线返到每节钢柱上,每节钢柱的柱顶标高可拉钢尺检查。

4)温度对测量控制的影响及修正方法

本工程结构的施工周期跨越夏季和冬季,温度对测量控制的精度和结构质量影响很大,测量人员在现场测量大气压强和温度,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夏天要遮阳避免直接暴晒仪器,测量时间尽量安排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冬季先让仪器适应现场的温度后方可使用,禁止直接开箱使用,测量的时间安排在上午10:00-下午2:00。

现场测量使用的50m标准钢尺在使用前和加工厂提供的经鉴定的50m钢尺进行现场检校,以确保计量检测工具与制作厂家匹配统一,使用时要考虑修正数值:

温度修正值=0.000012(Tto)L

式中 L——测量长度

t——测量时温度(℃)

to——标定长度时的温度(20℃)

本工程测量拟采用标准拉力为5kg拉力,根据钢尺的检定数值确定钢尺的精度修正值。标准读数=实际读数+温度修正值+钢尺修正值

5)焊接对测量控制的影响

为减小焊接对测量控制和钢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每次安装校正完毕,高强度螺栓安装施工后,测量人员应对钢柱垂直度重新进行测量,提供给实际的偏差数值,然后由质量部门按实际数值编制焊接顺序,对一些部位预留焊接收缩量。焊接过程中,测量人员进行跟踪观测,以减小焊接对测量控制的影响。

7.4 钢结构安装的测量控制

1)钢柱安装调整

钢结构现场测量是以钢柱为主,现场钢柱测量内容如下:

轴线定位或垂直度,对于斜钢柱二者均要测量,对于直钢柱二者选一,一般可测垂直度。

钢柱柱顶标高钢柱轴线定位及扭转

钢柱垂直度

钢柱调整时,应先粗调轴线位置或垂直度,然后初测和调整标高,然后再精调轴线位置或垂直度,最后复测标高。复测所得的标高用于下节柱标高的调整用。

为避免钢柱安装过程中的偏差累积,在安装下一节钢柱前,必须根据设计坐标在已安装的钢柱顶面重新放样设计坐标,作为标准中心线,对线时应将上柱中心线对准下柱中心线和标准中心线的中点,而上柱校正时仍以标准中心线为准,这样可以避免偏斜积累。

高程的现场调整:高程的现场调整分为两部分:竖向方向在恒载作用下的钢结构变形和施工过程钢结构产生的变形。

施工过程中钢结构产生的变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钢柱现场拼接位置的焊接收缩变形和钢柱安装的高程偏差,二者相互迭加。施工过程产生的变形,可采用如下的方法调整:焊接收缩变形与板厚及施工工艺有关,钢柱安装调整后,测量并记录柱顶标高,钢柱通过垫块来调整标高,总数值不超过6mm,如超过则应分两次调整。钢垫片应在工厂加工,并根据工程情况设置多种厚度,厚度增量为2mm。垫片应当光滑平整、无锈斑、表面清洁。在柱顶设置标高调整小钢板块,每个钢柱上设置四块,并焊接固定,用水平尺抄平。同时对连接耳板的孔进行修整,以满足耳板螺栓顺利安装。

钢柱安装到位后焊接时,用氧炔焰吹去调整块并修磨平整或用碳弧气刨刨掉,然后再进行焊接。

标高调整块的厚度,还应考虑焊缝的间隙,如果现场焊缝设计有间隙,还应加上焊接间隙,以保证上节柱可与调整块顶死,起到支撑的作用。这样加工厂制作时可不考虑现场的焊接收缩,按设计的标准长度制作,焊接收缩由现场考虑调整。

另外也可考虑在加工制作时进行补偿,在钢柱制作时就予以加长,加长的量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确定。由于安装速度要快于制作速度,在加工厂对钢柱长度补偿一般要滞后于现场进度的,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轴线定位和垂直度的调整:采用2~10T手动螺旋千斤顶,利用钢柱对接节点的临时连接耳板进行调整。如果某个方向要调低,可通过拧松此位置耳板连接螺栓,修整耳板上的孔径,使得钢柱局部下降一点。如果某个方向要调高,首先拧松这个方向的耳板连接螺栓,可用千斤顶利用耳板,顶

起上节柱,然后拧紧此耳板的连接螺栓,实现调高的目的。

2)钢梁安装调整

钢梁安装可能会存在间隙或大或小,使得螺栓不能正常穿入,而且此偏差用冲钉不能调整到位。可使用千斤顶顶开或减少间隙,从而使螺栓能正常穿入。

钢梁的水平度允许偏差(L/1000)+3mm(L为梁长),且不大于10mm,钢梁水平度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连接板位置或螺孔位置又误差,可采取更换连接板或塞焊孔重新制孔进行处理。

3)钢桁架的安装调整

本工程巨型桁架分布主要分为六大块,即F4-F5的悬挑及中庭桁架、F6-F8的桁架层一、F19-F20的桁架层二、

F30-F31的桁架层三、F39-F40的桁架层四、M51-RF的屋顶桁架层。

钢桁架由于其在工程上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所以该类构件的安装、调整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根据本工程的整体结构特点和桁架自身分布情况,巨型桁架施工方法有散件安装或散件拼装整体提升。

(1)地面拼装测量控制

地面拼装前,采用内控法用激光铅直仪测量钢柱和牛腿的位移,采用经纬仪测量钢柱和牛腿的垂偏,把安装牛腿的准确位置测放到地面拼装场地上,基于此投影点建立现场临时平面闭合控制网对桁架拼装过程进行控制;

钢桁架分为上、下弦,按由下向上,由两侧向中心的顺序拼装;

桁架拼装时应尽快形成稳定整体。桁架拼装过程中,当天拼装的构件要形成结构稳定体系;

桁架拼装完毕,现拧高强螺栓后焊接。焊接时要先下弦后上弦。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监控桁架的变形情况,尤其是焊接前与焊接后预起拱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

取措施调整。

(2)桁架散件安装测量控制

钢桁架分为上弦、下弦、直腹杆和斜腹杆,均为H型钢,其安装、调整方法与普通钢梁柱相近,调整时控制桁架上、下弦钢梁和直腹杆钢柱柱,使其轴线、标高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斜腹杆为后补缺段。

另外,在施焊过程中要进行测量全程观测,保证其偏差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7.5 现场安装的允许偏差

根据GB50205-2001中对于多高层结构安装偏差要求,本工程安装的允许偏差按下面控制:

单节柱的垂直度:≤L/1000,且不应大于10.0mm

底层柱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 ≤3.0mm

同一层柱的柱顶高度差Δ: 5.0mm

同一根梁两端顶面的高差Δ:l/l000,且不应大于10.0mm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H/2500+10.0),且不应大于50.0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 L/1500,且不应大于25.0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总高度的允许偏差: H/1000,且不应大于30.0;-H/1000,且不应小于-30.0

第九章焊接施工方案

9.1 焊接概括

本工程钢材材质包括:Q235B、Q345B、Q345GJC和Q420C。工程中用到中厚度钢板从30mm~100mm,其中,厚度80mm>t ≥40mm时附加Z15性能;100mm≥t≥80mm时附加Z25性能。

本工程焊接工艺比较复杂,有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现场焊接包括不同厚度钢板的对接、不同材质的对接,为达到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要求,在焊接施工中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设计要求及焊接工艺评定的各项焊接参数进行焊接施工。

本工程构件类型包括:箱型柱、H型钢梁、H型钢柱,焊接量比较大,现场焊接量约70吨。现场焊接主要为对接焊接,且多为高空焊接,最大焊接板厚100mm,且存在大量厚度大于40mm钢板,厚板的焊接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现场焊缝等级要求高,检测等级高。要求熔透的焊缝质量等级为一级,100%进行超声波探伤。

本工程为超高层结构,施工时间长,且跨季施工,所以本工程焊接时存在冬季施工,这是对现场焊接的一个不利因素。

现场焊接多为高空作业,需要采取防风防雨措施,施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