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郑大药理学 抗菌药权威章节习题

郑大药理学 抗菌药权威章节习题

郑大药理学 抗菌药权威章节习题
郑大药理学 抗菌药权威章节习题

第三十六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

2.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3.杀菌药指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且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4.耐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5.MIC最低抑菌浓度,指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成的最低浓度。MIC用以

反映药物的抗菌活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6.PAE即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短暂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MIC或药物全部排泄后,仍然对细菌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时,应注意▁▁、▁▁和▁▁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抗菌药物、机体、病原微生物)

2、交叉耐药性指细菌对▁▁▁▁产生耐药性后,对▁▁▁▁也产生耐药性。

(某一药物、其他药物)

三、单选题

1、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D)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2、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3、最小抑菌浓度指:(E)

A、体内抗菌实验中,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浓度

B、体外抗菌实验中,能杀死供试细菌的最低浓度

C、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外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D、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内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E、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4、化学治疗指:(E)

A、仅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B、仅对恶性肿瘤所采用的药物治疗

C、仅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D、仅对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E、指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对恶性肿瘤采用的药物治疗

四、多选题

1、细菌加强主动流出系统外排而致耐药的抗菌药物有:(ABCDE)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E、β-内酰胺类

2、细菌产生灭活酶破坏的药物是:(ABC)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大环内酯类

E、四环素类

3、抗菌机制属于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ABCD)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E、青霉素类

4、抗菌机制属于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的抗菌药物有:(ABCDE)

A、多粘菌素B

B、制霉菌素

C、两性霉素B

D、咪康唑 D、链霉素

5、化疗药包括:(ABCD)

A、抗病原微生物药

B、抗寄生虫药

C、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D、抗恶性肿瘤药、抗结

核药和抗麻风药

6、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因为病原体:(ABCD)

A、改变药物作用点的结构

B、改变代谢途径

C、改变细菌胞浆膜对药物的通透性

D、

产生灭活酶,如水解酶或合成酶

7、一种理想的化疗药应具有的特性是:(ABCD)

A、抗菌谱广

B、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

C、能有效地分布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

D、对

机体无损害或不改变机体的防御机制

五、是非题

1、细菌和扑乳动物细胞的胞浆膜外均有一层较厚的细胞壁。错

2、细菌细胞内的核糖体为70S,而扑乳动物细胞内的核糖体为80S。所以,化疗药对病原

微生物就有选择性作用。对

六、简答题

1. 简述抗菌药物、机体及病原微生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答:(1)机体对病原体有防御能力,而病原体对机体有致病力。(2)药物对病原体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病原体对药物可产生抗药性。(3)药物可引起机体发生不良反应,而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又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2. 简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答:(1)产生灭活酶: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酶可以破坏青霉素的抗菌活性结构β-内酰环,使其失去杀菌活性。(2)靶位的修饰和变化:如耐链霉素菌株的核蛋白体30S亚基上的P10蛋白质发生结构改变后,链霉素与之结合力下降,作用减弱。(3)降低外膜的通透性:如革兰氏阴性菌外膜孔蛋白的量或孔径减小,将减少经这些通道进入的物质的量。(4)加强主动流出系统:如耐四环素细菌由质粒编码的排出因子在细菌细胞膜上表达,介导了镁依赖性药物外排,使四环素不能在菌体内蓄积而产生耐药性。

3. 简述抗菌药与抗生素的区别。

答:抗菌药即指抗病原微生物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七、论述题

1.论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答: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2)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4)抗叶酸代谢。(5)抑制核酸代谢。

2.简述化学治疗的概念

答:化学治疗是指用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恶性肿瘤,以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致疾病的治疗。所用的药物称化疗药物。

第三十七章合成抗菌药

一、名词解释

1、氟喹诺酮类:是第三代喹诺酮类产品

二、填空题

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而影响细菌▁▁▁的合成。

(DNA回旋酶 DNA)

2、磺胺类药物在▁▁▁尿中易析出▁▁▁,阻塞尿路。故应嘱咐病人服药期间▁▁▁。

(酸性结晶多饮水)

3.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病人,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致▁▁▁。

(溶血性贫血)

4.复方新诺明(百炎净)是由_____和______组成。

(SMZ TMP)

5.各种磺胺之间有交叉_____性和交叉______性,?但与其它抗菌药之间无_____性。

(抗药性过敏性抗药性)

6.呋喃妥因与呋喃唑酮的主要适应症分别是_____感染和______感染。

(尿路肠道)

7.磺胺类抗菌谱较广,但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无效。

(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病毒)

三、单选题

1、口服呋喃妥因可用于治疗:C

A、肠道感染

B、耳道感染

C、泌尿系感染

D、呼吸道感染

E、全身感染

2、第二代喹诺酮类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E

A、诺氟沙星

B、培氟沙星

C、氧氟沙星

D、多氟沙星

E、环丙沙星

3、氟喹诺酮类药物最适用于(B)

A、骨关节感染

B、泌尿系感染

C、呼吸道感染

D、皮肤疖肿

E、以上都不是

4、治疗流脑首选磺胺嘧啶(SD)是因为:(B)

A、对脑膜炎双球菌敏感

B、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C、细菌产生抗药性较慢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E、以上都不是

5、磺胺类药物对下列哪类细菌不敏感?(C)

A、大肠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梅毒螺旋体

D、脑膜炎双球菌

E、砂眼衣原体

6、脓液中的PABA含量高,因此对磺胺的抗菌作用可产生:(B)

A、增强

B、降低

C、无影响

D、无效

E、以上都不是

四、多选题

1、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治疗:(ABCDE )

A、泌尿系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肠道感染

D、前列腺炎

E、淋病

2、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ABCDE)

A、泌尿系损害

B、过敏反应

C、血液系统反应

D、肝损害

E、消化道反应

3、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为:(ABC)

A、革兰氏阳性菌

B、革兰氏阴性菌

C、衣原体

D、螺旋体

E、病毒

4、甲硝唑的临床应用是:(ABCD)

A、厌氧菌感染

B、幽门螺旋杆菌

C、肠外阿米巴感染

D、阴道滴虫病

E、病毒感染

5、引起磺胺药物肾脏损害的诱因为:(ACDE)

A、尿液酸化P H﹤5.0

B、尿液碱化P H﹥8.0

C、尿液中磺胺浓度高

D、磺胺药溶解度低

E、服药期间饮水多

6、对磺胺嘧啶正确的叙述是:(ACE )

A、属中效磺胺

B、属长效磺胺

C、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易透过血脑屏障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

E、为流脑治疗的首选药

7、喹诺酮类的特点有:(ABCD)

A、光谱、高效、可口服、安全及价廉

B、对G-杆菌及G+球菌等抗菌所用较强

C、口服吸收良好、不良反应较少见

D、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严重全身性感染

五、是非题

1.磺胺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对G+菌和G-菌、少数真菌、衣原体、原虫、立克次体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错

2.磺胺类药物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TMP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故二者合用对细菌叶酸代谢双重阻断,疗效提高。错

3.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加强磺胺药的抗菌作用。错

4.治疗流脑时,磺胺药物中首选磺胺嘧啶,主要是它抗脑膜炎双球菌的作用较强。错5.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工作期间应避免使用磺胺药物。对

6.患者对某一种磺胺药物过敏时,需改用其它类抗菌药。对

7.使用磺胺药物时应避免与普鲁卡因同用。对

8.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加强呋喃妥因的抗菌作用。错

9.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中抗菌作用最强的。对

10. 甲硝唑可治疗滴虫病、阿米巴病及厌氧菌感染。对

11.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的DNA回旋梅而抑制DNA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对

六、简答题

1.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答:(1)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2)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疼、头晕或失眠等。(3)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4)肌肉或关节疼痛。

2.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理及该类药物各代的抗菌特点。

答:抗菌机理:抑制菌体DNA回旋酶。一代药物抗菌谱窄,仅作用于肠科细菌,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故血药浓度低,主要用于尿路感染; 二代药物抗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增强,对绿脓杆菌有效,与各种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不仅可用于尿路感染,还可用于肠道感染。三代药物为含氟的喹诺酮类,抗菌广,抗菌作用增强,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服用次数少,较少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

3.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有哪些?每类各列举一常用药物。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掌握其抗菌机理有何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可分为3类:(1)全身感染用药:短效的有SIZ、SM2,中效的有SD和SMZ,长效的有SMPZ和SDM’;(2)肠道感染用药:常用的有SG、PST、SST和SASP;(3)外用药:常用的有SA、SD-Ag和SML。

磺胺类的抗菌机理为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不能合成二氢叶酸,最终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掌握磺胺的抗菌机理有以下理论和实践意义:(1)使用磺胺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要加倍,使药物在血中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以对抗PABA;(2)局部感染应排脓清创,否则磺胺药的作用将减弱;(3)磺胺药忌与普鲁卡因、酵母片合用;(4)人体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核酸代谢不受磺胺类的干扰,能利用外源性叶酸的细菌对磺胺不敏感。

七、论述题

1、叙述SMZ和TMP联合应用的药理学意义

答: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两者合用可起到双重阻断作用,使抗菌作用增强数十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同时还可起到减缓细菌抗药性的作用。

2、预防磺胺类药物肾脏损害的措施有哪些?

答:(1)嘱病人多饮水,使尿量每天在1500ml以上,以降低尿中药物浓度(2)服用较大剂量SD或SMZ时,同时服用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药物溶解度。(3)避免长期用药,用药连续一周以上,应定期查尿,出现结晶尿、血尿、蛋白尿者,应立即停药。(4)老年人、肾功能不良、脱水、少尿及休克病人不用或慎用。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名词解释

1.抗生素:抗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在其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杀

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及肿瘤等的化学物质。

2.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前,主要有G、F、X、K、双氢F五种,以青霉

素G作用最强,且稳定,是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

3.半合成抗生素:是保留天然抗生素的主要结构,人工改造侧链所得的新产品,如氨苄

青霉素。

二、填空题

1.青霉素G的主要缺点是▁▁▁、▁▁▁、和▁▁▁▁。(窄谱不耐胃酸易耐药)

2.青霉素产生的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肾上腺素)

3.青霉素G水溶液不稳定,久置可致▁▁▁和▁▁▁。(药效降低诱发过敏)

4.头孢氨苄属第▁▁▁代头孢菌素,其优点是▁▁▁▁,主要不良反应是▁▁▁。羧苄

青霉素的抗菌谱特点是▁▁▁。(第一代可口服肾毒性大。对绿脓杆菌有效)

5.半合成青霉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耐酸②耐酶③广谱

6.半合成青霉素与青霉素G之间存在_____,使用前应采用_____做皮肤过敏试验。

(答案): ①交叉过敏性②青霉素G或本品

7..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_____,?使用时的浓度为_____,?给药量为____,

给药途径为_____。

(答案): ①肾上腺素②0.1%③0.5~1mg ④皮下或肌注

8..耐青霉素的____菌能产生______酶,使青霉素主核中的_____断裂而失活。

(答案): ①金葡菌②β-内酰胺酶③β-内酰胺环

9..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第一代相比,其抗G+菌的作用_____,抗G-菌的作用_____,对_____菌有效,对β-内酰胺酶_____,肾毒性______。

(答案): ①减弱②增强③绿脓杆菌④稳定⑤无

三、单选题

1、最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病原体是:B

A、肺炎球菌

B、金葡菌

C、碳疽杆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破伤风杆菌

2、青霉素G无抗菌作用的是:C

A、链球菌

B、放线菌

C、立克次体

D、梅毒螺旋体

E、破伤风杆菌

3、青霉素G的抗菌机制是:E

A、抗叶酸代谢

B、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C、抑制核酸合成

D、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

透性 E、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4、抗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的药物是:E

A、羧苄青霉素

B、头孢哌酮

C、庆大霉素

D、替卡西林

E、青霉素G

5、不属于广谱青霉素的是:A

A、青霉素V

B、氨苄青霉素

C、羟氨苄青霉素

D、羧苄青霉素

E、磺苄青霉素

6、具有肾毒性的头孢类药物是:E

A、头孢匹罗

B、头孢唑南

C、头孢哌酮

D、头孢曲松

E、头孢唑啉

四、多选题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BC)

A、磺胺类

B、青霉素类

C、头孢菌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喹诺酮类

2.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有(ACE)

A、询问病史

B、先用肾上腺素

C、做皮肤过敏试验

D、换用其他半合成青霉素

E、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抢救

3.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是(BCDE)

A、头孢呋新

B、羧苄青霉素

C、头孢哌酮

D、庆大霉素

E、头孢他啶

4.天然青霉素的主要缺点是(BCD)

A、抗菌谱广

B、抗菌谱窄

C、不能口服

D、易被细菌产生的青霉素酶破坏

E、

肾毒性小

五、是非题

1.青霉素抗菌作用原理是影响细菌细胞壁成分粘肽前体物质的生物合成。错

2.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且抗菌力比青霉素强,因此在临床上获得更广泛应用。错

3.大叶性肺炎患者青霉素G皮试阳性,可改用苯唑西林(苯唑青霉素)。错

5.青霉素和土霉素均可抑制粘肽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错

11.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均可通过抑制菌体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

12.青霉素G抑制敏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强。错

13.患者静注普鲁卡因青霉素前,仅需作青霉素皮试。错

14.丙磺舒和青霉素G竞争性从肾小管排泄,使青霉素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增高,故常合用。错

20.克拉维酸(棒酸)能抑制β内酰胺酶而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对

24.青霉素G钠溶液不稳定,故必须使用新配制的溶液。对

六、简答题

1.简述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

答:1、(1)抑制转肽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激发细菌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导致菌体细胞裂解而死亡。抗菌特点:(1)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2)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弱;(3)对人和动物毒性低。

2.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的共同特点有那些?

答:(1)结构类同,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2)作用原理类同,均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均为繁殖期杀菌剂。(3)抗菌谱类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4)均会产生过敏反应,两者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七、论述题

1、试述青霉素G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答:1、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性反应,表现为药热、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防治措施:(1)详细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2)做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才可注射,停药3天或用药过程中更换批号均应重做皮试;(3)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4)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用肾上腺素抢救;(5)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2、β-内酰胺类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哪些?

答: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是因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致使β-内酰胺类药物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打开,药物被水解而失活。可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青霉烷砜、克拉维酸等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第三十九章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一、名词解释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都具有大环内酯环结构,均为碱性,其抗菌作用及

抗菌谱类似。特别是对军团菌、支原体感染有效。

二、填空题

1、红霉素抗菌作用比青霉素G▁▁,其作用机制通过与细胞核蛋白体▁▁▁▁结合,

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作用。(弱50S 亚基抑菌)

2、红霉素在▁▁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碱性)

3、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有▁▁▁、▁▁▁、▁▁▁等。(胃肠道反应刺激性强肝损

害)

4、林可霉素治疗骨髓炎的原因是▁▁▁。(分布易渗入骨组织中)

5、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有▁▁▁、▁▁▁、▁▁▁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过敏反

应骨髓抑制)

6..红霉素的抗菌谱与_____相似,主要用于______感染和_______。(青霉素耐药金葡

菌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7..林可霉素的药动学特点是_____和_____。(体内分布广能渗入骨组织)

三、单选题

1、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E)

A、乙酰螺旋霉素

B、罗红霉素

C、交沙霉素

D、阿奇霉素

E、克林霉素

2、红霉素的应用范围不包括:(D)

A、白喉

B、军团菌

C、百日咳

D、肺结核

E、支原体肺炎

3、下列药物中对支原体肺炎首选的是:(A)

A、红霉素

B、雷米封

C、呋喃唑酮

D、对氨基水杨酸

E、氟哌酸

4、治疗胆道感染可选用(B)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克林霉素

D、庆大霉素

E、氯霉素

5、下列关于红霉素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B、能耐酸,肠中吸收快而完全

C、体内分布广泛

D、

肝、胆中浓度高 E、消除以肝代谢为主

6、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用:(E)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螺旋霉素

E、林可霉素

四、多选题

1、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BCDE

A、消化道反应

B、静脉炎

C、肝损害

D、过敏反应

E、耳毒性

2、林可霉素禁用于下列那种情况:ACD

A、孕妇

B、妇女月经期

C、哺乳妇女

D、新生儿

E、儿童生长发育期

3、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ABCE

A、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

B、能对抗青霉素水解酶

C、碱性环境中作用强

D、易

透过血脑屏障 E、易产生耐药性

4、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BC

A、胃肠道反应

B、伪膜性肠炎

C、过敏反应

D、耳毒性

E、肾毒性

五、是非题

3.红霉素通过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错

16.红霉素与青霉素G、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可使抗菌作用增强。错

17.林可霉素常治急慢性骨髓炎,但不宜与红霉素合用。对

22.青霉素类、利福霉素、四环素类和无味红霉素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错

六、简答题

1、简述红霉素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

答:红霉素通过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

红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螺旋体、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均有效。

七、论述题

1.试述红霉素临床首选于哪些感染性疾病?

答:红霉素可用于敏感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对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首选,对胆道感染和前列腺炎疗效好。

2.试述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答: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等,预防措施可采用饭后服药以减轻反应。(2)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因本品刺激性强,故静滴时间不宜过长,并注意避免药液外漏。(3)肝损害:可引起GPT升高、肝肿大、黄疸等,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

第四十章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药物耳毒性:指药物对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的损害,前庭支受损表现为眩晕、平

衡失调等,耳蜗神经受损表现为耳聋、耳鸣等。

2.药物肾毒性:指药物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也会使肾功能降低。

二、填空题

1、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有▁▁▁、▁▁▁、▁▁▁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

2、氨基苷类药物主要包括▁▁▁、▁▁▁、▁▁▁、▁▁▁等。(链霉素庆大霉素阿

米卡星妥布霉素)

3、链霉素对▁▁▁感染和▁▁▁感染首选。(结核杆菌鼠疫杆菌)

4、庆大霉素对▁▁▁菌有效,对▁▁▁菌无效。(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

5、链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可选用▁▁▁和▁▁▁药物抢救。(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

三、单选题

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氨基苷类药物?(C)

A、庆大霉素

B、阿米卡星

C、多粘菌素

D、妥布霉素

E、大观霉素

2、氨基苷类抗生素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

A、厌氧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革兰氏阳性菌

E、结核杆菌

3、鼠疫首选药物是:(D)

A、庆大霉素

B、林可霉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E、卡那霉素

4、庆大霉素与呋塞米合用会引起:(C)

A、抗菌作用增强

B、肾毒性减轻

C、耳毒性加重

D、利尿作用增强

E、肾毒性加重

5、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E)

A、庆大霉素

B、妥布霉素

C、新霉素

D、阿米卡星

E、链霉素

6、对耳、肾均有毒性的抗生素为:(C)

A、红霉素

B、氯霉素

C、链霉素

D、四环素

E、青霉素

四、多选题

1、下列哪些药物是氨基苷类药物:(BCE)

A、林可霉素

B、链霉素

C、庆大霉素

D、氯霉素

E、妥布霉素

2、对结核菌有治疗作用的是:(DE )

A、庆大霉素

B、妥布霉素

C、氯霉素

D、链霉素 E卡那霉素

3、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AD)

A、青霉素G

B、卡那霉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E庆大霉素

4、多粘菌素类的不良反应有:(ABC)

A、肾脏毒性

B、神经系统毒性

C、过敏反应

D、肝毒性

E、骨髓抑制

5、万古霉素的特点有:(ABCDE)

A、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B、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口服不吸收

D、

肌注可引起组织坏死 E、有耳毒性及肾毒性

五、是非题

1.链霉素、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有效,常口服治疗尿路感染。错

2.庆大霉素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时,碱化尿液可加强其抗菌作用。对

3..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用药时均禁止静脉推注。对

4..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绿脓杆菌有效。错

5.链霉素除用于抗结核病时间较长外,一般非结核感染疗程不宜过长(5~7天)。对

6.氟哌酸、磺胺类、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均可称为抗生素。错

六、简答题

1.简述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答:(1)耳毒性,(2)肾毒性,(3)过敏反应,(4)神经肌肉阻滞

2.简述庆大霉素的抗菌谱

答: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特效,而对结核杆菌无效。

七、论述题

1、试比较青霉素和链霉素产生的过敏性休克及抢救药物的不同

答:青霉素产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但皮试预防的准确性也较高,药物抢救一般以肾上腺素为主,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链霉素产生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且皮试预防的准确性较差,药物抢救在选用肾上腺素时,尚需合用钙剂。

2、试述氨基糖苷类的主要抗菌谱和临床应用范围

答:抗菌谱较广,但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少数为革兰氏阳性球菌。临床应用于结核病、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抗药金葡菌感染等。该题的关键是围绕抗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一抗菌谱进行回答。

3、哪些药物可产生耳毒性?为避免和减少药物永久性耳聋的发生,使用这些药物应注意

哪些问题?

答:氨基甙类抗生素和强效利尿剂(呋塞米、利尿酸)可产生耳毒性,为避免和减少药物永久性耳聋的发生,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⑴避免同时以上两类药物;⑵使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一般感染疗程不超过两周;⑶肾功能不良是引起耳毒性的重要因素,老人和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⑷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应马上停药。

第四十一章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一、名词解释

1、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多见于老、幼体弱者。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

感菌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或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如难

辩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2、灰婴综合征: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肝肾功能差,使用大量氯霉素易引起蓄积中毒,出现

呼吸循环衰竭表现,称灰婴棕合征。

二、填空题

1、四环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等。(局部刺激二重感染影

响骨及牙齿生长肝肾损害)

2、氯霉素抑制造血系统的反应有▁▁▁、▁▁▁。(可逆性的血细胞减少不可逆性再

生障碍性贫血)

3、四环素的禁忌证有▁▁▁、▁▁▁、▁▁▁。(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

4、氯霉素的禁忌证有▁▁▁、▁▁▁、▁▁▁、▁▁▁▁。(肝肾功能不良者孕妇哺

乳期妇女新生儿)

三、单选题

1、四环素的抗菌范围不包括的是:E

A、肺炎球菌

B、放线菌

C、破伤风杆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真菌

2、四环素的抗病原体范围不包括的是:A

A、病毒

B、螺旋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衣原体

3、口服四环素的最佳方案是:E

A、饭后半小时服药

B、与牛奶同服

C、与抗胆碱药同服

D、与硫酸亚铁同服

E、饭前半小时空腹服药

4、在下列四环素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E

A、四环素

B、土霉素

C、强力霉素

D、甲烯土霉素(美他环素)

E、米诺环素

5、氯霉素仅限于伤寒及其他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是因为氯霉素能:C

A、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B、引起肝功能损害

C、严重损害骨髓造血系统

D、严重损害肾脏

E、引起二重感染

6、四环素与氯霉素均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为:E

A、肝损害

B、影响牙骨生长

C、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D、灰婴综合征

E、二重感染

四、多选题

1、四环素类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是:ABDE

A、口服吸收不规则

B、易于多价金属离子络合而减少吸收

C、易透过血脑屏障

D、易沉积于骨、牙釉质等组织中

E、胆汁中浓度高

2、四环素为下列哪些感染首选:BCE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立克次体感染

C、斑疹伤寒

D、伤寒

E、支原体肺炎

3、氯霉素的抗菌特点是:ABCDE

A、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

B、对流感杆菌作用强

C、对肺炎链球菌作用强

D、对脑膜炎球菌作用强

E、对螺旋体有效

4、氯霉素的禁忌症有:ABCDE

A、肝功能不良者

B、肾功能不良者

C、孕妇

D、哺乳期妇女 E新生儿

五、是非题

6.氯霉素引起的灰婴综合征是因为婴儿神经系统不健全和药物抑制骨髓功能所致。错9.孕妇及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四环素。对

10.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二重感染。错

19.新生儿不宜用氯霉素、磺胺及四环素等药物。对

21.早产儿禁用氯霉素、庆大霉素。对

五、简答题

1.简述四环素类药物的抗菌谱及其抗菌机制

答:四环素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效,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感染疗效好。对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无效。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强抑菌作用。

2.简述氯霉素的不良反应

答:(1)抑制骨髓的造血机能,特别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2)灰婴综合征。(3)其他:二重感染、胃肠道反应、神经炎等。

六、论述题

1.试述四环素类药物的体内过程

答:口服吸收不规则,且有一定限度。易于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而减少吸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易沉积于骨、牙釉质和肝组织中。多以原型由肾排出。胆汁中浓度高。

2.四环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1)局部刺激,口服有胃肠道反应,静脉可产生静脉炎。(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征)。(3)影响牙、骨的生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八岁以下的儿童禁用。(4)损害肝脏。(5)加重肾损害。(6)皮疹、药热、光敏性皮炎及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缺乏。在上述6项中二重感染、影响牙骨生长及肝损害是主要不良反应。

抗恶性肿瘤药

一、名词解释

1.多药耐药性:

六、简答题

1、甲氨蝶呤抗肿瘤的机制是什么?临床上它对哪些肿瘤疗效较好?

答:甲氨蝶呤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可竟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变成四氢叶酸,从而使5,10-甲酰四氢叶酸产生不足,使脱氧胸苷酸合成受阻。也可阻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

2.肿瘤增殖细胞群中细胞生长繁殖周期分哪几个期?

答:可分为四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M期)。

3.何为非增殖细胞群?它们对药物的反应如何?

答:非增殖细胞群包括静止期(G0期)细胞、无增殖能力细胞和死亡细胞。静止期细胞有增殖能力暂不进行分裂,对药物不敏感。当增殖细胞大量被杀灭时,这类细胞进入增殖周期,成为肿瘤复发的根源。无增殖力细胞,没有增殖能力,它们通过分化、老化最后死亡。这类细胞对肿瘤生长和药物治疗关系不大。回答本题要抓住静止期细胞对药物的反应这一关键点进行阐

述。

七.问答题

1.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核酸的基本结构是核苷酸,其合成需要嘧啶、嘌呤类前体及其合成物。根据药物主要干扰的生化步骤或所抑制的靶酶不同,可分为(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3)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阻止嘌呤类核苷

酸形成;(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5)DNA多聚酶抑制剂。

B、破坏DNA结构与功能又可分为(1)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能与细胞中的亲核基团发生烷化反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停止和死亡;(2)铂类配合物,如顺铂可与DNA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3)博来霉素能使DNA单链断裂;(4)喜树碱类,依托铂苷,抑制拓扑异构酶,使DNA不能修

复。

C、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 的形成。

D、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药物可干扰微管蛋白聚和功能、干扰核蛋白体的功能或影响氨基酸供应。(1)影响纺锤丝形成和功能,如长春碱等;(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如三尖杉生物碱类;(3)影响氨基酸供应,如门冬酰氨酶等。

E、影响激素平衡药物通过影响激素平衡从而抑制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

F、其他(1)药物通过调动机体免疫功能,促分化,抑制增殖,调控某些致癌基因表达,

如干扰素;(2)药物通过诱导肿瘤分化而起作用,如维A酸;(3)药物作为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杀伤癌细胞起导向治疗,如美罗华。

2、试述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原则

答:(1)根据细胞动力学规律

交替应用周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药物:增长缓慢的实体瘤,其G0期细胞较多,一般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期及G0期细胞,使瘤体缩小而驱动G0期细胞进入增殖周期;继而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之。

联合应用作用于不同时相的药物:即先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将肿瘤阻滞于某一时相(如G1期),待药物作用消失后,肿瘤细胞即同步进入下一时相,在应用作用于后一时相的药物。

(2)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以分别杀灭各期肿瘤细胞,使疗效提高。

(3)根据药物的毒性:适当合用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4)根据抗瘤谱。

(5)给药方法:一般采用机体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收藏 A. 恶性淋巴瘤 B. 肾病综合征 C. 感染中毒性休克 D. 结缔组织病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氧氯普胺的作用机制与哪个受体有关收藏 A. 5-HT3 B. M1 C. H1 D. D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哪种情况不可以用甲氧氯普胺止吐收藏 A. 胃肠功能失调所致呕吐 B. 晕车所致呕吐 C. 给予顺铂所致呕吐 D. 放疗所致呕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治疗宜选用收藏 A. 甲状腺素 B. 甲硫咪唑 C. 小剂量碘剂 D. 大剂量碘剂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关于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长期大量应用可诱发甲亢 B. 小剂量碘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 C. 大剂量碘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D. 大剂量碘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的是 收藏 A. 奎尼丁 B. 苯妥英钠 C. 普罗帕酮 D. 利多卡因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关于呋噻米的药理作用特点中,叙述错误的是 收藏 A. 影响尿的浓缩功能 B. 抑制髓袢升支对钠、氯离子的重吸收 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仍有利尿作用 D.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无利尿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氯丙嗪引起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和口干、便秘等是因为阻断了收藏 A. 多巴胺受体 B. M受体 C. β受体 D. N受体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与双胍类药物作用无关的是 收藏 A. 可减少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B.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C. 对正常人血糖几无影响 D. 对胰岛功能缺乏的糖尿病人无降糖作用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羧苄西林和下列何药混合注射会降低疗效收藏 A. 庆大霉素 B. 青霉素G C. 磺胺嘧啶 D. 红霉素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主要毒性为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 收藏 A. 链霉素 B. 利福平 C. 乙胺丁醇 D. 异烟肼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高血钾症用哪种药物治疗 收藏 A. 氯化钾 B. 葡萄糖、胰岛素 C. 二甲双胍 D. 格列喹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药理学试题含答案

药理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5题, 每题3分, 共15分) 1 受体 2 化疗指数 3 零级动力学消除 4 半衰期 5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 二、填空题(30空, 每空0.5分, 共15分) 1. b受体激动可引起心脏_________________, 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______________, 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亢进的症状, 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解救。 3.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_______________, 失神性发作首选__________________。 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________________,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___________________。 4. 左旋多巴是在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 5. 哌替啶的临床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强心苷的毒性反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 7. 西米替丁为____________________阻断剂, 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必须与______________合用, 以免造成_______________。 9. 丙基硫氧嘧啶主要是通过抑制酶而发挥抗甲状腺作用。 10.磺胺药化学结构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 因而可与之竞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妨碍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 最终使 _____________合成受阻, 影响细菌生长繁殖。 三、A型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正确答案。30题, 每题1分, 共30分) 1. 两种药物产生相等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代表两药 A. 作用强度 B. 最大效应 C. 内在活性 D. 安全范围 E.治疗指数 2. 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药效是由于 A. 与青霉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提高后者浓度 B. 减少青霉素代谢 C. 竞争性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 D. 减少青霉素酶对青霉素的破坏 E.抑制肝药酶 3. 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 A. 毒扁豆碱 B. 匹鲁卡品 C. 琥珀酰胆碱 D. 新斯的明 E. 阿托品 4. 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效果最好的是 A. 支气管平滑肌 B. 胆道平滑肌 C. 胃肠道平滑肌 D. 子宫平滑肌 E. 尿道平滑肌 5. 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 A. 苯海拉明 B. 糖皮质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药物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围,此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二、填空 1、药理学研究的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 学 2、药物的体过程包括_吸收、_分布、代和排泄_四个基本过程。 3、药物慢性毒性的三致反应是: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5、肾上腺素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和脏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 6、写出下列药物的拮抗剂: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心得安、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7、癫痫小发作首选_乙琥胺_,大发作首选_苯妥英钠,精神运动性发作以_卡马西平_疗效最佳 8、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9、传出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10、兰中毒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时首选苯妥英钠,致心动过缓时首选阿托品。 11、冬眠合剂是: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12、可致低血钾的利尿药有高效能利尿药和中效能利尿药两类。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4、可致高血钾的利尿药有螺酯和氨苯喋啶等两种。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 量、2.舒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16、可待因可用于_镇咳_其主要不良反应是_成瘾性_。 17、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18、地西泮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以及较强的抗惊厥作用和抗癫痫作用。另外它还有中枢 性肌松作用。 19、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可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 20、 一酰胺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是_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_是_繁殖期_杀菌剂。

大学《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理学: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受体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高,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结合,拮抗激 动剂作用。 4、道光效应(首关效应):指某些口服药物经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再进入体循环的 药量减小的现象。 5、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6、眼调节麻痹:因M受体被阻断,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体处扁平,屈光度降低, 视近物,此现象称为调节麻痹。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药理学是(C)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科学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D)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3、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D)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4、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A)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5、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D) A.解毒 B.灭活 C.消除 D.排泄 E.代谢 6、M受体激动时,可使(C)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放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D) A.肠胃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 8、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B) A.兴奋膀胱平滑肌 B.兴奋骨骼肌 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9、氯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合同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显著缓解症状是(C) A.中枢神经兴奋 B.视力模糊 C.骨骼肌震颤 D.血压下降

药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药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和()。 2.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 3.首关消除较重的药物不宜()。 4.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受体激动时()兴奋性增强。 5.N 2 6.地西泮是()类药。 7.人工冬眠合剂主要包括()、()和()。8.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防治()。 9.山梗菜碱属于()药。(填药物类别) 10.口服的强心甙类药最常用是()。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治疗。 1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高的水肿。 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13.H 1 14.可待因对咳漱伴有()的效果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因为它有()性。 15.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主要有()。 16.硫酸亚铁主要用于治疗()。 17.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18.硫脲类药物用药2-3周才出现作用.是因为它对已经合成的()无效。硫脲类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 19.小剂量的碘主要用于预防()。 20.伤寒患者首选()。 2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 22.氯霉素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23.甲硝唑具有()、()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24.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药物药物有__________,主要通过刺激化学感 受器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有____________。

25.久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停药反应.包括(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26.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和药。27.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排泄四个过程。 28.氢氯噻嗪具有、和作用。30.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31.首关消除只有在()给药时才能发生。 3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33.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药.可以使心脏().胃肠道平滑肌(). 腺体分泌()。 34.氯丙嗪阻断α受体.可以引起体位性()。 35.腹部手术止痛时.不宜使用吗啡的原因是因为吗啡能引起()。36.对乙酰氨基酚也叫()。 37.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用药时间不宜超过()。 38.洛贝林属于()药。 39.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主要用于缓解()。 40.心得安不宜用于由冠状血管痉挛引起的()型心绞痛。 41.小剂量维持给药缓解慢性充血性心衰.常用药物是()。 4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多的水肿。 43.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44.对β 受体选择性较强的平喘药有()、()等。 2 45.法莫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 46.硫酸亚铁用于治疗()。 47.氨甲苯酸可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特异质反应 答案:D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 A.瞳孔缩小,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D.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E.瞳孔散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答案:C 3.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A.支气管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粘膜、骨骼肌血管扩张 E.以上都是 答案:E 4.新斯的明禁用于: A.重症肌无力 B.支气管哮喘 C.尿潴留 D.术后肠麻痹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答案:B 5.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是: A.直接激动M受体 B.直接激动N受体 C.易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D.难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E.阻断M、N受体 答案:D 6.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烟碱样症状的表现是: A.呕吐、腹痛 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 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 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答案:C 7.麻醉前常皮下注射阿托品,其目的是

A.增强麻醉效果 B.协助松弛骨骼肌 C.抑制中枢,稳定病人情绪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E.预防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8.对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患者首选: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阿托品 E.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 9.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抢救 A.心跳骤停 B.过敏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感染中毒性休克 E.以上都是 答案:D 10.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防止局麻药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少量: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阿托品 答案:B 11.肾上腺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引起: A.激动不安、震颠 B.心动过速 C.脑溢血 D.心室颤抖 E.以上都是 答案:E 12.不是肾上腺素禁忌症的是: A.高血压 B.心跳骤停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E.糖尿病 答案:B 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易引起: A.兴奋不安、惊厥 B.心力衰竭 C.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理学题库(附答案)

药 理 学 题 库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药理教研室 2009年11月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一节概述 1、消费者不凭医师处方直接可以从药店购买的药物称为 A.处方药B.非处方药 C.麻醉药品 D.精神药品 E.放射性药品 题型:名词解释 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一节概述 1.药物 ——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1. 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1. 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为确定药物的适应症提供依据。 1.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尤其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题型:单选题 章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 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为 A.时效关系 B.时量关系 C.最小有效量 D.治疗量 E.量效关系 1.药物的治疗量是指药物的剂量范围在 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 B.常用量与极量 C.最小有效量与极量 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

E.常用量与最小中毒量 1.关于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只能与药物结合而引起药理或生理效应 C.药物受体复合物能引起生理或药理效应 D. E.正常情况下,受体的数目是相对固定的 1.毒性反应是在下面的剂量下产生的 A.治疗量 B.大剂量 C.与剂量无关 D.停药后的残存的剂量 E.无效量 2.变态反应是在下列剂量下产生的(C) A.治疗量B.大剂量 C.与剂量无关 D.停药后的残存的剂量 E.无效量 2增强器官机能的药物作用称为 A.抑制作用 B.兴奋作用 C.预防作用 D.治疗作用 E.防治作用 2.药物作用选择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药物剂量的大小 B.脂溶性扩散的程度 C.药物的吸收速度 D.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E.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2.用药后可造成机体病理性损害,并可预知的不良反应是 A.继发反应 B.特异质反应 C.毒性反应 D.变态反应 E.副作用 2.下列对选择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选择性是相对的 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 2.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出的作用,称为

药理学试题带答案

1:24.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pKa都是该药在溶液中:3 %离子化时的pH值 %离子化时的pH值 %离子化时的pH值 %非离子化时的pH值 %非离子化时的pH值 2:28.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选用2 1.甲基多巴 2.可乐定 3.肼屈嗪 4.利血平 5.胍乙啶 3:33.急慢性骨髓炎患者最好选用2 1.金霉素 2.林可霉素 3.四环素 4.土霉素 5.乙酰螺旋霉素 4:2.ACEI降低慢性心衰死亡率的根本作用是3 1.扩张血管 2.阻止缓激肽降解 3.逆转左室肥大 4.改善血流动力学 5.改善左室射血功能 5:27.高血压合并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1 1.利血平 2.可乐定 3.硝普钠 4.硝苯地平 5.肼屈嗪 6:1.有选择性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钙拮抗药是2 1.硝苯地平

3.尼群地平 4.维拉帕米 5.地尔硫卓 7:5.男性,30岁,高烧、胸痛、吐铁锈色痰,右肺下叶实变,诊断为大叶性肺炎。青霉素试验阴性,宜选用4 1.青霉素Ⅴ口服 2.头孢唑啉静脉点滴 3.头孢呋辛静脉点滴 4.青霉素G静脉点滴 5.头孢曲松静脉点滴 8:6.产生副作用的剂量是:1 1.治疗量 2.极量 3.无效剂量 5.中毒量 9:4.不属于呋塞米不良反应的是5 1.低氯性碱中毒 2.低钾血症 3.低钠血症 4.低镁血症 5.血中尿酸浓度降低 10:14.镇咳作用可与可待因相当,无成瘾性和耐受性的镇咳药是1 1.右美沙芬 2.苯左那酯 3.溴乙胺 4.氯化胺 5.喷托维林 11:42. 双胍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是2 1.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2.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等 3.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药理学pharmacology名词解释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集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2.药物: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3.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4.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药物作用的机体反应的表现。 5.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6.副反应side raction: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7.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作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8.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9.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10.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剂救治可能有效。 11.计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12.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or all-or-none response: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称为质反应。 15.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16.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17.药物效价强度potency: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18.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9.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o dose,LD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21.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到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2.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23.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能。 24.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 25.拮抗药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26.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内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 3 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内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是阿托品。总结性表格可以参照博济资料(中山医那边的人写的)或者是兰姐的PPT(貌似更好),但是建议在认真看完课本的基础上再去记忆表格,否则效果不佳。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心血管:阻断心肌β1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节律和负性传导,心输出量、耗氧量降低。阻断外周血管β2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强,但是由于外周血流量减少,长期用药的综合效应还是降低血压。 支气管:阻断β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呼吸道阻力,可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和糖原的分解,出现低血糖。 减少肾血流,增加钠潴留,需要与利尿药联用。 临床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对室性心律失常无效。 高血压:减少心排血量。 青光眼、偏头痛:收缩眼部、脑部血管,减少房水生成,降低压力。 甲亢:控制其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反跳现象:长期使用时突然停药可引起病情恶化,如高血压病人血压骤升,心绞痛患者频繁发作。 心脏抑制和外周血管痉挛: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禁用。 支气管收缩: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 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 注意事项:药物敏感个体差异大,从小剂量开始,不能突然停药。 2普萘洛尔对心脏有哪些作用,可用于哪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3请叙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心脏:兴奋,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 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舒张,皮肤潮红。

(完整版)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D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C A.瞳孔缩小,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D.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E.瞳孔散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3.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E A.支气管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粘膜、骨骼肌血管扩张E.以上都是 4.新斯的明禁用于:B A.重症肌无力B.支气管哮喘C.尿潴留D.术后肠麻痹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是:D A.直接激动M受体B.直接激动N受体C.易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D.难逆性抑制胆碱酯酶E.阻断M、N受体 6.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烟碱样症状的表现是:C A.呕吐、腹痛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7.麻醉前常皮下注射阿托品,其目的是D A.增强麻醉效果B.协助松弛骨骼肌C.抑制中枢,稳定病人情绪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E.预防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9.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抢救D A.心跳骤停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感染中毒性休克E.以上都是 10.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防止局麻药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少量:B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11.肾上腺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引起: A.激动不安、震颠B.心动过速C.脑溢血D.心室颤抖E.以上都是E 12.不是肾上腺素禁忌症的是:B A.高血压B.心跳骤停C.充血性心力衰竭D.甲状腺机能亢进症E.糖尿病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易引起:C A.兴奋不安、惊厥B.心力衰竭C.急性肾功能衰竭D.心动过速 E.心室颤抖 14.酚妥拉明能选择性地阻断:C A.M受体B.N受体C.α受体D.β受体E.DA受体 15.哪种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D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E.普萘洛尔16.普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B A.麻醉作用弱B.对粘膜穿透力弱C.麻醉作用时间短D.对局部刺激性强E.毒性太大 17.使用前需做皮内过敏试验的药物是:A 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丁可因D.布比卡因E.以上都是 18.普鲁卡因应避免与何药一起合用:E A.磺胺甲唑B.新斯的明C.地高辛D.洋地黄毒甙E.以上都是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1)-(1)

药理学题目精选 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4’=20’ 二、填空题20多分 三、简答题5个×8’=40’ 四、论述题1个10多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此范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16、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T1/2恒定,与血浆浓度无关),一般在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时发生,其给药时间与对数浓度曲线呈直线,故又称线性动力学消除。 17、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 不变,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又称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18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9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0.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配体(包括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某些药物),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1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人 工合成。 22.首剂现象: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1 分)的90 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1 分) ……还有很多

郑大药理学抗菌药权威章节习题

第三十六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 2.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3.杀菌药指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且能杀灭细菌的药物 4.耐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5.MIC最低抑菌浓度,指抗菌药物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成的最低浓度。MIC用以 反映药物的抗菌活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6.PAE即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短暂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MIC或药物全部排泄后,仍然对细菌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的现象。 二、填空题 1、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时,应注意▁▁、▁▁和▁▁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抗菌药物、机体、病原微生物) 2、交叉耐药性指细菌对▁▁▁▁产生耐药性后,对▁▁▁▁也产生耐药性。 (某一药物、其他药物) 三、单选题 1、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D)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2、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 A、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D、抗叶酸代谢 E、抑制核酸代谢 3、最小抑菌浓度指:(E) A、体内抗菌实验中,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浓度 B、体外抗菌实验中,能杀死供试细菌的最低浓度 C、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外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D、停用抗菌药物后,体内仍然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E、体外抗菌实验中,抑制供试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4、化学治疗指:(E) A、仅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B、仅对恶性肿瘤所采用的药物治疗 C、仅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D、仅对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E、指对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及对恶性肿瘤采用的药物治疗 四、多选题 1、细菌加强主动流出系统外排而致耐药的抗菌药物有:(ABCDE)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E、β-内酰胺类 2、细菌产生灭活酶破坏的药物是:(ABC)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大环内酯类 E、四环素类 3、抗菌机制属于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ABCD) A、四环素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E、青霉素类 4、抗菌机制属于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的抗菌药物有:(ABCDE) A、多粘菌素B B、制霉菌素 C、两性霉素B D、咪康唑 D、链霉素

药理学题库

1 药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104小题,每小题1分,共1104分) [第01章总论] 1、药物是( D ) A.一种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E.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 2、药理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因为它( D ) A.阐明了药物的作用机制 B.能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 C.为开发新药提供实验资料与理论依据 D.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E.具有桥梁学科的性质 3、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性的是指( A ) A.严格控制条件、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原理 B.采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C.采用离体、在体的实验方法进行药物研究 D.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E.不是以人为研究对象 4、药效学是研究( E ) A.药物临床疗效 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C.如何改善药物质量 D.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置 E.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5、药动学是研究( A ) A.药物在机体影响下的变化及其规律 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 C.药物发生的动力学变化及其规律 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 E.药物效应动力学 6、药理学是研究( E ) A.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代谢动力学 C.药物 D.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E.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7、新药进行临床试验必须提供( E ) 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 B.急、慢性毒性观察结果 C.新药作用谱 D.LD50 E.临床前研究资料 8、阿司林的pKa值为3.5,它在pH值为7.5的肠液中可吸收约( C ) A.1% B.0.10% C.0.01% D.10% E.99% 9、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B )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E.排泄速度不变 10、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A ) A.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C.单胺氧化酶 D.辅酶II E.水解酶 11、pKa值是指( C ) A.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99%解离时的pH值 C.药物50%解离时的pH值 D.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 E.药物全部解离时的pH值 12、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使( E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转运加快 2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言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 C ) A.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B.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D.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E.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 B ) A、药物在体代谢过程的科学 B、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C、药物影响机体生化代谢过程的科学 D、药物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E、药物对机体功能和形态影响的科学 3、药物是( D ) A、一种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E、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4.药物是指(AE) A.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 B.具有滋补、营养、保健作用的物质C.可使机体产生新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D.没有毒性的物质

E.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物学是研究(BCE) A.新药的临床研究和生产 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D.药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E.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BC ) A.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B.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 C.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D.药物的生物转化规律 E.药物排泄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 1、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用 量的物质。 1、药物学: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2、药物效力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填空题 1、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 谢动力学。 2、药物治疗中,护士既是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 3、药物治疗中,护士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应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4、根据对药物管理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等专业期末复习考试《药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两个方面。 3.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 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 5.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胃肠道或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首关消除)。 6.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和保泰松等均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减弱。 7.肝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和丙磺舒等均属于肝药酶抑制剂,它们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减弱,从而降低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最终使得药物的效应增强。 8.肝肠循环: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0.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一种方式。 11.清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12.清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13.表观分布容积(V 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1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15.治疗效果(threapeutic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6.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 17.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较轻微,是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可预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治疗作用相互转换。 18.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19.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少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一般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可致药源性疾病。 20.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理作用与药物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21.最小有效量:是指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也称为阈剂量/阈浓度。 22.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其效应不在随药物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23.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24.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25.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6.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的药物剂量。 27.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